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例6篇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1

本课题属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校内研究项目,2007年12月向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申请立项,2008年3月获得由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正式立项。本课题对阿勒泰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究。面授辅导仍然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各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不强、到课率较低、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低,有些学生不主动利用教学媒体、网上资源或者利用有限等问题。为了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在做了前期理论学习和在阿勒泰地区范围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一些见解,以期能对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的教学做一些探索。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深化改革的需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这种教学形式应置于何种位置,教师、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怎样,以及面授辅导教学的效果如何等情况,目前处在一种不完整的认识状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它不仅有别于传统教育,也有别于传统的远程教育,它强调并依赖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绩的取得并不惟一地因教育资源的丰富而自动实现,最终学生知识的取得、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完善往往依赖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动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平时教学环节是否带来实际效果,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能力,是否能主动掌握而不是滞留于传统课堂的惯性。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构建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就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网上教育资源和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安排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进行一定量辅导的教学活动。面授辅导教学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辅导中的师生互动性,突出辅导内容的针对性,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必要补充。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生源广泛,基础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他们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仍然较深,对教师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很不够,这些都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设计带来了许多困难,也为教学质量的保证带来许多问题。从这一层面上看,如何构建一种既突出远程教育特色,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又切合远程教育学生实际,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成为必需。而这中间,既能讲授重难点、开展面对面交流,又能进行一定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面授辅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如何适应现状的需要

在现实的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往往只强调面授辅导课的“量”,而忽视“质”的提高,致使大部分面授辅导课起不到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画龙点睛”、为学员的自主学习助一臂之力的作用,教学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一是面面俱到式。具体表现为面授辅导教师持着“知识无巨细,惟恐讲不全”的观点,面授辅导无重点,对该讲的疑难问题解释不清,学生听课乏味;二是一讲到底式。具体表现为面授辅导课上一讲到底,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三是脱离实际式。具体表现为辅导教师照本宣科,没有变通性,没有新意。另外,在组织形式上一般只单纯地采用集中面授讲解,教师怕麻烦,就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代价,拒绝采用现代远程教育其他教学形式。要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中的以上不良现象,不仅需要面授辅导教师认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明确电大发展目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学习观念,而且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质量主体机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应该侧重学习指导、解答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供助学服务等教学活动,其中辅导教师还要通过适当的媒体组合,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弥补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面授辅导应是学习者与媒体或教材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教与学之间信息反馈的窗口,也是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互动学习、展现学生鲜活个性的必要教学组织形式。

(三)提高电大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从阿勒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直接服务于本地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电大的主要任务。这其中不仅需要电大通过不断建设网络资源来满足大家的广泛需要,而且适当安排既能弥补网络学习缺陷,又能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面授辅导也将是客观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查找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边进行实践探索,边进行科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7.12—2008.5)在2007年12月申报课题之前,课题组成员就已经酝酿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情况的研究。12月份课题组成员在认真研读有关远程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征询有关专家意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并进行分工,最后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2008.6———2008.12)课题组成员在设计出了问卷调查的初稿,并对阿勒泰电大开放教育部分教师、学生就面授辅导教学情况进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之后,课题组成员又经过讨论研究,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二次修改并定稿。通过随机抽样,在阿勒泰电大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随后又进行了个别访谈,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同时,课题组成员设计了面授辅导教学新模式,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探索。

3、成果形成阶段(2009.1———2009.12)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学习中外远程教育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面授辅导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写成了论文、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观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面授导学环节,重点是将面授导学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面授导学的质量。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面授导学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及效果要开展专题研究,根据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多种面授导学形式,推进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对面授导学提出指导性意见。面授导学的设计与组织,应突出导学和助学的作用,重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要注重多种媒体在面授教学中的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将面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网上教学、实践教学、形成性考核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网上教学中探索远程面授导学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面授导学的组织和管理,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水平的任课教师,并通过听课、检查、查阅面授记录、学生调查等方式,保证面授导学环节的落实和效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是在学生接受各种媒体资源刺激产生反应后,通过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刺激和更准确的反应,它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辅导,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现由部分到整体的渐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是帮助学生组织认知结构的有效方法,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把握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动机的激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要充分重视人的自我实现,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和服务,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基础上又要及时通过网络、电话和面授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在辅导过程中营造良好气氛,注重师生互动。因此,我们认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而开展,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再学习,“导”为“学”服务,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需要和学科实际安排适当的面授辅导非常必要。同时,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必须是开放的、互动的,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多种媒体助学为手段,否则就会陷入一般面授辅导的行列而抹杀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质。

四、课题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一)开展调查分析,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现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现状如何,这是课题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因此,课题组利用大量时间设计问卷,并对阿勒泰地区范围内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下面一些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后,我们认为,本次参与调查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专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居住在距离学校10公里以内的城镇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居住在20公里以上的农村,县级电大的学生比校本部的学生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学生是本着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来参加学习的,不反对参加面授辅导,但更愿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等多媒体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可以经常参加面授辅导,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保证按时来上课,只要有时间,大家还是希望能参加辅导课,辅导课最好安排两周一次。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面授辅导对自己有帮助,对辅导课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2.学生对面授辅导教师的看法根据问卷调查我们认为,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辅导教师对上课内容还是精心准备了的,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比较注重学生的反映。辅导教师不仅面授辅导答疑,还能运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学生对上课效果比较满意。

3.学生对面授辅导课程的看法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对于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应该多安排一些课时,而像现代汉语和中国现代文学等课程可以相应减少一些课时。教师在辅导时多增加师生的互动,遵照教学大纲,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提供周到细致的教学支持服务。总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感觉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部分,如:(1)学生普遍对面授辅导表示欢迎,但一些学生上课时间不能保证;(2)面授辅导教学形式较单一,缺少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3)辅导没有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师生互动的辅导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也没有真正体现面授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有地位;(4)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没有能充分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一些辅导教师辅导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把握不太准;(6)学校对面授辅导教学情况缺少有效评价机制等。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备课过程的开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仅是对“学”的革命,同时也是对“教”的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辅导教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专业的性质要求教师备课准备的过程必须要开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史类专业,很多专业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掌握所授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学习网上辅导的内容,同时对中央电大、省级电大的公开辅导课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而且在面授辅导时也能够做到有所结合,有所取舍。其次,备课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进程。比如说,如果是专升本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中有多少是非本专业的学生,这样,在面授辅导教学中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同时,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课程一学期中安排2-4次面授,这样就要求辅导教师在面授课之前就要建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在面授辅导教学时能够按部就班实施。再次,备课时还要多和上级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由于面授辅导课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学生会提出许多在日常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作出权威的解释,就要及时和上级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请他们作出相应的解释。

2.辅导形式要多样合理的辅导形式才能使辅导过程最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它专业一样,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教学灵活性、开放性较大,对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样可以体现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根据我们的实践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效面授辅导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面授教学形式有所区别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讨论式:课前出示讨论题目,学生自学自学基础上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2)辩论式:确定辩题,自学教材分组讨论、准备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3)集中式:课前确定自学范围学生质疑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解释、小结。这几种面授辅导课形式相对于传统面授教学形式而言,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也能较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文学课的面授辅导。但同时,这几种面授辅导课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充分准备,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对面授辅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3.辅导内容要精炼面授辅导课应讲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与终结性考核相联系。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平时靠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教师上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一章节的学科重点,进行系统讲解,对一般的知识只作适当的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但电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困难是我们的学生年龄偏大,工学矛盾突出。“解惑’,对任何一种层次的电大的教学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对电大的成人学生尤其显得重要,这是由他们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决定的。学科重点和考试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教师讲课不一定都要详细展开,有些易懂的内容只要稍加提示,学生自己会去掌握,所以电大教师上面授辅导课还应考虑什么是难点,如何讲透难点。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课程的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仍然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因此,面授辅导课应尽可能讲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与终结性考核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进一步感受到面授辅导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积极参与,提高实效。

4.情感交流要加强作为地区级电大的课程面授辅导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学生可以直接的实时的交流。电大的学生多为成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因素经常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所以,辅导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利用一些网络手段,如建立一个本课程的QQ群,开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效果。

(三)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管理,科学的安排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程

1.采取措施加强对面授辅导过程的检测,强化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体现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是电大开放教育的特色之一。电大教学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对学员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容易将自主式学习软化为放任的自由式学习。为了能使学员在电大教学整体过程中不处于一种失控状态,集中面授辅导课必须要加强随机检测,以强化形成性考核。面授辅导必须加强辅导过程中的检测,使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切实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保“考”。面授辅导课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很好的场合和机会,学生参加面授辅导课的情况是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较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优劣。同时,将参加面授辅导课的情况列入形成性考核范围也使学生更加重视,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尽可能地来参加面授辅导,并能为上好面授辅导课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提高互动效果。此举增强了面授辅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性考核中的作用,无疑也赋予了辅导教师更大的责任和教学自,有利于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形成个性化的教与学。

2.根据课程特点,科学安排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程根据本次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加大对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课时数。有50%的学生认为应该一周安排一次面授辅导课,有4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两周安排一次面授辅导课。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电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面授辅导一般安排一学期两次面授辅导时间,开学一次,期末一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和重视学生上网学习,对面授辅导教学有所忽略和轻视,倡导多数学生有效的利用网络学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专题和文学理论类的课程,应当适当增加面授辅导课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科学的安排面授辅导课程,适当增加课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网上学习,而且对电大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也大有裨益。

3.面授辅导与课程实践环节结合,拓展面授辅导课的空间课程实践环节是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多课程都设有课程实践环节。我们认为可以在有些课程中将面授辅导与课程实践环节结合,拓展面授辅导课的空间。从调查研究和现实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远程开放教育中不能少了面授辅导,反而要重新审视其作用和地位。但需要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不应该体现在面授辅导课的“量”上,而应该在“质”上下功夫,这个“质”的关键就在转变面授辅导教师的观念。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习者转变为“导”学习者,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部分汉语言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实践与探索成果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课题组经过研究讨论,我们选择了部分课程进行教学实践,以期获得理想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当代文学面授辅导教学实践(1)在实施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时,按地域或学习层次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和知识功底较厚的学生为组长;每个学习小组均制订小组活动计划,做好活动记录;要求每个学生要制订出本学期的个人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学习进度。(2)面授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答疑和讨论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和分层教学。按照一体化设计方案,上好面授辅导课。面授辅导课应尽可能紧密联系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面授辅导课中,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效率。(3)正考前进行期末考前辅导,为学生提供历届考题,要求学生自我测试,辅导教师进行讲评,并公布标准答案。这为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做好考前集中辅导及考前冲刺,为迎接期末考试做好了充分准备。(4)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面授辅导教学评价机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也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评定。对教师分别从课程一体化设计方案的挂网时间、面授辅导课学生到课率、网上期中测试挂网时间、期中试卷的批改情况、成绩分析和考试总结、布置及批改形成性考核册的情况、考前辅导学生到课率、组织学习小组学习情况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助服务是否及时到位等方面着手考评。对于学生则是参加几次面授辅导课,网上期中测试完成情况、成绩如何,形成性考核册完成情况,发贴、上网、电话问询次数及参与小组活动次数,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活动参与率,学习质量、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和学习个性的发挥等方面着手考评。根据实践情况,课题组得出结论:要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师队伍,必须打造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必须构建科学而完善的现代远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面授辅导教学评价体系。

2.探索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面授辅导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是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和必然要求,因此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建构的思路:一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发生;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着此思路,探索并尝试建立“导学为主,助学结合,多向互动”的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即以良好的网路环境为支撑,导学、助学相结合,以多向互动为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摆正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和教师导学的位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有效开展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育人环境。(1)导学。导学环节的设计思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入手,以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导学包括一体化导学和章节导学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多向互动为手段开展导学。如兴趣导学、系统导学、章节导学。对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教学时,先兴趣导学,再系统导学,最后章节导学。(2)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面授辅导的助学教学。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基础上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助学服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具体表现如下:A.集中面授辅导。集中面授辅导是对重点难点讲解,包括课程设计、大纲辅导、重难点讲解,作业辅导等,对以上重点难点的讲解按照“要求-方法-运用”这样的顺序组织安排,使之脉络清晰。B.个别化自主学习辅导。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分离,但师生关系依然存在。集中面授辅导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但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各异,所以,由教师进行“助学”既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个体差异,体现个性化助学服务。C.指导学习小组学习活动。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学习基础、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D.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助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在线和离线两种。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助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也能学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3.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出发,针对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选择多种授课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业余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层次不一,主要在于学生生源广泛;其次,学生的自身硬件条件不一,主要表现为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一;最后,本专业学生主要是在职工作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等等。为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在面授辅导时选择不同的授课方法。(1)理论教学方面,要因材施教。面授辅导一般不铺陈课程的内容,而是侧重于学习指导。具体讲,就是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解疑答难。就教材而言,有的章节可以细讲,有点章节可以略讲或不讲,由学生自学。(2)归纳比较,找出差异,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将教学内容中相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定义、方法、原理等归纳起来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同中之异,分类归纳,以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实质。(3)合作教学法。所谓合作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容易错或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来供学生讨论。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否则就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辅导课的顺利开展。(4)突出学习方法的讲解即导学法。其一,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归纳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其二,让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和对比;其三,加强自学,加强实践练习。加强实践对于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学概论课程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来悟透。

五、远程驾驭模式下面授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精心做好辅导教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辅导教师应精心做好辅导教学设计,其主要含课程导学面授设计、具体章节面授辅导教学设计、期末复习面授设计,也即课前要认真研定“教”与“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根据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自主学习做好组织、引导,如课程介绍、教学进度安排、作业处理、小组活动设计安排等。同时,辅导教师要尽可能结合课程教学,介绍、示范如分析法、综合法等基本学习方法的应用,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能真正自主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辅导教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们思想上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不喜欢某些课程;第二,认为有些课程枯燥难学。要解决学生的这两个思想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其思考。因此,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课程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传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问题,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性和有效性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骨干力量,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提和关键。

一、高校辅导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与中华民族特色的专门概念”,[1]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自1953年我国开始在高校中设立辅导员制度以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而辅导员也成为高校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依托力量。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保障我国大学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制度,具有内在的规定性。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各项事业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前提。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对旧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借鉴运用之后,逐步走上了自主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宣传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具体体现。坚持思想政 治教育话语权,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其永恒主题就是解决“用什么培养人”和把人“向什么方向培养”的问题,“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2]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又红又专”,强调大学生既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改革开放初期又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并明确提出“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提法,但始终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道德修养与能力提升、智力培育与身心素质发展等方面相统一、相协调,从而也反映了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一致性。

2.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的“生命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形态“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当前“在国内外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各种利益、价值观念、错误思潮相互叠加,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干扰主流思想舆论导向,出现了话语权问题”,[3]坚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辅导员围绕高校“四为”办学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即一要坚持人民性,教育广大大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二要坚持党性,即教育广大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三要坚持特色性,即教育广大大学生立足我国的国情,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要坚持时代性,即要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把握时代特征,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与国家进步、时展之间的关系。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核心要求。

高校是重要的社会组织,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在完成这些重要使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要求高校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重要工作之中,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十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队伍数量不断扩大,专职辅导员人数已超过13万人;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其中一个核心要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素质亟待提高。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要提高他们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引导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围绕“四个坚持不懈”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要聚焦主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特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释难解惑;二要立足日常,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上,引导大学生从日常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坚持底线,坚守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阵地,做好舆论引导和特殊人群的思想疏导,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四要服务中心,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与成才,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思想交流与文化互动,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二、高校辅导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矛盾

辅导员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与其实际履行这种职责之间的差异,构成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从总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生性矛盾,即源于辅导员个体自身思想与行为、愿望与能力等之间的差异性,需要通过提高辅导员个体能力素质予以解决;另一类是外生性矛盾,源于辅导员个体所处的环境、制度等因素的限制而产生的差异性,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等的优化予以解决。在现实中,内生性矛盾与外生性矛盾往往交织并存,形成一对对矛盾体,而在这些不同的矛盾体中,内生性矛盾容易被关注,外生性矛盾则容易被忽视。

1.主体话语与客体话语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始终是最基本的矛盾,表现为主体主动灌输与客体被动接收的矛盾、主体一元化教育与客体多元化思想的矛盾、主体思想教育内容相对稳定与客体思想状况不断变动的矛盾等。具体到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话语体系之间具有不对称性,表现在:一是需求不对称,即辅导员要说的未必是大学生想听的,而学生想听的辅导员未必能说或说得清;二是效果不对称,即辅导员所说的大学生未必真听真信,而辅导员没说的大学生反而偏听偏信;三是过程不对称,即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灌输往往忽视大学生的能动性,使理论教育流于形式化,而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又容易忽视辅导员的主导性,使交流活动流于娱乐化等。正确分析辅导员与大学生主客体之间话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辅导员如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既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来安排话语内容,也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需求来增加话语内容;既有主体要讲的内容,也要有客体想听的内容。二是辅导员如何激发大学生参与话语交流的积极性,既要解决在大学生不愿意听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愿意听的问题,又要解决在大学生愿意听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真听真信的问题;既要动员他们来听,又要让他们听了之后“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三是辅导员如何发挥大学生在话语讨论中自学自教的作用,既要让他们的思想在讨论中充分表达并形成正确的共识,又要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等。

2.教育话语与管理话语的矛盾。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从理论上看,教育是目的,管理是手段,教育必须借助于必要的管理手段,而管理也必须贯穿教育这一目的。从现实中看,教育注重思想和行为的引导,鼓励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相对更体现人文关怀;管理注重思想和行为的限制,明确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相对更为刚性。辅导员兼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因而不可避免地同时具有教育话语体系和管理话语体系,而这两种话语体系常常发生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辅导员自身职责结构的失衡带来管理话语多于教育话语,即有的辅导员以事务管理为主要职责,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多是以管理话语为主,较少与大学生进行教育话语的思想交流;二是在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中管理话语往往削弱教育话语的作用,即管理的刚性要求削弱甚至取代教育的人文关怀,如经济资助中的要求公示学生信息等一些程序性要求侵犯学生的隐私等;三是高校多部门管理要求中一些不合理话语直接带来对教育话语的对抗,即高校中有的部门过于强调自身管理的权威性,忽视管理中应有的人文关怀空间,必然造成管理话语与教育话语之间的对抗等。正确分析辅导员教育话语与管理话语之间的矛盾,需要辅导员思考如何对自身所承担的教育话语权和管理话语权进行科学的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即如何落实教育为主、管理为辅,从而使管理话语权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二是辅导员如何减少管理话语要求,即将一些不该由辅导员承担的管理话语要求归还给相应的管理部门,增加辅导员在管理部门与学生在管理话语冲突上的调节空间;三是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增强管理话语权,即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优化高校管理话语结构,使大学生在参与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中减少与学校管理话语权的对抗,同时也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3.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既重视理论教育,也重视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指导和支撑的关系,才不会陷入‘空洞’与‘盲目’的双重窠臼。”[4]但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经常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脱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解释和指导乏力,二者之间存在难以融合的“两张皮”现象;二是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不够或者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难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如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一些辅导员既“讲不清”也“不敢讲”,对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既缺乏关注也缺乏指导,从而导致一些错误的实践话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及时性、针对性不够,导致社会中一些错误的思想或思潮对大学生进行渗透,从而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面临更为困难的局面。正确分析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矛盾,就是要思考如何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中的独特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员如何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融合,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对实践话语的指导,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对理论话语的创新;二是辅导员如何根据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需求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话语来指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践,又根据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践话语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话语体系;三是辅导员如何根据大学生的接受特点来实现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化,既要将理论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使理论通俗易懂,又要将教师语言转化为学生语言,使理论易为学生接受等。

4.圈内话语与圈外话语的矛盾。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任何一个辅导员与自己的学生之间都会构成工作圈,既包括现实生活的工作圈,也包括网络上的交流圈。在这些圈内,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构成相对稳定的话语交流体系,既有传统的“面对面”话语交流方式,也有网络上的平等式话语体系。但客观上说,这种圈内话语体系具有目标相对单一、内容相对固定等特点,难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相互之间多样化的思想和文化需求,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在圈外建立思想和文化交流体系,从而产生不同于圈内的圈外话语体系,并且这种话语体系目标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变动性。圈内话语与圈外话语的矛盾,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辅导员在圈内与圈外的话语差异性甚至是对立性,会直接导致圈内话语影响的减弱甚至失效,如有的辅导员在圈内对大学生进行说理说教,但在圈外却言行失范,圈外话语成为圈内话语的自然解构力量;二是大学生在圈内与圈外话语之间的矛盾,也直接表明圈内话语影响的失真或虚假性,如有的大学生在圈内表现很好,但在圈外却隐蔽地进行着一些道德失范活动,从而增加圈内话语有效传播的难度;三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引导在圈内与圈外的工作力度不一致,必然导致圈内话语的片面传播和圈外话语的失控传播,如有的辅导员只重视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而忽视对其网络生活的指导,有的辅导员只重视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行为的指导而忽视对其校外生活的指导等,从而为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的侵蚀提供了可能。关注高校辅导员圈内话语与圈外话语的矛盾,就是要思考如何拓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时空范围,更好地促进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主要包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辅导员要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既要在理论上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真懂真信,也要在行为上按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言行一致;二是辅导员要增强对大学生圈外生活的思想引导和行为指导,既要努力了解和指导大学生的圈外生活,努力做到“人在哪儿,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儿”,又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信息渠道对大学生的圈外生活进行必要的预警和及时的干预;三是辅导员要增强对大学生圈内生活和圈外生活的科学指导,实现圈内话语与圈外话语的体系同构,从而促进大学生圈内圈外、线上线下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

三、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格,使其排除一切错误思想或思潮的干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神聚力。

1.建立话语内容体系。

“对一定阶级、政党的成员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的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据。”[5]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体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彻底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头脑。在马克思看来,“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辅导员只有发挥理论动员群众、理论掌握群众的功能,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是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性,加强中国国情教育和国际形势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把握历史潮流,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项工作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四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保障性。多次强调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2.遵循话语转化规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辅导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规律,从根本上讲就是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三个规律,具体地说:一是遵循理论灌输与学生自教自律相结合的规律。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过程,既是一个主体向客体进行理论灌输的过程,也是一个客体不断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理论灌输是前提,具有显性的特征;大学生自教自律是关键,具有隐性特征。辅导员的理论灌输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成效必须由大学生长期性的自教自律来显现;而大学生的自教自律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二是遵循系统性理论教育与针对性时事热点教育相结合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对这些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必须与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等的观察与分析相结合,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理论讲深、讲透。三是遵循理论正面教育与错误思想批判相结合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不是经验和教条,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社会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错误的思想或思潮,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对他们进行揭露和批判,只有坚持这种针对性的批判,才能引导广大学生在错误思想或思潮中站稳立场;反之,缺乏批判的理论教育既缺乏说服力,也是对错误思想或思潮泛滥的纵容。四是遵循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坚持以不同的群体为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分层分类、因类施教的优势;同时由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坚持对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辅导员的共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群体的整体性要求,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与服务,无疑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的全覆盖。

3.畅通话语传播渠道。

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既要发挥好不同渠道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独特作用,又要保持不同渠道之间信息的畅通、资源的共享。一是建立课堂育人的融合渠道。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应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辅导员不仅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且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提高这些课程的育人效果出力献策;同时辅导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成果开设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课程,以选修课程、主题报告和视频资源等方式供大学生学习,探索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二是构建实践育人的合力通道。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军事训练等高校实践育人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参与的自觉性较大,辅导员要结合专业特点与专业教师共同策划、组织好这些实践育人活动,做到“人人愿参与、人人能参与”,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三是拓展文化活动育人途径。高校中的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要指导好这些文化活动,将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校外活动与校内活动相结合等,不断拓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四是建好网络育人平台。当前网络学习与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离不开网络渠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特别是建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时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效率与效益。

4.创新话语交流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特征就是更加重视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交互,辅导员也要在与大学生的话语交流方式方法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既要吸引学生参与,又要实现有效引导。一是加强对传统方法的改造与传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好的方法,如面对面的谈心谈话、主题互动式讨论或辩论、集体或团体帮扶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方法在当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继承,并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作必要的改造。二是积极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当前新媒体及其技术的普遍性、便捷性运用为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进行话语交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网络话题设置、网络主题推送、网络社区互动等能有效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流覆盖面。三是坚持对社会化方法的合理利用。当前社会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交流方式可以为增进辅导员与大学生话语交流提供借鉴,如借鉴“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动方式开展“讲好身边故事”活动,借鉴社会大数据运用模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大数据研究;等等。四是坚持对国际经验的合理借鉴。国外一些高校在道德教育等方面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技术,如价值澄清、意义治疗等以“生存叙事”的方式引导受众,借鉴这些方法和技术,辅导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的情境模拟、过程设计、氛围营造等方面上进行大胆创新,以增进大学生话语交流的情境体验。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6).

[2]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2).[3]李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3).

[4]王习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9).

[5]王秀阁.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5).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辅读物;使用率;对策探讨

1、调查方案

1.1调查背景

期末时,老师收集学生的英语教辅读物,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教辅读物都是八九成新,很少有笔迹,有些甚至连污点也很少,他们当中有成绩较好的,也有成绩较差的。教辅读物不像课外书能经常翻阅,它是跟教材同步的,一学期结束了相应的教辅读物的使用价值也就很小了。跟大多数地方一样,马鞍中学附近的教辅读物书店近年来逐渐增多并生意火爆,但是学生购买英语教辅读物的目的是否有达到,购买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是否很好的利用了所购买的教辅读物,学生又是如何从众多的教辅读物来选择。这些问题不得不令我思考英语教辅读物的存在价值何在。

1.2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通过文献探讨、调查问卷、实地访谈和实践研究,实际反映我国部分地区学生英语教辅读物使用率的情况。

1.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英语教辅读物的质量,学生对教辅读物使用情况和看法态度以及老师对学生购买热潮的看法。

1.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马鞍中学校占地110亩,教职工282人,教学班87个(高中56个,初中31个),学生5588人。是南充市示范高中、南充市绿色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

1.5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对英语教辅读物相关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对马鞍中学学生使用英语教辅读物情况的调查。

2、调查结果及调查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共有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4份,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2:45,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每学期都购买教辅书的达172人,占88.7%不是每学期都购买的为22人,占11.3%。

2.2教辅读物的购买情况

2.2.1购买数量

从上表来看,目前93.8%的学生购买英语教辅读物购买数量不超过3本,这说明,目前英语教辅读物的购买数量还算合理,不是很盲目。

2.2.2购买原因,见表2.2-2

2.3教辅读物的使用情况 见表2.3-1

目前英语教辅读物的使用率不容乐观,93.2%的同学对英语教辅读物的使用率不足2/3。

2.4结果分析

2.4.1购买目的五花八门

一部分同学在期末刚结束就主动开始购买下学期的英语教辅读物,原因是想通过多练题多看书,提高成绩,一部分同学在开学开始购买了,原因是周围同学都购买了,怕自己没买影响成绩,或者是家长主动要求孩子去购买。一部分同学是听了老师对某本教辅读物的赞扬,而被迫去购买。

2.4.2英语教辅读物的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教辅读物材料老化,内容抄袭的教辅书太多。

20O5年5月17日《新闻晚报》发表了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目前上海市场的中小学教辅读物主要有习题集、课本辅导、试题汇编、竞赛辅导、题典等5种。在5类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习题类和课本辅导类,分别达37.8%和28.3%。英语、数学、语文三科都很热门。从抽样调查看,教辅读物鱼龙混杂,质量令人担忧。低质量的教辅读物,普遍以应试为基本目标,以习题为主要素材,特别是以高考、中考、小学奥赛的试题为重点内容,所以基本不能体现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难度大大超标,又背离教学辅导的基本原则,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欲望,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目前教辅读物有十大“罪状”:(1)封面:自命“灵验”,引诱读者;(2)前言:“应试教育”,沉渣泛起;(3)作者:虚姓假名,抬高身价;(4)定价:暴利高价,增加负担;(5)习题:超标离本,繁难偏旧;(6)内容:重复抄袭,差错屡出;(7)容量:东拼西凑,重复低效;(8)印刷:粗制滥造,质量低下;(9)出版:借鸡生蛋,鱼龙混杂;(10)发行:渠道杂乱,花样百出。

2.4.3学生使用英语教辅读物能动性差

(1)主动利用教辅读物的情况。调查显示:仅有5.82%的学生会经常有意识的利用教辅读物帮助学习,43.18%的学生偶尔会,33.6%的学生曾经有过,17.23%的学生从未有过。研究充分表明学生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很差。

(2)有无做过英语学习计划的情况。据调查,做好了英语学习计划的仅占11.19%,63.98%的学生表示正在考虑中,23.49%的学生尚未做过,0.8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做学习计划。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计划是有必要的,但是做好了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

3、现状综合分析及相关建议

3.1现状综合分析

(1)学生家长受到教辅读物消费热潮的影响。学生家长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孩子实际的情况,跟风购买教辅读物,加大了孩子的负担,导致孩子不能充分利用教辅读物;

(2)对市场英语教辅读物的管理力度不够。在英语教辅读物这块领地,一些出版界单位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违反专业分工,超范围出版教辅资料,造成教辅图书市场混乱,对出版资源涸泽而渔,轮番轰炸,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破坏性开发,使教辅图书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竞争无序。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各自为政,乱编滥印各种学生用书,不但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更进一步加大了英语教辅读物市场的混乱;

(3)老师对英语教辅读物的放任态度;

(4)学生不明确英语学习的具体科学方法。

3.2相关建议

(1)树立学生正确购买和使用英语教辅读物目的;

(2)老师加强对英语教辅读物的使用和管理;

(3)保证市场英语教辅读物的质量提高,和管理水平提高。

4、结论

本次调查报告,对目前英语类教辅读物的使用率做了简要的调查,由于很多原因,导致目前的教辅读物的使用率不高。为充分利用教辅读物来提升学生的素质,需要质量优良的教辅读物做基础,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做保证,需要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做动力。

5、本次报告的局限性

(1)调查范围过小,只能反映局部地区情况

(2)调查问卷科学性不够,致使调查存在局限性;

(3)调查员的经验不足,做调查时对调查对象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解答或现场记录做得不够充分,也会导致调查存在局限性;

(4)问卷信息量过大,统计问卷时出现遗漏、错误等情况导致调查存在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黄良文,曽五一.统计学原理[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蒋志华,张红玉,曾鸿,等.市场调查与预测[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4

一、语文教师对语文学困生比对其他学生应有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语文学困生的产生并不是天生的,语文学困生的产生包括多种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的智力因素等。《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在语文教学中犹如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教师只有了解学困生,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教师对语文学困生只有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语文学困生在教师的关心爱护下,才能树立转化的信心。此时,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已成功了一半。

二、根据语文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转化方法

1.语文教师直接辅导法

语文教师直接辅导法就是语文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对语文学困生直接进行辅导。直接辅导法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的精力有限,所以教师直接辅导时应选择部分比较有潜力只要多指点就有提高的学困生。

2.小组优生帮扶指导法

小组优生帮扶指导法就是把语文学困生分配到班上各个语文学习小组里,由本小组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语文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这种方法教师花的时间和精力少,而且能调动小组学生的活力,但教师要监督好各个小组优生是否指导学困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培养各个小组优生的责任心。

3.一帮一结对帮扶指导法

一帮一结对帮扶指导法就是教师将每个学困生安排给一个比较优秀又有责任心的学生来帮助他学习语文,解决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给定这个优生的任务,如要他检查被帮扶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还要注意如何培养这两个学生的感情,使他们能和谐愉快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方法产生的效率达到最高。

4.建立课外基础语文学习小组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5

【关键词】网络英语统考辅导;学习支持服务;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85―04

引言

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科性的学习支持服务(Academic Support),又包括非学科性的学习支持服务(Non-Academic Support Services)。前者主要是对学生在具体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认知、智力和知识方面的问题或困难提供辅助,它贯穿于教学、辅导及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后者主要是解决远程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以外的问题或困难,贯穿于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偏重于给学生提供管理性和情感性的支持,一些事务性的工作[1]。

目前,远程教育中网络教育英语统考采用机考的形式,所有的考生都要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利用电脑作答,改变了以往所有考生在同一套试卷上作答的考试局面。这种改革,不仅使考生的考试内容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统考试题与教材的紧密度降低。同时由于要在电脑上作答,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面对网络英语统考带来的新局面,为学生提供网络教育英语统考辅导的学习支持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个网络教育学院也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地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但是,从以往的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来看,远程教育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建设,对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视不足。忽视非学科性学习支持的后果就是远程学习者的高流失率和网络英语统考的低通过率,严重阻碍了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注重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远程学习者网络英语辅导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结合文献,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构建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一些策略。

一 学习支持对象分析

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分离”的本质,决定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同,学习者也具有了不一样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了确保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教学机构为学习者提供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服务。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远程教育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非学科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对象是学生。要真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就要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分析“你的学生是谁? ”,再考虑“他们有什么需要?”,最后才考虑“你要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等相关问题。[2]

参加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学生大多为在职的成人,且入学前的学历大多以高中、大专层次为主。在对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进行学习特征分析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参加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较现实的学习目标。希望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顺利通过英语统考获得本科学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在工作中能获得更好的待遇,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次,远程学习者中的大部分都承担了多种社会、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责,面临着工作、家庭、学习的多重压力,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主要以业余学习为主。工学矛盾是影响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此外,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借助于网络、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等支持服务来展开,这意味着更开放的环境,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但同时也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远程学习者对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和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后,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学生和教师“时空分离”,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即依赖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力等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学习[3]。

二 高效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

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是指英语辅导材料的制作和辅导之外的非教学服务,重点解决学习者学习心理方面和学习活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4]。远程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交流困难和信息传递障碍是常见的问题。一方面:学习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向同学和教师求救;另一方面:远程教育机构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没有及时为学习者提供问题解答。虽然远程学习者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渴望获得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经常性的缺少帮助,当面对过多的问题的时候,会使学习者感到孤立无援,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网络教学机构在进行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建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管理性和情感性的支持服务。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同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下面将试图从辅导前―辅导期间―辅导后这一思路出发,构建高效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

1 辅导前

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建设要从学生开始辅导前就形成。参加辅导的学习者都面临着工作、家庭、学习的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严重制约了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学机构通过整合各种数字化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报名、辅导、学习技巧、考试、交费等各个环节的咨询服务,及时更新与学生相关的各种网络英语统考信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便捷的管理服务。同时,辅导前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为随后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提供依据和指导。(1)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以往的网络英语考试是全国考生在同一套试卷上作答,考试题目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教师可以根据历年试题和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辅导到一些与考试相关的试题,就是所谓的“押题”,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所以,辅导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面授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只有真正掌握了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知识,才能通过网络英语统考。现在辅导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为学生通过考试而“押题”,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相关考试题型资源、进行辅导答疑和学习技巧指导训练的引导者,减少学生对辅导教师押题的依赖性;(2)有必要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平台上开设一个“统考问答”模块,网络英语统考的最新资讯,让学生主动上网了解网络英语统考的相关知识,减轻辅导教师的负担。

2 辅导期间

网络英语统考辅导期间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是整个支持服务体系的核心和重点,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1) 学生的初评

参加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学习者中,在职人员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入学前的学历大多以高中、大专层次为主,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信息素养不高。在学生登录到网络英语统考辅导平台以后,先进入到在线测试模块中的入学测试,根据入学测试的结果把学生分成A、B、C、D、E五个层次。辅导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层次,因势利导,灵活设置学习资源,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资源都分为五个等级,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便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个性化学习。同时,辅导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辅导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进行启发式学习和趣味式学习。比如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要为学习者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动画、图片形式的学习资源帮助远程学习者记单词、练习交际用语、作文,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学生的辅导支持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平台上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实现真情实境学习。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互,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原有认知风格、英语统考的题型创建具有针对性的专题学习资源,在每个专题学习完成后,通过专项题目进行在线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也可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进度。在这个学习环境中,远程教育机构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提供海量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保障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个性化学习资源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提供有效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焦虑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信息资讯服务、学习策略培训、实时督促服务、心理咨询与帮助、情感性社会交互几个功能模块整合而成。

①信息咨询服务

网络教学机构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供网络英语统考报名、考试、辅导、交费等各个环节的咨询服务,通过电话、邮件、远程视频、QQ、论坛、网络办公等多种交互方式解答远程学习者的咨询问题以扫除学习者的学习障碍,使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完成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咨询、报名、交费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网络教学机构要及时向学习者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最新教学信息和考试安排,通过各种交互方式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到最新的辅导动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跟上辅导教师的辅导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②学习策略培训

网络英语统考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辅导教师要以网络英语统考的目的为出发点,为学习者开展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组织已经通过网络英语统考的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策略,让参加辅导的学生知道哪些学习方法对网络英语统考比较有效。同时,辅导教师要分析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在日常的自主学习中加以应用、训练和培养,使学习者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网络英语统考学习技能的应用督促,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提供学生应对网络英语统考的学习技巧,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网络英语统考。另一方面,网络英语统考是以机考的形式进行的,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以往的考试中,许多学生不是不会做题,而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内容,严重影响了网络英语统考的通过率。所以辅导教师在日常的辅导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网络英语统考的模拟训练。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英语统考场景,让学生提前进行多次的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应试技能和打字速度。

③实时督促服务

参加网络英语辅导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使其不能按照辅导教师的辅导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此时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和专项题目测试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也可以查看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对小组协作学习做出的贡献来评价。从评价结果中分析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辅导教师可以及时通过站点教师与学生沟通,一对一的进行督促辅导,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调整学习计划,尽快跟上辅导教师的辅导进度。辅导教师与站点教师之间通过远程和实时的方式互相配合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挫败感。

④心理咨询与帮助

承担着多种社会、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责的成人学习者,面临着工作、家庭、学习的多重压力,导致情绪紧张、焦虑程度高、学习信心不足,而过高的焦虑水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积极性。网络辅导机构要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模块,关注学生心理,站点教师及时与远程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具体的情况,及时提供咨询和帮助,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以一种轻松的心境投入到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提高辅导的效率。

⑤情感性社会交互

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上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辅导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性学习交互与情感性社会交互有机的融合起来,为参加辅导的学生设计一种共同学习、互相协调的共同体学习环境。以站点教师为中心,在不同的地方,让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为了同样的学习目标组成虚拟学习社区。站点教师负责协调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校园氛围和班级文化,给学习者情感关怀,强化学生的团队归属感[5]。让学习者感觉自己不是在独自学习,而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团队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站点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共同体学习环境的真实感。鼓励学习者在遇到问题时要互相交流、相互求助和提供帮助,而不只是把问题发给辅导教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时效性,还能使学习者感受到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6]。

3 辅导后

辅导结束后,辅导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统计这期网络英语辅导有多少学生参加,其中有多少人通过了网络英语统考,这就为将来辅导策略层面和辅导资源层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另一方面,站点教师要向学生广泛征求收集学生对辅导资源和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有效性的反馈意见,辅导教师根据反馈意见对原有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进行修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下一次网络英语统考辅导提供更完善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

三 结束语

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是偏重于管理性和情感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如何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周全地做好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学机构需要长期不断探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还需要相关工作者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学习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辅导平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督促,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对学生提供持续性关注,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建设在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网络英语统考辅导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义勤,郝成义.浅谈远程教育中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R].国际远程教育高端论坛,2007:168.

[2] [英]艾伦.泰特(Alan Tait)(2003).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支持之理念与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3, (15):15-21.

[3] 阎福安,王蔚菁,王悦,等.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初探――构建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7-117

[4] 陈丽玲,张秀梅.远程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2):75-76.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6

关键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竞赛的作用;竞赛能力;赛前辅导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36-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10

1 . 引言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简称NECCS)是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其中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历年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的考生人数多,所占比重大,学校也非常重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并积极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自2011年,教务处和外语学院针对入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选手制订了详细的竞赛培训方案,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赛前辅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竞赛能力。经过两年的赛前辅导实践,辅导模式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同?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竞赛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入围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的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以后进行类似的竞赛赛前辅导提供启示。

2 . 英语竞赛的作用

2 . 1 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竞赛题型灵活多样,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从积极备考,到考场发挥,再到赛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分析和思考,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得到提升。非常明显,经常参加英语竞赛的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比其他学生高很多(陈柳悦,2011:119)。

2 . 2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英语竞赛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加强英语自主学习。学生们之所以喜欢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是因为通过竞赛能将自身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马海旭等,2009:46)。

2 . 3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社会中,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同时,参加竞赛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当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或因几分甚至0.5分与决赛或特等奖失之交臂时,学生要学会勇敢面对,坦然接受,并分析原因,树立信心,准备再次参加竞赛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3 . 研究设计

3 .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赛前辅导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学生对赛前辅导是否满意?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2)学生对赛前辅导有何看法以及有哪些个人收获?

3 . 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湖北工业大学入围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的22名选手,其中有10名来自09级(大三),10名来自10级(大二),2名来自11级(大一)。

3 . 3 辅导模式

通过对选手初赛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强项和薄弱环节,结合2012年竞赛C类样题及初赛试题的题型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进行专题策略讲解,依托我校语言学习平台的训练模块及海量的信息资源库,组织竞赛团队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强化训练及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具体辅导方案如下(见表1):

3 . 4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以一份自行设计的问卷为主要数据收集手段,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满意程度,对教学组织方式的态度,对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的评价以及对所发辅导资料的看法。

(2)抽样访谈。随机抽取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旨在了解他们对赛前辅导模式比较深入的看法以及个人收获。

4 . 研究发现

4 . 1 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问卷发放22份,回收20份。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这次赛前辅导是比较满意的(见表2),对这种以教师专题策略讲解为主,结合模拟考试、小组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90%的学生对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评价较高,认为“授课教师非常认真负责,教学内容详尽实用”①。“教师上课能够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各方面击破,并且能够与学生互动”。但25%(5人)的学生表示“辅导资料感觉有点难,数量有些少,希望多发一些阅读、改错、听力的资料”,30%(6人)的学生认为“辅导时间比较仓促”,“辅导时间还可以长一点”。

4 . 2 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总体看法及个人收获

抽样访谈。在2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访谈,主要谈谈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总体看法及自己的一些个人收获。被采访的2名学生都比较认同这一竞赛辅导模式,觉得这种集中式的赛前辅导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并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个人收获方面,学生认为,英语技能得到了提升。通过教师系统的分析讲解,学生对某些较为生疏的题型如完形、改错有了一定的突破,对各种不同的写作模式和阅读技巧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另外,集中强化辅导不仅是为了提高英语竞赛能力,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能更好地总结英语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使自己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5 . 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探究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赛前辅导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赛前辅导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也正是学校的重视、学院的支持、选手的努力,这两年我校英语竞赛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但赛前辅导对于学生竞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短期赛前辅导和长期教学积累相结合

短期赛前辅导能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专题策略讲解有利于学生英语竞赛水平的拔高,但竞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累积。因此,短期赛前辅导应与长期教学积累相结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英语竞赛内容和平时课本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来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

(2)加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

学科竞赛工作的成功与良好成绩的获得,主要依靠广大教师的不懈指导(汪合生、王守先,2012:136)。英语竞赛题量大,题型多样且富于变化,而相应的辅导资料并不丰富,决赛赛前辅导时间也比较有限,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自身要对竞赛题型有透彻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并善于搜集相关资料,把握重难点。教师之间既要分工明确,也要相互交流、资源共享、配合默契。只有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保证英语竞赛成绩的稳定性。

(3)完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英语竞赛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学生参与英语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培养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和现金奖励;对指导教师,给予课时的补助和现金奖励,在科研教学考核及职称评审时给予政策倾斜;对组织竞赛较好的学院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通过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学科竞赛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瞿绍军,2012:3981)。

参考文献

陈柳悦. 从大学生英语竞赛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8):118-11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