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特点范例6篇

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红色旅游 内涵 特点

我省的旅游在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而且与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自然融合,特色鲜明,文化深厚。特别是以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重大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长征文化,更具震撼力、号召力,更具垄断性。下面就谈谈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挖掘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贵州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贵州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大有可为。

二、红色旅游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宣传红色旅游,通过重温我党奋斗史、革命史和光荣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据初步调查,红色旅游点160余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红军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到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形成三线三区:

三线是: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青杆坡战斗遗址、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二贵阳(息烽集中营)、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三省会议纪念碑、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毕节烈士陵园、夏曦烈士纪念碑)、赫章、威宁(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草海)。三贵阳(息烽集中营)、镇远(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黎平(黎平会议旧址、红七军部旧址、毛泽东在黎平住处、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黎平“烈士陵园”等)。

三、阳明文化旅游

贵州阳明文化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开发以大贵阳为中心,范围涉及省内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旅游圈,对于带动贵州文化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实现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对接,使贵州文化旅游走向全国和世界,意义重大。

四、生态旅游

即绿色旅游,贵州高原的青山绿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倍受游客青睐,发展绿色旅游的景点颇多,这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增长见识,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贵州的生态旅游有很强的吸引力。

五、乡村、科考等旅游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106-04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目前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

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同样,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

二、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分析

1.江西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

素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全省现有世界文化景观l处,风景名胜区(点)400多个,自然保护区14个(部级3个),森林公园58个(部级14个),历史文化名城7座(部级3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5处(全国重点24处)。此外还有丰富的风物名产、地方文化和众多的现代建设项目。

2.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三位论”

(1)江西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品位高低、吸引力大小、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分,可以把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分为三个层位。第一层位的为资源品位高、吸引力大、旅游基础设施较好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瑞金、南昌市区、安远三百山、吴城候鸟区、九江浔阳区、赣州章贡区等。第二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中等,旅游基础设施尚可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婺源、湖口石钟山、新余仙女湖、彭泽龙宫洞、萍乡安源、乐安流坑、靖安三爪仑、永修云居山、龙南武当山、柘林湖、宁冈、吉安、龟峰、梅岭、宁都翠微峰、南城麻姑山等。第三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一般或资源品位尚可,.但旅游基础设施较差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瑞昌秦山、峡江玉笥山、遂川白水仙一泉江、莲花玉壶山、万年仙人洞、铅山、浮梁、乐平、樟树、会昌汉仙岩:金溪疏山寺、宜黄曹山、宜丰洞山、万载竹山、武功山、孽龙洞、修水南崖一清水岩等。

(2)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旅游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旅游资源在区域系统中的空间格局(区位),旅游资源的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体系的能力建设状况等因素确定江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序位。

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划分:一是旅游资源总体开发序位,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仙女湖等-三百山、石钟山、龟峰、乐安流坑等-龙宫洞、小武当、武功山等一狮子洞、七里窑、瑞昌秦山等;二是旅游资源类型开发序位,如山岳景观系列开发序位: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三百山-武功山、黄岗山,丹霞地貌景观系列开发序位:龙虎山-龟峰-小武当。

(3)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空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江西旅游资源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绝特山水、红色摇篮、陶瓷艺术、道教文化和古色文化。就江西旅游资源吸引力来看以及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比较和历年来江西各景区入境旅游接待情况分析,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陶瓷艺术、古色文化、道教文化和红色摇篮;港澳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道教文化、陶瓷艺术、红色摇篮和古色文化。

而江西的名山胜水及红色文化最吸引国内游客其次是道教文化、古色文化和陶瓷艺术。因此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可以其层次关系。

三、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生存与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

1.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生态位定位

江西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不断地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第一,优先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行红色旅游领跑战略。使红

色旅游成为江具特色与魅力的“红色名片”,带动江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第二,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第三,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第四,培育发展:会展旅游,科考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军体探险旅游,自助和自驾车旅游。

为避免区域内旅游资源生态位重叠,避免低层次重复开发,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确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以井冈山为重点,观光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庐山为龙头,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龙虎山为中心。在区域旅游系统内应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2.进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四种形式。

(1)时间错位: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早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确立先发优势。如生态旅游资源是江西的一大资源优势,同时,生态旅游也是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江西应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江西旅游业的品位。

(2)空间错位: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江西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打好庐山牌,使其成为吸纳游客和周边旅游区传递客源的中心。要把井冈山作为另一个名牌旅游产品来建设,建成新的旅游热线。要充分发挥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的品牌优势和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与政策优势,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

(3)产品错位: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色产品,如江西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同时,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也应开发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4)市场错位: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针对江西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和资源禀赋特征,找准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首先,入境市场定位。其核心市场主要是港澳台、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是日、韩)、北美(美国、加拿大)4大市场,基本市场:西欧、澳洲,机会市场: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市场发展战略重点:针对港澳台市场,主要推出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景德镇陶瓷赏购、红色摇篮访习、三百山饮水探源、龙虎山道教朝圣、三清山奇峰观赏等旅游产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龙虎山和三清山道教文化、婺源山水田园采风、乐安流坑古村探访等旅游产品。针对欧美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鄱阳湖冬季珍禽观赏、红色摇篮探访等旅游产品。

其次,国内市场定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旅游目的地的观光、会议、度假、生态等旅游产品。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京九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会议、生态、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旅游市场,重点推出江西名山观光、访习和会议等旅游产品。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应以庐山、井冈山观光、访习、会议等旅游产品为先导,大力开拓北京市场,并逐步拓宽北方市场。

第三,省内旅游市场定位。发挥本省旅游景区众多、旅游产品多样的优势,继续推进以“我爱江西山和水”为题的“江西人游江西”旅游活动,拓宽市场,并适时分流客源,使旅游热线更热、旅游温线趋热。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宁夏 县域旅游业 发展与对策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增加外汇收入和税收收入,还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已成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

一、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湖面、沙丘、芦苇、珍鱼、候鸟,是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沙坡头景区是黄河和沙漠的交汇的地方,也是4a级景区,开展了骑骆驼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黄河等特色旅游项目;六盘山旅游区山势雄伟,景区内有被称为黄土高原“绿岛”的泾河苑,有纪念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将台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称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遗址公园;首府银川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部级4个,自治区级4个),部级森林公园2个。WwW.133229.Com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历史遗产类旅游资源,比如: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见证;西夏王陵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宁夏还是长城和黄河唯一交汇的地方,自治区境内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的古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有文化类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和金水旅游区曾拍摄了《红高粱》、《贺兰雪》等一批优秀获奖影视作品。有民俗类旅游资源,宁夏回族风情浓郁,清真寺建筑别具一格回族风味小吃美味可口,风俗歌舞优美动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二、宁夏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宁夏县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仍较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县域旅游资源整体上存在着分散性、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较低等主要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大多数县域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吴忠市旅游局一年经费不足3万元,其他县可想而知),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一些经济效益可观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景点,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差,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3.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内涵;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等等。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乏新思维、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

(1)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培育世界级、部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一批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使之成为世界级、部级和自治区级的景区景点。要聘请旅游业专家加以规划设计,促使宁夏县域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县域旅游结构比较单一,要进一步增强当地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旅游设施,加快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等办法争取资金

推行“东联西出”计划,促进欠发达地区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西部地区整体开放的程度;还可以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帮助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2)努力拓展民间筹资渠道,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旅游饭店、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游乐园、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具有高盈利、服务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只要充分调动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投资于旅游业的积极性,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渠道就会拓宽,宁夏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3.树立开发县域旅游业的创新意识

(1)树立环境意识

宁夏特别是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环境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环境效益应该重于经济效益,应在旅游开发中做好并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2)树立市场意识

各县(市)在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效益比较,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切不可盲目发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树立特色意识,这是保持旅游业生命力的关键

注意发挥宁夏地处西部,自然景观粗犷、荒凉、壮丽,人文资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围绕西夏古都、回族风情、黄河文化、塞上江南、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途经地等特色,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县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树立民族意识

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在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千万不可忽略民族意识,应该特别重视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开发必须要顾及当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开发不当而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7]徐进.旅游开发规划及景点景区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8]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政文处.宁夏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z],2000.9.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旅游是一项涉及经济因素的人类活动,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而旅游行业是集合两者于一身的综合产业。旅游业的主要特性是经济和文化,可见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根本。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上升,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追求对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文旅游便日益成为人们的热衷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

人们在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积累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逐渐建立起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文化根基,这就形成了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以来而形成的文化精华。人文资源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人文旅游资源,利用文化吸引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结合文化和历史而形成,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风情特点。人们在进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了解文化和历史,产生独特的文化感受。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没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建筑物、交通设施、部落房屋、工艺品、庙宇甚至墓地都是有形可见、实际存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实在物质的方式存在,旅游者可以直观地观摩和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信念信仰、歌曲民谣和传统舞蹈都是人们时代相传而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通过具体的重现而感受到。人们虽然看不到曾经在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但能通过旧址古迹和历史文物来了解过去的情况,还能了解到哲学思想、书画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文化资源。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促进对民族历史国家的认识,得到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体会美妙的自然风景。对旅游者有好处,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好处。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1.独特性

人文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可能复制的资源。它们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就算是同一时代,同一位置创造的人文资源,也可能根据本身的特点而富于变化。比如圆明园,虽然宏大而壮观,但每一个建筑,甚至小到每一片瓦砾都别具匠心。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历史的名画,也是独特的,代表了具体历史文化的特点。不管后来的科技多么发达,人们想复制这些人文资源,或者重建一模一样的人文资源,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外表看起来一样,但就其内在价值和独特的历史风格来说,都不可能一样。所以人文旅游资源是独特的。

2.丰富性

人类的文化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文化各异,也存在很多差异,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就像动植物界存在许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失去任何一种动植物,整个大自然都会失去平衡,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同样的,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各种各样的文化,整个文化系统才会协调稳固,世界才会和谐发展。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它们想要利用文化渗透来入侵其他国家,利用自己的文化,吞噬本土的文化,这是令各个国家都十分担忧的问题。因此,正因为人文旅游资源的多样丰富,更应该保护好,开发好。

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1.有利于保护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精华,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如果不开发那些条件有益的优质人文旅游资源,就会浪费旅游资源,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力度也要控制得当。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世界

根据旅游现状的调查可知外国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大多数人把大量的金钱花费在文化旅游上。文化是旅游的中心,旅游业的精髓在于文化。风景只是旅游资源的表面美,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内在美,只有文化充实了旅游资源,这样才能更加吸引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让旅游者了解文化、增长见识见闻、培养情操,在浓厚的人文气氛中,体会文化的内涵,得到一定的文化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旅游者得到了心灵的享受,也会促使旅游行业走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增加当地的客流数量,拉动当地旅游行业的消费,同时而且还增大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等其他多个行业的收入。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不高,但产出高,是一种消耗少但效率高的产业模式,大大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人文旅游资源不像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不可以再生,很容易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客源所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的变迁,也很可能日益失去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可以再生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很大,投入不高,也不破坏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发挥更多优势。

五、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1.完善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体制

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工作应该由中介机关开展,评估者将结果交付中介机关,中介机关与政府进行直接联系。政府不是主导的责任人,而把权利下放和分发,评估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不会受到利益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加了评估的客观有效的效果。在评估过程中,根据专家的科学判断和客观依据得出评价结果,而改变了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评估体制。地方政府应该对评估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制度化,从而约束中介机关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正确有效。

2.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设立一个高的出发点,然后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与国内外的旅游发展动向一致,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现实情况,分析自身的各项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规律。针对每个人文景点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开发策略,有整体开发规划,也有局部开发规划。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协调一致,而且要突出重点,有先后难易之分。在开发方案的实施方面应该有近期和远期的安排,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3.政府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托角色

政府在过去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总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宏观的手段来调节旅游业的运作,但这并不说明政府能够完全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旅游行业进行控制和规范,在人文旅游资源开放工作中应该扮演依托和支撑角色。

4.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普及活动

虽然人文旅游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但很多人对人文旅游资源并不是很了解。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通过学者、政府和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的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人文旅游资源。

5.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好保护工作

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固然重要,而且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利于其保护。但如果不合理有效地开发,就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再开发是不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权衡好保护人文资源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地位,不要因小失大。

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注意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在无限制的开发过程中以以破坏人文旅游资源为代价。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加人文旅游资源的魅力。注重开发的科学性,提高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但不要纯粹以经济利益为有效考虑原则,而不顾及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

正确发挥政府的角色,政府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中至关重要。政府既不是唯一主导者,也不是被动的参与者。政府需要作为督促和引导的角色参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开发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人文旅游资源评价的公平、正确、科学。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有些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但正式因为没有合理的开发,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特色,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浪费。

七、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旅游界和相关人士只重视旅游的经济因素,而不看重文化层面,忽视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和特征,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峰.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为例[J].对策研究,2007(10):82-83.

[2]蒋才芳.基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大湘西民族旅游业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06(01):33-34.

[3]谢大伟.试论浙江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开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5):43-44.

[4]黄成林.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1995,15(0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