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治理范例

科技创新治理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1

关键词: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

       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三)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三、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大大低于美国80%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笔者就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企业;管理会计;科学决策;降本增效

一、前言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学、稳健、可持续发展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普遍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因而往往具有规模小、风险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等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与风险普遍偏高,如何有效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学管理成为科技型创新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鉴于此,笔者探究以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价值为突破口,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与管理会计的功能优势,探究出管理会计应用的策略。

二、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价值

为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型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核心策略,本文首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价值进行论述,这位探究发展管理会计的具体策略,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从科学决策、降本增效、风险防控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具体分析如下。

(一)管理会计全视域分析赋能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学决策。管理会计全视域分析赋能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学决策,这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础性价值。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符合企业投融资的客观需求,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故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财务会计的核心缺陷是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全面风险,无论是在数据分析还是在业务战略发展决策方面,财务会计的分析视域是相对狭隘的。管理会计的分析视角非常广,不仅关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把控,而且还包括对非财务数据的分析、概括及预测。管理会计的重心就是要立足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段,探究财务与非财务两个维度的信息编号,从而形成具有更强时效性、更高的科学性、更好的精准度的分析结论,进而有效的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方面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在科技研发方向选择方面,管理会计将发挥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避免企业走弯路。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复杂与激烈,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市场供给、政府政策、社会舆论等等,都是营销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依靠管理会计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全维度挖掘分析,进而辅助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

(二)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助推科技创新型企业降本增效。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助推科技创新型企业降本增效,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支撑性价值。管理会计不仅注重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控制,而且对于外部市场经营竞争的分析也非常有效,能从各个环节对企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不足与改进策略实现科学性分析。因此,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加速企业自身的精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高效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梳理清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管理的漏洞与不足,并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来进行弥补,从而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释放内部管理的效能,最终促进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管理会计通过优化科技创新型企业展业细节,扫除市场竞争障碍,进而提升科技创新型企业外部核心竞争力。

(三)管理会计多元化视野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风险防控。管理会计多元化视野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风险防控,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战略性价值。管理会计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周期性,注重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及预测,进而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有着全周期、全环节、全要素的分析、概括与预测,进而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有较强的风险把控能力,并且借助信息化工具与手段,科技创新型企业可以对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能做到科学识别、提前预警、快速应对、有效化解,这能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规避相应的发展风险。

三、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策略

基于前文的背景论述与理论分析,文章本部分重点探究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策略,具体从制度设计、人才培育及多元协作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论述,具体来说科技创新型企业应该立足制度设计、突出人才培育、注重多元协作,全面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融合,实现自身科学、稳健、可持续发展,分析如下。

(一)立足制度设计,资源优化配置与执行迅速高效兼顾。立足制度化设计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首要策略,其具体措施就是资源优化配置与执行迅速高效兼顾。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企业要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来重塑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确保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资源要素重组,且匹配度、契合度较高,这能高效的明确科技创新型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权、责、利,突出管理会计部门及岗位的决策地位。同时,设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应用管理会计的内部运营环境良好,有力的推动管理会计快速的落地,发挥积极效能。另一方面,借助制度的设计优化,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具体细则,结合科技创新型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划分,加速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落地,加速形成管理会计的发展共识,减少管理会计的应用障碍,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人才培育,内部人才挖潜与跨界人才引进并行。突出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核心策略。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会计缺乏全面、完整、系统的人才培育体系,导致管理会计的人才培育严重缺位与管理会计的理论发展体系严重滞后,这使得目前的管理会计人才与理论难以满足当前管理会计快速应用的客观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发展管理会计必须注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育。从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必须要坚持人才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的策略。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教育、再考核、再要求,从中挖掘出符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素养的优秀人才,重点培育其成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核心骨干,进而形成一支了解行业业务、熟悉企业文化、认可企业价值、了解企业战略的优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能力。另一方面,要加速人才引进,注重跨界型人才的挖掘,从而给予科技创新型企业管理会计以全新的发展视角,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的管理会计队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多元协作,强化校企合作与探索企业协作并重。注重多元协作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重要策略,其主要内容是要强化校企合作与探索企业协作并重。在强化校企合作方面,科技创新型企业主有两个目标:第一,科技创新型企业要通过与高校的协作挖掘一批优质的财务会计人才,并着力培育成为管理会计的骨干,依托高校培育体系来充实自身的管理会计应用人才队伍;第二,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挖掘优质的科技创新人员,并从中培育一批懂技术、懂财务、懂业务的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除此之外,科技创新型企业还可以挖掘优质技术人才,企业贡献科技研发力量。在探索企业协作方面,目前部分科技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经验,加强与同行或优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效能,避免走弯路,实现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经营特征,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是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学、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必要举措。并且在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发展管理会计是科技创新型企业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强化综合竞争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理论逻辑层面来说,管理会计得益于其分析的全面性、工具的科学性以及逻辑的缜密性,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赋能科学决策、助推降本增效、助力风险防控,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价值内涵。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管理会计必须坚持资源优化配置与执行迅速高效兼顾、坚持内部人才挖潜与跨界人才引进并行、坚持强化校企合作与探索企业协作并重,多管齐下,全面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运营中的应用,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英,陈会谦.互联网+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2):86-90.

[2]管超.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政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04):255-256.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3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城市服务和发展思路都打破了传统的思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智慧化建设,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应用到了城市综合管理中,打造了智慧化的城市服务和管理系统,给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智慧城市建设给城市科技创新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各个城市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经由智慧城市建设来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先进信息技术如BIM技术等,已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在高层智能化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BIM技术,运用其模拟化、可视化、协同设计等功能,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优化,可有效提升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产生更佳经济效果。

1智慧城市建设概述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时代到来后所形成的新概念,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融合了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改变了城市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经由创新技术的感测、分析与整合,也就可以使得有关部门能够在城市运行的过程中,准确获知城市的基本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的依据。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城市不仅具备了更高的综合发展能力,更有了更高的安全服务水平,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捷,不仅达到了信息公开、资源配置的目标,更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风貌[1]。以智慧城市的社会综合管理系统为例,其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2.1科技创新投入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投入仅仅是一个方面,在不断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可逐步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产要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人力、资本却是其中的关键性要素。因此,智慧城市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这种驱动作用可以使得城市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以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作为指导,积极进行科技人才的引进,并扩大专项资金投入,给城市内生提供动力[2]。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切生产要素的整合结果,可在城市的科技创新中提供动力源泉,助力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当下的很多城市发展中,智慧城市尚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其在未来还有着艰难的建设道路要走,虽然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但因为深受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资金等的限制,城市内的资源配置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城市政府要有效发挥其作用,积极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给城市的科技创新营造对应的制度、政策支持,使得城市可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其科技创新潜能。各个城市都要在现阶段的发展条件下,强化科技基础,整合城市内已有的各种资源,通过财政支持,给予科技创新提供一定的配套设施保障。

2.2科技创新载体方面

从科技创新的长远角度来看,为保障城市极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也需要从科技创新载体的角度来进行。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还体现在科技创新载体方面,其影响体现在经由智慧城市一系列建设任务的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国家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机构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载体和结构支撑,该机构在日常的工作中,可有效将各种科技成果转化为最终的科技产物,给城市发展创造对应的“智慧因子”,使得不同科技创新要素之间可以保持高速的流动性,加快科技创新[3]。智慧城市建设使得科技创新载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载体上,反而更集中在多个载体上,给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载体和平台支撑,如高新园区、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均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下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3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

3.1统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化标准

为全面发挥智慧城市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各个城市都要加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投入。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都显著提高,也在积极进行智慧化建设,但因为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智慧城市建设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当下及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逐步统一建设标准和规范,将此标准和规范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使得每个城市都能够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建设机构和部门,在城市内进行硬件标准的明确规定,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实施办法,掌握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投资合作主体、运营主体,形成完善的建设体系。当统一了规范化标准以后,各个城市都要严格在建设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按照信息共享标准,保持城市内部交通、医疗、民政等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保持相互之间的可靠连接,打破原有城市的部门壁垒、信息壁垒,开放对应的数据接口,经由统一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高效衔接[4]。

3.2增强智慧城市建设意识,明晰智慧城市建设内涵

每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部分城市存在着建设效率低下、层次浅薄且成本偏高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各个城市在开展各项建设工作时,都应该逐步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意识,从思想上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整合最新的建设理念和思路,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用智慧城市建设来驱动城市的科技创新。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特点,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符合相应的标准,提高建设水平,各个城市都应该具有大局观,从战略性的角度来具备高度的指挥城市建设意识,使得城市内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充分了解指挥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5]。

3.3注重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以后,在智慧网络中形成了多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只有保持了高度的兼容性和协调性,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使得智慧城市中的各项服务能够满足城市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为达到智慧城市良好的建设效果,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各个城市在开展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顶层设计,更要做好系统规划,经由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经由对经济性、技术性、实用性等综合对比分析和论证,实现智慧城市中不同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3.4加强数据协同与融合

数据协同和融合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在开展相应的建设任务时,各个城市需在统一的建设标准下,结合城市本身的情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工作。为达到智慧城市大规模、深层次应用的目标,专业的建设人员需整合现有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以保障基础数据、公共数据、实时数据的高度协同与融合,使得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的每个人员,都能够具有数据共享意识,发挥数据资源在城市服务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还应该进行数据大平台的构建,但在该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同业务部门数据库端口兼容性不足的情况,有效实现对城市内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城市服务中能够达到数据共享和融合的目标。

3.5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相关制度体系

智能城市建设不仅仅要将着眼点聚焦在城市前期的建设方面,更要着眼于后期的运营管理,因此,各个城市都要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进行运营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形成智慧城市信息化规划制度、现代通信设施建设制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等多种制度,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使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切实履行其职责。在形成了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相关制度体系以后,也就可以给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使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涉及公共安全、市民隐私等数据的部分,依据制度规定进行分层级、分权限开放和共享。各个城市同样要进行技术人才的培养,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可经由培训宣传、专业研讨和交流来实现。

3.6充实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主体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建设过程,为全面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各个城市都要在当下的建设条件下充实参与主体,适当拓宽智慧城市建设时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建设任务中,经由多方建设主体的参与,来加快总体的建设步伐,使得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经由市场化运作方式来提升智慧城市运营水平,推进融资机制的全面创新。社会资本在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中以后,政府信息中心的信息开发运维可逐步向数据管理、网络服务外包业务等转变。

3.7加大BIM技术的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加大对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因为BIM技术兼具模拟性、协调性和可视化的特征,在得到了智慧城市的大致构想以后,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来呈现最终的效果,根据直观的结果呈现来进行智慧城市规划和设计细节的优化。比如,以某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在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的土建工作任务量庞大,单纯的人工规划和设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智慧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土建项目,均可利用BIM技术整合项目的全部信息,构建BIM模型。首先,在场地优化方面,可利用BIM技术来构建施工现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修阶段的三维场地布置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施工现场的虚拟展示,保障场地布局的优化。其次,在复杂节点的三维交底方面,通过型钢柱和混凝土节点的三维建模优化,可在满足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的基本要求下,减少钢结构的穿孔问题,对金属屋面实施深化设计。BIM技术,是可以贯穿整个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一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优化建设项目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等方案,而且还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它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运用项目的虚拟建造,建筑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各参与方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实现数据共享,运用数据同步管控,达到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而信息化又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技术的应用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

结语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4

一、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宏观层面来看,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超越部门利益的农业科技管理协调机构。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无论是以前的“政出多门”还是现在的“高度集中”,均未从根本上实现对部门利益的超越,中央相关部门间争职能、争资源的问题始终存在,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事权财权划分不清。中央过多安排了应由地方安排的应用性科技任务,地方反而过多将基础性研究纳入发展重点,这导致中央和地方投入错位严重,上下一般粗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政府与市场越位缺位并存。政府过多包揽了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科技工作,企业与科研机构一起竞争公益性科技资源,使得本应由公共科研机构使用的科技资源被挤占,应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投入被挤出,导致农业科技投入低效重复。中观层面来看,行业科技需求体现不够。在科技计划需求凝练阶段,科技主管部门对行业部门意见征集没有形成固定渠道和常态化机制,有时出现个别专家和单位代替部门意见的现象,导致技术措施与产业政策措施难以有机结合;在科技计划评审立项阶段,过于重视纸面程序,未按照“S曲线”理论从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四个阶段决定项目投入强度,导致部分项目评审针对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在科技计划实施阶段,项目实施团队过于庞大,涉及研发区域过于广泛,“联合起来拿钱、分头开展创新、拼凑起来交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把政产学研用集聚到一个关键问题、把创新技术集成到一个县域、把成果转化集中到主产区”的格局尚未形成;在科技计划验收阶段,行业主管部门、产业终端用户参与度低,对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快速转化成果要求不明,导致科研项目“没有通不过的验收、没有不先进的技术、少有突破性的成果”,产出了许多“职称性成果”,难以进行熟化、推广和转化。微观层面来看,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一是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目前的科研评价与激励过于看重竞争性科研项目的争取,以及论文、科技奖励等显性成果的获取,导致对行业发展影响长远的公益性与基础性研究等无人问津。二是薪酬分配与职称晋升制度不合理。科技人员薪酬分配制度固化,个人薪酬提升渠道不畅,与实际贡献切实挂钩的弹性薪酬机制未建立;职称晋升方面人为影响因素众多,与是否开展重大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益改革等政策尚未落地,兼职兼薪操作困难,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协调不够、意见不一,政策红利无法充分释放。三是科研投入精准程度不够。科研经费在一些领域“大水漫灌”、在一些领域又“严重干旱”,科技人员普遍对经费投入缺乏“安全感”;科研投入结构性失衡,科研经费充足、人员经费缺乏,“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现象普遍存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难以提升;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投入不足,科研设施基本运行费缺乏,基础支撑、试验示范难以长期稳定开展;公益性、战略性、全局性方面的科技创新弱化。四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好、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意愿不足,投入缺乏,对研发人才吸引力不足。五是科技资源共享不足。平台设施缺乏系统规划和统筹布局,重复建设和过度集中问题突出,运行维护费用缺乏,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科技组织管理创新需遵循四项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满足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重大科技需求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到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促进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坚持创新引领。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逐步理顺各部门、各层级、各主体关系,创新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新动能。坚持系统协同。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和协调联动作为精准配置科技资源和推进科技创新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推动国家、区域、行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实质运行,谋划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坚持效能优先。始终把提高创新效率、强化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落脚点,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赋予科研院所更多自主配置科技资源的权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效能。

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组织管理应从五方面发力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5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科研管理;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知识研究的重要阵地,其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知识创新、科技振兴和人才培养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虽然数量大幅度增加,但科研质量却不容乐观,尤其是部分高校仍然采取“以物为本”“以事为本”的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着科研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科研激励过于物质化、科研评价过于数量化、公开透明度低、科研资源共享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且过多地强调学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科研行为的规范性,忽略了科学研究的公平、自由、中立原则及研究者个体因素。要破解这些问题,就亟待转变科研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以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励方式和科学的考核方式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让他们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1]。

一、高校科研“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将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其潜在的能量,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人本管理突出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和重视人,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都是教师,物质待遇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要求,他们更加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和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就是在一切科研管理活动中,将科研人员放在核心位置,尊重他们、欣赏他们,促进他们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打造高效率、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二、高校科研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科研管理过于行政化,忽视教师情感需求

目前,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中的管理制度制定、科研成果评定、科研资源分配等工作大都都是由学校高层行政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负责完成,而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却没有参与的机会与权利。这就使得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负责科研计划、课题研究、成果转移、收发材料等大量的工作,从而陷入了事务管理的怪圈中。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形成机械的管理模式,不仅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服务意识,甚至出现职业懈怠,从而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出现沟通障碍,造成隔阂,这非常不利于科研团队力量的充分发挥,自然无法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使他们脱颖而出,占据优势[2]。

(二)科研激励过于物质化,忽视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增加收入,同时也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往往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鼓励所有在校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请与研究。这种物质化的激励方式,让教师难以安心教学,而且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科研负担。教师的本职工作应是为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由于教师的科研兴趣以及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且每个学科教学所需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同的,注重科研势必会挤占教学研究的时间,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必将严重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3]。同时,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当其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后,更加渴望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们的尊重。当过多的物质奖励不再对他们有吸引力的时候,就无法再激发教师的进取心,也无法令其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三)科研评价过于数量化,忽视教师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普遍通过设置指标体系的方法实行量化管理,这导致科研评价过分注重成果数量,而忽视了成果质量和科研过程。科研管理人员往往根据教师所申请的科研项目数量、所撰写论著数量、核心期刊数量等来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这种以量为主的考核方式,严重破坏了求创新、求真实、求发展的科研氛围。科研是科研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无数的科学实验来探索与验证研究对象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它的动力源来自科研人员对科研内容的浓厚兴趣以及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但由于许多科研项目的研究期限比较短,要完成具有原创性的科研项目是较为困难的,即使能按时结题,也无法达到预期研究目标,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路径

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改进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形成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服务人的管理机制,以便激发人的创新潜能及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科研管理理念

“兴趣是动力之源”,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求真、求实、求创新,需要科研人员对研究拥有足够的兴趣,并且能够在科研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这是科研人员能够保持科研热情的基础和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教师对科研的爱好程度不一,每个教师的能力和擅长专业不同,在科研与教学的选择中,应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科研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有能力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学校应根据科研项目计划及进度,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避免出现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顾及科研的情况[4]。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将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二)构建以人为本科研管理队伍

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科研的范围广,研究角度和方向多样化,甚至涉及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同时还要熟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业务,这样才能对科研项目实行科学、有效、系统的管理。为此,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会,了解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从而建立一支精管理、专业知识广、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科研管理队伍。同时,学校应不断缩小科研管理人员与高效教师各方面待遇的差距,逐步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考核机制。

(三)构建以人为本科研评价制度

没有评价制度教师尚可专心进行科学研究,有了评价制度反而助长了学术泡沫、学术腐败,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比方以论文数量来衡量科研成绩,助长的是“著作等身”,却违背了“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教师的不同岗位职责、专业背景、学科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第一,将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不再以出版论著、数量、参与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评价教师科研成果的依据,而是关注科研成果及专利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和专利拿到实践中去推广与应用,以便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5]。第二,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形式及研究周期都不相同,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应采取不同科研评价方法,这样做会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感以及满足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第三,实行弹性科研期限,延长科研考评周期。目前,科研项目研究时间普遍在2-3年,这对于一些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来说显然不够,已经违背了科研规律。科研的创新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同时受到现有科学技术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创新性研究的时间往往会很长。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适当延长科研考评期限,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深入研究。

(四)建立“以人文本”科研激励制度

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在推动高校科研管理和激发科研工作者热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师是同时具备“经济人”和“科学人”双重身份的高素质人才。“经济人”的科研驱动力是经济利益,仅仅将科研当成一项任务,而“科学人”的科研动力则是来自教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仅仅是为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学科差异和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构建多元化、差异化、层次化的科研机制激励机制,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科研项目激励方式,从而使每个教师的科研需求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7][8]。

(五)以人为本地整合科研资源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跨领域、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许多科研活动仅仅依靠单一学科很难取得突破,也容易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中[9]。为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发展趋势及科研人员的需求,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充分整合各院系、各专业的资源,并实现与兄弟院校之间资源的共享,在为教师科研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实现了不同学科科研的优势的互补,从而促进科研水平和成效的提高[10]。综上所述,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必须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从全局考虑,统筹兼顾,将科研人员的兴趣差异、科研能力及个人发展放在核心位置,营造公正、规范和客观的高校科研氛围,充分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努力保持与激励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价值连城的科研精品,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远航.人本管理视野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3,(22):144-145.

〔2〕袁坤.如何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实现人本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03):285-287.

〔3〕冯敏.人本管理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价值[J].时代教育,2017,(09):125-126.

〔4〕刘福莉,孙彩霞,王乐.制度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体系构建[J].企业导报,2016,(11):32-32.

〔5〕张想玲.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合理构建[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29(04):67-70.

〔6〕张宇.大数据背景下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一些探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02):111-112.

〔7〕许哲军,付尧.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2):112-113.

〔8〕曹越,范良松.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4):98-99.

〔9〕陈甲武.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析[J].科技传播,2016,(08):65-67.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6

1创新点合理呈现的价值

1.1有利于培养作者的诚信精神,增强科研信心

创新性、科学性和新颖性是科技的前提条件,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都明确规定论文须有“创新点”或投稿时对创新点另作说明。因此,在论文中明确标注创新点是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是科研诚信的具体体现。同时,“论文具有创新点是研究者必须做却又很难做的事”,作者合理地标注创新点,既能充分说明文章的创新内容、展现其价值和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科研创新信心,不少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都主动附言介绍“文章的创新点及其价值”,这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强化科研旨趣与奉献精神具有很好的砥砺作用。此外,用纯熟的写作技巧来突出论文的创新点,还有利于提高论文评审的通过率以及录用与发表的概率。

1.2有利于科技期刊组织论文的学术监审

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及时有效地发掘、筛选、鉴定和整理论文的创新性,帮助作者提炼与凸显创新点。囿于审稿专家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作者创新点呈现的不合理,对论文创新性的把握与提取成为审稿的焦点和难点,令业界和学界“对专家是否能够完全胜任对来稿创新性的鉴别”感到困惑或提出质疑。为此,编辑和专家提出了诸多有助于判断论文创新性的方法,如借助中国知网检验主题、依据参考文献等判断论文的新颖性,利用“创新点自动发现系统”评估文章质量和影响力等,但收效不佳。若作者明确标注论文的创新点,可以使编辑部快速地对来稿的学术不端性、创新性和价值进行初判,快速筛选出送审稿,尽可能避免重复稿、无效稿等对后续专家审稿的干扰,使审稿专家不必费心去寻找、发现与揣摩论文的创新点,集中精力对稿件的价值进行判断,发掘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促进论文的尽快审理与发表。

1.3有利于读者阅读借鉴,避免重复研究

的重要目的是让读者学习、借鉴和利用创新性成果进行再创造。读者阅读科技期刊论文,通常会首先在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语等部分寻找感兴趣或急需的创新性内容。因此,作者提炼并合理地展示论文创新点,将文章的精华直接便利地呈现给读者,无疑会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论文创新性的“感知程度”,降低“感知风险和感知成本,尽快实现其感知价值”[15]和感知利益。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在明了已有的创新成果后,就会重新寻找和确定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避免重复研究,“被引频次较高的观点就是该文章的创新点”,表明创新点合理呈现对提高文章关注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检索点,加快其对新知识的识别与获取,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的利用率。

1.4有利于规范与完善科技论文的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

明确表达创新性是科技期刊对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少科技期刊规定摘要、引言等部分必须明确介绍和说明创新点。对于创新点如何表达与呈现,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不少科技期刊多年办刊中已经对此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表达格式和要求(如《电子学报》)。即便没有统一的格式、规则、形式等的规定和要求,科技论文学术创新的客观规律要求创新点的呈现必须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因此,创新点的合理嵌入与表达对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语言表达也有着更为明确和规范的要求,如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通常以“结论”而非“讨论”结尾,表明论文结构有章可循。创新点合理呈现通常是优秀论文的亮点,最吸引读者眼球,能使论文结构更为合理、内容安排更为融洽、语言表达更具魅力,对文章结构形式及逻辑表达要求也更高。

1.5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拓展增值效益

“刊物的影响和显示度是依靠其所载文章的学术价值的集聚效应而发挥出来的”。合理地呈现创新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性内容的引证率和转摘率,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和显示度;还有利于运用信息技术对其创新性内容进行挖掘,直接提取出创新点,通过“运用分类、聚类、预测、关联分析、孤立点分析等常用技术和典型算法,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形成创新库,有利于“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满足专业化和小众化的创新需求,提高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水平。

1.6有利于学术成果及人才评价的合理定位与理性复归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论文评价一直遵循着按照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的以刊评文的非科学路径和标准,因其过于偏重表象性评价而无法真正达到和实现评价的科学价值与目标,导致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质量评价被遏制与忽视,这种评价在教育、科研等领域极为普遍与盛行。事实上,科技期刊对稿件质量的判定、录用、发表、评优等无不是根据论文的创新性价值来确定。因此,可根据科技期刊论文标注的创新点来研判该文的科学价值,将创新点作为论文评价的基点、考察点和指标,不仅可以优化科技期刊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促进以刊评文向以质评文的转变,同时还有利于运用“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去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学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推动学术水平向创新力度的转变。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

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属于经济学的范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国高等学校必须要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的立场以及方法,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帮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中的教学效果也能够直接反映出课程的目标。要想解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问题,就要从解放思想路线方面来考虑,正确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总结,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相关学者对高校中开设的原理课程进行了研究,经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学生对这种课程的兴趣一般,有33%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能够修够学分,有40%的学生出现了逃课的现象,针对教材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理科生认为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没有体现出少而精的特点,因此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指导性,还有一些文科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过于抽象,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通过调查数据能够显示出现在的高校教学中面临着困境,教师应该积极的做出响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它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的支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能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进行分析,并且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期,先后有很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也是在实践方面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虽然这样的社会历史已经远去了,但是存在记忆中的近因效应,这给马克思主义存在疑惑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方法,此外,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过程都阐述清楚,这也是很困难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强大的逻辑性以及高度的浓缩性才提高了背景的复杂程度,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存在困难。

二、原著与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过程以及评价共同组成的整体。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与学生认识体系的纽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要将教材的内容转变成是学生的认知与素养,如何让学生懂得不运用教材也不用局限于教材的施教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资本论》就能够展现出最完整的经济学学说,因此教师能够认真的研读名著,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熟练地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的程度来进行知识补充,这样也能够提高教师言语的逻辑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能够完全展现出现实发展中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案例的方式来进行理论教学,能够将理论通过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显示出来,这样也能够降低理论的理解难度。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我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两大类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在20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类型,优点就是可以对经济理论进行阐述,缺点是结构不对称。2.三篇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可能是受到当时其他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让我们的经济学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无论是从运用抽象还是具体的方法方面,都是有逻辑性的。3.四篇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将商品、社会生产都独立成一些内容,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科学逻辑规律,但是不同的经济制度,在运行的时候内容也是交叉的,因此如果都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这样的分割方式是不完美的。

三、提高原著与案例在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1、研读经典原著

作为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之一的《资本论》,能够完全展现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不断的完善教学理论体系,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程度,来提高课程的难点与重点。此外,对于教材体系的知识扩展方面,利用经典原著就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有原因的,将教材中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略的回答,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商品价值的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同时货币包括五种职能,即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对于商品的价值形式来说,是什么样的职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怎样的应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运用教材,向学生阐述清楚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研究《资本论》的第一篇内容,就会发现马克思从基本的案例中,引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概念,也能够将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表明清楚,对于货币的职能来说,要对概念解释与案例说明都一应俱全,还要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商品流通中需要考虑到货币的影响以及计算,还要考虑到货币危机以及经济危机。

2、注重案例积累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应用案例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也能够降低授课的难度,让教师的讲解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对学生也有好处,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教师要重视案例的使用与积累,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接受度,在原理课程的教材中,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公共事业规制要从某些产业出发,包括电信、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在对这些内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要突出教师讲的重点,进行自然垄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允许企业进行生产,两个相似的厂商平均成本会高于一个企业,这种解释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会存在理解方面的障碍,但是如果是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就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对于学生的质疑,生活中的案例就是最好的答案,一个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占据着供水管线的大部分,一个城市存在两家自来水公司,那么就需要有两套供水管线,这时市场的份额就能够减少一半,如果政府不提供给这样的条件,那么可以让同学考虑自己家庭所在城市的供水情况,这样更加方便于学生的理解。

3、关注现实问题

理论是需要实际相补充的,如果社会科学理论不能够解释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那么理论就不能被人们所信服,政治经济学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有针对性与现实性,课堂的讲授也要结合现实的生活,这样既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去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金融危机让资本主义世界受到了重创,但是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研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矛盾之间的问题,在涉及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根源的时候,主要是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最本质的表现就是生产的过剩,以及负债消费的刺激经济增长,这种阶段性的情况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也将劳动人民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解决了,如果这种矛盾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能力,那么危机的爆发也就成为了必然情况,一切危机出现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限制。

4、创新要足够开放

马克思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吸收一切人们能接受的文明成果,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认为只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才能够进行原创性的贡献,《经济表》对马克思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总资本理论也有所启发,并且进行了很好的阅读与科学的评价,西方经济学在开放与竞争中得到发展,与《资本论》这样的经典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相比较,能够更好的将各种理论分配到社会劳动等各个部门,还能够从社会主义的角度代替资本主义来进行研究,例如对于马克思的实体经济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对我们分析现实问题有着启发性的意义,也让自己的概念与逻辑变得更加的现实化。结语综上所述,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多样化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将资源以及财产都归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那么就能够奠定制度基础,政治经济学也可以分为几大块,分别是经济增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资源产品分配的经济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以及分析方法,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中,能够进行合适的理论假设,但是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理论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呼慧,李超阳.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21-24.

[2]张晖明,陆军芳,张成强.求实、求真、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全面创新[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10-15.

[3]王朝科,冒佩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权:历史、反思和启示[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7(2):18-26.

[4]崔宝敏,董长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逻辑思路——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38(1):14-19.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8

【关键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创新

1前言

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囊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动向。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的同时,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各种隐患逐渐显现,我国平均资源并不富裕,传统的劳动力和投资驱动在今天已经难以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资源作为我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优化配置水平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市场竞争水平,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创新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意义

科技资源配置是应用于各类科技研发以及技术创新的资源要素总称,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资源的配置,是创造和研发各类科技成果的重要保障。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目标,对各个行业领域实现协同创新与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核心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企业管理、产业创新以及科技研发等方面对科技资源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反复投入屡见不鲜,实施科技资源配置将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发展,实现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经之路。

3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3.1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由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带来的效益具有长期性,不像生产经营可以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领导人员埋头于生产经营当中,忽视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很难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环境。除此之外,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配置不到位,缺乏具有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带头人来带动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创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以及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相应人才的培养,专业不符等现象体现出了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

3.2市场机遇的错失

随着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关注程度的加深,政府部门将研究能力与开发能力建设当做目前提升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手段,地方政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决策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政府内部的复杂性导致科技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科技资源的分布不均,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容易产生科技资源的条块分割现象,缺乏与之相应的资源共享体系,因此,有限的科技资源更加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3.3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产业链不均衡

科技成果的研发并不像其他产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期限,并且对投入资金以及研发人员都有严格要求,而由国外引进的科技成果的在使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的程序,产生效益的渠道过长,对科技研发投入的资金缺乏有效地管理机制,难以保证相关资金的合理使用。另外,资源配置倾向于优势产业,阻碍了弱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造成了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性。

4提升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创新的有效对策

4.1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经济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对提升竞争水平,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要坚持观念的与时俱进,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更新管理理念,推崇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手段,用动态的眼光去选拔、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次,实现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及时更新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机制,确保人力资源的增值,实现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提高专业人才的优化配置。最后,实现组织创新。随着社会形势的日新月异,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来代替传统的组织结构,从而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4.2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创新基础资源管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融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重要因素就是科技金融资源的配置,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方式,进一步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相互协调与合理分工。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短期融资体系的灵活性和长期融资体系的完善性,实现专项专用的现金管理模式,从而推进科技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还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系统,对下属单位实行财务监督,有效地利用内部控制系统与风险评估系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防止不必要的资产流失与浪费,有效地发挥审计报告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3优化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分布,提高创新活力

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是科技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实现科技成果、大仪等科技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统一的设备信息管理机构,善于发展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一个由市场到企业到科技工作的一个市场闭环运行系统,有效地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与运转。除此之外,还应在科技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处理信息资源产生的问题,让资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管理制度上要结合市场与政策的发展状况主动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手段,完善多层级的信息资源网络体系,真正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后,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分配与创新活力的提升离不开优秀团队的建设,科技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与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在配备相关专业人员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只有将科技设备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进一步激发企业管理创新的活力。

5结语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科技资源的配置始终要以科技创新人员核心,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各类研发主体与市场主体行为的转换、调整与升华,为实现我国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永忠.自主创新与科技资源的配置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

[2]陈石.资源配置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