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例6篇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市乡镇企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工业兴市”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目标要求,以创业竞赛活动为契机,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推进工业平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加大工业技改力度”等项工作,克服了电短缺、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工作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1.396亿元,比增9.1%;工业产值完成6.9942亿元,比增12.8%;出口交货值完成0.6139亿元,比增10.4%;上规模工业企业17个,实现产值1.8129亿元,比增13.56%。从效益上看,完成增加值2.46亿元,比增12.64%;利润3222万元,比增8.96 %。上半年乡镇企业工作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1、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全市乡镇(街道)组织外出招商引资74批208人次,新上项目42项,续建项目12项。新上项目中已投产16项,在建26项。新上项目实际到资50万元以上的12项,占计划20项的60%; 100万元以上26项,占计划40项的65% ;500万元以上4项, 占计划20项的20%。新上项目和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45377万元,实际到资15876万元。12个较大的续建项目中已有二个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新上项目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在于:一是领导重视。无论是市委市政府领导还是乡镇(街道)领导都是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市委领导多次在会上部署和强调这项工作。二是采取项目负责制。各乡镇(街道)对今年乡镇企业新上项目计划任务进行逐个分解落实到领导个人,平时由负责人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年终对项目的完成落地情况进行考核。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投资贸易会。仅乡镇企业参加上海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和福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120多人,参展产品80多种,洽谈和引进项目近20项。

2、加大企业技改力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共完成技改项目19个,投入技改资金1481万元,占年计划的59.2%,比增15.6%。技改后可新增产值6800万元、税利650万元。如小湖镇的化工橡胶机械厂扩大厂房、购买设备7台套投入资金106万元,到现在产值已达567万元,是上规模工业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黄坑镇重视私营和个体企业的技改,特别是加大对竹制品加工企业技改的力度,使竹制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突出、突破工业,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贸工农”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引进的包括铭彩天然香料有限公司、展旺保健饮品有限公司、金鹿畜禽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家,还有上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家。这些农字头的上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可带动农户11000万户,安置农村劳动力1320人,比增10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发展态势好,而且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高。如水吉酱菜厂采用“订单农业”方式,拟向5000家农户签订1万亩蔬菜种植合同,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种植蔬菜致富。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水吉、莒口、徐市奶牛场和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上半年产值达1560万元。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已迈进我市上规模企业的行列;水吉酱菜厂投入290万元新建厂房建成已投入正常生产,该厂也即将成为上规模企业。

4、工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在工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以项目先导、统一规划、逐步开发原则,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带动了我市工业平台整体推进。如潭城街道充分利用城效优势,大力开发建设白茶布工业平台,力度大,速度快,去年就引进7家企业入园,总投资达5750万元。童游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较完善,在去年入园企业4家后又新增2家企业入园,共引资2200万元。将口镇工业平台面积大,去年镇政府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启动黄瓜山工业平台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150亩,今年上半年镇政府又投入20万元新增平整土地120亩,新增引进入园企业1家。这三大工业平台建设已构筑起南武线环保、科技型工业走廊的雏型,将进一步带动南武沿线工业投资热潮。到6月底全市各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260万元,平整土地面积4280亩,入园企业上百家,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3130万元。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各乡镇(街道)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开展了针对“三合一”厂房、压力容器及易燃易爆企业的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检查督促了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矿产企业、竹木加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如潭城、水吉经委能结合实际,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出现事故苗头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同时我们还引导、督促企业正确处理好加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去年乡镇企业投入资金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投入650万元用于粉尘、污水、废气、尾矿等方面环保治理,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全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住各种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总体上仍不平衡。潭城、童游、将口、麻沙等城郊、国道附近乡镇(街道)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偏远乡镇受到地域、交通、资源等因素制约,在工业平台、新上项目等方面仍没有大的进展,乡镇之间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拉开。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仍然缓慢,全市仍有6个乡镇是空白的,占全市的46%,且1—6月规模工业只完成计划的40.1%。三是由于取消乡镇企业管理费,乡镇企业系统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乡镇经联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四是局创业竞赛、招商引资任务尚未完成。

三、200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及乡镇企业工作意见

2009年下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创业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建设,主动与市里五大企业簇群的核心企业相衔接,加快引进上规模工业和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继续实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使乡镇企业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活动。要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必须大力抓好项目开发,要在抓好常年招商引资的同时,扩大山海协作领域,抓住突出工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山海协作,扩大合作领域,走出一条山海协作的新路子,促进项目的引进。确保全年新上项目80个,其中实际到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20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4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市外资金1.5亿元任务的完成。局机关要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2、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造就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行业优势、产品优势、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能够支撑建阳乡镇企业形象的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规模企业17家,下半年计划新增4家,争取年产值达到45250万元,税利4500万元。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龙头企业的主攻方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支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粮食、奶业、茶果、蔬菜上。

3、抓好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改工作。要把科技进步作为增强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支撑点。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乡镇要培育一些科技型示范企业,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要广泛开展质量振兴活动,进一步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工作。要争取3家企业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要加大企业技改的力度,力争投入技改资金达到5000万元。

4、继续抓好乡镇企业工业平台建设。把沿205国道的水吉、回龙、小湖工业小区建成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工业区;把沿南武路的塔山、将口、徐市、回瑶工业园区建成高科技、旅游观光工业区;把西片的黄坑、麻沙、莒口、书坊工业小区建成环保、传统型工业园区。

5、加快企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建立建阳市乡镇企业信息网,开发乡镇企业基本数据库。要动员企业加大对项目、产品、招商、培训、人才、企业管理、政策法规等网上宣传力度。要督促年产值500万元的规模企业都要购置电脑,建立网络平台,培训专业人才,开展电子商务,加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6、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确保乡镇企业不发生特、重大事故。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1、夏粮、早稻略有减产,全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2000年和2001年,我国的夏粮连续2年减产。据统计,2002年全国的夏粮产量为9877万吨,又比上年减产296万吨,减产幅度为2.9%。

从全年的粮食生产形势看,据有关部门测算,2002年的早稻种植面积约为8749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5.9%,产量约比上年减少9.5%;秋粮面积将比上年有所增加,如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单产会有所提高,总产量将与上年持平或略增。由于秋粮约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0%,因此,如果秋粮增产,将有可能弥补夏粮和早稻的减产,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也有望维持或者略高于上年的水平。

2、棉花、油料减产,其他主要作物增产。由于2001年以来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棉农收益下滑,农民的种棉积极性下降,2002年各主产省区普遍调减了棉花种植面积。据调查,2002年全国春棉种植面积为5569万亩,比上年调减13.8%;油料由于价格走势平稳,面积在上年调减的基础上呈现恢复性增长,前期长势较好,但由于江淮地区4月中旬以后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夏油单产略有下降,总产量958万吨,下降12.2%。另据农业部门调查,糖料由于2000-2001年榨季食糖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预计面积比上年增加150万亩,其中甘蔗和甜菜都呈增加的趋势。蔬菜面积预计增加2000万亩。

3、种植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年以来,各地继续加大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专用品种面积继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夏粮中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达870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6%;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增长16.7%。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压缩了粮食面积,大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中部粮棉主产区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加大了优质专用粮开发步伐,压缩了棉花种植面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的步伐加快,蔬菜、瓜果、烟叶、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三是订单农业继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夏收粮油订单面积达60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3%。

4、畜牧水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国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生产均出现增长,预计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禽蛋产量增长4%,牛奶产量增长20%以上。1-5月份,水产品产量达13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海洋捕捞474万吨,下降3.9%;海水养殖299万吨,增长7.9%;淡水产品540万吨,增长5.1%。预计全年的畜牧业、渔业生产仍将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2002年1-6月份,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0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营业收入82816亿元,增长8.7%;出货值4788亿元,增长11.3%;实现利润3446亿元,增长8.3%;上交税金1358亿元,增长9.9%。各项主要指标均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但基本保持了协调稳定的运行态势。

促进上半年乡镇企业平稳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技术改造加快。据23个省市不完全统计,乡镇企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近1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40%以上是技术改造投资,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2)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各地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着重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示自己的优势,推介自己的项目,使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3)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02年以来,各地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镇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主攻方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各类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4)各类乡镇企业园区的崛起,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国有各类乡镇企业园区近万个,入园企业总体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当前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1)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3)发展资金不足,贷款难仍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4)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乡镇企业产品出口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从全年的趋势看,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从有利的方面看,由于上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比较多,尤其是一些技术水平高和外向型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对2002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而从不利的方面看,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开拓难度较大,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乡镇企业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乡镇企业增加值比去年增长8%左右,出货值增长9%左右,略高于上年,其他主要指标也将协调平稳增长。

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回升但全年的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元,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从收入来源看,上半年的农民收入增长有以下特点:(1)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4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元,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出售种植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2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元,增长7.5%;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19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元,增长5.3%。(2)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增长5.2%。非农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数继续增加,其收入增加额占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加额的四分之一。此外,减轻农民负担和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落实,也对上半年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尽管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好于上年同期,但全年农民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首先,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较快增长主要是受第一季度大量出售上年农产品的影响。1-3月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增加23元,已经占到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76.7%,而这部分收入实际已经计入了上年,因此对2002年全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不会太大。其次,从市场形势看,2002年除牛、羊肉、禽蛋外,其他农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所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对农民增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的势头有所减缓,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四是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不利于农民增收。

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扩大

1、国内农产品市场

从2001年年底以来,粮价再度开始回落,多数农产品价格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2002年上半年,全国三种粮食(小麦、稻谷、玉米)生产价格平均下降3.9%,棉花下降17.1%,蔬菜下降8.9%,生猪下降2.6%。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全国31个省市区中的32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在县范围内建立的主要农产品产地价格采集系统的调查,2002年,粮食类产品价格走势的基本特点是:

(1)小麦。上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5月份呈现平稳回落的态势。5月下旬以来出现了一波较有力度的反弹。引起连续5个月价格走低的压力主要来自供给。3月下旬受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影响,使得市场上陈麦供应量短期内大量增加,供求失衡,压低了小麦价格。进入5月下旬,由于小麦产量下降的预期已经形成,主产区开始惜售,面粉加工企业也加大了采购力度,推动了小麦价格的快速回升。预计下半年受保护价可能调低及进口小麦可能增加等因素影响,小麦价格回升空间将十分有限,出现大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小,仍将维持逐步回升的态势。

(2)玉米。上半年的玉米价格出现了两次波动:先是一季度的触底反弹,之后是一个多月的调整,最后又出现了持续攀升。经过去年下半年的下跌后,今年年初的玉米价格实际上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受政策利好及市场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的玉米价格出现了回升。但受国际玉米市场低迷等多种利空因素的影响,产区库存被大量抛售,玉米价格再次回落。5月以来,受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及国家鼓励玉米出口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再次企稳并稳步攀升。

(3)稻谷。上半年的稻谷价格走势与玉米的走势相似。一季度,受上年稻米减产等因素影响,稻米价格持续攀高。但4月底以来,粮食部门加快清理库存,农户也积极销售余粮,造成稻米短期供给量过快增加和价格的逐步走低。但据测算,2002/2003年度我国的稻米总消费量为13968万吨,比上年增长1.57%。下半年稻米市场价格将以稳中略升为主,优质品种价格仍将有所回升。

另据农业部对全国160个城乡批发市场和36个大中城市的调查,上半年菜篮子产品价格的总体情况是:猪肉批发价格逐月下跌,去骨统肉零售价格先涨后跌,批发和零售价格同比下降;牛肉批发价格先涨后小幅下跌,零售价格略有波动,批零价格同比上升;鸡蛋批发和零售价格先跌后涨,高于去年同期;淡水鱼批发和零售价格略有波动,总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蔬菜批发和零售价格走势与常年季节性波动一致,趋势是先涨后跌,同比低于前两年,批零差率较高。

2、农产品国际贸易

2002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3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微增。其中,出口8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6%;进口5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5%;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2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9%。

分品种来看,粮食累计出口479.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9%,进口159.16万吨,增长4.4%,粮食净出口320.5万吨,增长14.5%;油料(主要是大豆和油菜子)进口大幅度减少,累计进口额为7.5亿美元,下降51.9%,出口额3亿美元,下降3.4%;棉花进口4.2万吨,下降3.5%,出口5.6万吨,增长22%;蔬菜进口4.9万吨,增长5.6%,出口203.2万吨,增长12.2%;水果进口52.1万吨,增长16.5%,出口86.3万吨,增长32.9%;畜产品累计出口13.27亿美元,下降8.5%;水海产品累计出口20.2亿美元,增长6.4%。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最近一段时期,我国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摩擦有所增加,部分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我国农产品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这表明入世对我国农业的挑战已经来临。当前,我国农业无论是在扩大出口数量方面,还是在抵御进口冲击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一段时期的农产品出口形势仍十分严峻。尽管上半年农产品市场没有出现受进口冲击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的现象,但潜在的压力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不仅会加剧农业生产的短期波动,而且会影响到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会使我国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的增收问题更加突出。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继续下降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2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降低。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4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0个百分点。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增速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都在继续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扩大到2.90:1,是1978年以来的最高点。从当前的趋势看,2002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可能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

受收入水平的影响,2002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有所加大。从消费市场的情况看,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4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2292亿元,增长9.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157亿元,增长6.7%。农村比城市低3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以农民增收为主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针对上半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今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逐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把粮棉主产区作为重点投入的区域。增加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快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为应对今年可能再度偏重发生的灾害,各地要早作预防。要加强对病虫草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做好防灾和减灾工作,减轻灾害损失;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保证全年的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2、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折时期,在种植业和农业结构调整上,要更新观念,要跳出过去那种增产和扩面的老套路。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农民自,根据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产品布局,逐步形成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转轨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重视和帮助乡镇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有关部门也要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制定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乡镇企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各地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改变目前分散化布局、低水平重复、结构趋同的不合理状况。

4、进一步消除城乡壁垒,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逐步推进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3

半年来,我市乡镇企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工业兴市”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目标要求,以创业竞赛活动为契机,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推进工业平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加大工业技改力度”等项工作,克服了电短缺、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工作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比增.%;工业产值完成.亿元,比增.%;出货值完成.亿元,比增.%;上规模工业企业个,实现产值.亿元,比增.%。从效益上看,完成增加值.亿元,比增.%;利润万元,比增.%。上半年乡镇企业工作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月全市乡镇(街道)组织外出招商引资批人次,新上项目项,续建项目项。新上项目中已投产项,在建项。新上项目实际到资万元以上的项,占计划项的%;万元以上项,占计划项的%;万元以上项,占计划项的%。新上项目和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实际到资万元。个较大的续建项目中已有二个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新上项目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在于:一是领导重视。无论是市委市政府领导还是乡镇(街道)领导都是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市委领导多次在会上部署和强调这项工作。二是采取项目负责制。各乡镇(街道)对今年乡镇企业新上项目计划任务进行逐个分解落实到领导个人,平时由负责人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年终对项目的完成落地情况进行考核。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投资贸易会。仅乡镇企业参加某省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和福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多人,参展产品多种,洽谈和引进项目近项。

、加大企业技改力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共完成技改项目个,投入技改资金万元,占年计划的.%,比增.%。技改后可新增产值万元、税利万元。如小湖镇的化工橡胶机械厂扩大厂房、购买设备台套投入资金万元,到现在产值已达万元,是上规模工业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黄坑镇重视私营和个体企业的技改,特别是加大对竹制品加工企业技改的力度,使竹制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突出、突破工业,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贸工农”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引进的包括铭彩天然香料有限公司、展旺保健饮品有限公司、金鹿畜禽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家,还有上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家。这些农字头的上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可带动农户万户,安置农村劳动力人,比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发展态势好,而且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高。如水吉酱菜厂采用“订单农业”方式,拟向家农户签订万亩蔬菜种植合同,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种植蔬菜致富。总投资多万元的水吉、莒口、徐市奶牛场和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上半年产值达万元。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已迈进我市上规模企业的行列;水吉酱菜厂投入万元新建厂房建成已投入正常生产,该厂也即将成为上规模企业。

、工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在工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以项目先导、统一规划、逐步开发原则,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带动了我市工业平台整体推进。如潭城街道充分利用城效优势,大力开发建设白茶布工业平台,力度大,速度快,去年就引进家企业入园,总投资达万元。童游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较完善,在去年入园企业家后又新增家企业入园,共引资万元。将口镇工业平台面积大,去年镇政府已投入资金万元启动黄瓜山工业平台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亩,今年上半年镇政府又投入万元新增平整土地亩,新增引进入园企业家。这三大工业平台建设已构筑起南武线环保、科技型工业走廊的雏型,将进一步带动南武沿线工业投资热潮。到月底全市各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万元,平整土地面积亩,入园企业上百家,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万元。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各乡镇(街道)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开展了针对“三合一”厂房、压力容器及易燃易爆企业的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检查督促了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矿产企业、竹木加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如潭城、水吉经委能结合实际,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出现事故苗头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同时我们还引导、督促企业正确处理好加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去年乡镇企业投入资金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投入万元用于粉尘、污水、废气、尾矿等方面环保治理,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全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住各种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总体上仍不平衡。潭城、童游、将口、麻沙等城郊、国道附近乡镇(街道)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偏远乡镇受到地域、交通、资源等因素制约,在工业平台、新上项目等方面仍没有大的进展,乡镇之间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拉开。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仍然缓慢,全市仍有个乡镇是空白的,占全市的%,且—月规模工业只完成计划的.%。三是由于取消乡镇企业管理费,乡镇企业系统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乡镇经联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四是局创业竞赛、招商引资任务尚未完成。

三、年下半年乡镇企业工作意见

年下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创业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建设,主动与市里五大企业簇群的核心企业相衔接,加快引进上规模工业和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继续实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使乡镇企业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活动。要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必须大力抓好项目开发,要在抓好常年招商引资的同时,扩大山海协作领域,抓住突出工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山海协作,扩大合作领域,走出一条山海协作的新路子,促进项目的引进。确保全年新上项目个,其中实际到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个,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个,万元以上项目个,引进市外资金.亿元任务的完成。局机关要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造就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行业优势、产品优势、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能够支撑建阳乡镇企业形象的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规模企业家,下半年计划新增家,争取年产值达到万元,税利万元。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龙头企业的主攻方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支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粮食、奶业、茶果、蔬菜上。

、抓好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改工作。要把科技进步作为增强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支撑点。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乡镇要培育一些科技型示范企业,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要广泛开展质量振兴活动,进一步推行iso质量管理认证工作。要争取家企业完成iso质量管理认证。要加大企业技改的力度,力争投入技改资金达到万元。

、继续抓好乡镇企业工业平台建设。把沿国道的水吉、回龙、小湖工业小区建成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工业区;把沿南武路的塔山、将口、徐市、回瑶工业园区建成高科技、旅游观光工业区;把西片的黄坑、麻沙、莒口、书坊工业小区建成环保、传统型工业园区。

、加快企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建立建阳市乡镇企业信息网,开发乡镇企业基本数据库。要动员企业加大对项目、产品、招商、培训、人才、企业管理、政策法规等网上宣传力度。要督促年产值万元的规模企业都要购置电脑,建立网络平台,培训专业人才,开展电子商务,加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确保乡镇企业不发生特、重大事故。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

一是总体进度快。据统计,至月底止,全县共开展农民技能等级培训48期,培训农民1777人(其中:已获技能等级证书1301人、正在培训人数476人),完成年度计划数3000人的59.23%,比去年的37.2%提高11%,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全县各乡镇(街道)都在集中精力抓行政村撤并和村级换届选举两项中心工作,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大多数乡镇(街道)还能够坚持不忘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二是校企合作好。为解决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各培训基地在乡镇(街道)的大力配合下,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了针对性的企业用工培训,通过培训,一大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入本地企业就业,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据统计,上半年,全县共为本地企业输送了569名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员工。

三是质量有提升。培训规范化管理是今年的一大特色。今年在抓培训工作中,重点是把握“三个关”,即培训前的学员资格审查审批关、培训中途的督促检查关、培训后的考证关。通过把握这“三关”,使培训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因此,上半年的培训合格率大为提高。

四是基地作用大。县职业学校、求实职业学校、县就业局、工会职业学校和欣浪电脑培训学校等,充分发挥各自的招生优势,主动深入到村到户,想方设法动员适龄农村青年参加素质培训,招生效果很好。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培训基地自主招生的人数占上半年全县完成总数的70%以上,培训基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今年的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从各地完成任务数看,主要是完成进度不平衡:任务完成好的乡镇(街道)完成率高达137%,而差的乡镇仅完成年度计划的5.36%,两者差距十分大。

二是从培训班督查情况看,办班“越规”现象严重。在培训中途督查中了解到,一些培训班存在“越规”现象,主要表现在:培训时间不达标、培训对象年龄偏大及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三是从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情况看,上半年大多数乡镇(街道)规范化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办班不多,以及培训班资料不齐全等。

下半年,农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2个3000名(3000名农民转移就业技能等级培训和3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做到“四个不”,即完成年度任务指标信心不动摇,再接再厉广泛组织动员不松劲,贯彻会议精神抓落实不打折,抓规范化培训质量标准不降低。

1、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政策、信息的宣传力度,千方百计组织动员适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对象是未外出务工家里农活又不多的农民、未经培训就业不稳定的农民。要通过考核落实责任,乡村干部要尽可能入户上门了解情况、宣传培训政策信息,让更多的有培训意愿的适龄农村青年劳动力动员参加培训。

2、结合农民创业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农民所需的创业技能培训。要结合农家乐发展、来料加工等农民创业需求抓好培训。希望每个乡镇(街道)都能办一个班,特别是上半年任务完成不多的乡镇(街道)、去年没举办过厨艺培训的乡镇(街道)和有农家乐或下步要发展农家乐的乡镇(街道),抓住6月份农民相对空闲和天气尚不是很热的有利时机举办培训班。

3、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抓好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各地要紧紧围绕本地农业特色产业、产品及农民灾后短平快增收项目,举办1-2期较规范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并按要求做好申报工作。特别是下一步将启动的农民养鸡知识读书竞赛活动,希望各乡镇(街道)做好组织工作。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5

1、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全市乡镇(街道)组织外出招商引资74批208人次,新上项目42项,续建项目12项。新上项目中已投产16项,在建26项。新上项目实际到资50万元以上的12项,占计划20项的60%;100万元以上26项,占计划40项的65%;500万元以上4项,占计划20项的20%。新上项目和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45377万元,实际到资15876万元。12个较大的续建项目中已有二个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新上项目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在于:一是领导重视。无论是市委市政府领导还是乡镇(街道)领导都是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市委领导多次在会上部署和强调这项工作。二是采取项目负责制。各乡镇(街道)对今年乡镇企业新上项目计划任务进行逐个分解落实到领导个人,平时由负责人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年终对项目的完成落地情况进行考核。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投资贸易会。仅乡镇企业参加上海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和福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120多人,参展产品80多种,洽谈和引进项目近20项。

2、加大企业技改力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共完成技改项目19个,投入技改资金1481万元,占年计划的59.2%,比增15.6%。技改后可新增产值6800万元、税利650万元。如小湖镇的化工橡胶机械厂扩大厂房、购买设备7台套投入资金106万元,到现在产值已达567万元,是上规模工业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黄坑镇重视私营和个体企业的技改,特别是加大对竹制品加工企业技改的力度,使竹制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突出、突破工业,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贸工农”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引进的包括铭彩天然香料有限公司、展旺保健饮品有限公司、金鹿畜禽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家,还有上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家。这些农字头的上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可带动农户11000万户,安置农村劳动力1320人,比增1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发展态势好,而且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高。如水吉酱菜厂采用“订单农业”方式,拟向5000家农户签订1万亩蔬菜种植合同,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种植蔬菜致富。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水吉、莒口、徐市奶牛场和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上半年产值达1560万元。将口隆圣食品有限公司已迈进我市上规模企业的行列;水吉酱菜厂投入290万元新建厂房建成已投入正常生产,该厂也即将成为上规模企业。

4、工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在工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以项目先导、统一规划、逐步开发原则,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带动了我市工业平台整体推进。如潭城街道充分利用城效优势,大力开发建设白茶布工业平台,力度大,速度快,去年就引进7家企业入园,总投资达5750万元。童游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较完善,在去年入园企业4家后又新增2家企业入园,共引资2200万元。将口镇工业平台面积大,去年镇政府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启动黄瓜山工业平台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150亩,今年上半年镇政府又投入20万元新增平整土地120亩,新增引进入园企业1家。这三大工业平台建设已构筑起南武线环保、科技型工业走廊的雏型,将进一步带动南武沿线工业投资热潮。到6月底全市各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260万元,平整土地面积4280亩,入园企业上百家,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3130万元。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各乡镇(街道)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开展了针对“三合一”厂房、压力容器及易燃易爆企业的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检查督促了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矿产企业、竹木加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如潭城、水吉经委能结合实际,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出现事故苗头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同时我们还引导、督促企业正确处理好加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去年乡镇企业投入资金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投入650万元用于粉尘、污水、废气、尾矿等方面环保治理,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全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住各种重、特大事故发生。『 1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总体上仍不平衡。潭城、童游、将口、麻沙等城郊、国道附近乡镇(街道)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偏远乡镇受到地域、交通、资源等因素制约,在工业平台、新上项目等方面仍没有大的进展,乡镇之间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拉开。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仍然缓慢,全市仍有6个乡镇是空白的,占全市的46%,且1—6月规模工业只完成计划的40.1%。三是由于取消乡镇企业管理费,乡镇企业系统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乡镇经联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四是局创业竞赛、招商引资任务尚未完成。

三、XX年年下半年乡镇企业工作意见

XX年年下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创业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工业平台建设,主动与市里五大企业簇群的核心企业相衔接,加快引进上规模工业和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继续实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使乡镇企业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活动。要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必须大力抓好项目开发,要在抓好常年招商引资的同时,扩大山海协作领域,抓住突出工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山海协作,扩大合作领域,走出一条山海协作的新路子,促进项目的引进。确保全年新上项目80个,其中实际到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20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4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市外资金1.5亿元任务的完成。局机关要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2、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造就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行业优势、产品优势、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能够支撑建阳乡镇企业形象的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规模企业17家,下半年计划新增4家,争取年产值达到45250万元,税利4500万元。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龙头企业的主攻方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支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粮食、奶业、茶果、蔬菜上。

3、抓好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改工作。要把科技进步作为增强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支撑点。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乡镇要培育一些科技型示范企业,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要广泛开展质量振兴活动,进一步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工作。要争取3家企业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要加大企业技改的力度,力争投入技改资金达到5000万元。

4、继续抓好乡镇企业工业平台建设。把沿205国道的水吉、回龙、小湖工业小区建成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工业区;把沿南武路的塔山、将口、徐市、回瑶工业园区建成高科技、旅游观光工业区;把西片的黄坑、麻沙、莒口、书坊工业小区建成环保、传统型工业园区。

5、加快企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建立建阳市乡镇企业信息网,开发乡镇企业基本数据库。要动员企业加大对项目、产品、招商、培训、人才、企业管理、政策法规等网上宣传力度。要督促年产值500万元的规模企业都要购置电脑,建立网络平台,培训专业人才,开展电子商务,加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乡镇农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6

所谓发展战略,就是人们为达到某一理想和愿望对决策系统未来目标和方向所作的选择。

它是一个知已知彼,谋求理想目标、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

而区域规划则可概括为对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等协调发展与布局的总体规划,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地区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每一个地域都应该既有发展战略,又有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区域发展战略则为区域规划规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要实现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整体持续、稳定的增长,二者缺一不可。战略就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研究其整体关系和决定全局的谋划。凡属发展战略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都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全局性。因而也决定了对其包含着自身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的认识。

系统性。因而也决定了须采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对策性。这里更须重视的即是比较分析研究的确立。

指导性。因而也决定了其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咨询性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有其独立 的学术研究性质。成为现实性的物质力量就是一种根本的目标。

综合性。体现在发展战略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生态、以至军事等,以及它们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无不在研究之内,要从这样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客观现实中,抽取其整体关系,得到决定全局的谋划,一定要进行综合研究在综合中得到全局的认识。

一、小城镇的范畴和类型

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规划,因此也遵循上述所谈的原则。

范畴

一般意义上,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含县城)、乡域集镇以上的各种聚落。包括了地域范围内广大的集镇聚落、一般建制镇聚落、特殊建制镇聚落(大型工矿居民点、边境要防、农场居民点等)以及县城驻地。当然如果此概念的外涵进一步扩充的话,则还应包括部分县级市的市区聚落。这样的界定是为了使城镇的概念在内涵上遵从趋同这一事实。以便使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际的操作性。

据1996年底《黑龙江统计年鉴》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县城47个,镇445个,乡集镇697个,另有县级市20个。单就上述范围迭加,则有1209个城镇型地域。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管理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 “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走向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居住的人群仍然在为国家做着高付出、低收入的贡献。

传统农业、传统工业无疑是历史上已形成的,同时也因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温饱而足的思想仍占据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我们在评价各种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的时候,历史因素仍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现实发展中重大的障碍,是急待以充分重视的突破口性因素。

二、城镇经济的内核──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38%。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而在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早已“半壁江山”,有的“三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逾1亿,超过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总和。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吸收了本地区的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大量地跨县、跨地区,跨省吸收富裕劳动力。1993年,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分别已1.2亿。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已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最根本的渠道,这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不仅未要国家投资源,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如1990年至1994年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货值339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已超过1/3。在服装、工艺品、五金工具等行业的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主导地位,轻工业品、纺织品、建材等产品的出口也占相当比重,这为我国对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乡镇企业还是农业的强大支柱,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援越来越多。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以乡镇企业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立起来了,这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极大。

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

我国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乃至到下个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国情看,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当然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上的现代化。

总之,上述的数字表明,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抉择,是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难巨的任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将引起我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使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在农村为主转向城镇为主这一世界性的一般发展趋势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根本上发送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解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家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3:7改变为7:3然而,由于原有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堡垒,本应与工业化同步变化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部始终保持建国初期工农业2:8的比例,虽然人口翻了一番,但仍是80%的人口比例务农。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发展。一方面,已从土地中转移出1亿多农村劳动力,造就了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使农民从单纯只是农产品的供给者,使自古以来那种农村只是农民干农业,而农业又只是种植粮食单一种植业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1%,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的结束,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后,“八五”期间,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最引人注目、增长最迅速的生长点。它必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按现有统计口径,乡镇企业产值由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其中工业企业的产值(工业产值)占3/4 以上。

我国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