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例6篇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1

【关键词】美国儿童;早期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46-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早期教育研究的逐渐深入,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成为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美国是艺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艺术教育理论方面的成果非常丰富。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强调艺术与教育本质含义的密不可分,从此确立了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而艺术教育一直是我国课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对美国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借鉴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成功做法,提升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水平。

一、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地位,重新定位艺术教育的目标

美国赋予艺术非常高的教育地位,将艺术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享有与语文、数学等其他核心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关注儿童的创作,与艺术感受、艺术史及其他外在的艺术活动联系起来。美国儿童艺术教育试图探索更加具体的艺术教育目标,比如,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应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艺术品质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多重视语言、逻辑符号系统在人类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艺术符号的认知功能。为了挑战传统观点,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及意义,改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创建了“零点项目”。该项目研究组专家认为,艺术虽然确实需要灵感和美感,但它与科学一样需要用脑去思考、去理解,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多元智能理论是“零点项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依据智能的前提与标准,加德纳整理出了八种形式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指出了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向,阐明了艺术教育能够开发儿童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早期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零点项目”也成为了美国和世界教育界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课题组,最多时有上百名科学家参与其中,至今已经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在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倡导个性化艺术教学

在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并非“天才教育”,它是为全体儿童所享有的。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即通过艺术创造的实践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活动提高儿童的审美体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把创造力的培养纳入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致力于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并为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1)在童年时期,任何形式的艺术学习都应以创作活动为中心。(2)有关艺术的感知以及其他相关“艺术”的活动,都应该尽可能来源于儿童的创作并与之紧密相联。只有儿童将艺术感受、外在的艺术活动与其创作联系起来,艺术作品才会显得鲜活生动,而非空洞无味。(3)艺术的学习要多元化。(4)艺术教育需要相互合作。艺术教育需要由艺术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儿童自己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每个单位或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另外,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全面了解儿童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重视儿童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艺术教学活动的浓厚兴趣,促进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潜能发展。

(三)提倡开发儿童艺术潜能,开设与生活联系的艺术活动

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为了促使儿童的潜能发展,艺术学习在儿童生活的头几年就应该开始。学前儿童在他们未学说话前就本能地喜欢图形、色彩和儿歌。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知识量也急剧增长,他们能够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地认识周围环境,并开始用听觉、触觉、视觉来感知世界。这时将艺术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求知欲,陶冶他们的情感,还可以让儿童在亲身的动手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美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艺术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把生活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生活与艺术之间的链接,使艺术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的艺术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一方面要反映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某些特征,贴近现实与民众;另一方面要为生活服务,如环境艺术、商品艺术、建筑艺术等。受这种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念的影响,美国的艺术教育中注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师鼓励儿童从小参加劳动,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品、练习绘画,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热爱生活。教育工作者注重艺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会在教室的艺术角摆放便于儿童亲自制作的各类艺术材料。

(四)公益艺术资源丰富,倡导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中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不断拓宽校内艺术资源,寻求校外解决艺术教育问题的途径。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配合、投入巨资,为艺术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氛围,建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纪念馆和博物馆。

在美国民众的观念中,生活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在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艺术资源。美国的公益艺术资源相当丰富,首都华盛顿有上百个博物馆、纪念馆供儿童免费参观;纽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积淀,众多的艺术场馆,与城市自身文化以及环境浑为一体,被誉为当今世界的艺术中心;达拉斯的美术馆中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代的艺术珍品,供参观者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场馆内还有专门供儿童学习绘画的工作室,并配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免费辅导。此外,这些城市还拥有先进的艺术教育设施和宽阔的艺术教育场所,城市雕塑在美国大小城市也是随处可见。

美国的艺术教育充分挖掘现实生活这个广阔而丰富的艺术资源,引导儿童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耳濡目染的艺术环境中提升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从校园到教室,从社区到家庭,环境的布置充满了艺术和教育的氛围,身处其中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会充分利用校外的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或让儿童到校外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另外,家庭也成为儿童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住宅的设计、布局和室内装饰、摆设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能够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陶冶儿童的情操,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

二、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评价

美国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儿童的内心情感,以期使他们的人格向更加完满、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取其精华: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经验

1.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

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教育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来自世界各民族的艺术产品和审美经验,但美的标准则是开放的,并未事先确定。对于比本国优秀的艺术作品,美国人持有接纳和引进的态度,并会进行模仿和创新。这些开放性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美国学前儿童从小就真切地感受艺术原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艺术教育的资源上,其资源不局限于校园内部的艺术教育设施,而且还扩展到儿童的周围生活。教师常会利用社区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艺术教育活动不只在教室内,教师还会把儿童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艺术魅力,或鼓励儿童参与社区的各种艺术活动,带领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从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力。

2.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音乐、美术、舞台艺术、艺术理论、工艺制作及商业艺术等。在每一项目中又包括许多小的项目,如音乐教学的内容就包括基础理论教学、表演教学和器乐教学等。

美国的教育者深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有益于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为此,鼓励儿童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儿童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他们自己选定的题材,抽象的、概念化的都可以。美国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多元化发展的,自由度较大。在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强调艺术教育应当根植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拓宽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艺术真正具备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丰富多彩,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儿童的艺术经验、增强儿童的艺术感受。

3.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十分重视儿童主体意识的培养,认为儿童是艺术学习的主体,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而不单单只是传授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儿童艺术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在美国,单纯的模仿往往被视为是对儿童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培养不利的,因而受到人们的反对。而反对传统观念被认为是积极的,美国人看重创造性、问题的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开发和探索,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儿童养成效仿他人的习惯,很少向儿童展示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

(二)去其糟粕: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局限性

1.艺术教育的课程过于轻松

美国对儿童人性和自由充分尊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们赞叹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然而事实上,美国儿童这种完全“放松式”的学习状态并非是绝对的好事,儿童对教师无所顾忌,会使儿童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对学习内容“蜻蜓点水”,在艺术活动中学习不到实质的知识。由于美国遵循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哲学,教育者不会对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过高的要求,使得儿童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少。过于轻松的课堂教学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首先,它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的自制力、意志力是有限的,由于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学习目标、方法、课程等方面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其次,这种无压力的直接后果是学习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模式也极易使艺术教学陷入一种“无压力,无动力”恶性循环之中,不利于儿童今后的成长。

2.各地艺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美国幅员广大,共有五十个州和一个特区。各州在经济、教育、社会福利等措施上有许多自,以反映各地之政治和经济情况以及人民的意愿。由于美国教育的地方分权制,《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出台至今仍很难落实,各校艺术教育各行其是。美国各州的经济成长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较发达,人民收入较高;有些州以农业为主,比较落后贫穷。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教育资源与措施上,因为美国教育实施地方分权制,教育是地方职责,相对贫穷落后的学校设备与教育成效也往往比较差。如何平衡各地教育资源是联邦及各州政府教育施政重点之一。

3.新移民、多种族给艺术教育带来困惑

美国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随着时间及形式的变化,以及移民社会所特有的开拓性和兼容性,美国人开始对“美国化”这一概念产生争论,逐渐调整对这一术语的认识。美国法律规定,语言、文化、精神、性别等方面的差别不能成为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理由。然而,新移民的英语能力不高,孩子在校需要特别辅导。除此之外,美国民族越来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各民族在、政治倾向、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上有所不同,对教育的要求与成就也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艺术教育在学前儿童中的开展状况,儿童接受到的艺术教育无法避免地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局面。

*注:按照美国基础教育的习惯划分,本文中的早期儿童主要是指O岁~8岁儿童。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

[2]邵燕楠,刘衍玲.美国艺术教育历史述略[J].中国美术教育,2008,(6).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2

在现代社会,儿童绘画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美术也成了教育的必修课程,绘画这种表现形式自然成为学习美术的首选,于是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儿童美术班,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去学习。然而学画画并不等于学习艺术,这里面难免会有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功利性动机存在。通常我们认为绘画属于美术,把美术也划归为艺术的一种,因此,把绘画看做一种艺术活动似乎是对的,但如果不厘清绘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现今儿童美术教育将陷入功利性的怪圈。

二、儿童绘画与艺术

一直以来,绘画、美术、艺术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意思,三者之间可以随意替换。不少人仍简单地将绘画视为艺术,1956年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还被称为图画教学大纲。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美术就是学艺术,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误读。“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在最初与“艺术”一词同义。进入中国后,美术概念发生了几次变化,最初美术包括范围很广,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后来随着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美术才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平面或立体视觉形象的活动,是对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的统称。而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其美术活动仅限于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简单范畴。艺术是一种以审美性为特征的文化现象。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体现,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受人的知识层次、情感、认识水平、外在环境等的影响,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的审美性是指创作者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概括后创作的作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主观情感需求,使观者赏心悦目,其根本在于通过不断创新来表达和宣泄人们内心的情绪,追求内在精神的审美趣味。艺术的审美性特征对于儿童美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儿童美术”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教育科学体系建构的角度将其作为某种学科的分类进行理解,也可以仅仅把它作为和“儿童绘画”相近的概念而提出。但是无论如何,对儿童审美性的培养贯穿儿童美术教育的始终,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由此,艺术教学进入儿童美术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得以明确。

三、审美性贯穿作为学科的儿童美术始终

作为学科概念提出的“儿童美术”是一种有着特定教育对象的美术教育分类,其教育对象明确为儿童。儿童美术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基本取向应当得到确认。艺术的审美性在儿童美术教育价值中体现为美感教育。美术在本质上将美与人统一起来,将人对于客观存在或者意念存在的主观感受,通过不同的美术手法和美术方式由内向外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既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又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提高人的审美品位与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原则相一致。儿童期是人整个生命阶段中进行美感训练的黄金时期,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将审美原则贯穿始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重视美感训练,使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与美感教育统一起来,从而为他们将来审美品位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美术的课程设计是固定的,是在幼儿教育的大框架中对于美育原则的贯彻。因而,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以美术教师为中心,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则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客体,这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形成了对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强调从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其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美术教师不仅应当在课程时间内根据既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更应当在儿童游戏等日常生活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等多方面教育目标。①这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价值定位。在儿童美术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审美性的基础作用。艺术教学强调教学设计,以达到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美术本身,而教学也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能力,追求的是教育对象艺术品格的建立。儿童美术作为学科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仅仅要求教师把绘画纳入儿童美术教学,而不去强调教师在美术课中运用艺术教学方式对儿童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那么,随着儿童的成长,大多数儿童会远离美术,因为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成为绘画大师。因此,对于儿童美术,我们需要从儿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既让儿童掌握绘画技巧而表现外在形式,又发掘儿童的审美趣味,提升儿童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升华情感的能力以及感受和观察外部环境的能力。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3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侧重于绘画教育和手工教育,我们在实施美术教育的活动中,只要求孩子“依样画葫芦”,以幼儿作品与教师的相似程度来评价画面的质量。因而限制了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的巨大艺术潜能,使孩子本应具有的艺术感受力被种种世俗的、功利的尘埃所蒙蔽,故而忽略了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教育。

学前儿童的心理水平受到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不如成人理性,故而儿童的美术欣赏内容不仅仅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还包括自然景物、周围环境以及儿童自己的美术作品。他们的美术欣赏心理经历了形成、感受、效应这三个过程。儿童学会欣赏的前提是形成最初的审美态度。就是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欣赏对象的形式结构上面,这是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关键环节。由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弱,他们还不能完全自发地把注意集中在欣赏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面,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的进行引导,把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来,充分感知欣赏对象中的线条、形状、色彩、节奏、韵律、变化、平衡、统一、和谐、等艺术语言。纠正儿童只注意欣赏对象的内容,忽略其形式的一种“求实”的心理,培养儿童的审美注意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美术欣赏感受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经历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儿童借助自己的视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及嗅觉、触觉等获得有关美术欣赏对象的事实性资料,然后再将这些资料结合他们个人的经验或根据老师的引导加以理解,通过想象赋予某种意义和情感,进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想象使视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而且能帮助儿童深入的感受艺术作品,对教师的引导产生共鸣。美术欣赏心理经历形成、感受之后就进入效应阶段,结果是审美心理的变化引发儿童对艺术欣赏产生爱好。有指导的进行美术欣赏,间接的提高了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渐理解了美,认知美。

学前美术欣赏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形成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素质在儿童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欣赏往往超越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学科的教育,渗透到多科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的往往通过综合教育来实现,因而儿童的审美素质往往是各项素质的综合体现。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体、劳诸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而又自成体系,影响和推动着其他方面的教育。良好的审美素质对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培养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不能用德育`智育来代替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在培养孩子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中也进行着审美观念的培养。同样,智育可以给儿童以一定的审美知识,提供培养艺术创作能力的某些条件,但智育也不能单独完成培养儿童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要想使孩子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别美欣赏美的能力,并掌握从事艺术活动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美育才能达到。而往往与美育相混淆的美术教育,确实能对美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如果没有审美想象,其内心必然是枯燥、贫乏、单调、死寂的。著名画家齐白石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描写的意境,画出这样一幅画:铺着乱石的山涧中一道急流,一群蝌蚪顺流而下。画家借助联想与想象才能与诗人、画家创造的意境产生共鸣,享受到其中的美。想象在审美中具有重大作用。早在18世纪,即有美学认为审美感觉并不重要,“想象”的愉快才是审美的特征。所以在美术课教学中,注意激发孩子想象,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形象思维是审美理解中最主要的形式,形象性是审美活动的突出性质。而绘画、雕塑等则是形象思维的艺术,在美术课教学中,充分运用欣赏、绘画、工艺等不同形式来促使孩子体会形象性。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4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学;创意;人格

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用以表达其内心的振动、丰富的想象的第二语言方式,在学前儿童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绘画则给学前儿童提供了想象的翅膀与拓展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酣畅淋漓地舒展。在学前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其艺术天赋和潜力在绘画中得以延续和闪耀。而学前美术教学担负着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前儿童认知美术,如何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潜能得以发挥,如何催生出学前儿童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性,这是学前美术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认知性概念

对于0~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它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因而要体现出幼儿期行为主体的美术行为特征和绘画艺术作品特征,它与其他成人美术有极大的区别,它的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是幼儿,是基于年龄特点之上的美术教育认知概念。其次,学前美术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的第二语言,具有表达其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功能,在学前儿童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内心感触的表达之时,绘画美术就成为学前儿童发自内心的知觉,通

过对现实自然中的物体、图像和声音等符号的逐渐感知,学前儿童一般喜爱熟悉而欢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并且带有色彩鲜明、

对比突出的美术作品。

二、学前美术教学的启蒙反思与优化创意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美术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在把握儿童心理及美术特点的前提下,要对其教育进行反思,加强对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识,进行优化创意下的学前美术教育

活动。

1.增强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知

美术教学者在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宜性的辅导。在学前儿童缺乏社会经验和思维的拓展之时,要观察和发掘学前儿童的“涂鸦之笔”,在其手、眼、脑的配合不够默契的思维上,要指导学前儿童正确地在绘画中展现自我,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骨骼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其特点,进行欣赏性的美术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要选择形式层面、幼儿易接受和欣赏的作品,如《红、黄、蓝构图》《忧愁的国王》《人投鸟一石子》等,这些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易于勾起幼儿的直觉,唤醒其对话本能。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幼儿,可以将其对生活的理解迁移到写实绘画作品上来,如:徐悲鸿的马、陈之佛的花、齐白石的虾等,这些都是幼儿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导幼儿进入更丰富的感情

世界。

2.以童心回归的理念引导个性差异化的幼儿绘画创意

在人类0~6岁的个体发展时期内,每一个幼儿都有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特殊的认知,美术教学者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回归童心的理念进行尝试性的引导,要渗透不同童心的表达方式,而不要刻意求造型或技巧,要引导幼儿培养个性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等,进行赏识性的美术教育,要理解不同幼儿、不同风格的幼儿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其作品的标准。

3.塑造学前儿童的人格与素养

早期的人格培养对于个体的知识构架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深远,而早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培养幼儿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对其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左右脑开发的双重角度入手,注重对幼儿右脑的开发和引导,训练幼儿对特定事物的外形、结构、布局和颜色、质感等进行认知和抽象思维。同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对周围事物的好奇触摸、对周围事物的形象记忆、对简单线条的奇异想象等,指导幼儿勇于实践,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并加以鼓励,有效促进幼儿全面人格的发展和智力的形成。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在使幼儿掌握基本认知的同时,也使幼儿在绘画艺术中寻找到了自信。由于其在早期启蒙阶段即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因而有助于幼儿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感知与情绪,并且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从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进行必要的美术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并初步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早期的艺术素养,促成其健全的人格品性。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5

关键词: 儿童美术 民间艺术 人文素养

随着物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构建,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将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充分融合,使儿童在课堂上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及文化的渗透,从而使幼儿在提高民族美术的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幼儿的美术素养,并为美术创作提供有效手段,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将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作为依据,对其教育意义、影响内容及教育的优化进行系统性探究,旨在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及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一、民间艺术融入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彰显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使儿童在艺术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民间艺术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物质生活及人文思想的融合,同时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如果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民间艺术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则会使这些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最终脱离历史舞台[1]。

(二)民间美术是民族多元化发展的标志

人类学家基辛认为,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如果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则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一致的文化形式,使人类的一切智慧失去其原有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受到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等内容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文化形式也会呈现出差异性。而民间艺术作为特色化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其传承过程中也会充分彰显丰富的文化形式。将其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儿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对不同文化特色的认识与感知,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儿童提升民族精神,激发审美潜能,实现民间艺术内容引进的意义[2]。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一)民间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

民间艺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现阶段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应该从全新角度对幼儿的美术教学进行审视,认识到幼儿时期儿童思想的活跃性和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点,将民间艺术有效融入美术课堂中,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儿童美术剪纸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并将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展现在儿童面前,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独立动手操作,并将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报上,从而使儿童更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同时在剪纸活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剪纸的起源及发展等内容融入活动中,从而使幼儿提高对剪纸的认识,为幼儿美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3]。

(二)民间艺术可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其文化形式多样性,但是,很多艺术内容对于儿童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童教师在美术活动教育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儿童的主体性,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基础,合理融入民间艺术元素,使幼儿在民族素养传承的基础上,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民族元素融合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提高幼儿对民族元素的认知,并通过教育手段的创新加深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组建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民间艺术制成活动课件,通过内容的播放提高幼儿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并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充分融合,使幼儿在课件观看过程中,认识民间艺术,提升人文素养。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的策略分析

(一)探究民间艺术的本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民间艺术是源自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多元化的呈现,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很多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在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在探究本源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并构建以下几种活动内容:第一,幼儿教师可以让儿童将家里具有民间艺术的物件拿到课堂中,例如,一把古老的木梳、食盒篮、草鞋等,通过这些物件的收集,可以实现民间艺术的直接展现。第二,体验传统的民间节日。在民间艺术中,传统的民族节日是民间文化的充分体现,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内容,构建美术教育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节日文化故事导入,再与幼儿一起用粽叶做一个小香包、小汽车等,通过对于传统节日有关的材料的创造性运用创建美术教学活动,使幼儿既体会到美术的乐趣又实现对传统节日的认识,通过活动的建立激发儿童美术探究的意识,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激发活动参与兴趣。第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民间文化收集,将收集到的资料拿到美术课堂之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参与的兴趣,同时实现互动性美术课堂的构建[4]。

(二)构建因地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应该通过积极探究,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构建特色化的民间艺术融入形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教育优化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幼儿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地方地理位置的优势性,定期构建亲近自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例如,古朴庄园的白墙黑瓦、古老的纺车及稻草房,将自然环境变为一种教育课堂,从而使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在地方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分析,将美术课堂渗透在民间艺术之中,例如,泥塑、陶瓷、沙雕等活动。其次,使幼儿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彰显。立足本幼儿园的特点打造有特色美术教学活动,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审美能力强、立足本土的人,为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在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环境的广泛性与渗透性。在美术活动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不只是将民间艺术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渗透于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并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活动构建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民俗文化,使幼儿与家乡民间艺人的对话,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洗礼。例如,维吾尔族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维吾尔族的乐器店观看塔尔、黑依杰克等民族鼓手的弹奏,使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积极融入民间活动之中,并感受到多元化的民族氛围。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我爱家乡”的主体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印象中的家乡进行描绘,教师也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审美的意识,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紧密集合,构建主体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幼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民间文化及人文特点,并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5]。

(三)构建创新性的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传承良好的民族文化,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学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为民族素养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临摹、复制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彩绘、泥塑及上色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的基本构思,通过艺术中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及线条的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其次,实现资源统合性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可以使儿童沉浸在民间艺术的净化之上,并在教学活动变化、重组等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活动灵活性。例如,在材料、技术等创作内容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降低民间艺术中基本元素运用的难度,将传统的模板雕刻转换为雕刻印制;在色彩吹塑中,用吹塑纸代替铅画纸进行拓印画的创作;在画面构图过程中,应该采用圆形式、对称式及形式的结构形式;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应该彰显人物形象基本特点,并将幼儿的质朴、夸张及大胆的造型进行保留,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通过这些创新元素的融合及运用,可以使美术课堂充分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并使文化在继承及发扬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使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特点。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能力,强化民间艺术的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民族情感,同时可以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民间艺术融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充分性融合,激发幼儿实践及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5]。

四、结语

在现阶段美术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在民间艺术融入的同时,儿童不需要对民族艺术的抽象复杂内容进行解读,只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对于这种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在整个氛围中,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实践进行美术内容的学习,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要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主体意识。通过将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探究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王瑜.齐鲁民间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郭林.论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造型艺术特点的相似性[J].青年文学家,2012,26:136-137.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观;范例复制;自由表达;历史演变;现实反思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4-0001-06

在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影响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主要开展以“照着画”为典型特征的范例教学活动,且通常辅之以“像不像”为唯一评价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术活动不是一种儿童自我表达的方式,而是一种教师达成某一教育目标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纠正儿童艺术教育的误区,将儿童的审美体验置于艺术教育的中心,强调要从“成人为中心”转向“幼儿为中心”。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也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这为幼儿园美术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范例复制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观是如何在我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避免重蹈“技能为上”的范例教学老路?打破范例教学模式后我们应当如何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历史演变过程的考察,深入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方向。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

传统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范例通常是指教师将线条、形状从事实形象中抽象出来,加以概念化、符号化而成的外形简单的简笔画。〔1〕教师使用范例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往往会忽视儿童对具体对象的感知体验,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达成为核心目标。我们将重视范例复制的美术教育称为“以技能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而将关注儿童个体的内在感受、鼓励多元自主表达、不以形似为衡量标准的美术教育称为“以艺术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均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应当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体内心的精神修炼,注重以陶冶情操为主的“艺的教育”,〔2〕但这一价值取向在清朝末年发生了重大转变。从那时至今,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不断变化,详述如下。

1.清朝末年:从注重精神塑造转向注重技能培养

在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思潮中,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美学正是这时作为一种实用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并被列为1904年“癸卯学制”中的24门“工科建筑学门”主课之一。由此可见,美学在中国最初是被列为工科的。〔3〕近代首部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也将美术定位为实用技术――“手技”。“手技盛长短大小各木片之匣,使儿童将此木片作房屋门户等各种形状;又授以小竹签数茎及豆若干,使儿童将作各种形状;又使纸作各种物体之形状;更进则使黏土作碗壶等形。”当时的美术教育更多强调的是通过材料造型等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教导幼儿学习相应技能。

客观地说,“癸卯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授西方经世致用的技能。然而,当时中国并没有正规的学前教育师资,保教人员是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经过简单培训而来的,并不具备“就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渐次启发涵养之”的专业素养。相对而言,训练幼儿的相关技能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因此,此时的儿童美术教育重技轻艺也是不足为奇的。

2.民国时期:以技能为重的同时,关注审美人格的培养

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认为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不再将美育等同于单纯的技能训练。王国维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首倡美育,主张将西方艺术的科学因素与中国美育的伦理成分相结合。1928年,丰子恺在其著作《废止艺术学科》中批判了不合理、机械、有害的艺术教育现象,倡导真善和真美的艺术观。〔4〕这股美育思潮促使1932年国民政府在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为:“(甲)满足对于工作的自然需要;(乙)培养操作习惯,增进工作技能,并锻炼感觉能力;(丙)训练关于群体的活动力,如自信、自重、坚忍、专心、勤奋、互助、热心、服务等精神;(丁)发展智力,包括锻炼思想,培养发表、创造、建设的能力,发展欣赏能力。”具体内容包括:“画图――自由单色画或彩色画,彩色画可用各种现成图物,使儿童自己设色,或用自己所制的图物,施以彩色;纸工――用剪刀剪各种图形,或以纸折各种物体(如桌椅之类),或将剪的、折的、撕的图形用浆粘在纸上,或用纸条织成各种花纹;泥工及纸浆工――用泥或纸浆做成模型,如鸡、狗、桃、李、杯、盘、糕、饼、舟、车等类,并研究泥的性质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虽然有明显的技能训练痕迹,但并非把技能培养当作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开始重视并鼓励儿童的自由创作。

可见,民国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开始回归艺术的本质和美育的核心,将美育与智育、德育结合起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当时战乱频仍,以学者为主要推动力的教育改革影响很有限,且囿于教师素养不高等条件的制约,美术教育仍然以较容易实现的技能技巧训练为主。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重新推崇技能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各方面学习苏联经验。反映在学前教育领域,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就明确指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幼教”。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学前教育改革不再以民国时期的学习美国模式为主,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19世纪初苏俄时期的美学研究特别强调为政治服务的实用目的。受苏联模式影响, 1951年7月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将美术教育目标定为:“(1)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兴趣和爱美观念;(2)培养幼儿学习描制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轮廓,以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运用双手的能力,使其懂得劳动是最崇高的道德,以养成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幼儿园美术教育在价值取向上重新偏重功利与实用,在教育方法上以灌输练习为主,重视技能技巧训练。

应当说,以“作业课”为主要特点的苏联教育模式本质上是建立在对儿童最近发展区认识的基础上的,旨在为儿童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教育。但受当时我国“”风气的影响,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表面,只复制了其“整齐划一、任务达成”的形式要求,如美术教育中注重临摹和结果评价等。这一倾向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范例复制即是典型表现之一。

4.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重新关注审美价值,但理念与实践相距甚远

在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学前教育开始广泛吸取国际先进经验。1992年我国第一套美术教育译丛出版,包括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等 6 部译著,将工具论与本质论这一美术教育取向之争引入中国。工具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创作过程,认为应“通过美术的教育”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本质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创作结果,认为应开展“为了美术的教育”,以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观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重新定位有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政策法规是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美术教育的目标为:“(1)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2)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其材料。”由此,美术教育虽然仍注重技能技巧,但逐渐体现出技能技巧要为欣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美术基本素养能力提高服务的倾向,初步尝试将本质论与工具论相结合。

可以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是一个重新调整、兼容并蓄的时期。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重新思考了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然而,总体来看,由于此时学前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尚不高,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严重缺乏,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学前教育事业又遭遇了较大的滑坡,以致于对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提倡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

5.21世纪以来:在强调儿童本位的基础上整合审美与技能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数量的增加转到质量的提升上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以往“成人中心、教材中心、知识技能中心”的教育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幼儿园美术教育也不例外。2002年,滕守尧指出,“仅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儿童艺术教育观反思运动。艺术生态教育、艺术综合教育、艺术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及其课程模式逐步生根发芽。〔5〕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确定艺术领域的核心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6〕2012年《指南》颁布,将“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作为艺术领域两大核心目标,“感受”“体验”“喜爱”等词高频出现,凸显艺术教育对儿童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的作用,淡化技能技巧培养,“范例教学”被明令禁止。当然,淡化技能技巧并不等于完全否定技能技巧,而是强调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机会促使其自主发展,并在儿童有需要时给予及时而恰当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应该说,随着《纲要》《指南》的深入人心,幼儿园开始在反思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美术教育道路,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的范式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不但形式上要取消“范例教学”,而且教师心中要消除“范例”思维。行动上的不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不等于教师在内心就认同了儿童自由表达的价值。与此同时,怎样争取家长的认同度,怎样改革美术教育评价机制等问题,仍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崇尚范例复制的现实危害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以传授技能技巧为单一目标的范例复制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现实危害。

1.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美术从本质上讲是个体自我表达的一种符号,反映的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是个体情绪情感宣泄与疏解的通道。被成人简单化、概括化了的范例形象并不符合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因此,范例教学很难帮助儿童实现真实的情感表达。众所周知,艺术最鼓励和倡导个体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最为强烈。范例复制恰恰将自由与自主限制在极小的空间内,压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实中,受“范例教学”束缚的儿童,一脱离教师提供的范例,往往就会出现“不会画”的情况。曾有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学生计算能力世界排名第一,但想象力却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7〕

2.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范例教学强调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师职前培养时更注重的是美术技能技巧的掌握,而不是艺术素养的熏陶,由此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追求自己画出“完美的范画”、儿童临摹出“一样的作品”,鲜有对儿童艺术过程与创作特点的观照。教师付出大量心血培养出的可能是“匠人”,而不是充满灵性的艺术自由表现者。所以,范例与儿童的天性相悖,也导致教师无法体验到美术教育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

三、打破范例:确立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