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要素范例6篇

工程经济要素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经济效益 风险分析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需要对各种方案的预期效益及需要的经费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出最优的施工方案。由于水文现象受随机因素影响比较大,不同方案的费用和收益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各种经济效益指标也只能是随机的变量,需要将各自的分布概率找出以后才可以选择更优的方案。而分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对工程效益和工程费用造成影响的各个风险因素可能会产生的变化,然后对各类明显对工程效益指标有影响的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进行定量估计。

1.案例介绍

某综合性水库工程主要一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任务,工程经济技术期N为40a,以第一年年初作为受益的基准年,本文按照风险树的思想进行分析,分析了水利枢纽的防洪、发电、灌溉三个部门的风险银族,然后逐级进行分析,降低计算工作量,分析风险时,一般只是分析了高等级因素的风险,本文根据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几个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风险因子的物理意义,构件了风险因子和风险指标关系式,对风险进行了组合。本文依照风险树的分析思想,对该水利工程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了组合分析,得出了该水利项目总效益概率特性,然后探讨了水利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可靠性。

2.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方法

2.1明确工程的风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程风险分析结果的质量,首要前提是找出可能影响该工程项目质量的所有风险因素,包含潜在的风险因素,确保无遗漏。截止到目前为止,通常采用“分解”的方法来寻找水利工程项目所有的风险因素,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按照项目层次和类别对该项目进行分解,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查找每个子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因素,然后在综合分析所有的子项目风险因素,找出所有的风险因素。风险分析人员需要根据工作经验及结合自己的判断能力,力求准确无误的找出风险因素,这是一项技术行非常强的工作。若存在某项子项目无法确定的风险因素时,通常采用“再分层”的方法,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功能对该子项目再分解,以确定风险因素。

2.2确定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每一风险因素对项目质量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可以按照风险因素对该项目工程经济效果的影响及该因素出现概率对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方便风险因素指标的运算,简化运算流程。目前,工程风险因素分级的标准主要是依照对于该工程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低、中、高等三个等级,影响程度大,且发生率高的风险因素属于高级,以此类推,风险影响程度一般、且发生率一般的为中级,影响程度很低,发生率很低的则为低级。对于等级属于高级别的风险因素,需要主意量化进行分析,相对属于低级的风险因素,则可以整体作为一个因素进行分析,而对于中级的风险因素,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该量化的量化。

2.3对影响程度高的风险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

风险因素数量化即对风险因素可能出现的数值域以及相对应数值出现的概率进行量化,也称为“风险势态”(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常常以偏离基本方案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各风险变量对该水利工程的不确定性影响。“风险势态”分类标准有很多,按风险势态性质来划分,则可分为“主观风险势态”和“客观凤险势态”这两大类。

“客观风险势态”主要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和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的概率分布,而“主观风险势态”主要是依据风险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主观分析得到的概率分布。

“主观风险势态”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个人主观性,因此,其“风险势态”的确定常常要有多个经验丰富的风险分析专家一起商讨确定,以此来降低“主观风险势态”因个人情况而发生的失误判断以及势态预估偏差。

“三角分布”法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示该风险因素数值的值域,其最大、最小值的概率均为0,而最可能值则表示该风险因素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众数。若多位专家给出的最大值不同,则以其中最大的数值作为最大值,同样,最小值也是如此。以x表示该风险变量,a、b、c 分别表示最小值、最可能值和最大值,则该风险因素构成的“三角分布”如图1所示。由图1可得到,风险因素x对工程经济效果影响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对应于x值(a≤x≤c),各点累计概率为:

在上述公式中,累积概率为,其他符号如图1所示。

在水利工程中,以“煤价”这一风险变量的数量化对“主观风险势态”的“三角分布”法的进行具体解释。作为水利工程发电效益计算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煤价的大小将会对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工程负责人员特意邀请了在水利工程对煤价分析很熟悉的5位风险分析专家,对此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通过数理分析计算得到该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图如下图2。进而,由此可以得出“煤价”这一风险因素变化时,对该工程发电效益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概率分布。

3.本工程所有风险因素的组合分析结果

该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的经济效益,结合风险树的思想,首先要根据子项目的风险因素对该子项目效益预估系统的风险因子,组合该子项目的效益概率特性,而后,把所有子项目的效益特性组合起来,得到该水利项目的总效益概率特性。该总效益的经济净现值Yzhj表达如下:

其中:i表示社会折现率,n表示经济计算期,z1、z2、z3表示通过最大熵风险分析模型计算得到的防洪、发电和灌溉经济效益的期望值,z4表示系统每年费用。

通过计算,得到该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净现值的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直接组合:

按照这两个概率密度函数,将概率密度曲线和累积概率分布曲线绘制出来,如图3和图4所示。

由图3得到,采用直接组合方式,得到经济净现均值28.284亿元,风险度大小为0.213,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为0.01%。由图4得到,采用风险组合方式,得到的经济净现值均值28.282亿元,风险度大小为0.217,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为0.008%。比较可知,采用两种组合方式得到的经济净现值几乎相同,故而在实际工程风险分析中,采用这两种组合方法都可以。由运算结果发现,该水利工程总经济效益指标的风险性很小,经济性能还是相当可靠的。

4.结束语

本文利用风险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风险的分析和决策奠定了基础,然后根据系统预测建立的模型,结合水利枢纽的数据和资料,计算出了经济效益净现值相关指标的风险特征,然后结合具体的工程验证了本文建立的风险分析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分析了风险度大小、经济净现均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信息,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2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对专业技术性人才和生产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理工科高校十分重视专业技术性人才和生产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仿佛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技术上熟练,而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素质的求职者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理工科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境地。面对这一现象,理工科高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培养,使他们在求职生涯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已经看到了自身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的提高,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他们对策的有效程度并不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许多理工科高校的管理层与领导层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的经济管理素质,但是许多只是一些“表面文章”,并未发挥实际功效。例如,一些理工科高校在课程中添加了几门与经济和管理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数是选修课,考试仅通过简单的理论测试即可,毕业成绩单上的经济、管理学科仅是一个名字,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具体的经济、管理的技能;这些科目的开设密度较低,一周只有一至两节课,学分也比较低,完全把它当做一种点缀;这样一来,老师的要求不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就马马虎虎应付一下,成绩合格就万事大吉,对于真正的能力提高则被忽略掉了。高校的严格要求与高度负责,才能影响学生的心态,因此,高校的经济管理课程这样的零散、不成体系化,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的。

(二)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

理工科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的素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来进行,这种途径单一的教育侧重于理论而没有相关的探究与案例分析教学,使教学成果并不明显,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高,经济管理素质还是没有得到培养。经济管理类课程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花大力气,经过多重途径进行探索才能取得进展,仅靠几节选修课,基础知识都未必能讲述完全,进行相关的扩展与研究更是不可能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是很难依靠单一方式取得成果的。

(三)经济管理类的师资不足

理工科高校要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并进行素质教育,需要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否则,教学效果很难突出。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性强,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涉猎,因此没有相关的基础,如果随便找其他专业的老师依据课本讲解,是很难有成果的,还可能误人子弟;另外,在理工科高校教授经济管理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懂得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相关的理工科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两者的密切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经济管理类知识,才能提高这方面的素质。

(四)适合理工科学生的经济管理类教材缺乏

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真正有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是结合本专业编写的,能够将理工科的学科特色和经济管理类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起来。但是,理工科门类众多,并没有专门对应某一专业的经济管理类教材。这样的弊端是,即使学生能够通过经济管理类的一般教材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但无法跟自己的专业具体结合起来,因此在实践中是很难应用的。

二、应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

理工科高校在抓好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放在显要的地位上,通过一些实际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一方面,可以将经济管理类课程放在必修科目的行列,并且以学生实际参加的经济管理活动和实验探索作为成绩考核的参评标准,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多多参加经济管理的探究活动与实践活动,在行为上得到锻炼,使这方面的素质提高;另一方面,除了在课程资源上有保障以外,还可以请专门人员开讲座,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而不是满足于课本的理论知识,一般来说,讲座都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是讲解者的研究结果,因此,比较有效;再者,理工科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素养和拓展自身的知识水平,不仅对学生讲解经济管理素质的重要意义,还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经济管理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取得进步。此外,学校可以组织经济管理能力方面的竞赛,要求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将经济管理的思想蕴含在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接受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佳的成果。

(二)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加大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其实有多种,关键靠师生的发掘,因此,认识到经济管理类教育的重要性后,就要活跃思维,寻求各种方法进行教育。首先,课堂教学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资源,让大学生牢固掌握经济管理类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实践做好铺垫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加到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并在期末考试的综合测评中侧重于此方面,显示其重要性。第二,要鼓励学生参加经济管理类的科研与探究实验,并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奖励。第三,建立模拟的实训基地,由老师带领研究课题,将经济管理类常识与所学的理工科专业联系起来,模仿企业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具备实战能力。第四,利用假期或者空闲时间,到企业进行实际的考察和感悟,体会所学专业与所学技能是如何结合的,明白经济管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可以由企业的技术工人讲解经济管理思想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与侧重方面,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计划指明方向。

(三)吸引、培养经济管理类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的接受、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关联,因此,高校筹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理工科高校应该以优厚的待遇招募经济管理类的人才前来出任教师;第二,高校对于已经工作的教师应该进行定期的评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的途径加以解决,还要对这一部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自身的素质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第三,理工科教师也应该对自己提高要求,不满足于自身专业技能的局限,积极学习经济管理类知识,并了解经济管理类知识在专业里的运用,在教学中不断接受前沿的科研成果,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更新,保持领先。

(四)合理编制教材,合理设置课程

如今理工科高校使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都不配套,只是一些宏观教材,与理工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性不强,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也不利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真正具备经济管理类素质,因此,编写适合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适合的经济管理类教材迫在眉睫。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经济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且加入一些与理工科专业相结合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实践中经济管理类知识是怎样运用到理工科的学习中的;在经济管理类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到细分,不应该笼统,经济管理类课程既应该包含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应该设置实际操作的实践探究课程,使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接轨;理论课和实践课应该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三、总结

为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使其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还应该重视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专业课程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理论应用于实践之路,满足社会不同岗位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乐.谈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8(4)

[2]周光迅.对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石油教育,2009(3)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3

[摘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入手,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发展的现状,阐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特点、难点和重点,以期提高工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施工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因此,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2)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范围越大,数量越多,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3)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存在时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毛利=收入-成本-税金,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2.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业主一般不予支付,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即应不应该索赔),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久拖不决。

3.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因此,他们往往设法隐瞒,资料不易获得,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为项目的中期兑现(工期较长者)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转贴于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高或者低,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1)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投标报价有无漏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4

关键词:工程造价价格体系造价控制

1、前言

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活动是一种经营活动,公路工程建设也是一种经营活动,投入的是人、财、物,产出的产品是桥梁,公路,民用建筑,或是一个工业生产装置等。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不是简单的投入和产出,它涉及到市场问题,用户问题,效益问题等等。公路工程建设在造价体系上,宏观上涉及社会效益、投资建设、项目建设选择等方面,是工程项目能否得到投资,如何投资、能否投入建设的重要依据,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微观具体方面涉及到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三个方面,和其它的商品生产一样需要分别进行成本控制并获取一定的利润。因此在公路工程全程的建设管理中,因其涉及国计民生、地方利益、企业效益、社会利益,为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就需要尽快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形成公平合理的价格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宏观工程经济决策和微观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使其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形成合理的成本与利润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

2、公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

公路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公路工程所花费(指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它是一种动态投资。它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因此在工程造价形成及计算中我们要运用决策理论、会计学、经济学等理论评定造价策略,经过从行政上、技术上和商务上进行全面鉴别、比较以后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另外,工程造价形成是通过以往工程造价的总结分析获得的,并不是当前实际招标工程的实际造价,是虚拟造价。对现有工程造价,是以不能低于以往同类工程经修正后的价格水平来指导现有工程的造价。

2.1我国现行公路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特点

由于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仍未彻底脱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影响,忽视了企业独立的经济地位,国家直接参与管理活动,直接制定和控制构成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如设备材料出厂价、采购保管费、运杂费、工资、间接费、管理费和税金等),从而一直忽视公路施工企业自身作用,忽视了建立与完善施工企业定额的作用,导致预算与实际价格发生很大偏离,从经济控制的层面上,仍未有效实行企业间真正意义上的以自身定额为定价依据的招投标竞争、项目管理制度仍未有效提供造价成本依据,进而在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方面,定额、取费标准仍是由政府制定、管理并作为法定价格,抹杀了各个企业自身的地域特点、实力因素、管理能力在工程造价及定价中的作用,使得现行公路建设市场定价(招投标)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成本,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招投标等定价阶段各参与报价的企业形成雷同报价,形似抄袭,无法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也不能很好的在微观层面上为具体公路工程项目费用管理提供有效支持,这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国内承包工程的投标报价工作,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价格管理工作需要。

2.2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工程计价依据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工程建设市场价格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需要,更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和取得盈利的关键,是工程招投标价格计算、结算和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在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即实行量价分离,改变计价定额的属性,定额不再作为政府的法定行为,但是量要统一,要在国家的指导下,由有关的咨询公司或专业协会制定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持社会生产力平衡发展。价要逐步放开,先由定额法定价向指导价过渡,再由指导价向市场价过渡,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公司人员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能力、资质、经验和社会信誉制定企业自己的定额与取费标准。在具体某一项工程的投标报价计算时再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工程实施区域可利用资源信息、地方区域和谐状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以及政府和社会咨询机构提供的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指导信息、工程质量、承包方式、合同工期、价款支付方式等因素,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和做法灵活自主报价。

3、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在宏观经济控制上主要是以分析考量工程造价总量、控制投资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在具体微观经济运行控制上主要是以提高从业企业实体经济效益,实现市场有力竞争、保障主体投资和承包方效益双赢为目的,又由于从业企业在市场中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所以在工程造价上企业始终追求降低成本、保持与提高效益、维持企业良好运行为根本宗旨,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只有一方盈利,换来另一方的赔钱,这有失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合理原则,所以趋于合理的工程造价体系能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能确保各方合理的发展空间,能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企业自身效益相得益彰,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工程造价体系完善的广泛意义所在。

3.1在当前工程造价基础上完善造价体系的对症分析

如何能完善我国的公路建设造价体系使之更趋于公平合理,这就需要我们对症分析,把握影响造价的各个主要要素和各个环节。影响工程造价的主体是政府与企业,主要涉及政府政策层面与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实力现状等;影响工程造价的客体是千差万别的,如自然因素、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市场因素、地域因素、突发因素等;影响工程造价的环节主要是政府决策、工程招投标、项目结算。目前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症结在于政府与企业间在定价中所起作用定位不清,国家政策与企业管理匹配仍不合理,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在定价上未深入全面考虑,项目管理忽视工程结算汇总工作等。

3.2政府与企业间在工程定价的作用调整

应该说,比拟其他诸如服装、餐饮、生产制造等行业一样,政府所起的作用只是在政策上指导规范行业良性运作,各企业在政策框架下是真正自由竞争的主体,政府的定价只是用于政策制定、规划、设定未来项目所采用的参考目标,是宏观经济发展及远景经济发展目标的参考值,它决定国家经济大的走向;企业的定价是具体落实国家政策的展现,也是具有真实竞争意义的参考值,通俗的说,如果把政府定价比喻成不确定的约等数,那企业定价可以说就是绝对值,企业的定价是具体的经济组成分子,把价格真正放开,形成独立自主充分竞争的氛围,实现从业企业自由定价,这是经济的实际目标,是最具经济发展考核的支持依据,也是实体经济的 “着陆点”。所以,市场经济就要充分发挥实体企业在工程造价中的自由话语权,以此为基础完善具有真实代表的工程造价体系,为未来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数据。

3.3国家造价政策与企业管理匹配的调整

国家在公路造价政策上,全国通用一本书(定额),规定了工资、机械费、采购保管费、运杂费、间接费、管理费和税金等,这不能说不好,统一的定额可以作为造价宏观管理框架起到它在体系中规范、引导等作用,但毕竟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产生的实际造价还不是能靠一个定额来涵盖的;另一方面,国家虽已认识到企业建立自有定额的必要性,但仍未有效采取鼓励、考核等手段推进企业建设自身定额的进程(尤其是在招投标定价阶段应针对参与竞标企业建立定额对比考核项目点,以此推广企业定额的作用,推动公平合理的价格体系完善步伐),这对于需要建立现代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仍旧存在差距,忽略企业自身管理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就会对整个造价管理产生偏差,进而会使从业单位对造价体系的合理性、公正性、同步性产生疑议,为此一定要使造价管理倾向于促进企业造价建立、完善、考核与运用,这样才能使造价体系管理真实有效。

3.4客观因素在造价中的影响

由于工程实际运作中的变化千差万别,工程造价客观因素如自然因素、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市场因素、地域因素、突发因素、设计中的材料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都会对造价有所影响。而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因素、地域因素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市场的波动,同时,市场的波动反作用于工程造价,作用的结果即是工程所在地区的工料机各要素持续上涨,预测工程造价与投标阶段、投标阶段与实际施工阶段的价格出入较大;地域因素涉及地方政策支持与周边环境友好,生活与便于施工的各项物质支持要素与条件的好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包括综合实力、科技水平与内部精细化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工程造价的管理越精细,工程的投入产出比越大。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要更加深入全面地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才能在定价阶段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更准确更符合实际,另外,加大企业在定价、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增强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从双方面避免政府直接定价和企业操控价格的单方面行为,建立与完善造价体系,实现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3.5重视工程结算工作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5

关键词:非正式约束;主体功能区;经济适宜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1-0072-05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资源约束、生态失衡、社会分化等日益尖锐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种类型,以及分类区域政策五个方面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问题。然而,从目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效果上看,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薄弱,现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缺乏有力解释。事实上,主体功能区作为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实质是将环境约束、人地关系等具有区位特征的生产条件重新作为要素纳入理论分析。因此,只有从空间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各种要素的区位特征,我们才能进一步探寻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基础,并对主体功能区蕴含的客观规律做出更加符合现实的理论判断。

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适宜度

(一)非正式约束与要素区位属性

不同区域所拥有的特殊环境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非正式约束对其区域内经济主体的价值趋向、道德规范、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哈耶克(Hayek)等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那些无意识而成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风俗习性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文因素区别于制度、法律等强制性约束,而是一种非正式的行为约束[1]。同样,诺斯(Douglass C.North)等学者也认为,非正式约束作为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符合现代精神的约束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传统保守的约束环境则会阻碍经济发展[2]。

虽然经济学一直关注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学者却对经济增长理论是否应该引入非正式约束分析远没有达成共识。这种争议,其本质是非正式约束的区域性特征使其显著区别于传统经济性要素而具有明显的区位属性,正是这种区位属性使得非正式约束无法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一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其严谨而周密的数理分析,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范式的数理变革。正如克鲁格曼(Krugman P.)所说,“边际主义分析使新古典经济学可以将经济学与数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边际分析的凸性假设明显区别于过往的任何经济学[3]。”凸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前提,然而这种凸性假设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却都无法兼容要素的区位属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区位因素的引入无法保证消费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凸性假设,那么消费者则在追求最大效用的诉求下会在整个经济空间进行均匀消费,显然这与现实经济表现明显不符。同样,区位因素的引入也无法保证生产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生产的凸性假设,那么生产活动也会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在经济空间均匀分布,从而聚集会因为地租的上升而不复存在,世界也将是一个“无城市的世界”。因此,在无法解决凸性问题时,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舍弃要素的区位属性以便保证其形式上的科学表征。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舍弃了要素的区位属性,但经济学家们却一直没有忽视对要素区位属性的研究。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可以溯源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那么当我们研究要素的区位属性时,是否也可以回到斯密那里寻找启示呢?实际上,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要素及要素禀赋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所有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因素都是要素的范畴,要素既包括(劳动、资本等)经济要素,同时也包括(宗教、道德等)非经济要素[4]。如果像斯密所说,宗教、道德也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要素,那么这就意味着,复杂经济活动的构成必然包括区位因素的影响。然而,尽管经典作家已经注意到了经济活动中的区位影响,但是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典作家们曾做出过这样一种判断:任何经济地区都不可能赋存其生产中所需的全部要素,生产要素克服区域障碍从而进行区域间流动就成为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生产的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促使着经济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在这种努力下,尤其是随着高速运输工具的普及,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的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区域间经济要素转移的空间成本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已经开始大大减弱。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我们对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日益严重,我们对要素的流动性也有了新的判断。有些要素只在特定区域存在,它们不能在区域间进行流动,这部分要素在生产活动中表现为较强的区位特征。尤其是不同区域所拥有的非正式约束环境,其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移动或复制来获得这种生产中的环境支持。可见,要素的区位属性是我们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时所无法规避的问题,对于经济活动的分析,我们只有充分考虑要素的区位属性,才能准确地辨析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及其客观的演进规律。

(二)经济适宜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如果我们意识并承认要素具有区位属性,并且从区位的角度上看,非正式约束又是特定区域显著区别于其他区域的重要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复制或模仿来获得这种经济活动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因素,那么生产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其他经济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就成为接下来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此时面临着如何从非正式约束视角解释主体功能区形成的问题①。正如前文所说,非正式约束和经济性要素的共同作用,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该区域经济性要素能够相互匹配,区域生产自然能够实现其经济目标;而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经济性要素不能相互匹配,区域生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此时,无论是增加经济性要素质量上的投入,还是增加它们数量上的投入,区域经济仍可能会面临严峻的状态。这是因为,造成区域经济面临严峻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经济性要素“质”的问题,也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其与该区域非正式约束环境适宜与否的问题。因此,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就是我们目前要研究的重点。这种新的经济秩序我们称之为经济适宜度。

EADi=(■?棕jEUDij)(■?棕jECij)-1

其中,EAD为经济适宜度水平,EC反映的是非正式约束条件,EUD反映的是经济性要素的利用度,i是不同区域的序号,j代表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种类,ω是权重系数。非正式约束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社会经济总量;而经济性要素利用度则是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如何最高效率地对各种经济性要素进行配置以获得更高的产出。经济适宜度是衡量要素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讲,非正式约束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其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科学、合理的匹配为前提,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与其非正式约束环境相互适应,那么尽管该区域短期内可能获得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必然会因为非正式约束环境的排斥而面临严峻的状态。另一方面,非正式约束对经济性要素具有明显的效率选择性。特定区域的非正式约束条件往往可以和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相结合,但其生产效率显著不同。换句话说,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特定区域可以通过对经济性要素进行效率选择,从而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绩效向帕累托最优状态进一步逼近。

二、经济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

虽然经济适宜度以度为其形式表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之间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却是其研究的深层次内容。因此,当我们对经济适宜度进行解析时,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理论基础也逐渐开始清晰。“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形成规范的空间秩序,……。”[5]从规划纲要所反映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来看,广义的“承载能力”必然包括不同区域在其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非正式约束环境,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与其非正式环境相适应。此外,规划纲要中所要求形成的“规范的空间秩序”也进一步强调了非正式约束条件与区域内经济性要素要形成高效率的配置,经济适宜度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具竞争力的、是不可持续性的。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确保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会因为其配置效率损失而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可见,从主体功能区宏观规划来看,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探寻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确实是一条可行路径。那么接下来,经济适宜度对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动力又能有何种程度的解释呢?

(一)经济适宜度与分工、专业化

一般认为,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而亚当·斯密又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中认为“分工是财富增长的起点……,是经济活动方式的变革……,从而分工的每个优点都与国民财富的增加紧密联系。”②[6]因此,当我们尝试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研究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时,分工和专业化就自然成为研究的起点。

关于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根源,古典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区域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生产效率也会因此而显著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落差。古典经济学认为比较优势落差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原因,这种判断的前提是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正如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对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进行论述时说“资本所有者在资本离他而去时会产生某种想象的或实际的不安全感。……每一个劳动者也都不愿背井离乡,带着已成的习惯而置身于异国政府和新法律下”。[7]同样,赫克歇尔和俄林(Heckscher and Ohlin)也是基于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最终完成了其经典巨著《要素禀赋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高速运输工具的普及,区域间要素转移的空间成本对于经济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弱,各种生产要素都开始具有了相对自由的区际流动性。当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性足以弱化区域间的比较优势时,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分工和专业化就无法存在了。为摆脱这种困境,经济学家们无奈之下便开始舍弃要素和要素禀赋理论,转而在生产领域寻找分工和专业化的解释。在这方面,阿林·杨格(Allyn Young)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生产迂回程度的提高是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根本原因。越来越细化的生产环节一方面促进了新产业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促进着生产效率的提高[8]。显然,阿林·杨格等学者在生产过程中寻找分工和专业化的原因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以生产迂回程度来解释分工和专业化,却又无法解释区际间分工和专业化的形成问题。因此,尽管阿林·杨格等学者在专业化和分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要全面研究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原因(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间的分工和专业化),我们还需要再次回到要素及要素禀赋的视角。

实际上,古典经济学在分工和专业化研究上的困境,源于其理论假设所带来的内在逻辑冲突。如果生产要素都能自由流动,不同区域就会因为具有相同要素条件而失去比较优势,分工和专业化也将会不复存在;而如果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那么虽然这种假设可以在分工和专业化形成原因的解释上自圆其说,但是却又与现实的经济情况有着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古典经济学的这种分析困境,究其本质是其在要素的区位属性认识上过于偏颇。正如本文所述,尽管现代技术和运输工具已经极大地加强了要素的流动性,但是生产要素按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质仍具有区位特征。尤其是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上文对经济适宜度的分析和阐述基础上,我们对区域间分工和专业化的来源就可以做出新的理论判断,即区域间分工和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特定区域生产某种产品的有利条件,这种有利条件来源于不同区域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与其经济性要素的适宜度水平差异。当某区域内非正式约束与其区域内经济性要素的适宜度水平较高时,该区域内非正式约束条件与该区域经济性要素的配置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那么该区域就会拥有比较优势。这是区际分工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适宜度视角,我们对区域间分工和专业产生的原因重新进行了理论判断。同时,这种理论判断也揭示了四种类型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协调问题。由于各类型主体功能区之间拥有不同的非正式约束条件,因此即使各功能区之间经济适宜度水平相同,不同类型功能区之间的发展也必然表现为不平衡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无法追求各类型功能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或者力求缩小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对不同国土规划区坚持四种开发模式,并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去评价各类型功能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经济适宜度与聚集

分工和专业化必然导致聚集。一般而言,非正式约束条件是某些区域特有的环境特征,它们无法在区域间进行流动或者流动的空间成本很高,而经济性要素则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在不同的区域内可以自由流动。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聚集只能是经济性要素在特定区域内通过与非正式约束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聚集。正如本文之前所说,现实经济定区域内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会对经济性要素进行效率选择,因此非正式约束环境在聚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经济聚集的性质和特征。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经济性要素在区域内形成的聚集,必须以与非正式约束相互匹配为前提,否则与非正式约束不合适宜的经济性要素的空间聚集从长远来看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聚集必然是在经济适宜度水平的提升中产生。只有这样,聚集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传导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区域非正式约束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传导过程的起点,决定了区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区域内非正式约束环境对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也决定了聚集的内容和性质。

2. 聚集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聚集对经济联系的乘数效应会促使经济性要素开始区际间流动③。而与此同时,非正式约束环境对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一方面加强了某些经济性要素的区域流入,但是同时也促使了某些配置效率较低的经济性要素的区域流出。

3. 分工与专业化导致聚集,聚集也会强化分工和专业化。当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使得区域内乘数效应表现为正向作用时,经济性要素呈现为净流入,经济聚集度也会增加;相反,当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使得区域内乘数效应表现为负向作用时,经济性要素呈现为净流出,经济聚集度会下降。

4. 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效果,从时间维度来看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提高;从空间维度看则是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在这一过程中,区域经济的经济适宜度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区域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三、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的主体功能区动力模型

如上所述,由于非正式约束环境对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经济性要素区际间的流动,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同样,这也是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动力基础。但是辨析和强化这些理论判断,我们还需要严谨的数学证明。因此,我们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模型来进一步探求经济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模型假设与推演

1. 假设存在一个区域经济体,经济体内非正式约束与各种经济要素的相互匹配是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区域经济体内存在数量为R的经济性要素。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假设经济性要素呈现连续性分布,并且经济体内非正式约束以一维空间 ?椎=(-∞,+∞)为表现形式,区域内的非正式约束分布密度为1,机会成本为?赘A>0。

2. 当经济性要素与i区位的非正式约束相互匹配进行生产时,产出效率水平用?渍=?滋(?着,?仔)+Wi度量。此处,函数?渍为严格递增,且二阶连续可微。而?着为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仔为i区位中单位经济性要素的空间距离,反映生产的集聚程度;Wi为i区位上经济性要素间的彼此联系。经济性要素在该区位上的预算方程可以表述为:?着+?仔?赘(i)=Z-U(i)。Z代表着经济性要素当期获得的报酬,?赘(i)表示要素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产出,U(i)反映着经济性要素与该区域非正式约束相互匹配时所能达到的产出。同时,专业化分工产出标准化为1。

3. 不失一般性,模型将参与生产过程的非正式约束影响边界设为[-x,x]。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程度?着可通过方程?滋(M,?仔)=?渍-Wi解出,因此?着又可以表示为?着=M(?仔,?渍-Wi);经济性要素的竞租函数可以表示为:

B(i,?渍)=■[Z-M(?仔,?渍-Wi)-U(i)]?仔-1(1)

4.为更多获取各种均衡状态特征,我们进一步进行函数假设。首先,函数?滋为:?滋(?着,?仔)=?着+?茁log?仔。其中,?茁表示生产效率中生产集聚的权重。不失一般性,假定i区位上的Wi为固定W,而经济性要素与非正式约束相互匹配时所能达到的产出为:

U(i)=■ti-fg(f)df(2)

其中,g(f)为区位f的经济性要素密度。进一步处理上式可得:

U(i)=■t(i-f)g(f)df+■t(f-i)g(f)df(3)

5. U(i)会随经济性要素的区位以及经济性要素密度而变化。因为在均衡状态下,所有经济性要素都必须达到相同的产出效率水平?渍*,因此(1)式可以重新写作:

B(i,?渍*)=■[Z-?渍*+W+?茁log?仔-U(i)]?仔-1(4)

6. 关于?仔的一阶条件可以给出如下的均衡条件:

Z-?渍*+W-?茁+?准log?仔-U(i)=0(5)

令?浊=Z-?渍*+W-?茁,

从(5)中解出?仔,可得:

?仔*(i)=exp(-?滋?茁-1+U(i)?茁-1)(6)

故,g*(i)=exp(?浊?茁-1-U(i)?茁-1)(7)

其中g*(i)=?仔*(i)-1,将(6)式代入(4)式,可得,

B(i,?渍*)=?茁?仔*(i)-1(8)

7. 因为B(i,?渍*)=?赘A在区域的均衡边界x*,我们可以得出,

?赘A?茁-1=exp(?滋?茁-1-U(x*)?茁-1)(9)

8. 对(3)式求两次导数可以得出,

■=2tg*(i)

所以U(i)在i处是严格凹的。那么由(7)式可以得出,

■=2texp(?滋?茁-1-U(i)?茁-1)(10)

解这个微分方程,可以得到,

U(i)=-?茁log[?茁t-1exp(-?滋?茁-1)h2exp(hi)[1+exp(hi2)]-1](11)

9.将(11)代入(7),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

g*(i)=?茁t-1h2exp(hi)(1+exp(hi))-2(12)

显然,反映产出水平的经济性要素集聚程度就成了常量h的函数,该函数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并且对(12)式求关于i的一阶导数可以发现:在i=0处g*(i)有一个唯一的最大值。所以,生产集聚程度的均衡分布是一个单峰曲线。第二次求导可以发现,g*(i)在[-h-1log2+■,h-1log(2+■)]内是凹的,而生产集聚程度在该区间外则是凸的。

10. 此外,利用(9)及(12),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集聚中心边界必有以下条件成立:

?茁-1?赘A=?茁t-1h2exp(hx)(1+exp(hx))-2(13)

并且,对于区间(-x,x)上的集聚度求积分,可以得出,

R=■(1+exp(hi))-2h2exp(hi)di=2?茁ht-1(exp(hx))-1(exp(hx)-1)(14)

这两个表达式给出了常量h以及经济集聚边界x的均衡值。在(13)式和(14)式中令?孜=exp(hx),从中解出f,并替代(13)式中得到的值,再通过(7)式,我们就可以得到:

g*(0)=?茁-1(16-1tR2+?赘A)(15)

(二)模型的主要结论

1. 经济适宜度在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的作用足以形成一个内生的经济集聚中心,经济性要素并不在经济空间均匀分布,经济性要素受经济适宜度提升效率影响而聚集在区域经济中心,这意味着经济适宜度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2. 经济集聚中心内,经济性要素与非正式约束的适宜度水平最高,而当与经济集聚中心距离不断增加时,适宜度水平也会不断下降。经济性要素的近似正态分布说明,虽然经济适宜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即经济性要素会趋向于适宜度水平较高的区域。但是经济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边际报酬也足以排除其完全聚集在一个区域的可能性,这是由不同区域内非正式约束不可流动性所保障的。这种结论与现实经济实践的表现也是相互符合的。

3. 通过(13)~(16)式表明,随着经济性要素规模的增大,经济集聚中心的波峰就会向上移动,这与现实经济也有很高的拟合性。当经济性要素的流入效应大于流出效应时,区域内经济性要素类型会增加,这必然会提高匹配效率,进而增加要素回报。此外,当单位经济性要素与非正式约束匹配产出上升时,非正式约束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当生产集聚权重增强时,经济集聚的波峰就会向下移动,这表明经济集聚中心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任何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非正式约束和经济性要素的共同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聚集必然是在经济适宜度水平的提升中产生。只有这样,聚集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而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看,非正式约束以及经济适宜度水平的差异则是区域间分工与专业化产生的重要原因。经济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判断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进一步验证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功能区划思想。由于不同区域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以及经济适宜度水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究其本质是建立在经济适宜度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盲目追求不同非正式约束环境下各区域之间的平衡增长,尽管短期内可能缩短发展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适宜度水平较低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客观条件必然会因为区域禀赋的过度开发而损害,进而加剧未来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换句话说,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这就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初衷和理论归宿。

注释:

①本文的经济性要素泛指不具有区位属性或区位属性较弱以至于在生产活动中可以忽略的生产要素总称。

②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关于分工三个优点的论述分别为:每个工人的技能和机灵的提高;时间的节省;机械的发明。

③乘数效应是指特定空间聚集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主体的数量增加的倍数关系。

参考文献:

[1]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Douglass C 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Krugman P,Fujita M,Venables A.J.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9.

[4][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7]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Allyn Y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J].The economic journal,1928,(11),101-106.

On the Informal Constraints and Spatial Economic Growth Mechanism

Jiang Li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7, China)

工程经济要素范文6

现有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深度不能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的需要。期望通过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得到快速发展。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财务评价,主要采用的指标具有明显的财务性质,其依据就是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财税制度、价格体系等,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前提下,从纯粹财务的角度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计算,从而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及运营发展能力等,财务评价主要是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是从国家的整体角度来看待项目的社会性效益,剔除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内部转移支付后,采用影子价格计算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即社会性效益,主要评价的是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宏观内涵十分明显。

2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一点,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

3水利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不灵活,发展思路不开阔。上有的水利部门难以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收效甚微。

3.2水利产业经济规模单一、档次低。水利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开发力度缺乏完整、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水资源经营企业面临着资产不优、经营无门、财力薄弱的局面,经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

3.3水利工程受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除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3.4资金短缺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一批水利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水利系统造就了大批工程建设的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屈指可数。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这是造成水利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4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

尽管我们在形式上已经否认“水资源无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使用”的价值观,但在实践上还没有彻底地抛弃,在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只强调人的劳动价值,没有将水资源本身价值考虑进去,就是明显的例证。调水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由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变化,水资源价值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大型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时,如果仍然不改变“水资源无价”的错误理论,会导致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失真及决策的失误。

4.1水资源价值影响供水区供需矛盾。为了研究水资源价值对供水区供需矛盾的影响,我们假设除水资源价值以外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并且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在此条件下水资源价值是调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调解器。具体地说,当水资源短缺时,水资源价值高,水资源越短缺,水资源价值越高;当水资源供求量越大时,水资源价值越低,甚至可以忽略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资源价值对水资源供需有很大影响:在考虑水资源价值情况下,由于水价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它给我们一个很大启示:在水利工程可行性评价中,在开展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状况预测时,应该充分地考虑资源本身价值对需求的影响,否则,供需矛盾的定性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