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例6篇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群众;文化生活;意义

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胸怀发展大局,服务“四个全面”——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由此可见,基于人民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推进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优秀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及产业

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以其强大的创造力,创造出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社会主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众的创新活动,激发群众的创造力,通过鼓励群众参与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素质状况却仍存在诸多不足。一些二三线小城市,群众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排队现象屡见不鲜。群众在自身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需要加强关注。通过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在为群众充实业余生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意识到和谐社会的创造需要人人奉献一分力量,开始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全面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转变。

(三)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当前,在我国少数地方,由于对群众文化生活重视不够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许多人民群众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单一,文化氛围淡薄,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升。通过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加强,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净化地方文化氛围,使人民群众的素质也随之提升,使我国的群众素质整体朝着生态、文明、健康、有序的方向大跨度迈进。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具体实践

(一)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关注度,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寻常百姓的实际需求,是人民群众生活新方式,促进社会向更和谐文明迈向的重要举措。人们幸福感的获取不仅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满足也是人们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思想迷茫、焦虑困惑,精神世界则贫瘠。一个人如果斗志昂扬、积极向上,则会得到精神上的富足。新时期下,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是主要对象,这些群众对文化活动需求各不相同。老年人大多爱好戏曲、书画活动等,中老年、妇女等更热衷于参加广场舞、腰鼓活动,儿童更倾向于读书阅览、运动活动的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群众文化生活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当前,我国财政投入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科技研究方面,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较少。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政府需要对公益文化事业加强资金投放,每年制订与拨付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款项,促进文化产业与群众生活的融合,实现群众文化素质提升,文明民风建设的效果。

(三)重视农村文化生活与城市文化生活共同发展

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生活贫乏,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造成了影响。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必务要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重视,使农村群众在参与农业活动,发展经济同时,丰富文化生活,加强自身素质,形成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结合开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打破封建迷信行为,维护社会治安,促进邻里和谐,加强群众凝聚力,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可以在农村中培养创新的文化队伍,利用大学生村官、村镇工作人员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其次,结合乡镇规划,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如阅览室、活动中心的建设,为满足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支持;再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开展艺术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还可以在农村中发掘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指导与宣传;建设健身设施,组织开展运动比赛等,使农民在身体锻炼、知识学习中提升全民素养。

参考文献:

[1]伞佳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精神文明建设[J].华章,2014(3).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大学生 培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高校必须牢记的历史使命,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永远高扬的一面精神旗帜。

一、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战略意义

进一步增强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期,迎接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严峻挑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新态势,随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挑战日益加剧,只有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使命为动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理性判断,才能在参与全球化竞争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自觉维护国家,维护民族的根本利益,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开展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和社会实践。

3.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快培养我国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科学内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为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当代大学生应提高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塑造稳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品格,成为激励大学生勇挑历史重担和伟大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4.培育民族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大学生身上的民族意识较淡薄,崇尚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对人民缺乏感情。西方主流文化在青年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中大行其道,加入WTO后,在频繁的跨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民族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捍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基础。

二、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民族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明创造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品格和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和历史传统的沃土之中,成为凝聚历史文化传统的精华和灵魂,贯穿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具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延续性。伟大的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沃土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华先民在长期的文明创造中培育的民族精神,诸如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人本精神;忧国忧民、国而忘家的爱国情怀;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博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品格;刻苦自励、锲而不舍的勤勉精神;崇尚仁义、厚德载物的道德追求;经世致用、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等宝贵民族传统与品格,在凝聚人心、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激励和创造文明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尤其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英勇斗争中,不断开拓精神境界,以爱国救亡、科学民主、自强不息等新的精神追求,升华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赋予新的科学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大旗,振奋民族精神,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新的科学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和光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远大理想和浩然正气,集中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以新的时代内涵将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思想境界,进一步焕发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活力,丰富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三、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选择

民族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随着历史发展而薪火相传的过程,民族精神从五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迎接各种挑战中得到锤炼和丰富。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搭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平台与载体,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

1.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氛围。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通过先进典型人物坚持不懈地积极引导和深入实践,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践民族精神,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体现民族的优秀品质,展现民族的精神风貌。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做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忠诚实践者和时代开拓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陶冶大学生情操,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励大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和抱负投身于发扬光大民族精神的伟大实践中。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就他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思想加以分析。

一、精神生活的含义及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含义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就是在人的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得以发展、形成和满足。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特点,使学生确认自己是一个人,他应具有为公共利益战胜困难的品质。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就难以确认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不去

战胜困难,学生就不可能达到自我肯定,其精神成长就会受到约束,就不可能拥有多样的精神生活。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是高级心理活动的道德方向性,是其愿望、爱好、主张、观点、信念的高度思想性,它的决定因素是其社会生活的性质、内容和本质及其社会关系和在集体劳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必要性

1.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将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统一,使其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如果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和健全的体格的人,这三个方面和谐的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善于在每个学生包括智力最平庸的学生面前,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其能够在该领域达到顶点,从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2.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精神空虚是教育的主要敌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其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使他们一生都有追求高尚精神文明的幸福感。”他认为:“学校是知识、教养、智力、文明和劳动的策源地。”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条件从各个方面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争取把学生培养成精神丰富、道德高尚和体魄健全的人。学生掌握知识并不单纯是为了劳动,人也并不是单纯为了劳动而生存的。在生活中,除了劳动以外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如果偏离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这一教学目标,将会丧失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因为社会需要的是既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又拥有高尚精神品质的劳动者。

3.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实现远大目标的强大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团队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那些促使学

生为达到既定目标做出巨大努力的动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动因是

战胜困难的自豪感,尤其是战胜困难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的喜

悦心情。例如,生活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难题,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经过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原本以为不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就会从内心深处获得极大的满足,这种战胜困难的自豪感会促使他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使他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远大的理想,反过来他也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全体人民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从而使他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道德感受日渐丰富。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途径

1.帮助学生确立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是激发儿童和青少年不断产生崇高的、纯洁的、美好愿望的源泉。为共产主义思想所鼓舞的人,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因为他们的个人爱好有了崇高的思想内容。因而学校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思想性体现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现在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中,因此应该在劳动中尤其是创造性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使创造性劳动成为学生精神上的需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有的劳动对象上,并适当地改善劳动,使之服从于精神世界的需要。正是在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界的劳动中,学生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有时甚至会把自己在劳动中的创新和获取新知识看做人的一种高尚品德。

2.以德育为主,同时施以其他教育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教育。”“高尚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融为一体并变成高尚的行为之时,也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开始。”运用道德教育方法,就要鼓励学生行为要光明磊落,情操要高尚,也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表现思想情感”。道德教育的艺术在于:学生在一进校门时,就首先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提高认识,并且从教师的教导中找到自己在活动中产生的思想和感受的共鸣。此外,苏霍姆林斯基也倡导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学生精神方面的爱好和要求,首先必须保证有一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环境。”外部环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帮助每个学生和周围世界都能建立起丰富多样的实际关系。例如,建立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联系,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等。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形成人的精神面貌的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最主要的是掌握学生精神生活的规律性,随时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及时予以引导,促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外部环境,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吴福生,叶玉华,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家[M].王家驹,张渭城,杜殿坤,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红色文化 传承 路径

红色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红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意蕴,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追求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

红色文化既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又以大众文化的形式流行与传播,在此意义上,红色文化又具有大众文化的特性。目前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现象大行其道,模糊了大众应该秉持的价值诉求,使得大众文化缺失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使命。面对大众文化的迷失与诸多乱象,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的红色文化负有引领大众文化走向、推动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如何寻求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的契合点,使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传承、渗透进大众文化的内容与主题之中,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文化课题。笔者认为,以红色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走向,传承红色文化及其精神,其方式与路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与推动。

1 以多种形式开发生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满足人们对红色文化这一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表达。也许是因为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的热播(例如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产生的“轰动效应”)唤起了出版人的历史记忆,使他们推出了“红色经典”。而“红色经典”出版以后在舆论界引起的热烈反响又促成了一批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如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红旗谱》、《林海雪原》、《沙家浜》等都有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就这样,在影视人和出版人的互动下,“红色经典”再度走红,重返当代人的文化生活。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虽然那段红色年代早已成为过去,但长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熏染也使得年轻一代渴望了解红色文化背后那段峥嵘的岁月与先烈奋斗的历程,并以此构建自己心中的英雄传奇与社会理想。前辈人的怀旧情愫与后辈们的好奇心理,共同为红色经典再度创作、改编开辟了较大的空间。红色经典也因其长久不衰的经典气质被广大影视界所追捧。重拍红色经典是对红色原著的激活和重建,有利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红色原著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的传播,并对今天的时代精神、大众精神追求和文化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中,呼唤红色原创,创造新的红色经典,需要文化工作者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作红色影视文化精品,以满足人们对红色文化这一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

2 以“红段子”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渗透人们的思想,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面对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面临新的挑战。“红段子”以互联网、通信网为传播媒介,以短信、视频、彩信、彩铃、动漫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联手政府、媒体、客户开展一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手机网络文化运动。“红段子”是指与黄段子、黑段子等相区别,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效果催人奋进,受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红红火火”的段子。“红段子”不仅仅包括红色革命段子,还包括祝福问候、寄托思念、励志奋发、表达情思、人生哲理等等类型,具有思想性、启迪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红段子”已经成为一个传递健康、传系情感、传播知识、传送理想、传承文明的网络文化品牌。温暖人心的“红段子”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红段子”对网络黑色、黄色、灰色文化进行堵截的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疏导模式,用符合网络文化传播规律的方式引领新文化风貌的产生,从而达到使主流的、健康的文化占据人们的生活空间,占据主流文化的至高点,使不良信息和垃圾短信丧失生存空间的目的。“红段子”作为和谐文化的承载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创新思想的先行者以及作为网络文化的精神品牌发挥着塑造、弘扬民族精神的功能。“红段子”以其短小简单明了的特点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有效形式,成为了网络互联时代主流文化传播的最好、最快方式,也展现了互联时代红色文化、大众文化传播传承方式的新尝试与新探索。“红段子”以其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精神内涵,通过成千上万的创作者和更多的传播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普通大众。

3 以形式多样的红歌会唱响时代主题,传播红色精神,弘扬先进文化,凝聚时代人心

近年来红色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红歌会就是一个代表。当岁月的长河流转到今天,红歌再次如春潮的涌动奔流之势在中国大地上被广为传唱。红色歌曲诞生于各自特定的年代,反映特定的情感,但是就革命歌曲的艺术美来看,它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一种激情和动力,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时下每个个体最为需要的精神甘露。“一支歌可以催生一股精神”,物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支撑民族气节与丰骨的红色精神似乎在一点点流失。红歌会所表达的对革命英雄的崇拜、对理想信仰的执着、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正是代表了一种主流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观众形成了强烈共鸣,这也是红歌会为什么会受到各阶层、各年龄段观众广泛欢迎的根本原因。红歌会为人们燃烧理想、释放激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人们把内心那种阳光的、高尚的、健康的、主流的东西表达出来。有专家认为,“中国红歌会是对弘扬红色文化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先进文化。她以一种振奋向上的风格品质,引领着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体系建设,用一股‘红色旋风’缔造出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正在成为中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名品牌。” [1]2008年6月起,重庆陆续启动“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出群众的参与热情,彰显出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对于重庆的唱红歌现象,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实地调研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重庆的唱红,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执政党对塑造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寻找。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她以丰富的形式,寓教于乐地向年轻一代诠释了红色文化的精髓,传承了民族精神,呼唤了民族文化的回归。

4 努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能使人们在旅游中领略自然景观、满足精神享受、传承民族精神,启迪思想觉悟,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功能。近几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热蓬勃兴起,红色旅游路线备受青睐,印证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红色旅游让受教育者在领略自然景观、体验民俗风情中放松心情、娱乐休闲,在驻足人文景观,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历史文化中丰富人生阅历,满足精神享受,启迪思想觉悟。红色旅游本身不仅成为生命健康之旅,也成为心灵健康之旅,更成为革命精神实践之旅。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更是革命老区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带动力量。同时,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邵琪伟在回顾总结“十一五”全国红色旅游取得的成就时说,从2004年中央提出发展红色旅游这七年多来,我国开发出30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20多个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14亿人次,给当地居民带来1000多亿元的收入。预计到2015年,红色旅游将带动直接就业50万人左右,带动间接就业超过200万人次。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综合收入突破2千亿元。[2]红色文化的产业化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5 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的创新发展

作为红色文化及其精神传承的传统途径,红色文化图书的出版在今天也大有可为。文化宣传部门应制定并实施红色文化图书精品工程,每年推出一批红色文化精品力作。鼓励文化机构和社会各方为少年儿童多出版展现红色革命历史风云和英雄人物的故事书、漫画等图书。随着网络时代电子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辟红色资源专栏,开设“红色文化”网站,开发设计具有时代特点,贴近现实,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软件,构建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开展网上德育新形式,用“红色文化”抵制、替代那些格调低下、颓废腐朽的“灰色文化”。鼓励文化机构和社会各方创作编辑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电子出版物,包括适用于儿童的反映红色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电子动漫。如《八路军》是山西省首部红色历史文献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它通过多媒体手段收录了上千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三个多小时的声像资料、200余万文字资料,并吸取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史料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很多历史事件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还原了很多无法看到的历史细节,清晰重现了珍贵的文献档案,从而使该作品具有了史诗的品格,极具文献价值,也为历史文献类出版物提供了新的出版方向和渠道。[3]德育与红色文化网络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今天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的一种时代创新。

注释:

[1] 红色经典魅力不朽:红歌会弘扬先进文化,凝聚时代人心[N].光明日报,2008-11-28 17:38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5

随着人类精神的普遍自觉和社会历史理论的日益发达,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方法论自觉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讲,如何研究(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和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和主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中东欧思想文化和理论的把握,研究范式的自觉尤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审视20世纪社会历史理论的一些重要领域,就会发现其中围绕着研究范式或者方法论展开了许多争论,诸如微观史学对宏观(抽象)史学、微观政治学对宏观政治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对意识哲学(思辨理论哲学)、后形而上学思想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挑战。从深层次讲,这些新的理论范式对原有理论范式的挑战构成了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重要内涵,它们共同指向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病症,即理性和理论的普遍化与抽象化问题。具体说,受现代性逻辑支配的意识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习惯于按照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抽象化的理论范式,在人类的历史理解和社会理解中剔除了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和个体活动的个体性、差异性、特殊性及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而缺乏人类鲜活历史体验和丰富文化精神的普遍化理论由此变得空洞、抽象,失去了与现实生活世界和深厚历史经验的本质关联。

在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理论成果时,如果任凭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这种抽象化、普遍化的理论范式泛滥,那么,像中东欧这样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地区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被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称作世界心脏地带的中东欧这片热土上,积淀了太多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文明的历史冲突和刻骨铭心的历史体验。而从19世纪后半叶起,中东欧地区不仅同许多地区一样经历了以民族复兴、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为双重主要内涵的社会转型,而且在20世纪中叶以浓缩和叠加的方式经历了人类社会最深刻的双重历史变迁,积淀了双重特殊的历史体验:一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西方理性文明的深刻危机即现代性危机的直接的、刻骨铭心的体验; 二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的直接参与。这种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别的任何地区都不可比拟; 但其带来的中东欧地区丰富、独特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尤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那些持西方中心论西欧中心论的抽象化、普遍化理论范式的棱镜中却黯淡无光。

因此,为了克服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的现代性危机,我们在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时,尝试着采用一种精神史研究的理论范式。我们的关注重点没有停留于所研究对象的理论逻辑体系和思想本身演变过程的完整,而是要把握特定的思想理论与特定的文化精神和历史体验之间的一种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从研究主题看,精神史研究的侧重点是建构起理论家、思想家的思想理论与他们个体的、民族的及人类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体验水乳交融的精神共同体; 从研究领域看,精神史研究试图凸显的是特定的历史、文明、文化、文学、哲学相互交织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希望这样的精神史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不再是抽象的、冷冰冰的理性逻辑体系,而是丰富的、鲜活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诉求。

应当说,这种以文史哲交融为重要途径的精神史研究范式并非一种独创,其本质精神和研究路径与20世纪许多思想资源一致或相近。例如微观政治哲学、年鉴学派微观史学、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文化哲学,特别是二三十年来影响力日增的文化记忆理论等,对于我们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找到通达理论背后人类真实的历史体验和文化精神的途径,都有重要的启示。本期我们翻译刊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赫勒和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斯曼夫妇有关文化记忆理论的论述,以及温权博士关于精神史研究和概念史研究的论文,作为我们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开端。我们相信,对此问题更多角度和维度的思考与探讨不仅会对深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6

一、群众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十七大以来,群众文化进一步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群众文化是农村文明程度的一个反映,群众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说到底,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智力的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切竞争将通过人的文化能力竞争来显示。

第二,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科技结构,提高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从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农村科技致富的步伐。

第三,通过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农村因地制宜发展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贸易,促进文化市场的产业项目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文化建设解除了农村信息封闭、资料缺乏的局面,文化信息的辐射给农村提供了发展新经济项目的可能。

第四,通过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优化农村经济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而这种改革和调整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通过建设良好的群众文化来提供。当今农村封建活动、迷信、等负文化现象还时有发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必须依靠群众文化的大力发展。

第五,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能够使农民在精神文化产品消费和有偿文化娱乐活动中得到心灵净化,身心愉悦,情操得到了熏陶,从而使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适应了新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群众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群众文化是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文艺活动,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从而获得由浅到深,由表到里,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可以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又可以得到思想、认识、情趣、道德、科学文化方面的教益,从而得到心灵深处的升华。群众文化对精神文化建设所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文艺鉴赏活动,审美教育活动来实现的。

第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心灵。内容健康,催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能起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必须追求内容丰富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群众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这个阵地,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无形”化为“有形”,把其内容渗透到文化活动中去。群众文化活动实际上是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娱乐方式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它运用的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形象化的娱乐方式,所以它在发挥作用时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实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主要要求。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这些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第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素质的开发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一方面文化活动是认识活动、学习活动,人们通过阅读科技图书,参加科技培训获得科技信息,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得到智力的开发,促使认识的转变。通过阅读法律法规书籍,参加法律培训活动,增加民主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审美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是最富于想象的,而想象能力总与创造能力结合在一起,它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够使人们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感受、理解,从而进行再创造,增强了人们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