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例6篇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1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 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 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弘扬中医药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的近代史上,对科学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现代科学传入我国之时,正值内优外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科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名称,开始由形下之“器”上升到形上之“道”,演变为一种绝对的、终极的信仰体系。陈独秀便明确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胡适曾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发端于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这种对科学的极度尊崇,把科学奉为信仰的态度,恰恰违反了西方科学精神对新知识的探求,泯灭了怀疑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因为信仰不能包容怀疑,怀疑的产生标志着信仰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不是去研究中医学所确立的未知领域,而是把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中医学从疾病证候出发,通过探讨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研究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规律,从一个西方医学未能进入的角度探求生命的本源和疾病的防治,这种学说此时此刻开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屡遭摒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都包含了极其深奥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而西方科学也曾经走过了一段漫漫的长夜,在痛苦中摸索,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这就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伟力。东西方科学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偏废,都曾经为背离、远离科学方向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摒弃中医药成为逆流,中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中医药仍然在人们对传统的误读中艰难地前进,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极为困难,部分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弘扬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使人们真正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医生;职业人格;特点;影响因素

所谓人格,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及习惯以独特的方式结合的产物。毋庸置疑,人格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工作中,一个人的成就和职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人格因素决定着,因此,从实践中研究临床医生的职业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在校的医学专业学生将会起到警示和借鉴的作用,同时为他们人格的重新塑造指明方向。从心理学理论上讲,20~30岁是人格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而大学生恰恰处于人格塑造的黄金年龄段,本研究调查临床医生的职业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在校医学专业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本研究从丹东、营口、大连三座城市的医院随机抽取140名医生进行调查,发放140份问卷,收回108份,有效率为77.1%。其中三级医院14份,二级医院38份,一级医院56份;男临床医生53人,女临床医生55人;35岁以下医生68人,35岁以上医生40人;本科学历以上的60人,本科学历以下(大专)的48人。

方法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自编问卷与标准化量表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标准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主要包括3个人格维度:精神质维度(p)、神经质或精神质维度(n)和内外向维度(e)。根据外倾性维度(e)可以将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n)可以将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压力心理应激反应可以将人格分为失调型和整合型。此外,我们还自编了一些问题,探讨影响医生职业人格的因素。

研究结果

医生的人格特质维度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医生的人格中,e分高于全国常模,表明职业要求医生的人格更倾向于外向型,即医生具备乐观、善于交际、健谈等人格特点。男性临床医生的p分数低于男性常模,表明男性医生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具有同情心,感觉更加敏锐。因为医生是高风险的职业,尤其是临床医生,每天的工作没有规律可循,随时要面对突发情况,面对患者的生与死,这对医生是一种艰难的考验,要求临床医生具备很高的问题处理能力,包括观察力、判断力、敏感的直觉能力等,尤其是许多男性医生从事的外科医疗工作,更是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要求医生职业人格中的整合性要好,即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应激能力。而女性医生的p分则高于女性常模,女性本来同情心和直觉能力就强,对于女医生而言,她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已经习惯了这种职业环境,其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相对全国女性常模要高,即她们在p分维度上所表现出的同情心等方面相对要弱一些。在n分维度上,男医生人格中的情绪性更大些,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易怒情绪,而女医生的n分维度则在常模左右,情绪较为稳定。

医生职业人格的性别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在性别上医生的神经质和内外向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精神质维度上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不同性别的医生在p分维度上有很大的不同,男女性别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同情心和直觉力方面表现出不同。研究表明,由于母性的特点,女性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更强些,所以多数患者认为女性医生的亲和力更大些。

医生职业人格的学历差异由表2可见,学历对医生人格中的n分具有显著性影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情绪更加不稳定,更容易焦虑、不安。学历表明一个医生的知识体系结构,高学历要求医生具备更高的技术,独自面临的工作风险更大,同时社会对高学历者有更多的要求,所以高学历对医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赋予了医生专业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双重角色,对他们的情绪影响较大。

医生职业人格的科室差异由表3可见,不同科室的医生人格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分上。外科和内科医生在精神质维度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外科医生相对而言职业环境更加复杂,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相对要大些,有些外科手术要求医生不吃不喝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这对外科医生而言,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挑战,他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技术上,对病人的关心相对要少些,所以外科医生的人格相对内科医生而言表现出冷漠、同情心较低等特点。

工作年限对临床医生职业人格的影响从医生工作年限来看,以5年为划分标准,在情绪稳定性维度上有着极其显著性差异,工作5年以上的医生情绪更加稳定,表现出稳重、很少焦虑、即使生气也有节制,而工作不足5年的医生情绪起伏较大,较为容易激动,这是由于人格对环境有个适应阶段,适应医生职业特点后,情绪就会慢慢稳定,焦虑会逐渐减少,但是就个人而言,不同人的适应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5年是个分界点。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尽量缩短职业适应期,有了稳定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自我职业认同对临床医生职业人格的影响所谓自我职业认同,即对职业的喜欢程度。研究表明,自我职业认同度对医生人格特质中的p分和n分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医生的职业认同度越低,p分越高。自我职业认同度较低的医生,其职业兴趣往往不在医务工作方面,因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对患者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热情。而自我职业认同度较高的医生,则能将职业兴趣融入工作中,更加珍惜医生职业,能在工作中付出极大的爱心,同时也因为喜欢医生的职业,当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时会出现情绪波动,因此,自我职业认同度较高的医生的n分较高,容易紧张、焦虑。

讨论

医生职业人格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比较医生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同时在医患关系上拥有决策权和特殊干涉权。医生在多年的专业训练和长期的职业经历中形成了病人无法企及和动摇的专业优势,这种知识技术与资源的独享优势使医生对患者拥有几乎至高无上的职业权力,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实现自己的意志,已达到完成医生对患者应尽的义务、对患者的利益负责的目的,因此,医生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职业特点,必然会导致特殊的职业人格。近年来,有关医院或医生的负面新闻不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患比例太低了,也就是说,我国医务工作者与普通百姓的比例要比欧美发达国家小得多,这必然会导致一个后果,即老百姓的健康得不到完全的关照。另外,一个医生对应的病人太多,会使医生感觉自己的工作非常辛苦,压力很大。当病人好容易等到就诊的机会,希望医生能就自己的病况多下几句医嘱,而医生因为等待的病人太多不得不言简意赅的时候,医患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医生的人格特质较全国常模有所不同,在对医生职业高要求的前提下,医生的职业人格势必会受到影响。

医生职业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表2和表3可见,医生职业人格在年龄和职称因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人在20岁时人格的“模子”就开始慢慢定型,到了30岁时便十分稳定了,一般而言,人过了30岁以后,基本的人格特征很少会改变。本研究也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医生的职业人格没有差异性区别。职称虽然与医生职业的收入和利益密切相关,然而在医生人格特质这一因素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王岚等人的研究表明,职称在医生人格特质因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医生职业人格维度在性别、科室、工作年限、收入、自我职业认同度因素上都有着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精神质和神经质方面,而在内外向维度上没有特别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人都可以成为医生。但是对于医生而言,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所表现出的理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又有特殊的要求,与医生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要求医生职业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如我们对医生进行社会调查时医生所说的那样:既要大胆,又要细心;既要体现大爱,也要承担无奈;既有辛苦,又有高尚;既要有同情心,又要有魄力。因此,医生的职业具有双重性,这就要求医生在自身行为上和情绪上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教育启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在校的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以下启示: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成为优秀医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很难成为好医生;

第二,无论内向还是外向的医学专业学生,都可以成为临床医生,医生职业对人格中的性格维度没有显著性要求;

第三,医学专业学生要重视医生职业人格维度中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的培养,神经质维度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医生不能有过强的情绪波动,但也不能成为情感淡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己的情商,要具备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激励自身行为(自我激励)的能力,还要具备认知他人情绪、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在精神质维度方面,则要增强自己的理性,培养敏感的判断力,这就要求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达到敏感与果断相结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0-131.

[2]赵阿勐,崔光成,刘吉成,等.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对精神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436-438.

[3]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4]杨文,赵勇,蒋守涛,等.医生工作压力现状与职业倦怠的研究[j].中国康复,2006,21(6):390-391.

[5]郑飞中,陈莉.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其背景性因素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6):4-6.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3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培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对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社]2000年3号),明确指出: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又一次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传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过程存在重学术科研、轻思政教育的普遍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医学教育模式不断转变、医患关系逐年复杂,这些都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外,更要具备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思想,与医学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有必然联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于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上,发挥其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 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对医学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的文化体系,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曾就义利观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孔子把道德作为最高价值,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则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近年来,社会上,某些医院存在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人们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医患矛盾愈演愈烈;高校中,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一味追求课题和SCI论文,导致科研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临床型医学研究生则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医疗技术上,对与患者的沟通及人文关怀上明显不足。因此,高校需要运用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帮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医学研究生将眼前的利益看淡、将人生的进度看远,避免陷于利益的漩涡中,真正明白医护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工作价值以及人生意义,做到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2 传统文化中的兼济理念对医学研究生的责任感的培养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两个精神,分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孟子到成天下之大事(《荀子》)的荀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林则徐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都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肩负祖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当代医学研究生们,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医学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我国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西部偏远地区以及基层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甚至滞后,需要高层次人才到这些地区发光发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兼济理念加强对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文化精神。

3 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对医学研究生人生态度的指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充分表明古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说明传统文化对自强奋斗的重视。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也曾说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研究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缺乏社会磨练,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较弱。医学研究生同样如此,尤其是参加规范化培养的研究生,他们不但要面对科研、临床、实验等繁重的学业,还要承担来自经济、婚恋、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在各种压力环境中调整好自己的人生态度,做到迎难而上,不轻易被困难击垮,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校应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锻炼他们顽强奋斗、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4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医学研究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理念,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都体现了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医学研究生同学在处理与同学、与辅导员、与导师的关系时,都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坚守自身与尊重他人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涵养的内在和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人际交往的智慧,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交往品质,优化人际关系,是医学研究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关键。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反复提及,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的全面补充和延伸。

三 在医学研究生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注重课程安排,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思政教育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甚至没有开设。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首先,应该通过增加选修课或必修课,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医学研究生接受系统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以及仁爱之心。其次,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聘请在思政教育方面文化功底较深的专家进行授课,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医学院校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传统文化课、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手段,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样对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在医学院校的地位和待遇,切实加强对医学研究生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2 提高导师人文素养,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责任,而道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对研究生知识传授和思政引导两方面的教育责任。目前,绝大部门的医学院校的导师只关注对研究生医学技能的培养,要求他们更多地走进实验室、走进医院进行科学实验或者临床实践,很少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医学院校应该定期开展导师培训和导师遴选制度,对医学研究生导师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其人文素养,或者与综合院校文科类导师开展交流活动,学习人文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更好地对医学院校研究生进行教育。另外,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要建立一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微信、微博、博客、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医学院校通知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载体,将自己融入时尚流行文化中,在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开展新颖时尚的活动,如高校可以建立网络文化工作室,立足网络新媒体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制作传统文化的精品视频,创建传统文化优质网站,将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开通专门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共账号,定期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知识,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等,让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生活的点滴。

4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搭建广阔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从硬件方面说,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并且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作品,如名人雕塑、名医长廊,利用古代名医的名字作为校园道路或者建筑物的名字等;从软件方面说,可以设计一些医学研究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中医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或者举办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论坛等。使得医学研究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洗礼。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4

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世界将是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必须具有高素质,并富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中医院校的研究生今后将是各级医疗机构、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使命,因此,对中医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1 自学及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在掌握应有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课程和课题论文外,还应通过广泛阅读中医期刊、古今医籍、科技消息,以及聆听专业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获取有益的信息,了解最新医学发展动向,尽快提高自己的医学实践能力。

一般而言,自学能力包括3个方面: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即独立阅读医学专著,上网检索、查阅文献资料,以技能训练为中介,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效果的最优化[1]。②筛选知识的能力。当今医学信息浩如烟海,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篇医学在2.2万多种生物医学杂志上[2]。所以,这就要具有浓缩、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③吸取知识的能力。即消化、吸收、储存信息的能力,把未知变为已知,变“知其然”为“知其所以然”。培养自学的习惯,接受他人及名老中医的经验,增长才干和发展创造力,有了自学能力,才能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海洋中自由地捕捉信息和涉猎知识,探索医学的奥秘。

1.2 综合能力训练

观察、判断能力是指细致地感知事物,辨别相似现象和发现新异现象,并将此观察结果或资料信息经过综合处理,作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分析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某件事物分割成几个组份或区分一个物件的个别特性;而综合则是把各种事物或现象的个别部分或个别特征在思维中联合或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学位课程的内容、阅读过的文献资料、实践中观察到的各种医学现象以及课题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推理、提炼,从中得出新的认识、规律和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归纳出中医诊疗技术的新方案。总之,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 创新能力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在高度完美的科学想象活动中,对原来的或目前的印象、认识、概念、学说或结论等发生怀疑,经重新联想和一系列探索研究,产生新异的认识,建立新的观念或学说的能力。没有大胆的求异思维,没有对以往理论、方法的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性突破。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在学习中,要提倡凡事多思、敢于求异,尤其对于古医籍的研究和学习,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敢于提出质疑和创新,既尊重科学,又不被传统观念和现成知识所束缚,对权威不迷信,对未知的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愿望,对一切习以为常的现象和问题,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钻研和探索。总之,发展创造性思维,对当代中医院校研究生学习中外医学知识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创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教学思路

2.1 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

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除了在学校内完成半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外,其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都是在医院内完成的。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指导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工作基础,是制定培养计划的关键。一般而言,可先让研究生在临床工作3个月左右,熟悉临床工作后发掘兴趣点、查阅文献,看能否找到新的课题研究点。在这一阶段,导师不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发表评论和看法;同时,可以通过临床工作了解每个研究生的特点,为下一步课题的选择奠定基础。对于有一定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积极鼓励其大胆创新、探索新领域、申报新课题,不必局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对科室的科研方向制定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对于临床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研究生,考虑其实验室工作基础较弱,建议选择应用基础类的研究项目或者纯粹临床研究,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工作乐趣,也为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3]。

2.2 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及产业结构升级,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其创新精神和潜能。创新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之一。具备高创造力是现代人尤其是研究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将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3 积极探索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中医药已经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可,充分发挥中医药对外教育的优势,以适应中医药更广泛走向世界的需要,就要求加快培养一批既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能够从事中医药对外合作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要在专业外语班的师资培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注重积累丰富的经验,以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丹琳,毛定安,王秀英.七年制医学生文献检索现状的调查和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67-68.

[2] 王 健.谈在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必要性[J].中医教育,2006,25(3):36-38.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中医;内科;脑病;建设

社会在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我国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相关医疗工作者加强了对脑病学科的研究,脑科分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采用中医治疗脑病这一内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中医将脑病概括为神经与精神系统类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在全世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结合中医脑病临床资料,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下面笔者对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1 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中医指出,脑功能失调以及脑损伤引起的疾病都称之为脑病,在中医内科脑病研究中,主要是对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预防与康复的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可以将脑病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心身疾病;按照病因则可以分为外感性脑病与内伤性脑病,前者具有季节性以及传染性,比如发热、惊厥、暑瘟等,是在中医温病学科的研究范围内,并不是脑病学科研究的重点;后者主要是指中风、头痛、痴呆、忧郁、癫痫、痉挛等疾病,是中医内科脑病的重点研究对象。

根据疾病的归属,可以对疾病进行归属、分类,从中医内科的角度,这些疾病都是脑病研究的对象,在临床与科研中,中医内科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了提高临床诊疗的水平,不会受到传统教学单元划分的束缚,而且也不会遏制脑病学科的独立发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也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才能早日实现脑病研究的分化独立。

2 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系列研究课题

脑病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纵向,是对脑病文献、理论、实验、临床等资料的研究,不同的类别研究起来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类别之间又具有相互依赖与促进的作用。比如,我国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在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活血化瘀对脑水肿、颅内血肿等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动物实验中,采用冰片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也可以增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实现醒神开窍、化痰开窍等疗效。还有一类是横向,是对脑病范畴内的病症进行研究,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在研究时多采用的是病症结合的方式,而且采用了中西医药物配合使用的方式,这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还可以形成系统研究课题,对中医内科脑病的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3 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脑病研究

中医脑病学科的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术水平,其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即表现为临床疗效。只有以临床疗效为核心,才能体现中医治疗的价值。中医脑病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所以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发病的规律,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形成临床诊治规范。中风的研究是个较为成功的范例。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首次统一了病名、病类、证候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规定了分期标准。1987年全国中医急症研究会制订了《中风病诊疗规范》,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修订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在1986年制订的标准基础上增加了6个次症,证类诊断分为7类。上述诊疗标准推动了中风病的临床、科研、教学、新药研制、学术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为本病的中医药研究制订了规范,也为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是着重研究脑病相关病证的有效方法和有效药物。特别是针对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脑病,如中风、痴呆、失眠、抑郁证、癫痫等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研究。

4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手段研究脑病

重视和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方法、手段,是现代中医研究的主流。脑病学科更要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方法,坚持不懈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安徽杨任民教授为首的“肝豆状核变性”研究为例,该病具有肢体震颤、全身僵硬、手足拘急、口歪颈斜、言语不清的临床特点。课题组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中医理论,辨证为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用平肝熄风的大定风珠治疗,药用鳖甲、龙骨、牡蛎、珍珠母、蜈蚣、全蝎、地龙等,但症状不仅无改善,且日趋加重。课题组引入了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肝豆状核变性为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由于铜沉积全身组织,尤其是造成大脑豆状核及肝、肾等病理损害。而上述矿物类及虫类药物含铜量均很高,服用后反而加重铜的沉积而使病情加重。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多数具有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的特点,遂根据《内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认识,分析其病机以湿热为主,治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尿法,自拟肝豆汤(大黄、黄芩、穿心莲、半枝莲、萆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实验研究证实,患者服肝豆汤后的尿排铜量与现代医学治疗后相似。这一研究成果的获得,对中西医结合脑病研究方法学上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

结束语

总之,中医内科治疗脑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中医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科学的不但进步,临床诊断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以前的疑难杂症都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水平。本文对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只有了解中医内科脑病的内涵与外延,确定研究的方向,形成系列课题,以临床疗效为研究的核心,并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治疗方法,才能对我国中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江峰,年莉,尹进,张静宇,勿日汗.《外台秘要》心病分类与病因病机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4).

精神医学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认知功能;神经心理测量;中医研究

Measur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Thinking with i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Liping ZhangMan ZhangBoli Zh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 Jin 300073)

【Abstract】Cognitive function can be tested by Human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tudies founded that it can provide objective evidence by measuring memory attention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and those kind of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Human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t will have an important value in making a plan for rehabilitation and evaluation. From the research documents in recent years, Measur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has already made a less progress in TCM research, but it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to think about and to be solved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If you want to make the measuring process much more standard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it still has a large numbers of work to do with th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multidisciplinary

【KEY WORDS】Cognitive function; Human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随着20世纪9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崛起和发展,认知功能研究逐渐成为认知神经心理学在临床神经、精神病学等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国内外学者对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抑郁症、强迫症等[1-3]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表明,神经心理测量作为认知功能评定的主要方法,不仅用于脑器质性疾患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鉴别无明显脑结构改变情况下的大脑机能失调中日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注重整体功能、擅长身心并治而在脑神经/精神疾病、亚健康等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融入神经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不仅是中医现代科学研究的量化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从细微的认知功能变化为相关病证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对康复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关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认知功能测量

认知功能是人脑高级智能活动的基础,包括注意、记忆、学习、信息加工与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主要反映大脑额叶和颞叶的功能。认知功能主要通过神经心理测量来反映,可为病因学、临床康复等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近年国内相关研究较常用的测评工具主要有韦克斯勒记忆量表、临床记忆量表等。

1.1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我国主要采用龚耀先的修订本(WMS-RC)[4],其以WMS为蓝本,通过对个人经历、时间空间定向、数字顺序、视觉再认、图片回忆等测验,能够较好地反映受试者记忆功能的概况与各方面记忆能力的特点,为国内较常用量表。

1.2临床记忆量表

临床记忆量表(CMS)是许淑莲等[5]编制的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老年人记忆量表,兼有心理测验和实验心理方法的特点,在临床记忆障碍的诊断、药效评价,以及对不同人群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评估等方面均有应用;因提供老年组正常值,还可供进行老年医学或记忆的年老化研究。

1.3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在我国采用由龚耀先通过全国取样修订的版本(WAIS-RC) [6],制定城、乡两套常模,不仅可以从总体上评价受试者的智力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分量表测量记忆、学习、注意、抽象概括、概念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项认知功能,在国内应用广泛。

1.4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由Folstein [7]编制于1975年,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心算、结构模仿等19项内容,主要对定向、记忆、语言、计算和注意等功能进行评定,其内容明确,简便易行,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最常用的认知筛查量表,其检测痴呆的敏感性较高,能有效地检出需进一步诊断的对象,适用于社区和基层筛查工作。

1.5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WHO/BCAI)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相关专家在1990年初编制,国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引进并完成了中国常模的制定。WHO/ BCAI[8]由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分类测验、语言测验等7项分测验构成,专门针对老年人编制,可用于健康者及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或轻度痴呆病人,主要评定被试者的注意力、总体智力、执行功能、记忆力等领域的认知功能。

1.6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基本认知能力测验[9]由李德明课题组在多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全国取样,完成标准化工作而制定,并自行设计、研制成测验软件。该套测验包括数字拷贝、汉字比较、心算等7项分测验,可测验知觉速度、心算效率、空间表象效率、工作记忆和记忆再认五个方面的认知能力。在临床诊断、康复及药效评价等方面有其应用价值。

1.7 Bristol 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

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量表(BMDC-NPTB),由国内田金洲课题组进行翻译及修订(BMDC-NPTB-CR)[10],共包括记忆、视空间能力、语言和中枢功能等六部分,涉及定向力、即刻记忆和延迟回忆、视觉辨识能力、联想能力等,是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标准化成套量表,适合在我国临床和研究中应用。

2中医药研究应用及思考

基于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等疾病的优势及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医学界借鉴心理学、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但仅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2.1中医药研究应用

2.1.1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11],MCI患者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年发生率为10%~15%,AD有2/3的患者是由MCI转变而来,因此,MCI是AD的高危人群,正确认识MCI对预防和早期治疗AD有重要意义。

宋萍等[12]采用CMS,分析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医证型与记忆损伤及CT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虚实夹杂证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高于虚证患者,而记忆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的分值明显低于虚证患者;且两者的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轻度认知障碍的虚证、虚实夹杂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记忆损伤,中医辨证积分与记忆商呈现负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型与CT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田金洲等[13]在对老年人认知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认知损害越重,中医证候积分越高,且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三种证候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广泛,是痴呆发病中最主要的病理因素,提示消除肾精亏虚、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有助于改善认知水平。

2.1.2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智能、记忆、视空间障碍、失语等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研究证实,急性脑卒中后1周时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1%,6个月后仍有37%的病人遗留有认知功能缺陷。陈振军等[14]通过采用WAIS-RC,对149 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中,肾精亏虚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说明肾虚是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根本原因,痰浊、血瘀也是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重要病理因素。

2.1.3亚健康者基本认知能力研究

笔者课题组[15]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首次通过对亚健康人群基本认知能力的测查发现,亚健康组基本认知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体表现在数字鉴别、汉字快速比较、心算、数字工作记忆、双字词再认方面,提示亚健康者的基本认知能力下降。

2.2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从所涉及疾病及测量工具使用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病种偏少,多为MCI的研究,少量相关痴呆、脑损伤性疾病等的研究,未能广涉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方法单一、内容局限,研究涉及治疗与康复方面较少,缺乏综合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探讨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机理研究;研究中使用工具不统一,即使对同一种疾病的研究,也难以总结其规律、得出标准化的评价指标;相关量表的修订或编制工作尚属中医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初步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值得思考、有待加强:①重视中医辨证、治疗及康复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选择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选用灵敏、简便、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分别针对群体、个体开展研究,逐步筛选、确立稳定的评定指标,纳入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总结出相应的防治规律、康复措施;②开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集量表、实验室指标、功能影像评价于一体,较为全面阐释相关病证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机理,以及中医药的干预效应;③研制符合中医特色量表:修订或完善现有神经测量工具不足之处,使之更加方便、实用、符合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研究的需求。此外,应用计算机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是当今神经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它可使测量过程更为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因此,集多学科智慧和力量,逐步实现认知测评工具的计算机化,是中、西医及心理学界值得共同努力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可略)

[1]王荫华. 认知神经心理学―― 认知研究领域的新生儿?[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35(6):321-323.

[2]杨甫,王向群.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J].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2001,11(2):112-113.

[3]江开达,昂秋青,张明园,等.老年抑郁症的神经心理学及SPECT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0,12:6-9.

[4]龚耀先. 修订韦氏记忆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医学院 1989.

[5]许淑莲,吴振云,孙长华,等.临床记忆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6,27-35.

[6]龚耀先.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J].心理学报1983,15:367.

[7]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4-188.

[8]薛海波,肖世富,张明圆,等.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的中国常模[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Suppl,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