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1

自我概念(又称为自我知觉、自我结构、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外表、能力、特长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关于自己的一般概念。Rogers、Beck和Higgins等认为,自我概念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发现,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1-3],与孤独感呈负相关并通过孤独感与同伴接受性间接相关[4],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1-2],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2]。

近十年来,在我国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不少[5-6],发现很多因素均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家庭的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学校的课业负担、学业成绩、学校及家庭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体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事件,都可能会经过个体的认知整合而形成个体的自我概念并通过自我概念而弥散性地影响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一般状况。因此,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否与其自我概念有关?不同类型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否与自我概念的特定内容有关?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本研究的目的。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保定一中、三中(均为普通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各抽取一个班,共161人,其中高一学生61人,高二学生100人;男生76人,女生85人。从保定一中分校、三中分校的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一个班,共243人,其中初一学生116人,初二学生127人;男生118人,女生125人。被试的年龄范围在12~18岁之间。由于初三和高三都是临毕业年级,一则取样存在困难,二则过分的升学压力增加了一些与本研究无关的变量,故本研究忽略了毕业年级的样本。

1.2 测评方法

1.2.1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7] 该量表包括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题目,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1.2.2 自我概念测量 采用Song和Hattie编制(1984),周国韬、贺岭峰修订(1996)的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包括能力、成就、班级、家庭、同伴、身体、自信七个子量表。前三个子量表构成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后四个子量表构成非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整个量表共35个题目,每题采用6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评价越高。由于该量表在国内使用还较少,因此在本研究中使用施测数据对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内部结构效度作了重新检测,结果表明该量表达到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要求。

1.2.3 施测方法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进行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测量,发放问卷404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5%。

2 结

2.1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与自我概念总分、自我概念各个体维度的关系进行检验。根据心理健康因子的总均分和标准差(134.75±34.94),将所有被试分为三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总分<110)、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组(110≤总分≤170)、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组(总分>170)。结果显示三组学生在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和自我概念总分上差异显著(P<0.001)。在除能力、同伴、成就外的其余自我概念维度上差异也有显著性。

2.2 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

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在SCL-90中各因子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负相关,自我概念得分越低,症状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总分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学业自我概念除了与敌对、偏执两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余的心理健康症状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概念总分相关最高的四个心理健康因子是:抑郁(F4)人、人际关系敏感(F3)、精神病性(F9)、强迫症状(F2);与心理健康因子总分相关最高的三个自我概念维度是:家庭自我、班级自我和身体自我。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相关性大小因年级各异。高一、高二和初二三个年级的自我概念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相关有显著性,r值分别为-0.32、-0.43和-0.37,在初一相关无显著性(r=0.05)。

3 讨

从总体情况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我概念有相关性,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比高自我概念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因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高一、高二和初二二者关系最为密切,在初一关系不明显。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关系的这种年级特点是紧紧依随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初中一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8],以后迅速提高,高一时达到顶峰,且趋于稳定。所以,有可能是初二以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给他们带来了种种情绪困扰,而初一学生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还不足以成为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心理健康;中介作用;新兵;应对方式;自我概念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Concep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y. Sun Liyun, Xu Aiping. Educational Depart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concep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Methods 1110 recruits were selected and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TSCS),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recruits self-concept, Coping style, mental health. Results Positive coping style affected recruits' mental health by self-concept. Conclusion By Improving self-concept, we can improve the recruits' positive coping style then improve mental health level.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Mediating effects; Recruits; Coping style; Self-concept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它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1]。有的文献也表明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也存在显著相关[2]。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已有的文献对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这个群体上,缺乏其他对象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新兵为研究对象,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某部队1110名新兵,全部为男性,年龄在16~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76±1.10岁。回收有效样本1110份,回收率100%。

1.2 工具 ①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3]。②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4](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scs,1965)共70个项目,第一部分包括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第二部分包括内容维度和结构维度。其中内容维度包括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结构维度包括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共10个因子。③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5]。应对方式问卷有62个项目,分为问题解决,求助,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

1.3 统计方法 搜集的资料在SPSS for Window 13.0上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自我概念总分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分析 根据中介分析的方法[6],首先以应对方式各维度(问题解决,自责,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为预测变量,做心理健康(SCL-90因子分)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问题解决,自责,求助,退避,幻想的回归系数显著(P

2.2 具体自我概念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分析 分别探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在积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和求助)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完全中介还是部分中介作用。方法同上。结果表明,生理自我在问题解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36%);生理自我在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12.08%);心理自我在问题解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3%)。心理自我在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10.5%);道德自我在问题解决/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6.47%,23.35%)。家庭自我在问题解决/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5.8%,17.3%)。社会自我在问题解决/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2.6%,37.3%)。

3 讨 论

很多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7,8]。然而缺乏应对方式是如何具体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求助)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这与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的研究一致[2]。

此外自我概念中的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个体是否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是受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以及对他人心目中自己形象的认识的影响。因此通过塑造个体的健全的自我概念可以使新兵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王珍,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78-380

[2]孔祥车.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61-63

[3]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4]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验年刊,1980,27:71-78

[5]肖计划,许秀峰.应对方式问卷信度与效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7]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33-35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3

一、给学生一个浅显的理论认知

根据学习规律,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知到行,渐次展开。首先从概念字面理解开始,用PPT投影展示概念并给重点字句加着重号,指出概念中心就是心境最佳状态,即心境良好,比如开心、欢乐、稳定、平静;但有一个前提,即概念前半句,意思是要与同龄的大多数人在同一情境下的表现一致。

不能有如下情况:遇到一个同学不慎受伤他人忧伤唯独你开心,教师讲了一个幽默大家都乐了就你不欢乐,你懂了也不举手,知道了也不说,什么都不参加,行为退缩,天天上课无精打采,晕晕欲睡。正常的心态应是积极向上的,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就是健康的。只有正常的心态才能够适应环境,与人和谐,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信心有希望有幸福感。接着延伸概念,指出情绪情感、智能发出行为反应及身体生理机能表现与他人一致,是心理健康概念界定的范围――这是个人心理健康能被看到的外部表现,判定心理健康简单易行的标准。最后小结,将心理健康概念浓缩为两句话:心境良好;心态积极向上。

二、给学生一个直观易记的印象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六十几来自视觉;从儿童期到成年,形象记忆效果一直很好。在初步认知概念后,要用形象的图片或直观的模型或生动的视频等教学手段加强理解与记忆。如呈现一个笑脸图片(正例)和一个哭脸图片(反例),并各附注文字说明例子;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心境良好”之意,同时在大脑中建立概念含义与图片的记忆神经线路图。当学生运用概念时,就容易想起图片,再从图片忆起概念,熟练地将概念从这条思路提取出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同样的,呈现一个心态积极例图与一个反例图,学生一下子理解,不用教师多说,明白了心理健康第二层含义,记忆效果也很好(见表1)。

此外,可播放一个视频,将教学内容从听、视、味、触等多种感觉通道给予学生记忆贮存。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但全方位立体感知知识,而且学后有多条线索可以回忆提取信息。如将心理健康概念引入到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时,笔者播放 “东施效颦”成语动画视频,以说明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是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接纳自我,否则心理不健康。学生观后,教师提示,再提问学生回答感悟。学生懂了:不要羡慕别人的外貌,要开心接纳自己拥有的;面对自己才能勇敢自信地去面对其他;人美包括外表和内在,要培养自己的内在美。实践证明,在期末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考查题中,学生对有图形与影音的教学内容印象很深刻,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知识点考查的回答就是有关图形的,回忆率较高。

三、给学生一个有趣深刻的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心理学中,兴趣是学习内驱力,一种自动自觉的意识、愉快积极的精神、忘我投入的行为表现。概念的教学最关键的就是选择学生有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就是摆在眼前的菜,就看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烹饪。中职生处在青春期,兴趣广泛,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笔者根据教材开头“心灵驿站”引入的事例“小波心理不健康”的故事,编成一出简短的小品,让学生根据小品三人一组在讲台前表演,实际就是活动体验,体验学生(小波)心理不健康的言行举止,体验家长和教师如何发现学生(小波)心理不健康。小品表演活动不但带给表演者深刻的体会,而且使其他学生产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感同身受;课堂气氛热烈,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在欢乐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增进了心理健康。活动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和生活化,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现象就发生在他们中间,不抽象,不难学,很有趣;对这样的学习产生期待心理。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学生百分之百能回忆起那些活动法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活动给学生体验最深刻最持久,超过了直观图片与形象教具的教学效果。

没有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环节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味道,变成做戏,前者是后者的准备。然而活动体验是知行合一,教学最难。教师不但要精心创编教材,而且课堂组织控制能力要强,经验要丰富,才能让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而不乱,健康有趣而不是玩玩而已的。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7-01

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升,民众有更多的财力来提升自己子女的生活水平。理论上而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有更加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进行身体锻炼;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的整体水平不断趋于下降。除身体健康外,我们还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体质与其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关系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体质概念界定

体质,即人的身体质量,它是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基础上表现出的外在身形结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等组成的具有相对综合和固定的特点。它包括了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表现出的对环境的适应,运动能力等方面。

和其他生物不同,人在进行相关活动时,除了看得到的物质活动,还包括相应的思维、情绪、情感等抽象的心理活动,这些是难以被察觉到的;一方面,心理活动需要相关的生理活动作为基础,而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生理活动的产生、发展进行一定的控制,所以说,生理和心理两种活动本身就是密不可分且相互统一和联系的。

2.2 心理健康概念界定

随着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多样化,到目前为止,相关心理健康概念的表述也越来越多,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中的心理百科全书中提到:“心理健康作为名词时是特指一种状态,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当其作为动词时,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在这两点上,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有相似的概念。教育部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为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一是心理健康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二是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该标准还要求学生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排解情绪和自我发泄,形成坚强的意志形态,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

2 体质健康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长时间以来国内外专家始终都在进行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突破。体育美国学者迪什曼从事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力量训练与跑步等体育活动的研究,发现这些运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据统计可高达85%。伯格(Berger)等人的研究表明,很多体育活动像游泳、慢跑、有氧体操、健美训练、帆船、瑜伽、放松训练等运动种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情绪。另外,中等强度(最大吸氧量的60%一75%)的体育锻炼经过规律化,每次活动持续20-60分钟也能够缓解情绪。

从刺激与反射的层面上对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分析,心理学指出,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经过持续的反馈可转化为相互强化作用。例如:人的行为模式与自我概念形成相互强化的反馈全,也就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带来积极(消极)的行为,但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可通过积极(消极)的行为实现巩固。若是将心理健康转化为行为模式,则良好的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不良的体质健康肯定会引起不良的心理健康,相反不良的心理健康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体质健康产生怀疑,也不喜欢积极的投入到强化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行为中,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此类消极的相互影响作用可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想要使得这样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就一定要基于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出发,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产生正确的信念系统,继而利用合理情绪模式创建正确的行为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

3 身体锻炼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

季浏基于国外近期的资料得出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益的结论:强化唤醒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增加社会满足感、治疗心理疾病。

蒋碧艳,祝蓓里利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中国修订版和《运动力量等级量表一》,根据上海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度研究。其结论体现出体育锻炼能够缓解抑郁、紧张、愤怒、疲劳、慌乱,提高和自尊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可呈正比例,体育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运动的坚持性。

结合以上论述,尽管锻炼身体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目前也没有确定的结果可供参考,但是专家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心理健康问题中恰当的运动锻炼具有积极作用,占重要地位。

4 结语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存在着潜在的关系,人类的遗传特点是心理和生理相同的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则是构成其结构的主要因素。运动锻炼的意义体现了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并且两者之间互相制约。心理健康状况随着体质地提高而有所提升。所以作为教育从业人员,应该指定合理的教育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降低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应该增加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学校应该将学生的适宜体育锻炼提上教育议程,以体育课程为理论,提供有效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侯乐荣,张艺宏,秦朗,居媛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3):229-232.

[2] 包晓明.运动营养干预对增强北京市中学生体质的效果评价[D].泰山医学院,2011.

[3] 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院学报,1994,9(3):16-21.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5

心理学学习,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个人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宽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学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学习心得13月14日,我校对全体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心理学培训。这次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是针对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或是影射一些问题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在当今的学校里,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同样重要。这一次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无法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只能说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为了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孩子们真正的健康快乐,我会继续努力地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希望我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心理学学习心得2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

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

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

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5、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也就是说是由我们对事物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外部条件所决定。

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常识更平常,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的转变,没有转变就没有成长,那些快速见效的说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经常的记起这些常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碍我们对已熟知事物产生新的认识的认知束缚,解除我们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纠正和改变那些束缚我们的行为习惯,促成我们自身的转变和成长,那么这些常识就会显得不平常。

心理学学习心得3一、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要想明确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就必须知道“课程”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从现行的教育教学观念对一门学科的定位来说,我们可以把“课程”视为一种“在教学目标、内容、计划等方面都已设计和编制完备的静态的产品”。

已经设计和编制好的课程一旦被选用,课程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的教师与学生的统一行动。”因此“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实施课程的活动过程。

不少课程论者把教学看作是课程领域的一个部分。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教学,课程设计和编制变成了一件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提出了以下三个隐喻,对于我们思考和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十分的有益。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是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教师则是施工的工匠,教学效果是以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程度来衡量的。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这是赛前有教练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球员要根据赛场的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一乐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演奏效果;关键在于指挥家和乐队对于乐谱的理解和演奏技巧。”

这三个隐喻告诉我们课程和教学肩负的任务不同,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先后相续、动静有致的联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想方设法的做一个出色的工匠、球员和演奏者,却很少注意思考和研究学科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如何确定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加强课程研究,使自己对所担负的课程教学任务有一个清醒的、明确的认识,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会容易得多。

当我们跳出课堂、跳出学科,站到课程的位置,用课程研究者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时,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也会在自己的头脑里变得清晰和浅显。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我们明确了之后,可以再重新审视这三个隐喻,来思考自己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的师生关系,是工匠与材料的关系?还是教练和球员的关系?还是指挥和乐队的关系?不一样的师生关系,能反映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思考,不一样的教学情态和效率。我们可以对照这三个关系和三个隐喻来检讨自己的教学,来审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来提升自己的认识。

心理学学习心得4得知荷塘区戴家岭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研究概念教学,我很高兴,这抓住了一个现实薄弱点,这才是扎实地做校本研究。

曹才翰、章建跃合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年6月底二版)可以帮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于是整理出下面的文字,引号内里的话及所附页码属该书,其余的话是我的体会。

一、应提高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杨玉良先生呼吁:“中国没有数学(mathematics),只有算学(arithmetic),即中国的数学缺少严密的推理和论证。……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和演绎逻辑学方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承认这点是痛苦的,但只有看到这点,才有助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创新文化。

但严密推理论证的根基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课题之一”(101)。

前一段中央电视台都出概念错误,常把“提高或降低了几个百分点”说成“提高或降低了百分之几”,如把物价上涨指数从8%降为5%说成“降低了百分之三”!谁都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也如此。

数学课改大方向正确,也做了很多好事,但实践中确实存在忽视概念教学的不足: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对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研究和实践不够。

二、学生获得数学概念应综合运用两种方式

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有“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指“理解和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属性……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后者指“用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

“概念形成”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则让学生经历理解定义、联系实例确认定义的内涵、与已知概念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举例说明:

概念形成:“什么是长方形?”学生自主观察大量长方形的实例,抽象出它们的多种属性,概括共同的属性(四顶点共面、四条直边、四内角皆直角等),变式鉴别,采用数学语言给出概念名称,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概念同化:“什么是方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咬文嚼字地”研读定义,变式鉴别,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该书提醒两点:

第一,“年龄越小,……概念形成的方式就用得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概念同化也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越是对低年级越要强调灌输和死记”或误以为“概念同化”就是“教师讲授”。

第二,“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先通过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形成概念的定义;……再引导学生在定义的指导下去观察实际事例,……同时,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己对实例的比较、分析、概括、分化与类化等思维活动,……使概念的关键属性变得清晰,……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系统”。

三、概念记忆的科学方法

怎样使学过的概念记得住?该书说了四点。

1、一次提供的信息单元要适量:“心理学家们公认,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元”(129),少了可惜、多了接受不了。

注意“信息”是以“组块”为单元的,它可以是某概念的一个要素或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也提醒我们注意把提供的信息“组块化”即形成某种整体结构以提高记忆效率。

2、不要死背而要“精致性复述”:学了的概念进入长时记忆的策略有两种,“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反复背诵……就是一种维持性复述”。

“由于数学学习材料的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因此数学学习中,必须以精致性复述的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命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上下功夫,掌握本质特征的不同表述方式(按:如数形结合方式、概念树或概念网络方式、图示等)。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扩大信息量,为回忆提供线索的最好办法”

3、灵活运用长时记忆的多种类型:长时记忆类型有“情境记忆”、“语义记忆”、“表象系统”、“言语系统”、“语义层级网络”、“语义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等等;

通俗地说,情境记忆以概念学习时发生的事件为线索,语义记忆以语词为线索,表象系统记忆的是形象,语义系统记忆的是词汇,层级网络就是概念树,命题网络就是理论体系,产生式系统就是推理过程。

简单来说,概念教学要结合运用上述多种记忆类型,对不同的学生应发挥他们个性化的优势记忆类型功能。

4、当前最要克服的错误倾向:“当前我国数学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根本改观,总是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机械化手段让学生记忆‘结果’(信息),没有让学生理解形成‘结果’的‘过程’,……结果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网络的结构功能差,没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道,导致信息联系渠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

表现在教学上,其基本做法是:从概念的出现、定理和公式的获得,甚至是一个例题的具体解法,为了赶进度(目的是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为高考进行强化训练),都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

在今天的高中是如此,可在初中甚至小学不也如此?

心理学学习心得5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概念范文6

关键词:组织健康,健康型组织,组织、员工与社会健康并存性。

分类号:B849:C93

1 组织健康研究兴起

健康是个贴近民生的平民化术语,长期以来普通大众对健康的理解就是没有疾病,这也是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健康定义,即“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肌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二战后,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人类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强调个体的身心平衡和与环境的协调一致,而这一认识是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的。1948年,WHO对健康做了界定:“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但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冲突,诚实、信任、谦虚、宽容、同情、感恩、服务和和平等道德价值观对人们的精神健康变得至关重要。1989年,WHO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新概念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基础上,增加了道德健康,这是应时展要求做出的明智决定。

可见,健康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个体健康的研究,而且多从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展开,少有从组织行为学、组织心理学角度对企业组织的健康状况开展研究。尽管Miles在1965年就曾指出,组织如同个体一样,也有健康好坏之分;而企业界也常常将“组织健康发展”作为口号或宗旨,但学术界对“组织健康”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源自对企业中员工健康的研究进而扩展到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组织健康研究,是由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急剧变迁,诸如全球化竞争、知识经济、企业并购、组织扁平化、工作弹性化、业务外包等新趋势,给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类工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健康型组织”(HealthyOrganization)成为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个话题,日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而“组织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研究正是在健康工作组织(Healthy Work Organization)背景下出现的。长久以来,增进组织中人的健康和组织健康,相较于提升社会与组织生产力部分,组织心理学家与组织行为学家较少给予对等的关注。顺着这股趋势与潮流,组织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应致力于促进组织健康,重拾遗忘已久的使命。而在努力投入促进组织健康工作之前,研究者应首先好好探讨何谓“组织健康”。

2 组织健康的概念

虽然组织健康正式研究的历史短暂,但组织健康术语却早已有之,是个使用广泛却没有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以“组织健康”或“企业健康”为主题进行搜索,动辄近千篇的文章,却几乎没有人对“组织健康”概念进行正式定义即可见一斑。可以说,国内的组织健康研究尚处于朦胧状态,目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

组织健康研究源于人们对工作压力对员工健康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进而扩展到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组织健康研究。它通过强调个人和组织构面的整合,拓展了以往在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而Lyden和Klingele认为,几十年来,管理学者讨论过的企业文化、组织压力、组织承诺、道德规范和员工士气等,都只需“组织健康”一个概念即可囊括,但他们对组织健康这个概念没有明确定义。截至目前,尽管不同的学者对组织健康的认识和看法各有不同,但人们似乎存在一种潜在的认同,即健康是一种值得获取的状态,因为健康的组织,其结构、文化和管理流程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对组织健康的追寻将成为组织发展的一种趋势,赫塞尔本等编著的《未来的组织》中将组织健康作为一个独立的篇章进行专门阐述。当然,理论界对组织健康的认识是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深入和完善。

2.1 组织健康的概念

Clark认为,组织健康是指组织成员自觉按照组织中未明确规定却非常一致的行为方式工作,组织成员将这些视为正常的事情来做,因为这些行为方式允许组织的所有层级按照两个基本但不相同的要求即维持现状和促进发展来行动。这个概念强调了组织规范或员工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重要性,也承认组织各层次(个人、群体和组织整体)追求其需要满足的合法性,但是没有考虑企业生产本身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如果企业进行违法经营,而组织成员都自觉遵循企业的要求来生产,也能说这样的组织是健康的吗?这在只关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时代也许可行,但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组织的要求不仅仅是经济成功,还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考虑合法性和道德性的组织追求不能称为健康的组织。

French等认为组织健康,或缺乏健康,也许可以从其对确保人员与环境的正确匹配方面所给予的关注上得到反映。也即,组织健康是人员与环境的正确匹配。这种环境部分包括工作需求、工作支持与约束,以及有助于员工压力水平降低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个人自尊。而组织中的个人健康表现为员工的主观满意和客观健康。这个概念突出了组织中人与环境匹配对组织健康的重要性,但又忽视组织自身能力对组织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Lvden和Hlmgele指出,组织健康不仅包括企业有效运营的能力,还包括成长和发展的能力,但这个概念没有考虑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Miles和Faiman(1992)与时勘和郭蕊(2007)认为:组织健康是指一个组织能正常运作、注重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充分地应付环境变化、开展合理变革。这个概念兼顾了组织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但在当代背景下,还应考虑组织个体健康及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遵循的社会道德。

Nadkarni和Lovey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组织健康是指组织同时高度满足了6个主要标准的整体状态,这6个标准是:平衡组织主要目标、创造归属感、最小化熵、创造满意顾客、组织成长、与环境和谐。corbett也明确指出组织健康在于企

业领导人理解存在于员工、顾客和股东间的动态关系和平衡。Zwetsloot和Pot认为组织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健康的组织不仅要有成功的财务,还要有健康的员工和健康的环境。可以看出,越到近期,学者们对组织健康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绩效范畴,考虑了更多的人性和道德因素,把更广泛的相关者利益纳入组织健康的考核范畴。

对上述概念进行归类总结,对组织健康概念的界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组织健康视为状态变量。Maslow曾强调必须要有一些“组织健康”的标准,即便他自己也不清楚这些标准该是什么,却觉得“绝对必要”。Cooper和Cartwfight(1994),Na~arn和Lovey(2003),Zwetsloot和Pot(2004)等均属此类,他们选取标准的不同最能体现组织健康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另一类把组织健康视为过程变量。Bennis对Maslow曾针锋相对地指出没有任何单一时间切点的组织表现足以有效反映组织健康,组织健康是组织不断应对的过程。French等(1982),Lyden和Hlingele(2000),Miles和Fairman(1992)和时勘(2007),Corbett(2004)均属此类。两类概念各有侧重,都有可取性,说组织健康是过程的,强调了组织健康的持续性和内在实现机制;说组织健康是状态的,抓住了组织健康的结果表征。而我们更倾向于组织健康是运行机制也有结果表征,既是过程也是状态:促使组织健康的内在运行机制和过程,导致了组织健康的结果,这些结果通常要通过一些可测量的状态指标来反映。

Newell曾强调“组织健康”的概念必须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当作文化或社会模式的表现来看待。也就是说,组织健康的内涵会随着时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将组织健康定义为:一个组织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个概念同时兼顾企业、员工和社会三方收益,通过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和外部环境适应过程,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组织健康表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2.2 组织健康与健康型组织概念的比较

在归纳和分析组织健康概念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个概念是“健康型组织”。组织健康和健康型组织概念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很多学者在界定组织健康时,直接以“健康的组织”来替代。对健康组织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例如,1965年,Miles认为健康的组织在于组织本身能够生存,并有持续发展、扩张的适应能力。换言之,早期着重关注组织自身的生存与扩张。到1994年,Cooper和Cartwright的观点有明显转变,他们指出健康的组织是指同时具有财务成功(如利润)和生理、心理健康的员工队伍的组织,这样的组织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一种健康和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尤其是在市场动荡变化时期。Sauter,Lim和Murphy把健康工作组织定义为最大化整合员工健康目标与企业利润和生产率目标的组织,它对形成防止职业压力对员工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国家战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时的健康型组织概念开始强调组织与个人的双赢。而DeVriesh和Miller(1984),Cox和Howarth(1990),Cooper和Williams(1994)都集中关注个人和内部组织流程,但忽视了外部环境。所以,Tetrick和Quick主张,一个健康的组织要能维持健康而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即便在外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须如此。

实际上,组织健康概念与健康型组织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并不等同。首先,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从词法上即可略知一二。健康型组织,核心词是“组织”,它的实质是一种组织形态,相对于不健康的组织而言;组织健康,核心词是“健康”,组织健康是组织的一种健康状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健康是指组织层面的健康,而广义的组织健康则是个多层面、多维度的概念,涉及个人、团体、组织乃至外部环境的健康。其次,组织健康是健康型组织的表现,但健康的组织不仅仅表现为狭义的组织健康,还必须涉及个人、团队和外部环境等多层面的广义健康。Bennett,Cook和Pelletiier认为健康的组织应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健康,包括个体、团体与组织,甚至外部环境。简言之,健康的组织必须同时包含有活力、有士气的组织,还有健康、热情而满意的成员。我们无法想象任何组织个案只在组织层次很健康,但组织内的成员却充满痛苦而扭曲,这不能称之为“健康”。McHugh和Brotherton也指出,个人健康与组织健康是相互依赖的。当然,健康的组织还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诸如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参与公益事业等。Newell指出,组织要成功,必须促进个人、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健康。

3 组织健康的特征

在对组织健康文献进行广泛梳理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组织所处的新时代背景,我们发现了学者们普遍认同的组织健康的核心特征,如下:

3.1 环境适应性

组织健康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企业组织再也不是能在相对稳定环境下操作自如的孤立个体,他们已成为动态变化系统中相互关联融合的一个有机体系。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健康的组织应有能力持续自我健康的内在健康状态,因此必须具有能够有效管理并良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作为健康的组织,在对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进行一次大体全面彻底的扫描,清晰界定目标,并形成和实施恰当的战略后,必将享有高水平的财务绩效。多数学者同意将组织要能适应环境、生存作为“健康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因为如果组织活不下去,也没什么“健康”可言。但如同Bennis的主张,“适应环境”是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也跟Bennett,Cook和Pelletiier所提的组织生命周期有关。

3.2 自我调节性

健康的组织能透过自我监控、测量或评估,持续通过政策或方案,促进员工幸福和组织健康。组织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自然表现出几个有关维度的不均衡,包括稳定性一混乱性、一致性一多样性、结构性一弹性以及资源严格控制一松散等,组织要在这几方面自我调节求取平衡,以维持最佳健康状态。此外,在组织健康的不同维度之间,也需要拿捏适度的平衡,才是真正整体的健康,而不是只偏向其中部分维度。换种说法,组织健康是一个组织的内部存在与一种形势或环境的内部存在两

者之间的正常互动,用适应和灵活来保持组织与内外压力的平衡是组织生存与健康的关键。

3.3 学习创新性

关于组织健康的另一种视角就是学习型组织,倡导组织以学习型模式运作,将组织的各项决策建立在认真学习创新的基础上,诸如Senge、Pettigrew和Whipp、Herriot和Pemberton以及Miller和Dess等都曾做过有效的探讨。例如,Senge认为,只有那些成为学习者的企业才能在日益动荡、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那些存在学习障碍的组织是不健康的,健康的组织应具有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技术、市场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4 持续成长性

健康的组织要能持续培植组织长期的健康和活力,在社会经济巨大变迁中求得兴旺发达,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暂时的成功不能称为健康,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基业长青》别强调,组织健康应具有长期持续成长性,不能为短期利益而牺牲组织的长远发展。长期健康的企业将在经济上受到投资者的尊敬,内部得到有识之士的信赖,外部又有顾客和社区的信任。因此,一个长期健康的企业必须决定同时对绩效标准(客户满意度、收益和成本、市场份额)以及员工满意度进行关注。

3.5 组织、员工与社会健康并存性

以前过于单纯地考虑组织层面的健康或员工方面的健康/满意,都不再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组织应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健康,包括个体、团体与组织,以及外部环境。也即,健康的组织必须同时包含有活力、有士气、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还应有健康、热情而满意的成员。Cooper和Cartwright也指出,健康的组织应有健康的思想,遵循道德要求,成功地创造和维持一种健康和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组织的财务成功、员工身心健康。而McHugh和Brotherton的研究证明,单纯的财务健康不能很好地预测员工压力和心理健康,“财富”并不必然意味着“健康”,组织健康并不必然来自财富状态。而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加剧,对组织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协同创造和谐社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成为组织健康的一个要素。只有拥有了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组织健康才能得以持续。Verschoor就专门强调了健康组织应具有的道德特征和表现,把组织自觉承担环境责任和个人责任作为组织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

4 组织健康的维度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健康维度进行了划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类个人健康的划分

随着企业活动的日益普及和广泛重要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直接或间接地与组织发生了联系。企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超道德的商业经济工具,不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成为道德承载的主体,有义务、有责任、有价值,要接受人们的评判和道德的约束,也就是企业组织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因此,有学者认为组织如同个人一样,也有健康状态好坏之分,组织健康具有个人健康类似的健康维度。Bennett,Cook和Pelletiier认为组织健康具有社会、生理、情感、精神以及心理等维度。而Barrett则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把人体健康维度与组织健康进行了一一对应。他把组织健康分为肌体健康(财务)、情感健康(生产力、品质、人际关系、组织忠诚)、心理健康(绩效有关的学习、内在成长的学习)和精神健康(价值愿景实现、凝聚、社会参与、社会责任)。

把组织视作人体进行的研究早已有之,如生命周期理论。从个体健康维度引申组织健康维度也是一种可行的视角,但应如何划分,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4.2 基于组织健康目标的划分

Jaffe认为,组织健康包括两个维度,即组织绩效(如利润、生产率和竞争力)和员工健康/满意结果(员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这与Cooper和Cartwright的界定是一致的,他们指出健康的组织是既有成功的财务(如利润),又有身体、心理健康的员工队伍的组织。

Jaffe有效的探索是指出了组织健康中个人健康应从客观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主观满意(工作满意)两方面分析。但仅从组织和员工方面来区分组织健康在现时背景下已不适宜,至少还应包括外部环境的健康。正如佩因所说,健康的组织应建立更高的伦理标准,为员工、顾客、股东、社区、政府、环境等更广泛的社会目标做贡献,要同时考量道德和经济两个标准。此外,已有研究指出用财务指标反映的组织绩效并非组织健康的必然反映;Quick,Macik-Frey和Cooper也强调,企业的财务健康是重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不是组织唯一的目标,过高估计和过低估计组织财务健康的重要性都将使组织健康陷入风险之中。未来也许应考虑引入非财务绩效指标(如组织创新、员工士气、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当然,这些有待进一步验证。

4.3 基于组织健康表现的划分

McHugh和Brotherton认为不太可能用实证的方法确切说明健康组织是什么,一个人要指出健康组织可能拥有的一系列特征和表现,可从其反面入手。Lyden和Klingele即从组织不健康的症状反推组织健康的表现,认为组织不健康的症状有利润不断减少;生产率不断下降;缺勤率不断增加;开放的沟通遇到障碍;各种决策均由组织高层做出;员工缺乏组织认同感;员工不在乎组织的声誉:存在不道德行为;缺少设定的目标;对员工缺乏指导;缺乏培训与发展计划;员工间缺乏信任等。这些症状背后隐含的问题是组织不健康。因此,Lyden和Klingele在分析组织不健康症状和组织健康表现的基础上,把组织健康划分为11个维度:沟通、分享和参与、忠诚和承诺、士气、组织声誉、道德规范、绩效认知、目标一致、领导、培训与发展、资源利用。

这11个维度是组织健康的表现,也是定性分析的结果,维度中存在着重复和交叉,如沟通与分享和参与等。此外维度过多,不便于定量整理分析。进一步可做的工作是,搜集整理组织健康的各种表现和特征,设计量表,问卷调查和资料整理后,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具有较高解释能力的因子作为组织健康维度。

4.4 基于组织管理体系的划分

中国人力资源调研网和中消研公司发起了一项“中国企业组织健康指数调查”活动,从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对组织健康进行调查,具体地划分为组织体系健康、员工队伍建设健康、激励体系健康、绩效管理健康、制度体系健康、流程管理健康、信息化健康、体制与治理结构健康、企业文化健康和战略管理健康10个方面,每方面下设分项。

这种组织健康的维度划分立足组织本身,涉及到组织管理的“硬件”(结构、制度等)和“软件”(企业文化)。但是调查忽视了组织中个人和团体健

康,也忽视了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组织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等。另外维度间存在互相包含的情况,如组织体系就包含了其他几个方面,制度体系也包含来了流程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等。

5 未来的研究展望

从前述分析可知,组织健康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全新而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管理者有许多的工作职责,但除非管理者看到这幅大图画――组织的组织健康,否则其他的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组织环境的急剧变迁,使职场中的各类工作者面临不断的压力和考验,工作压力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并进而对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实践者已经开始努力寻求有利于实施组织变革、强化员工健康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对个人和组织产生负面后果,但理论界的研究已经略显滞后。

目前的组织健康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截至目前,学界对组织健康的概念、特征、维度划分等基础性问题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由于组织健康内涵随时代背景而变的特性更增加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这也进一步确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组织健康的基础概念界定。目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对组织健康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存在偏颇,大多学者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两方面。源概念的认知分歧必将使不同学者的研究丧失一个可以比较的平台。因此,要实现对组织健康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提升,应建立在组织健康本身尤其是其内涵、特征、维度明确的基础上。在此,我们明确提出,组织健康是一个组织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组织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健康与客观满意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组织健康缺一不可的要素。由于组织健康内涵丰富,涉及多个层面,不能单纯用组织健康一个变量展开研究,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区分组织健康的维度,探讨组织健康内在各维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和因果关系,从而对实践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次,组织健康的系统理论研究。目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属于定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对组织健康表现的陈述,较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组织健康的前因后果的系统研究。在有限的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往往只考察了组织健康与为数有限的几个影响变量的关系,如组织特征与组织健康、人员环境匹配与组织健康、个性与组织健康等。而现实中,组织健康是多个变量影响的结果,与这些变量都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只研究一两个变量,而控制大部分变量的做法,很难得出可靠的结论。所以,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综合模型,全面系统地研究组织健康的影响因素、调节因素、结果变量等,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