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核心力量 研究现状 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26-02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力量训练方法,最早应用于健身康复领域。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国内对核心力量的接触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尽管这种训练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还很少,需要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概念的辨析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舶来品,英文叫做Core strength training,直译过来就叫做核心力量训练,按照汉语翻译习惯则把“核心”解释为“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意思,而参考大量文献又把Core翻译成“核心区”,指的是人体的中间区域,由此引发核心和核心区的争议。

(一)核心和核心区概念上的差异

第一,两者侧重点不同:核心区侧重于解剖学概念;核心更侧重于一个训练学概念。第二,概念不同:核心区指的是一个人体中间部位的运动系统包括了腰椎、骨盆和髋关节及其三大主体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而核心指的是人体中间的部位,也就是整个人体运动链在中间部位发挥作用的部分,既包括了核心区,还包括了四肢的小核心区。

(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

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就是人体核心区深层小肌群的训练,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肉的参与。因此,core strength training的中文翻译应当称作“核心区力量训练”。核心区域就是处于人体上下肢的中间部位,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动力运动链的中间主体环节,其中以腰椎、骨盆和髋关节为主体并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是体育运动和生活中完成大部分技术动作时力量产生和传递的核心区域,具体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区上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下部。

这里还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将核心力量训练简单的理解为传统的腰腹力量练习,只要深入思考会发现,腰腹练习只是一维的表层大肌肉群的练习,而核心力量是二维或是三维的深层小肌肉和大小肌群的多方位,多功能的练习方式。

(三)核心稳定力量训练

陈小平教授等研究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差比与关系时发现:在核心力量训练中所突出表现出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即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这就是区别传统力量训练的关键,所以陈教授也将核心力量训练称为核心稳定力量训练。[1]那么怎么定义核心稳定性呢?它与核心力量的关系是什么?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是基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核心力量是一种能力,而核心稳定性正是核心力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两者更是一种因果的关系。因此,核心稳定性就是通过核心区域肌肉群的稳定为人体运动链的活动提供支点,为四肢的发力提供支点,举个例子,当在运动中如果腰部受伤,四肢力量再大,也不能自由活动,所以说核心力量是人体活动不可或缺的。

二、核心肌群界定

目前,对核心肌群界定还存在争议,主要说法有:Trams Brown认为位于腹部和脊柱附近肌肉为核心肌肉,其中腹直肌、腰方肌、腹外、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肉。Ian Hasegawa则认为核心肌群由两大关节肌肉,如腰腹部的六块肌肉如腹直肌、腹斜肌、腹横肌、背肌、竖脊肌和下背肌,髋关节周围的三块肌肉肌肉—臀肌、腰骶肌、股后肌群都属于核心肌群。Paul.J.Coochnar,认为联合体上29块肌肉如:(腹直肌、腹外、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骼腰肌),和(臀大肌、臀肌、竖脊肌)等都是核心肌肉。我国学者认为,人体核心肌群包括33对加1块膈肌,即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区域的肌肉群,这种界定可以说包含了以上两种说法,但是在训练上不好把握,具有笼统性,无法进行自我断定,在日常的练习和锻炼中不容易把握。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依据

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为核心力量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人体解剖学

1.参与核心运动肌群的限定

分析躯干部位解剖结构,提供直观清晰的参与核心运动的骨骼和肌群,为核心力量训练提供基础人体解剖学理论。

2.创编多维运动练习的客观依据

人体是在三维的空间(按照人体解剖学,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基本面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和垂直轴基本轴,即矢状轴、额状轴)内进行多关节的运动。对躯干而言,运动包括屈伸、侧屈和旋转多维运动。单单对躯干进行一维运动的力量练习是不够的。因此,强调在核心力量训练中要注重多维运动练习方法使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的张力均衡发展,避免运动损伤。

3.选择功能性练习的必要性

何为选择功能性练习就是首先考虑你要完成什么任务,在任务的要求下进行相关部位不稳定的练习。核心力量是一种较特殊的力量,它基本上参与了所有运动,在核心力量训练时要求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动作特点,采用练习内容时要采用模拟专项运动特点的功能性练习。

(二)运动生理学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脊柱周围的肌肉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稳定肌,以慢肌为主,位于脊柱深层,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控制脊柱弯曲的作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练习这类肌群的本体感受反射活动;二是运动肌,以快肌为主。位于脊柱周围的表层,具有爆发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脊柱的运动和控制调节,是脊柱运动和稳定的动力器。我国学者欧阳跃平[5]在研究中也指出,将脊柱稳定的运动维持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破坏就会导致脊柱失去平衡,造成整个人体运动链的瘫痪。

(三)运动生物力学

核心力量训练的对象是人体核心部位的若干肌肉群,表现的是一种能力,核心范围的界定决定核心肌肉的数目。人体核心部位是以重心界定的。

人体各部分组成一条运动生物链,力作用在生物链上改变各环节的位置。躯干作为人体生物运动链的枢纽环节,它的平衡与稳定直接决定着力在这条链上的传递和动作技术的发挥。在运动中,躯干始终处在平衡稳定——失衡不稳定——平衡稳定的动态变化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体依靠核心力量来调整姿势和维持躯干的平衡稳定。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和作用

人体作为一个生物运动链,力作用在这条运动链上,各环节发生相对位置改变,于是产生了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躯干是人体生物运动链上的枢纽环节,如果躯干这一链条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链条瘫痪,因此要用整体去发力,要使链上各个环节相互兼容,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躯干和上臂的训练。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主要有:核心力量可稳定脊柱、骨盆和髋关节,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强力的核心肌群力量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性;可改善近端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地参与运动;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和预防动作中的损伤。

五、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

我们在力量训练中,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方法,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新的融合,是稳定性与动力性相结合,同时在进行核心力量练习时要注重与呼吸相配合,做到全面发展。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很多,根据运动水平高低把握难易程度和量的大小。初期包括两个阶段,主要是让练习者体会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一是无器械的稳定状态的静力保持,注意呼吸不要憋气,如直臂俯桥、仰桥、屈臂俯桥等,二是无器械的无负荷稳定运动,如单腿单臂向上摆动;中期包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利用器械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克服自身和重物的练习,力量练习器械主要有悬吊绳(悬吊训练)、气垫、瑞士球、滑板、平衡板、弹力绳、小蹦床等。一是非稳定状态下的静力练习,它主要是适用于中产阶层的练习,如悬垂条件下的单肘支撑侧挺髋等和瑞士球上的简单运动练习如跪在球上等;二是非稳定状态下的克服自身重力练习,它可以刺激深层小肌群,如双腿支撑双手悬垂练习等和双手在滑板单脚支撑屈伸等滑板练习;三是非稳定状态下的自由练习,要求速度不要快,符合技术要求,如在不稳定器械下的负重练习等;最后一个阶段是不稳定状态下的核心爆发力练习,要求在不稳定状态下快速完成克服重力的练习,因此对练习者核心力量要求很高。如坐在瑞士球上的快速提拉和转胯提拉等。

总之,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强调让运动员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动态状态下的运动力量练习。

六、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核心力量的训练内容难易程度和负荷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高水平以后可模拟专项进行练习。

2.发展核心力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详细、周密的计划。

3.进行核心力量训练,避免导致姿势改变的肌肉长度的缩短,如髂腰肌缩短,它可导致腰椎过度前弯,加重腰椎的负荷。

4.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并使呼吸配合动作。

5.注意培养练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经常变换练习内容。

七、总结与展望

核心力量凸显了全身整体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进行练习和运动的新理念。目前核心训练还处于基础性研究,如核心部位的位置、参加肌群的多少、如何与专项结合等问题还有待探讨。但需要我们清楚的是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它只是打破传统的只注重远端四肢力量训练而忽视了近端躯干部位训练,进而在力量训练中增添了“不稳定因素”,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配合协调和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训练[J].体育科学,2007(9).

[2]陈小平.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8(4).

[3]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8-130.

[4]林华,王瑞生,从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66.

[5]黎涌明,于洪军,资薇.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19-29.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2

摘 要: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总结和分析前人从人体的重心,脊柱,人体的 腰椎、骨盆和髋关节联合的周围与重心位置的关系,整体肌群与局部肌群的关系四个角度对 核心力量的定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人体的核心部位与非核心部位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提出了核心力量的新见解。最后,总结和分析了前人的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生物力 学四个领域对核心力量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核心力量;定义;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106-03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chanism of Core Strength

GUAN Yajun, MA Zhongqua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Ch ina)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has studied the definition of core strength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predecessorsfrom the body’s gravity center, the spine,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lumbar spin e and the pelvis and the hip joint position and the gravity center,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muscle groups and local muscle groups. On the basis oftheir perspective, it proposes new definition of core strength from the relationbetween the parts of core body and the parts of noncore body. Finally, it has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core strength carried out by predecessors from anatomy , physiology, neurology and biomechanism.

Key words: core strength; definition; mechanism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的提出源于脊柱稳定性。1985年Panjabi 首次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包括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 单元三个系统;1992年,在脊柱稳定性的启发下,核心稳定性随之被其提出。Kibler首次将 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人竞技运动训练,其认为核心稳定性有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 三方面功能。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1]

1 核心力量的定义探究

1.1 以人体的重心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Ian Hasegawa以腹部、臀部、腰骶 部、胸部和背部上的肌肉称为核心肌肉[2];Travis Brown则以位于腹部和脊柱附 近的大肌 肉为核心肌肉,其中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肉 [3];Paul J Goodman以联合体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 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称为核心肌肉[4]。 纵观以上学者,核心肌群的范围是从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面、两侧、后面能够调控 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肌肉的统称。

1.2 以脊柱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MARJORIE,JOH N D WILLSON,JEFFREY M WILLARDSON,KIM M SAMSON[5-8]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确定 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膈肌,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KATH LEEN R LUST[9]学者认为核心肌群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 心区域。

1.3 以人体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联合的周围与重心位置的关系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 群的范围 王卫星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界定在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 之间的区域,将膈肌-盆底肌区域之间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位于大腿上股直肌、肌二头肌 也被列为核心肌群。这些肌群分别从人体的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三个层面包裹腰椎、髋 关节和骨盆[10]。李文霞等学者认为核心部位是由腰部和腹部肌肉组成的,包括腹 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竖脊肌等[11]。

1.4 以整体肌群与局部肌群的关系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J H Pilates认为 ,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 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其认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 体的中间环节[12]。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 定性具有 重要意义。竖脊肌与腹肌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及运动过程中的躯 干动作维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骨盆带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 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研究以人体的核心部位与非核心部位之间的关系为视角,综合 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不同观点,根据人体解剖学核心肌群的结构特点,本研究认为核心 力量是能够稳定机体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 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的整体肌群,即从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面、两侧和后面能够调 控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肌肉的统称。

2 核心力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2.1 核心力量的解剖学作用机制分析骨盆带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 耻骨联合。由于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 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因此,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 群有效的工作。腰-骨盆-髋关节包括的肌肉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 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13]。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 肉,对脊 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的 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例如,在投掷项目的最后用力过程中,运动员强有力 的左腿支撑和右腿的积极蹬、转、挺,促进骨盆、髋关节、腰部相关肌群参与工作,形成肌 肉动量由下而上的转移。强有力的核心肌肉对投掷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 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椎体、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组成脊柱的前柱,起传递重心的作用 ;后柱包括椎弓根、椎板、横突、小关节突、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在脊柱运动中起张力带作 用。

2.2 核心力量的生理学作用机制分析根据脊柱的功能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稳定肌通常位于脊柱深部, 起于脊椎,多呈腱膜状,具有单关节或单一节段分布的特点,以慢肌为主,耐力性活动时被 激活,稳定肌群主要有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多裂肌等,这些肌群通过 离心收缩控制锥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控制脊柱的弯曲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 运动肌位于脊柱周围的表层,呈梭状,具有双关节或多关节分布,以快肌为主,在爆发性活 动时被激活,这些肌肉收缩通常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通过向心收缩控制锥体的运动,如背 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及腰部的腰大肌,这些肌肉控制脊柱运动并且应付作用于脊柱的外 力负荷,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脊柱运动和稳定性调节[13]。

根据人体的解剖位置关系,可以将核心肌肉分为整体肌肉和局部肌肉。整体肌肉包括竖 脊肌、臀大肌,它们大多处于身体浅表位置,多为长肌,连接着胸廓和骨盆,这些肌肉收缩 通常可以产生较大的力矩并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它们负责脊柱运动和方向的控制。局部肌肉 包括多裂肌、椎旁肌,这些肌肉通常起于脊柱或分布于脊柱深层,它们控制脊柱的曲度以及 维持腰椎的稳定性,收缩时一般不会造成肌肉长度的变化和运动范围的改变。

腹横肌是核心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腹横肌是腹部阔肌中最薄的肌肉,其纤维环绕腹部 ,经胸腰筋膜与各个椎体的横突、棘突相连。腹横肌产生外侧的张力横向箍紧腰椎,通过增 加腹内压对抗外力的作用以及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在核心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多裂肌是 腰部椎旁肌群中最大和最内侧的肌肉,其位于棘突两侧,腰背筋膜的内侧缘。多裂肌的强直 性收缩可以增加脊柱节段间的稳定性,对腰椎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收缩 力,躯干深层的椎旁单关节肌肉,如横突间肌和棘突间肌有利于核心稳定性的维持。胸腰筋 膜的后层主要为背阔肌筋膜,附着于棘突,维持矢状面的稳定性,胸腰筋膜中层附着于横突 ,可维持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稳定性。腰方肌是腰椎稳定的一个重要肌肉,腰方肌的等长收缩 可以帮助呼吸,增加腹内压,也可以维持脊柱在额状面和矢状面的稳定性[14]。

2.3 核心力量的神经学作用机制分析

2.3.1 “三亚系模型”作用机制学说在脊柱稳定的生理机制的研究中,1992年Panjabi提出了“三亚系模型”理论,即被动 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被动亚系特指关节和韧带,主要由锥体、椎骨关节突和关 节囊和脊柱韧带等组成。主动亚系特指相关肌肉和肌腱,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它通过深层和 浅层肌群间( 即稳定肌和运动肌) 协调活动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神经亚系特指神经肌肉运 动控制系统,它接受来自主动亚系和被动亚系的反馈信息,判断用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特异 性需要,然后控制主动亚系的有关肌肉实现稳定性的维持,脊柱就是通过3个亚系之间相互 协调作用实现稳定性。椎骨、椎间盘、脊韧带构成了被动亚系,也称为内源性稳定系统;脊 柱周围的肌肉、肌腱、内压构成了主动亚系,亦称外源性稳定系统;神经控制亚系控制被动 亚系和主动亚系,使它们协调起来实现脊柱稳定,这三个子系相互依存,互为代偿[15 ]。

被动亚系是由椎体、椎间关节、关节囊、脊柱韧带、椎间盘等结构组成。它们在脊柱活 动中起着支撑作用。在脊柱的中心区域,被动亚系作为本体感受器感觉椎体位置的变化,并 为神经控制亚系提供反馈信息。对于同一部位的不同运动形式,被动亚系的作用机理也不尽 相同。如,在躯干前屈过程中,后韧带、椎骨关节突及其关节囊和椎间盘是主要的稳定性维 系结构;在躯干后伸过程中,前纵韧带、纤维环、前部纤维和椎骨关节突是主要的稳定性维 系结构;在躯干水平旋转运动中,椎间盘和椎骨关节突是主要的稳定性维系结构。

无论脊柱是静止还是运动,主动亚系都在神经控制亚系的协调下共同维持着脊柱的稳定 。有无腰椎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说明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和肌肉的紧张性起到了稳定腰椎 的作用。

神经控制亚系主要接收来自主动亚系和被动亚系的反馈信息,判断用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的特异性需要,然后启动相关肌肉活动,实现稳定性控制的作用。如,在上肢运动发生之前 ,多裂肌和腹横肌活动能够先行启动,而下腰痛的患者的肌肉启动时间相对较慢,表现出明 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在人体的核心力量整个系统中,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是 相互依靠的,共同维持核心力量的稳定性并应对核心力量的变化以及静态与动态负荷。

2.3.2 神经控制作用机制学说人体核心区域主动稳定的实现取决于多块肌肉的协同工作,该工作是在神经支配下的一 个复杂和精细的过程。对于复杂的竞技运动来说,核心部位的稳定并不是运动的目的,稳定 是给不同肢体的运动创造支点,为不同部位肌肉力量的传递建立通道。Hodges等人运用肌电 图仪对人体做全身运动时的上肢肌、下肢肌和核心肌肉进行了测试[16]。结果表明 ,核心肌 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多裂肌)肌电的发生早于上下肢肌肉,尤其是 腹横肌的肌电明显早于三角肌和下肢主要肌肉。因此,他们认为,核心肌群的提前动员使身 体的核心部位首先做好准备,为四肢的发力建立支点[17]。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纯 涉及到单块肌肉收缩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骨盆作为脊柱稳定的根基,同样遵循神经肌肉反射机制,它的稳定性保持除盆带肌外, 还依靠核心部位的腰肌、腹肌的配合下共同完成的,这些肌群间的协调作用使脊柱和骨盆合 为一个整体,所以在核心稳定性训练中不能割裂骨盆和脊柱之间的关联,不然将会失去了核 心稳定性训练的真正意义。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核心力量进行干预,一种是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反射性 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为姿态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是影 响核心力量的重要因素,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稳定程度的变换以及稳定与运动之间的动态 交替都需要多块肌肉的参与和配合,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募集和协调是完成多块肌肉共同运动 的关键。另一种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梭和腱梭反馈式调整肌肉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 间的用力,解决核心部位的稳定、稳定程度和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神经系统基于 肌梭、高尔基键器和脊柱韧带的本体感受,根据运动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连续不断地 监控并调节核心肌肉的力量以及不同肌肉之间力量的配比,尤其是支配与控制核心大肌群与 核心小肌群在核心稳定与运动上的不同功能,小肌群主要起固定作用,而大肌群除固定作用 之外还具有运动功能,核心部位稳定程度的变化和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交替转换主要取决于 大肌群的收缩[18]。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首先是动态下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通过激活、募集核心 稳定肌的方式来提高对核心部位稳定的控制能力。训练时力的作用点基于一个不稳定的支撑 面上,身体就是在这个动态的支撑面下完成。第二,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本体感觉性的力量训 练。在上面肌群本体感受性训练的同时进行负重力量训练,渐进性从开始负重部分或全部身 体重量到增加体外负荷,实现了提高核心大肌肉群力量的同时提高了脊柱深层稳定肌的力量 。

2.4 核心力量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分析有关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在两臂下垂的对称站立姿势中,身体重心位于第1至 第5骶椎的某一水平面上,大约在髋关节额状轴上方4~5 cm处,接近人体正中央的矢状面稍 向右偏的骶骨与耻骨之间;取卧姿时,身体总重心向头部偏移。身体重心会随人体的姿势的 变化而改变,运动时变化范围更大,有时会移出体外[19]。重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运动姿势变化而改变的特性,是确定核心肌肉的主要依据。

人体分为头、躯干、上臂、前臂、手、大腿、小腿和足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可动地连 接起来构成生物运动链,力作用在生物运动链上,各环节发生相对位置改变,于是产生了人 体姿势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躯干是人体生物运动链上的枢纽环节,在运动中对技术动作的发 挥和能量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躯干由多块骨骼组成,关节较多且结构复杂,要 充分发挥躯干在生物运动链中的作用,躯干的平衡稳定性尤为关键。在运动中,躯干的平衡 与稳定影响着各种动作技术发挥和运动环节间能量传递。人体在运动期间,重心起伏不定, 姿势不断变化,躯干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稳定――非平衡不稳定――平衡稳定的动态变化中,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体依靠核心力量来调整姿势和维持躯干的平衡稳定[20]。核心 力量训练 中的非平衡不稳定支撑练习就是为提高躯干的平衡稳定性而进行的身体练习方法。这种在不 稳定的支撑而上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创造独特的动态训练环境,练习者进行训练时必 须依靠核心力量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这增加了神经肌肉的训练负荷。实践证明,在这种 动态非平衡不稳定环境中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对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加有明显作用,而且 能够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及躯干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3 结束语

近年来,核心力量是竞技体育领域中的一个新鲜事物,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国 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定义的理解不一,对核心力量的作用机制探讨还不够深入。因此,加强 对核心力量本质的研究和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对更加清晰地把握核心力量的关键问题有着重 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 、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19-29.

[2] Ian Hansegawa.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 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15-17.

[3] Travis Brown. 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ths for the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8-10.

[4] Paul J Goodman. Connecting the Core[J], 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 urnal, 2004,3(6):10-14.

[5] MARJORIE A KING, MS, ATC, P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orestability:creating a foundation f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J]. Athl Therapy Today,2000,(3):6-1 3.

[6] JOHN D WILLS0N, CHRISTOPHER P DOUGHERTY, MARY LLOYD IRELAND,etal. Core sta bi 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and injury[J]. JAm AcadOrthopSurg, 2005,(13):316-325.

[7] JEFFREY M WILLARDSON.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Applications to sports cond itioning programs[J]. J Strength Condit Res,2007,21(3):979-985.

[8] KIM M SAMSON, MICHELLE A SANDREY A. 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 r tennis athletes[J]. Athl Therapy Today, 2007,(5):41-46.

[9] KATHLEEN R LUST. The Effects on Six Week Open Kinetis Chain/Closed KineticC hain and Open Kinetic Chain/CloseKinetic Chain/Cor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Prog ram in Base-ball[M].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W es t Virginia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of Master of Science In Athletic Training,2007.

[10]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0(8):1119-1121.

[11] 李文霞,吕洪.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与方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5):128-129.

[12] P W HODGES. Feed-forward contration of transverses abdominis is not influ enced by the direction of arm movement[J].Exp Brain Ris,1997,(114):362-370.

[13] 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9):18-20.

[14] 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3-125.

[15] 作者不详.北京体育大学引进国外智力项目之悬吊训练[R].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外 事处.

[16] HODGES P W, RICHARD60N C A. Contraction of the abmuscles associated withmovement of the lower limb[J]. Phys Ther,1997,77(2):132-142.

[17] 《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 陈勇,陈晶.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8(4):108-110 .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中医药;整脊;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81-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整脊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整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整脊职业的任职资格标准,充分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特点,中医药类高职院系所设整脊专业应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整脊临床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整脊人才为目标,建立结构合理、互补性强的综合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便加强课程与学科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从而形成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1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整脊专业作为中西医骨伤和推拿、导引等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医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脊诊、整脊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骨伤、针推、脊诊、整脊等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人文素养,这就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综合性课程体系能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统一,人文与科学技术素养教育相融合。

通过对整脊行业的调查和对整脊人才培养规格的研讨,我们认为职业院校整脊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人文课程体系、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体系、整脊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5个方面,而每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又可分成若干课程模块。

2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1人文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立德树人就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课程体系正是以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文化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献身医学、爱岗敬业、救死扶伤、仁爱助人、甘于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等。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短等特点,其人文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

(1)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2)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工具性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有4门: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应用文写作。

2.2现代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和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将现代医学课程体系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

(1)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为整脊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可选修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执业医师考试。

(2)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诊断技能基础,尤其是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开设西医诊断学基础1门必修课。

2.3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由于整脊医学属中西医骨伤、推拿、按摩、导引等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应具备足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技能。所以,其中医学课程体系也应分为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中医学技能模块2个子模块。

(1)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医古文选读、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学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针灸、推拿技能和内、外、骨伤、妇科等常见病的诊疗技能。开设的必修课程有6门: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

2.4整脊学课程体系模块: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整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高技能整脊医学专业人才,能胜任整脊临床工作并有所创新、可持续发展。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整脊学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模块,即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和整脊专业技能模块。

(1)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整脊医学基础知识,如整脊的基本概念、原理,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诊断、预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整脊学基础1门。

(2)整脊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整脊临床工作的诊疗技能和脊椎病的预防技术,并提高学生对脊柱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所开设必修课程有3门:整脊学技术、整脊治疗学、整脊保健学。

2.5实践课程体系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体系,是整脊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实训和实习3个子模块。

(1)实验课程模块: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对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尤其对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有直观的认识。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穿插式,安排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的各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2)实训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是中医学技能模块和整脊学专业技能模块的主要教学模式,应占总教学课时的50%。实训课程教学也应采用穿插式,安排于各技能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3)实习课程模块:实习课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于整脊临床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整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习课程集中在第3学年进行,为期44周(10个月),由学校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注意提高顶岗实习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研究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协同护理模式;自我护理;生活质量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care for self-care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of 40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Implement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self-care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scor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Self-care;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12-01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中轴关节以慢性炎症为主的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部位在富有韧带和肌腱附着的骨突出部分,几乎累及全部骶髂关节,并可逐渐发展成骨性强直[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一定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应用协同护理,最大限度地培养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中医风湿科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19.2土37.1)岁、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病程(10.58±1.5)年、治疗时间均>1个月。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入院后,给予身体评估和心理评估,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症状反应、运动、用药、等方面。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管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需求、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协同的关系,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照顾技能。

1.2.2 疾病认识指导:给患者发放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手册,讲解基本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常用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疗效及不良反应,充分认识到坚持长期规律用药的目的、意义和遵守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1.2.3 功能锻炼培训: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功能康复锻炼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和增加肺活量,指导适合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机,从而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1.2.4 心理护理:在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过程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让家属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协助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家庭系统的心理支持。邀请治疗效果显著、自我护理能力较高的患者传授经验、交流体会。引导其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设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能力、家庭情况等。

1.3.2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1979年美国学者Keamey和Fleische[4]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设计ESCA。量表包括4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自我责任感(8个条目),自我概念(9个条目)和健康知识水平(14个条目)。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3 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该量表是由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开发的一个普适性测定量表,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干预前后.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

干预前后两组SF-36得分的比较(X±s,n=80)

项目干预前试验组 对照组t值P值干预后试验组 对照组t值P值PF

讨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症状多为间歇性,病程长。注重人的社会性,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经过协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6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01-01

胸腰椎不稳定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腰椎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统计认为腰椎痛的20%--30%与腰椎不稳定有关。创伤、退变、肿瘤及手术均可引起腰椎不稳定,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将最终发展成固定的畸形与椎管狭窄,引起神经症状。进二十年来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着不仅体现在内置物器械的不断更新发展,而且对于骨折的生物力学以及伤后脊椎的病理、病生理的变化都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1]。但至今仍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对于集注腰椎的爆裂型骨折,尤其是那些无神经系统受损的病人,是选择手术治疗还是选择保守治疗存在争议,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评价骨折后脊柱是否失去稳定性,对治疗方案的确定非常重要。

1 解剖生理基础及胸腰椎稳定因素

脊柱由33个椎骨联结组成,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棘突尖端上有棘上韧带。着三条长韧带自颅骨底部至骶骨尾部联结椎骨组成脊柱。一颈椎和腰椎的活动范围为最大,而胸椎较稳定,活动度较小,骶椎融合问骶骨,其两侧与髁骨相连且较固定。当躯干某处受暴力作用时,暴力沿脊柱传导,并常使在脊柱的稳定部位和活动部位交界区的椎骨受到损伤[2]。由于脊柱骨折及骨折脱位最常发生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因此临床上把胸12腰1脊椎(部分作者把胸11―腰2)称为脊柱的胸腰段。胸腰段具有较大的活动度,有时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在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顶点,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屈曲型和屈曲旋转型损伤[3]。关于胸腰椎不稳定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观点,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胸腰椎不稳定是胸腰椎功能刚度的丧失,以至于在应力作用下功能单位产生了过度或异常的活动,但生物力学上不稳定的病人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因此则有人从临床方面来描述不稳定,认为其临床表现不仅有椎体间活动范围的增加,而且常伴有腰椎疼痛等症状,即使是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腰悲疼痛症状的加重,并可造成脊髓和神经的原发或继发的损害,背拄畸形等,从而提出了临床不稳定的概念,并被许多作者所接受。维持胸腰椎稳定的基本单位是脊柱功能单位即胸腰椎的活动节段,包括临近的两个椎体及期间的椎间盘,韧带和小关节等结构,胸腰椎的稳定即主要由这些组成部分共同维持(胸椎还有胸阔结构维持稳定),同时又赖与神经、肌肉、胸腹压的协同作用,Dupuis 将脊柱稳定因素分外被动、主动、动力和低动力四种,任何因素的破坏都会导致胸腰椎稳定性的丧失。

2 创伤性胸腰段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正确判断胸腰椎骨折脱位属于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临床治疗通常是根据病人脊髓神经的损伤程度和脊柱骨折脱立的稳定性作出决定的,一般伴有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是不稳定的,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及早手术治疗。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的病人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则依赖于骨折的椎体是否稳定。虽然有许多判定脊柱受伤后骨折稳定性的标准及进行骨折分类的方法,但最终没有统一的认识,并不伴有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的治疗,由于对其稳定性有不同见解,存在很大争议,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胸腰段暴烈型骨折的讨论。

有相当多的文章都试图给脊柱的“不稳定”下定义[4-7]。美国骨科医师协会[8]认为在一定的载荷下,若脊柱的某个阶段出现了超过正常范围的活动度,则认为“不稳定”。White和Panjabi(9) 也认为脊柱的稳定性即为:在生理载荷下,脊柱有能力不致产生过度的运动而造成对神经的损伤,也不会因结构的改变而造成畸形和难以控制的疼痛,Bradford 和Louis将创伤导致的胸腰椎不稳定分为急性不稳定(暂时骨性不稳定)和慢性不稳定(永久性韧带性不稳定),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急性不稳定是指伤后立即出现显著的移位而且极可能并发脊髓损伤者。Nicoll认为脊柱折合并有棘间韧带段裂者为不稳定性骨折;Dickson认为椎体形态、后部结构和椎体顺列三者两者受累则为不稳定骨折;Holdsworth[7、11]建立了脊柱创伤的两拄理论,他把前纵韧带、椎体以及后纵韧带定义为前拄,而其以后的部分包括追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以及附属的韧带结构等统统视为后拄。他的工作证实了后拄在脊柱创伤后可起到类似“张力带”的作用,平衡因前拄损伤而向伤椎传导所导致骨折移位的作用力,因此后拄对于维持创伤后脊柱的稳定性和防止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McAfee[11] 认为虽然在单纯的纵向载荷下,棘间韧带及黄韧带通常不会受损,但对于严重的暴烈型骨折,能出现椎板骨折也并不罕见。White 和Panjabi[9]等在研究脊柱椎体的活动时发现了小关节对于承担纵向载荷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力学实验证实一对小关节最多可承担全部纵向载荷的33%。当创伤后椎体的前高丢失严重时,他们即会发生骨折。Denis[5]建立了脊柱的三拄理论(前纵韧带及椎体的2/3为前拄,后纵韧带及椎体后1/3为中拄,其余部分为后拄)。为了把脊柱不稳定融入到三拄理论中,Denis[12] 将创伤后胸腰段脊柱的稳定性再分为三度:10:是结构上的不稳定,有发展为晚期后凸畸形的可能性,通常为严重的并伴有后拄损伤的骨折,或者是某些Chance骨折。110 :神经原性的不稳定 ,包括那些所谓的稳定性暴烈型骨折,当骨折的椎体过度塌陷,造成创伤早期后凸的骨块向椎管内移位,及后期骨折愈合后,出现继发性的椎管狭窄。两者都有可能使那些最初无神经症状的病人发生神经损害。1110:是结构及神经原性的不稳定,骨折-脱立和不稳定的暴烈型骨折,无论有无神经损伤,均属于这一类型。又将胸腰段骨折脱位分为四类:压缩骨折、暴烈骨折、安全带损伤和骨折脱位,认为有两拄手损伤或中拄受损伤而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者都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其他关于胸腰椎创伤性急性不稳定的判别标准,如White 的平分方法和检查表,都是基于静态或半静态的研究,而与实际的创伤病理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近年来为尽可能接近临床情况而采用模拟骨折类型的方法来研究急性不稳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如:James,Manohar,Willen,Panjabi SLeosar等模拟了腰椎爆裂骨折,Neumann模拟了腰椎安全带损伤,OxLand及Pangabi等模拟了颈椎的高速创伤,其中一些实验结果表明椎体等骨性结构的破坏会导致椎体间三维活动范围明显增加而后拄对抗前屈外力和防止创伤后腰椎后凸畸形的发生从而维持脊柱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而中拄只是对临床不稳定有较大意义,对脊柱生物力学上的稳定则无重要影响,而且提出了腰椎屈曲分离创伤(不伴中拄受伤)不稳定的定量标准:后凸成角大于等于12度或棘突间距大于20毫米可出现不稳定;后凸成角大于等于19度或棘突距离大于等于33毫米表示完全不稳定。也有很多学者怀疑后拄的作用,而强调中拄对维持脊柱爆裂型骨折稳定性的能力,他们认为后拄的韧带结构对于抵抗创伤后脊柱的屈曲移位没有什么作用,只会在伤椎过度弯曲时才会产生一些阻力。但是他们的力学实验方法一般都是先从切断棘上/棘间韧带开始,再对伤椎施加负荷来检验脊柱的稳定性,然后逐步向前,直至把椎板和两侧小关节分别切除。最后他们发现把后柱破坏后,脊柱的不稳定性才明显增加。

对于引起分歧的原因,Keneth[11]等认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实验的方法,支持HoIdsworth理论的学者所作出的生物力学的实验都是先破坏前拄,然后依次破坏中拄、后拄。Keneth[10]认为这样的损伤顺序才更接近临床真实创伤过程,他设计了L1 的爆裂型骨折模型来分别研究脊柱的前、中、后拄在对抗屈曲暴力,维持脊柱稳定性上的作用,发现前拄破坏后,该阶段比正常的脊柱将会明显增加成角及移位程度,而随着中后拄相继发生骨折后,后拄的损伤将会比中拄明显的增加骨折的不稳定性,Keneth[11] 认为只有前中拄受损的爆裂型骨折,若后拄是完整的则骨折是稳定的,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并且效果是满意的。但是次后不久,Manhar 和Panjabi[1]等通过改良实验的方法,得出的 有一次支持了Denis[5] 的理论,他们实验了Denis 三拄理论,认为中拄才是决定爆裂型骨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Armstrong 研究提出按损伤形态分类的方法,即将胸腰段骨折分外七型:①压缩骨折②旋转损伤③爆裂型骨折④剪力骨折⑤椎体后部骨折⑥拉伸骨折综合性损伤,每一型有其特有的损伤特点,并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相对应。

3 小结

尽管在生物力学的认识上各家观点不同,但在临床上还是把伤后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畸形和神经损伤的着异类骨折归为不稳定爆裂型骨折。McAfee[11] 则认为对于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提示骨折具有不稳定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行性的神经功能恶化(2)伴随有后方结构的破坏(3)后凸畸形达到或超过20度并伴有神经原性损伤(4)椎体前高度丢失大于50%或伴有小关节的半脱位(5)CT证实在被压缩椎管内存在着骨折块,并出现不完全的神经原性损伤。Shaffrej 等认为后纵韧带段裂,棘突和(或)椎板间距增宽,骨折已发生移位,椎体高度丢失大于50%或出现了神经原性损伤,发生了关节突的骨折都是临床上不稳定性骨折的特征。Neumann 通过对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病人的正、侧位X线片的比较,总结出了影象学上评价爆裂型骨折稳定性的标准:即后凸畸形位于12-19度之间,棘突间距增宽20-33毫米为临界的不稳定性骨折;即为完全的不 稳定性骨折。在治疗上,Keneth 认为对于那些稳定的没有神经受累的爆裂型骨折病人,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McAfee[11]认为对于没有神经原性损伤的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病人,其手术指征为:骨折的椎体前高度丢失超过50%,存在着椎管压迫,并伴后方结构的损伤。虽然也有一些并不稳定性的骨折病人经卧床、药佩带支具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本人还是倡导对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不管有无神经受累,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恢复伤椎的的高度和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以避免晚期后凸畸形和顽固性腰痛。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更应尽可能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因为骨质蔬松和伤后继发性的椎间盘退,会导致脊柱的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anohar M.PanjabiMM.VaIidityofthethreecoIumntheory of thoracoIumbarfractureSpine1995,20:1122-27.

[2] 杨克勤,党耕町,蔡钦林,等.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28.

[3] 饶书城,吴之康,唐天驷,等.脊柱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0.

[4] Abumi K ,panjabiMM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lumbay spine stability after graded facetectomies.Spine,1990,15:142-7.

[5] 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ys[J].Spine,1983,8:817-31.

[6] Farfan HF, Gracovetsky S. The nature of instability[J].Spine,1984,9:714-9.

[7] Holdsworth FW. Fractures,dislocations and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spine[J].J Bone Joint Surg 1963,45-B:6-20.

[8] Haher TR, Felmy W.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columns or the spine to the rotational stability:A biomechanical model[J]. Spine,1989,14:663-9.

[9] White AA,panjabiMM. Clinical biomechanics of the spine[J]. Philadelphia, JB.Lippincott,1978:169-211

[10] HoidsworthFW. Fractures,dislocations and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spine[J].Jbone Joint Surg, 1970,52-A:1534-1551.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针刺;吴门督灸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8.011

鲍庆祥教授现任娄东中医民间流派研究会副会长,是太仓市名老中医,娄东医派传承工作室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他曾师从苏州尢氏针灸世家第四代传人――尢怀玉,后又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名医深造。鲍庆祥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医疗、教研50余载,继承并发扬了吴门针灸流派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骼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2]。鲍庆祥教授治疗AS针道深厚,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AS的治疗方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颇受教化,故在此将鲍庆祥教授治疗AS验案2则作一介绍。

1 病案举例

【病案1】 患者,男,32岁,2014年6月

4日初诊。主诉:骶髂关节疼痛10余年,伴颈腰部疼痛加重2 d。患者于200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骶髂关节处尤为明显,后病情逐渐加重,因肢体活动受限,行动不便,不能工作,遂至上海某骨科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经检查HLA-B27(+),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h-1,C-反应蛋白(CRP)58 mg・dL-1,确诊为AS,给予硫氮磺吡啶肠溶片0.25 g,每日3次,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0.25 g,每日2次,口服;以及其他疗法治疗(具体不详),2个月后出院。自此患者先后到上海、太仓各医院就诊,并且服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近日患者颈腰部疼痛难忍,并出现膝关节肿痛,双下肢活动不利,自诉服西药后胃脘腹部疼痛不适,遂来就诊。刻下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骶髂关节疼痛,颈、腰部酸痛明显,坐位疼痛加重,双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劳作不能,每服西药后胃脘不适,夜寐欠安,纳呆,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濡涩。查体:脊柱侧弯,颈椎、腰椎旁有压痛,骶髂关节处酸痛,双膝关节红肿灼痛。四肢肌张力正常,腰背部肌肉板状僵硬,直腿抬高试验(-),“4”字试验(+),颈部活动度偏小,脊柱活动度受限,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生理曲度轻中度改变,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L4~5椎体轻度骨质增生,骨盆正侧位X线片示骶髂关节边缘密度略高,抗“O”(-),ESR 24 mm・h-1,类风试验(±),CRP 60 mg・d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西医诊断:AS。中医诊断:痹证(痰瘀闭阻)。治疗原则:温肾通督,补益肝脾。针灸主穴:华佗夹脊穴,肝俞、脾俞、肾俞。配穴:印堂、百会、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曲池、合谷、太溪、昆仑、太冲。其中肝俞、脾俞、肾俞、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给予温针灸共施2壮,余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此外每年大伏天及大寒天行吴门督灸(即在患者督脉上从大椎穴处至中s穴处,铺吴门督灸,并施灸3大壮,均于大伏天、大寒天每日午时至子时点燃熏艾)1次。针灸治疗期间,配合服用吴门中药煎剂,基础方:独活10 g、桑寄生10 g、杜仲30 g、怀牛膝10 g、秦艽10 g、茯苓12 g、桂枝8 g、防风10 g、当归16 g、白芍10 g、鸡血藤30 g、炙黄芪26 g、蕲蛇10 g、狗脊3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期间嘱患者停服西药。治疗5个月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稳定,活动尚可。治疗6个月后查体,患者颈腰疼痛症状消失,骶髂关节疼痛较前明显缓解,颈腰部活动度均为正常值,日常生活可独立进行,工作可胜任,复查脊柱和骶髂关节X线片示无发展,ESR正常[3]。

按语:鲍庆祥教授认为,该患者因本体肾虚髓少,外感风寒湿邪而发为痹证。从针灸角度辨证,为内虚寒证。《黄帝内经》言“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五藏皆有合……”,故其标虽感风寒湿邪发为颈腰膝疼痛不适,行动不便,实已伤脏矣!《素问》曰:“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患者又因服用西药损伤脾胃,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此时可谓本虚标实之态。因此,鲍庆祥教授在治疗时,采取温肾通督、调和肝脾的方法。一方面,针刺穴位选主穴为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其系经外奇穴,五脏六腑之气由此处输转,有强督脉之阳、助膀胱之气、调理脏腑之气、疏通经络脉道的作用和功能[4-5];针刺时,要使患者有一定的针感方为有效针刺,所以针刺手法应有考究。针刺后,采用温针灸即在针柄插上艾柱,以艾灸熏着治疗,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旨在用汤药直入脏腑,以调阴阳。本病例中药方剂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独活寄生汤祛冷风顽痹之证疗效较好。方中炙黄芪、当归补气活血化瘀;牛膝具有补肾益肝之功效,配合鸡血藤更能起到较好的壮骨生髓、活血通脉之功效。本组方能较好地祛除寒湿邪气及肝肾不足等诱因,以达到阴阳相济、活血通脉之功效,与AS的发病机制吻合[6]。每年大伏天、大寒天进行一次吴门督灸法,意旨取大伏天午时至子时一年之中最热的一天,中医讲阳气最盛之时,天时地宜以达人和;而大寒天为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行督灸防寒邪入侵,抵挡阴邪之重。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施以隔药隔物发泡灸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综合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功用,集中药外治、督脉灸法和发泡疗法于一体,具有温督通阳、补肾壮骨、散寒祛湿及保健强身的作用,操作安全、可靠、方便、有效。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督脉”,治疗直达病所[7],是针对AS的病机、标本兼治的特色治疗方法。

【病案2】 患者,男,21岁,2014年7月27日初诊。主诉:右侧骶髂关节酸痛1年余,伴右膝关节酸痛2个月。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骶髂关节疼痛伴髋关节酸痛,后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并迁延至腰骶部。自服药物及休息后未见好转,遂前往上海某医院求诊,经检查确诊为AS。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3片,每日2次,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服用至今,病情未见好转。刻下:患者右侧髋关节及腰骶酸痛,右膝关节肿痛,晨起腰骶僵直,心烦,口渴,情绪急躁,易汗出,各关节酸痛与改变无关,夜寐可,纳可,二便调,舌质紫红,苔少,脉滑数。专科查体:脊柱生理弧度正常,脊柱无明显压痛,腰骶部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压痛明显。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肢体无瘫痪,“4”字试验(+)。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HLA-B27阳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10-05-17);骨盆正位片示骶髂关节缘密度略高(太仓市人民院2011-07-09);腰椎正侧位片示L4~5椎体轻度骨质增生;骨盆正位片示骶髂关节边缘密度略高(初诊当日)。西医诊断:AS。中医诊断:痹证(湿热闭阻)。治则:补肾健脾,祛湿通络。针灸主穴:颈夹脊、肝夹脊、脾夹脊、胃夹脊、肾夹脊(主穴均予温针灸)。配穴: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犊鼻、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委中、悬钟、曲池、合谷、太冲、太溪、大椎、印堂、百会、昆仑。其中足三里、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曲池、合谷、太冲给予温针灸,每次2壮,余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此外每年大伏天行吴门督灸1次。针灸治疗期间,配合服用中药煎剂,处方:黄芪20 g、羌活12 g、独活12 g、桑寄生12 g、防风9 g、桂枝9 g、白术10 g、白芍10 g、当归16 g、杜仲32 g、鸡血藤30 g、秦艽10 g、狗脊26 g、巴戟天16 g、枸杞子12 g、怀牛膝12 g、伸筋草16 g、威灵仙12 g、黄木瓜10 g、虎杖16 g、寻骨风16 g、地龙9 g、徐长卿12 g。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2片,每日2次,待膝关节肿痛消失后停服。期间间断行针灸治疗,继服中药调理,2个疗程后,骶髂关节酸痛明显减轻,膝关节肿痛消失,病情稳定。1年后随访,疼痛未再复发。

按语:鲍庆祥教授认为,本病例病邪以风湿热为主,患者心烦,口渴,易怒,舌紫红,少苔,可谓热有征象;该患者病程较短,膝关节红肿痛,可判定为痹证活动期,属“著痹”范畴;另肝肾阴虚征象较突出,因此补肝肾之法不能忽视;痰瘀表现的不太明显,故治宜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定痛,同时当补肾,健脾胃。采用吴门三痹汤加减取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健脾、补肝肾之意。华佗夹脊穴配脾俞、肾俞、肝俞,取意标本兼顾、虚补实泻。大椎穴取意《甲乙经》曰:“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标幽赋》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己之。”合谷配太冲,上下相济,气血双补,平衡阴阳。足三里、阳陵泉补脾胃,养后天之本,扶正以祛邪。个别选穴温针灸之,意为灸之太过有伤阴的可能,故根据特定的病症、经络穴位的不同功效,个别选用温针灸。三阴交行针采用补法,委中行针采用缓泻法,太溪取温通调补手法,留针,捻转,温灸。以上3穴取意为“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出,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鲍庆祥教授治疗AS时必取督灸,轻者只需每年大伏天(子时至午时)吴门督灸灸之,重者每年除大伏天以外,大寒天亦需同时灸之。本病例只取夏至日灸之即可。长蛇灸能降低AS患者血清MMP-3水平,提高TIMP-1水平,调节MMP/TIMP平衡,减少致炎因子的释放,调整异常的基质降解和减少血管形成等炎症的病理因素,缓解AS炎症、减少软骨和骨质破坏,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从中医方面来讲,通过针灸调节激发患者自身的正气,使神气得以恢复,结合内服中药以改善患者之精气,故精、气、神俱养,人体安然之态可待。

2 讨 论

AS属中医学“骨痹”“腰痛”“肾痹”“厄痹”“督脉痹”“竹节风”“龟背风”等范畴。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其病位多位于腰髂、脊柱。腰为肾之府,脊柱为督脉循行所在。AS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充,督脉失养,正虚感邪,风寒湿之邪乘虚内侵,不得宣泄而留滞督脉,发为痹证;痹证日久,气血凝滞,耗伤正气,则使肾督亏虚之证加重,影响筋骨的荣养淖泽而致脊柱僵化。随着针灸治疗AS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与实践,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虽然有关疾病病因、作用机制不清,相对常规治疗方案针灸治疗的可信度的多少以及试验的可重复性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但笔者坚信,在针灸治疗AS的道路上,终会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手段。

鲍庆祥教授认为,治疗AS时,应审清其临床证型,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强调针灸辨证不同于中医内科辨证,针灸理论依附于经络穴位,故当从“虚实、寒热、内外”辨证。同时,治疗时应遵循针灸选穴、针感、疗效3者结合的治疗原则[9-10]。在治疗前、中、后期均需要对患者身体变化进行判定,根据疗效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调整针刺穴位的增减、补泻手法等。鲍庆祥教授强调,吴门针灸最重针感,即对针刺手法的操作,“针之病,气至而有效”,并提出“以通为补”的针刺理念。此外,鲍庆祥教授认为,治疗过程中要针药结合,不可偏废。针灸是通过给人体一个物理刺激推动激发人体的自愈系统[11],需建立在一个勿为太虚之体的基础上,方能用之有效,否则会致人死命。因此,要审清患者的虚实阴阳,对证施法,借助“天时”――督灸补正祛邪,“地利”――中药方剂对证配伍,“人和”――针灸来共同调动人体自身免疫、抗邪的机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之态。鲍庆祥教授强调,对于药物的选取,不一定非中药不取它法,西药的运用也可以对症施治。此外,对于本病要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实正如《内经》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实质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通过本病的临床验案可知,针灸结合它法等综合治疗,同时针灸过程要注重选穴、手法刺激、疗效等,针药灸各取所长,有是证,用是法,才能明显缓解疼痛或酸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有效防止AS进行性发展。对于本病,现代医学治疗方案并不理想,且药物副作用较大。中医针灸、中药可以很好地发挥活血通络、温肾健脾、调理肝脾肾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疗法来治疗本病。但是笔者尚未进行大样本、对照组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关于针刺选穴准则、针具的统一规格、针刺手法的运用与理论依据、针感的定义等各标准化问题仍未考究,仅此治疗概况供临床工作者以参考。今后将进一步完善针灸、中药治疗AS的机制原理,确定综合疗法标准,提高临床的可重复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3 参考文献

[1] 朱力,项鑫.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88-89.

[2] 白玉,高焱,郭会卿,等.针灸腰八针等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和活动功能的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4):12-13.

[3] 朱峪英.蠲痹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407-408.

[4] 齐红梅.华佗夹脊穴临床应用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72-174.

[5] 张晓强,赵涵正,段小波,等.温针灸夹脊穴配合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35-37.

[6] 秦力,吴可沁,刘师良,等.补肾壮骨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9):1898-1899.

[7] 宋盼.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对血清骨钙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 刘晓安,左祖俊,揭平,等.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183-184.

[9] 尢怀玉.针灸医学经验集[M].南京:江苏科学科技出版社,2010:20-36.

[10] 陈小朋.针刺委中穴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背僵痛的作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