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例6篇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1

关键词: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创新型人才

Abstract: The open country practice is the university tourist resources teaching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article on the innov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education idea, the found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teaching new way, the construc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d the new pattern to carry on the exploration.

key word: Qingyuan area;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前 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是旅游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资源教学极为重要但又相对薄弱的教育教学环节,亟待创新并需重点研究。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野外实践教学实践,认为目前高校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

一、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育理念

(一)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

实施创新性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其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特有,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下,就能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发展。教育的责任在于把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创造性。这一点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中研究型旅游资源实践,便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环节。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使之成为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理想课堂。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是好奇心或兴趣。好奇心或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激发学生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环境中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旅游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是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二是勤奋、刻苦。创新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为基础,而勤奋刻苦是积累知识的必要条件;三是自信心、洞察力、协调力和坚强的意志。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从事真正的创新工作,协调能力是旅游管理者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坚强的意志是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基础。通过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在与各类人员的交往中,在对各类旅游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勤奋刻苦,自信协作,人格意志等品德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见,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改变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价值取向,创设新的教学目标

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源泉,对以实践性强为突出特点的旅游管理科学而言,地质地貌演化历史之长,各种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之复杂,绝大部分是无法模拟或不可再现的。因此,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观念、区域条件、时间短暂、经费不足和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单一,即仅仅要求学生在通过回答已有明确答案的科学问题的基础上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这种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存在严重的弊端,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探索、研究新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旅游实践观念和旅游科研能力。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根据社会对旅游管理人员的要求,将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由单一的验证性实践转变为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综合性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者,形成新的实践教育观念。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主要任务应是在指导学生认识现存旅游资源和分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新的还未被他人认识的旅游资源的能力,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主体精神

以人为本是现代创新教育的价值观,是当代“创造型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全过程中,改变以往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自然空间中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探索、分析、评价和研究,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自主管理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方式

新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方式相配合,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因此,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创新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目标。

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改变长期以来,旅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是针对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验证性实践的传统习惯,实施课程内部各知识点的相互融通,完成教学实践目标下的过程和方式的自我设计。

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通过实施跨区域旅游资源调研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教学实践区内区域旅游资源特质、形成演化、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使学生经历不同单科性知识自然融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训练。

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性的转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经受选题立项,收集相关地理和历史资料、旅游规划资料,开展研究工作,总结撰写论文的完整训练,达到由传承向独立研究与创新的转变。

从传统地理方法到新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结合的转变:将新技术、新方法实质性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野外实践过程中,以新技术(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传统技术方法结合的方式,完成旅游资源分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野外工作和研究能力。

从灌输式到启发、讨论式实践教学的转变: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灌输—认知—验证”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够刺激学

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

三、营造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环境

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既建设不同学科交融的天然基地,又营造师生平等、情感交融、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这是实现创新性旅游资源实践教学的基本环境条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实践教学对自然形成的野外各种客观地理现象的实际观察、研究和综合分析,完成课堂理性化、抽象化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直接实践。

(一)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整合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打破旅游资源课程体系中课堂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自闭式教学,使不同课程内容自然交融。如《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得以融合和贯通,构成旅游资源知识体系。在实践中,通过对不同地质地理现象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促进师生交流

实践教学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师生共同生活、平等相处,既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也为知识交流提供了无拘无束的良好环境。野外自然环境是无遮无拦的自由天地,学生在自我管理下,面对千姿百态的鲜活的地质地理现象、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景观,必定有无穷的思考和顿悟,并会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及创新意识和思维。

由此可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环境是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

四、探究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模式

(一)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方案系统

为了将创新性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持续、规范地发展下去,我们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实践观念和目标、师资条件、实践时间以及实践经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全国筛选出多条实践路线(或实践区域),初步建立了多条实践路线的系统储备方案,完成了绝大部分实践路线或实践区域的有关实践指导文献。根据系统储备方案,在不同年级优选出具体的实践方案进行实践。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2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

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

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

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

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

1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

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

3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

4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5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

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

三结语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3

关键词:创意旅游;旅游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054—05

创意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了用全新的思维逻辑方式融入旅游业实现价值创新,其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关联带动效应,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主动与一产、二产等产业融合,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与转型。创意产业的融合性就是把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极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一、创意旅游及其特征属性分析

Grey Richards和Crispin Raymond于2000年提出: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交互式工坊(interactiveworkshop),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

国际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厉无畏先生在2007年又分别给出了创意旅游的概念。国际教科文组织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可直接参与经历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游客建立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在生活中体验文化。厉无畏先生提出: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前两者将创意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后者着眼于整个行业,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创意旅游并非为创意与旅游的简单合并,也不是所有添加创意元素的旅游产品均可称为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顺应旅游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以及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方式。创意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1.以又化为本位

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不过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看,前者比后者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创意旅游称为高级的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那么创意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必须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形成的创意旅游自然也是如此。创意旅游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体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人们对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是对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的要求。创意旅游的文化本位决定了其具有一般文化旅游的高附加值、无形性等特点之外,还同时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

(1)高品位特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温饱等低层次需求一定程度满足后,才会转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创意旅游中,旅游体验是旅游者自己创造的,而游客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才会领悟到周围环境的内涵,与环境产生共鸣。如果游客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外在的刺激物对于游客只不过是无关之物,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创意旅游的消费者一定是具有一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消费者。

(2)高流动性特点

创意旅游相对于其他有形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世界各地均可以创造并展示表演艺术以及各类艺术品。创意旅游的可移动性特征源于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作为创意旅游客体的旅游目的地不需要大量的实体建筑,也无需支付高额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因此,创意旅游是一个流动性高的旅游产品,受空间局限少。

2.以创意元素为基础

创意旅游中的创意元素蕴含两层含义,其一,创意旅游的客体资源源于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表演艺术、摄影等;但与创意产业相关,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构成创意旅游,创意旅游要求有动态的创意过程,旅游者不是被动地参观,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创意灵感,发掘创意潜能,从而形成有个性特征的独特的旅游体验。创意旅游的资源不仅要靠旅游目的地来创造,更要靠旅游者自己去创造。因此,旅游者身担创意消费者和创意生产者两职。旅游者参与到他们所消费的创意体验当中,这是旅游目的地必须要保证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由于旅游者要能够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这就决定了旅游目的地有义务激发旅游者的创意过程和创意生产。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4

少数民族的体育旅游文化海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它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多体育项目具有娱乐的功能,例如:打柴舞、钱铃双刀、穿藤圈、打狗归坡、打花棍、射箭、射弩、药枪射击、摔跤、格斗、拉乌龟、赛牛、荡秋千、抢姑娘等体育项目。这些体育娱乐项目是在结合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而来,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作为海南特色体育旅游文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更能够吸引游客的参与。

海南特色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特性

民族性海南体育旅游文化的民族特性,这是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不仅仅是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共同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个性一面,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文化中那就是民族性的表现,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岛,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塑造了不同形态的体育旅游文化特性。社会性体育旅游文化的社会性,换言之就是体育旅游文化的群众性,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广大群众,更离不开社会,体育旅游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体育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旅游必须依靠社会来发展,海南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一定要依托海南这块热土,在海南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差异性差异性在体育旅游文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海南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最好的说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在价值观和价值标准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海南和其他地方的文化差异也是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海南和东北三省的旅游开发绝对有着不同之处,一是地域上的差异,再就是文化上的差异,所以说海南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是文化的差异。

体育旅游文化的功能及作用

体育旅游优化海南旅游发展结构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与传统的消费形式相比,体育旅游更强调游客的参与性,更加突出了游客接受服务与景区提供服务的互动性,发挥了体育旅游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情感需求的满足性,是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旅游产品。因此,体育旅游产品的出现,使得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此带动了旅游服务模式、旅游管理、旅游发展理念的变化,最终使得旅游企业的发展结构适应了大众旅游的消费需求,实现了旅游企业的服务优化、管理优化和结构发展。体育旅游推进了海南旅游品牌的提升在旅游消费市场中,旅游项目的影响力在于旅游产品个性的彰显。体育旅游项目很多都是基于地方体育资源为依托,都是基于一定的体育传承、体育历史积淀或以民族体育文化为基础,往往蕴含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和个性,以此为基础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若再辅以恰当的包装、精心的广告设计、精细化的服务和长期的营销推介,必然将在客户市场中形成良好的美誉度、知民度和影响力,最终将提升旅游景区的品牌。当然,体育旅游在推进旅游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可能由于体育旅游互动性强的特点,引起一些耗材等成本的提高,也可能由于体育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提升,造成旅游公益性的被忽视等。但无论如何,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的推进作用是主要的。体育旅游推进海南旅游发展的创新人是个性不同、思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由此必然产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同活跃程度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时体育旅游是一种游客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形式,这使得景区在提供体育旅游服务中,必须体现满足个体需求、彰显人文关怀,进行体育旅游形式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旅游爱好者的不同需要。因此,体育旅游或在形式上创新,或在旅游功能、旅游品质、旅游组合上创新。在体育旅游发展中,这种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尤其是创新的动力,推动了体育旅游的发展,使得体育旅游不断出现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经验和服务领域,展现和激发了旅游活力,推动了旅游发展。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5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旅游资源可创造性范文6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