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例6篇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分析

绿色化学在教学中是一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破坏的新型化学,将实验作为绿色化学的重要基础,以此降低其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其绿色化学具有较强的环保性,故在教学中得到了教育的认可与推广,以实现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因而,有必要将绿色化学的新理念渗透至初中教育之中,令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与规律,在不断学习之中促进学生在此之上形成新的观念,进而保护当代生存环境。

一、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至初中化学教育中重要意义

在不断贯彻绿色化学的新教育观念下,化学教学逐渐减少了对人体及环境健康的侵害与威胁,以崭新的方式推动着化学教学的发展,是目前化学向绿色方向发展的需求。该理念和教学向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强化着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观念,成为培养新的人才所需。同时,也是化学教学进行改革的必经之路,推进社会、环境向和谐方向发展,此观念的渗透转变了化学的教学整体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性的发展。

二、研究渗透绿色化学重要教学理念的可行措施

(一)通过实验进行渗透

传统化学教学中的实验需运用很多化学仪器或材料,教育部在多次倡导绿色化学的观念下,要尽量缩减实验环节以及产生的污染物。因而,教师应该在实验之中引导其学生依照实验规则去操作,且认真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以免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污染。待实验完毕之后,还应指导其学生如何清洗实验相关器材,且将其放回器材的原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做S的燃烧实验,硫可在纯O2中燃烧且生成有毒的SO2气体,故应该规范控制S参与实验的量,还需在O2瓶中注入碱性溶液去吸收该气体。该该环节就U渗透了绿色化学新理念。

(二)通过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应将绿色理念放在首位,运用有效的渗透与实施途径,提升学生对绿色化学展开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之中,应结合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而开展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教学活动。譬如:举办知识讲座、社区宣传、化学竞赛以及绿色化学的宣传专栏等,令学生在延续对化学的学习同时,还意识到实验或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既体会到化学在学习阶段的必要性,还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三)提升绿色及环保的认知

化学教材在无形中都渗透着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学生会在成长之中学习至于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应对学生有限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导他们运用绿色理念对化学知识展开分析,探索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缺少绿色理念的行为。诸如:部分社会群众仍在陆续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纸杯、筷子等),也会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利用漂白剂去漂白生活食品,淹制食物也使用工业性盐等皆是缺少绿色理念的社会行为,将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生态环境,严重则危害生存空间。然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却也有一些缺少绿色的行为,比如:在做某些实验时,经常会出现随意丢弃废液至下水道中,未能按照药品的用量规定进行使用,以及未能在实验的加热操作以后及时性将酒精灯熄灭等。这不仅体现了其缺少绿色学习的行为,还是缺少绿色化学有关知识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全面渗透其绿色理念,将此教育贯彻至学生心中。令他们产生学习绿色化学的主观能动性,间接提升他们的身心与学习素质,进而提升绿色及环保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强化绿色化学的教学

尽管初中教学具有简单易懂的特征,但是化学是在最后一年新开的课程难免会有抽象性的内容特征,针对多数学生学习该学科知识而言,不仅陌生难懂进而还会令其丧失一些学习化学的积极心理。实际上化学在教学中很多知识都和社会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应对教学做生活式处理,把学生生活引进至教学之中,进一步降低化学在学习中的难度,足以令学生认知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以便从中对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欲望。

我国陶行知这一教育家在很早就提出了生活与教育间的联系性重要理念,一切教育或科学将来源于生活。故在教学进行落实中,其教师应该充分地将教学进行生活化,通过与身边生活实例相结合去描述与化学相关的绿色理念,令学生真正感悟到绿色化学在身边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章节内容时,教师可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雾霾现象展开绿色化学的教学,在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自身身体的危害,间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绿色观念,达到了强化绿色化学的教学目的。

三、总结

国家在不断倡导科学的发展观念之下,把绿色新理念渗透至初中化学的教育之中成为发展必然趋势。该渗透工作的落实属于具有系统性工程,要求教师务必循序渐进去落实,深入挖掘其化学教材、课外内容等,在探索中将该理念渗透至课堂、实验等教学环节之中,尽量将其延伸至课堂之外的活动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与课外教育活动,进一步实现了绿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令学生真正认知了绿色理念在化学教育中重要性,这为绿色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2

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为了满足生态和环境需要而消费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按照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的观点,消费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按照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习俗进行消费,对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后果而不自知,这就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引导,向消费者宣传和介绍诸如理智消费观念、生态准则观念和绿色营销观念这样人类最新的消费理念,并从消费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转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以形成稳定的绿色消费心理。

从绿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绿色营销留下的痕迹。与一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一样,绿色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大致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部分。但在这些过程中,绿色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又直接反映出绿色消费的个体心理特征。

1.绿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绿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构成了消费者对所购商品的认知阶段和知觉阶段,是购买行为的重要基础。在认识的开始阶段,消费者从广泛的途径获取有关绿色商品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如“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等。在心理上产生刺激,从而形成对绿色商品片面的和表面的心理印象。随着绿色商品和绿色知识的不断传播,完成记忆、学习、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产生信任情感,在购买中消费者借助于记忆,根据过去生活实践中感知的商品、体验过的情感或有关知识经验做出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消费者要了解和掌握大量的绿色知识和有关绿色消费和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定量的信息储存,以便在以后的购买活动中随时提取作为分析、比较、判断乃至决策的依据。

2.绿色消费者的情感过程。消费者对绿色商品和绿色消费的认知过程,是实施购买行为的前提,但并不等于必然会采取购买行为。因为消费者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也是容易受影响的个体。因此,他们在购买时将必然受到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支配,两者构成了其物质欲求的强度。由于生理欲求和社会欲求会引起消费者不同的内心变化,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映,如果情绪反映符合或满足了其消费需求,就会产生愉快、喜欢等积极态度,从而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强烈需求,导致购买行为。反之则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会产生购买欲望与购买行为。这种情感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往往以鲜明的突发性情绪表现出来,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如“绿色蔬菜”指不用化肥、农药、不受其他污染的蔬菜,“绿色食品”指不用防腐剂及其他人工色素和化学品的食物,这些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身体健康,可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绿色消费者的意志过程。绿色消费者往往是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表现为有目的的、自觉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情绪障碍,实现既定目标。这一过程就是绿色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购买目标;二是排除干拢和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二)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消费者自身的因素,每个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程度和·消费行为模式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年龄、收人、教育水平、生活方式、观念和爱好等诸多方面都会大大影响着绿色消费者行为的发生,其中对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因素。一个社会及其文化的绿色程度,会直接影响着该文化群体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思想,进而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模式,绿色消费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容易形成社会性的潮流趋势,其具体的消耗模式会被绿色社会文化所带动,或者说被绿色时尚所带动。一个社会的绿色文化和环境意识强烈,该社会群体的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就会越成熟。

2.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是指对公众进行的生态环境意识普及和教育,也包括通过公共关系,广告、产品说明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环保观念的灌输。绿色产品大多采用较为高新的技术和材料做成、成本和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开拓费用相对高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所以价位也较高。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初次接触时可能感到难以接受,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他们了解绿色产品的实质,即为什么是绿色,有什么优点、优势,有哪些好处等。就社会层面而言,绿色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社会自然环境的改善,从企业层面看,绿色教育则积极引导了绿色消费,为绿色营销创造更好地环境。绿色教育重在一种观念的灌输,而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指导的,所以可以说绿色教育是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先导。

3.消费者自身的因素。绿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主要还是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包括年龄、家庭、生活周期、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概念等等,其中收人、生活方式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尤为突出。

(1)收人水平。收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费者的购买实力。由于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那些“价格因素权数”大于“绿色因素权数”的消费者而言。收人在消费方面的分配对于其绿色消费而言是一种制约,“实用主义”对大多数理性消费者来说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居民整体收人水平还不算高的国家,价格和效用仍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

(2)生活方式。根据阿诺德·米切尔的VALS划分法,有9种生活方式群体:求生者、维持者、归属者、竞争者、有成就者、我行我素者、经验主义者、有社会意识者、综合者。在各种方式的人群中,求生者和维持者处于需求驱使阶段,他们缺乏经济资源。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所以不可能有实力关注环保实施绿色消费,归属者、竞争者和有成就者处于符合客观外界标准的阶段,受客观外界影响颇大,所以其绿色消费行为与所处环境的绿色化程度有关。我行我素者、经验主义者、有社会意识者和综合者已进人有自我看法的阶段;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假如是环保者一般来说必是积极的绿色消费者。

(3)教育水平。通过全社会的绿色教育,对绿色消费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从消费者自身而言,一个人的观念行为等大多是后天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教育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方面对各方面知识有深人了解和正确认识(包括环境和地球生态),另一方面有较高的素质,往往会采取明智的行为,所以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

(三)绿色消费行为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出现由低层次、简单稳定向复杂多样化的转变。总的表现为:人们在购物过程中更注重物品是否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和偏好,消费者绿色心理方面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其消费行为上。与普通消费者相比,绿色消费者在其消费行为上也带有明显的特征。消费物品时,更注重物品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是否破坏环境与生态,是否污染环境。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偏向于理性化消费。消费者的“攀附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减弱,“前睛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增强,这是消费者理性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者趋向成熟的标志。绿色消费从根本上说,是消费者从预期持久收人和生命全程来考虑消费支出,追求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但绿色消费又是以保护环境,保护社会的长远利益为基本点的消费,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时,要经过深思熟虑,抱着改善环境的念头去购买,这种消费是对社会环境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它具有周密、谨慎和客观的特征。

2.注重产品的“绿色”价值。绿色消费者会尽可能多的搜集绿色信息,希望购买真正的绿色产品,在了解过程中一方面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一方面又不断的吸取新的信息,让自己在消费中能够及时地掌握绿色信息。

3.绿色消费行为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消费者能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他们不仅能作出选择,而且渴望选择,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纯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包括其它“延伸物”。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两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品牌和产品决策时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将成为消费主流。

4.消费主流性增强。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和专业化的趋势下,一方面消费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厂商单方面提供的信息,他们会主动的了解有关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方面的信息,当得到足够的商品知识时,对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鉴别和评估,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也不再是被动和无能为力的,消费者对真正能够带来环保的产品也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往往会选择对环境危害最小的产品,根据这一特点,厂商应适应消费者主动性增强的趋势,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多种信息,供消费者选择比较。

5.产品的期望值更高、挑选更挑剔。现代社会中,消费者一方面期望新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希望原有的绿色产品能有所改善或提高。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加快的趋势,迫使厂家不断推出新产品,去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新需求。

6.价格仍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绿色产品的定价要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心理界限内,一旦定价过高,消费者将无法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绿色产品的增多也使绿色产品间出现价格竞争,这时价格的高低将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绿色物流;北京奥运;对策分析

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物流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的发展观。它是一种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净化周围的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它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一、绿色物流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性

1.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 ( 绿色壁垒) 逐渐兴起,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其次,发展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倍受关注。因此,物流企业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 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如果没有绿色物流的维系, 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 绿色物流与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绿色生产是实现绿色物流和绿色消费的前提, 绿色物流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促进绿色生产,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

2.绿色物流对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性

“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其内涵就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如何借鉴现代“绿色奥运”中的绿色物流模式,形成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奥运绿色物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是衡量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现阶段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物流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行业,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喜富,关伟,申金升,卢丽瑚. 北京奥运物流技术需求分析[J]. 物流技术,2005,(9):90-92.

[2]李妙然,苏旭光.面向北京奥运物流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J]. 物流技术 2005,(11): 45-47.

The Beijing Olympic Green Logistics Analysis

Gan Gang

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4

建筑物的室内装潢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建筑空间内,运用一些技术以及艺术因素对室内环境进行改变,这样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要,满足人们在精神以及物质方面的需求。室内装潢设计对科学性以及艺术性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设计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因此,现在,人们对绿色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室内装潢设计能够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化发展慢慢深入人心,绿色设计也慢慢成为了一种态度和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形态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2 绿色设计的内涵 

绿色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在其中主要体现环保、生态、无污染以及健康,绿色设计可以简单归纳为在设计时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重视。现在,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的情况,因此,“绿色”一词所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绿色设计是建筑室内设计中新的发展方向,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对人们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对建筑的观赏性也有改观。绿色建筑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因此,建筑设计方面要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重视。绿色设计理念对自然以及舒适简约设计非常重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很好的体现。绿色设计是为了通过设计而创造一个无污染的建筑,能够更好的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 

3 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意义 

3.1 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需要 

绿色设计是一种绿色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设计在设计观念上发生了改变,但是,在进行平面设计中,绿色设计慢慢被健康设计取代。对于人们而言,建筑物的意义非同一般,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一直都非常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只是对建筑的居住功能进行重视,因此,导致人们对建筑设计方面没有更多的要求。但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建筑的观赏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做到设计更加合理,同时,避免出现视觉方面的污染情况,这样能够实现设计作品和人们需求相符合的情况。绿色设计要在平面设计上进行更好的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在设计方面要对使用的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要求,在设计方面要做到适度设计、简约以及轻量设计,这样能够提高绿色设计的水平。 

3.2 绿色设计能够满足人们视觉环保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艺术也在不断进行发展,平面设计已经从二维设计逐渐向三维设计和多维空间设计,这样在视觉方面也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利用先进的技术将设计效果进行展现,能够对传统的平面设计进行改变,同时,也能给室内设计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觉感受,对设计实用性进行完善,这样在使用功能方面也能改善。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对视觉上传达的内容要进行重视,这样能够利用视觉效果对绿色建筑进行很好的展现,同时,在开发设计方面对资源要进行合理使用,同时,在设计水平方面要进行提高,这样能够保证视觉传达的效果更加的高效,也能利用审美意识对设计方案进行改善。 

3.3 绿色设计思想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时代中,工厂建设项目非常多,而且,城市发展规模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了城市有限的资源出现了大量消耗的情况,导致人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污染非常严重,而且,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在健康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建筑施工中出现了能源以及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因此,对绿色设计思想进行重视,能够更好的对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善,同时,也能利用这个思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4 绿色设计迎合了用户的人性化需求 

随着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促使设计的人性化要求成为现代设计新的关注点和着眼点,与此同时,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已经成为21世纪室内设计的标志主题。而绿色设计要求我们建立和倡导合理消费的美学观念,并且为建筑设计行业形成新的设计评判标准。规范绿色设计不仅强调对大自然环境的友好和谐相处,将设计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与设计进行合理化考虑和安排,而且为人们设计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设计的人性化,更加关注室内设计的人文内涵,有助于设计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友好发展。 

4 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方法 

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一种设计观念上的变革。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要求我们放弃那些过分强调装潢外观设计上标新立异的设计,而是把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在装潢设计中实现绿色设计,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4.1 推动绿色设计思想及绿色产品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绿色生态观,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推动绿色设计思想及绿色产品的发展。 

4.2 积极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 

我们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国际上先进的绿色设计技术以及产品,并且积极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此外还应当不断学习与掌握绿色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结合实际操作,认真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且在处理问题中不断完善与提高。 

4.3 鼓励和扶持绿色产品的发展 

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绿色环保政策,从政策上和经济上两方面鼓励和扶持绿色产品的发展,此外,还应当通过资金投入,推动绿色设计思想及绿色产品的研发。 

4.4 用生态理念选择材料 

装潢材料的好坏对人们身心健康和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装潢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选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特别是一些天然的石材纸纤木材以及棉布等,因其自然清新的特点,更受到欢迎。而一些非环保型的材料,因其含有一些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物质,如甲醛苯氨等物质,绝对不能使用。 

5 结束语 

室内装潢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向着绿色设计方向发展,这样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室内绿色设计是室内装潢设计的必然发展方向,而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绿色理念已经慢慢对人们的意识进行了改变。室内装潢设计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的文化发展趋势,这样能够保证绿色设计思想更好的符合人们要求。室内绿色设计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样能够使人们居住的环境更加自然简单,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慧.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意义与方法[J].大众文艺,2009. 

[2]郭新生.谈包装装潢设计人才职业素质的构建[J].包装工程,2008.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绿色语文 赵谦翔

绿色是草木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更是生命之色。绿色是一抹让人清新的心灵的色彩,一股充满希望的生命活力,一种返朴归真的和谐境界。这里用“绿色”来形容语文课堂教学,旨在说明语文应追求浓浓“绿意”:和谐、健康,饱含情感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绿色课堂。

一、绿色语文的提出

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在《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一文中明确主张实行“绿色语文”教育。他认为“绿色语文”,不是“传教士”的语文,而是师生共建、共享的语文——它使师生在对话的互动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这种语文,不是“唯科学主义”的语文,而是充满诗意的语文——它使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个性。[1]赵老师指出,“绿色语文”的真谛是“纯天然”和“可持续发展”。语文的所谓“纯天然”是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属性。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2]

林丽霞老师则对语文模式赋予了绿色,她认为的语文“绿色模式”是通过开辟“自读自悟课”、“选读课文欣赏课”、“好书推荐课”、“收集资料汇报课”、“编辑自己的作文选课”等途径,开展绿色语文教学活动。这种语文教学是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师生共建、共享的语文教学,它使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诗意、充满个性。这种语文良性循环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使语文教学这块园地生机勃勃,具有生命力,让学生呼吸到语文大观园清新的泥土芬芳气息而流连忘返,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3]

李晓芹在《新“课标”呼唤绿色评价》一文中提出绿色语文要进行“绿色评价”,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评价的目的要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2)评价的观念要“刷新”,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3)评价的方式要多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4]

课堂教学是贯彻新课标的主阵地。语文作业作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对于教师来说是进行检查反馈,并据此调整、改善自己的教学。在教育改革呼唤生态语文课堂的今天,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绿”作业,让学生通过“绿色养料”的吸收,掌握和巩固知识,实现“生态”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孜孜追求。“绿色作业”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

二、绿色语文的界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反思。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活动是生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是解放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生态园”,让语文学习从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让语文的天空一片绿色,充满生机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上面提出的“绿色阅读”、“绿色作文”、“绿色模式”、“绿色评价”、“绿色作业”等方面来发展丰富“绿色语文”。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刘国正先生也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6]

所以,我认为“绿色语文”就是树立学生的绿色意识,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绿色语文”的核心是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是以教师高尚的人格为动力,以自然性、和谐性和人性化为主要内涵。它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摒弃了“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然、和谐、平等和人性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去学习,轻松地去认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万物生命的绿色让人赞叹上帝的伟大,语文教学的绿色则让人敬畏文明的博大与精深。

三、绿色语文的特点

(一)人文性

钱理群先生曾这样描述语文课程:这门课程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同学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与现代一流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将触摸集中了人类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你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以厚实的人文内涵为其底蕴的语文教学过程,因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可以这样说,“绿色语文”教学本质特点就是人文性。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要打好两个底子,即“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而打好“精神的底子”就是为了“立人”,就是为了“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根本所在。[7]

(二)体验性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绿色语文”教学强调体验,主张教学应以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为核心,通过体验使学生感悟文本内涵,解读生命意义。具体而言,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人的发展及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文本、生活的体验及智慧的开启为目标。它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正如张敬义老师所说:“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为墨韵书香所浸染,与作品产生共鸣,对生活移情体验,才能获得人生的启迪,精神的丰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智慧、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既不是灌输的(灌输出力不讨好,是苍白无力的),又不是渗透的(渗透仍然有外力的作用),而是读中感悟的(感悟是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的,是内心生成的,是人脑人心的)。”而这种感悟也正是一种体验的方式。赵谦翔老师在其《绿色语文教学歌诀》中对此也作了表述:“咬文与嚼字,首贵推敲功”“含英咀华久,谈吐气自华”“品情与悟理,积久自雅儒”“熟读与精思,先哲有规律;熟读得语感,精思悟文意”。其中所提到的“咬文嚼字”“推敲”“含英咀华”“品情悟理”及“熟读精思”等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式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三)开放性

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唯教材是教”不同,“绿色语文”教学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将语文教学的空间从教材与课堂拓展向生活,构建出无比广阔的教学空间,也开拓出无比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开放性也是“绿色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在“绿色语文”教学的视野中,生活处处皆语文。如在生活交际中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在影视中学习人物表演与语言的艺术,了解服饰与历史的关系,了解社会万象,关注生活热点,拓宽知识视野;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句的鲜活与另类。可以说,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别有洞天。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教室的四壁不是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空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这样,会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训练多趣而有效。”以上是对“绿色语文”教学主要特点的几点粗浅认识。此外,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如工具性、实践性、对话性及创新性等,也是“绿色语文”教学所必然具备的特性,这里不再赘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具体的要求与“绿色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同时,“绿色语文”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功的实践基础,而不是仅限于空泛的理论探究,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对新课改的推进无疑更具备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语文教育界同仁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四、绿色语文教学的实施

(一)确立绿色教学目标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新语文课程改革已陆续在各地展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而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关键。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只能流于形式。

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看待“绿色”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此生态环境的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各要素内部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则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长性的“绿色生态”的语文教学课堂环境。确立绿色教学目标,仍然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进行。

(二)选择绿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

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绿色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绿色作文”。所谓“绿色作文”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写作中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使作文和做人协调发展的作文教学方法。”赵谦翔老师指出:“‘灰色作文’特产假、大、空、废‘四话’,其中尤以‘假话’最为厉害;‘绿色作文’针锋相对,自然倡导‘真话’为其纲领。”(2)“绿色阅读”。“绿色阅读”要求学生读书要多。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读书好,利人;读好书,养人;读书好,成人。(3)“绿色文言”。绿色文言教学不再是那种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而是在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深思熟虑“文化”精华的教学。

(三)组织绿色教学活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一份经典的活动方案,由不同的教师执教会产生不同的活动状态。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除了要制定合适的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外,教师在教学现场的互动水平、处理预设和生成的能力等,也是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绿色的语文活动,(1)从活动的外显和内隐上说,包括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外显活动与语文思维为核心的内隐言语心智活动;(2)从学习领域上说,包括识字写字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3)从语文活动目的上说,包括基于阅读文本的活动、基于开发资源的活动、基于生活的语文活动;(4)从学习方式方法上说,包括感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创造性活动,综合性活动,等等。

(四)使用绿色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讲授法,老师“一本书、一张嘴,45分钟讲到底”。这样的课堂永远是“灰色”的,没有“绿色”可言。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可见方法是多么的重要。教学方法有很多,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听)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看)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做)的教学方法,如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活动法;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研)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以情感陶冶为主(赏)的教学方法,如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综合交错(总)的方法,如综合性学习,等等。教学方法没有好坏,只要方法是基于学生兴趣,符合教学规律,课堂运用得当,就是“绿色”的方法。

(五)进行绿色教学评价

“绿色语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绿色的语文教学评价,首先,要“刷新”评价的观念,要重视发展与促进,淡化甄别与选拔,评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其次,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社会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最后,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语文教学评价方法还包括:测验法、观察法、面谈法、自我评价法、问卷法、档案袋法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法(“班级参与”“课堂讨论”等作主要评价参考)等。

参考文献:

[1]赵谦翔.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J].中国教育报,2004(5).

[2]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3]林丽霞.绿色语文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4]赵晓芹.新“课标”呼唤绿色评价——评析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10(3).

[5]陈伟.生态的语文,绿色的作业[J].考试周刊,2011(23).

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范文6

自2008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全球绿色新政”以来,尤其是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国际关注,全球正在进入绿色竞争时代。由于发展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需要,绿色发展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绿色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从而为以绿色发展为统领,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集聚了政策力量。

绿色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模式,是最符合自然规律与特征的发展方式,体现了借力于自然、有利于自然、协调于自然的本质性特征,因此,绿色发展是绿色资本、绿色生产、绿色国土和绿色生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其中,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绿色资本,绿色发展的手段是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的载体是绿色国土,绿色发展的结果是绿色生活,简言之,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资本为基础,以绿色生产为手段,以绿色国土空间营造为过程,以绿色生活为目标的发展战略。

因此,在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中,绿色资本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本为基础的财富赋存状况;绿色生产、绿色国土和绿色生活则分别从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效率、国土环境基础和居民生活绿色化消费等三个侧面体现了相应的内涵。基于此,形成了江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江苏及各地级市绿色发展评价及分析

基于图1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以2001年为基期,2001~2012年间江苏绿色发展总体状况如下:

1.江苏绿色发展总体状况及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绿色发展指数持续上升,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江苏绿色发展指数进入了较为快速的提升时期。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与绿色GDP对照,则自2010年以来,江苏绿色GDP的增速明显降低,且低于绿色发展指数,从图3江苏绿色GDP和人均GDP的“绿色鸿沟”不断凸显,也可以看出,虽然江苏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体现在绿色GDP上来看,经济绿色化发展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若不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人均绿色GDP与人均GDP的“绿色鸿沟”将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从而最终也将影响江苏绿色发展指数的增长。

图2 2001~2012年江苏省绿色发展指数、

GDP变化趋势

图3 2001~2012年间人均绿色GDP与人均GDP“绿色鸿沟”分析

2.江苏绿色发展结构及趋势

虽然江苏绿色发展指数有了较快增长,但从图4来看,是绿色生产指数的提升更多地推进了绿色发展指数的提升。但自2008~2012年间,绿色国土、绿色资本、绿色生活等指数方面,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状况。绿色资本的难以提升,与江苏有效的自然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绿色国土难以提升,与江苏平原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不无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提升,增加了消费、居住、出行等方面的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从而也使得绿色生活指数处于阶段性稳定状况。

3.地级市绿色发展比较指数及差异分析

由于各地级市指数是在历年江苏平均值基础上标准化得到的结果,因此在年间不具有可比性,此处将其定义为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根据核算所得的历年各市绿色发展比较指数对其进行排序,并与历年各市经济发展结果进行比较,得到表1。

表1 2001~2012年各地级市

表1 2001~2012年各地级市

表1 2001~2012年各地级市

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排序(续)

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领先的苏州、无锡、南京和南通四市,其绿色发展的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而且其排位在全省范围内相对稳定,处于前列。其他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则始终存在着差距,盐城、扬州、宿迁、连云港和淮安五个市综合考量下的绿色发展水平要优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盐城和扬州尤为突出;而镇江、泰州、徐州和常州四市综合考量下的绿色发展水平则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泰州绿色发展比较指数位居全省末尾。

在绿色发展评价的四类指标中,绿色生产即绿色GDP所占权重较大,理论上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排序应该与绿色GDP排序呈现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实际上不少城市两者之间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说明各地级市绿色资本、绿色国土以及绿色生活的差异也较大,显著影响了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的结果。

在绿色发展比较指数中表现突出的盐城绿色资本赋存以及绿色国土得分都位于全省前列,因此显著提升了其综合发展水平,但是在绿色生活水平方面盐城劣势较为明显。扬州凭借较高的绿色生活水平实现了排位的上升,但是2011~2012年间有所下降。徐州和常州虽然绿色生活水平得分较高,但是由于绿色资本赋存较低,因此影响了其综合排位。而泰州在绿色资本、绿色生产、绿色国土及绿色生活等方面的评价值均处于全省末列,因此其绿色发展的综合程度落后于其他各地级市。因此,地级市之间的差距体现经济发展方式与规模、国土空间容量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综合结果。

推进江苏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经济绿色化推进江苏绿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全省整体绿色发展指数变化趋势与经济生产水平一致,但是从变化的步调来看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略滞后于经济发展,在资本赋存、国土绿色化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方面江苏仍需加大力度。全省需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以绿色生产为绿色国土、绿色资本减压,并促进绿色生活改善;绿色资本占优势的区域,需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发展;绿色资本、绿色国土富有的区域,需要更加重视生态空间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

以绿色生活引导提升江苏省绿色发展竞争力。从居民绿色生活来看,总体上全省居民绿色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已经实现了从小康到相对富裕的跨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因此,为了缓解由此产生的城市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江苏在垃圾资源化、“公交优先”政策、城市矿山等方面必须做出积极行动;在加强对于居民基本资源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资源价格杠杆作用,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以国土空间优化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国土绿色化情况来看,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由于城镇化引起的建设用地扩张成为另一大原因,为了提升全省的国土绿色化水平,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形势下,合理布局以及用地效率的提升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以江苏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为底线,考虑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不断提升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效率;苏南城市群区域以城市适度收缩为目标,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推进国土绿色化和绿色资本存量提升;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的动态监测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