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造业产业分析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生产业 制造业 关联效应

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这个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飞速发展,而生产业和制造业二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广东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外向型经济的广东省许多年来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制造业基地。2008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日益显现,曾经为广东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却也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考验。面对这样的现状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广东省制造业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广东省要保持其在全国制造业界内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适应甚至超越潮流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广东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以及探讨了对制造业有重大影响的生产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并且对生产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期得出一些对广东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其竞争力的实用性建议。

广东省生产业与制造业投入产出法关联效应研究

对生产业和制造业概念的界定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笔者根据国家标准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得出制造业共有17个行业(见表3)。其次,依据生产业的特性,将生产的行业界定为8个产业(见表3)。

(一)生产业与制造业经济关联效应分析

本文采用了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反映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1. 直接消耗系数。通过归纳和计算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可以得到广东省2007年直接消耗系数表(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获知,广东省制造业对生产业的直接消耗较大,为0.0515,即每生产一个单位制造业产品需要消耗的生产业产品约为5%。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更大一些,为0.1700,经济意义为每生产一个单位生产业产品需要投入17%的制造业产品。

2.完全消耗系数。表2为广东省2007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为0.2304。数值较大说明了在制造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较多的消耗了生产业。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为0.6854,相比对其他产业的消耗程度,表明生产业对制造业的间接需求更多一些。

(二) 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一般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达了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影响,笔者截取了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各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交叉项部分,重新组成一张只涉及生产业和制造业的矩阵,以此矩阵为基础,计算得出相应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生产业与制造业拉动作用分析。本文的影响力系数经过处理,表示的是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的影响力水平。

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见表3,排名为各行业在各自产业内的名次。在制造业内,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最低。在生产业内,影响力系数最高的行业是综合技术服务业;最低的是房地产行业。制造业大部分影响力系数的值远大于生产业。

感应度系数——生产业与制造业支撑作用分析。本文的感应度系数同样表示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相互感应度水平。

感应度系数见表3,可以从表中看出,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感应度排名为前两位,并且它们的感应度系数值也较大;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排名最末。制造业的感应度值普遍大于生产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而生产业内,感应度系数最高的是金融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的感应度系数最低。

生产影响广东制造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OLS回归分析

(一)全员劳动生产率

本文采用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制造业的产出效率,公式如下: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制造业从业人员数

广东省历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呈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表明广东省制造业的产出效率正在逐年稳步提高。

(二)生产指标

根据参考国内已有学者对生产研究的相关文献,且从生产的内涵出发,本文将生产分为上、中、下游以及全程生产,并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了如表4所示的生产指标体系。

(三)OLS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用LD代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以建立出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

LD=α1UP+β1MID+γ1DOW+δ1FUL1 +δ2FUL2+δ3FUL3+δ4FUL4+ε

对上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内为各系数的t值,从回归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程度比较理想,各回归系数基本符合经济意义,各指标对RCA影响效果也较为显著。

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上、中、下游以及全程生产业对制造业生产率存在一定的支持作用影响,但他们的回归系数都比较小。由于本计量分析中所选的指标不够完善,所选的指标只是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折衷。此外,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服务的外部效益也远远超过了统计的范围,所以以上回归关键在于度量生产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正向支持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直接贡献和完全贡献,我们可以发现广东省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贡献远不如完全贡献。这表明,广东省生产业对制造业产品的终端推广和营销等方面能做更多贡献的潜力依然很大,有待发掘。

一方面,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的数值反映了广东省生产业发展较滞后,尚未跟上制造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平均支撑作用在不断地加强,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则在减弱。生产业对于制造业的终端环节的影响力不足,那么将会直接影响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并会制约生产业自身的发展和升级。

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局限,存在规模小、发展水平较低的现象,还不能对制造业起到强大的支持作用。与此同时,现有的生产业的服务质量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虽然生产对制造业的正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发展生产,使形成带动自身和制造业共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江静,刘志彪.生产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J].南方经济,2009.10

2.徐国祥,常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J].统计研究,2004.12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业 中间需求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弊端在不断显现。微笑曲线中提到研发和市场吸收了整个价值链中大量的价值。而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其大部分价值则集中于微笑曲线中端,即组装与制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附加值相对来说较大的服务产业则大多采用外包的形式。生产业特有的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以及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天然的产业链条关系为“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提供了绝佳机遇。中国企业或经济体应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演变。制造业投入的一系列生产服务一部分由制造业自行提供,另一部分则由生产业提供。生产是制造业企业差别战略的根源之一。处于买方市场的需求状况下,产品本身越来越不及产品的功能价值和产品个性化重要,因此整个市场的运营规则在变化,生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且在整个市场中谋到了一席之地。在以服务业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今天,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业,引领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注重规模还是注重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Coffer提出生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都可视为一种中间投入的产业。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提出了对生产业的新诠释,生产业指的是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对应的,生产业指的就是生产企业的集合体。总的来说,生产业是指集中知识技术资金作为中间投入为其他产业服务的产业集合。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业与制造业联系日益密切,两产业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究其根源可归类为四种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

需求遵从论认为,生产业是制造业的衍生产业,是基于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因此生产业的发展也受制于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工业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在加大工业投资的同时也带动了生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是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我国的服务业并没有取得所预期的显著增长,然而发展速度在全球而言却名列前茅,其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供给主导论认为,生产业作为制造业的燃料,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条件,生产业的日益壮大推动了制造业的阶梯式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过慢则会影响制造业发展水平,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生产业会影响商品的生产率,成为制造业企业间拉开距离的竞争点。顾乃华、毕斗斗、任旺斌等人认为,在现期的中国市场,生产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赖以生存的重点,且市场程度越高的地区,生产业同制造业相互牵制越密切。

互动论认为,制造业与生产业是相互依存的互惠关系,非一部门推动另一部门的发展,而是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平等共存。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机会;而制造业的发展则是服务业不断前进的燃料。生产业在为制造业提供相关服务,制造业可获取到大量专业化服务,从而节约制造过程中不必要的投入;另外,制造业的发展也能使生产业从中获取利益。高觉民、李晓慧提出生产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的显著增长是双向促进的过程,而且生产业内部各部门均与制造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呈互动发展趋势。

融合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制造业与生产业将逐渐融合,相互渗透。从实现方式上看,技术上的互补、产品上的供需、业务单元的组合等都可以促进融合。制造业正逐步向服务化发展,制造业的产品是为提供服务而生产的,且其出售的不仅是产品,还包括随产品一起出售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一系列服务则引导着新产品的研发过程。童洁等认为共生性、内生性和互补性这三种融合模式推动着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发展。

以上四种观点中,前两种观点过于片面,考虑相对不够周全,笔者比较支持第四种观点。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模型,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价值增值的过程,根据供应链的核心内容,只有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统一,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制造业与生产业只有相互补充、相互提高才能使两产业共同进步。

二、分析方法

在对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中,除以往的定性研究外,主要集中于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对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等。现有文献很少从生产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的变化与发展方面来直观解释生产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北京市作为中国一个经济处于较为前沿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本文采用北京市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以投入产出法中的中间需求率为指标,以图形方式直观表现出生产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程度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本文将在文献评述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投入产出分析法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完整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包括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中间投入和增加值四部分。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 产业的中间需求量之和与第I 产业的总需求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H=■(i=1,2,3,…,n)

■X■,Y■分别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 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和最终需求量。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量越高,表明该产业越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由于任何产品不是作为中间产品就是作为最终产品,即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三、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出北京市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可看出,北京市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中间需求逐年变化,结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批发零售业相对保持较大的比率。制造业对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需求相对逐年增加,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呈减少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与预期相反,整体需求呈减少趋势。

为了数据能更直观的在复杂网络上呈现,将节点之间的连线长度以H0表示,其中H0=1-H,如表2所示。

如图1所示,2000年北京市制造业对生产业中间需求较大的为商业、科学研究事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对饮食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需求与其他生产业相比,其中间需求率较低。

如图2所示,2002年北京市对生产业进行了新的划分,改商业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扩充饮食业为住宿和餐饮业,删减旅客运输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将其合并分解为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北京市制造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相对较大。

如图3所示,2005年北京市制造业对邮政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中间需求较大。与2002年相比,制造业对教育事业中间需求增长较大,可见制造业开始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

如图4所示,北京市于2005年又再次划分了生产业。删减旅游业、科学研究事业、其他社会服务业,增加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的中间需求相对较大,与2000年较为一致。

如图5所示,2010年北京市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中间需求中,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与2000年、2007年较为一致。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以北京市制造业对各生产业需求的强度及变化趋势为着重点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制造业对各生产业的需求结构在不断变化。

首先,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和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受生产业影响。北京市制造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中间需求不断攀升,表明北京市制造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及高价值链环节转移,从以生产装配为主导不断发展为高价值生产业为主导。其次,北京市制造业对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逐年递减,表明北京市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趋势并不明显。应加强相关产业投入,带动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再次,北京市制造业对金融业与租赁产业的中间需求相对稳定发展,表明资金对制造业整体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制造业对各生产业的中间需求相对并不稳定,变化趋势较快,其制造业在不断完善,结构日趋合理。要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生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北京市为例,我国制造业应加强生产业中的技术投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将重心移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价值产业,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目前制造业缺乏知识技术支持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保证对生产业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制造业技术不足的特点,发挥生产业的产业创造力、经济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制造业与生产业同步稳固发展,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SY12010);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BSY13005)。)

【参考文献】

[1] 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7).

[2] 黄莉芳、黄良文、郭玮:生产业对制造业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1(3).

[3] 唐强荣、徐学军: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J].软科学,2009(8).

[4]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5] 李春艳: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背景:四川生产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7] 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中国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6).

[8]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9]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0] 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2).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集群;制度建立;科技创新能力

课题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编号:2015zc092)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山区,是中国最贫困落后的省份之一,历史上只有小规模手工业,大规模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出现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三线建设时期:上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出于战备需要在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科技、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O,同时将一大批军工企业从中东部地区内迁至贵州,相继建成以航天、电子、航空为代表的最重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都匀、安顺等地。

(2)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加之国防压力减轻,贵州以军工为基础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普遍陷入困境,开始尝试军品转民用,并从深山变迁到城市,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开发了诸如电冰箱、电视机、电暖炉、电动车、汽车的民用产品。由于转型不畅,技术优势未能转换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普遍陷入发展困境。

(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大量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要素流向贵州,尤其是“工业强省”战略提出后,贵州每个县基本都建立了经济开发区,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迎来了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产业升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

(1)制造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较低,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进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如2015年贵州制造业企业的R&D投入强度,包括人员全时当量、经费总量、项目数量分布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26、26、24位,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周边的四川、重庆、广西、湖南。

(2)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贵州制造业企业长期处于国有体制之下,政企不分、官商不分,缺乏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即使偶然有优秀人才出现,也往往流失到东部发达地区,这对企业的升级转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3)贵州制造业企业由于人才存量有限、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往往通过技术引进、模仿改造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往往存在层次较低、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除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还有特别注意如下升级路径:

(1)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外部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制度创新途径。如建立明晰、明确的产权制度,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脱胎于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历史包袱重,市场灵敏度低,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外部制度环境,才能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2)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对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亟待发展高端制造业,为市场提供节能化、智能化、服务化的产品。因此贵州制造业产业集群必须将企业定位为技术研发主体,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产品建立高效的技术研发体系和产品转化体系,使行业逐渐从主要依赖初级生产要素向有创新驱动、科技驱动为主的产业链上游转变。

(3)积极开辟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载体。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更多需要的是技术支持和产业开发。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助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物流、农村、社区、产品销售、人才培训、营造环境等电子商务生态链环节,加快基地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建设,引导和促进基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人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学术探讨、现实研究、实证调查研究等,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科技服务。

(4)加快先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迫在眉睫。制造业是贵州工业发展的龙头,传统制造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加快我省制造业信息化是提高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我省优势制造业产业资源,将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通过共享形成智慧库,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节约管理成本、生产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设计制造的准确性,缩短开发周期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壁宏.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D]西南大学,2012.

[2]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分析的数据[J].经济地理2014,34(1):108-113.

[3]郎贵飞.产业集群:贵州经济增长的源泉[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25-29.

[4]李鑫.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重庆交通运输制造业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1-26.

[5]王腾毅.贵州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J].商情,2013(12)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文创产业;制造业;产业共生行为;产业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的研究起源于生物学,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认为共生是多个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协同进化的关系。随后共生这一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袁纯清(1998 )总结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是共生的三个要素[1]。其中共生模式是指共生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因主体间行为和组织程度的不同可加以分类区别。从行为模式上,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情况。共生理论具体应用到产业层面,表现为不同产业之间或者同类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状态,各类企业之间通过资源、产品或副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文化产业”和“文创产业”两个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常被提及,在此加以界定。“文化产业”在国家统计局2018 年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涵盖范围广泛。“文创产业”的概念根据杭州市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与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产权的形成与应用为载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产业。“文化产业”的概念强调相关生产活动的文化属性,而“文创产业”的概念,更突出“创意”的产业化,在现行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上两者没有本质区别[2],在本文中不再刻意加以区分。工业工艺设计、创意咨询、商务策划等文创活动能增加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而高效的加工制造体系,能迅速吸收并把文化创意转化为产品,并能借助金融、市场传播体系,快速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使其产生的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

1 文创产业与制造业共生的动因

1.1 以文创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是大势所趋

将文化创意元素引入消费品制造业,能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高附加值的传导机制,丰富制造业发展的品质和内涵,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力提升制造业品牌形象,还可以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并形成新的消费市场。自20 世纪末以来,各发达国家纷纷大力扶持文创产业。如美国通过其文创产品向全世界输出文化和价值观,并且开展文化渗透形成文化霸权;德国通过工业设计领域的创新实践,引领全球工业设计的国际潮流。

1.2 文创产业是促进浙江省制造业提升的重要途径

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浙江省不少制造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浙江省制造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体,是浙江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总体而言,浙江省制造业劳动密集度偏高,工艺技术和创新积累不足,产品附加值有限,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改善这种境遇一方面需要激发文创元素的开发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原创设计保护力度,促进文创产业“质”与“量”共同进步;也需要通过文创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作用,强化文化要素、工业设计理念和创新创意内涵与制造业的充分互动,才能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1.3 浙江省具有以文创产业实现制造业提升的优势与基础

文化产业已成为浙江省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浙江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和活跃的创意氛围,激发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2017 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745 亿元左右,占全省GDP比重达7.2%,截至2017 年底,全省“四上”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单位5675 个,营业收入9372.29 亿元,比2016 年增长19.4%。预计到2020 年,全省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将达到1.6 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3]。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对传统制造业产生积极作用,为企业增加可持续竞争力提供保障,浙江省制造业拥有通过与文创产业互动渗透、提升自身能力的客观基础。

1.4 制造业能实现文创产业由“无形”到“有形”

无形的文化创意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在工业化设计和生产理念下产出的文创元素,凭借制造业系统、有效、快速等特性,能高效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形成物质产出,反哺文创产业的发展,因此制造业是实现文创产业转化的有利途径之一。在浙江省现有产业条件下,制造业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与文创元素融合互动最具潜力。这种融合互动加速了文化创意实物化的过程,当无形的文化创意想法以实物商品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时,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创意、衍生新的需求,最终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实物商品销售互促的闭环循环系统。

2 文创产业和制造业共生的行为模式

2.1 寄生模式

在二维的共生系统内,两个企业中的一个必须向另一个企业索取利益才能生存,另一方也客观上为其提供所需的利益和条件,利益从寄主企业单向地流动至寄生企业,寄生企业是共生行为的净受益者。这种模式可表现为中小企业依附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分出其既有业务给其附庸企业;或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大型企业的子企业,母企业向子企业进行利益的直接输送。

2.2 偏利共生模式

在二维的共生系统内,两个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共生关系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交流,这种交流产生超出两个企业单独运作时产生的效益总和,但超出的效益只由其中一方独享。这种模式往往表现为一方有强烈的利他倾向,如一个龙头企业帮助同行业中小企业,给予帮扶的企业在一次或一个方面的偏利合作中也许没有利益收获,但在其他的合作中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2.3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在二维的共生系统内,两个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共生关系后,能产生超出两个企业单独运作时产生的效益总和,并且超出的利益由两个企业按一定比例共同分享。这种模式下,两个企业间一定有着天然的资源互补特性,企业专业化分工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在效率提升过程中产生更高的效益。但非对称性的利益分享会导致企业间差距愈发明显,共生关系也将越来越不稳定,直至瓦解。

2.4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在二维的共生系统内,两个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共生关系后,能产生超出两个企业单独运作时产生的效益总和,并且超出的利益由两个企业按相同比例共同分享。这种模式下,两个企业必然有着天然的资源互补,且总体实力比较接近。企业的共生界面具有在所有共生企业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使所有的共生企业都能获得同等的利益分配,使所有的共生企业都能获得相同的成长能力。

3 提升两个产业共生效应的路径

(1)促进“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积极推动文创产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的创新驱动。制造业是浙江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制造业经济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但就综合素质而言,浙江省工业主体部分仍处在竞争力较弱的地位、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低加工阶段[4]。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浙江省应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充分盘活文化创意资本,通过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技术的应用与扩散、制度的激励与保障,来推动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现状。(2)促进设计手段深度融入制造业,引导制造业以核心竞争优势融合文化创意元素。通过把各类专业设计手段融入到制造业的上游研发环节,让符号、色彩、图案、形状等文化、创意甚至艺术元素伴生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伊始,能够极大地丰富产品的内在构架、外观设计与表现形式,提高产品的特色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程度[5]。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中结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工业产品的符号价值与风格品位,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巨大市场效益的同时,带来口碑、品牌、顾客忠诚度等产品附加价值的显著提高。(3)依托文化创意媒介平台,提升消费品制造业的营销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门户网站等文化创意媒介平台,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可以更便捷地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社会网络关系,开展交流与沟通,并及时把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企业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而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认同并获得品牌提升。部分消费品企业也可以尝试通过文化创意媒介平台吸引潜在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这种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的前置能极大地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4)挖掘引致需求带动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开辟文创产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的新路径。文创产业能为制造业产品价值提升提供巨大助力,制造业也能够凭借其成熟的生产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等内容的产品化与产业化。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过程中,满足文化创意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文化专用设备领域中派生出新的需求。伴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会拉动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这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陈丽丽.以工匠精神深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J].浙江经济,2018(23).

[3]江帆.创新助推万亿文化产业[N].浙江日报,2019-05-29(008).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5

随着我国生产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新技术的研究、新材料的引入等均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对行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逆向工程技术是当前推动生产制造业快速发展最为突出的技术支持,为生产制造业发展开拓了新方向。本文主要对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生产制造业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逆向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业;应用

逆向工程又称为反向工程,其是一种对产品设计过程的整体概念描述。在生产制造业中对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一般意义的研发某种产品即是指从无到有的产出过程,即为正向工程。而逆向工程则是对正常设计过程进行完全颠覆,将正常产品设计程序倒置,进行反向技术研究,该项技术在船舶制造、食品制造等生产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过程两方面,对逆向工程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意义

逆向工程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是按照项目来确定研究对象,选取典型较强的产品进行技术处理,根据样件的体积、类型选,来择相应的扫描方式将产品三维空间数据传输入计算机内形成图像,之后运用相关软件根据数据建立电子三维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后,将其转变成CAM产品样件制造过程。逆向工程在生产制造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如在船舶制造中,对船用螺旋桨的设计与制造,运用逆向工程技术通过三座标测量仪对螺旋桨关键位置的数据进行测量,能够开发出与螺旋桨匹配的CAD/CAM软件,从而使螺旋桨数控加工工艺得到实现;又如在食品生产制造业中,对食品外包装的设计与制造,通过运用逆向工程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吸引人眼球的食品包装,从而可极大促进食品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2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

2.1公司概况

本文主要以某饮料生产公司作为研究实例进行分析,该公司生产饮料涉及汽水、果汁、运动饮料、咖啡、乳类饮品以及茶等。

2.2生产步骤

生产部门接到订单后,根据要求改良产品瓶罐包装,推出一款满足市场需求现状的产品,并将产品投入市场进行推广和销售,以为推出消费者接受度高的产品提出良好改革设计方案。逆向工程技术在某饮料公司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流程如下。

(1)在扫描仪方面,应在已选用的模型上涂抹与扫描仪匹配的遮光材料,以避免在扫描过程中,因瓶体材料透光而导致模型结构扫描缺损,从而给后续建模处理工作加大难度或对建模准确性和进度造成影响。

(2)在模型体表面贴点方面,因为模型体表面上粘贴的点,是由特殊感光材料制作而成,其可对激光扫描发出感应,因此使用扫描仪对其粘贴位置模型体的三维结构数据进行扫描,从而可在计算机上得到三维数据输出。但粘贴时应注意的是,模型结构变化位置应与标点排布对应,避免过少而出现细节缺失。可增加相应的感应点排布,但由于其制作成本较高,在布置过多感应点后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应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合理布置,以使产业生产结构得到最优化。

(3)在模型体扫描方面,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扫描。在选择扫描仪时,应按照模型体结构类型与空间体积来确定,本研究中研究实例为饮料瓶,对此应选用支架固定扫描仪。将模型体放于支撑板上直至产品稳定后即可开始扫描,在扫描完一个局部面后,旋转支撑板直至产品稳定后继续扫描未知面。而在操作中,还应对观察扫描过程中的计算机输出成像,以确保模型体三维结构整体均被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4)在三维模型建立方面,在结束模型体扫描后,应按照扫描得出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根据原模型制作出准确电子模型后,结合前期市场调研中使用者对产品情感诉求与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对产品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改良,以制作出改良后的创新模型。

(5)在样件确认方面,完成创新模型制作后,由技术人员对样件进行制作,同时完成完成样件确认工作。在创新模型样件制作完成后,不应将其立即投入生产,而是应将其返回至设计研究人员手中,以实行最后的样件分析确认。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使用者进行调查,考查使用者对创新模型样件的接受情况,若该设计得到大众一致认可,即可最终确定该生产方案;若有多数使用者对该设计存在较大不满意情况,则需要对此进行再次修改,直至获得使用者认可,最后才可确定生产方案和投入生产。

(6)在模具制作方面,在最终确认创新模型样件后,即可将其投入到一线生产部门,制造相应数量的模具,之后根据模具进行批量生产,最后投入到市场进行大范围流通销售。直至这一步骤,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已完成完整的生产流程。

2.3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分析

传统工艺具有工业设计、测量数字建模、打样、样件确认、模具制造、模具试模、产品检测、投入生产8个生产环节。而新工艺只有扫描原模型、创新模型、样品和确认、制作模具、投入生产4个生产环节。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新工艺在操作步骤上已明显少于传统工艺,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在技术方面,传统工艺测量手段存在较大误差,需反复修正,极大地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新工艺流程简单,扫描设计精度较高,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极大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3结语

总而言之,逆向工程技术是当前推动我国生产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因此应加大对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出新型的逆向工程技术,提升我国生产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帅 张明慧 单位: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蕾.逆向工程技术于生产制造业的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5):73-77.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技术制造业;TFP;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03-01

一、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测算方法

目前学术界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有索洛余值法和DEA分析方法。索洛在1957年首先引入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以此函数为基础,通过数据回归后可以估计出在给定相应的劳动与资本的前提下,所得到的产出,再将实际产出与此产出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有剩余的部分,那么此剩余部分显然是此对应的劳动和资本所不能解释的,人们把这个剩余就叫做索洛余值,将这个余值除以产出,就可以得到以索洛余值法所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索罗也将其称为技术进步率。

利用DEA方法来评估效率时,它能同时处理多个输出和多个输入,无须对生产函数有特定的设定,即无需预先给定生产前沿面的生产函数,也无需人为给定各指标的权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偏差。此方法的实质是利用前沿分析法并且依据一定的标准构建一个生产的前沿面,然后计算被评估的对象与该前沿面之间的相对差距。进而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TFP,进一步可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可分解为,第一项表示为反映术效率变化情况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和反映技术变动情况的技术变动指数(Techch)。

(二)数据说明

笔者利用《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5~2012》统计全国31个省的12个高技术制造业的2004~2011年共计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Colelli(1996)开发的DEAP Version2.1软件测算出全国31个省市区的,以产出导向的不变规模报酬(CRS)的DEA方法下得到了TFP及其分解项Techch和Effch。基于数据,我们分析中国制造业TFP的区域分布情况。

二、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TFP的整体情况

1.整体上TFP在改善,但呈现出东部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地区的特点(如图1所示)。从整体而言,东中西三大区域自2004-2011的八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都保持在1以上,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在改善。三大区域呈现的特征为东部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地区,这与何传添(2012)所分析的广东省的情形基本相同,即发达地区的的数据会低于落后地区的数据。龙志和(2012)等在研究广东省中小工业企业的TFP也发现,TFP增长主要原因是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规模效率不仅没有带来贡献,反而是其变化为负,其在整体上抑制TFP的增长。同样Young(1994)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Young(1994)在对4个主要的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在1966-1990年间经济增长来源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远高于新加坡TFP的增长。Kim,LauLawrence(1994)的结果也同样与此类似。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相对较大,而在低增长率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这一贡献相对较大。

在将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后可以发现,三个地区几乎一致地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是基于技术变化,而不是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说明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的效率。东部地区是中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得益于政策和地缘的优势率先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得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上升,再加上随着富裕的劳动力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的越来越少,东部的工资成本也在上升,这使得东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的外资吸引力逐渐丧失。另外,在中国政府的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引导下,东部地区能够吸纳到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东部的用工荒和劳动力由东部地区向中西地区回流的现象。

2.变化趋势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直观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区TFP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即在2007年以前相对较高,而在2008-2009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应该是2008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随着经济政策的刺激,TFP便又呈现出上扬态势。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基本上一直呈下降的态势,而且其数值也是低于中西部。这应该与近年来的FDI下降有关。我们知道,FDI是通常代表着比东道国更高的技术、管理经验等综合体,而近10年来自欧美的FDI一直在下降。更不乏中国东部的跨国公司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而迁往中西部。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东部发达地区的TFP增长率却在下降。

(二)中国制造业TFP的分区域情况

1.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情况。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明显是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如图2所示。2004年以来,技术效率增长率都低于技术进步。受制于技术效率的“拖累”,近五年来,TFP增长率在不断在下降,技术效率甚至是在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说明即使是中国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依然未能充分地发挥出生产效率。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在东部地区,也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2.中西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情况。如图3所示,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也是明显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但并不是像东部地区的一直下降,而是在2009年以后又出现了上升的态势,其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都出现了改善的势头。当我们把技术效率变动进一步分解后,却遗憾地看到,中部地区的规模效率指数基本上一直是在恶化的。我们知道,规模效率深层次反映了管理水平,我们也只好说,和东部地区相比,规模效率的偏低也表明了中国地区的企业在规模效率方面还有更大的潜力,具有后发优势。西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情况基本与中部地区相同,只是“谷地”出现的时间比中部地区慢了一年,虽稍有反弹,但依然改变不了其整体下降的趋势。

三、结论

从整体而言,东中西三大区域自2004-2011的八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都保持在1以上,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在改善。三大区域呈现的特征为东部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地区。TFP增长主要原因是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规模效率不仅没有带来贡献,反而是其变化为负,其在整体上抑制TFP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3).

[2] 郑玉欲.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

[3] 何传添,谢 璇.1995―2010年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4).

[4] 龙志和,林佳显,林光平.中小工业企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J].科技管理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