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例6篇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2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临床统计的数据却让我们不大乐观,5岁儿童乳牙患龋齿率约60%;12岁儿童患龋齿率近30%,有50%左右的学生有牙结石和牙龈炎;90%以上成人有牙结石,牙周健康率仅不到10%。

爱护我们的牙齿应该从生活细节做起:

一是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

二是坚持有效的刷牙。

三是适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四是戒烟、限酒,减少对口腔局部的不良刺激。

五是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这是确保口腔健康的有效途径。

口腔检查可以检查到有无龋齿、牙周健康情况、智齿情况、牙齿缺失情况、黏膜有无异常、口腔有无肿物或异常变化等,还可以帮助评价刷牙效果,给受检人以正确的口腔健康指导,给患者以科学的治疗建议,对促进口腔健康很有意义。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模式,主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一项评价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标[1]。发达国家国民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有固定的私人牙医,私人牙医可为全体家庭成员进行定期口腔检查、保健,并建立详细、准确的医疗档案。私人牙医制度使得发达国家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低,其国民牙齿外观也普通好于其他国家和地区[2]。然而国内大多数口腔病患在就诊时,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3],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通过建立“健康口腔之家”这种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模式,公立医院的口腔医生转变角色,由被动看病到主动防治疾病发生,疾病一旦发生便立即被发现,最大程度为人们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了“家庭成员”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1. “健康口腔之家”模式

1.1 建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众为“家庭成员”,口腔科医生集体来做“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

1.2 确定口腔长期保健医职责

· 在“家庭成员”的全力配合下,医生尽全力服务。

· 将可能发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发生或晚发生程度。

· 将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小程度。

· 将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轻程度。

· 对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一经发现,立即通报病人,必要时协助病人转科治疗。

· 对疾病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家庭成员”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1.3 电脑记录“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员”的疾病信息,电话预约就诊,并签订疾病防治责任书;对原有疾病进行治疗可适当减免费用,对后发疾病根据其性质及医生职责区别对待,从适当减免费用到全自费进行治疗。

2. 防治方法

2.1 预防

宣传片、睡前刷牙、手把手示教,教家庭成员洁牙防龋器(高压水牙签)用法,为牙齿睡前洗澡等;增强牙齿表面硬度:0—7岁用氟化泡沫[4-6],7—14岁用氟化物,每年4次,对2—16岁应用窝沟封闭剂[7-8],随掉随补。

2.2 口腔检查及治疗

对口腔颌面、粘膜、舌及舌系带、腺体、导管口、关节、牙及牙周等部位,排查可能发生的癌、溃疡[9-10]、肿物、畸形、龋坏等疾病;进行迟萌牙拔出、牙周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抛光、调牙合等治疗。

2.3 合理应用辅助诊断

· 应用放射线片:检查隐性龋(半年至一年1张)等;

· 化验:口腔溃疡要做血液粘稠度、血凝等化验,牙周炎要做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 B超:检查腺体结石、积液等;

· 病理等。

2.4 对于特殊的“家庭成员”,如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安排医生上门服务,为其进行口腔预防保健与诊治(加收出诊费、交通费等)

3. 讨论

3.1 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众为“家庭成员”,口腔科医生集体来做“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这种由被动看病到主动防治疾病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就医方式,使医生进一步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电脑记录“家庭成员”的疾病信息、电话预约就诊并签订疾病防治责任书,利于医患双方分清责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

3.2 无病时预防疾病,有病时治疗疾病[11],自出生到终老,无病也定期三个月检查或预防性治疗一次。根据年龄段,按不同需求分组,采取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在家庭成员的全力配合下,将可能发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发生或晚发生及最小程度;将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轻程度。该模式为成员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身体健康。与发达国家私人牙医制度[2]所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口腔粘膜病也能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3.3 口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可以继发其他口腔疾病。牙齿松动、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弹响[12-13]、偏头痛、肌肉疼痛综合征等的相似病因是个别牙尖过高,牙合关系不平衡,调牙合、保持口腔卫生,调磨过高的牙尖是防治牙周病[14],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要手段。另外,牙尖过高、牙合关系不平衡还可导致神经衰弱,严重者还可诱发心脏病、腰颈骨质及肌腱的炎症。

口腔医生结合应用中医理论兼而防治全身疾病:通过中医舌诊,观察舌、舌腹血管、舌尖的运动方向及口腔粘膜的表现,能够在早期获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症状,一经发现,协助病人转科。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加强了公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医院内部的团结协作。

4 总结

总之,通过建立 “健康口腔之家”这种综合防治模式,转变了公立医院口腔医生的诊疗理念,由被动等病人看病到主动电话预约、督促家庭成员预防或及时治疗疾病,每三个月一次的口腔保健及预防治疗为医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龋齿等疾病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公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合作,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参 考 文 献(References)

[1]Percy MS.Oral health of adolescents-it’s more than dental caries[J].MCN Am J Matern Child Nurs,2008,33(1):26-31.

[2] Thomson, peter. Oral precancer :diagnosisi and management of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M].Wiley-Blackwell.2012

[3]李彩.我国1950-2005年龋病研究文献分析[J]..四川大学,2007,4(12):50-55

[4]胡运苑.儿童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74-75

[5]荣文箕.氟化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J]. 北京口腔医学,2005,13(4):265-266

[6]施春梅,周 嫣,韦惠平等.3岁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完成 3 年后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04-1707

[7]陶丹英,束陈斌,潘瑛等.口腔医学生早期接触口腔预防临床的实践与体会[J]. 上海口腔医学,2013,22(1):96-98

[8]李艳玲.增强对口腔预防保健的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96-97

[9]陈继英.恶性血液病患者口腔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875-876

[10]秦立芳,辛雪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76-177

[1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法莉莉,李国香. 常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鉴别及治疗[J]. 临床报道, 2013,21(2):61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4

牙病不治危及心脏

据资料显示,在排除心脏病的其他易感因素后,牙周病患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性要比牙龈健康者高出数倍,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也高于正常人群。

研究同时发现,从心脏部位炎症患者的心脏中抽取脓栓进行培养,发现其中的菌种和口腔中的菌种来自同一个基因组,也就是说口腔中的细菌完全可以通过血液运送到心脏,导致心脏炎症。

牙周炎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研究证实,引起牙周病的细菌可能导致血管病变。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内有慢性伤口,链球菌和其他致病菌自伤口进入血液,会产生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一种胶状蛋白质,它能促使血液凝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从而导致中风。

牙齿不好胃不健康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许多老人要么嚼不动,要么囫囵吞枣没细嚼就咽下肚,就会感觉胃受不了。

许多中老年人的肠胃问题跟牙齿缺失有关。老年人由于牙齿缺失,在吃东西的时候,无法细细咀嚼,因此会大大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消化系统。当个别牙齿缺失或牙列缺失后,咀嚼效率随之降低甚至丧失,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不仅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牙病不治也伤肺

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比口腔卫生良好者高许多。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老年人患肺炎与各种牙病关系密切。因为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借助食物返流等原因,被吸入气管进入肺部,从而导致肺炎。

糖尿病与牙周炎互为冤家对头

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现已证实,患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病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就能恢复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岛素随之减少。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5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为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的要求,根据《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学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视力保护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提升健康素养。从而通过教育好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活动,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一)“三减”背景

三减包括减盐、减油、减糖。

1、高盐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

2、高油导致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3、高糖导致龋齿、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二)“三健”背景

三健包括口腔健康、骨骼体重、骨骼健康。

1、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密切,并且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我国口腔疾病负担严重,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并且有增高趋势;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仅为14.5%,牙龈出血检出率高达77.3%。

2、 成人超重/肥胖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3、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群骨骼健康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最常见骨骼疾病,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会导致严重疼痛和骨折,甚至早死。70%-80%的中老年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脆性骨折给中国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一)“少用盐,身体健”减盐活动

高盐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

鼓励学生将“减盐”信息带回家,建立家庭良好习惯

学校食堂推行减盐干预措施

(二)“少吃油脂,身体健”减油活动

高油导致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将底油膳食与慢病防控内容纳入学校教育。

鼓励学生将“减油”信息带回家,建立家庭良好习惯

食堂推行减油干预措施

(三)“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减糖活动

高糖导致龋齿、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建立无糖,低糖学校,

不向学生售卖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

开展减糖教育活动

鼓励学生将“减糖”信息带回家,带动家庭建立良好的“减糖”习惯

(四)口腔健康促进活动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密切,并且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

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五)“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

成人超重/肥胖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开展健康体重主题活动

提高家长及家庭成员健康体重意识

(六)“健康骨骼、健康人生”宣传活动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6

【摘要】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的口腔卫生行为密切相关,口腔健康知识是促进行为改变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行为的基础与动力。口腔健康科学知识的教育,无疑会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本文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作用。

【关键词】口腔教育;效果分析;预防教育;宣传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科护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配合医生的操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医生共同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让更多群众获取口腔健康知识,提高自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并通过他们向子女、朋友、亲属宣传与推广,达到提高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的目的。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口腔门诊对牙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今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209年12月,在我院口腔门诊随机选择160例初诊病人, 具体为12~21岁55人, 22~43岁83人,44~63岁22人。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查其口腔卫生状况。

1.2.1 问卷调查:

用相同的问卷在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时(间隔1月~1个半月)对所有对象进行二次调查,问卷包括5道题:①口腔疾病对健康有无危害。②甜食对牙齿的危害。③刷牙与保护牙齿的关系。④你认为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看牙。⑤你认为应怎样选择牙膏、牙刷。问卷由患者当场填写。医护人员于治疗处理后即阅卷。在第一次问卷调查后,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口腔健康问题,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推广保健牙刷,教授正确刷牙方法、正确使用牙线。在患者最后一次复诊时进行第二次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1.2.2 统计学处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3 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在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有代表性的6颗牙, 16、26、11、31的唇颊面及34、46的舌面。作记录并计算口腔卫生指数(OHI)。

OHI用以衡量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公式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 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 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 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的1/3~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

下牙石。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是低值;OHI值为4或5是高值;中间值为2或3。

2 结果

接受问卷220例,有效问卷204例,其中16人未来复诊。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及口腔卫生指数。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无知识、无行为牙周疾病的患病率最高,为81.54%;随知识增长和行为的行成,患病率有逐渐降低趋势。

从调查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病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有关病因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对刷牙与牙齿保护的关系一题回答的正确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定期作口腔检查的认识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牙膏、牙刷如何选择虽有所提高,但知晓率是5项指标中最低的。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后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漱口的人数均明显提高,而正确使用牙线的人数还较少。

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前后OHI值有明显的改变,由高值占52.7%变化为低中值占67.6%。年龄对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形成的影响,年龄大于35岁,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形成所占比例较低,仅占15.7%。年龄小于35岁者,虽然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行成所占比例高于年龄35岁以上者,但无知识及无行为的比例亦较高,应引起重视。

3 讨论

强烈地相信口腔健康科学知识的人,无疑会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是以知识获取为前提。既有知识又形成行为对维护口腔健康的作用重大,两者缺一不可;有知识而没有形成行为,和没知识、没行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有知识、有行为的。从调查结果中同样看到,在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知识且形成口腔卫生行为的人群中仍有45.7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原因分析除局部因素外还不能排除全身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牙周健康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饮食习惯、唾液环境、宿主本身的健康状况等都是不可忽视。另外,是否与问卷口腔卫生知识内容设计局限性和卫生行为答题过程中答题者知和行的偏差,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良好的口腔行为应包括一定的刷牙次数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含足够的刷牙时间),坚持饭后漱口及正确使用牙线。这是保持良好口腔健康的基本要求。调查发现,多数人尚缺乏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口腔保健意识。尽管受检查者100%刷牙,但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和每天坚持早晚刷牙的人仅有32%~45%。有近1/3的患者并不了解牙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绝大多数人是因为遭受牙痛的折磨而前来就诊,定期作口腔健康检查的意识十分淡漠。

在问卷和被检者中,有工人、家庭妇女、职员、干部和大学教授,这表明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在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中都是适宜和必要的。医护人员利用就诊时间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医护人员的椅旁宣教,绝大多数患者理解快、易接受。在最后一次复诊时再次接受问卷调查时,他们对于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纠正和消除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剔牙、吸烟、不刷牙等),建立了有益于健康的口腔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少强、张卫.临床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6)

[2] 程敏,孙平辉. 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对维护牙周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