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重要范例6篇

科技发展的重要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1

我国陶瓷的生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全世界的陶瓷制造中心,生产的陶瓷出口至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与出口金额均居世界首位。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10年中国陶瓷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70%,总产值超过2100亿元,全国规模以上陶瓷企业达1900多家。

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在历史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起步较晚的意大利、日本、荷兰相比,现阶段我们在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管理等方面已落后了许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主要是我国陶瓷行业科技创新不够、升级改造不够。放眼世界,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企业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陶瓷企业要想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走在行业的前列,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用好了科技创新这把钥匙,才能在竞争中开启通向胜利的大门。

2我国现代陶瓷产业发展的历程

从历史上来讲,中国陶瓷的地位和为人类历史做出的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解放前,西方各国不懈努力发展科技,立于科技之巅峰,而我国则处于固步自封,工业已经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各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解放后,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依然令人扼腕叹息。直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以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才在陶瓷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把自主创新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广大陶瓷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力口快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重点抓好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研究及创新。融合了精心设计、精细制作和科技创新的高品质陶瓷产品摆脱了以往传统陶瓷低价低利润的恶性竞争,提高利润空间,抢占陶瓷产业的制高点,使我国陶瓷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现代陶瓷产业大致可分为四大块一日用陶瓷、艺术陈设陶瓷、建筑卫生陶瓷、高技术陶瓷。从产量和出口额这两项指标看,中国无疑是最大的陶瓷制造基地,尤其近三、四十年来,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

日用陶瓷生产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引入了滚压成型技术、等静压成型技术替代用了几千年的拉坯、旋坯技术;提高了陶瓷产品的白度、光泽度、透明度、釉面硬度和热稳定性,明焰二次烧成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一次烧成工艺;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广东石湾和四川重庆等地陆续引进国外全套先进陶瓷生产线,提高了我国高档日用陶瓷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建筑卫生陶瓷领域,自80年代佛山从意大利引进了第一条9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生产线,建筑卫生陶瓷企业陆续弓丨进喷雾干燥塔、自动压砖机、辊道窑、高中微压注浆、行列式注浆等新设备、新工艺,不仅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产品更快的更新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技术陶瓷领域,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以氧化钼陶瓷为主的高技术陶瓷研究,随后对陶瓷材料服役环境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及其在光、声、电、磁、热或功能复合效应,使氧化铍、氧化钙及其它非氧化物高技术陶瓷的研究工作相继展开。直至今日,我国几乎对所有高技术陶瓷材料都有研究、开发和生产,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在个别尖端高技术陶瓷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景德镇现代陶瓷产业发展的概况

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都之源。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举世闻名。在新时期,景德镇非常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加快项目建设培育高新技术陶瓷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陶瓷产业在转型中振兴。景德镇陶瓷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景德镇目前涉瓷企业、作坊近5000家,其中骨干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75家,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已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陈设艺术瓷、建筑卫生瓷以及高技术陶瓷共同发展的大陶瓷格局,陶瓷工业在景德镇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2013年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超过24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景德镇的陶瓷市场占有率约15%,在各大产瓷区的排名从2007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5位。

在传统陶瓷方面,景德镇陶瓷企业充分发挥陶瓷制造技术和陶瓷艺术的优势,不断创新,加强新产品开发和造型、花面的设计,同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开发生产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新品种,如双层荼杯、奥运瓷、多彩玲珑瓷、高温颜色釉日用瓷、骨质瓷,以及耐热煲、电饭煲陶瓷内胆、陶瓷炒锅等新型陶瓷炊具。景德镇陶瓷股份公司的“红叶”陶瓷成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国宴厅”特供产品,是2001中国上海APEC会议专用瓷,奥运(荼)杯成为奥运会期间贵宾席使用的产品。

在建筑卫生陶瓷方面,景德镇充分抓住特地、金意陶、乐华等大型建筑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的有利时机,力口快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在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保护环境,降低能耗,大幅度提高陶瓷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高技术陶瓷方面,我市过去主要是电瓷生产企业及中央直管的军工电子企业740厂、999厂、897厂等,生产的产品为本企业配套,产值规模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体制改革,民营及改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十年承担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高技术陶瓷及配套产品)30项。目前景德镇从事高技术陶瓷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有近百家,高技术陶瓷产业的品种分类越来越丰富,结构更趋合理,由原来以压电陶瓷、电真空陶瓷为主,扩展到纳米陶瓷、陶瓷粉体、防弹陶瓷、功能陶瓷、远红外陶瓷等品种齐全的产品架构。高技术陶瓷产业在我市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且每个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神飞特陶与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超大功率陶瓷电阻及复合相变取热一体化装置”,科宏特陶的“高纯氧化铌钽陶瓷坩埚”,景光电子的“电真空陶瓷及陶瓷金属化”,景华特瓷的“微晶氧化钼陶瓷移相介质片”和“多晶硅制备用高抗热震陶瓷绝缘环”,同惠的“剪切模高频谐振器用压电陶瓷及元件”,华讯特种陶瓷的“碳化硼防弹陶瓷”,景德半导体新材料和威富尔新能源的“多晶硅料”,佳奕的“陶瓷增强蜂窝活性炭”,新纪元的“氧化锆纳米陶瓷刀”、“氧化锆基复相陶瓷螺旋轴套”和“透明氧化钼陶瓷发光管”,百特威尔的“亚微米氧化钼研磨球”,和川的“纳米氧化锆粉体”,隆基的“光纤氧化锆陶瓷插芯”,晶格的“原位生成莫来石晶须增强高温陶瓷辊棒”等等。

4科技创新对陶瓷行业发展的作用

科技创新在陶瓷行业发展的作用涉及陶瓷材料的材质与功能、陶瓷原料的开发和加工、成型、干燥、烧成等生产工艺及使用功能等方方面面。

4.1陶瓷材料的材质与功能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陶瓷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产和工作的普通需要。对陶瓷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硅酸盐材料的强度、硬度、白度、透光度、耐磨、抗腐蚀等性能,而是要求性能更优异的新材料:AlA、MgO、ZrO2、SiO2、BeO等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导热性和高耐磨性能的氧化物陶瓷;SiC、B4C、TiC、Si4N、BN、AlN、MoSi2、TiSi2、ZrB2、TiB2等具有耐高温、超硬性、高抗热震性、高抗氧化性能的非氧化物陶瓷;具有超塑性、高韧性的纳米陶瓷;热膨胀系数小于a彡2x101t的低膨胀陶瓷;具有优良高温力学性能的复合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不断得到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高绝缘性、介电性、铁电性、压电性、热电性、传感性、磁性、导电性和超导性等电学性能的电子陶瓷;具有耐热性、隔热性、导热性、透光性、光传输、辐射性、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等性能的热学、光学陶瓷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吸收性、诊断传感性、抑制和杀菌、吸附载体性、催化载体性和过滤分离等性能的生物陶瓷、抗菌陶瓷和多孔陶瓷材料。

4.2陶瓷原料的开发和加工工艺4.2.1原料标准化

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一件小小的产品需要经过十几道甚至几十道的工序才能最终完成,陶瓷生产用的原料,由于产地和成因的不同,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化学组成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能都有所差异,原料配方和工艺参数需要经常调整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料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避免因原料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的标准化,为稳定陶瓷产品品质提供了基础。提高原料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原料的质量,有利于实现陶瓷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低价的陶瓷原料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龙岩高岭土公司就用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抓住了原料标准化的技术创新思路,应用高梯度磁选,超微粉碎、离心分级、微机配料、涡流混合以及强化检测监控等技术,使公司生产的高岭土原矿、325目水洗高岭土、超级高岭土等产品在高档日用瓷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被列入《中国主要及知名建材产品》向全国陶瓷企业推荐使用。

原料标准化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对天然原料进行加工和综合利用,接着是研究、开发新型的原料生产工艺线,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最后,在天然优质原料越来越少的现状下,开发、合成各种高性能的新型陶瓷原料,J巴陶瓷行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是陶瓷工作者接下来的又一重要课题。

   4.2.2粉体制备

高技术陶瓷材料的性能与粉体原料、成型和烧结等工艺有着密切联系。粉料成型后形成具有一定夕卜形的坯体,在高温条件下,颗粒间接触面积扩大,颗粒聚集,气孔从连通的气孔变成各自孤立的气孔L并逐渐缩小,晶界逐渐形成。高技术陶瓷材料性能的好坏是通过烧结体中晶粒大小、形状、气孔分布等一系列微观结构表现出来。所以为获得性能较好的高技术陶瓷材料就必须控制好粉体原料的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粉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是烧结过程可以实现的前提,因此理论上粉体原料的平均粒径越小越有利于获得高性能的陶瓷材料。采用纳米粉体制备的高技术陶瓷具有许多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如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等,使其在切削刀具、轴承、高温发动机部件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在许多超高温、强腐蚀等苛刻的环境下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981年日本最早进行纳米颗粒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随后美国和前西德也将纳米粉体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近30年来,纳米材料的性能开发、制备技术和实际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对纳米材料及产业化也高度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开始了跟踪研究。制备高纯度、高均勻性和化学组成精确的纳米粉体是研制纳米陶瓷材料的前提。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晶粒、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都处在纳米水平(1-100nm),使的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是解决传统陶瓷材料脆性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主要在CaCOpZnO'A^、Si〇2、Ti〇2、Si#4和SiC等纳米粉体都实现了产业化。在21世纪,纳米粉体、纳米陶瓷、纳米技术将飞速发展,在各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将产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为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一股新力量。

4.3成型工艺

当前,随着陶瓷新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愈来愈苛刻。成型工艺的创新升级将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成型方法如注浆、可塑和干压成型技术及已成熟并获得应用的挤出成型、等静压成型、流延成型等技术在陶瓷材料的现代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上述方法已不能满足高瘠性原料、高精度、复杂形状和多层复相陶瓷材料的制造要求,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高技术陶瓷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陶瓷材料成型技术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高技术陶瓷制备技术的发展。陶瓷成型技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离心沉积成型、电泳沉积成型、离心注浆成型、注射成型和胶态成型等新成型技术不断涌现。采用离心沉积成型技术制备的AlA/N撤度复合材料,可以获得最小气孔率为0.4%,最大强度为320MPa,并且试样的硬度呈明显的梯度分布。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制备厚度可控的Si涂层,Si涂层通过烧结渗入基体内部与石墨集体发生在位反应形成SiC涂层。以氧化钼粉末为原料,采用离心注浆工艺制备出晶粒大小均勻、微孔较小、体积密度为3.86g/cm3、硬度为11.02GPa、断裂韧性为3.31MPam1/2的高耐磨氧化钼陶瓷。以高纯SiC微粉为原料,利用注射成型技术生产出密度为3.08g/cm3,致密度96%的碳化硅陶瓷复杂件。

凝胶注模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橡树岭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明的一种成型技术,它是将传统注浆工艺和聚合物化学有机结合,采用由高分子网络产生聚合作用使陶瓷颗粒聚集在一起而形成陶瓷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我们采用水溶性胶态原位成型工艺制备出了纯度超过99%的高纯氧化铌钽陶瓷坩埚。

激光快速成形是由激光束根据计算机提供的制品断面形状分析数据,将坯料一层一层地粘接成形。这种成形方法是1985年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1991年投入实际应用,最初是用来制作模型,其后试用于高技术陶瓷零部件的成形。汉斯j?兰格博士开发了基于光刻的陶瓷制造技术(LCM技术),它是基于一种均勻分散的陶瓷粒子的感光树脂的选择性固化,这项技术以光聚合物作为凝合剂,可以制造出高精确度,精致、高密度、高强度的陶瓷。

不同的成型技术有各自不同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总体来说,低粘度高固含量粉体浆料的制备、实现快速和近净尺寸成型技术仍是二十一世纪陶瓷成型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4.4干燥工艺

在陶瓷行业中,干燥过程中的能耗占工业燃料总消耗的20%左右,故干燥过程的节能是关系到企业节能的大事。

陶瓷生产中,最古老的干燥办法是靠自然干燥,后来采用热风干燥、蒸汽干燥。这些干燥方法均属于利用温度梯度进行传导传热。由于传导传热速率低,致使陶瓷坯体干燥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使干燥工序占去了大量的生产厂房和设备。更为不利的是:利用传导传热干燥陶瓷坯体的最大弊病,就是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开裂,导致产品报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对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和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近几十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微波干燥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有许多研究与应用成果。

微波干燥技术使陶瓷坯体可能实现快速干燥而不产生开裂,这将大大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能耗,提高了干燥效率。

在陶瓷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坯体的干燥速度、节能、优质、无污染等仍是新世纪对干燥技术的基本要求。

4.5烧成工艺

烧成是陶瓷制造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烧成所需时间约占整个生产周期的20%,所需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1/3-1/4。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山东研制成了第一条煤烧隧道窑,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使我国摆脱了间歇式倒焰窑的烧成方式,实现日用陶瓷烧成连续化生产。同时在一些产区还推广使用重油做燃料,实现自动控制。这是我国陶瓷烧成工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烧成是近几年陶瓷行业变化和进步最快的工序:采用洁净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轻柴油)、采用无钵明焰烧成工艺,降低能耗,同时提高釉面质量;使用碳化硅质、莫来石、堇青石质和重结晶碳化硅质的窑具、棚板和支架,提高使用次数,减少产品变形;使用各种快烧窑炉和轻质保温材料、陶瓷纤维和节能辐射涂料;使用高速小流量喷嘴减少温差,达到对窑炉温度、压力和气氛的自动控制;扁平矮截面低蓄热隧道窑、辊道窑、全纤维大型梭式窑的使用,减少窑炉上下温差,大大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高技术陶瓷多属于强共价键化合物,自扩散系数小,烧结非常困难,因此对高温烧结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自1826年索波列夫斯基首次利用常温压力烧结的方法得到了白金以来,高温热压烧结技术在难熔化合物和高技术陶瓷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得到的氧化硅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可达1100MPa和9MPa‘m1/2;热压氧化锆增韧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500MPa和15MPa.m'1990年,美国佛吉尼亚州立大学的R.C.Dalton等首先提出微波加热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的应用,并用该技术合成了TiC等9种材料。接着,英、德、美的科学家相继用此法合成了YBCuO,SiA,Al2O「TiC等材料。

5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席在今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建陶为例,意大利是当今世界陶瓷生产的一流强国,其建筑陶瓷工业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他们的建陶行业在顶峰时期年产量达到六亿平方米,现在只有两亿多平方米,产能萎缩近60%。我国现在陶瓷砖年产量接近九十亿平方米,应该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的边缘。如果一味以发展来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污染了环境,甚至不惜在高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上简单复制扩大规模,将最终导致几乎全部行业产能过剩。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2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依据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通常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据调查发现,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调查显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三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率先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十二五”时期影响中国经济地理变化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推动区域经济率先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关键是实现创新驱动,重点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要健全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品,有效提升技术自给率。要积极推动各项先行先试改革,集中力量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软件园、科学园和环保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示范区。实施标准战略,推进标准创新试点。加快推进重点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关键技术示范工程、高端领军人才集聚工程、高端产业聚集工程和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等,努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平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平台等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创制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高效有力的创新支持平台和服务体系,提高地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各地要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工程,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营经济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已经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要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出创新成果。健全科技与资本的对接机制,健全创新成果发现和筛选机制,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工作。健全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中国与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07年)(单位:%)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与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07年)(单位:%)

注:中国数据为2009年,根据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GDP比重测算,其余国家数据均为2007年。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实现取决于教育的引擎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才聚集高地的建设成效。“十二五”时期,各地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注重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集中力量建设好适宜人才干事创业的人才特区和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模式,落实各项人才工作,抓好“爱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五个重点,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形成人才集聚新优势,创造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权益,完善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支持优秀人才进入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推出一个领军人才,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做强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品牌,催生一个产业。要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制定实施有关产业、融资、产权激励与保护等支持政策。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事业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地区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

鉴于“十二五”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的调整,因此,各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住当前劳动力格局变化的有利机遇,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职教园区建设,初步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建设全国职教基地。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各地要落实教育优先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中央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时,重点增加生均公用经费投入。

知识竞争力是未来的标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未来的重点。要围绕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国家战略和需求导向,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和潜力,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配套,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支撑,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工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产业支撑。坚持高标准发展、集聚式推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优化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创新示范工程,扩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深入实创新园区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循环、区域循环和工业、农业、城市循环发展。抓好部级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和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入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综合运用法律、市场、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强化统计监测和目标责任考核,全面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最后,各地在推进自主创新中,还要注意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制定完善支持企业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激励政策,提升企业商业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效益和扩大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胆探索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支持企业开发使用信息管理技术、开展产业链融合重组、推进运营模式创新。

相关链接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Intellectual Property One-stop Service),简称“IPOS平台”,IPOS平台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市场化推动平台,致力于通过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增强企业保护意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高知识产权商业化效率。作为第四方独立平台,IPOS平台全面会聚国内外一流的知识产权数据提供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咨询机构、培训机构等中介服务资源,为知识产权各交易主体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并针对平台上的各类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技术研究所。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架构介绍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是巨大的。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本不仅包括学校的正式教育,还包括其他使人获得一些技能的投入和训练。当前,中国教育资本投资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较低,与中国的物质投资相比就更低,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不平等现象,例如地域和城乡的差异。按照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的数据,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是不够的。1995年中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大概占GDP的2.5%,同时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实物投资额(例如在楼房、基础设施和机器设备的投资方面)都比较高,占到了GDP的30%以上。在美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的比重分别是5.4%和17%。同期,日本的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6%,菲律宾是3%,世界的平均水平是5.2%。1995年中国的教育投资比重是比较低的。从1991年到2002年,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比重从2.5%增长到3.3%,有所增长。同时,非政府的其他渠道教育投资增长较快,从3.3%增长到5.2%。2003年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占到GDP的5.3%至5.4%,物质投资占到GDP的50%以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物质上。相关资料显示,黑龙江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87%,北京是20.49%,上海是15.07%,可以看出中国人才市场分配不平衡。就全中国而言,这个比重也是相当低的,只有4.7%。在美国这个比重是25%至30%。不断引进新技术,就需要有技术、受过教育的人来操作。一个经济学的原理是要获得人力资本投资和实物资本投资最好的回报,就需要平衡,在各个地理领域方面都需要投资平衡。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人力资本上投资不够,一个地区的投资比另一个地区的少,整体的教育投资比其他国家少。中国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公众对教育的投资很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投资有较大差异,教育形式也不一样。

资料来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河北京津人才家园建设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人才家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技术审查会纪要》的通知

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市人民政府:

按照人才家园建设工作的统一安排,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首期建设的人才家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现将专家评审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方案经复核后可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审批。

为保证项目规划设计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强烈吸引力、标识性和独具品牌特色的人才家园,确保按照省政府要求按期开工建设。经研究,请各市做好以下工作:

一、专家认为香河、涿州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较为成熟,其建筑风格特点鲜明(建筑效果图附后)。建议正在组织完善方案的大厂、固安、燕郊三地可按照类似风格,修改本地人才家园项目。

二、安次区、广阳区、涞水县三地应当重新组织项目规划设计。廊坊、保定市城乡规划局要全过程指导三地完成方案,方案宜选择明快简洁、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形式。

三、香河、涿州、大厂、固安、燕郊经修改完善后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于11月30日前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次区、广阳区、涞水县重新组织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应当于12月10日前完成,并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

四、有关县(市、区)要抓紧完善项目总体选址方案,承德、张家口市有关县要按照省政府统一工作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规划设计。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4

一、关于制定本次规划的背景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各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突出的成就。希望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来宾能够围绕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希望各位针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领域的选择,以及本次规划的制定,不吝指教,出谋划策。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5

关键词:科技资源;科技投入指南;原则

abstract: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s&t) inpu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llocating regional s&t resources, maximizing s&t output, and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s&t progress.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both the guide and the programming to s&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m,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factors in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t inputs, by exemplification of beijing.

keyword: s&t resources; the guide to s&t inputs; principles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力成为了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并已全面启动制定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体现区域特色,注重开放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对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部分省市也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前瞻性地制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指南。例如,2004年北京市为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科技跨跃式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制定了《北京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

在世界经济科技已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途径的背景下,研究各省市如何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科学制定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提高区域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设计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编制北京科技投入指南为例证,分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技体制环境下,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以供国家及其它省市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科技发展领域、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参考。

1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

科技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措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和设计。我国制定科技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56年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之后又制定过《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科技投入指南是根据国家或地方科技中长期规划而编制的科技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指南一般综合考虑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因素,以科技先行为原则,集中国家人力、财力和物力,对重点科技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重点扶持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时代性。二者都是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及基本特点,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科技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二是科学性。二者都是依据大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运用现代科技规划方法,构建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及科技发展重点领域;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部署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三是可操作性。二者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计划来实现的。四是预测性。二者都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资源配置方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制定科技计划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规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向目标不同。科技规划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远景安排方案体系,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科技投入指南的主要目标是集中人财物力,对当前需要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优先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又能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科技领域与相关技术,统筹重大建设项目及布局、资金来源等。二是操作性不同。科技规划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侧重于政策指导性,是制定区域年度科技投入指南、规划科技重点领域的根本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中微观层面,计划年限一般短于科技规划,其操作性和针对性要高于科技规划。三是文本格式不同。科技规划一般按照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与具体措施等为次序,安排文本结构与内容;科技投入指南一般以重点研究领域为主纲,按照“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技术方向——每个重点技术方向具体内容”的层次特征进行编制,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业务处室和专项计划,将相关行业、技术综合起来考虑,在一个领域内涵盖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

2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是一定时期内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资源配置的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制定科学与否,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科研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制定科技投入指南应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

2.1 遵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不是脱离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独立体系,而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上,科技投入指南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指导,从多角度、多层次促进国家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在选择重点领域及其重点内容时,要遵循国际中长期科技规划,充分考虑与国家项目的衔接,有效利用国家现有科技资源和条件,借势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的原则

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分析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研究开发经费有限。因此,发展区域科技事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和有效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充分重视和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原则,防止在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产业选择上的趋同和重复建设。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指的是,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重点行业,有目的地退出或放弃不具比较优势的行业,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和创造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持优势产业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科技比较优势原则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供给,即依据本区域现有科技要素的绝对数量与特点、本区域科技要素和现有科技水平在周边地区、整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降低科技成本,促进科技进步,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需求,即依据本区域当前的产业格局、区域分布和竞争力,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求较大的技术领域、能对本地优势产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推动意义性的技术领域,为未来新一轮经济竞争提供动力,储备后劲。

2.3 技术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新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其关键要素的科技投入供给的动力机制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导向”,而是由“市场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二元集成机制。在这种二元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市场需求导向”提供了新经济的资源配置新模式,形成和巩固了新经济发展需求刺激和创造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构成了科技产业化的内在逻辑,使“市场需求导向”得以持续。因此,编制科技投入指南一方面应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向,供市场主体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应通过编制科技投入指南对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科技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如,城市化战略专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都是存在市场失灵或市场机制难以做好的领域,因此,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2.4 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来源不外乎是从国外购买,即技术引进;或者自主创造,即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既可以是相互代替,也可以相互补充。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是提升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的一项重要原则。

技术引进是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战略技术过分依赖国外引进,将会导致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需求不足,抑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新挑战,区位科技发展战略要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一方面要强调参与重大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和鼓励原创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观念、体制和管理创新,要加强宏观层次上的统筹规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避免重复引进。因此,在科技投入指南中,应突出自主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生产力要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培育高素质科技产业人才,全面提高地方科技生产力的综合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

2.5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合理配置的原则

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类研究的战略重点,一般存在两种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模式和“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已经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优先发展基础研究,依靠基础研究的突破去带动新一轮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新突破,以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譬如美国。后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采取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促进发展研究,同时实行有限目标,适量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再相应增加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目前,从我国现有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来看,科技发展整体战略一般适应于后一模式。

但在我国多数省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指南制定中,存在过分重视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省市科技发展政策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系统的重要支撑子系统,这一倾向既不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也不利于区域科技的持续发展。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和市场开发是水跟鱼,鱼跟鱼市场的关系。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人类的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开发研究,这个规律不会变”。因此,在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时,应注意三类研究的协同发展,尤其应对与基础研究相关的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支持和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努力才能见效的关键技术予以充分重视。

3 北京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特点

2004年4月北京市科委编制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以下简称《北京指南》),提出了2005-2008年北京市的七大科技发展领域,即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以及重点扶植的30个细分领域,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2005年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项目(课题)。

《北京指南》充分遵循和体现了上述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纲要和远景规划,体现了北京区域科技发展服从和统一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充分结合北京科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区位特征,坚持发挥北京比较优势的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领域选择原则;三是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是遵循科技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符合未来几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总之,《北京指南》符合北京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突出了北京的区位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合理配置北京科技资源

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北京地区的r&d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在京单位,依靠中央在京科技优势明显。以科技经费支出为例,2003年中央在京单位科技经费支出360.3亿元,占全市科技经费的73.17%,其中在京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的48.6%,在京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的10.3%。二是国际在京科技资源。根据2002年国家科技统计数据,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9个;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数量达到44个;国内跨国公司设立的40个较具规模的研发机构中,北京市有18个,占比接近50%,远高出国内其他地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研发也呈现日益全球化的趋势。更大程度地凝聚、利用好北京雄厚的科技战略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走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是加快北京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北京指南》提出的信息领域及其软件、信息通信和微电子三大子领域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和利用了北京的信息技术发展资源优势。

3.2 符合北京城市定位

北京“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北京的发展定位是,“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中关村开发战略,在加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显著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建首善之区,创一流城市,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这一城市发展定位与已往五年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北京的战略资源优势和北京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现实产业基础优势。《北京指南》在信息、新材料、医疗卫生、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选择及其重点扶持项目上,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这一城市定位。

3.3 利用北京奥运机遇

针对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口号。“科技奥运”理念给北京科技发展战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以下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攻关难题: 1)交通运输。北京市政府提出解决奥运会交通运输问题的原则是,低能量消耗、低环境污染、高运输速度。这要求北京市改善交通条件,开发并实施一批新的科技项目。如,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等。2)环境保护。改善能源结构、治理城市水系、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绿化面积等是改善生态环境、举办绿色奥运的必要措施,由此需要开展对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改善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奥运场馆设施建设。奥运村、奥运场馆和相关建筑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建设舒适、安全、环保的奥运场馆设施,北京市需要加大对对低成本能源使用结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新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4)信息通讯。为了满足奥运会对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先进、安全、稳定的信息通讯服务,北京市需要对奥运会通讯、信息处理、广播电视、软件、信息基础建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开发。

《北京指南》在七大重点领域选择上始终贯彻了“科技奥运”理念,并重点扶植上述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挥科技直接服务奥运建设的作用,利用奥运科技手段推动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首都人民生活质量。

3.4 发展首都安全技术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和世界各国对反恐和应付新威胁的需求的关切,无疑会影响到未来世界科技研发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已增加了对国防研发的预算支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承担国家安全保卫重任。因此,在《北京指南》中,从保卫首都安全,防止恐怖活动,做好奥运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增加了相关研究重点领域,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例如,提出发展新型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安全防范体系和生物技术等;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中专辟“城市安全”子领域,提出发展“减灾防灾与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处理”和“社会安全保障”等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 申全升编著,《科技规划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科技发展的重要范文6

1正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形势,深刻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t以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到新的水平,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2011年的53.5%,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但与发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当今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和跨国大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正逐步加大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农业科技竞争力也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一定要认清形势,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地位,承担起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历史重任,致力于攻克农业发展的科学难关和技术瓶颈,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2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创新方向和重点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使农业科技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认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农业是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的基础产业,其社会效益大大高于经济效益。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通过转化推广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农业科技的这些属性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主导性和公共科技部门研发的主力军地位。农业科技又具有区域性明显和研发周期长等特点,这决定了农业科研工作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超前部署。中央一号文件准确把握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要切实履行公益性研究职责,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更强大的科技保障。突出农业科技工作的时代性,把握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命题。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和时展需要。一是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做到“顶天立地”,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二是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三是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强重大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突出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性。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从农业机械的发明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育种技术的突破,到当前农业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决定了世界农业的发展进程。在科技实践中,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挑战和攻坚,致力于攻克前沿性科学问题,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3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牢牢把握当前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谋划跨越发展新目标,创新跨越发展新思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确定发展新目标。未来5~1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所,成为国家农业科技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重大科技命题的策源地,成为国家农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重镇。要逐步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与主导作用,在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上的核心作用,在国际学术界的骨干与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弘扬中国农业科学院50多年来积淀形成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战线的旗帜和推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围绕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在农业生产、加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院所学科体系建设,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科研、科辅、转化和管理4支人才精良、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队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激励创新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条件建设,形成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支撑体系。

大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面向产业需求,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其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服务,加强与地方合作,开展科技示范活动,加强援疆、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科技扶贫工作,做好农业科技救灾应急工作。

全力推进现代院所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院”的发展理念,按照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根据行业特点和研究所实际,明确未来发展定位、重点学科、关键领域及对产业的贡献,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制度完善和创新文化发展几个方面落实保障措施,加快推进研究所发展。

加强农业和农业科技宏观战略研究。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思想库、智囊团和策源地的作用,为国家农业和农业科技重大战略规划、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解决、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制度,就国家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为国家提供决策支持,为中国农科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积极联合各大农业科技相关单位,举办农业科技发展高层论坛,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思想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