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论文范例

精神文化论文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1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凝练而成的精神成果,它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想及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他从微观层面将大学精神文化分为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风等五种要素。综合学者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整合、凝练和升华,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广泛认同和自觉奉行的根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了一种精神氛围,这种氛围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着感染和启迪。

二、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困境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社会的庸俗之风已经侵入大学的机体,侵蚀大学原有的高尚和儒雅,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侵蚀作用。精神文化得不到师生的价值认同和有效践行,校园精神文化发展陷于困境。

1.校园精神文化受到物质文化的全面渗透。

自高校扩招以来,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经济的大潮拍打着大学脆弱的围墙。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学纷纷拆墙办学,各种经济实体纷纷成立,大批教师下海经商,大学沦为经济的附庸。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日益破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所需的自由氛围和创造空间。余耀基对此批评说:“大学今天最流行的形象,不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

2.校园精神文化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资讯平台和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媒介。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事宜均诉诸网络,QQ、飞信、微信、微博、博客都成为颇具时代气息的交流工具,大学生生活已由现时空间步入虚拟网络空间,数字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极具开放性的数字化环境和全球化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行为方式,减弱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状况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网络中也充斥多元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低俗的思想,人们在虚拟的世界中自由地狂欢,做出对理性的颠覆、对崇高的消解等错误行为。大学是知识、思想、理性精神的诞生之所,校园精神文化所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无疑网络化环境所承载的多元的价值观与其价值主旨背道而驰,影响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3.校园精神文化缺乏价值认同。

精神文化是立校之本,对高校的生存发展、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大学精神是大学历史沉淀与现实的融合。一些大学经常忽视校园文化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热衷于追求高雅、恢宏的理念口号,缺乏对高校所具有的独特内涵的诠释,不能接地气,导致校园文化陷入“高、大、空”的状态,造成了很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风、学风、教风等大学精神文化雷同的现象。师生无法清晰地了解学校的精神内涵,校风、校训、办学理念也难以化入师生园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与选择,概念化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成了“空中楼阁”。一些高校虽然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管理、教学等工作各行其是,没有把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之中。这种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分割,使校园精神文化成了形同虚设的产物,创新性匮乏,无法唤起学校成员的激情,更形成不了良好的校风、教学、学风。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要弘扬大学的精神文化,就要在分析校园精神文化困境和成因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和内涵,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1.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历史传承。

校园精神文化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的总结积淀、提炼、发展而成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实践、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密不可分的,大学精神往往通过大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实践、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体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大学文化载体进行传载、传递和传播,在历史向现实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传承与创新。校园精神文化代表了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更彰显了一所大学根本的价值追求,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定位,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是大学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源泉。文化的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不断融入时代精神,但并不是要将其传统全部否定,推倒重建。而是要尊重它的历史传统,坚持从大学的历史传统出发,善于从校史、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载体中寻找学校特色,建设富有本校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文化。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从大学的历史传统出发,挖掘其人文内涵,激发大学师生追求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信心。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是大学优秀文化传统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一所大学的解读。学校只有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产生坚定信仰,才能产生不断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办学理念的形成要基于对时代境遇和教育内涵的理解,基于对自己学校未来发展的理性分析。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培育社会精英和领袖的摇篮,当然它永远不可能割断与社会关系。但大学不能庸俗化、官僚化,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品;大学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和功能,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但大学不能“市场化”。教育是育人的。道德是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原因之一是大学之中有大德、有大道、有大爱、有大师、有大精神。这“五大”使得大学成为道德的高地,具有民族和社会良心堡垒的崇高地位。因此,大学办学理念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应该是人的能力发展、人格完善、信仰和精神的内化和升华。奉行这样的一种理念,大学精神的构建才能走出困惑。

3.深化大学精神教育。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2

1.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的实质是伦理式诚信。

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特别注重诚信,《韩非子》里就记载有“曾子杀彘”的故事。而作为传统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更是把诚信作为立国之本、作人的基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土壤上的,是为维护封建伦理统治服务的。诚信主要是在家族与朋友之间展开,仅仅局限在乡土社会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具有有限性和人身依附性,缺少开放性和广泛性。《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也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朋友要讲诚信,那么对朋友之外的人那就不一定了。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就对孩子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陌生人说的话不可信!”正是这种伦理思想,使传统中国构成了一个亲族社会和熟人社会。所有的道义,首先在亲族那里发挥作用,然后扩展到熟人圈子。拉关系、走后门、拉帮结派等社会现象,就是这种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的表现,只要是关系内的亲属或者熟人,所谓的规则都可以变通。费孝通先生曾把这种社会结构精辟地概括为“差序格局”。伦理式诚信靠伦理关系去维系,由关系的亲疏去看诚信的程度,这是一种狭隘的诚信。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圈子内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圈子外的陌生人则要有所保留。人们为了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熟人圈子的人伦关系,提出圈子内诚信的道德观,有时代的局限性。一旦破坏规则,伦理式诚信态度是要看你的后台硬不硬,与处罚你的人熟不熟,处理的结果是与你的强势地位、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

2.“义高于信”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义高于信”是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观,《论语》和《孟子》里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义高于信”的思想。孔子曾经这样讲:“君子贞而不谅”;“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有一次别人告诉孔子说老家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去告发了父亲,孔子不认为儿子是正直诚信,而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而孟子则直截了当地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符合儒家的仁义,讲不讲诚信并不重要。所以信陵君可以“窃符救赵”。这就给人们不讲诚信,刻意变通提供了理论支持,只要是打上道义旗号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国家、为了他人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自己慢慢也可以不讲诚信了。这样的“义”是“虚义”“伪义”。比如,在近些年的国际比赛中,在“为国争光”旗帜下,就能随意改变运动员的年龄;打着为百姓谋福利的旗号,就可以谎报瞒报。久而久之演化成为了所谓的大义,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改善民生可以强行拆毁民房,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可以不顾学生健康,为了给父母看病就可以抢劫别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就可以坑蒙拐骗。

3.“成王败寇”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成功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的,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成功了的称帝称王,并且拥有了公共宣传、历史编撰的自由,无人敢责难;失败了的被称为寇贼,失去了合法地位,没有发言权,有口难辩,即使被贬损,也没有申辩的机会。孙中山后来把它称为“历史习惯”。他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甚至有人认为:“自古以来成功的大英雄,也必是大流氓,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一切手段,他们从不信守什么仁义道德。我们分析了刘邦、曹操、朱元璋等历代的大人物,几乎很少有例外。”“成者王侯败者寇”是伴随着儒家信义文化同时存在的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文化。其特点是不见于官方与主流社会的明文倡导与正面认同,但事实上却为人们所熟悉,并且心照不宣地彼此默认。在这些人眼里,成功是唯一的目标与原则,只要获得成功就将诚信抛在一边,甚至屡屡尝试用计谋和背叛来获得成功。为了成功他们不承担道德责任,在他们眼里成功就是至真、至善、至美。成王败寇价值观作为敌我双方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需要本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实生活的潜规则:只要获得成功,可以突破道德底线。考试作弊、科研造假、论文抄袭、假唱假摔、短信诈骗等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诚信底线。“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价值观根本无视诚信的存在,甚至无视道德的存在,把诚信当作成功的附庸,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民间流传的“英雄不问出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等都是它的翻版。它的存在与蔓延不仅破坏了人们交往中的诚信,而且直接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而带坏了社会风气,造成社会上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买官卖官、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

二、市场经济需要契约诚信

“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为交易,是双方或多方协议认可并承诺遵守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未能履行义务时的惩罚措施。在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就会取消他的利益实现的保证权利,并要受到惩罚。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加上契约的外在约束机制,就会促使社会成员之间自觉地遵守自己的诺言。契约信守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精神,人们订立契约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当契约上升为契约精神以后,人们订立契约就成为彼此的信任。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他们的诚信准则,同中国人的伦理式诚信大不一样。他们的诚信,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贵族、领主附庸通过分封采邑就确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必须履行兵役和劳役义务,否则领主就有权收回采邑;同样,领主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附庸,附庸就可以另找其他领主。这种制度下,贵族一方面需要忠于国王,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抗违背契约的国王。由此,形成了欧洲式的契约传统。当然欧洲式的诚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不是以熟人圈子为前提,而是以双方缔结的权利义务的契约为基础。契约的达成构成了诚信的界限,一方的诚信,必须有赖于另一方履行义务方能实现。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成为一种契约文明,不仅在商品领域人们要遵守契约原则,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中,契约原则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契约文明的产生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历史发展表明,人性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政治的民主、体制的宽松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正义取向,既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客观的保障体系,可以说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在当代,进一步强调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从契约理论发展史来看,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市民社会就是契约社会。市民社会正是依靠各种形式的契约,来规范交往主体行为,从而实现经济交往的公平。从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到市民生活方方面面,契约精神被公认为最具有公平、自由、效率的时代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契约已经广泛地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

三、伦理式诚信与契约式诚信的根本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诚信,相信人可以通过教化、修身而达到诚信,诚信主要靠道德约束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又是建立在不平等精神基础上的诚信,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熟人,不利于“生人”。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而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的出发点是,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通过“契约”的形式迫使其诚信。西方的契约诚信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规则诚信,任何人在规则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都不能破坏规则,否则必受惩罚。诚信的对象包括整个社会上所有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不仅仅是熟人。四、传统诚信、契约诚信对当代社会重建诚信的启示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一方面需要承接中国诚信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都是人们诚信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对待。

1.产生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的经济基础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造成人们依靠伦理诚信的社会土壤还没有消除干净。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还需要不断推进。比如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我们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人们之间,特别是亲人与朋友还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候主要的支柱。要改变中国这种现状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改变人们之间的依附关系。

2.现代化的浪潮虽然摧毁了滋生伦理式诚信的社会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诚信文化在我们重建诚信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另外,我们在继承传统伦理诚信的同时要善于科学分析,结合时代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在此问题上,既要反对那种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一味地追求和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要反对打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把中国诚信重建的希望寄托在照搬古人的做法上。

3.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趋利性必然产生非诚信行为,契约诚信无疑是实现诚信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形式。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3

爱国主义、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屈原忠君爱国、贾谊忧国忧民的动人事迹及悲惨境遇深深地感动着一代一代的湖湘士人,在湖湘文化的悠久历史上写下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南宋末年岳麓书院师生“登陴抗金,死者大半”;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重“夷夏之辨”,明民族国家主义;张?随父从军抗金,“内赞密谋,外参庶务”;明末清初湖南是南明政权抗清的主要战场之一,出现了王夫之、夏汝弼等一批抗清代表。进入近代,湖湘文化优秀的爱国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一方面是坚决反对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是前赴后继敢于奋斗的牺牲精神。从鸦片战争爆发到甲午战争结束,形成了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经世派、洋务派代表。魏源撰《海国图志》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曾国藩创办洋务,虽“剿发捻”,但也有富国强兵,巩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目的;左宗棠晚年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大功绩。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造就了以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一批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人物。谭嗣同甘为中国变法而流血,拒绝出逃;黄兴的伟大革命牺牲精神;蔡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完成了领导云南辛亥革命和反袁护国运动,书写了“反清、抚袁、拥孙”的光辉人生;陈天华为传播反帝爱国思想,抗议日本《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奋然投身于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自杀。从辛亥革命到前后,形成了以、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综上所述,湖湘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有着丰富的爱国文化素材,这无疑为当代湖南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全国乃至世界极富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特殊资源。首先,一代代爱国志士的功绩、思想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后人,而精神传承需要物质载体,当代湖南以爱国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提出《文化圣地、精神家园———湖南省汨罗屈子文化产业园规划案》,包括屈子祠与屈原有关的物质遗存,这将成为全国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也是教育部、文化部等确定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考察时表示“建设屈子祠有利于全面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承载国家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留住民族记忆,培育爱国情感”。同时,长沙辛亥革命烈士祠遗址、新民学会旧址、中山亭、第一师范纪念馆、烈士纪念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宁乡刘少奇故里、三兴街李富春故居、徐特立故居、贾谊故居、曾国藩故居、杜甫江阁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遗址成了历史沿革的光辉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次,素有“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美誉的湖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10年来湖南红色旅游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逐渐成为湖南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韶山“一号工程”和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兴建,湖南红色旅游已经进入“全面提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12年韶山共接待了游客752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高达18.5亿元。这也证实了红色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将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加正能量。综上,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成为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国主题的文化产业也是湖湘文化爱国主义传统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同时也丰富着湖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与湖南文化产业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湖湘文化的另一主要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才成就了湖湘文化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湖湘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一,自其形成之日起就融汇了百家的精粹。周敦颐创建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的道学、释家的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明末清初湖南思想大家王夫之,其治学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经学、伦理、史学、宗教、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到了近代,魏源所著《老子本义》《墨子章句》《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集兵家、道家、墨家各派学说的精华。另有曾国藩以兵家治湘军,名家“重法治乱”镇压太平天国,理学“尽人事”以挽救清王朝危亡,道家“清静无为”看待自己仕途的升迁成败,更是集百家于一身的典范。维新志士谭嗣同则广采中国的孔孟庄墨及周张陆王等各家思想学说,并吸取西方哲学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印度文化哲学而著《仁学》。后来的黄兴、宋教仁等人对民主革命救国道路的探索,易白沙、杨昌济、、蔡和森等人对湖南新文化运动方向寻求,以及等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等等伟大的实践活动,都蕴含着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的开放精神特质不仅丰富着湖湘文化的内涵,也深深影响着当代湖南文化产业,为其注入了无限的新血液和活力,使得湖南当代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态势。“十五”以来,湖南确立了以广电、出版为龙头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包括出版、广播、影视、报刊、文娱演艺、动漫等在内的产业体系,以及被称为“动漫湘军”“出版湘军”“广电湘军”和长沙歌厅现象等各种文化产业成果,形成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潇湘电影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除了文化产业内容多元化发展,湖南还积极推进与国际国内各优秀文化产业团体合作。2013年12月10日,湖南演艺集团与好莱坞(中国)投资集团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引入好莱坞影视城和好莱坞主题乐园的文化创意、科技制作和运行管理模式,联合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建设尖端的影视创意人才孵化基地等内容。2013年9月18日,“2013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开幕,这是湖南首次在台湾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突出“湖湘韵味、湘台情缘”主题,会后长沙市天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与台湾华山文创园开展合作,长沙市文化产业协会与台湾亚太文创产业协会进行了交流,长沙市望城区和台湾新北市莺歌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为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敢为天下先、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湖南文化产业

创新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湖湘文化饱含着丰富的创新基因。在古代,屈原创造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的骚体,东汉蔡伦改进了传统纸张,创造出“蔡侯纸”,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师心独往,以一人之意识,经纬成一学说,遂为两宋道学不祧之祖”。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称“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往”。杨毓麟在《新湖南》中赞王船山“进退宋儒自立宗主”;赞郭崇涛“谈海外政艺时措之宜,能发人之所未见”;赞谭嗣同“无所依傍,浩然独往”;赞王?运“能蹂躏数千载大儒之堂奥而建立一帜”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湖南人独立开拓的创新精神。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使得湖南文化产业不断地更新进步,保持着青春与活力,走出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一种“湖南文化现象”。在观念上,早在2001年,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文选德就提出“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观念上的先行让湖南文化产业很早抓住了机遇,抢得了先机。在技术上,以动漫卡通行业为例,三辰卡通集团最先引进国外动态捕捉系统和运行速度每秒达亿万次的集群渲染设备,使得动漫产品直逼好莱坞高科技大片。武侠卡通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则最先采用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制作技术,在卡通市场上独树一帜,创造中国卡通文化产业上的奇迹。在产业机制上,为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湖南文化产业不断寻求体制创新,实行政企分开,1995年,湖南率先打破省内电视由卫视一统天下的格局,成立了湖南经济电视台,全部面向市场,大大活跃了湖南电视文化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湖南广播电视栏目实行末位淘汰制,随时调整电视节目播出安排,促使电台工作者不断创新和改进。在品牌上,湖南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品牌化效应,“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影视湘军”、体育湘军、文学湘军等湖南产业品牌在业界名声大振。在数字信息膨胀的今天,又创造了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星辰在线、女性在线、金鹰网等有影响的品牌。促进湖南产业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去提炼出适应现代的精华,让湖南文化产业不能被别人克隆和模仿,这也是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以上是笔者认为与当代湖湘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三种主要的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当然,湖湘文化的其他精神特质,如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独立根性;关注现实、体用结合的经世学风;实事求是、勤勉笃实的务实作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等也在某一方面会推动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湖湘文化的传统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形态反映着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四、湖南文化产业如何弘扬湖南传统文化的建议

1.一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基础的产业活动,既包括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产业活动,也包括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需要的产业活动。因为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就必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当代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统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体现代表我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在满足大众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发挥引导文化消费的作用。

2.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

湖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还有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湖湘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等,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观念缺乏创新等原因,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和各文化企业应秉承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精神特质,深入挖掘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凸显自身特色,并对已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式的战略重组,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并把先进文化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力培植有文化底蕴,有知识内涵的新兴混合文化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谋求合作产业,力争将文化产业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3.为产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文化内容应多元化发展,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理论,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表现出来,并交流碰撞,融会吸收,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第二,营造一个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充分整合社会的参与意愿,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对营利性文化部门的投入,增大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产业部门的投入,全面放开生产和经营。而对于进入市场的所有文化产业部门应平等看待,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尽同样的义务,市场规则对所有文化产业都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再者,创立竞争机制,打破垄断造成的“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公平的竞争才能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第三,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依法治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根据改革发展和加强管理的需要,加强法规建设,推进湖南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引导文化产业规范发展。

4.提高科技含量,重视人才培养。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4

在长期的社会认知习惯中,农民工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而女性农民工由于其性别等因素,更是兼具农民、工人、女性三重弱者身份的特殊群体。在城市中生存,她们除了要与男性农民工一样承担着劳动的艰辛、竞争的压力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之外,还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排斥和性别歧视的压力以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惑。

1.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

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比较枯燥单调。在关于“闲暇时间主要做什么”的问题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看电影或电视、睡觉和听音乐,其中有146个人选择了看电影或电视,占调研人数的47.1%。在关于“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升技能的主要渠道”的问题回答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电视和网络,其中136人选择了电视,占调研人数的43.87%。可见,女性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调。尽管她们常年在城市生活,但生活观念仍然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其娱乐生活方式也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只能选择传统的电影电视来打发时间。但她们已经意识到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因此在关于“希望参加哪些有组织的文化活动”的问题回答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爬山、旅游等户外活动,看电影、看演出以及参加知识技能培训等,还有一部分人选择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参加文体类比赛等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表明女性农民工群体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眼界的开阔是有强烈诉求的。

2.精神文化生活能力受到限制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既与她们长期的生活观念、心理习惯有关,也与自身消费能力有关,而且消费能力还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一是受到工作时间的限制,被调查的女性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基本都在8小时以上,其中有168人选择了8—10小时,占调研人数的54.19%。每周休假时间也基本都在一天以内,有103人选择了1天,占调研人数的33.23%,还有94人选择了“没有休假”,占调研人数的30.32%。可见,大多数女性农民工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其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休息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其业余文化生活也就难以丰富,只能是简单的传统的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二是受到经济收入的限制,由于女性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服务行业的工作,而且基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职业,因此工资收入并不高,平均月收入大约在2000—4000元之间,这些收入除了要维持个人日常开支外,他们还希望有节余和存款,以供寄回老家贴补家用或者用于子女的教育,因此尽管所生活的城市也提供有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但女性农民工参与的机会不多,很少有高消费的文化追求。据调查,女性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开支只占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平均在11—30元之间,而且主要用途还是上网、购买报纸杂志和支付手机娱乐文化功能费用,对于购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纪念馆的门票等开支很少。其经济收入成为影响其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

3.心理健康问题的疏解渠道不甚畅通

“积极乐观、自足的心态与心理矛盾冲突并存,精神压力较大。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相比较男性农民工来说,女性农民工面临着就业门路窄,劳动时间长,收入偏低,工作条件较差等诸多实际困难,心理困扰也随之而来。不少女性农民工存在自卑、失落、压抑和缺乏归属感等负面心理问题。”女性农民工由于性别和生理因素,再加上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从事的职业多集中在服务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在社会上难以受到尊重和重用,找不到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很多人不能通过有效合理的途径来解决。如在关于“当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倾向于用哪种方法缓解压力”的问题调查中,有35.16%的人选择了“看电影或电视”,29.35%的人选择了“听音乐”,而只有1%的人选择了“加入某社团组织寻求帮助”。这说明在出现心理问题或负面情绪时,大部分女性农民工持消极态度,保持沉默,任由情绪的发展,舒缓心理压力和精神问题的渠道不甚畅通,甚至这种不利影响还会波及到家庭成员和社会层面,阻碍了家庭的幸福与和谐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丰富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权益是精神权益,与物质权益相对应。文化权益状况彰显着权益享有和权益保障的完整性。”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不仅影响着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的繁荣兴盛。因此,应重视女性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劳动和创造,积极提供条件来满足和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关注她们的精神文化权益。

1.政府部门要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丰富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这是构建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一要完善相关政策,既能维护女性农民工合法的收入权益,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经济支撑和物质支持,又能切实保障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权益,拓展精神文化生活空间;二是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阅览室、电影院和休闲娱乐中心建设,为女性农民工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开放力度,实行门票减免政策,能有效解除女性农民工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后顾之忧;三是发挥妇联等基层组织作用,针对女性农民工自身性别和心理特点,扩大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的覆盖面,让女性农民工在遇到生活难题和心理障碍时,能及时找到心灵避难的港湾,能切实感受到妇女组织的关怀,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城市文化生活中来。

2.用工单位要积极提供职工文化生活保障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用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应主动发挥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关心农民工,考虑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实际需要。”用工单位在解决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应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一要保障女性农民工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经费,尽量提高女性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在保证物质生活质量基础上有能力参加精神文化活动,在享受社会物质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享受精神文化发展成果;二要保障女性农民工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时间。用工单位应尽量减少女性农民工的加班时间,降低女性农民工的工作强度,让她们在工作之余有时间有精力参加精神文化活动,从而有效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三要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针对女性农民工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消费水平等特点,用工单位应形式多样地组织一些适合她们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比如文艺演出、广场晚会、职工联欢、体育健身、户外旅游等,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她们在活动参与中充分享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增强对企业和城市文明的认同感,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3.女性农民工要主动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5

放眼世界,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会选择怎样的道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精神理念如儒家仁义道德、法家法制精神等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维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在民众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与语文、政治、哲学、艺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可以为个体民族心理培养、民族品格养成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也是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的根本原因。

2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3.3完善语文教学考核机制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6

(一)化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严谨做事习惯

习惯决定着人的性格,而性格往往又决定着成败,好的习惯往往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取得成功。化学的学习往往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做事的习惯,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讲求的是以事实说话,一切结论都要以实验的结论进行验证,而实验的数据、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经不起半点马虎,一个细微的错误就会导致实验结论的错误,一个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推论的偏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化学的学科特点之一。因此,化学教育的这些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责任心,培养学生严谨做事习惯。

(二)化学教育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在化学的教学中,很多问题都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而所有的结论都必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科学推论来完成,而这些科学推论过程的必须是理性的。同时化学实验多少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必须时刻保持理性。正是因为有了化学这种理性思维的介入,人们对于是非曲折的判定不再只是凭着感觉,而更多的是依靠理性来判断。化学本身所蕴含的理性、确定性和规律性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化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坚强意志品质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好化学的难度较大,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试验的过程中,实验步骤环环相扣,一旦一环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结果出错,而一旦出错,即使是最后一步出错,往往都需要从头再来;还有在化学学科中,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当多,元素周期、元素特性、化学方程式等等。因此,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坚强意志品质。

(四)化学教育有助于提高美学修养

化学的美在于他的和谐有序:初中化学讲的是元素,它将我们的视野有自然的绚丽多彩带向了微观的五光十色,微小的元素构成我们眼中绚丽多彩的世界,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神奇;各种元素的有机结合,相互放映,让我们建设了微观时间的和谐;各种元素有序排列,让我们见识了微观世界的有序;因此,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体会化学这种神秘、和谐的美,提高化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二、初中化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育包括教书、育人两层含义,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古语有云:“上行下效”。因此,在教育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对于初中化学老师来说,要想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从自己做起,做到规范书写、合理用语、端庄仪表、做事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同时,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严实自己的化学逻辑思维,积极树立起能被学生认同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要活用化学史料

化学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是枯燥、机械的实验或数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扩充一些课外的化学史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家的故事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的同时,以化学家本身的成长和优秀思想品质来教育学生。化学家的事迹本就是一种传奇,学生愿意听;在这个传奇中,化学家就是英雄,学生愿意学;在这些故事中学生可以学会:坚强、勇敢、不畏艰辛、勇于挑战。例如:阿佛加德罗创立分子学说,居里夫人发现放射元素镭等。同时,化学的研究总是不断深入的,总是需要几代人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慢慢演变、发展的。例如:氟的发现就不是一位,甚至一代化学家完成的,它是由几代化学家花了100多年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才完成的。通过对不同时期对氟的实验方法介绍,可以让学生明白科学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事物的本质都是通过不断的深入,才逐渐展现的。

(三)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施,也有利于初中化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在学习活动中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多重角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包含学生的误解,支持学生的创意,评价学生要以表扬,鼓励等正面评价为主。如此,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郁,思维更开放,想象更大胆。

(四)发挥化学活动人文价值

化学源于生活,同样其也运用于生活,化学素养的优劣就在于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问题为原型,组织开展各项化学活动。这样的化学活动最贴近生活,也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以化学的思维去看问题,以化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精细的处理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做事习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环环相扣的活动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7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共同寻求,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一起去探寻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本真意义与行动载体。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师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则任何文化建设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育应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而生命、生态、生活、生涯则是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四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把生命、生态、生活、生涯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四个根本追求。

追求之一:关注生命成长。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以人为本应是以生命为本。包括:认识生命的意义并进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开发生命潜能,激扬生命活力,引爆生命潜力,实现生命的幸福成长;培养生命智慧,打造智慧人生,学会智慧学习,学会自我生存;提升生命质量,运用多元智力实现生命价值的开发和提升。

追求之二:关注生存状态。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效应的生态系统。学校应努力构建一个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制度生态环境,要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成为生态的校园、人文的校园、书香的校园。

追求之三:关注生活质量。面对职业教育大背景下职校师生生活质量不高的现实,我们要关注和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引导师生过有质量的生活,追求成功的人生;过有品位的生活,追求健康的人生;过有价值的生活,追求奋斗的人生;过有乐趣的生活,追求快乐的人生。

追求之四:关注生涯发展。学校应以师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立足于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合师生的教育环境,创造有竞争力的教育,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注重对师生进行生涯规划,致力于打造师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学校精神文化虽然表现为精神化的生命意识,但它却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只有基于校本、基本生本、基于实践,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才会深深烙上学校的文化特性。以我校为例,学校围绕“三特”核心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主线,以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的三个建设作为行动载体,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行动之一:立足职业教育,重构学校价值观,推动示范校建设。重构学校价值观,形成学校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重构幸福观。组织全校教师围绕“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展开大讨论,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六个名师工作室,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是改革评价模式,重构质量观。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

三是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校企对接、工学结合、做学教合一、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六融合”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改革教学模式,重构教学观。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等“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创新教育内容,重构课程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8

从早期社会发展时期看,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不断优化调整人体各个器官的机能活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体育运动的内在价值也取得了更深的认识,加上各项世界型体育比赛在中国的成功开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价值有着更好的认识。

一、体育运动,展现人文价值

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理念,这种“和谐”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增强社会群体人文素质,这些都是和谐理念的重要因素。因而,体育运动显现出来的人文价值也是多个方面的。就学生这一角度看,体育运动的精神文化作用集中表现为:

(一)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德、智、体”三者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宗旨,在对学生进行各类课程知识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方面。有的学生文化知识水平高,但在身体素质上却存在多种问题,这些都是不协调的,体育运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生自身体质。“体质”是人生价值发挥的根本,也是学生在学生在求学阶段要积极关注的方面。我国教育调查显示,青少年身体体质逐年呈现下降趋势,每年的疾病发生率提高7.2%。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开展体育运动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

(三)加快学生思想转变。良好的人文思想能指导学生参与正确的社会实践,为社会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学生提供广阔的体育运动平台,能够促进学生个人思想的转变,如:奋斗思想、拼搏思想、创新思想、刻苦思想等,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指导学生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精神文化是先进的思想意识,对于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指导作用,科学的思想文化能指导正确的实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体育教育能够端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提高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为学生精神文化培养创造平台。

二、思想方面,重视体育运动

鉴于体育运动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深刻体会到体育运动教学的内在价值。在思想观念上,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仅重视文化成绩的思想,重视体育运动教学。

(一)学校指导。学校需对体育教学课程安排进行审核指导,应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接受体育项目教学。当前,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很多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些应该引起教育人员的普遍关注,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科学决策。体育运动对学生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的价值毋庸置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坚持科学的教育决策。需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教学体系的全面性、客观性、完整性,这样才能保证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引导学生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体育运动项目。

(三)添加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指导时,需要适当添加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教师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标准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完善当前的教学模式,为体育运动策略的实施营造了稳定的环境,指导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部门机构,提供优化指导

为了给体育运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各教育相关的部门要做好不同的管理指导工作。如:学校、政府、教育部门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运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看,以上三大机构需要采取的指导方案具体内容为:

(一)学校,多项管理。学校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基地,对于各科文化知识的培养都应该采取多项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实现体育运动的推广,促进学生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学校可以为体育课程进行综合管理,如:增加课时、引进器材、开设场地等,这些都能给学生创造优越的学校环境。

(二)政府,全面服务。政府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当前体育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政府可通过深入学校视察等途径给予指导意见,促使学校不断改善体育运动教学。此外,政府可加大资金投入,让学校友足够的物质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三)部门,人才建设。教育部门是义务教学的总指导部门,其教育决策直接影响到各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加强体育运动教学必须要增加教师人才数量,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融入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人才培养”是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必须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