师德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师德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本文作者:李春玲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

从态度这一视角来看,师德教育的目的:一是强化在职和未来教师已有的、正确的与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认识;二是改变他们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从而为他们树立职业理想,践行师德规范奠定思想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师德教育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讲授、示范、激励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富有生命力、效果显著的教育方法。下面笔者就依据上述态度改变理论,对这一方法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说服者的至真、至善与至美是提高其可信度的保障

师德的讲授者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者。他的作用就是促使说服对象发生态度改变。霍夫兰德通过实验表明:一个对某问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4]也可以这样理解,说服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而可信度低,必然影响其说服效果。考察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以有多个维度,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人们对传播者的评价常基于三个特征:他的知识和正确性、他的可靠和诚实程度、他的意图。说服对象如果认为说服者学有专长、可靠诚实、意图公正,就会对说服者产生喜欢、认同的积极情感,说服对象对说服者的这种好感就会泛化到他所传播的说服信息上。反之,说服对象就会产生心理阻抗,拒绝合作和情感参与,即使迫于外在压力而表面上假装服从。[5]可见,说服者在传道与行道时的权威性、人格魅力及其动机在促进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讲授师德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说服者”具备了上述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一,讲授教师的权威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让人们阅读内容完全相同的说服教育材料,当注明作者为该领域的专家时,许多人的态度在说服材料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而当注明作者为普通人或其它领域的学者时,说服材料产生的影响就比较小。[6]明专家权威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更具有说服力。换言之,具有权威性的说服者比不具权威性的说服者更能引起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讲授师德的教师具有权威性,即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其权威性来自于他们在中学教育领域的学识、经验和资历。一般来说,能够承担讲授师德的教师,往往具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师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教育理念。而且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换言之,只有三者兼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即名师,或者说是教育的专家,才具有讲授师德的资格。就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而言,由于他们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中学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他们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传递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所以,他们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规律,同时,将师德原则和规范很自然地融入他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能够把他们对师德的认识、感悟很好地表达出来,帮助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解决思想上、认识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困惑。这又使他们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师德事迹报告,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具有理论性、深刻性和引导性。这些决定了他们的讲授内容具有权威性,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所信服。

第二,讲授教师的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指的是一种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力。但它所凭借的不是权位,不是个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主要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也就是道德人格。这是说服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够对说服对象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于讲授师德的教师来说,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他们用自己的德性与德行诠释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师德品质和境界,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树立了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能够学习、可以超越的师德形象。所以,他们的师德教育可以获得成功。师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要把社会所倡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体悟、实践、升华的师德规范,传承下去。其所凭借的力量,主要不是知识载体,而是教师本人传道、体道、行道融为一体的人格载体。虽然这些内容要借助讲授教师的各种语言表达出来,但它是以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基础的。这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客观地说,践行师德是与付出、奉献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践行了,才能对师德有切身的感悟,进而才能升华对其价值的认识,也才有资格讲授为师之道。否则,师德教育就同一般的知识教育没有区别,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讲授师德的教师,只有自己无愧于师德形象,才能激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对师德的追求。而那些优秀教师,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师德高尚,所以,他们在年轻教师或师范生面前一站,就是最实际的师德教育。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式在师德教育中,具有独特性,很难用其它方式所替代。

第三,讲授教师分享美、传播美的动机如前所述,作为说服者,其动机如何,也是影响说服对象改变其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说服者的动机非常纯正,就是为了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而且,在其说服教育中,能够让说服对象感受到他们的平等、真诚、信任,那么,说服对象会因说服者的善良动机而产生对他们的信赖,进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按照说服者的期望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成功的说服教育。笔者所在高校,自1984年至2007年,在长达20多年的师德教育中,先后聘请了30余位北京市中学的校长、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教师、教育研究和行政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师范生讲授教师职业道德。这些教师把自己在师德实践中产生的、对师德美追求而形成的美好的情感与幸福的感受,以愉悦的心情与师范生分享,激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把教师应有的美德、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传播到师范生的心里,为他们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外化为行动,奠定基础。这种与师范生分享美,为师范生传播美,进而培养师范生成为师德美的传承者的动机与目的,使得这些授课教师,为了师范生的培养、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克服种种困难,风雨无阻,按时为学生授课,而且不计报酬,不讲条件,高水平、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课。有的教师还与学生建立了联系,在课下继续教育工作。其中有的教师整整坚持了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热情、敬业与奉献的精神,令学生钦佩、感动,也足以使学生信服。从一定意义上说,授课教师的至真、至善与至美决定了他们在说服对象中的可信度,因而使师德教育的顺利进行有了切实的保障。#p#分页标题#e#

说服信息的针对性、符合说服对象的需求性是说服成功的关键所在

师德教育内容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信息。如前所述,在师德教育中,讲授教师是最主要的信息源。他的权威性、可信性、人格魅力越高,对于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越有效果。而霍夫兰德在实验中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传播者)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7]也就是说,在说服对象认可说服者的前提下,说服内容如何就成为影响说服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必须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这就要求说服者做到两点:一是,选择好信息内容;二是选择好信息传递的方式。在师德信息的选取与传递方式上,授课教师可以围绕着师德规范,从自己多年教育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其处理方法最能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个人的师德境界、高超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案例中;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有过教训的案例中,选择对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最有价值的案例,作为主要信息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将师德理论与师德规范有机地融合进去,使说服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讲授教师的影响,为而后的理论提升做好铺垫。这种信息内容与传递方式,能够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理解和践行师德规范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教育内容的性质所致。

本文所涉及的师德教育的说服对象是对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缺乏全面了解的师范生或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实践,他们对师德规范的内容及践行的意义理解不够,感悟不深。同时,师德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讲授教师不能仅仅从理论层面对师德内容进行阐述,还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提供丰富的、不同类型、具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教育案例,供其思考,使他们从中体会教育的复杂性、学生的多层次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进而明确一点,师德是教师从教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有对学生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助学生成长。换言之,讲授教师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认识和践行师德搭建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他们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师德,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断地思考,进而把对师德的认识上升为理性,升华为信念。在这个过程中,转变态度或形成自己新的态度。例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育的基础。这个道理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师范生一听就明白,但他们缺少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秀教师可以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讲起,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师爱及其价值。一位优秀老师曾经给师范生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女生因青春期情感失控,险些轻生。怎样帮助她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这位老师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见效。正在这时,有学生告诉老师,她喜欢剪纸。于是,这位老师急忙跑到几个同事家,给她借了不少剪纸资料。她见后果然喜欢。为了提高她的制作工艺水平,老师又为她买了其它的制作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作品还在区工艺美术展览上获了奖。

于是老师又引导她把精力转向学习,渐渐地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通过大量的事例启发教育她,帮助她正确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和感情。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这个学生重新振奋了精神,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位老师的讲述为师范生创设了一个个教育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从理论的视角引导师范生思考师爱的价值。进而让师范生体会到,师德不仅是规范,它还是一种智慧;是教师工作的推动力量。它不仅具有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也具有个体价值。是值得教师终身追求的。这种在事例中渗透理论的方法、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往往还富有情感的感染力,使听者身临其境般地感悟师德的魅力。在对师德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之后,他们态度的改变也就成为必然。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要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信息内容的选择与传递非常关键。就师德教育而言,它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范的确定性与践行的灵活性的结合;传递内容的真理性、时代性与满足说服对象需要的结合。只有精心组织信息内容,精心安排传递方式,才可能促进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此外,还要注意说服情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说服对象的内心冲突及对内心平衡的期望是促其态度改变的决定因素

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对象。一般来说,说服对象的态度能否改变,与说服对象的心理卷入程度、心理免疫系统和人格特征等心理特点密切相关。霍夫兰德认为,“人格态度的改变都是在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或态度)发生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心内冲突,或称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其方式之一是接受外来形象,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方法之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去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这些抵制的办法有:贬损信誉;歪曲信息;掩盖拒绝。[8]依据上述观点,作为说服者就要了解说服对象,包括:他们在接受说服教育之前,对态度对象的认知状况、情感状态、价值取向;现有态度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心理需要,等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引发他们内心冲突的信息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引导说服对象相信说服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予以接受,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也为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前所述,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在认知系统中是一种常态,但人都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因此,“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你就会感到认知失调。此时,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不适和压力,其程度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由于你无法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或者当时的形势压力太大),于是你只好改变你的态度。”[9]

可见,态度的改变是基于认知不协调。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作为说服者就要创设条件,使说服对象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引发他们的内心矛盾。为了减轻或消除矛盾,他们会做出努力减少失调,即通过改变认知或改变行为,也可以增加新的认知,以达到协调状态。优秀教师讲授师德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用了上述理论。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在把握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情激情、以理服人的讲授,引发了说服对象内心的不平衡,也可以说是认知不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不足之感”多数师范生从一进入大学就明确自己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但在大学期间,由于还没有完整的从教经历,所以,对于师德缺少全面的实践与体悟。同时,对于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心里没底。因此,他们希望了解师德规范,更希望知道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师德。这就是他们在接受师德教育前的心理状况。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在践行师德规范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种种问题。#p#分页标题#e#

由于理论功底或经验的不足,有些问题只靠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为此,他们也希望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因此,无论是师范生还是年轻教师,期待着与第一线的优秀教师零距离的接触,以帮助自己提高师德水平。优秀教师对师德的讲授,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信息”的过程。在这种外部信息的刺激下,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平衡,即自己现有的与应有的师德素质之间的差距,也就是“不足之感”。由于师德素质对于在职的或未来的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种不平衡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他们产生了内在的驱动力。为了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他们就要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行为,以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达到心理平衡。这个态度的改变过程,相当于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中的同化阶段,即已经认同授课教师的观点,自愿接受他人的影响,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但此时的态度还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还可能发生动摇。其次,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求足之感”他们从优秀教师的讲授中,不仅有“不足之感”,而且,还深切感受到师德的魅力和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幸福感。这又从情感与目标的层面上给他们以激励和推动。结合授课教师所讲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经过不断的比较与反思,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我也要做这样的教师”的渴望。这就是“求足之感”。它较之“不足之感”,对师范生或年轻教师的作用更大。

他们经过思考、选择与整合,对师德的认识已由外在的要求开始向内在的需要(包括情感的需要)转化,并且,在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更加明确了自己与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教师的师德形象的差距。同时,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具体努力的方向。这是态度转变的第二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中的内化阶段。它对于师范生或年轻教师来说更有价值。因为它使之对师德的认识,不是仅仅停留在认知阶段,而是处于价值阶段。有了对事物的价值认识,所形成的态度,才是稳固的、恒久不变的,才能真正具有行为的动力。这是态度转变的最终目的,也是讲授教师最期待的。总之,上述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师德教育的这种方式为何能够成功及其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说服者的考量、说服信息的选择、说服对象的了解是运用这种教育方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为了促使说服对象改变态度,就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影响说服对象的心理平衡,只有不平衡,才会产生平衡的动机,进而通过改变认知或行为等方式,最终达到平衡。此外,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作为说服者(教育者)要想方设法促其改变,而不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