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例6篇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代际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一直[2]以来所进行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核心价值观念的主体作用下,教育按照思想政治标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对于塑造学生整体的正确价值观念所发挥的有效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而院校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要想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用,就必须重视起大学生代际特征的多样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因此大学生在当前历史条件之下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因为经济文化发展所带的代际特征时,要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就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所能接触到的影响价值观塑造的事件,结合院校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不断改良和推进。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代际特征

代际特征的出现,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下、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跨越的,不同时代人们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认知落差,从而导致出现的。这种代际特征的出现与社会历史的前行发展,是脱不开关系的,当然也或多或少的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有所联系。结合权威部门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个体生命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当中的标志事件和个人塑造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极其重大的,换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体存在于历史发展,同时在这种发展之中,个体发展与历史发展是相互塑造、相互影响的一个相对的发展过程。假设当社会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的信息,传入大学生群体当中时,这种信息背后所蕴藏的涵义,如果大学生十分了解,那么就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带去剧烈的冲击和影响,反之所造成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弱很多。因而我们讲,不同阶段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个人根据这些事件所传达的信息进行理解,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方式和不同的影响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观察我国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发展状况,进行大致的区分,可以看做为:1、1978-1989年大学生(60后),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所面对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当中最先涌入的西方文化,在这种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洗礼之下,此阶段学生所产生的代际特征可以总结为张扬个性、积极肯定。2、1990-1999年大学生(70后),在此阶段大学生们受“89”的影响,以及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和高校改革等一些其他标志性事件的影响,在对此阶段大学生的代际特征因受各种事件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低落、内向,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3、2000-2008年大学生(80后),在此阶段我国经历了申奥成功,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中对于80后的批判等一些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对80后大学生所产生的代际特征影响为:矛与盾之间的整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苦闷和挣扎。4、2009年以后的大学生(90后),5.12汶川地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日矛盾加剧,党的十召开等标志事件,对于大学生的代际特征的塑造生所产生的影响为:理性和务实。

二.当代大学生代际特征的剧烈变化对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提出的新要求

根据上文笔者整理的资料可以看出,每一[3]历史阶段当中大学生所产生的代际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大学生作为我国精英人才的储备集中地,对于我国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最用是必须重视的,因而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历史背景,只用这样才能使院校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益。同时,大学生受限于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其在接受外部思想政治观念时,往往会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定的价值认知来进行评判,在此原则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代际特征,做出相应的教育模式的规整和改良。院校尤其要重视的就是,社会之中所发生的影响力深远的重大标志事件,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有利或阻碍的两方面的影响,在此环境之中就如何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稳定保持健康发展,对院校在进行大学生的代际特征变化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硬性要求。

1.院校要切实关注学生的代际特征

据上文所述的我国大学生发展变化来看,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不同历史条件当中所产生的不同的历史事件,对于各时期各年龄的大学生的塑造和发展带去了明显的不同的代际特征,且这种代际特征的出现还需要考虑的是,当大学生在接受到这些讯息时,大学生群体当中的个体差异,或许不同环境不同的遭遇,都会最终影响到代际特征的最终表现。当前社会环境之中,不得不说的是,由于我国发展的特殊性使得现在历史条件更加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从而致使院校在这些复杂多变的大学生代际特征把握当中,变得无比艰难。不过这对于大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虽然带去了困扰,但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发展契机。据资料观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塑造,往往容易受历史发展当中所产生的重要标志事件的影响,因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良优化当中,需要着重把握好这些历史事件对于学生的塑造和培养之间的有利作用,那么对于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代际特征的规范,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做法和理论探究,笔者认为,历史发展当中所翻起的浪花,对于生存于当前历史背景当中的我们而言都会带去影响,不同的只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观察这朵浪花时的反应不同,因此院校可以参考这种特性,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引导作用,从而为大学生就历史事件的内在含义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得大学生在受到这些历史事件冲击时能够合理的做出解读,从而使得这中代际特征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存在,这种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对于保证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效果,必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结合实际优化改良院校的代际特征教育模式

代际特征的形成由于多种多样的情况,因而代际特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结合这种复杂因素,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大学生代际特征来不断的优化改进自身的代际特征教育模式。

3.运用好代际特征之间的组合作用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代际特征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看,在不同历史背景之下所产生的这些不同的代际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不同时代下大学生的时代优势。因而,笔者认为在进行代际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院校所必须看到的就是这种代际特征之下对于学生自身价值取向所带去的推动作用,根剧[4]整理和分析的资料显示,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优化利用好这种代际特征的推动作用,对于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针都是极具效果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代际特征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

研究者所进行的研究,必须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只用这样才能最终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因而笔者就大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大学生对于院校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模式,所表现而出的需求,是针对教育模式的改变,即:教育方式要注重实践、教育方式要人性化发展注重互动效果、教育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当然院校在实现代际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发展规律,不难看出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既是满足大学生代际特征发展需要,同时也是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因而笔者就大学生的代际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教育方式的改变和代际特征理论分析,希望院校在进行教育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大学生代际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发展趋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4

[2]龚莉红.“90后”大学生党员代际特征与作用发挥[J].当代青年研究,2012

[3]唐跃旺.浅析当代大学生代际道德特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2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党史教育;特殊作用

同志曾在全国党史工作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一、图书馆在学校党史教育中的优势

(一)学校图书馆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党史教育的需要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设施和教育基地,具有很强的宣传教育功能,在传播科学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提高青少年学生民族素质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图书馆通过书刊资料借阅,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文化活动尤其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宣传教育职能,从而有利于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图书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接受党史知识,实现党史教育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校图书馆为开展党史教育能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书籍、报刊杂志等,有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图书数据库,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献和信息资源。图书馆也具有保存历史文献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的职能,特别是当地历史文献资料。福建省三明市作为中央苏区,有着丰富红色资源,尤其是中央苏维埃时期的党史资源。学校图书馆也或多或少保存着部分三明市中央苏区红色党史资料。还有党史红色经典图书,党史书籍报刊,历史人物传记等为学校开展党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二、学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好在党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一)发挥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

学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党史重大事件和纪念日等,使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例如,可以在“七・一”、“九・一八”、“国庆”、特别在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后,学校图书馆可开办党史图片展、建办党史宣传长廊、设立党史红色经典图书专架、举办党史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党史教育。

1.开办党史图片展。图书馆开办党史图片展,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图片展,通过这些图片既可以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屡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又可以了解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抗击列强、军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斗争史,更可以了解一代代建设者在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年轻的共和国推向繁荣富强的创业史。同时,也可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以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再现伟大的革命史和建设史。

2.建办党史教育宣传长廊。学校可利用楼道、走廊等,张贴党史图片、建办灯箱宣传栏展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纪念建党建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等宣传图片。并围绕不同主题,一定时段内及时更换,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今年要加大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宣传分量,以真实、直观的图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史。

3.设立党史红色经典图书专架。将有关党史资料、近代革命斗争史、抗日战争史、伟人传记和三明红色资料――中央苏维埃时期的党史等红色党史书籍集中陈列,特别是突出陈列了三明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有关图书,为青少年学生阅览提供方便。

4.图书馆举办党史讲座。邀请党史研究部门、大中学校名师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辅导,以专题系列讲座的形式,集中、深入地讲解党的历史。将党史知识送进校园,以史育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能够真正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中汲取营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5.开展读党史征文活动。学校开展党史教育读书征文活动,图书馆积极行动,努力为读书活动提供文献资源保障,烘托活动氛围,在青少年学生中掀起学习党史的读书热潮。同时,图书馆可开展“读者荐书月”活动。以学习“党史、国史”为主题,举办优秀读者评选和优秀图书推荐等活动,营造浓厚良好的读书氛围,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

(二)加强对学校图书馆的重视力度,确保其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

政府、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图书馆的各项建设,多渠道给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予以人力、政策上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馆条件,增加藏书数量和提高藏书质量。方便青少年学生阅读党史书籍,充分发挥优秀的地方党史成果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实现党史文化资源共享,将党史成果资政育人的功能辐射到学校,这对进一步做好党史征集编纂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也具有积极作用。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3

一、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原则与要求

(一)真实、准确。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情况。首先,对于入选的大事、要事、新事,要认真考证,不能查实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材料不能记入大事记。其次对具体事件的记述要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及背景、影响等。尤其对领导科学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二)系统、全面。高校大事记从横向要能反映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纵向要能反映各项事件的过程、结果或变化。在材料收集时,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将各部门的材料收集上来,以备选用。凡对学校发展或建设有推动、借鉴、经验教训价值的事件,不管是成绩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应该兼收并蓄,全面反映,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

(三)简洁、明了。编写高校大事记,要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在叙述大事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要素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信息必须抛弃或简化。如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及参加人员不必一一列出,而会议的主题内容及形成的决议必须交待清楚。对于入选的大事条目只需忠于客观,直陈事实,不宜加入过多的评论或意见。坚持一事一条,不能“一条多事”。对于同一时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应依照其性质、重要程度一事一条地记述。

二、高校大事记入选标准及内容

(一)选事标准。大事条目的收录关乎大事记的质量。要编写高质量的大事记,必须确定大事记的收录标准这一关键。而对于标准的划定,又很难做统一的硬性规定。徐无党在《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中认为:“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非此五者则否。”司马光《进书表》一文中,认为“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就是大事。高校大事记入选标准的确定,要根据高校的性质、任务、办学层次、主要职能,注意选择反映学校历史、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主要职能、重大项目的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改革发展变化。入选条目须具备:1.涉及范围广、影响大,不仅在当时属于重大事件,而且事后影响仍然较大、较深远的事件。如高校中、长期规划,体制改革,管理改革,教学改革等,都对学校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2.具有资治价值。大事记记载的是历史,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寻求决策依据。3.具有研究、教育价值。通过学习研究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可能增强本校师生的?w属感、荣誉感及社会对一所高校的认同感,或提供某方面的方法、线索。4.具有查考价值,有参考价值或为某些工作及个人提供法律证据。5.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如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活动。一所大学有特色,才有优势,才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具体到高校某一件事,要看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若放到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去考察,能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步伐、进程,体现学校历史发展的轨迹,应视为大事。如高等学校专业调整及研究机构增设等,是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做的适应性调整,虽然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但为今后的发展壮大埋下了种子,也应该记入大事记。

(二)高校大事内容。 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能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及体现上述功能的事件、活动都应该记入大事记。1.办学历史方面。学校成立、合并、撤销、恢复、更名、迁址、体制、职能和隶属调整变化以及内部机构的设置与变化。2.管理方面。学校党政领导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奖惩 ;学校党、政、工、团组织及业务部门召开重要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规划、部署等;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公布与实施及修改;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和学制的变化,招生制度、招生规模的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变化,学位授予点的申报与批准;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定、批复,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检查、监督、指导的情况。3.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完成的重大任务或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其获奖情况;学校师生参加重要比赛、竞赛获得的优异成绩;重大科研课题的开题、结题、成果认定及重大项目的启动、验收活动情况。4.合作交流及服务社会方面。与国际国内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情况;学校派出的调查组、工作组、志愿团等服务社会的事项,有关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考察、访问、讲学及本校领导、知名专家、教授出国(境)访问、讲学且有相当影响的事项。5.学校主要建筑项目开工、竣工和产权变更情况,主要设备、设施的添置和产权变更情况。6.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发表的介绍学校的工作业绩和批评的重要新闻报道。7.学校涌现出的有相当级别和影响度的先进模范人物,受上级机关或当地政府命名、表彰的事项;学校主要职能活动及其结果的统计。

三、高校大事记的体例

(一)编年体。大事记的体例是在编写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编年体是高校编写大事记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体例。这种体例适用于高校一次性的活动或事件,如上级领导的视察、会议召开、机构成立或揭牌、人员任免等,它以时为经、以事件为纬,逐年、逐月、逐日进行记述,一事一条,简明扼要,线条清楚。编年体的优点在于:同时异事相聚,容易看清一段时间内学校动态。编年体的缺点是:有的事件因时间跨度较长,按年月编写,就会分记几处,容易使事件前后割裂,因果、首尾不连贯,不易形成整体概念,有选择地阅读较麻烦。

(二)纪事本末体。这种体例适用于纵横跨度大、时间跨度长的事件或活动。它以事件为中心,再按时间顺序完整地记述某项事件或活动的全过程。优点是因果清楚,首尾完整,便于了解重大事件或活动的始末及发展变化情况,提高了大事记的可读性。对于像山东大学这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每年都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和重大课题。如2008年抗震救灾,山东大学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校抗震救灾工作,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山东大学两个附属医院除接收伤病员外,都分批次分别派出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集体和个人获得多个部级、省部级荣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从2012年3月开始奠基,到2016年9月一期工程启用,6个学院迎来首批新生,山大人为这一重大工程付出太多的艰辛,从校区规划到学科布局凝聚了山大人的智慧。这样的大事件和大工程,要用归纳法进行叙述,否则就使大事头尾不相接,造成有始无终或有终无始,遮蔽了事件的整体价值。类似的还有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活动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也要用纪事本末体。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于2011年7月22日正式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DCA11018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该课题填补了我国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

“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其中有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口述史”。为此,本刊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联合成立了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口述史采访小组,对那些曾经亲历过教育装备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的人物进行采访,并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和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况。为了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和传承,本刊特开设“口述・经历与见证”栏目,陆续刊登采访小组的文章。本期刊登的是对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王富会长的采访和子课题负责人艾伦教授的关于教育装备史研究方法的理论文章。

访谈时间:2013年6月26日

访谈地点: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办公室

采访:

于本梅(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叶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记者)

整理:

王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于本梅(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指导:

艾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课题分课题“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负责人)

徐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师)

叶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记者)

王富,早期在北京大学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工作。1989年从北京大学调到国家教育委员会条件装备司,担任高校后勤管理处处长、副司长,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处、校办产业管理处、图书情报管理处工作,并负责司办公室工作,兼司书记。1998年条件装备司撤销后,担任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书记、所长。现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育部巡视专员,国家督学、研究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直以来,他带领着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参与和领导开展教学仪器设备理论、发展方向、品种结构、配备方案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研究;制定教学仪器设备研究发展规划和各类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并协助实施;承担全国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工作,制定和组织制定教学仪器设备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指导和协助地方及企业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负责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传贯彻与指导实施。

教育装备是办教育的重要手段与支撑,教育装备的现代化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为规范及制定教学仪器、器材、设备各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指导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和实验室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设立了生产供应管理局,后更名为“国家教育委员会条件装备司”,负责全国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机构改革中,为了减政放权,教育部将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撤销。王富作为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的副司长经历了整个变迁过程。他为我们讲述了条件装备司的组织结构和撤销后其组织结构是如何变迁的,以及对于现在教育装备行业的影响。

一、改革前的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

采访者(以下简称“问”):您是哪一年进入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的?当时您的工作职责是怎样的呢?

王富(以下简称“答”):我最早是在北京大学,曾在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后勤工作。1989年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职责比喻为医生和红十字会一样,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在那段时间,我也穿一套工作服,戴白帽子,穿白大褂,给学生打饭,学生们叫我“师傅”,还写大字报感谢我。我曾坚持50多天没回家,保证了学生们的就餐,使得北大的后勤工作有序进行。正因为我的表现优异,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党员,并于1989年从北京大学调到国家教育委员会条件装备司。由于我比较熟悉后勤工作,所以最开始担任高校后勤管理处处长,主管高校后勤。两年后升为副司长,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处、校办产业管理处、图书情报管理处工作,还负责司办公室工作,兼司书记。

问:最开始的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都由哪些部门构成呢?各部门的职能又是怎样的?

答:据我所知,解放初期,由高等教育部管理高校,由教育部管理基础教育,1985年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据我前面的老领导说,条件装备司的前身叫做生产供应管理局,生产供应管理局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就从条件装备司说起,当时的条件装备司由以下几个处构成:

(1)学校后勤管理处,职能是管理学校后勤;(2)教学仪器生产处;(3)物资供应管理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曾管理过汽油、钢材、水泥,以及用于教育的国外仪器的进口免税管理等;(4)校办产业管理处,职能是管理高校校办产业和中小学勤工俭学;(5)委属企业管理处,教育部当时管理一些企业,委属现在叫部属;(6)图书情报管理处,职能是管理大学和中小学的图书馆;(7)出版管理处,职能是管理全国大学共103家出版社;(8)实验室管理处,职能是管理高校和中小学理科实验室。所有处围绕着条件装备司,贯彻落实司的职能。

问:据我们了解,在教育装备行业有“大装备”“小装备”的概念,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条件装备司所管理的是什么装备呢?

答:学校后勤分为技术后勤和生活后勤,技术后勤包括实验室、实验教学、图书馆等,生活后勤包括餐饮、学生宿舍、节能、水电、幼儿园、校医院、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小装备”是指技术后勤装备,而“大装备”指技术后勤加上生活后勤装备。条件装备司的管理范围囊括了所有装备,即“大装备”。

二、改革后的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

问:据我们了解,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条件装备司被撤销,当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条件装备司撤销后其职能部门又是如何变迁的?

答: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公务员压缩,政府机构精简,中央编制办公室给教育部下的指标是由原来24个司局精减为21个司局,当时教育部首先将思想政治工作司与社会科学研究司合并为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第二将职业教育司和成人教育司合并为职业与成人教育司,第三将条件装备司撤销。虽然撤销,但是职能还是要执行,具体各个处的变迁如下:

(1)将原实验室管理处的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以及原图书情报管理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职能一起放到高等教育司,合并成立教学条件处,职能是管理高校实验室以及高校图书馆。原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和原图书馆管理处处长,一位担任教学条件处长,一位担任正处级调研员。

(2)将原教学仪器生产管理处、图书馆情报管理处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职能、实验室管理处的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职能一起放到基础教育司,并更名为技术装备处,职能不仅是管理教学仪器生产,并且管理中小学图书馆以及中小学实验室,技术装备处在基础教育司排名最后一位。

(3)将原校办产业管理处的高校校办产业职能分给科技司的科技管理中心,中小学勤工俭学职能放到财务司的国有资产管理处,原处长担任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4)将原出版管理处的职能放到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保留了出版管理处;后来,社会科学司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又再次分开,出版管理处的职能就被放到社会科学司。

(5)将原物资供应管理处的职能放到高等教育学会下,成立了物资供应中心,负责举办高教仪器展示会。

(6)将原学校后勤管理处的职能放到发展规划司,并更名为高校后勤管理处,一直到今天,其职能只是管理高校后勤。

(7)原委属企业管理处被撤销,人员分流。

这样变迁以后,虽然条件装备司被撤销,但是主要处室还在,职能还在继续执行。

问:条件装备司撤销后与原各省、市教育厅装备处的领导关系又是如何变迁的呢?

答:原条件装备司存在时,直接发文件到各省、市教育厅的装备处。开行政会议,每年有处长工作会议,工作很顺畅、很规范,属于行政领导,大家都是公务员。条件装备司撤销后,体制缺乏对应的关系,由教学仪器研究所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继续推进工作。所以还是希望教育部能成立装备司,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建、配、管、用的职能。

问:条件装备司撤销后,行业人员还是存在不同意见的,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首先,一个处的力量和一个司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原各处在条件装备司都是主干处,调整后在业务司排名最后一位,重视程度、管理力度、职能职责的发挥受到严重削弱。现在行业上、战线上都一致认为,那次机构改革,条件装备司应该是加强而不是撤销,它给行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比如说,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成立总装备部,因为打现代化战争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关键要靠信息,要靠后勤,打现代化战争,主要打装备、打后勤,所以,装备和后勤在军队很重要。而且在公安部、科技部,很多政府部门都有装备司,唯有教育装备现代化方面,教育部没有装备司,所以行业乱了。其次,各省、市教育厅的装备处的职能全部保留,但是把行政的装备处改成事业单位,更名为省、市装备中心,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权力削弱了,职能削弱了,重视程度减弱,地位降低,所以省里有不同意见。由公务员变成事业单位人员,由全额拨款变成差额拨款,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变成自收自支的公司。后来发现不可行,建、配、管、用的装备职能职责无人管,对教育有很大削弱。

我国现在GDP达到50多万亿,教育经费占4%。当时条件装备司曾做过测算,仅技术装备(小装备)大约占教育经费的10%,即每年2000亿,如何合理应用这些教育经费,是个很大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电化教育,国家投入非常大,特别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国家投资很多。当时有老装备同志说缺乏论证、投资盲目,最后实践证明,这是咱们国家教育装备史上的重大损失、重大事件。前些年的远程教育,每年投入一两百亿,才三五年的时间就验证了经费的浪费,很多教师不会用,缺少配套设备经费,这个损失又很大。这种事情对于咱们国家教训太深刻,这就是盲目的决策,缺乏科学的论证,脱离实际。我们常规的装备与现代信息化的装备要有机地结合,要有过渡期,还要有科学论证,要逐步实施和推进,一旦缺少这些,就会造成严重浪费。思想严重混乱,市场严重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太多,这些后果今天看来是非常值得总结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和书写中国教育装备史,就是提醒我们以及后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特别是装备战线上,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启迪未来,既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又要认真履行我们装备战线同志所承担的和被赋予的历史责任。

问:对于教育信息化您怎么看?

答:信息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现在的问题是只重视信息化,不重视装备现代化,这是片面的,信息化必须要有装备载体,才能实现,才能达到它的目标和目的。比如说,我们要修建高速公路,配上高速公路运行的车,车里面要有资源,资源是软件,硬件是我要修路,我要买车,车里面要装东西。那么现在只是强调资源,强调信息化,就相当于没有车,没有高速公路,信息化便是空的,没有载体如何实现呢。所以现在从领导到“教育规划纲要”,只强调信息化,不强调装备现代化,这是片面的。我认为,这两方面是一体的,装备是硬件,信息化主要是软件,这两方面要结合,装备侧重于条件,信息化侧重于资源,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的目标。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只提信息化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不可行,还要有教育装备率先现代化,才能通过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空喊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不了的,必须将教育装备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有些省的“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提到这个问题,对于教育装备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从教育部来看,对教育装备懂的、认识到位的人还不多,所以从1998年至今,教育部没有开过一次关于加强教育装备的会议,没有发过一个关于教育装备工作的文件。信息化离不开装备,信息化离开装备就是空中楼阁,就如以前所说的没有路,没有车,软件运行不了,软件资源需要硬件保障。装备是信息资源的保障,所以现在如果不重视装备,就会出现脱节、不匹配的现象。

三、关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问:您在装备行业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能回忆一下对教育装备影响比较大的历史性事件、人物或者是相关的政策法规吗?

答:在条件装备司没解散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关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这与咱们国家经济改革、教育改革相比是率先的。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就是率先进行学校后勤改革的,这些事已经列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课程里面的典型案例中了。

问:那是哪一年?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答:是1985年我在北京大学管理后勤工作的时候。社会化改革我是率先进行的,而且我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找到了理论依据,我认为后勤服务既要遵循价值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是经济活动。它既有教育属性,又有经济属性;既存在价值,又存在使用价值;既有服务功能,又有管理的功能、育人的功能。所以那时候提出“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我主要是在学校后勤伙食进行改革,实行“一堂两制”。那时候大锅饭做得不好吃,我就把大食堂里面隔出一块办小食堂,专门开小炒。开小炒就要单做单炒,厨师也要单独培训,但是这个菜买来的成本高一点,所以价位高一点。但是学生说,一个礼拜吃一次总可以吧,那边大锅饭不合口味,那么我们改善一下。要是到学校外面周边的饭馆,比这就贵多了,学校进货便宜,所以那时候这项改革被推向了全国。

而且在北京大学1985年我开了第一个咖啡馆。开咖啡馆的是我们北京大学经济系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现在是北大青鸟的副总裁应华江。当时我在后勤处当处长,他说:王老师,我要开咖啡馆。我说:什么?那时候哪听说过开咖啡馆呀,饭都吃不好,还喝咖啡呢。他说:我试一下行吗?我说:你有什么要求?他说:你得借我点钱,我要买点设备,买屏风,买煮咖啡的灶具,还得买茶杯茶碗什么的,还有冰箱。后来我借给他五万块钱,那时候五万块钱比现在五十万块钱都多,那时候我每月才挣一百来块钱,我就把五万块钱借给他了,然后他就开了咖啡馆。之后呢,北大留学生多,留学生先来光顾,内地的学生很少,也就是看着好玩,看着新鲜,卖三毛钱、五毛钱一杯咖啡,就拿来坐着聊嘛。后来那个学生到广州、深圳发展。一次我去深圳,他请我吃饭,还说欠我五万块钱没还呢。现在他又回北京大学,任北大青鸟常务副总裁,所以跟我关系挺好的。他是浙江人,有市场经济头脑,现在干得非常好。

问:您那时候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除了“开小炒”之外,还有其他措施吗?

答:很多呀,我当时推出“走出去、引进来”。那时候到广州去学粤菜,到四川学川菜,到山东学鲁菜,到语言大学去学西餐,我们得走出去。然后请进来:引进了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福建小吃、粤菜、湘菜、鄂菜等。

我们的改革是从经济责任承包制开始的。原来职工是没有奖金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大家没有积极性,于是我要发奖金,发三块钱奖金,当时一级工资才六块钱。干得少的不得,多的得七八块钱,职工的积极性大增,生产效率提高了,服务水平高了,学生食堂成本降低了,学生伙食好了。同时,水电节约了,修缮费节约了,职工待遇提高了,师生满意了,学校领导省心了,所以改革是成功的。这就是为什么把我调到教育部来的原因之一,因为有成效,有成绩。我写的关于后勤的文章不下200篇,还有书,比如《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

四、在条装司时经历的重大改革

问:您到条件装备司当副司长那段时间,您主管的工作中有一些什么重大事件呢?

答:主要是关于我们的“校办产业”。先不用说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迅猛,就当时的中小学校办产业产值也已经从几亿发展到几十亿了。就普通的教育经费来说,那时候学校买粉笔都买不起,就靠中小学勤工俭学。中小学办校办产业能挣点钱,能够为学校补充点教育经费,都是有数字记载的,发展非常快。校办产业国家税务总局都给免税。校办产业当时很红火,勤工俭学、校办产业那时候在中小学、高校都是最红的。

再有就是关于图书的问题。图书那个时候发展得很快,叫做图书馆的信息化。关于图书馆,可能你们都没有在借书时翻过卡片吧,就是借书要查卡片。从抽屉里面拉出卡片,查借什么书,后来我们就搞这个自动化了,这些都是我们在1990年前后搞的。后来建立中国的教育科研网,国家计委投资7 500万元用于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中心放在北京大学了,就是现在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大学数字图书馆,一开始叫做信息化,即图书馆的信息化,那是个重大的事件。那时候就把图书馆资源利用起来,就实现资源共享了。原来不能上网,你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借清华大学的书、借北京大学的书,得坐飞机到北京去图书馆借,现在都在网上,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借阅了,全部联网了。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经费短缺,国外原版的期刊不能断档,科研教学都要用,但是国外原版期刊价格很贵,咱们教育经费和图书经费不足,后来我们条件装备司图书情报处就把几个重点大学的文理各方面的人召在一起开会,西安交大工科,上海复旦文科,清华大学工科,北京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等一起商量,把期刊目录弄出来,然后规定一家要买几种。没有钱,就保证至少买一种,你买一种,我买一种,我买的你不买,你买的我不买,最后使得总数是全的,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

问:还有其他方面吗?

答:其实当时还管理着一个劳服企业,叫做高校劳服企业,就是大集体的。什么概念呢?当时咱们学校扩建,买农民的地,国家政策买一亩地要带三个农民工。这不能是国家正式工,是大集体,专门成立这么一个学校的大集体。比如北京大学,当时我们就在国际关系学院旁边买了200亩地,那一下子就需要带600人。这600农民进你们学校怎么办?需要培训,要给他安排进食堂、扫马路等工作。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干,他们原来有钱,现在做这个工作不满意。后来全国各大学就都成立了劳服企业、劳动服务公司,这属于劳动部管,叫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属于大集体。他们还有一个学会,是直属劳动部的,叫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研究会,我也担任过理事长。这个劳动服务公司是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搞理发、开幼儿园、搞车队,反正得生存,组织起来搞商业、谋生存、求发展。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5

关键词 校史研究 学科定位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05

On the Idea of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chool Hist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 Chunmei, LIU Xiangb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12)

Abstract University History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issues of "Where It Comes, where it will go" and needs to 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rrently, the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university suffered external security condi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lack of internal mobility and deep lack of motivation and other "bottleneck" problem. I believe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university belongs to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positioning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certain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nd provide stable funding to support a planned, step by step to converge and training research personnel, concisely research, formulate research programs, to carry out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give full play to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save history, politics, educating people" three functions, will be possible ways to solve in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un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Key words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discipline positio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大学校史研究不仅包括对大学发展衍变历程中所经历的史实的梳理和再现,更包括对其中蕴含的教育发展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大学独具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因此,大学校史研究关乎大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大学需要持续的发展,大学校史研究亦不能断档、脱节。然而,当前大学校史研究较多地遭遇到外部保障条件欠缺及内部人员流动和深层动力不足等“瓶颈”问题,给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笔者认为,按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校史研究,应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1 大学校史研究需要可持续发展

首先,大学校史是大学自身成长的历史,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衍变的历史,甚至也是国家历史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折射。“校史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没有国史,国家就会缺少根基,失去灵魂;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其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①研究大学校史,是对大学“真生命”的回顾、触摸和反思。大学校史研究为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提供了确定现实工作重点和未来奋斗目标的重要坐标和可靠基石。通过与历史对话,探究前人办学的得与失,学校会更加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

其次,大学校史研究对于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大学精神的发源地,大学校史中包含着学校在长期办学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淀的独具特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所学校的历史就是解读这所学校精神密码的钥匙。通过校史著作、校史展等有形的方式,校史打开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大学精神生活的大门。此外,由于校史是一所学校“活”的历史,每个在学校工作、学习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校史所遗传的某些文化因子的陶染,同时以自己的活动参与新的校史的书写。从这个角度,校史具有不断生成、延展的特点;校史也在不断地被解读和融合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校史与学校有着共生共长的关系,校史研究是大学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大学校史研究对于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学校学科发展历史的梳理、对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治学历程的回顾。一个学科能够发展壮大,往往要经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必然包含着一种共同的学术精神,一种优秀的治学传统。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学校最具影响的经济、法律等学科,也是学校发展最早的学科。学校甚至在上世纪30年代陕北公学时期即已设立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而以宋涛教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更是以身作则地阐释和传承了学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对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不了解其历史传承,就不会明了其现在所处的位置,不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发扬学术传统,彰显学科特色。对一个学科的新生力量来说,不了解其学科渊源,不了解其前辈所做的努力,就比较难于建立对本学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使命感,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学科积淀。

可见,大学校史研究对于学校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校史研究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长期积累、逐步提升、有规划有方法地开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需要可持续发展。

2 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问题

自198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要求“”前建立的高校组织力量编写校史以来,相关高校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校史著作和校史资料,大学校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此同时,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遭遇到“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校史研究的外部保障条件来说,一些大学的校史研究机构面临经费和人员两方面的短缺。部分大学没有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就是设有专人负责校史工作的学校也往往没有专门的校史研究经费,并且人员配备较少,优秀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校史研究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不甚乐观,有的学校随着老同志在校史研究领域逐渐淡去甚而“自生自灭”,校史研究逐渐陷入后继无人、无法积累厚重底蕴的状态。校史研究在学校庆典时受到重视,而后就逐渐被边缘化和较少受到重视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二,就校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校史研究人员的内驱力来说,由于目前部分校史著作的可读性和感染力都有待提高,校史“资政”、“育人”作用的发挥也有待完善,校史研究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因而校史研究人员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相对较弱,个体能动性的发挥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校史研究比较难于开展较为大型、深入的研究计划,就是一些基础工作的完成有时也受到人员和外部条件等影响,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质量标准。长远来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大学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和深层动力问题,克服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瓶颈”困扰,以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校史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3 按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大学校史研究

大学校史研究包含行政工作的内容,但在本质上是一项学术工作。要使校史研究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校史研究的学科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汇聚和培养研究人才,形成团队力量,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学术底蕴,并结合学校教育实践,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3.1 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定位

校史研究是一项研究工作,不论是“编”,还是“研”,都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或者凭“心”而论,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逻辑。比如,“志”有志的写法,“史”有史的写法。如何搜集资料,如何鉴别真伪,又如何分门别类,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功。涉及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运用考据和文献分析,还是运用比较、统计等方法,等等,都需要有所依赖。因此,校史研究事实上是以特定的事物(如: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办学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相关重要人物、关键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并遵循特定的方法来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也正是一门学问或学科存在的基本条件,既要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也要有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校史研究无法突破目前的局限,跟校史研究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校史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载体的学校,这属于教育学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目前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校史是史学与教育学的重要交叉领域,校史在学科属性上应属于教育史。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场域,大学校史是高等教育史最鲜活的来源。从事教育史研究,离不开对学校校史的“田野考察”。各大学的校史研究做好了,高等教育史也会更加丰满、立体,更能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能正确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此外,由于校史有时也是社会史的一种折射,校史研究对于史学、社会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明确校史的学科定位,有助于校史研究摆脱过去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状况。校史研究除了对学校基本历史资料的编纂,对学校发展总体状况的梳理,还可以进行诸如学校管理史、学校教育思想史、学校学科结构史、学校留学史、学校研究生培养史等专题研究和有关人物的个案研究。研究方法除了运用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还可以运用新兴的史学领域口述史和教育学领域的教育叙事等方法。校史研究甚至也还可以不仅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而且从社会学甚至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校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同时,明确校史的学科定位,也就是明确校史研究是学校日常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在成立校史研究室的文件中就提出,要将校史研究“纳入日常科研工作范畴,确保此项工作的长期化、专门化”。就大学校史研究所处的环境来说,教育、历史(党史)、档案等学科都可以作为校史研究最主要的学科支撑。

3.2 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内涵

一般来讲,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至少应包括凝炼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规划,开展校史教学,培育人才队伍,营造学术氛围等几个方面。

大学校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大学校史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学术工作,需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中国人民大学在70周年校庆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的第一批成果(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校史、大事记、回忆文集等)之后,即开始探索校史研究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学校于2008年制定并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规划纲要(2008年-2010年)》,对校史研究未来三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校史研究目标的保障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划和说明。校史研究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员更替带来的不确定性。2011年,学校又在“十二五”总体规划框架内制定并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指导下一个阶段的校史工作。学校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根据校史研究开展规律,另一方面根据人员配备情况,确定和调整研究方向。校志编纂工作虽然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初稿,但是考虑到资料缺失比较严重,学校暂时改变工作方向和研究方法,改用口述史方法,抢救、挖掘、搜集鲜活的校史资料,并于近几年完成了100余万字的《求是园名家自述》。这些连同同期开展的各种专题研究和产生的相关成果,均围绕校史研究的总体目标进行。校史研究按照以“编”促研,以“研”带编的路径向前推进。

大学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研究成果向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转换。目前,部分大学除开展传统的新生校史教育、校史展览、校史知识竞赛等,已经开设了面向全校的校史课程,使大学校史研究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已连续四次开设校史选修课,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关于对学校某段历史的理解问题、关于某个人物的评价问题等,这些都能与教师的研究产生碰撞。而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校史研究也产生了积极效果。

同时,培育人才队伍亦是大学校史研究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史研究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校史研究成果要能真正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则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稳定的研究队伍。随着近些年各个大学对校史研究工作的逐渐重视,大学校史研究队伍中汇聚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专门人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就在有意识地选留和培育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并吸收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史研究。这些措施确实促进了校史研究的发展。但是危机也很明显:这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大都比较年轻,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发挥的价值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而目前大学校史研究机构普遍设置在行政序列,若要在行政系列取得发展,必然意味着这些人员两三年就会有一次流动,而两三年对于一项研究来说也就是刚刚打好基础。可是留在校史研究队伍中,又无法获得相应的上升渠道,不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对外交流与学习进修方面,都无法获得与其努力相适应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校史研究的队伍建设必定存在危机。同时,由于“现有校史研究者绝大多数并非专业的史学研究者,因而无法追踪主体史学研究的前沿,不能使校史研究逐渐走出革命史叙述模式向教育史、社会史方向迈进。同时,主体历史研究者又无法在校史领域发表得到广泛认可的科研成果,从而极少涉足校史研究领域”。②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使校史研究无法像其他学科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积累起深厚的研究底蕴,产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而这也反过来影响校史研究价值的彰显。因此,只有理顺校史研究机构的管理机制,明确其日常科研机构的定位,并按照科研机构编制配备人员、评定职称、进行考核和提供学习交流机会,推动校史研究的学科建设,才能真正使大学校史研究得到可持续发展。

此外,营造学术氛围也是大学校史研究学科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具体的做法包括:积极推动院系史、学科发展史研究,积极鼓励、支持学院、学者及学生参与校史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积极参加涉及校史的学校或国家重要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拟定校史研究课题指南,面向全校师生,采用课题招标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史研究;坚持“众人修史、众手成志”的原则,吸引和鼓励学校各单位教师、干部、离退休人员及广大校友积极参与校史研究工作,为校史研究工作提供线索、资料;进一步加强与专业学会和兄弟高校的学术交流等等。

4 大学校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

以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大学校史研究,除了“苦练内功”,还离不开相应的外部保障机制。这主要包括:

第一,在机构设置上,校史研究机构应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教学科研机构,并且以相关学院为依托进行建设。校史研究本质上是一项学术工作,其常态化、长期性的研究任务需要按照学术研究的规律和规范,运用学科理论和方法,借助学科人才力量,科学有序地开展。校史研究本身的交叉新兴学科性质,可以为校史研究吸引来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从而使校史研究不仅服务于学校现实工作的需求,而且成为学校学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第二,在人员编制上,校史研究机构的人员应属于教学科研序列。校史研究人员的培训、进修和考核等,均按照教师或科研人员对待。这样做有利于校史研究人员摆脱既非完全的行政人员、又非被承认的教学科研人员的两难困境,即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但却需要用行政尺度来评价和获得晋升的矛盾。如依托的学院学科点允许、主要研究人员条件具备,校史研究机构还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第三,在资金支持上,学校应为校史研究提供专门的教学研究经费,稳定支持其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及国内外交流活动,也有助于摆脱校史研究容易沦为临时项目的窘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校史研究既是一项学术工作,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大学校史研究在当前环境下取得可持续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加强校史研究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注释

①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中国人民大学纪事(1937-2007)(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1.

② 陈均,曲娜.关于高校校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兰台世界,2012(10中).

参考文献

[1] 陈均.高校校史研究发展方向探讨.兰台世界,2007(12下).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6

论文关键词:历史情境教育实践性客观性学术性

历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一学不仅记载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还积淀着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历史教育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及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有关在全国高校设置历史学课程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历史情景教育是一种直观性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某种特定的历史情景,使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景相互作用,培养发展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探索历史真相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共鸣,提升受教育者的鉴别能力、决策水平、推理意识。之所以在教学中推广历史情景教育是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实践性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一般来说,现有的历史教育模式基本以教师灌输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主,学生仅仅以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出现。这不仅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而且助长了懒惰习气,.造成其思维僵化、死板,难以应对社会角色的转变。这值是历史工作者长期以来被称为“老古董”的症结所在。为此,《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者,高等教育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模式才能取得成效。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强,不满足于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对事物有很强的置疑性,喜欢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思考,探究现象的本质及原因。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历史情景教育以实践为手段,在教学中用口述式或者利用虚拟教材,创设历史事件的背景,由学生对事件的发展方向、缘由、后果做合理的解释。一系列的亲历所为,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单一的课堂教育、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杯水车薪。只有自我教育方是授人以渔的正确引导方式。而且,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自控能力又有所加强,因此利用实践性的探索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理应有水到渠成之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途径。“德育的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来实现”。[1]实践出真知,历史情景教育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在思维层次上能充分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而且在心理层次上也必然会有巨大的震撼,充分理解“说着容易,做着难”的意境,从而与历史人物产生强烈共鸣。再通过对照鉴别正一面人物与负面典型,在学生的思想矛盾斗争中,转化为行为表示,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一般的说理感化相比,这种自我教育的效果更明显更持久。重要的是,大学生是最终要跨出学校步人社会的,教师不可能紧随其右,自我教育的意识却可伴其一生。

其次,客观性与思维多元化并存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许多理论和学术流派。这些理论学术派别常常互为矛盾或互不相干,各自从不同视角解释同一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何况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其就业的趋势以教师为主,而“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不仅仅要求绝对忠于客观现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2]专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盖棺论定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极易对事物的认识发生狭隘性与片面性。历史情景教育正是通过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掌握足够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丝剥茧式的论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故而其公正、客观性显然要高于盲从他人观点。

为了达到客观性,学生的思维角度必然要多样化,需要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也即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探求多种答案思维”。[3]历史专业研究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揭示,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是等于。而且历史事件是错综复杂环境下的产物,并非简单的事实累计,研究者只有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多角度、多层次深人地调查分析,才能更为客观、公正地给与历史现象以评价,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宽容他人,特别是对那些不为传统和习俗所认同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能够较为客观、全面、批判地对待。

再次,学术性与职业性兼容

大学研究活动的实质尤其彰显了学术性,反之,学.术性又成为大学的灵魂。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它致力于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增加和大学生的培养。”[4]“通过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研究活动,保持高校教育的学术水平并使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可以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播和深化,形成高深的理论。”[5]学术性是大学教学与研究活动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学科,历史教育尤其要站在学术前沿,以保持其优势。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能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投入到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中去。历史情景教育正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创造,继往开来,推动学科发展,使其前瞻性、超前性充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