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主体范例6篇

乡村文化的主体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1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2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许多农村社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投入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相比,经费投入远远不够。(2)流于形式。乡村文化建设过于形式,虽然进行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却很少起到实际作用。

1.2 乡村发展主体单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仍然过于单一,而且面临许多的困难,目前乡村文化发展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缺乏社会力量未参与进来,这样就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而乡村发展主体单一,造成供需机制不协调。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探讨

2.1 将发展乡村文化思想落实到实处

想要实现乡村发展的全面,落实发展乡村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所以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明确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在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同时还应向各农村地区宣传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使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乡村文化。

2.2 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就应建立规范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更加的有序。但是当前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队伍结构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首先对于当前乡村文化的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改革,目前对于乡村文化发展,乡镇的文化站主要的操作部门,并拥有对辖区文化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管理不尽如意,在办事过程中,存在机械性以及被动性,使得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许多的困难。所以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转变只由乡镇管理乡村文化的局面,可以使上级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由上级文化部门,对各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应及时的进行明确。其次应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文化管理队伍。选出一名合适的人选,负责乡村文化事业,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农民队伍,发展乡村文化,并与上级的文化管理工作协调配合,充分队伍中每个人的才能,为发展好本村的乡村文化不断的努力。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应积极的进行融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2.3 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长期进行,而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础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另一方面缺少文化人才极端,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首先应健全基础设施,由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所以必须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运动场所”等,这些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普遍的推广,并且应加强服务质量。其次还应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参与到组织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给与其精神上的肯定,以此不断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对于外文化的冲击,能够提高抵御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乡村文化人才的建设,应培养具有才能的人,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更加的壮大。另外还建立乡村文化协调发展起来,充分发挥文人、艺人的作用,并加强文艺团体建设,以带动其他人,结合当地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2.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铡?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3

中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之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推动乡村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方向和选择。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及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必将为推动乡村生态型区域治理、加快后现代化乡村治理转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乡村旅游治理基础: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治理主体是由政府行为中具体的个体或群体构成,突出表现为治理中的领导实体。但是,治理中的个体、群体或领导实体并不等于政府行为治理主体,只有通过程序化的政府组织才构成政府行为治理主体,治理主体现代化必定是“政府组织这个治理主体逐渐向组织结构科学化、组织功能专门化、组织程序高效化及组织规范优质化的转换过程”[1]。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需着力推动地方政府组织优化、结构序化。

要推动乡村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地方政府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在整体上有横向与纵向之分,横向平衡分化要求地方政府将部分旅游管理职权逐步向市场及社会分化,既要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因素,又要在公民社会培育中增强市场主体及社会功能。伴随乡村市场主体扩大,乡村居民参与性增强及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由政府推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逐渐过渡为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图所示)。

乡村旅游发展需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原则,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出发,坚持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市场有效对接,地方政府旨在履行好乡村旅游协调、立法、规划等职能,维护乡村旅游市场,引导社会参与,促进有序竞争。纵向层级分化即推进上下级政府的职权分化,逐步将乡村旅游发展权限还权于基层治理单位,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型区域治理。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等国家,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赋予乡镇政府和基层自治单位更多乡村旅游发展职能,极大提高乡镇、村社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场所是在乡村社会,广大乡村社会集聚着大量旅游资源及内生发展力量,乡村旅游发展必将催化着乡村治理重构,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又持续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旅游发展回归于基层治理本真、还原于基层自治单位及村社共同体运作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催化乡村治理重构的现实选择。

要优化乡村旅游机构职能设置。治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状态即“善治”要求国家权力向市场及社会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是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零和博弈,而是力图在动态合作中共享公共资源的权力分配[2]。从而指出了政府组织需要通过创新形式构建多元主体的协作关系,优化多样功能的职能设置,促进政府行为治理多元主体并存、多样功能发挥。在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及条件背景中,要着力推动科学化机构设置及专业化职能分工。当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化、社会化推进,有必要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一个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组织,充当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筹资机构、技术咨询机构、信贷服务机构、土地开发与销售机构。20世纪60年代后期,韩国的“观光公社”、墨西哥的“福纳多”等乡村旅游发展半官方服务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重困难,为本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和扶持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机构,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本集聚,多渠道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应用所筹集资金对购买土地进行开发,通过变生地为熟地,使交通等条件便利后销售给旅游开发商或旅游企业,对于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旅游治理支撑: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就历史发展观而言,乡村社会变迁不是单纯生产力直线发展所致,而是由乡村社会有机体的网格化多向作用所为。但是,网格化作用不是直接发生,而是以相应行为技术为支撑。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需通过相应行为技术打破乡村治理的封闭性,促进人口与资本流动,逐步将乡村经济整合到国家经济共同体中,加快推动以地缘亲缘关系为特征、村民身份为基础的传统乡村治理向以开放为特征,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现代乡村治理转型。

要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发展状态、文化转型、价值提升,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素质及社会关系现代化。追求乡村旅游经济有效、代际公平、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发展,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是加快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的根本。为此,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更快的知识及技能积累率,知识技能的应用和推广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子。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知识生产和扩散及人力资本的积累中来,推动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当前,要积极推进寓管理于服务的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架构,加快高、中、初级和乡村旅游在职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切实提高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居民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有计划针对乡村旅游部门管理人员,旅游饭店、旅行社和部门经理等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在更高层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经理人职业化及职业化经理人形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居民的参与面不断扩大,在各大景区家家开饭店、户户设旅馆成为一大趋势,“野导”拉客、居民宰客是景区的一大弊端,加大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力度,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行为势在必行。

要推动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随着乡村治理变革,乡村旅游发展正经历着由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再到形象导向转变,乡村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和印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所有产品、服务设施的综合感知”[3]。乡村旅游形象导向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行为技术现代化,核心在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重点在于代表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切实把握活动性、舒适性、人文性、现代性乡村治理需求。首先,要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做好形象定位。乡村旅游资源决定乡村旅游形象,乡村旅游形象持续影响着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形象作为自然资源条件状态下的主观能动性产物,更加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倡导人们在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中促进旅游促销。其次,要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开展形象推广。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中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充分体现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性、地域差异化、经营分散性、形象整体性等特点。如我国香港特区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开展旅游促销,欧美地区也采用传统的东方宣传色彩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再次,要以乡村意境营造为内涵促进形象提升。意境形象体验是人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乡村意境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积累和沉淀[4]。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要围绕独特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通过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乡村旅游活动开展,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地情景交融、意境提升。

三、乡村旅游治理条件: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是以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伴随着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行政生态必然向生态行政嬗变,推动生态型区域治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及目标追求。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要着力推动政府的目标政策、法规体制、机构职能、能力建设、文化理念等诸方面生态化。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基本问题;理性审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01-05

乡风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乡风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运动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乡风文明建设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在取得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人们对乡风文明建设一些基本问题缺乏准确的认识和深刻把握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充分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惟其如此,乡风文明建设才不致迷失方向,农村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乡风”。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背景及其意义

1.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乡风文明,就是指在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的同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促进农民养成崇尚科学、诚信守法、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帮贫救困的社会风气。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就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积极主动充分地利用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风貌,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匹配的乡风文明。具体来说,乡风文明的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

一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既注重对中华民族古朴乡风、优秀传统的传承,也讲求对当今世界现代文明、科学进步的兼容并蓄,是一种放眼于世界、紧跟时代潮流,立足于中国乡村本土的文化创新,是一种新时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在广大农村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抵制各种各样的腐朽落后文化。

二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扎实的公共服务建设为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乡风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广播电视和电影覆盖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

三是乡村公民道德建设。乡村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构成。《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 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四是农村社会风貌建设。良好的社会风貌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农村中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消极、不适社会发展要求的恶习旧俗加以改造和剔除,促进乡风的发展,在农村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匹配的新时代文明乡风。

五是新型农民培育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指出要“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推动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育新型的现代化农民,就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崭新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与繁荣。

2.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压迫和自身的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近代工业发展得非常缓慢,社会结构的变迁非常缓慢。到1978年为止,中国的农民在总人口中仍占82.1%,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乡土社会”。作为一个“乡土”为主体的社会,农村是其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也是其文化之根基。在乡土社会,道德伦理、、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事物自成体系,成为农民生活与生产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也正是基于这些资源,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以后,实行严格限制农民进城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以后又以这种户籍为依据,对在城镇居住的非农业户籍的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在农村居住的农业户口的农民实行另一种社会政策,逐渐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1978年,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全国农村地区,成为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刺激了光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80年代的初期及中期,农村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家追求效率优先、城市优先、沿海地区优先、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政策、资源都向城市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倾斜,都向工业倾斜,农村地区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重视,在经历了80年代短暂的快速发展后,农村又陷入了发展的低潮,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资料显示,197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2.57∶1,1985年缩小为1.8∶1,1986年以后,城乡差距开始反弹,1995年扩大为2.72∶1,2000年为2.79∶1,2001年为2.91∶1,2002年为3.11∶1,2003年为3.23∶1,2004年为3.21∶1。 2006年为3.28:1,2007年为 3.33∶1。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中国呈现出城乡发展极不均衡的怪异现象:沿海地区欣欣向荣的繁华城市与广大内陆破败凋敝的农村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市场机制与政府绩效双重动力的作用下,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在城市集聚,而农村由于缺乏应有的资源,其发展受到严重的阻滞,甚至由于城市的漩涡效应,大量农村的资源流失。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种畸形发展的严重危机,发出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警告。

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传统社会中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文明由于整个农村发展的裹足不前,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显示其腐朽落后的气息。在市场化浪潮、全球化浪潮向农村袭来时,在城市文明与西方文明如洪水般汹涌而至时,农村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乡土文明在瞬间崩溃。传统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规范、乡规民约、风俗习惯被冲得支离破碎的同时,新的规范体系却难以短时间建立,而作为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体系却又由于其与农村社会的乡土本性、熟人社会的不相容而难以发挥实质性的功效,农村顿时陷入一种“失范”状态。封建残余、奢靡之风、功利主义等各种不良现象在农村层出不穷,农村风气遭到严重的污染破坏。与此相对应的是乡村健康文化娱乐活动的贫瘠、农民精神文化的空白与贫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伴随的是农村精神文明的严重缺位,乡风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三农”问题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以来,近几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离不开“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指明出了方向。乡风文明建设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被提上了历史日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明确了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是整个文件中六大部分之一,文件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乡风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一,乡风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的小康。在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也要建设精神文明,帮助农村居民进行精神扶贫。乡风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较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们必须客观全面地认识乡风文明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中的特例--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正是在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

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氛围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没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未必就高,社会状况未必就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发展较为滞后,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也不相适应。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既是实现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20字方针,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大的部分,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途径。从本质上讲,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城乡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贫困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是,贫困不只是经济上的贫困,精神空虚、思想不健全、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人格有缺陷等在现代社会中也属于贫困。这种精神上的贫困或者说文化贫困在农村地区日益凸显。在广大农村地区,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的问题还广泛存在;打牌成为农村最流行的娱乐活动;不讲诚信、坑蒙拐骗、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农村处于一种文化失范的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以获得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缺乏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中国的出路在农村,拯救农村的首要是文化扶贫。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除了消极的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是积极的创造新文化”。 而在当代,也有人提出:“从”乡村建设“入手,改造乡村文化,推进乡村的发展和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当地农民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 “建设文明的乡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公共空间,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可以说,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关键。

第三,乡风文明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千千万万的现代化农民来建设,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其关键就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化公民。唯其如此,广大农民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重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人是生产要素中最关键最具有活力和决定性的要素,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农村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还偏低、科学素养还比较缺乏、现代职业技术和能力还远远没有掌握,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在许多农民的心中还是根深蒂固,这些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现代化的新型农民这一要求不相符合。必须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为核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1.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培育新型农民,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优秀的人力资源,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与繁荣。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精神保证,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在广大农村地区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二。

三是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乡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氛围。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引导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农村形成改革创新、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乡风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三。

2.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一,加大投入,增强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物质基础为前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培育文明乡风的需要,还是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肋“。 因此,乡风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安居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建设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村村通工程;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只有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和体系的职业教育,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掌握现代社会必需的职业技能。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政府的教育投入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教育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还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还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继续教育,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种形式发展农村教育。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第三,加快步伐,健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系统,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能够为乡风文明减少阻力,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当前重点一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二是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免除后顾之忧。

第四,积极引导,活跃乡村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却陷入了破败萧条的低谷时期,因此,必须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搞活农村文化。一是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三是要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五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引导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第五,移风易俗,形成良好风貌。

良好的社会风貌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好的氛围,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当前农村还存在着大量不良的风俗习惯,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封建迷信残渣泛起、打牌、奢靡之风盛行等等,乡风文明建设必须改革旧习,树立新风,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必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3.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对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是经实践检验证明的科学真理,是新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思想指南。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如此,乡风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拥有前进的动力,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主体格局。

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社会生活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从解放前的乡村建设探索到十六大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充分说明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培育新型农民,乡风文明的建设必须依靠千千万万的农民群众,只有真正体现农民作为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成果。乡风文明建设还必须整合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中国的民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量。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将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三,坚持与其他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步调。

乡风文明建设不是孤立推行可以成功的,它需要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建设。经济建设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乡风文明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生产的大局。政治建设是前提,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就难以有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功,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中国建国初期的实践证明,乡风文明建设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建设是保障,没有农民群众收入的稳步增长、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乡风文明建设就难以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组织建设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核心的组织领导力量,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支撑。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与农村的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步调,整体推进。

第四,坚持因地制宜、贴近实际的行动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又不均衡,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务必做到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实际,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贴近农民生活实际,贴近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力度,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通过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激发农民的兴趣和积极性,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踊跃地投入乡风文明建设农村新文化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1.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10-611.

3.辛秋水.改造乡村文化,推进乡村发展[J].福建论坛,2000(11)

4.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34-141,317-333.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乡村文化的主体范文6

县委、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开拓创新、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刚才,县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卢军同志传达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下面,我讲五点意见,等会县委保书记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顺时应势,提高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__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对农村建设作了全新的定位。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____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打造“升级版”新农村的热潮。____年9月6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在玉溪市召开,省委仇副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大势所趋、竞争所逼、发展所需、民心所向。____年10月17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在永善县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通过对中央、省市的新要求的学习使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秀美之村;建设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富裕之村;建设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特色鲜明的魅力之村;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优良、保障坚实的幸福之村;建设创新创造、管理民主、体制优越的活力之村。近几年来,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一批有自然风光、有民族特色、有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对照新形势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推进“升级版”新农村的建设,努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继往开来,我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有可为

当前,我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势具备、恰逢其时。

(一)进一步利用区位优势。我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昭通的南大门,是川渝贵的重要通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乌蒙山片区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____被列为重点县;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昭鲁一体化,将____作为昭通中心城市双核之一进行打造,持续加大各类投入,为我们打造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统筹城乡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前期建设中,我们利用昭鲁一体化建设了茨院村、板板房村、米家湾村等,利用国道穿越县境打造了江底集镇。今后,要以沿中心城镇节点、沿交通主干线、沿旅游线及主要景区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进一步利用文化底蕴。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是文化的载体。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盛产朱提银两千余年的乐马厂古矿洞群、名冠全滇的拖姑清真寺和环境优雅的崇文阁等名胜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元素,要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为文化特色村,进一步发挥乡村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努力打造“连线成片风景不断,各具特色内涵显现”的文化乡村。

(三)进一步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近来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____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45.5亿元和1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74元和3649元。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四)进一步利用以城带乡成效。____年7月22日,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近两年来,县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目标,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乡发展,把农村成片连线推进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农村环境整治由单个村庄向成片连线、由平面整治向立体整治、由单纯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转变,大大提升了农村品位。全面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延伸,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提高农民生活和环境质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为我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回望过去,为破解农村发展瓶颈,____率先在全市掀起乡镇集镇建设高潮,集中力量打造了11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镇集镇,累计投资15.6亿元。如集中力量在小寨打造了10公里樱桃文化长廊,在桃源打造了伊斯兰特色集镇,成效非常显著。各级各部门以打造美丽乡村为载体,____至____年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14个,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8117万元。累计实施 整村推进项目285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427个,全县村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农村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现在多数村已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庭院绿化的目标。到____工作以来,我就美丽乡村进行了一些调研,总被青山绿树的气息所陶醉,更为其迸发的蓬勃生机所震撼。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村道小巷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鲜花盛开、穿村小河清澈见底、文化广场人沸歌扬;这样的村庄人居与山水完美结合,田园山居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不会忘记,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工作会和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座谈会在我县的成功承办,全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必将成为我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时之举,不是应时之作,而是县委、政府一以贯之的重要举措,是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群众新期盼的科学实践,是把脉农村实际、倾听农民呼声、尊重农民意愿持续实施的一项提升全县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所以说,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小问题,而是大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不是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而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

三、正视困难,寻找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

客观地讲,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有软肋和面临不少的困难。农村建设中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大、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发展滞后,部分农业产业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生产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交通、水利、科技仍然是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矛盾依然较大。归纳起来有那么几点:

(一)村庄过散、布局零乱。各行政村的自然村落过多、村庄规模小且过于分散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建新拆不了旧。农村建房规划落后,楼房空置率高。

(二)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村级经费紧张以及思想上重建轻管等原因,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方面缺乏长效管护。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仍较落后。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造成总量不足,设备简陋,共享率低,村级公共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四)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挖掘利用。我县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入挖掘发展。一些特色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文化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村庄绿地面积依然过低。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锦上添花的有效举措。草坪多、乔木树种少,硬化路多、绿化路少,庭院整洁、绿化美化不够等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村庄由于缺乏绿化空间,加之庭院绿化没有广泛得到村民配合,绿化养?缺乏长效管护等,使得村庄生态环境有所破坏。

四、明确目标,协力同心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中央和省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将继续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以深化提升村级集镇为载体,突出重点,大力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水碧山青、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今后,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抓点、连线、成片、全覆盖”的分步推进计划,逐步打造“乡乡布局优、村村环境美、处处产业兴、家家收入高、人人生活好”的极具山水特色、蕴涵独特文化、富有文明乡风的魅力和谐新农村。从2014年起,每年选择10个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建设成中心村和特色村,完成50个自然村整治任务,重点培育1个市级精品村,力争创建1个云南“中国最美乡村”。围绕上述目标,努力实现“一年有亮点、两年见成效、三年成示范”。根据调研和思考,我认为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生态环保秀美之村。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城乡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集聚,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二是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这种自然之美,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大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发展融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三是必须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乡村之美。如果千村一律,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古村文化,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所以,要把城乡统筹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整治村为基础,特色村为亮点,中心村为核心,结合中心镇和风情小镇建设,打通串联,进一步提升村庄连片整治水平,使山水人文更具神韵,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更上新水平。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注重实效”的原则,搞好沿中心城镇节点、沿交通主干线、沿旅游主干线、沿行政区划交界“四沿”的10个美丽乡村规划,全面整合发改、财政、住建、交运、扶贫等部门项目,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建一片成一片。加快制定《____县美丽乡村管理办法》,突出发挥现有村级集镇的承载能力,构建农户自主、农户自管、农户协商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富裕之村。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产业,就可能“空壳化”。林果抓抚育。在现有的100万亩特色产业中,继续抓好核桃、花椒、苹果大面抚育管理,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已有的产业基础,推行新技术应用,确保项目区林果抚育率达100%,全面提升林果抚育管理水平,增加林果效益,做到改造一棵、成功一棵,改造一园、成功一园。园区抓建设。继续推行“一个农业产业示范园,一名县级领导任园长、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套技术规范”的机制,推进核桃、花椒、蔬菜、葡萄、苹果、樱桃、马铃薯、生态养殖等十大高原特色示范园区建设,2014年启动花椒庄园建设,着力构建核桃、花椒、樱桃“三大庄园”。土鸡抓规模。积极扩大林下土鸡养殖规模,推进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养殖园建设,做到人人有增收之技、家家有致富之业、村村有产业之柱。

(三)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特色鲜明魅力之村。依托朱提历史文化、伊斯兰回族文化、乡村休闲文化三大资源,围绕新石器时代遗址、新街坪地营古战场遗址、盛产白银20__余年的乐马厂、全滇最古老的拖姑清真寺等文化遗产,加大____丰富的民族民间 文化的挖掘力度,将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继续举办小寨樱桃文化节,强化回族特色文化宣传,加大龙头山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力度,推进朱提银文化遗产整理,重点打造以朱提历史文化为代表的龙头山美丽乡村,以伊斯兰回族文化为代表的桃源、茨院美丽乡村和以乡村休闲文化为代表的小寨、龙头山、新街等美丽乡村。为此,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消费方式。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加快10个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建设步伐,实施好“全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和“数字影院”四大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村、争当文明农民”系列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打造蕴涵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

(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打造生活品质幸福之村。加快解决教育、卫生、医疗、社保、就业等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的步伐。教育抓提升。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改造和14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抓紧实施校安工程,提高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卫生抓建设。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抓好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好乡、村医疗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社保抓规模。持续加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着力抓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大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发放率达100%,实现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就业抓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走培训—输出—就业—维权服务的路子,确保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累计转移务工人员稳定在13万人以上。通过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做到乡村广大农民群众学习都有保障、看病都有医疗、养老都有保险、就业都有技能。

(五)推进民主管理建设,打造文明和谐活力之村。民主管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是农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谋划主体、规划主体、投入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受益主体的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制定和完善就业、就学、保障、医疗等配套政策,使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原则,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用地需求。要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资源,把资产转化为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破解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快完成小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总结好经验,启动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2014年至2016年分三年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五、强化领导,构建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成功的经验证明,只有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才能除险强基、破难筑巢、开山建鼎。希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要事,抓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长期抓、负全责,确定专人具体抓、负职责,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县挂钩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到在一线开展工作,在一线检查解决问题。

(二)完善配套政策。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服务,形成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县委农办要结合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文件精神抓紧制定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各涉农部门要加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进一步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并重点向项目建设区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贷款扶持力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按照“一个乡村、一个产业、一名挂钩领导、一个规划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整合项目,发挥好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间资本、群众投资“六种资金”作用。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将财政、农业、交通、水利、农开、综改、扶贫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有计划的向上申报项目,有针对性地集中投放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同时,各挂钩单位要主动参建,鼓励企业捐资助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自建,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大会战的局面。县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作用,加强协调推进。要强化督查,每月一督查、双月一通报;要严格考核,对工作不力、敷衍了事、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要严格追究责任。纪检、检查、审计、财政及相关项目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