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例6篇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建筑工程设计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要建立电子档案,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工作方式不再是只将发行的设计文件按册登录、完成借阅,而是要面对大量的电子文件。大一点的项目要对上千个电子文件进行收集、整理、编目等。建立电子档案要做信息系统所需的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是纸介档案管理时初期工作量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对档案工作者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

1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设计档案是设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反映着工程建筑物的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从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开始,贯穿于工程建设立项报建审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以及施工后期的质量验收等环节。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筑工程设计档案是对工程设计全程全方位的记录,建筑工程设计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建筑设计行业加快了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虽然加大了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投资力度,但是据相关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是十分的缓慢,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多数档案的来源地不尽相同,因此信息相对的都比较分散,很难进行统一的规范的管理; 其次,部分的建筑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还是更侧重于实体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还是十分的薄弱。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漏洞,同时,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紧缺也是阻碍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档案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走形式,无法确保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档案管理人员对实物资料的收集总是能采取各样方法与手段使其齐全、系统,但面对电子文件收集、整理等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不太了解其工作意义,不明白实物资料与电子文件资料之间如何发挥互补作用以及电子文件系统收集以后怎样发挥其利用上高效率的优势。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这就成为致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的直接因素之一。

2 基于信息化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建设的方法

近些年来,建筑设计行业逐渐认识到了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行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不少企业和单位纷纷加大了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配置,力求能够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收集和管理能力以及档案的再利用效率。

2.1 增强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

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反映着工程建筑物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都比较缓慢,封闭性较强,开放性不够,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与时俱进,导致档案的实际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空话。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确保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摆脱传统工程设计档案管理模式的束缚和影响,积极的摸索和建立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加大对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和参与者,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设计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却还是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加大对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价值; 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强化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为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3 树立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方法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及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同样也给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目前在我国,部分的建筑设计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的相关设置,导致部分的建筑设计档案出现丢失后或泄密的问题,给相关的建筑单位和管理单位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管理部门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档案中的具体内容的机密性对部分档案进行加密设置,通过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机密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实际运用进行有机的结合; 同时,在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档案纸质文件的保管力度和维护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2

关键词:建筑设计;BIM;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BIM 以三维立体建模为基础,集成建筑项目综合信息建立工程数据的模型,BIM 对建筑工程实体和功能进行数字化的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的不同阶段数据、过程和资源,来进行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 具有单一的工程数据来源,分布式解决方案、保证异构工程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全局共享等问题,支持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内动态的工程信息的搜集、存储和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同时亦是应用到设计理念、建造施工方案的数字化方案,该技术能够建立建筑项目管理环境,使其在其在设计和施工中提高工程完成的效率和减少潜在的风险,BIM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完备的模型信息。技术人员需对建筑工程进行3D信息和数学关系进行描述,其中必须包括全部的重要工程信,工程项目构建之间的空间逻辑关系信息等。(2)关联的模型信息。建筑工程模型是能够识别并且紧密联系的,构建的系统需对模型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后产生对应的图形文件和文字文件。当建筑模型中某个部分产生变化,其他相关部分能够自动更新,来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一致的模型信息。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建模数据具有一致性,相同的数据不必要多次采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需要自动更新,模型数据在各个阶段可需不断修正避免信息可能出现的错误。

2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2.1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点探析

当前建筑设计中利用BIM的越来越多,其自身具有较多的优点,其一为解决当前建筑工程利用信息科学所产生问题。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库。建筑工程各项目利用的为相同的信息源,以确保采集信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建筑工程相关单位需要不断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以科学的解决建筑工程参与部门由于采用纸质档案所进行信息共享可能造成的信息遗漏以及应用系统中的信息孤立问题。BIM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三维几何形状信息和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重量、价格、进度和施工等等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为设计师、建筑师、水电暖铺设工程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模型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视,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可视方便进行更好的沟通、讨论与决策。BIM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行业项目信息出现“不兼容”现象。如管道与结构冲突,各个房间出现冷热不均,预留的洞口没留或尺寸不对等情况。使用有效BIM协调流程进行协调综合,减少不合理变更方案或问题变更方案3D画面的模拟能效、紧急疏散、日照、热能传导等的模拟。对地震人员逃生及消防人员疏散等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并有良好的优化性,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能对项目进行可能的优化处理利用模型提供的各种信息来优化,如几何、物理、规则、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各种情况信息给复杂程度高的建筑优化。建筑设计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综合设计施工图如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实用的施工图纸。BIM提供工程全部信息,将项目各阶段主要参与方都集中,做出项目空间三维复杂形态的表达。虚拟建筑样机,提供建筑物精确的空间关系和数据,与其他3D建模不同。根据3D模型自动生成和更新各种图形和文档,自动协调更改关联变更相应的信息来进行信息共享。当建筑工程中设计对象数据修改时,另外设计该对象会自动进行更新来实现数字化设计和高效化设计。BIM能够实现工程设计的检测、分析能源耗费、成本控制等。其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交付IPD管理。把工程中不同部门、不同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机的集合,使之服务于项目设计和使用的全部过程之中,通过BIM 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设计并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动态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的多维项目管理。通过对建筑物和施工现场立体建模和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机链接,不断与施工中的耗材和布置施工场地信息进行有机的集成来组建4D 施工的信息模型样本,达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进度、人力配备和材料使用等各种信息的集成管理以及施工阶段的智能化、数字化模拟。BIM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不同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建筑工程不同参与部门能够高效的进行信息共享和数据、档案的交流,实现网络文字档案、图表档案和视频资料的上交、审查、审核及使用。建筑工程项目参与的各个单位通过信息化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来实现工程的洽谈和商定,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可控性、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进行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理和实时性监控。能够实现虚拟化的施工。BIM在计算机上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建造过程的模型建立,建立的模型能够实现实际施工之前对建筑工程功能和建筑施工难题等可能存在的问题来进行预测,其中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法验证、施工技术方案的模拟以及施工方案探讨和优化等。其实BIM能够引导建筑信息科技达到更高水平的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如果得到全面的应用,其能够为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进步,有效提高建筑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其能够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建筑工程的设计以及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明显提高,设计和施工成本有效降低。

2.2 BIM发展趋势探析

当前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信息化的理念及基本术语已经较为成熟和普及,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中不断呈现设计理念和造型都较为特别的标志性建筑工程项目,这些建筑工程项目标志着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建筑设计技术的深刻变革。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和建筑工程信息化进程的基本知识都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并达成了共识。建筑工程信息化包括建筑工程的协同化设计和BIM建筑建模两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协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只要是指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筑工程设计、沟通方案,以及建筑工程设计的流程组织管理。其主要包括利用CAD文档不同部分的相互参照,使得建筑工程不同部门、不同工种间的资料和数据得到高效的共享和利用;并利用网络技术、可视化会议等技术手段达到不同设计部门和不同成员之间进行跨越部门单位、部门乃至国界来进行设计成果的交流、设计方案的评审和设计方案的科学化变更;通过建立信息化的资料库,使设计部门和设计技术人员获得统一和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标准;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使项目组成部门以确定的角色进行针对化的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成果的高效性及科学性性,并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针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特殊性,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开发了基于CAD平台的设计和施工建模的协同软件来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合理。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利用从另一技术角度带来了建筑工程设计理念的变革,这种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从2D设计转向三维立体设计和建模;能够从线条描绘和绘图转向建筑构件的布置,从仅仅用几何表现达转向建筑信息模型的高效集成;从各施工和设计单位独自完成建筑项目转向不同工种、不同业务部门协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从离散的分阶段设计转向基于相同建筑模型全过程、整体化设计;从单一的建筑设计转向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全阶段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设计和支持支持。BIM能够为建筑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有效的技术冲击,BIM技术与建筑工程协同设计能够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协同合作是BIM的核心设计理念,同一建筑设计构件元素仅需进行输入,不同工种进行设计元素数据的共享并从不同的专业设计角度利用构件元素的信息。在这个方面上讲,协同合作在BIM中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件参靠。从而可以认定BIM技术能够为未来协同化和高效化设计提供有效的底层信息支持,大幅度的提升合作设计的技术含量。BIM带来技术、工作流以及及行业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因此,未来的协同设计,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设计交流、组织及管理手段,它将与BIM融合,成为设计手段本身的一部分。借助于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将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率的大幅提升。

3 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通过BIM建立科学、高效的建筑数学模型,能够促进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冰;英国阿尔派思路住宅——可持续住宅案例研究[J];世界建筑;2004年08期

[2]宋国彬;;可持续设计与本土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22期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3

1 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的作用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人员众多,员工结构组成比较复杂,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对不同岗位的人员需要不同的职业需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员的变动也比较频繁,尤其是一些技术人员的入职与离职,人事档案也需要及时更新,以便企业领导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为企业招聘新的员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人事档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料,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和信息,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 建筑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在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制度是保障。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同,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处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对此,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应该要按照信息化要求,对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对人事建筑企业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软件抓取功能,?⒐ぷ魅嗽钡母髦只?本信息抓取出来,整合成统一的表格,便于人事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查询等。其次,要实现统一管理,要积极调动建筑企业的各个部门,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在建筑企业内部,部分繁多,工作任务较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要加强联系,对各项工作进行落实,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要对数字化人事档案的管理规范的制定,对数字化人事档案的形式、内容、存储方式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得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各种人事档案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第三,建立数据库。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事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统一保存,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且要对企业内部的成员权限进行设置,从而确保不同权限的成员可以具有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权限。

(二)加强人事档案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人事档案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人事信息、资源的汇总,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因此面对的安全隐患也比较严重。比如建筑企业人事档案信息被泄露,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泄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威胁,对此,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安全管理,对各种安全漏洞进行防范。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应该要加强对各种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比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等,都可以在建筑企业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应用,对的各种建筑企业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另外,对于不同等级的建筑企业人事档案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比如一些机密建筑企业人事档案,要进行绝密保存,一些非机密建筑企业人事档案,则可以在内部系统公开查阅。

(三)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

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与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借助各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建筑企业的各种人事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和利用,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建筑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尤其是信息化意识不足,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因此对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在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则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首先应该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招聘更多专业人员充实管理队伍,还可以多与高校合作,招聘一些综合能力素养高的大学生充实档案管理队伍,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发散思维,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尤其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档案工作人员,其管理理念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多,因此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有一定阻碍。对此,要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对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训,集中在各种信息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教育以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提高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纷纷引用该技术进行处理各项管理事务,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降低了报表出错的概率,是工程管理员的重要助手。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能提升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大力应用信息技术的实在意义

1、优化建筑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安全、美观等建筑设计要素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过去成熟和熟悉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技艺很多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施工要求和建筑设计的特点。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优化施工方法和技艺,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施工在难度大的施工项目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例如在水下或高温及狭窄的施工区域运用计算机代替人员进行施工,不仅能够做到高准确度、高精度,而且能够大幅降低施工的难度和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2、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快速变化、物流加快的社会发展趋势,并且在企业与外部之间及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传播出现滞后,容易出现纰漏,这些因素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引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解决因时间、因地域等造成信息延误的问题,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3、建立健康有序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环境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稳步大力推进,由于人员、利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建设行业存在着诸多不公平及恶性竞争,这对建设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具负能量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不仅能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大对相关业务的监管力度,还能够及时深入的发现问题,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建设行业市场竞争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支持;而且能够对建筑企业的资源管理、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力度。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工期管理环节的应用

第一,编制总体工期计划,制定详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利用总系统支持和子网络与项目分解结构两种方式,建立阶段性的任务计划。在项目结构分解的节点上合理分配资源,并将其导入总系统中。利用总系统分配工作任务,然后进行任务的结构分解,同时接收分包任务完成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总系统。总系统进行工期进度的分析与计算,将实际完成工作和工期计划进行对比,对于出现的进度偏差详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工期管理环节可以实现与其他信息链路的对接,将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预算系统和计划调整系统互联形成整体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程动态系统管理。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材料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网络计划的编制,并以此材料网络计划作为制定资金控制、采购计划和材料商管理的依据,并利用网络对各环节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控和信息存储,以利于会计进行审核和后续的资料查看。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材料购买或者制定租赁的计划,实现材料管理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制设备采购或者租赁的网络计划、设备使用档案记录、定期保养检修计划等方面。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节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依据工程规范与质量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涉及建立工程质检规范、项目划分、质量管理等方面,这些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和控制。按照项目质量标准,建立多模块管理,这样可以做到管理的条理化,同时可以详细统计分析工程质量情况,进行严格的工程质量把关。另外,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奖惩制度的信息化,防止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隐患。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信息管理,是通过收集工程信息、合理规划控制施工安全方案制定、施工安全检查和培训等环节实现的,从而降低建筑施工中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

4、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档案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等部分。进行建筑施工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工程档案的存储和查阅,有利于合同及其执行情况的追踪和监督、日常信息管理存档以及分项任务完成进度监控等。从而避免施工管理中出现重复劳动和冲突问题,可以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此外,档案信息化管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只要会计算机操作的人都可以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操作。

5、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BIM 是通过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包含建筑施工周期中大量重要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中包含的相关数据,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

BIM 是事前的模拟技术。BIM 在施工之前能够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进行工作成果、绩效指标以及生产过程模拟的手段,使得工作之前就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 知道过程或者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前进行方案改进和优化,提高施工的质量,减少浪费,创造价值。施工单位通过 BIM 的应用,可以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阶段 BIM 与设计阶段不同,施工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实际项目,而 BIM 成为实际项目的“计算机虚拟映像”而包含了实际项目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这就是为何在施工阶段,只有将 BIM 模型与实际项目虚实结合,才能对项目进行有效过程管控。建筑项目产品不像制造业产品,建造过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复杂且难以标准化,而 BIM 三维信息技术不但解决了海量数据管理难题,而且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数据能够完全共享。当工程基础数据信息在动态的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地创造、计算、管理、共享,使各管理岗位,各协作单位快速、准确获得数据成为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

三、完善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1、寻求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支持

寻求政府或相关部门资金、技术的支持。通过政府或相关部门在资金方面的补贴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税收,从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消除因资金暂缓了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投入的问题。在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上面,政府应该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构建一个稳定的建筑工程环境。

2、加快相关软件的开发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制定建筑工程信息系统。可以寻求一些软件开发的企业的合作,具有针对性的制作相关管理软件。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进度、质量、成本是最为重要的。特别针对这三个方面推荐相关软件的开发。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虚拟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找出并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的盲点,实现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

3、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一些管理人员受传统工作方式影响,接受新的技术比较困难。建筑企业在普及信息技术时应该针对员工心理,从基础的技术培训开始,让员工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给自身以及企业带来的益处。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4、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信息的不断增加、数据量的不断扩大,单一的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涉及的数据量,因此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俨然成为必然趋势。信息系统中包括的不仅是建筑材料信息、参与人员信息等,更加需要的是将所有信息整合起来,将所有信息有机结合、整理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服务。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BIM技术;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2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352-01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集成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设信息化方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比较多,它贯穿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等各阶段,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了协同管理工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它的提出与发展,给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的应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工程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建造全过程一体化,以及运营阶段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维护和设施管理,同时,还消除了从业主、施工单位到运营方之间的沟通屏障,实现了对水利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BIM 原理与功能分析

BIM 实际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可以共享目标项目信息的资源平台,可以为该项目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以由不同的参与人通过在BIM系统中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以反映其各自业务职责,支持各自决策,从而实现协同作业。建筑师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软件(如Revit等)可直接在图形环境中向数据库输入参数信息, 比如墙体厚度、楼层高度等,而无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抽象的二维CAD图纸上, 便可得到具有一系列特性的对象(Object)以表达建筑物基本属性。

二、BIM 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基于地形 BIM 模型的土方量计算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土方量测量与计算是工程施工各项环节的重要依据,它为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预算、施工的设计组织和施工的现场安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当前,土方量计算的软件和系统主要有两类:Auto CAD 系列和 GIS、遥感系列。BIM 技术提供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建立在与实际地形完全吻合的 BIM 模型上,首先绘制原始地形曲面模型和设计曲面模型,这两个空间三维曲面会产生交点并连接成线,交线即原始地形曲面与施工设计曲面的交汇线,所包围的空间体积即为需要开挖或者填筑的土方量进而生成体积曲面。基于 BIM 技术的原始地形曲面和设计地形曲面是动态关联的,在方案选择阶段可在模型基础上快速进行土方的开挖和填筑实验,准确计算土方的开挖和填筑量,从而选出最佳土方开挖方案。

(二)水工建筑物 BIM 模型的应用

1、基于水工建筑物 BIM 模型的枢纽布置。水利工程枢纽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上的布置。水利枢纽布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般性确定算法能够解决的,而应该在工程条件的约束下,进行多种方案比选。目前的方案比选都是建立在平面图的基础上,需要水工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推理能力。在方案比选阶段建立各水工建筑物的 BIM 模型,并结合地形的 BIM 模型形成完整的项目总体沙盘,能使决策人员直观地了解各水工建筑物之间、各水工建筑物与周围地形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同时,基于参数的 BIM 模型可在空间位置任意移动,能够实现一处更改,处处更改,使每一种决策方都成为一个完整可视的沙盘。项目比选阶段的案可视化也能够使项目参建者迅速把握关键项目控制点,确定施工重难点,分析资源配置合理性,为后续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2、BIM 模型信息的应用。一个建筑信息模型是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建筑信息数据库,建立完整的项目 BIM 数据信息,使工程构件参数化,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技术信息化。

(1)管理信息化。建筑施工过程是一项典型的协同工作,不同专业、不同职责的施工主体之间需要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期间会产生大量信息。如果项目参建各方各自为政,将会产生信息孤岛和信息断层问题。BIM 模型包含的信息可实现工程档案可视化、关联化、高效率化管理,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平台。按照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可将 BIM 信息平台划分为三大子平台:设计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实施阶段信息平台和项目验收及运维信息平台。设计管理信息平台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3 个阶段的信息,项目实施信息平台包括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技术交底阶段的信息;项目验收及运维信息平台提供竣工验收,以及项目运行维护阶段的信息。因此,使用 BIM 技术建设一个项目的中央存储库,可彻底改变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模式。水利工程 投资大,使用年限长,人员流动大,一些隐蔽工程的信息流失严重,基于 BIM 技术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保证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技术信息化。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点多,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普遍较低。BIM 技术作为一种对建筑物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描述的信息库,BIM 模型在工程设计、施工等过程中支持多种应用,对于一个完整使用 BIM 技术的工程来说,不仅包括虚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也应该包括可视化的施工任务和施工顺序,这些信息对于施工任务的安排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的确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模型包含的建筑物本身的定量信息会直接链接到相关的成本数据库,对于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控制非常有利,精细度级别越高的模型,项目的成本估算越精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筑物选型独特,技术复杂,设计效率低,且参建各方信息共享水平低,通过引入BIM技术建立水利工程信息模型,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基于 BIM 技术的土方量计算严密科学,方便修改,弥补了水利工程中传统土方算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土方量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并在计算土方量的同时生成地形模型,为项目的方案决策奠定了基础。但是,水利工程 BIM 模型各构件现有族少,因此,构建水利工程 BIM 模型时,应根据需要建立包含完整参数的构件,丰富水利工程族库,同r提高水利工程中族的重复利用率。 实践证明,BIM 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方案决策阶段能提供完整、可追溯的沙盘模型,对及时发现枢纽布置不合理,防止返工,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超,洪向华,王海俊.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以涵闸建模为例[J].江苏水利,2016,01:63-66.

建筑工程信息化方案范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问题;对策

1前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也称弱电系统,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和各个子系统、机电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建筑系统密切配合,这就涉及到设计方和系统集成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但由于智能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先进快速发展的建筑智能技术,我国的技术还相对落后,国家方面在智能建筑方面的规范还比较欠缺,表现在设计方面的问题也较多。在此,本文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术大楼基建项目为例,谈谈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尚未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做出明确规定

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在法律法规方面尚未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做出明确规定,如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系统集成等均缺少相应设计规范,以至于在整个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运行中主要是依据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的投资情况、功能需求来完成目标和数据。这种缺乏明确施工规范标准的现状,导致在设计中没有一个参照标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致使设计难以形成规范化。

2.2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我国的相关设计部门并没有加强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建筑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具有审图资格的审图公司审查,审查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施工的进行。由于部分施工设计项目在得到实施和完善之后才进行工程建筑的设计,或者是相关设计人员并没有严格执行检查和监督的权利,对相关设计方案不进行仔细审核考察。最终导致整个施工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障和完善,从而影响了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2.3对施工图设计方案的审查不够严格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但从很多实际工程中发现,相关规划部门和评审部门对施工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环节会进行仔细的审查,但却常常忽略了施工图设计方案的审查。尽管施工图方案设计是建立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之上,但其在设计时要有严谨的结构、精确的数据、合理的工艺安排、可行的安装方案等,需要具体到精确的数据和可靠的结构等,而这也是根据初步设计审定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进一步具体和深化,需要满足于施工需要。因此,对这一步骤审核不严格,一旦稍有差漏,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

2.4建筑智能化的设计人员缺乏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内容多,而且技术更新非常快,对设计师提出了非常高的业务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工程建设包含有很多内容,如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布线、安防监控、防盗、门禁、停车库管理、公共显示、电视、广播音响、多媒体会议、机房工程等,就这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传统的建筑结构、水、电、暖等方面的设计技能,还要掌握弱电系统的专业要求和技能,且其设计的图纸和表格须要符合计划规定的标准。但纵观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设计人员,所学的设计知识非常广泛,涉及水、电、暖、建筑结构等等,但由于过于广泛,很多都是泛泛学习,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从专业方面来讲,能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非常匮乏,很多是从电气专业转行而来的专业程序设计人员,经验上的不足以及技能上的缺陷,给整个建筑施工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导致工程建设的缓慢进行,甚至会对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

2.5对系统集成商设计人员的要求偏重于资质和招标文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设计中,系统集成商设计人员的资质和专业技能、实践经验都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设计质量。但在很多工程中可以看到,虽然系统集成商任用的专业设计人才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和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图章,他们对建筑施工的相关流程和材料以及所使用的产品也了解,但是他们大都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缺乏一定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不能真正了解建筑的设计图纸。因此,要想提高建筑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质量,则应强化建筑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

3解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问题的相关对策

3.1随着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体现,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受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影响,在建筑中使用各种信息化和智能化设备已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近年来,智能化建筑已初具规模,智能化建筑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新热,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建筑系统施工规定和管理规范。因此,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应在借鉴国外相关智能化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施工规范标准,让智能化建筑设计和施工有参考的标准,从而确保其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

3.2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人员缺乏这一现状,要求相关负责部门需加强对技术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使其不仅能具备建筑设备自动化、消防与安防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综合布线、建筑照明技术、建筑供配电等知识,同时还要学习智能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智能电气工程施工与概预算、智能化工程设计等等。在强化设计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通过实验等实践培训方式来不断提高提高施工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在具体工程中能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3.3政府要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的管理体系,对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系统集成商、工程监理单位及专业咨询机构,要完善其资质审批、审查制度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制度及工程验收制度。而对于建设方任用的设计单位,不仅要考察设计资质、设计业绩、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应该对设计单位过往设计项目进行考察和调研,多方面收集信息。尽量不要选择以往无设计经验或者设计能力明显达不到设计需求的设计单位。

3.4方案设计应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主流技术,与建设方投入的资金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追求高标准。要仔细琢磨国内外类似系统的建设经验,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工程调研,要对技术上的可行性、单项技术的侧重点、系统技术的合成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构思,从而设计出最匹配业主需求的最佳方案。

3.5建筑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商在整个施工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设计质量,则不能忽视了对系统集成商的规划化管理。首先,相关领导部门要严格监督和管理系统集成商,优化施工管理制度,使其能加强与各个部门的配合。其次,对系统集成商设计的施工方案与计划,要严格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系统集成商应自觉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专业技能,在培训合格管理人员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从而能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技术。同时,系统集成商还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市场敏锐度,时刻关注市场的信息变化,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并不断地学习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建设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国家没有出台一套关于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规范、相关领导部门对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审查不够严格,以及智能化建筑设计人才的缺乏等种种原因,导致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出现种种问题。但由于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要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要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去研究其提高设计、施工质量的方法和对策。而这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 招标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的共同努力,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最终促进智能化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见状与对策[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4(1).

[2]康秉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常遇问题[J].中国建材科技,2014(4).

[3]王维平,曾杰,虞金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若干典型问题的解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1).

[4]黄.着重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3(4).

[5]周蓉.浅谈信息时代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J].电子测试,2013(8).

[6]铁锐.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下旬,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