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例6篇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1

一、县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及农业、财政、畜牧、监察、人保财险公司为成员的奇台县农村各种补贴和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五位一体”工作领导小组,即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财税所所长、农服站站长、兽医站站长、村委会主任为成员。村委会组建成立工作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农服站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为工作组成员。

二、奇台县农村各种补贴和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各乡镇领导小组依政策规定按时、有序兑现各种补贴和开展农业保险工作。

三、各乡镇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国家及区、州、县各种优惠政策,掌握行政补贴项目进展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对村、组、农户各种补贴的审核、复查和督促落实;村委会工作组上报各类数据的审核;受灾面积的核查和理赔资金的督促工作;及时上传社情民意,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严格监督运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真正把国家的惠农政策用足用好。

四、村委会工作组负责宣传国家及区、州、县各种优惠政策;所在村各种补贴的兑现、登记和公示工作;种植业面积和各类牲畜数据的统计核实,种植业、畜牧业台帐的建立;种植业和畜牧业投保户、保项的登记、保费的收取和公示工作;种植业和畜牧业受灾面积的核实上报和理赔资金的公示、登记和发放工作。

五、各乡镇领导小组组长均为奇台县农业保险灾害损失鉴定及理赔工作组成员。

六、保费收取。村级防疫员负责畜牧业保费收取,农服站工作人员负责种植业保费收取,登记好投保户、保项花名册,汇总经张榜公布后交村委会工作组长(村委会主任)把关签字报乡镇领导小组,经乡镇领导小组审核盖章分类报畜牧兽医局和农经局,由畜牧兽医局、农经局分类汇总后报县人保财险公司。

七、灾情上报。村级防疫员负责畜牧业受灾情况统计,农经站工作人员负责种植业受灾情况统计,受灾情况汇总经张榜公布后交村委会工作组长(村委会主任)把关签字报乡镇领导小组,经乡镇领导小组审核盖章分类报畜牧兽医局和农经局,由畜牧兽医局、农经局分类汇总后报县人保财险公司。

八、保险理赔,人保财险公司接到畜牧兽医局、农经局受灾情况后3个工作日完成核灾,履行赔偿义务。具体由县人保财险公司根据核查结果,分类向畜牧兽医局、农经局拨付理赔资金,畜牧兽医局、农经局分类拨付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经乡镇领导小组审核后分类拨付村委会工作组,由村级防疫员和农经站工作人员直接发放至农户,并做好发放公示、登记工作,一式四份,一份存档,一份交乡镇领导小组、一份交畜牧兽医局、农经局,一份交人保财险公司。

九、工作运行经费按收取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具体标准以州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为准。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2

近年来,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项措施,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加强基层工会和服务一线职工,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展现了新作为。

一、加强 “小三级”工会标准化建设。2015年,市总工会全面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社区),企业三级工会标准化建设考核细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工作基础的基层工会,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以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工作规范为重点,以充分发挥作用为关键,全面推进“小三级”工会标准化建设的开展。

(一)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双创优”活动。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深化“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将激发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活力,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我市5个 “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工作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全市工会年度考评观摩的形式,对三个旗县区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为各旗县区、开发区提供了“双创优”工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平台。二是加大建会工作力度,以“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为契机,加大乡镇(街道)工会建会工作覆盖面。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工会积极主动争取同级党(工)委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全市有新城区锡林北路、玉泉区大南街、回民区海西路办事处等6个街道党工委将工会工作纳入街道党建目标体系,签订了《“双创优”活动党工共建责任书》,党工委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工会提出的问题,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工会组织建设。通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深入辖区摸底排查,使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进一步摸清了底数,建立起了辖区内的组织框架。三是指导乡镇(街道)工会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深化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和“双亮”工程等,着力提高工作质量,注重工作实效,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2015年市总投入资金48.6万元,用于解决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等基础性问题。年内指导54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四是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针对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任务重,专职工作人员少的现状,市总工会加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聘用管理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社会化工会干部的作用,努力让分配至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社会化工会干部队伍安其位、强其能、尽其职,全面服从、服务于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2015年,招聘了20名高素质人才充实到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

(二)开展标准化企业工会建设活动。市总制定出台了基层工会标准化建设考核细则,细化了七大项47小项标准。市、旗县区两级工会组织专门人员采取上门指导、业务培训等方式帮助解决基层工会在“规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抓好标准化企业工会创建和申报工作,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办法,支持“标准化企业工会”示范点的创建和培育。将“双亮”工程作为标准化企业工会的重要内容,深入推动蒙牛集团、TCL有限公司、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等百余家非公企业工会由亮牌子、亮身份向亮实事、亮职责和亮品牌、亮作为拓展和提升,真正把“双亮”亮到职工群众心里,切实树立起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

鼓励工作基础较好的基层工会,提高标准,开拓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对于实施“标准化建设”后变化明显、成效显著的基层工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现场观摩会的形式,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基层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二、以“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带动组建工作。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以及我市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全力聚焦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最广泛地把农牧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有效扩大。

(一)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了准确翔实掌握我市工会基层组织状况, 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一方面通过与市工商局、工商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沟通联系,全面掌握我市实有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发放调查摸底表,通过镇(街)、村(社区)、园区工会联合会调查辖区内企业的建会情况、职工总数和农牧民工人数以及农牧民工入会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农牧民工会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市总工会与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结合我市开展的农牧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工作,制定了农牧民工入会的具体目标任务,目标分解细化到乡镇、社区工会联合会,形成各级有目标、层层有责任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凝聚共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针对农牧民工就业方式灵活、工作流动性强、对现代网络依赖性强、对工会认知不够充分的实际出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台、电视台、工会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报刊等媒体宣传农牧民工加入工会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宣传工会的基本知识,加入工会的好处等。工会干部深入到农牧民工中间去,通过发放小册子、举办技能培训班、为农牧民举办专场演出等形式帮助农牧民工认识工会,同时对农牧民工入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宣传报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在全市营造了农牧民工入会的浓厚氛围。

(三)基础先行,规范推进。市总工会通过举办基层组织建设培训班、印制工会基本知识小册子等方式,在工会组建工作上做到“三有”。一是有成立工会的申请书,二是有会员花名册,三是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在农牧民工入会工作上切实把好“三关”。一是把好申请关。要求各企业农牧民工入会必须要填写入会申请书。二是把好档案关。要求各企业必须要有职工、农牧民工入会花名册。三是把好发证关。要求各企业必须给每个工会会员发放工会会员证。

(四)创新方式,全域覆盖。一是各旗县区、开发区工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地区农牧民工比较集中的领域作为农牧民工入会工作的重点。新城区在家政服务、快递物流行业,和林县在石材厂、砖厂、餐饮行业,武川、土左旗在农牧业合作组织中开展了农牧民工入会工作。二是健全市、旗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组织网络体系,做到层层工会有农牧民工入会工作组织机构、有专抓领导、有专抓部门。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把分散就业的农牧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三是建立跟踪督导检查制度。每月通报各旗县区、开发区工会工作进展情况。市总三位副主席带队对各旗县区、开发区和建会示范点进行定期的跟踪督导,及时帮助解决入会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五)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市总和旗县区两级工会通过深入细致的指导,先后打造了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村工会联合会、农牧业合作组织工会联合会、物业公司、家政公司等20个规范建立工会组织和发展农牧民工会员工作的典型。武川县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工会联合会在武川县总工会及市总工会两级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办公场所,完善了各项建档立制工作,配置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同时建立了“农牧民工之家”及农牧民工书屋,为农牧民工会员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及适合农牧民工会员阅读的各类图书。武川县农牧合作社工会联合会的成立及“农牧民工之家”的建立,极大提高了当地农牧民工的入会率,吸引了大量农牧民工主动找到工会组织要求加入工会。同时为全市开展农牧民工入会工作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现场观摩、宣传报道等方式推动全市农牧民工入会工作。

三、加强产业工会建设。近几年,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乳业、电力能源、新型冶金、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产业劳动关系、产业工人结构、产业职工诉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市的产业工会组织机构、领导体制已出现与当前产业结构变化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原有产业工会的组织体系出现了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工会不能覆盖全产业的现象。一些产业工会所属基层单位逐渐减少,产业工会延伸链接中断,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个产业工会的性质。

为了使产业工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推动产业工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行业发展、服务职工方面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市总工会针对产业工会的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认真研究呼市产业、行业发展状况,健全了产业工会组织架构,充实了工作力量,明确了职责定位,完成了对产业工会体系的全面调整,调整按照“工作性质相同、企业类型相近、产业结构相似”的原则。一方面优化结构,实现了对全市各类产业(行业)的全覆盖。既考虑首府产业工会的历史沿革,也兼顾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趋势,成立了乳品食品药品工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工会、三产服务业工会。二是进一步理顺了产业工会的组织关系。既考虑与自治区产业工会的对应关系,又与相关市级行业、产业行政系统机构相对应。我们将全市各类法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分到五大产业工会中,便于市级产业工会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产业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市级产业工会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了产业与旗县区、工业园区的工作关系,实现了对全市产业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以旗县区总工会为主、产业工会为链条的条块结合工作模式,延伸了工作触手、扩大了工作覆盖面。

四、开展会员普惠制试点工作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3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十五”时期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回顾

“十五”以来,中央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适应我国农牧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三化”建设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进程性变化。主要特征为:

(一)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

到“十五”期末,全区农牧渔林业增加值实现了600.09亿元。种植业内部,在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扭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趋势,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0年减少11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437.36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了6.2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662.15万吨,比2000年增加420万吨,亩产实现253.4公斤,比2000年提高9.98%,总产和单产水平均创历史纪录。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比重由2000年37.8%提高到53.1%,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0615.29万头(只),比2000年同期增加3315.3万头(只),增长45.4%,改良畜达到9626.13万头(只),已占到全区牲畜存栏总头数90.7%;肉类、奶类、山羊绒、禽蛋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64.9%、776.0%、67.6%、89.6%,其中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8.26万吨,比2000年增长14.6%。全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备年产1660万吨粮食、120万吨油料、720万吨奶类、240万吨肉类、10万吨绒毛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

“十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北部重点生态治理区域,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农业平均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52万公顷。农村牧区路网建设实现了旗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0%。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四级兽医防治、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网络、兽医卫生监督体系以及以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和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90.7%、91%,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增长42.3%。“十五”期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局面的快速形成。

(三)农牧业投资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也是我区农牧业取得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国民收入分配偏重于城市的格局开始改变,工农产业关系正在由“以农哺工”向“以工补农”方向调整。为了保证财政补贴的效率,国家积极调整补贴方式,直补农民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国家政策的调整直接惠及我区农村牧区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其中,自治区地方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接近55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14%;全区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95亿元,增长51.2%;每年用于农牧业的各类补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粮食收购、准运制度和税费改革,农牧民平均减负45%以及农村牧区金融信贷投入逐年增加,自我发展与建设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四)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开始步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举措,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互动战略,全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农牧业呈多元化发展。突出的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品牌效益和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期末全区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培育国家和自治区龙头企业58户,辐射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在农畜产品加工业品牌中,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十五”期间增加了7个。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引导,同时影响和带动农牧民集约化经营方式,农牧民敢于走出去闯市场的市场经济意识发生了积极变化。国家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引导和培训,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收费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农牧民进城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日益彰显,初步形成以产业化发展为纽带,与小城镇、乡镇企业互动发展格局,标志着我区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五)农牧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

“十五”期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989元,比2000年增长了45.8%,年均实际增速5.1%。同时,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占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0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同时,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推动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突出的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西部资源性缺水和东部工程性缺水并存,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部分已建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防洪抗旱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牧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产业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农畜产品转化率低,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优势粮食、奶业、牛羊育肥基地建设不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农牧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各级政府财力都很弱,对农牧业的投入能力有限。农牧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着农村牧区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增长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生产力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布局,科学推进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自治区优势农牧业资源和特色农牧业开发。二是挖掘农牧业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油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确立我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发挥畜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保持畜牧业绿色品牌,促进自治区畜牧业的快速成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畜牧业生产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四是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仍然是今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基本农田、农村牧区能源、后续产业、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建设,使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继续坚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御灾能力。在旱作农牧业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试点工作,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农村牧区的均衡发展,并在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上迈出重要步伐。六是按照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牧区水、电、路、网建设,继续提高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工业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加速推进自治区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

(二)创新增收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快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区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外部环境仍然相对较差,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时期,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构建我区新型农牧业经营方式,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继续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内部增收水平。三是引导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牧民收入构成,建立我区农牧民长效稳定的增收机制。四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劳务输出收入将是农牧民最现实的收入来源,应提升到“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的高度来管理和经营。

(三)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牧区非农产业

一是要以盟市、旗县所在地为主,并以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着力发展旗县所在地和建制镇建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布局、人口居住、城镇功能等综合因素,合理促进人口、产业、商贸、文化、科技、教育等要素相对集中,发挥其在农村牧区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建设小城镇的关键在于培育小城镇经济,按照一镇一业的基本要求培育小城镇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以城镇带动农村牧区和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二是在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功能的基本前提下,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引进非资源性加工业相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推进农牧业经济现代化。三是针对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经营效率,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群的成长。四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物资物流业、农村牧区旅游业为重点的二、三产业,逐步把适合在农村牧区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到农村牧区,加大城市人、财、物等多方面要素资源向农村牧区的辐射。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自治环境,塑造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加强村镇和嘎查苏木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根据城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等不同区域特点,做好村庄、嘎查的建设规划。引导和激发农牧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集中力量搞好村庄、嘎查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好最急需、影响面大、关系长远的突出问题,培育新农民、新牧民。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继续重视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移民扶贫扩镇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快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

继续贯彻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农村牧区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和公共福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与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福利联保制度,完善农村牧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农村牧区养老体系,全面启动全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对农牧业的补偿机制和反哺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强化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各级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牧区,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设立工业反哺农业实验示范基本建设专项,用于自治区中部盟市旱作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工作,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服务范围和职责分工,构建完善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扩展农村牧区融资渠道。继续完善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经营理念,使农牧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逐步走上国际化。

(三)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全社会农牧业总投资规模在800亿元以上,由此支撑了农牧业的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根据自治区各盟市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公共投资规模,围绕城乡互动工程、农牧业提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社会发展工程、农牧民保障工程和基层建设工程,重点用于农村牧区大型生态、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农村牧区现代化能力建设以及用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的引导资金。农村牧区二、三产业重点工程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为主。

(四)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环节,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要借鉴现代工业思维策划农牧业经济,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大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增强其开拓市场和带动农牧户的能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重点要放在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积极引导同类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把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政策,积极争取在一些发达省市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为我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的产业化终端,建立新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农牧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牧民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通过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联结在一起,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体制。

(五)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增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作为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增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事来抓。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农牧民职业教育和农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为提高农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村牧区执法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类法律法规,适应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需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依法保护资源,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牧业执法体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服务渠道。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4

1.1性质

全县17个乡镇场,除麻源垦殖场外,设立了1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每乡(镇)1个。自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到1994年以前为集体所有制,人员工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1992年国务院下发文件,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为基层事业单位。1990~1998年陆续将一部分集体人员招聘为国家干部,工资为差额拨款。2006年,该县为了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调动乡镇畜牧兽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三权”归县管理,由县农业局委托县畜牧兽医局管理。

1.2人员结构

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编制44个,在编人员38人,聘用临时人员3人(均担任站长职务)。这些人员中,有6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学历方面,大专14人、中专16人、高中7人、初中4人,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总人数65.9%。职称方面,中级职称5人、助理职称30人、技术员6人,初级职称占总人数的73.17%;年龄方面,50岁以上20人(其中55岁以上13人)、40~49岁18人、30~39岁1人、30岁以下2人,50岁以上占总人数48.8%。

1.3主要职责

一是承担公益性职能,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畜牧业政策,实施种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畜牧业生产统计、新技术推广,指导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品种改良、结构调整、区域布局、畜产品加工、生态养殖等工作。二是依法防疫、检疫,乡镇畜牧兽医人员除了做好春防、秋防集中免疫外,还要做好畜禽平时免疫补防工作。检疫方面重点抓好畜禽产地检疫、市场检疫、调运检疫以及官方兽医日常巡查、动物卫生证章标志使用管理等。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疫情监测预警。四是抓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处理,拍照存档并填写相关无害化处理资料。五是做好母牛扩群增量工程、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等工作,母牛扩群增量工程、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实行一兽一档案,涉及千家万户,并要求制作上传有关电子资料,工作量相当繁重。六是兼顾搞好畜牧疫病诊治、等非公益工作。

1.4发挥的作用

2014年,万安县生猪饲养量达58.14万头,其中存栏24.7万头,出栏33.44万头;肉牛饲养量达9.62万头,其中存栏7.24万头,出栏2.3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52.52万羽,其中存笼90.46万羽,出笼162.06万羽;肉类总产量达到3.37万吨,禽蛋产量3437t,同比均有大幅增长。该县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凭借简陋的设施、人均服务面达50.02km2以上,人均防疫畜禽7.81万余头(只)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编制少,难以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

2005年,县编委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需要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42个(2012年增加到44个)。2014年,全县畜牧业生产完成数同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防疫检疫任务倍增,但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由2005年的55人下降到38人。除2014年录用了2名农业“三定向”毕业生外,2005年以来,乡镇畜牧兽医站未新进人员。目前,五丰、高陂、潞田、顺峰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各只有1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涧田畜牧兽医站仅有1名病休人员,武术畜牧兽医站仅聘用了1名临时工,这些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上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崩溃边缘,连最起码的日常工作都难以应付。

2.2人员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

从年龄结构看,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年龄50岁以上有20人、占乡镇人员总人数48.78%,其中55岁以上13人,人员结构老化现象非常严重。从文化结构看,乡镇畜牧兽医队伍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有27人,占总人数65.89%。从专业技术结构看,初级技术职称占评职人员的73.17%,无职称的人员有6人。究其原因,一是人员素质偏低,乡镇畜牧兽医站除2人为2014年录用的农业“三定向”生外,其余人员为90年代招聘的聘用干部,这些人员均为师徒帮带出身,非正规专业学校毕业,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二是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技术意识不强,大多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

2.3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差

一是冷链设备陈旧。由于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原来配备的冰柜或冰箱等冷链设备已经陈旧不堪,有的甚至不能使用。五丰畜牧兽医站因无办公用房尚未配备冰箱;芙蓉、罗塘、弹前等乡站因无固定办公场所,冰柜或冰箱等冷链设备无处存放,疫苗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影响了免疫质量和效果。二是快速检疫设备落后。目前的市场检疫虽然配备了快速检疫箱,但没有配备必备的监测设备,只能靠肉眼检疫,条件十分落后。三是办公用房不足。办公用房方面,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房屋多数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年久失修,有的还属于危房。另外芙蓉、罗塘、五丰、弹前4个乡站没有办公用房,芙蓉、罗塘及县畜牧兽医协会因筹措乡镇畜牧兽医落聘人员身份安置所需社保金而不得不将办公用房出售,这几个乡站只能借住当地乡镇政府简陋的房舍或租用他人房屋办公。由于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负荷重,严重影响了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工作积极性。

2.4村级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队伍不稳定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重原则,每个行政村要配备1名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的聘任、配套经费补助由当地政府负责,技术指导由畜牧部门负责。万安县每年要开展春、秋两防,劳动强度大,而村级防疫员每年人均只有中央资金补助1200元,地方配套补助难以到位,影响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2014年,该县135个行政村只聘请到120名村级防疫员,有相当部分村级防疫员因待遇过低而选择外出打工,村级防疫队伍极不稳定,村级防疫形势相当严峻。

3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建议

3.1增加人员编制,保障畜牧业发展安全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疫情测报、疫情控制与扑灭,保障畜牧业安全和人民餐桌上的安全,目前有部分乡镇因人员编制过少而难以完成繁重工作任务。建议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按地域分布和畜禽养殖规模需求,达到大乡镇配备4名以上、小乡镇达到3名以上的基本配制。

3.2采取措施,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采取农业“三定向”培养、公开招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择优返聘具有大专学历的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落聘人员等方式招录专业人才,为乡镇畜牧兽医站注入新鲜血液,及时补满空编人员,扭转乡镇畜牧兽医站线断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知识的再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

3.3落实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将防疫经费和人员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防疫检疫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办公,冷链设备、生活用房、疫病监测等设施条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从而改善和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3.4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农牧区工作。会上,县委、政府将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宏伟的奋斗目标,更是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市会议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自觉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的片面认识。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县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与经济转型战略相结合,努力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抓好抓实。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综合分析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任务艰巨,机遇难得。

从面临的艰巨任务看,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尽管我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牧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农牧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业基础还很薄弱,增长方式粗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牧民收入依然偏低,增收渠道狭窄;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弱;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村容不整等问题较为突出;长期影响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体制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等等。这些问题表明,我县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与独特的资源禀赋不相称,与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从发展机遇和优势看,我县建设新农村条件有利,环境好,潜力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保持农村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我县这样的农牧业大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占全县总人口近60%的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再造农牧业新优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和谐磴口建设,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自治区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而且,相对而言,我县建设新农村又具有一定优越条件:一是农牧业基础较好。我县具有利用黄河水资源的优先条件,灌溉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光热充足,农牧民具有精耕细作和科学种养的经验,收入较为稳定,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我县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物产丰富,产出量高,种养结构调整、加工转化潜力较大。二是工业及城镇的支持能力逐步增强。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城镇化步伐加快,工业反哺农牧业,城镇支持农牧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化互动”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三是具有区位优势。我县是巴彦淖尔市的“西大门”,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淖尔能源金三角的连接点;横贯全境的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三条大动脉使我县成为“呼—包—银—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转化和聚集。同时,我县又属西部欠发达传统农牧业地区,可以赢得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理由、有信心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市、全区前列。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凝聚力量,乘势而上,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牧业、城镇支持农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牧业产业化为中心,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保持秀美田园风光为突破口,以建立农牧区工作新机制为重点,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农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通过几年努力,使农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为此,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提高农牧区生产力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牧民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环节在农牧民增收。我县“十一五”期间农牧民收入的平均增幅在1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双轮齐动”。一个轮子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农牧业本身要效益,走内源挖潜经济发展路子;另一个轮子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走外延拓展经济发展路子。

在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问题上,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要进一步巩固畜牧业主体产业地位,加快发展奶牛养殖业,着力抓好饲草料生产、牲畜改良、疫病防治、舍饲圈养等基础性工程,坚持自繁与外购相结合,进一步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十一五”末,力争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以上,农牧民人均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兴农战略,着力培育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发展和壮、肉、番茄、果蔬、脱水菜、酿造等产业,全面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档次,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重点要加强对泰顺番茄系列、食为天雪花粉、植物油系列、新源华达绵白糖、乌兰布和乳制品系列、日健和沙金古泉苁蓉酒系列等一批地方知名品牌的培育和推介,加快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培育自治区级以上的驰名品牌,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末,全县所有农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要依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兴办原料基地,与农户构建双赢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二是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始终把科技兴农兴牧做为发展集约型、现代化农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调整完善思路,推动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研究探索更为成熟有效的技术路线,充公调动企业、农技推广队伍和农牧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特别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围绕农牧业提质增效、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广种养业良种、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养殖、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先进技术的到位率、科技的贡献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做到从品种到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从产地到市场都能正确引导农牧民,从比较中选择良种,从比较中选择产业,从比较中选择效益的最大化,走出一条优质、低耗、高效的农牧民致富的新路子。三是加快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以农牧民为主体、为农牧民服务”的基本方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各类公共服务组织,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做到乡村主导产业都有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牧业市场和经营风险,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真正通过产业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财政增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牧业建设。同时,努力抓好农牧业市场信息、加工流通、质量安全、防灾减灾、配套机械、生资保障及资金扶持各方面配套服务,保证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要着重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提升素质促进就业。建设新农村,首先要造就新农民,要造就新农民,必须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企业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农民想干什么培训什么,采取分片设点、免费培训、就近办班等多种形式,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和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牧业技术;通过培训,让先进文化占领农牧区这块阵地,弘扬文明风尚。二是拓宽渠道引导就业。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并举,既挖掘城镇服务业和县外输出的空间和潜力,强化劳务输出挂钩协作,扩大规模,建立基地,更面向县内企业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强化就业部门与企业的对接、镇企对接、村企对接,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缓解县内企业的招工难题。三是优惠政策鼓励创业。要优化农牧民创业环境,尤其是优化审批、金融、税收等环境,取消针对农牧民进城就业创业的歧视性政策,降低农牧民创业门槛,放活农牧民创业政策,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无障碍创业、无障碍发展。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发放监督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途径,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一要积极推进新村镇建设。以撤乡并镇为契机,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编制好新村规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不搞一个模式,不搞齐步走。要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引导农牧民群众迁村并点,建设集中的农民新村。对位于城区的“城中村”,实行撤村建居、撤村建街,建成城镇新型社区,全面实现城镇化;对城乡结合部规模较小的村社,通过土地整理置换等办法,按照城镇住宅标准建设农民新村,实行市民化管理;对较为偏远且规模较小的村嘎查,实行撤村并点、异地搬迁,推动其逐步向乡镇和交通便捷的地区集中,逐步减少自然村,扩大小城镇规模。今年,要实施好牧区生态移民工程,牧区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各组室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通过深入调查,拿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集中安置方案和分散安置方案,按照方案有步骤地推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同步实施,年内完成山区和部分沙区牧民异地生态搬迁扶贫工作。要根据现实条件,重点开展以“五改(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院)、五建(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温室大棚、建养殖小区)、三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三化(庭院净化、巷道硬化、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能搞什么搞什么,实现户户有变化,村村有进步,逐步提高新农村配套建设水平。到“十一五”末,30%分散居住的自然村落,集中规划建新房,实现村组集聚;80%的农户有卫生厕所;多数农牧户实现人畜分院,饲草和秸秆统一规划置放场地;25%以上的农户建有温室和沼气池;70%的养畜户建有标准化棚圈和窖池;80%的村镇基本实现村庄绿化、村内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从而使农牧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二要全力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继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版权所有的方针,加快推进沿山牧区、乌兰布和沙区的全面禁牧、休牧,稳步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要积极实施山区剩余贫困牧民的异地搬迁,争取实现全面封禁,逐步恢复山区和沙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要继续清理整顿乌兰布和沙区土地市场,建立沙区地下水补给的长效机制,用严格的经济手段加强地下水、土地和湿地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持沙区地质原貌。从今年起,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沙区打深井、推沙开发;并要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磴口县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依法加强沙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用价格机制引导企业和经营户引黄灌溉,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年内,实施6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完成33万亩的日元贷款风沙源治理、2万亩黄河边缘生态治理、308华里防沙林带加宽补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加大沙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投入力度。到“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4.23%。三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牧民投资、投劳、投工的积极性,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配套。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导向,大力发展农牧区公共事业。使农牧民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难点和重点。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农牧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一要进一步强化农牧区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事业经费和学校公用经费足额到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撤乡并镇和农管局学校划归地方管理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完善县内中小学校布局,推进农牧区撤点并校和全县学校资源整合;加大投入,努力在中小学危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牧区教师待遇、推行寄宿制等方面迈出较大步伐。二要积极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按照新的苏木镇布局,要整合农牧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对城乡公共卫生防疫经费的保障,保证每个苏木镇、办事处有一所卫生院和防疫站;卫生部门要尽快制定配套扶持卫生经费与卫生院业绩相挂钩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卫生院长的积极性,配置完善的医疗设施,开展好疾病预防、保健、传染病筛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满足农牧民一般性的检查和治疗;要认真组织好城镇医生对口支援农牧区工作,选派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下沉到基层卫生院,实行传、帮、带,为基层和农牧区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培养农牧区医务人员,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发展;要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不断完善农牧区医疗救助制度,对农牧版权所有区五保户、特困户、老复转军人及不享受公费医疗的伤残军人,给予适当救助;争取启动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解决广大农牧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三要建立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本着“低标准起步、逐步拓展”的原则,从今年起,实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牧区人均年收入低于625元和牧区人均年收入低于825元的贫困农牧民,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360元的生活费补助,民政、各苏木镇要严格把关,真正将那些因病返贫、老弱病残等特困农牧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补助和困难救助;以政府公共财政为引导,多渠道投入,探索实行农牧区养老保险制度;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无地、无业、无收入“三无”农牧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对失地农牧民,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安置就业,另一方面要逐步纳入城镇低保,并多方筹资参加养老保险;要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逐步建立灾害救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捐助和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的长效救助体系,努力使城乡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得到更多的实惠。四要繁荣农牧区市场。规划建设好农牧区商业网点,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牧区延伸。特别要抓住实施“万村千乡”等工程的契机,引导和鼓励品牌商业企业在农牧区发展中小型超市等专业连锁店,为农牧民提供优质、安全、放心、廉价的商品和服务。积极搞活农畜产品流通,结合苏木乡镇撤并后的实际,根据区位条件、辐射半径、农畜产品丰富程度等因素,在扩大现有农畜产品市场规模的同时,争取兴建2—3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综合性、现代化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同时配套发展好餐饮、住宿、仓储、运输、信息、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促进农牧区物流环境的改善,拓展农牧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五要强化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牧区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工程和苏木镇、嘎查村文化站室建设,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经常性地开展农牧区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牧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建设五好家庭活动和机关、企事业、军警等单位与村镇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版权所有容,构建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一要不断深化农牧区综合配套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方面,在妥善做好干部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由管理农牧民向服务农牧民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农牧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上,放在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农牧民利益、维护农牧区社会稳定上,努力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找准工作切入点,努力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当好农村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引导农牧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牧民利益的监督员、为农牧民排忧解难的勤务员。县乡财政体制方面,全面推行“乡财县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探索乡镇苏木成立会计事务中心,统一管理村级财务。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建立政策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牧区义务教育体制。继续做好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探索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二要建立土地流转和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新机制。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及时处理好农牧区土地纠纷,尽快解决非农非牧人员占用耕地、草场问题,坚决制止圈占、乱占、滥用耕地草场,保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同时要深化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改革,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和为农牧民服务的能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林权制度等改革,允许社会资金购买、租赁、承包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允许社会资金新建农田水利工程,并享受土地占用、税费、信贷方面的优惠。通过配套改革增强活力,促进发展。三要积极创建多元化的农牧业投入机制。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扶持和补贴政策。抓住国家财政投向“三个高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和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牧区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做到凡是国家有投向的资金,我们都要有相应的项目支撑。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挪用、截留再分配项目资金,要依法规范操作,发挥项目应有效益。按照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合理调整县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滚动增加政府可以统筹支配使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规模,实行捆绑使用,集中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加大对农牧区投入力度和农牧区金融支持力度。今年,要集中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等支农资金,变直接投入为以奖、先建后补、多筹多补,坚持县财政资金向农牧民投工投劳、建设力度大的工程项目倾斜,哪个项目农牧民投工投劳多,县财政资金就匹配多,以此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使其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要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办理规划、建设、土地、房产等行业规费原则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各类审批收费标准严格控制并向农牧民和全社会公布。

(五)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双链双推”活动,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协会上的组织形式,把党组织活动和协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二要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落实好民主选举,全面实行“两推一选”。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制度及村民会议等制度,依法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全面公开村嘎查财务开支、征用土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等重大村务,建立健全年终总结报告制度、村民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等,不断扩大民主监督范围,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水平。三要加强农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牧区各种社会矛盾,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打击“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创建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惠民、富民的系统工程,也是推动农牧区自身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牧区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要尽快成立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和各苏木镇、办事处、有关部门组成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实行专项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要科学制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评价体系,把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业绩作为考查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二要做好规划部署,扎实稳步推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当前,要由城建局牵头,各涉农部门参加,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统筹安排各项任务。在全县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编制地区和行业配套规划。在具体编制中,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好镇村的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保持规划的高起点;要坚持体现特色的原则,每个村庄的村容村貌、主导产业、形态布局都要尽可能体现特色和个性,切忌百村一面;要坚持开放设计的原则,既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保证规划的水平;又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保证群众的认可度,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要认真组织好第二次农牧业普查,为有效指导“三农”工作,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准确、详实的依据。

三要坚持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紧紧抓住全区将确定100个村(嘎查)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自治区的政策、资金等支持,争取将我县确定的自治区级试点村协成桃来村抓出成效。各苏木镇、办事处要结合实际,以探索机制为重点,按照“政府发动、群众讨论、村里申报、综合评估、县乡审批、动态管理”的原则,选择试点,树立典型。既要选择一批交通区位好、经济基础强、产业化水平高的村镇,还要考虑偏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村社进行试点,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在农牧区人为制造出两极分化,使得“好村”越来越好,“差村”越来越差。同时,各苏木镇、办事处和涉农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做到“七个不”,即不急于求成,不等待观望,不强迫命令,不搞一个模式,不统一标准,不搞“面子工程”,更不能通过加重农牧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力争每年为农牧民实实在在办几件大事实事,做到新农村建设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一个新农户新村庄抓起,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办成惠及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好事、实事。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范文6

一、当前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是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1.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巨大缺陷,从根本上制约着农牧民增收。

我区现行的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牧区改革,在全区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内容的土地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均分到户。这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固有的缺陷和矛盾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到底属于“集体”的哪一级?是乡集体还是村集体?村集体是村委会还是村民小组?都是模糊不清的。土地所有权的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都得不到稳定、充分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根本的制度保证。在承包制下,土地的使用权被授予了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这一条款的原则是明确的,但什么叫“依法征用”,“相应的补偿”是多少、怎么补,则并不规范和清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实际上往往是地方政府随意低价征用土地,任意对农民承包的土地进行调整,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而是成为一些干部从中寻租敛财的温床,土地资源流失、浪费严重,不仅侵犯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干群关系,威胁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尚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土地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了。集体所有权越是强大,集体经济比重越大,意味着集体所有权在农民的生产经营收益中占有的份额越多,收益分配的天平越倾向“集体”而损害农民的合法收益。农村集体所有权与行政权结合,依靠集体所有权来保证各项行政支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以及“集体经济”,实际上成了农村机构臃肿、农民负担加剧的制度根源。制约我区农牧业生产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太小。不论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不与经营规模有关。而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实际上没有对土地的处置权,农民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转让、抵押或入股,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交易,想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民无法在公开平等的交易条件下获得土地,想另择他业的农民也不能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自主转让土地权益,从根本上阻碍着规模经营的形成。由此可见,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承包责任制仅仅是一种阶段性、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就产权制度而言,改革并不彻底,已经成为当今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最大障碍,是农村牧区其他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必须进行更为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2.农牧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农内”增收困难重重。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主要农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区域性、结构性的过剩,农牧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牧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粮、油、畜禽等传统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而农牧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没有多大下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畜产品卖难,价格低,成本高,农牧民销售农畜产品的直接收入减少。

3.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低谷,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低,“农外”增收渠道狭窄。

乡镇企业曾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我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逐年减缓。1986年至1996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9%,从1997年后增长速度便逐年下滑。1998年至2000年分别是287%、102%、77%。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进而难以继续支撑农牧民收入的增长。我区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低,有61个旗县还处在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阶段。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仅占全区工业的1/4左右,50%左右的劳动力仍集中在第一产业,工业对农牧民收入的提高拉动作用小,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低。

4.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受阻,农牧民收入受“一产”从业人口过多的影响。

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农村牧区市场化、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城镇化应及时跟上,以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更加合理地利用。而我区工业化的推进却是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情况下进行的。1991―2000年,我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上升了52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下降了36个百分点。受“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导致市镇人口增加,2000年我区市镇人口比重已占42%。以此指标来衡量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存在“虚高”现象。如果用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2000年我区实际城镇化水平仅为219%。由于城镇化进程滞后,水平低,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难以向外转移,导致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牧民就业门路少,增收困难。

5农牧民负担仍然较重,农牧民增收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一是现行财政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以“确定基数,定额上解,分级包干,自求平衡”为主要内容对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地方分级办教育的体制,使一些经济落后、税源基础弱的乡镇常常入不敷出,负担最终则转嫁到农牧民头上。二是农村牧区基层政权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虽经多轮机构改革,始终未能根本解决问题。基层政府不断自我膨胀,“养了大量不该养的人”,成为加重农牧民负担的重要根源。三是一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习惯于为农牧民服务,而是热衷于“政绩工程”,与民争利,“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钱”。所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减少了农牧民的可支配收入,而且加大了农村牧区经济运行的管理成本,使农牧民有限的收入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消耗在支撑庞大的基层政府运转,承担大量义务教育投入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而降低农村牧区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使农牧民增收更加困难。

二、增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1.逐步推行农村土地私有化,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制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曾极大地释放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土地制度的创新。而使农牧民的土地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应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创新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逐渐推行农村土地私有化,把土地产权完整地转移给与土地由天然联系的农民,才能使产权主体实体化、独立化、明晰化,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种种矛盾和制约。

农村土地私有化,将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巨大源泉。首先,在土地私有的条件下,土地不仅是兴农增收的基础性资源,而且是可以在等价交换中变现的资产,土地的流转和征用都会使农民得到相应的补偿,促使农民财力增强,收入增加。其次,土地产权的明晰化,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转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所有权明确到人,既为土地的自由流转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土地流转接受方的不稳定预期,有利于放心地在土地上增加投入,搞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再次,有利于加快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产权,土地能有偿流转,进城的农民就可以有一笔创业的本钱,保证其在城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彻底与土地相分离,因而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最后,农村土地私有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围绕土地所有权产生的行为,弱化一些基层政府“以地生财”的机制,消除乡镇机构膨胀的物质基础,切实遏制“吃农”、“亏农”、“损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减轻农牧民负担。总之,农牧民增收缓慢的根子在农村土地制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土地私有化。否则,其他任何措施都难以奏效,或只治标,不治本。我区应该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这方面抢先一步。

推行土地私有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郊结合带先行试点,待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在具体工作上要注意:一是只分耕地,不能分公共山地和森林;二是要确定好一个分配基数,使土地肥力与面积挂钩;三是遵循按户籍所在地分配的原则,杜绝“非转农”和双重户口现象发生,防止多重分地或在分配过程中;四是在试点期间,试行低税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五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合伙经营私有土地。

2.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确保农牧民“一产”收入稳步增长。

农牧业是我区的主体产业,也是目前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区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关键是要适应农牧业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切实实现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新特产品和绿色产品,靠品种、品质、特色、绿色占领市场,增加收入。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是保证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为此,一要优化区域布局,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二要积极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三是要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流通组织。

3.加快农村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将二、三产业收入作为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加快我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非农产业收入,现阶段要重点抓的工作:一是在乡镇集体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以解决产权集体所有导致的产权虚拟化,及由此引发的有人索取、无人负责的弊端,扫清乡镇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二是改善外部环境,从政策上鼓励和促进乡镇企业加速资本积累。三是创新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对农村牧区工商企业的金融支持。

4.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农村牧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牧民增收。当前,加强我区小城镇建设,一要以旗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城镇规模和吸纳能力。二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在此基础上发展小城镇。三是配合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从事农畜产品流通业的农牧民向小城镇集中。四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加快农村牧区土地制度变革的同时,加快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建议将户籍制度改为居民登记制度,实行“一证(身份证)一号(社会保障号)”走遍天下的制度,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的种种不合理规定和收费,给农牧民以与市民同样的“国民待遇”,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有序流动,使农牧民真正融入城市,增加收入。

5.鼓励和组织农牧民跨区域异地就业,增加外出打工收入。

关键是政府在加强与区外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和沟通的同时,全面提高外出打工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把发展职业教育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调整职教培养目标,由过去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转向面向全国,优化职教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实施名校战略,创造品牌效应。在教育内容上,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且要注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守法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和办法,提高现有外出打工者的素质,并为其提供服务。

6.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旗县和乡镇机构改革步伐,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