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例6篇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实施途径;探究

G715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企业基层、从事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学教育,第二个环节就是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辅助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教育,@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实施途径的研究,对指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2002年3月、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以来,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在推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相比较而言,这方面的工作高职院校稍显滞后,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多数是从原来的中专、技校升格而来,学校重点放在学校新校区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但我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一员,一直没有停止对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只限于课堂学习的学生,一般在宿舍打游戏居多,不愿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对学习的知识理解不深刻,耐挫折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遇到的问题处理,让人感觉能力差;相反,对于既坚持课堂学习,又积极参与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的学生,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能吃苦、善解人意,做事能干有条理,又增强了学习知识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就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教学主渠道外第二课堂活动按层面划分有班级活动、二级院系活动、学校活动;按活动类别有党的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按活动的灵活性有固定活动、选择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活动虽然很多,但很有规律,有的活动季节性非常强,属于固定活动项目,寒假暑假带薪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等,为同学们课堂学习之外开辟了另外一条丰富的素质拓展活动学习渠道。

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组织机构

要长期有效地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校需要建立和设置专门的责任管理部门和指导管理人员,否则,计划就不能落实。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般由学校团委牵头制定方案,方案要明确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标、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活动内容、开展活动的指导意见,及活动经费保障。特别是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条件,如学生素质拓展分至少要达到3分才能达到毕业条件;根据参加活动的情况记录不同的分值,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活动取得不同分值,达到毕业条件。

2.建立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指导队伍

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指导队伍按层面分为学校、二级院系、班级三个层面,学校层面主要由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学校团委书记、二级院系团总支书记组成;二级院系层面主要由二级院系领导、团总支书记、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班级层面主要由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班支委以及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技能比赛指导教师组成。根据需要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需要明确指导教师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职责,每次活动精心策划,争取投入尽量少,参加的同学尽量多,达到同学能多看长见识,多参与长能力,多策划长本领。

3.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要重点关注中间学生和后进学生

高职学生一般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优秀同学有目标,积极进取,学习刻苦,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争取担任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策划者和骨干;一部分后进同学无目标,不思进取,爱打游戏,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是班级各项工作要帮助的对象;余下部分中间同学就介于前两部分同学表现之间摇摆,是班级各项工作要争取的对象。在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要认真策划,搞好宣传工作,特别是对班级中间同学和后进同学,要通过班干部示范,优秀同学带头,带动中间同学,拉动后进同学一同参加各种活动,共同进步。

4.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要及时记录和总结

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这就决定了做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记录工作的艰巨性、繁杂型。准确做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记录工作关系到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是否真实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条件,关系到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信心和动力,也从另外方面如实反映同学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状况,为学校和二级院系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正确开展指明方向。二级院系各班级根据班级人数都要指派2-4人负责班级同学素质拓展活动记录工作,并相应汇总该同学参加活动的明细和得分,及时公布记录结果,供同学核对和完善记录。一般在学期末考试前2周结束活动,在此期间要经过全体同学核对确定,并按学校要求上传确定每位同学在本学期获得的素质拓展分值。

四、结语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老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籍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唯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就必须将以第一课堂教学教育与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基层去工作,才会成为对企业有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中青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

[2]张君维.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年总第323期.

[3]张君维.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24期.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2

摘要:本文是我们在中职教育第一,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案例,阐述了我们在“项目+素质拓展”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项目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各司其职;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做,而是由教师确定项目,学生主导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参加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锻炼岗位能力;我们制定了个人表现、个人作业、团队表现和项目作品四个方面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关键词:教学案例;项目教学;素质拓展;评价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31-02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并从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该项目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能使青少年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中职学生学情

(1)学习目标不明。(2)缺乏自信,有自卑感。(3)学习方法不对,事倍功半。(4)基础差跟不上,没有学习兴趣。

二、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只管教的现象普遍。(2)课堂教学不能和学生所学的专业岗位有机结合。(3)部分专业课教师实训教学力不从心。(4)企业外聘教师不能有效组织教。(5)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三、“项目+素质拓展”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1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4)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专业能力。(1)多媒体素材的编辑能力。(2)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3)多媒体作品的评价能力。

四、《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项目+素质拓展”教学与评价方案

1.团队建设方案。(1)教学班级为2014级数字媒体专业,共17名学生,划分为3个小组,每组5人,另外二人为:项目总监一人,助教一人。任课教师为主讲。(2)项目组人员分工:项目组长、项目策划、程序员、文书、顾问。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与实施,项目策划负责项目的构思和设,程序员负责作品的编程、调试和修,文书负责项目素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以及小组活动的资料。顾问负责项目作品的调研,需求分析,素材的搜集,对作品的评判及修改。

2.项目内容方案。

项目一:难忘的一天(演示文稿的制作)

大家对印象深刻的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利用文本、图形图像(照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时数为5周30课时。

项目二:片头片尾的制作(移动动画的制作)

对项目一的作品加上移动动画。可以是文字移动动画,图片移动动画等。教学时数为2周12课时。

项目三:我们的团队(交互式多媒体作品)

项目组的成员介绍、岗位内容、项目一、二的成果等利用Authorware软件提供的按钮、热区域、热对象、目标区域、下拉菜单等交互类型编程,达到对团队全面介绍的分类信息阅读方式。教学时数6周36课时。

项目四:作品

对项目组制作的作品进行网络。时间为1周6课时。

3.素质拓展活动原则。培养协调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职业的岗位意识;增强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感。

4.《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教学计划。

5.《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项目+素质拓展评价方案。①“个人和项目组表现”中个人表现为学生考勤、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等互动活动的个人加分,项目组表现为团队在素质拓展等集体参与的活动中的加分。②“团队表现”为本组“个人和项目组表现”栏合计。③个人总分=个人和项目组表现栏+团队表现栏。④学生既要为自己争取获得高分,也要在集体活动中为项目组争取高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增强团队意识,即使表现不理想也会有一定的成,不让任何一名同学掉队。

6.课堂作业及项目作品评价方案。①课堂作业指除了项目作品外,针对每个知识点教师讲解的案例作品,学生要反转完成案例的制作。②“按时完成”指按时提交作业。③“符合知识点要求”指把知识点内容在学生制作的案例中表现出来。④“作业完整”指案例内容表现自然得体,符合逻辑。⑤“自由发挥表现良好”指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个性。

期末个人成绩=(课堂表现)个人总分+(作业成绩)个人总分+项目作品总分。

五、项目实施和教学

教学形式分为室内课2节和上机实训课4节,周学时6节。

1.室内课的教学内容。(1)作业的演示、评析和判定分数。在上机实训期间,学生要完成两类作业:一是项目作品,二是针对知识点的课堂作业。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作业进行逐一播放演示,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析,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全体学生根据“作业成绩记录表”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然后汇总得出每个同学的作业成绩。(2)项目作品的研讨。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活动,对本组项目作品进行策划、论证、修改、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学生对作品做大胆的设想,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找出下一步需要学习和辅导的新的知识点。(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以案例的形式对设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4)拓展活动。例如:用牙签传递橡皮筋、演讲比赛、竞猜《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关键词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即复习了课程知识,又达到了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个人岗位素质的目的。

2.实训课的教学内容。(1)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2)素材的美工处理。(3)程序编制。(4)程序测试。

(5)程序修改。(6)教师演示案例制作过程,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六、教学效果

1.根据学生在策划和设计阶段提出的问题和困难,教师确定要讲解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的方式加以解决。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模式,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又加深了师生的互信和沟通融合。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分工,完成岗位职责要求的工作。在这一情境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意识。

3.在素质拓展活动和学生评价中,引入了个人和团队之间的竞争,每个人都要为团队荣誉去竞争,也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去竞争。提高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本身的素质。

七、存在的不足

1.有的项目组由于组长本身能力有限、工作不利,导致本组的各个环节工作不通畅。

2.由于分工是教师指定的,有的学生不适合指派的岗位,导致工作脱节。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3

关键词:人事档案;可拓学;物元;知情权;信用体系

可拓学是1983年广东工业大学蔡文教授创立的原创科学,他发表《可拓集合与不相容问题》一文,提出了探讨事物的可拓性,以解决矛盾问题的研究方向。对这一方向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可拓论,并在经济、管理、控制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1]。在实践中,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化方法,必须将事物、事物特征以及相应的量值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可拓方法的重要特点便是如此。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造假之事屡见不鲜,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以整体视角去建构维护人事档案信用的体系迫在眉睫。笔者以可拓视角审视人事档案管理,可形式化地表示这一问题,通过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呈现其影响因素,试图为人事档案管理研究抛砖引玉。

1 影响因素的物元模型

1.1 物元理论。物元是可拓学理论模型的逻辑细胞[2]。可拓论引进物元的概念来描述既考虑量变又考虑质变的思维过程,把客观世界拟为一个物元世界,把处理客观世界中的矛盾问题变成处理物元之间的矛盾问题。

给定事物的名称N,关于特征c的量值为v,物元R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可用有序三元组表示为:R =( N,c,v)

N、c、v、为物元的三要素,其中v由N和c决定,记作:v=c(N)。[3]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一个事物有众多的特征元,即n维物元R,可以用n个特征C?1、C2、……Cn及其相应的量值v1、v2、……vn来描述?:

由上可知,物元反映了事物质与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动态性。它把事物、特征和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为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提供了形式化工具。事物、特征以及量值的变换会导致相应物元的变化,进而导致与之相关的物元发生变化,最后引起事物本身发生变化。

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即可视为一个n维物元R,从宏观、中观及微观方面来看,它的构建过程有众多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特征的变化首先会使得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域范围内的条件及情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R的变化。运用物元的可拓性,可以构建出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建立的因素模型。

1.2 宏观影响因素的物元模型。一般认为国家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社会诚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会对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建设造成影响。

可以将这些宏观因素用物元的形式表现如下:

R1=(NY,人事档案重视程度,V(C1))

R2=(NY,社会诚信体系建设,V(C2))

R3=(NY,政府法律法规,V(C3))

用物元相关方法可推出其上位物元为R=(N,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宏观调控,v(c1)),再根据特征蕴含的性质可得出人事档案宏观调控包括:管理体制建设、相关体系建设与政府法律法规。如图1所示:

1.3 中观影响因素的物元模型。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侧重于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学界认为档案学者对造假问题学术研究、知情权与隐私权、监督保障制度、网络信息化管理因素会对人事档案造假问题产生影响,进而对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产生影响。将这些中观因素用物元的形式表现如下:

R11=(NY,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学术研究,V(C11))

R12=(NY,知情权与隐私权,V(C12))

R13=(NY,监督保障制度,V(C13))

R14=(NY,网络信息化管理,V(C14))

用物元相关方法可推出其上位物元为R12,R13, R14 =(N,人事档案管理规范,v(c1)),再根据特征蕴含的性质可得出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包括:保护知情权、限制隐私权、设立监督保障制度、设立救济制度、网络信息化管理以及规范操作程序。如图2所示:

1.4 微观影响因素的物元模型。对于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来说,最基础的单位是个人。一般来说个人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个人失信惩戒、档案从业人员素质会对整个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产生影响。用物元形式表示为:

R21=(NY,个人征信数据库,V(C21))

R22=(NY,个人失信惩戒,V(C22))

R23=(NY,档案从业人员素质,V(C23))

用物元相关方法可推出其上位物元为R21,R22=(N,个人信用建设,v(c1)),再根据特征蕴含的性质可得出个人信用建设,包括:个人信用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个人征信数据库以及个人失信惩戒。如图3所示:

2 影响因素的可拓分析

可拓分析是可拓学理论的分析方法之一。对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建设的可拓分析基于其宏观、中观及微观构成因素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即可拓性),通过改变不同影响因素发生作用的目的和条件,达到解决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的目的。以下将对这三个视域的影响因素进行一一分析。

2.1 宏观因素的可拓分析。从可拓学的视角来说,多维物元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便是其因素特征发生明显改变。从政策法规来说,我国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法制化即严格遵循《宪法》《档案法》《公务员法》《劳动法》《保密法》等法律行事。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具体运作模式由相应的法律条例和规定来规范,其中包括《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4]。其中,《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于1991年出台,《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分别制定于1992年和1996年。由于实施时间已久,在信息化时代,有关人事档案信用制度的建设便出现了“法律真空”。而法律革新又存在“时滞”性,导致相关政策法规只能就眼前的人事档案造假问题进行被动应对,没有对更加长远的问题进行立法规定,以人事档案实体管理为主的法律体系逐渐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建设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国家应及时弥补缺漏,进行更长远法律与规划的制定工作。

国家行政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一,实行行政控制。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强化了行政权利的随意性,成为某些领导随意的手段,是典型的“人治行政”。在对“单位人”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往往仅靠官员的一己之见,难免出现是非不分的情况,加之传统人事档案严格的保密制度,更是为一些法律的漏网之鱼提供了造假的可乘之机。其二,出现制度交易。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使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沾染了商品化气息,制度以外公私交易常常发生。加之以往政府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引导不足,行政管理部门往往重文书而轻档案,致使人事档案监督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的局面,其信息失真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和反馈[5]。由人事档案衍生而来的一系列造假和腐败现象,说明政府对档案制度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对人事档案信用体系有直接影响的,莫过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大环境建设。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用约束机制逐渐显现,市场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对市场经济的信用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产生积极影响,使其信用体系建设产生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行为不够规范,信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信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信用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以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很不协调[6]。由上可知,宏观因素的可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分散性,即同一事物具有多个不同显著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法律、行政与社会环境制约三个方面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不同方案。只有及时弥补法律真空、规范国家行政、正确引导社会信用环境健康发展,才能加快整个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

2.2 中观因素的可拓分析。从中观角度档案行业内部管理来说,人事档案的各种管理规范对造假事件以及信用体系构建的影响最为深远。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近年来围绕着人事档案的造假问题,众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以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的解决办法来杜绝造假,并围绕人事档案知情权做出广泛研究。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侧重保护“隐私权”而非“知情权”。当前我国知情权只是隐含在宪法当中,宪法对公民的知情权缺乏明确的规定,当公民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便难以保护个人的相关权益。此外我国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人事档案权利救济体系和其他部门对人事档案的有效监督体系,人事档案的可靠性降低,无形中给失信行为提供了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增强人事档案的相对透明度、放松一部分隐私权限制、建立权利救济制度与监督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透明度越大,救济制度与监督机制越完善,知情权得到充分体现,人事档案造假被揭穿的可能就越大。长此以往,必将有利于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化管理和归档程序的规范性亦十分重要。因为档案一旦被电子化和备份,异地随时对照轻松易行,篡改就愈发不易。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务必要先对“虚假档案”进行排查,保证人事档案是第一手原材料。另一方面,现行人事档案制度虽然对档案材料的收集、保管、移交等都有严格规定,但执行中往往会打折扣,因此对其操作应更为程序化,即把好入档关,严守调阅关[7]。不仅要把好入档材料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有效的“入档关”,还要把好严密的调阅制度,恪守“调阅关”,才能对信用体系起到保障作用。从可拓性来看,中观因素的可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相关性,即某些特征的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如对知情权与隐私权的权衡问题。结合可拓学物元的影响程度,中观物元应作为“直观物元”优先进行改革,加速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

2.3 微观因素可拓分析。从人事档案持有者以及档案从业者个人微观的角度来说,影响人事档案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个人信用档案法规制度、个人征信数据库、个人失信惩戒及档案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个人信用档案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知情权和个人信用档案隐私权的冲突,他人知情权和个人信用档案隐私权的冲突,本人知情权和本人个人信用档案隐私权的冲突[8]。这三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事档案的管理要求,因此政府首先需出台一系列的个人信用档案法规制度,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提供合理的解决途径,从而规范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形式。其次,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需打破文书部门与人事档案部门之间的界限,完善个人征信数据库。除了对工商、税务、证券等部门数据实施横向联网,也要将人事调动、资历等信息逐步纳入征信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使人事档案不单单是一份身份证明,更是一份信用评价。再次,仍然需要人事档案信用规范来惩戒个人失信行为,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打假行为必须真抓实干,严明惩戒,各级各部门都应积极、审慎、认真、严肃地对待,将触犯法律法规的造假行为移交纪检、司法部门依法查办[9]。以上三个因素的可拓性主要表现在其蕴含性与相关性,征信数据库与失信惩戒作为个人信用法规制度的特征子集,切实可行的话能够促进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个人信用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使其疲敝日现。

同时,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事档案真实性的保护者,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正己心,保持诚实与谦恭的优良作风,不与试图造假人士同流合污;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事档案的基本技能,不为造假者提供可乘之机。档案工作者在收集和处理人事档案时,要善于识破造假档案的伪面目,针对年龄、职务、学历、职称等常用档案造假领域,要做到重点把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从业人员对人事档案信用建设的作用较之其他因素更为重要。从物元的可拓影响出发,微观物元较中观及宏观物元来说,因其多变与易被控制等特点,更容易影响相关物元发生变化。引导微观物元向积极方向转变,也就更有利于人事档案信用建设取得更多的阶段性成果。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4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翻转课堂;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这些核心素养既适合高中化学,又涵盖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探究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初三学生,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但是铝和稀盐酸以及稀硫酸反应时的现象却不同,本课题设计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一是深化前面学习时建构的“酸的概念”和酸的化学性质知识;二是学会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三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的期待。教学思路如下:

1.1 课前――观看微课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友情提示,独立地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2 课堂――科学探究(续课前)、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2.1 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对各自提出的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不同的猜想进行讨论,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对合理猜想的方案设计进行论证,优化方案。

学生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2.2 拓展延伸

运用POE教学策略,让学生预测、观察和解释:密闭容器内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气压会如何改变?

1.2.3 巩固提高

运用中考真题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平台展示)。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图1。

2 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发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提出猜想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猜想,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分组对这六种猜想的合理性进行讨,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微课中的实验是在室温下做的,取了大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所以猜想④、⑤不合理;学生查阅溶解性表发现硫酸铝可溶于水,所以猜想⑥不合理;剩下的①②③即为较为合理的猜想。

2.2.2 对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针对猜想①、②,教师展示了多个学生的方案,通过翻转课堂云平台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分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优选出可行的方案。

验证猜想①:学生设计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有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对这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学生A: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控制变量的方法运用得较好,如控制了铝的表面积、反应的温度等。相比这下,方案一不够严谨。

学生B:方案三的特点是设计了两种酸的浓度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相等、大于和小于)的方案,虽然步骤较繁,但是更为严谨(学生设计此方案是受到了浓硫酸特殊性的影响,排除了特殊浓度的酸的特性的影响)。

学生C: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我又提出方案四: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将两种相同浓度的酸配制成从小到大不同的浓度,和铝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对现有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教师小结时指出: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方案来验证猜想,并能指出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这正是我们学习化学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上述方案二、三、四都是合理的,提h由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质疑和评价。

学生D:方案一有两个变量,没有排除钠离子能否加快铝和酸的反应。

学生E:方案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加入硫酸钠对比实验,排除了钠离子的影响。

学生还围绕方案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变量控制得较好,方案可行;有的认为右边加进去的盐酸是已知能和铝反应的物质,说服力不够。

经过讨论,学生选择用方案二来进行实验验证。

2.2.3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分别完成猜想①、②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如表2、3所示。

2.3 拓展延伸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铝和稀盐酸反应时的现象比较特殊,一开始并不明显,后来慢慢变快,最后又停止,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这里教师采用POE(即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预测:先请学生大胆预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在平板电脑上画出图像,上传至翻转课堂云平台。然后教师借助于平台快速浏览学生所画图像,并选取典型图像进行对比展示,启迪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预测,现例举两例如下。

观察:进行实验,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此反应的气压变化,学生观察曲线变化的图像(见图5)。

解释:学生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AB段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C段包含着以下反应过程:①氧化铝薄膜消失,铝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导致容器内气压变大;②铝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使容器内气压明显增加;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铝片的表面积也在不断减小,反应会变慢,最终反应停止,气压不再增大。CD段下降是因为反应停止,容器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从而逐渐下降,导致气压减小。

那么温度的变化是不是如学生所预测的一样呢?教师又展示了课前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测出的曲线(见图6)。学生发现温度曲线与自己预测的完全一致。

2.4 巩固提高

最后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节课的探究题材来源于2008年安徽省化学中考题15题,教师将该题通过云平台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然后将2015年安徽省中考题15题发送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使得学生的探究结果能够得以运用,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反思

3.1 通过高品质的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是落实“素养为本”的主要方法。从以上课例可看出,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探究从真实的问题源起,以解决问题为结局。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过程一定是源于一个学习、研究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提升了认识。在本节课上,教师在微课上呈现了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种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冲突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盐酸中氯离子特殊性质的认识。

(2)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主干知识、化学模型,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化学观念的提升。如本节课中设计实验需要用到酸的概念模型――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解释与结论时要运用元素观、微粒观,要用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来分析问题等。二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让学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如在本节课中除了提出问题的主体是教师外,其他探究要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另外,POE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模式,如本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先让学生对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压力变化进行预测,然后教师演示数字化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变化曲线,再让学生解释三段曲线的变化。三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启迪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六个猜想主要是借助于已有知识和微课中给出的提示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设计实验时需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思想,对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和独创性是一个实践和提升的过程,如验证假设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二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酸的浓度、体积,铝的质量、颗粒大小等)的影响,控制好自变量、平衡好无关变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严谨性;设计实验方案三时还考虑到两种酸比较时,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对思维的系统性要求较高;验证假设②时的实验方案二既考虑到氯离子的影响,又考虑到钠离子的可能影响,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对实验方案一和方案三存在的不足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 翻转课堂为科学探究搭建了高效平台

笔者在“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2]一文中曾论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本案例也是对此模式的一个拓展研究。正是因为有了翻转课堂,使得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前移(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学生有了适切的知识准备(微课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提出猜想、设计实验,为实现深度思考提供了可能,也为课堂上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夯实了基础。如在本节课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根据微课提供的相关知识,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了6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生对6种猜想进行了论证,排除了猜想④、⑤和⑥,引导学生围绕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思维碰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会使得课堂的讨论有高度、有深度、有针对性。

本节课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除了完成了一个规范的科学探究过程外,还包括延伸拓展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拓展延伸实际上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在通过实验获得结论是Cl-的存在促进了铝和酸反应以后,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铝和稀盐酸一开始反应不明显,然后逐渐变快,又变慢最后停止。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教师提出了一个拓展问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学生运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共同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样的探究深度也得益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后一个巩固提高的环节中,学生将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相关知识运用到中考题中,通过练习及时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3.3 数字化实验让科学探究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数字化实验以实验手段数字化、测量呈现实时化和现象规律可视化的特点丰富了科学探究的模式研究,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如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数字化实验实时得到的压力和温度变化曲线,支撑了POE教学策略的成功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对曲线上三个线段的解释,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AB线段较平,学生需要在对酸的化学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变通,从酸与氧化膜反应的角度进行解释;BC线段快速上升,学生分析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两个使反应变快一个使反应变慢,对学生的辩证思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从反应放热角度推导出压强增大,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化学变化到物理变化)要求较高;CD线段逐渐下降,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又呈现了课前测出的反应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曲线,学生在数字化实验的助力下,发现自己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5

[关键词]美术学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J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16-03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前提条件。作为实现培养方案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基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有赖于培养方案本身的目标要求和培养能力程度,而且也依据外部的社会需求、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因素。除此,还要注意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艺术文化发展前瞻性的思考等诸多因素,因而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置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和环节。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应包含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结构,它决定和指导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和性质,也体现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课程模块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是通过一些系列课程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掌握一定的技巧,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具体课程是在课程模块的前提和范围中,依据模块培养能力的要求,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置的一系列相关课程,是知识和能力累积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紧紧围绕美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来确定。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和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依据以上培养目标,美术学课程体系的确定应凸显出两方面内容:一是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法律、诚信、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二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而,美术学课程体系应既体现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总体体系和目标。

课程模块的设立是依据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组。在旧目录中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可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要求在掌握正常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这与旧目录美术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旨在培养有一定技能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新目录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依据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新目录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应包含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素质平台课程、实践课程七大模块。

建立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有重点、系统的教育。新目录课程模块的培养以突出各课程重点为主要教学目的进行系统教学。通识课程因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综合文化能力的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国家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善于开拓的精神,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基本的实践能力,课程的课时总量控制在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专业必修课程是美术学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掌握美术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课程。在旧目录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美术学专业所分的国画、油画、设计三个方向的课程在此体现。必修课程分为各方向课程,同时采用二二分段的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程中有两年的基础课程和两年的专业方向课程,基本课程占到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这样庞大的课程量和课程类型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制定的,旨在培养既专又能且有多方向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新目录下,专业必修课程不再有方向课程。课程以培养美术专业性知识为主,专业性技能课程为辅,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为实现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课程总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

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辅助课程,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还包含美术综合文化知识和地方文化,旨在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方文化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起到补充的作用,其课时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十四分之一。

专业拓展课程是依据新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模块。由于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设置应以主干课程为主导进行课程拓展,依据目标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能力课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面。该课程的课时安排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确定,基本保持在总课时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类课程、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学原理、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该模块课程的课时量占到总课时量的十五分之一,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求。

素质平台课程以学校开设的公选课程为主,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学习,这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课时的安排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模块。一方面,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和能力付诸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用实践来衡量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美术文化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鉴于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时量应保持在课时总量的七分之一,这样方能有效完成实践课程的任务,发挥其作用。

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围绕训练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素养为中心,开设以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素描、速写、色彩、透视、解剖、设计基础等课程,课程安排要注重课程相互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门课程包含有许多的知识点和不同层次的内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造型能力和造型水平。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课程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主,开设版画、雕塑、水彩、国画、油画、电脑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课程和美术概论、美术鉴赏、艺术美学等理论性课程。因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专业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和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更为全面,因而专业选修课的课时量不宜过大,实践性课程课时量应控制在72课时左右,理论性课程课时应控制在36课时左右,重点进行该课程知识点的了解,实践性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的开设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势开设的专业性课程,包括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应用型人才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的课时量每门基本控制在36课时左右,开设时间应适当的放置在大二、大三以后。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应相应开设一些与此相关的见习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以教育教学类课程和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美术教学论、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师技能技法等相关教育类课程,每门课程的课时量保持在36-54课时之间。在开设此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部分的模拟课堂教学和微格教学培训,但课时量不能增加。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要和要求。

素质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课程包括时政、文学、电子计算机等提高文化素养和现代化知识的课程以及其他一些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性课程。该类课程中每门课程的上课形式可以以讲座或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门课课时量控制在18-36课时,也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心理素质拓展方案范文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华大学积极探索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部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多项奖励,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该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1确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仍或多或少存在“三重三轻”(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提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传承,轻创新)问题,专业课程体系仍基本沿袭“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社会对高级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1],现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2~4],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知识、能力、素质是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三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是以丰沛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保障。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和前提,创新精神丰富了人才素质的内涵,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十分有效而重要的载体和切入点,素质教育也正是通过渗透在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各个不同教育环节才能得到落实。综上所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融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潜质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预防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对卫生检验人才的要求,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精神,南华大学凝练了“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强化创新、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甘于奉献”的创新性应用型卫生检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了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规格,即具有厚实的人文科学素养,牢固掌握卫生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国防和核工业(“三个面向”)发展需要,胜任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卫生检验、卫生监督、辐射防护和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构建了“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融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精心构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控制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质量、指导培养过程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由于国家尚未形成明确的办学引导机制,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不清等原因,导致了高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和个性。根据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贯彻“三位一体”原则,找准“切入点”。我国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在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导致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首先是在教学内容上的相互分离,继而导致在教育模式上的严重失衡。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其心智和潜能是否得到开发,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形成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人文素质教育”[3]。创业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来源于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来源于孜孜不倦、求新求真的科学精神,依赖于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可见,创业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和前提[5]。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既要强调专业教育,还要期望通过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个性得到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渗透”原则。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必须与专业教育整合,可通过增设人文素质、创业学课程的形式进行,更重要的是在原专业课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创业思想。专业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渗透”,不能本末倒置。三要贯彻“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要体现培养目标中关于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发展。四是遵循“三减三强化一优化”的原则。即减少必修课比重,强化学生个性发展;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原则,南华大学对卫生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首先,对理论课程进行扩充和整合,构建一个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协调有序的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素质拓展与创业教育模块课程等四大课程模块。通过课程体系重构,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其次,构建了“一体化,多模块,五年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卫生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一体化是指将卫生检验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重新整合成“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创新型实验”三大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卫生检验实验方法与技能》作为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已独立开设。多模块指实验课、专业见习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形式。新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合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之中,延伸到实验课程之外,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第三,依据“三位一体”的要求,我们还构建了一个素质拓展体系,包括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计划和素质拓展计划等课程模块教学形式。同时,增设创业学课程,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让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注重就业创业育人才。#p#分页标题#e#

3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