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例6篇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 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初衷和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1-02

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的课程的改革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有关的人才。那么换而言之就是可以这么理解,任何课程改革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课程有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必要通过集中式的改革工程进行重大的修缮和改革。而该课程的问题也似乎可以通过这样的工程可以改进的。因此在任何课程改革之前,对该课程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肯定会对“该课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是不是靠日常的修正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课程改革方案是不是能够解决所面对的课程问题?”“该课程改革阶段的目标和总目标是什么?”等等问题提出假设。如果改革前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越改越差。还有,任何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结果一定会集中在提高课程的效益和质量上,我们的课程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因为这是课程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那么,试问一下,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减负”:目前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全国皆知,老百姓对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一点已是深恶痛绝,怨声载道,都希望学生不要太累了,但老百姓不知道学习负担重其实并不完全是课程的问题,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问题,国家相关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但管理层还是想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应该是“提高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快。为了适应高、快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全社会普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要求各行各业快出人才,样样都出速成班。但欲速则不达,大家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由此才出现了著名且又无可奈何的“钱学森之问”,因此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改革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应该是“全面发展”,国家管理层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和教育,使全国的青少年通过很好的课程教育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期待是非常清楚的,改革的措施也是全面的、有力的,但国家的期待和家长、学生的期待可能有些差距。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3

1 对“理论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龙安邦[1]从“基础原指建筑物的根脚,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定义为“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并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其他学者对于理论基础本身的研究是从其与指导思想的区别角度进行的。王华生[2]提出“澄清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哲学几个概念后才能进行对话,并认为大家将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混为一谈。”随后一些学者从概念上对两者进行区别,和学新[3]认为“指导思想就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起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思想,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来使用的;理论基础是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所依赖、依靠的理论,或者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理论前提,都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使用的。”体育界刘旻航等[4]也提出相似观点:“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它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大的方向;理论基础,从学科层次上看,是比指导思想低一个层次的,是更为直接的基础。”经过学者反复研究,多数人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两个不同层面的依据基本达成共识。

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2.1 体育课程改革“有无理论基础”

靳玉乐、艾兴[5]认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这种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体育课程研究中,党玮玺[6]认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只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而没有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人认为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或者理论基础模糊,导致实践中对课程改革许多理念理解偏差。高嵘[7]认为“客观地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宋翠翠[8]也表达出同样的担忧,“整体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没有能为课程改革做好研究的准备”,并认为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实践中接二连三出现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剧、体育教师不知怎么上体育课等等问题。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反映出新一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基础准备不足。

与此同时,在教育学界也不乏对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高度肯定的学者。马福迎[9]认为“反观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邓志伟[10]认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相当明晰,只是近来的一些批评反而使这一问题陷入混乱。”

综上所述,窃认为造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的原因有:一是缺少判断有无理论基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不统一;二是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些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论证。

2.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靳玉乐[5]虽然认为在课改之初没有理论基础,但在“应然”层面强调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解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新课程依赖的哲学基础。罗槐[11]在其后的《中国教育报》上进一步肯定了其观点,并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学说,无疑是对目前各种课程哲学的最集中的概括。”无独有偶,该观点在体育课程领域得到部分学者肯定,如陈红新、刘小平[12]认为“用本身争议就颇多的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显然是不妥的。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积极地吸取与借鉴国内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它是课程、教育的哲学基础。但是就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及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指导作用鲜有研究,同时由于课程、教育最终都要到哲学层面寻求本源,因此不免让人感觉“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13]。

第二种观点:国外各种“主义”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理论基础。刘昕[14]“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何元春[15]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为逻辑起点的,是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一脉相承的。还有学者承认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是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同时,不否认各种“主义”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面对众多的“主义”有些研究者则持谨慎态度,高嵘等[16]认为“我国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校体育硬件薄弱,体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大国,在这种国情下简单的‘拿来主义’难以成功。”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承认各种“主义”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然而,除刘昕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其它理论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对这些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理论体系研究基本处于空 白,更是缺乏作为理论基础如何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现的解释。

第三种观点:体育相关学科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吴永军[17]认为“从新课程改革具体的操作来看,其理论基础还包含了现代课程论(结构课程论、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以及一些后现代课程思想等。”张学忠认为[18]“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是上述各种‘主义’,而是前人已研究成熟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支撑着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研究认为学科基础与理论基础还是有区别的,学科基础上位于理论基础,因为每一个学科又包含若干理论,如体育学科中的运动技能形成理论、超量恢复理论等。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解释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话,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课程改革宏观的理论基础,各种“主义”作为直接的微观理论基础,那么上述各种学科基础可以作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理论基础。

2.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一元还是多元”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一元论观点主要指坚持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5]。

多元论出发点是将理论基础看作理论资源,认为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可借鉴和能帮助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各种理论都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资源来吸收、借鉴[3]。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使后人可以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因此多元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更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原理。反之,只有多元性才能博采众长,避免偏窄,眼界宽广,高瞻远瞩。

窃认为,不管是一元还是多元主要还是看在哪个层面上,在宏观层面即在哲学层面一定要有核心理论主导,这一核心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被实践所证明的,并具有稳定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即直接理论基础可以也应该是博采众长。但这里依然存在多元是否意味着无限,多元理论之间是互补、融合还是其它关系?本次课程改革在“实然”层面究竟以哪些理论作为基础?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4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国情”

对“建构主义、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持质疑或谨慎态度的理由在于这些理论是泊来品,不适合我国国情。高嵘[16]认为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有特定的适用情境,而西方的课程理念毕竟与我国课改的实施环境有不小的距离。李斌[19]对于借鉴国外的看法是“重心从看与国外的差距转向差异,从为什么借鉴转向如何借鉴。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其它实用价值的成果。”

仔细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充斥着“泊来品”、“拿来主义”、“水土不服”、“本土化”词语,多是从宏观上泛泛讲一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对于这些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适用的土壤是什么,是具有特殊理论的局限性还是具有一般理论的普适性?我国学校体育的国情是什么,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完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同?这些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直接下结论不免有武断之嫌,仅仅用非常浅显的“大道理”论证难以做到以理服人。

2.5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继承传统”

对于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另一诟病是丢弃了体育课程传统理论。宋翠翠[8]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对“传统”的分析和研究,存在着对“传统”缺乏研究和尊重的现象。赖天德[20]提出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对此,季浏[21]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新体育课程不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抛弃,而是对体育体育课程的扬弃。”还有学者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张庆新等[22]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和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比发现:第8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2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即是同一方向的。

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展望

1)从专题研究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学界对“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从课程改革之初从未间断过,但遗憾的是在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却没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专门进行研究的成果,大都散见于其他研究成果之中,且缺乏理论深度。因此,加强该理论问题的专门研究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2)从系统论角度整体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是就“理论基础而研究理论基础”,始终围绕着“哪些理论是理论基础”反复讨论,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如这些理论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些理论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知识观、教育观、课程观、师生观是什么等。只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寻求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否则就问题谈问题最终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达成共识。

3)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百年前学校设立体育课程以来,多次颁布相应的“标准”和“大纲”。期间,尽管较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但并不代表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从顶层设计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靠行政手段推进、自上而下进行,其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定体现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顶层设计文本中。就体育课程 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言,除以上法规、文本之外,本应该存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及体育学科专家的著作中。因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专家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准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体育学科专家的大多数研究成果没有对此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一遗憾直到2012年3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出版才得以弥补。在该著作的第3章“问题、挑战与回应”中,专门设立了“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节,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简单补充论述,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23]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论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进一步向全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明确阐述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总之,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并逐步得到解决,同样,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将随着众多学者的关注而逐步清晰。

参考文献:

[1] 龙安邦,范蔚.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4):21-26.

[2] 王华生. 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3] 和学新. 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法论问题[J]. 教学与课程研究,2006(9):87-88.

[4] 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 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 体育科学,2006,26(10):75-80.

[5] 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03).

[6] 党玮玺,张学忠.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对立[J]. 体育学刊,2010,17(10):71-74.

[7] 高嵘,张建华. 对我国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质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19-122.

[8] 宋翠翠.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0-86.

[9] 马福迎. 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0] 邓志伟. 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兼谈新课程的理论基础[J]. 全球教育展望,2006,6:18-22.

[11] 罗槐. 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12] 陈红新,刘小平.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刍议[J]. 体育文化导刊,2008(3):109-111.

[13] 高天明.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4] 刘昕. 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J]. 中国学校体育,2008(9):29-31.

[15] 何元春,葛宁,杨洪辉. 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3-665.

[16]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83.

[17] 吴永军. 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 教育科学研究,2010(8):5-8.

[18] 张学忠.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105-108.

[19] 李斌.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与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86-90.

[20] 赖天德.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J]. 体育教学,2006(1):9-11.

[21] 季浏. 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12-14.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改 评价体系 问题 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启动,不仅带来了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导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的革新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就: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考风考纪和招生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部分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院校分别开展了自主选拔和单独招生考试的试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此,明确新课改的目标及特点,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使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更好地指引新课程改革,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焦点问题。

一、新课改的目标、作用及特点

2004年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这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越来越为教育界所认可,建立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机制逐渐成为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统整协调作为高中教育培养的基本任务,蕴含着高中教育价值和理念的话语转换。新课程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推崇学生主体性,强调全面发展,突出终生教育,主张教育回归生活,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新课改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主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是此次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突破点。

2.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项改革措施连续出台;高考的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录取体制、录取手段、选拔标准都在不断改进。这些改革措施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为高校选拔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也促进了墓础教育的大力发展;同时伴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更加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新课改考试有利于中学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选拔录取新生。尤其是多样化的高考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学教学的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3.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高中都将实行新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在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行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内在潜能的发挥,并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课程资源中的地位以及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基础知识

强调人的社会性要求、基本态度。

(3)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倡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4)强调课程与学科间的整合

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引入教学,加强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当然,这种调整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又必然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之一。现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这种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近年来,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实行了新课改,在招生制度改革上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理论上说,高考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新课程改革。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我国普通高考的弊病就在于“一考定终身”。尽管“考分面前人人平等”一直被认为是体现我国统一性高考公平性的“至理名言”,其实质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生源不加区分而使用同一标准对考生进行评价。事实上,不同类型的高校对新生的要求,如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纠正当前教育的某些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高考的成绩影响了他们的将来。高考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程度,例如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确定、高考难度的确定以及考查范围的确定,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问题

在我国,“应试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主流,高考这一指挥棒仍在发挥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引领着教育目的和引导着教育过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因此高考科目设置就直接影响到从小学到高中的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由于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唯一标准,其权威性不断地强化,导致基础教育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渐渐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高考录取率即升学率成了衡量评价中学好与差的唯一标准。所以,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各中学为追求升学率不重视素质教育而只抓应试教育,为提高考生的分数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把学习目的变成“为考试而学习”,失去了把学习知识变成培养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素质的本源。

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问题

高等院校与普通中学对高考改革要求不完全一致。新高考改革既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要考虑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注意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高校自主招生本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教育的困恼。自主招生考试基本没有考试大纲,完全由大学教授命题,知识点多而广,部分甚至超出中学学习范围,但众多考生为了争得多一次的考试机会,往往牺牲课余时间去学习超纲知识,参加各类比赛,考取各种证书,想要搭上自主招生的快车,结果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影响了正常学习。因此,高考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重要求,需要改革者进行认真思考。

4.综合评价方式的效度和公正问题

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新课程高考中的一大亮点,便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毋庸置疑,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克服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惟分是取”的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到了许多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初始,很多省市虽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考核体系,但却没有对评价方式、操作规则等进行详细规定,造成操作难度大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担心学校和教师拥有这样的评定权后,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不正之风。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对策

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是高校招录制度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

1.坚持标准化统一考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从世界范围看高考改革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时间分区域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这一经验性政策应该继续坚持。第一,统一高考标准划一、命题科学、管理规范,考试效度、信度较高;第二,统一高考是以公平性和客观性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量尺,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三,统一高考具有其他评价手段难以比拟的经济,能够使考试简便易行,省时、省事、省力优点突出,有利于构建新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国情、省情、诚信环境和公众的承受心理等影响因素,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慎重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

2.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方式

改革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方式,就要完善中学校本评价,中学要使用统一的新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反映在考生的电子档案中,提供给高等学校。“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该评价体系要求中学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层次特长及发展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补充课程,增加一些加深加宽型、知识扩展型、技术技能型的新课程,形成中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在实践中对该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可制订一些可执行的、可检查的,非主观评分的具体量化标准,以使学生最终的综合素质得分不是教师的主观印象分,而是学生高中阶段活动表现所积累的客观分,从而保证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避免片面性、随意性及出现人情分等情况。

3.改革高考评价形式与内容

现行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即“以教育测验为评价手段,以心理测量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核查教师与学校效能的教育问责为评价目标,着重测量学生的智力与记忆事实材料的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中学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传授。相应的,高考内容也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只重视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忽视了对学生的应用力和创造力的考察。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基于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关系,高考形式与内容也应加快实现由知识考试向能力考试的转变,在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试,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独立分析、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上。

4.建立多样性考试选拔制度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在学习共同的必修模块之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应的模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选择,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必然需要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因此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考试选拔制度,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应该成为高考改革的有益尝试。在考试层次上,可以考虑将一般本科、重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分开进行,每个层次的考试采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上,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培养需求,通过统一高考、自主招考、毕业会考、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对学生进行考察并择优录取。

5.健全新课改高考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上,要求必须改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为此,新课程方案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并将这些纳入高校招生的录取标准。单一的高考成绩已不是高校录取新生的唯一依据,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选修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参加的社区服务活动、获得的科技成果,也是高校考察的重要内容。这种多元化的选才标准,不仅可以加强高校对录取生源的立体了解,而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建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多元化智能的承认和尊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要在高校招考制度中逐步引入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政府、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和广大考生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政府,一方面,应该积极倡导加强考试科学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建立专业化的考试机构,实现招考分离;另一方面,要根据国情进一步扩大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招生自,调动高校制订多样化录取方案的积极性,这对科学建立高考评价机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庄小平.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与招生,2010,(2).

[3]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8).

[5]徐俊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与考试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7,(6).

[6]刘清华.高考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华,李雁冰.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8]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9]王伟宜.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改革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5

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中外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考察20多年来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不仅有益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8~1985)

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

翻译、评介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本阶段我国学者研究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美国学者布赖恩·霍尔姆斯和日本学者扇谷尚的课程改革思想首先被翻译过来。不久,法国学者沙费尔的《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原苏联学者卡斯思的《苏联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英国学者J.B.英格拉姆的《综合课程的作用》、原西德学者D·瓦特卡姆泼的《国际课程发展比较简述》等相继被介绍过来。为了解国外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与走势,我国学者先后介绍了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并进行了苏、美、日三国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等。

我国学者不仅介绍、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对我国课程改革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结束之后,为尽快恢复教学秩序,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当时,一些学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教材内容更新,并探讨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杜率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并于1981年创办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成立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

(二)拓展阶段(1986~199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加快。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并鼓励作者集体和个人编撰教材,这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许多学者围绕课程教材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课程结构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课程改革必须统盘规划,与教育整体改革同步进行。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开发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课程学者不仅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也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课程改革予以一定关注,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义务教育新的课程计划、各科新的教学大钢正式颁行,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开始形成。

(三)深化阶段(1994~1999)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一直是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1997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各科新教材),并决定逐步推广。事实充分证明,这项试验是成功的。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这也反映了群众性课程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渐趋成熟。

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课程的历史演变、新型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新型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问题得到深入研究。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和实践获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成为跨世纪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认识到课程观念的转变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这已达成共识。

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自觉意识的反映。但是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究的动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研究关涉众多领域,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我们着力勾勒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动因

是什么推动了我国的课程改革?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关于人的研究成果的新启示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三大动因。有学者分析了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宗旨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除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原因之外,新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和课程理论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课程改革动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笼统、一般的分析水平上,缺乏对宏观背景的考察与微观领域的探究。

(二)课程改革的条件

我国学者是从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探讨课程改革的条件问题的。不少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广大教师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共同参与完成的任务。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及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改革各种考试和评估的制度和方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有学者提出,在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教师观念的转变、技术的更新,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消除教师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心动理障碍,增强改革的参与意识和迫切感,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创设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学、求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这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又是课程改革的客观条件。

(三)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可接受程度和成败。有学者提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追求,正在更多地着眼于人类自身,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既要立足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有效地影响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既要考虑人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人发展的个性。

课程目标如何确定呢?有学者提出课程目标确定的两种模式:需要评估模式与理性模式。需要评估模式是确定恰当的课程目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系统阐述可供选择的课程目标;确定优先目标领域;确定学生的"需要";将优先目标化为待实施的计划。需要评估模式不仅仅用于确定针对现存问题而提出的课程目标,同时也用于确定人们对未来的某种期望。理性模式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R·R泰勒提出的。他认为,确定有意义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应该参照三种事实来源:学习者、社会环境和学科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职能在于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教育都要对学习者本身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调查研究,从中确定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提出教育目标;再者,泰勒认为,还应该探究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或功能。一般来说,理性模式倾向于把课程研制限制在"自上而下"的传统。

现代社会各种相互冲突的需求和多元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对外界的开放性或封闭性直接受到教育内部运行机制的制约。但是课程目标能否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本身对外界的开放性与敏感性。

2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对以往课程结构的改造与完善,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课程结构上看,我国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模式主宰中小学课程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研究和实验,采用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大组块设置课程,运用分科联合型、学科渗透型、综合技术型实现科际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体系。

关于如何优化课程结构的问题,有学者提出:(l)从课程内容上看,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2)从课程功能上看,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3)从课程范畴上看,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4)从课程形态看,要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5)从课程类型上看,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程与必修课和任选课的关系。学者们还探讨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以及"整合课程"等问题。

现代课程论认为,良好的学校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内容要素和课程范畴应是完整的统一;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课程内容的更新。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近年来,我国课程内容尚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教育观念需要适时更新;要充分考虑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的客观要求;克服机械地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处理教材思想性内容的做法,认真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面向现代化,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学生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气息,既要继承历史中的合理内核又要照顾现实和未来的新需要。总之,必须树立当代课程改革观,促进课程内容现代化。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处理好基础与层次、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继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现基础性、民族性、综合性、结构性、发展性的完整统一。

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新的先进的知识进入基础知识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结构不断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严格筛选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普遍突出三个方面: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课程内容现代化应该根据现代科学观点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通过充实基础学科或改组基础学科来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

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如何确定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怎样严格筛选需要进入课程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等问题,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小学应设哪些基础课程,每门课程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些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等,这些都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去探究。

4.教材的编制与建设。

教材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教材决定教育方针的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总结我国几十年来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一,明确编写指导思想;第二,研究确定选材原则,认真慎重选材;第三,努力使教材安排有序、组织合理、表达恰当。在教材的具体编制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坚持六大主题(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三项原则(兴趣原则、政策原则、文化原则)。但对兴趣原则的关注不够,而且教材过多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民族性、强调统一性而轻视差异性。

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经常困扰编制者的问题是,如何把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同时保证分门别类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材体系整体化和系列化。现行中小学各科教材体系往往过多重视学科的逻辑结构,忽视它的一般心理结构和特殊心理结构,而不太考虑学科横向联系的结构,因而不可能形成最佳的教材结构,达到"组合质变"的效果。为此,研究者提出各学科教材体系改革的三种类型:以学科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知识所反映的系统方法范畴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心理能力和谐发展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5.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

课程改革往往涉及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程的正常运行及课程效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过分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已给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并探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权限与职责。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课程管理实践的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关于如何从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有学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l)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立足点;(2)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仍是缓慢的,许多问题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各占多大比例,它们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各承担什么职责,课程开发需要哪些部门和人员的参与,制约课程体制改革的因素是什么,等等。

(四)课程改革的模式

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势必会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受到一部分人的抵制。如何克服各种阻力,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国学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可供参考的模式:消除对改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领导一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Model)。有学者考察我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后指出,每一次课程改革几乎都是匆匆上马,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的。课程改革模式应从经验型转为科学型。所谓科学型改革模式,就是以"决策--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这一连串实证的系统的科学步骤为内容的一种模式。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

1.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的困惑。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总结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大量引介、移植国外的课程理论。对国外课程理论的移植是必要的,因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往往受它所处的社会、国度、时代的局限,它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时代是否同样适用很值得研究。20多年来,西方学理与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我国学者。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国门初开,当务之急是拿来再说,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理的适切性问题就显得突出了。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任何由外移植进来的知识,尤其是移自原本即具有高度异质的文化要素来源的知识,都无法充分地被吸收、理解、甚至应用,因为人们势必带着已有的身心状态来理解、吸收、应用,甚至创造来自不同身心状态来源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产生误解、误用或所谓消化不良的情形。因此,要努力转化移植来的知识,使之"本土化"。我国对舶来的课程理论既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把握,又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也缺乏吸收、修正和创造性的应用。

近年来,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对源理论原意和实质的把握,翻译难以做到"信、达、雅"。一些舶来的课程理论的语言之晦涩,逻辑之混乱,令人深感"作语态转换练习尚不成熟时留下的生硬痕迹"。一些概念的翻译颇令人费解。例如,Curriculumdevelopment"一词,有的译为"课程编制"或"课程编订",有的译为"课程发展",有的译为"课程开发",有的译为"课程研制"。这种一个概念"异彩纷呈"的译法,如何让不懂英文的人去理解和把握,又谈何消化、吸收和应用?我们应尽可能地时概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界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课程发展"(Curriculumdevelopment)有两个义项:一是就宏观而言,是指课程从古到今、由远及近的发展,即历史发展;二是就微观而言,是指课程从研究、编制到实施、评价以至反馈、修订完善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发展,即过程发展。[32)这种界定比较全面准确,可避免该概念在课程领域的混乱使用。舶来的课程理论能否指导我国的课程改革,很值得怀疑。从建国后初期全盘移植苏联模式,到近20年全面引进西方课程理论,我国的课程改革走了曲折的路,积累了不少的教训。至今我们对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热切关注多于对我国问题的思索与探求。诚然,顺应世界潮流,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切不可失却一个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中国的课程改革不可须臾脱离中国国情。世界教育改革的实践也证明,盲目地引进国外经验,简单地照搬国外教育成功的某个方面,不认真研究自己的国情,不综合地分析、消化国外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在简单运用国外理论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和运用国外模式改造本国的教育方面,"许多国家对于它们在教育领域里所作的努力的结果公开表示失望"。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2.课程改革理性的缺失。

我国20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检讨和反思。1986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实验,1992年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实验,1997年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这些改革均有国家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或调整计划作为指南。90年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已经有了"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不仅充分吸收了80年代各地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广泛地开展了课程评估和调查,而且确定了一些实验区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实验。但是,整个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介人不足,教师仍然扮演被动执行角色,地方的改革余地和权限不大。新课程方案的理论前提研讨不够充分,许多问题并未从理论上得到解决。

总体来讲,20年课程改革理论指导还不足,缺乏"理性的秩序",原因就在于课程理论研究薄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在作出课程决策时虽说也有专家咨询,但并没有稳定的咨询机构和专家系统,甚至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作风。在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缺乏课程改革动因的深层阐释,缺乏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的可行性论证,缺乏课程改革成果的科学判断与评价,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难以进行正确的预见和把握,更无法解释和应答。我国20年的课程研究,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等,还只是课程论研究的初创时期。

(二)课程改革研究展望

1.理性整合:理论框架与模式构建。

20多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正如英国学者P·H·泰罗和C·M·理查兹指出,在建立科学的课程理论时,对这一领域的事实进行反复探索乃是必需的第一步。但这项工作还远未成熟,有关课程现象的事实在以前几乎没有研究过,用来指导对事实进行探索的大多数理论都是极其简单肤浅的。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有关事实和论据加以整理,从而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同具有严密的可测性和预见性的科学理论相比,课程理论的建立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它还是描述性的。这种情况也是课程系统各部分的因素或要素之间"不严格的联结"所造成的。所谓"不严格的联结",是指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不是必然"逻辑地"或严格地相互联系的。比如,某一学科的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都在包含的教材和所追求的目标这两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目前,课程理论对课程现象的描述,往往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学科自身的混乱和矛盾。成熟的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应具体表现在:提出课程改革的正确理论构想和模式,论证课程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解释课程改革中各种复杂现象,预见课程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后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此,我们必须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和模式。

2.关注实践:理论研究基础与动力。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文6

Abstract: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in education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deeply thin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specialty, actively innovate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and explores the route and method of curriculum reform,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 that eyewear industry cultivates optometry technology talents of high-qualities’ skills applied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高职眼视光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gram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72-02

1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视觉保健意识逐渐加强,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迅速加快,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知识综合、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给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他们不仅具有一次就业和针对一个岗位就业的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转岗位群就业的能力,甚至要有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1.3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使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日渐明显: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较差等。

1.4 从专业建设全局来看,目前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还存在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职业能力相对偏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基本建设相对薄弱、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的发展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苏教职[2005]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7]5号)和《关于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常教发)[2006]32号)

3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努力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职业教育改革积累有益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4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课程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积极试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为行业和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按照“理论先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总结经验”的步骤进行,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实践,在本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形成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4.2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重点进行专业课改革,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②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③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行学分制。④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⑤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⑥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5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

确立“抓住中心,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分层推进,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抓住课程改革这个中心,突出制度重建,队伍建设、研究先导、资源开发四个重点:根据岗位需求确立课程设置,围绕实用、应用形成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全面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研究。

文化课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服务专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实际、就业与升学的不同需要,按分类指导、分层次要求进行改革,基本维持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一些拓展、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更多的通过开设选修课完成。专业课主要采用项目课程,即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涉及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面宽的知识和能力可采用综合课程。

课程按模块化管理,即在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上,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将若干课程组成不同的模块,学生通过选择模块(可以是若干个)来确定专业方向,通过选择许多课程完成某个模块的学习。每门课程分别对应一定学分,学生学习的成效按学分制来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6课程开发的方法

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由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建立有职业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劳动部门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生产管理领导、技师等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②进行职业分析或工作分析:根据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在不同企业广泛开展某特定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工作任务调查(可采用企业一线专家或专门人员研讨会的方法),用DACUM方法分析、归纳职业的工作任务,制定出职业的工作任务表(DACUM表),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制定该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包括通用的或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拓展的或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其中,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必须重点予以研究。这为后续的课程分析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课程策略,如:项目课程或综合课程。③进行课程分析:要把实际工作任务引进到教学中来,进行整理和整合,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项目式的工作任务(或直接引用企业若干典型真实课题),形成项目课程,使项目课程的实施能覆盖各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更完整地达成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别是专门的和拓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对涉及职业的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岗位面宽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通用的、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单独整合,不实行项目课程,可实行综合课程,按理论实践一体化实施。④制定课程计划。课程计划要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用好在职业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职业的工作任务表,使在课程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各门课程覆盖工作任务表中各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出现频率和难易程度的测算,确定课程时数,按职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专业的课程计划。⑤开发课程教材。课程教材要完全打破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综合课程的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项目课程的教材要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形成的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构建项目式教材的体系,并进行编写,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项目课程教材内容更应该是类似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任务书,至于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通过其它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学科型的教材,或由教师适当讲解,但不必由教师包办或系统讲授。项目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职业活动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7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本论课程改革的实施周期预定五年(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7.1 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为全面启动做好课程改革实施的思想、人员、组织和物质准备。

①在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小组机构。②组织课程改革队伍培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明确工作职责。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有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以及兄弟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7.2 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专业工作小组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校本教材,建立新评价体系。

①专业工作小组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工作。②在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③邀请职业教育课程专家,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④每学期组织二至三次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汇报会,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

7.3 总结阶段对“三以一化”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把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①对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测评,总结分析,撰写总结材料。②总结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各项科研成果,汇编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成果集,并撰写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③推广、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8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为本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需建立相应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8.1 健全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以及医院(相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本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及方案的实施,确定实验工作的方向,制定规划和制度,落实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及有关政策措施,定期聘请课程改革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总结实验经验,及时推广实验成果。本专业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具体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确保专业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8.2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与课改工作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重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的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业资格证书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定期召开课改实验座谈会,了解课改情况,把握课改进度,总结典型经验;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将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评优”评选和“教师绩效考核”。定期评选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