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趋势范例6篇

劳动力市场趋势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1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灵活就业;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

Abstract:Since the late ninetie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accompanying the rapid population ageing,China’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has been in atrend of declining,and flexible employment in a trendof booming.These new trends of China labor market havebeen posing challenges to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be adjustedand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se new trends of China la-bor market.

Keywords:labor market;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flexible employment;old-age insurance

一、劳动力市场的新趋势1.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是反映在一定的人口结构下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两个指标,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其中经济活动人口指的是有劳动能力、并且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而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的人口。截至目前为止国家统计部门还没有公布过关于劳动参与率的专门数据,因此这一数据需要进行推算。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对1998~2006年中国劳动参与率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1998年的劳动参与率为84.65%,1999年略有下降,为84.57%,在2000年降至83.23%,尽管2001年劳动参与率升到83.73%,但随后在2002~2004年劳动参与率继续下降,2004年劳动参与率为81.

93%,2005年劳动参与率上升至83.44%,2006年则降到82.29%。

从总体上看,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造成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导致年轻人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二是提前退休现象导致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三是再就业困难,导致一部分失业者失去寻找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成为“沮丧工人”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参与率下降。

2.灵活就业日益普遍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的正规就业人员比重处于下降过程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灵活就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多,灵活就业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形式。所谓灵活就业,就是在正规单位或非正规单位中区别于正规就业的就业形式。这类就业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等方面更加具有灵活性,在保险福利、劳动关系上又常常是不具备确定的法律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来源不仅有国企下岗人员、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还包括知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等城市新增经济活动人口的部分人员,其中下岗人员多受雇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或正规单位的非正规岗位、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多从事于建筑施工、餐饮服务、保安保洁、家政服务等工作;而知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等城市新增经济活动人口的部分人员多为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范围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的一项研究,2003年灵活就业总量约为4700万,占城市就业总量的18%。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类似研究,2003年灵活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在17.5%左右。

3.人口老龄化将使未来劳动力供给减少联合国在1956年提出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标准,其中对老年型国家的划分是: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按此标准中国在2000年成为老龄型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持续加快,预计21世纪中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迅速增加,21世纪中叶以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放慢。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人口总量方面,随着生育率和出生率长期持续地下降,人口增长惯性大为减弱,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之后人口总量将逐步减少;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预计从21世纪30年代开始,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开始下降。有学者预计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比例将从未来20年间的60%以上,逐步下降到本世纪末略高于50%的水平。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缩减,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不利影响。

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趋势将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养老保险负担,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两个方面:1.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养老保险负担劳动参与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意味着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退休职工相对于向养老基金缴费的在职职工的比率是较高的,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我国现行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向社会统筹缴费的部分用于基础养老金的计发,体现社会再分配;向个人账户缴费的部分用于职工本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体现效率性。社会统筹部分财务收支的平衡条件是:缴费率=工资替代率×赡养率,其中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额与工资总额之比,工资替代率为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与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之比,赡养率为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人数之比。这个等式表明,如果要维持工资替代率不变,赡养率越高,则缴费率就越高。然而企业和职工个人对缴费率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缴费率达到这一上限比率时,赡养率的进一步提高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工资替代率需向下调整。然而养老金有向下的刚性,易涨不易降,其结果是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财务危机。

2.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

灵活就业的特点是流动性强,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正规就业的特点设计和运作的,它以就业的稳定性和缴费的连续性为基础。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设置上是以用工单位为中心,主要面向用工单位实行参保人员的登记、申报及费用的征缴,缺乏专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难以掌握这类用人单位的经营现状、职工人数、职工收入等基本情况。

显然,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与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相符。尽管近年来为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的省、市社会保险机构设立了个人缴费窗口,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灵活就业人员办理日常性参保事务,但由于这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以个人自我管理为主,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对这类就业人员参保的管理上受职能限制,强制力有限,使得参保不稳定。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趋势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新问题,政府需要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入手,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针对灵活就业改进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劳动参与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带来的冲击,以及灵活就业参保难的问题。

1.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面对劳动参与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带来的挑战,我们应立足当前,尽可能使适龄劳动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板块,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为城市中的就业人口,覆盖率从总体上看并不高,用人单位逃缴养老保险费、故意瞒报或漏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远滞后于城市,基本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土地成为农村人口养

老的主要经济保障。

对于城镇养老保险的扩面问题,首先,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中形成的历史欠账明确责任,合理地测算缴费费率,以提高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其次,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加大养老保险推行的强制力,对恶意逃避参保的单位应加大惩罚力度,以尽快提高养老保险在个体、私营企业以及非正规部门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劳动者能够参加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加快制度构建的步伐,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按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性的缴费和给付标准,将农村人口纳入到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中来。

2.针对灵活就业改进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应考虑制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弹性化标准。正规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单位与劳动者个人共同缴费,这种模式应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进行创新,特别是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以及缴费方式上进行创新:在缴费基数上,可以考虑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设定为不低于当地职工的最低工资,以减少灵活就业人员的负担;在缴费比例上,面向正规就业的养老保险费率高待遇高,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障碍,应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以较低的费率参加养老保险;在缴费方式上,可考虑为灵活就业人员设定年度缴费额度并按年结算,只要在一年内的任何时间缴费达到额度,就视为该年正常缴费,以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缴费方式。

其次,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信息技术,提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便捷度。为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个人永久性养老保险账户,根据其就业经历灵活缴费、累计计算缴费年限。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月1日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对劳动者跨地区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作了相关规定,极大地保障了跨地区流动的劳动者的养老权益。然而,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题仍需更为细致的操作规程加以解决和规范。同时,应加快养老保险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全国养老保险信息的电脑联网,达到数据共享、方便管理的目的,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方便的缴费和查询服务,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注:本文系武汉市教育局2009年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武汉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难题破解”(项目编号:160)的部分研究成果。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2

全国9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量增长,供求对比相对稳定,求人倍率[1]全年保持在0.8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劳动力市场日益活跃并正在发挥着配置劳动力资源主渠道的作用。

2003年四个季度,监测城市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平均每季度约22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数平均每季度约250万人,分别比上年平均增长了31%和17%.

分季度看, 2003年一、二、三、四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1%、14.3%、34.5%和15.3%;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数除二季度下降了5%以外,一、三、四季度分别增长30.4%、16.6%和15.3%[2].劳动力市场供求保持增长势头。

从供求对比看,一、二、三、四季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6、0.89、0.9和0.88,各季度求人倍率保持在0.8以上,供求对比相对稳定。(见图1)

2.第三产业仍然是劳动力需求的主要领域,而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趋势明显,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则有所下降。说明加入世贸和吸引外资对制造业就业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03年,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保持在65%以上,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同时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各季度均保持在30%以上。

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下降至70%以下,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则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003年各季度均达到30%以上,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见图2)

从行业需求看,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2003年一、二、三、四季度三大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75.5%、74.4%、74.2%和73.2%.其中,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在26%左右,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呈现上升态势;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在30%和17%左右,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见图3)

3.“非典”疫情对第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但就业需求在逐步恢复。

由于受到“非典”疫情影响,第一、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三季度劳动力市场景气很快回升,三季度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二季度增长了近60万人,上升幅度为51.2%,四季度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二季度增长46万,上升幅度为39.5%.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成为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下降趋势。这是我国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的结果,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我国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发展的政策有利地促进了就业的增长。

2003年一、二、三、四季度的企业用人需求比重均在92%以上,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合计分别为66.7%、63.8%、63.5%和62.3%;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则在10%上下,呈持续下降趋势。(见图4)

5. 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失业人员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的增长较为明显。数据表明下岗这一过渡性机制已逐步弱化,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正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力自由流动度加大,劳动力市场将更多地为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

2003年一至四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9%、58.9%、60.8%和63.3%,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由于针对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就业转失业人员进劳动力市场求职所占比重的增长较为明显,从一季度的26%上升至四季度的31%,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此外,2002年以来,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有所增加,2003年一直保持在20%上下,虽然上升的趋势不是很明显,但值得进一步关注。(见图5)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3

关键词:工业城市 劳动力供求 对策研究

“十一五”时期以来,是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中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地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地区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中型工业城市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构成,对上可接应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下可辐射乡镇的经济建设,因此,中型工业城市的就业状况对整个就业促进的意义重大。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重镇,长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市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指标位列广西前列,稳定的就业局面为柳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本保障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基础。稳定和谐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工业城市——柳州劳动力供求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1、劳动力供求现状

(1)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将就业优先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导向、财政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开发等促进就业创业的积极作用。全市新增就业人数25.12万人,比“十五”期增长121.18%,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2.88万人,比“十五”期增长115.77%,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07万人,比“十五”期增长87.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就业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创造就业的过程,与柳州市就业总规模的增长相对应,柳州市就业总量基本上与GDP变化趋势相同(除2007年外,该年度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总量的增长),“十一五”期间,就业人数年平均增长2.24%,截止2010年,全市总就业人口217.94万人。

图为2001年以来柳州市的就业总量与GDP 变化趋势

(3)就业结构良性发展。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一致,2001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为55.74:16.55:27.71,2010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为46.54:21.08:32.38。这是柳州市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决定的,长期以来,柳州市第二产业一直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绝对比重,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工业立柳”理念的指导下,全市工业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工业产值增速迅猛,全市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随之增加,全市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43.92%上升到2010年的63.86%。

(4)就业压力长存。柳州市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压力长存,2010年全市新增劳动力人数8.7万,全年能安置就业5万人,供求缺口达3.7万人。

2、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市场可供企业录用的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主要包括:应届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待业人员、在职同行人员等。其本意是指在既定的人口规模中,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劳动力市场、某一价格(工资)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但在实际中,劳动力供给量也可以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并能够提供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总数。根据统计数据、普查资料和相关调查数据,2001年来全市的劳动力供给数量见下图:

全市的劳动力供给总趋势呈增长趋势,2001年为188.06万人,到2010年增长到226.59万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迅速增加,但受不稳定因素影响,2007年度劳动力供给呈下降趋势。劳动力短缺主要是结构性短缺,劳动力供求结构短缺是目前柳州市乃至全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3、劳动力供求趋势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依然存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没有散去,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还面临就业难。“十一五”期间,柳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求总量的求人倍率徘徊在0.7至0.85之间,劳动力供大求求。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将依然长期并存,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城镇青年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4

##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了我市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并对下半年的供求趋势作了预测。报告认为,##市市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平稳,整体状况和就业需求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下半年的需求仍将主要集中在以服务性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需求旺盛推销仍据职业排行首位 根据该项报告的统计,##市上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7560家次,招聘各类人员225500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306000人,其中单位在职人员为70114人,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为9986人,失业人员为98618人(其中预备就业人员为12088人),外省市人员为68239人,离退休人员为2054人,本市农村人员为56989人。 从产业需求状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83390人,占81.3%,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41910人,占18.6%,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200人,占0.1%。 从经济类型需求状况看:依次为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从行业需求状况看:排在前列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和农、林、牧、渔业等。从职业需求状况中可以看到: 推销员市场需求人数为76606人,已连续17个季度位居需求首位。上半年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推销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秘书、财会人员、饭店服务人员、记者、编辑、中西餐厨师。 网上招聘抬头复合型人才短缺明显 在对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所做的分析中,报告认为: (一)、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全市上半年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招聘洽谈会18场,比去年同期减少2场,参会单位达6000余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表明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洽谈会的热情正在降温,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招聘洽谈会虽然参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手段和渠道也逐渐增多,如在众多新闻媒体的人才与就业专版上刊登招聘广告、参加经济实用的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应成为今后职业招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 享有“第四媒体”称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视,网上招聘求职盛行一时。现在##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30余家,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市人才网、赛伯工作网、百分网等。目前各人才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着生存和发展之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满足人才供需双方的各种需求为前提,应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只有这样职业人才网站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当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也体现出再就业工程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下岗职工的优惠政

策发挥了明显作用。 求职者的心态也正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标志着求职者正力图追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中的主动地位。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而它既要懂得财务,又得通晓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像做旅游网页的编辑,还要具有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期满后借故辞退、不与应聘者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上各项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造*员严重流失。 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济上的损失。这里提醒求职者应当注意的是人的确应该流动,可是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招聘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四)、劳动力市场倍受新闻媒体关注。 如何搞活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如今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几乎所有知名报纸都开辟了专版,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服务读者。但应在权威性、时效性和独家信息上下功夫,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具有生命力。 (五)、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稳定,劳动力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六)、政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需求空间广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而且有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纷纷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 工资决定 供求关系

关于农民工工资研究的现有文献主要围绕农民工工资歧视、微观层面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议题展开。已有研究较少涉及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本文根据近三十年数据,分析农民工工资变化趋势,探索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给予实证分析,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农民工工资变化趋势

(一)农民工工资走势

由于统计部门以往缺少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长期跟踪调查,因而我国农民工工资数据相对不足,研究人员不得不依靠其他途径估测农民工工资。结合新近公开的数据,本文定量估测了1985-2012年农民工实际工资。其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2002年实际工资相对稳定,虽然年度间经常性波动,但是总体上无明显的上涨趋势;2003-2012年实际工资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8-2012年实际工资迅速攀升,如图1所示。

(二)农民工与城镇正式职工的工资比率

由于农民工和城镇正式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不同,两者的工资比率随时间而发生变化。1995年以前,两者工资比率一直大于1,这说明,农民工的工资整体上高于城镇正式职工。1996年,工资比率开始小于1,反映农民工的工资已经低于正式职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比率持续走低,2008年达到最低值48.5%。2009年以后,工资比率有所回升,2012年,农民工月收入是城镇正式职工月工资的57.9%。

(三)农民工工资内部差别

不同的行业、地区、雇佣形式、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工资存在显著的差别。2012年,交通运输业的农民工人均月均收入最高,达到2735元;服务业最低,仅为 2058元,农民工就业的最主要部门―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是2130元。东、中和西部的农民工工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不断缩小的,例如,2002年东中西农民工月收入之比是1.14∶1.06∶1.00,2012年已经减少至1.03∶1.01∶1.00。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的月均收入低于自营人员;女性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低于男性农民工。农民工工资与其文化程度及是否接受过职前培训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工资与生产率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受劳动力价格和劳动生产率影响。如果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快于工资,那么,单位劳动成本不升反降,产品仍将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令单位劳动成本等于农民工名义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比。1985-1998年,单位劳动成本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农民工名义工资的增长滞后于劳动生产率。1999-2008年,单位劳动成本相对稳定,甚至略有下降。但是,2009年以后,单位劳动成本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农民工名义工资的增长开始快于劳动生产率。

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一)供求关系改变

在过去三四十年中,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劳动力供给也相应地发生转变。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人口出生率从1978年的18.25‰下降至2012年的12.1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12‰下降至2012年的4.95‰。劳动力供给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增幅逐渐趋缓。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甚至首次出现净减少345万人。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已明显放缓。如果以2004年为转折点,1985-2003年期间外出农民工数量年均增长率为16%,而2004-2012年期间外出农民工数量年均增长率仅为4%。通过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中积累的剩余劳动力多数已经转移出来,部分剩余劳动力由于年龄偏大或者健康原因不得不留在农村。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趋缓,因而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升了农民工工资水平。

2001年以来,宏观经济迎来一轮景气周期,2001-2012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劳动力需求相应地增长较快。“求人倍率”等于劳动力市场岗位空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是反映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2001年“求人倍率”仅为0.71,随后几年不断增加,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指标曾有所回落,但是始终保持在0.90以上。2010年,“求人倍率”首次突破1.00,2012年更是高达1.06,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偏紧,劳动力短缺。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异地流动受到严格限制,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1985年以后,经济改革重心转向城市,政策开始有条件地允许农民进城务工。1989-1991年,由于经济治理整顿,一度限制农民工盲目外流。1992年,针对部分地区出现了流动无序的现象,政策强调有序流动,外出劳动力需要交钱办理流动就业凭证。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劳动力市场迎来了一场彻底而痛苦的变革。由于经营不善,缺乏效率,一些国有企业被迫宣告破产,大量职工下岗。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雇佣者。由于农民工比本地居民更为廉价,因而企业雇佣了大量的农民工。但是,这一时期城市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歧视农民工的现象,一些城市在就业形势严峻时,农民工往往成为其排挤的首选对象。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逐步开放,农民工就业环境明显改善。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改善农民工境遇的政策规定。比如,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包括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着重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向农民工提供职业和技能培训,解决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因而,这一时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工资待遇也明显改善。

(三)保留工资增加

随着城市住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农民外出务工需要更高的工资来弥补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同时,取消农业税,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使得农民收入增加。这些都将提高农民工的保留工资,企业为了吸引农民外出务工,不得不增加工资。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国外研究宏观工资水平,常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或者工资曲线。然而,由于我国缺少针对农民工群体失业情况的定期调查数据,因而,应用以上方法研究农民工工资,条件尚不成熟。不过,由于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失业率是比较低的,例如,局部省份抽样调查表明,进城农民失业率仅为2.84%,其中男性失业率仅为1.13%,大大低于城镇人口失业率。因而,本文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保留工资是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会对工资施加向下的压力;反之,劳动力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则会推升工资水平。倾向于改善农民工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反之,倾向于恶化农民工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将降低农民工的工资。保留收入提高,可能会导致农民工工资上升;反之,保留收入下降,可能会抑制工资上升。因而,设立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

LnWt=α+β1×LnGDPt+β2×LnMIGRANTt+β3×LnINCOMEt+β4×D2003+εt

此处,被解释变量是农民工工资(W),解释变量包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来反映非农劳动力需求),外出务工农民工数量(MIGRANT,反映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农民人均非工资性纯收入(INCOME,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其中的工资性收入,表示农民工的保留工资),D2003(虚拟变量,反映2003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政策改善,2003年以后取值为1,以前为0)。除了虚拟变量之外,其余变量均取对数。农民工工资、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非工资性纯收入均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了调整。

农民工工资数据来自卢峰(2012)和2009-2012年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非工资性纯收入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外出务工农民工数量来自国家统计局盛来运(2008)和2009-2012年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区间是1985-2011年。运用SPSS16.0软件,估计结果如下:

LnW= 2.85 + 1.16×LnGDP-0.41×

(0.41) (0.17)

LnMIGRANT-0.96×LnINCOME+0.23

(0.60) (0.11)

×D2003

Adjusted R2=0.89 F=52.94 n=27

括号内为标准差。调整的R2为0.89,反映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除了变量INCOME(农民人均非工资性纯收入)之外,其余解释变量均高度显著。变量GDP的回归系数是1.16,这说明,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二三产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农民工实际工资将增长1.16%。变量MIGRANT的系数为-0.41,意味着外出务工农民工数量减少1%,农民工实际工资将增加0.41%。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23,说明2003年以后与此前相比农民工实际工资增加23%。上述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3年以后,农民工工资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但是,农民工工资的增速多数年份里低于城镇正式职工。农民工群体内部由于行业、地区、雇佣形式、性别以及文化程度不同存在明显的工资差别。农民工实际工资上升是多种经济力量互动的结果。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速度放缓,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是推动农民工工资攀升的主要原因。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营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三产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出农民工数量是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最重要的变量,这说明,劳动力市场供求力量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外,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政策改善对农民工实际工资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虽然理论上保留工资可能影响农民工工资,但是在实证分析中该变量并不显著。

未来提高农民工工资一方面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劳动力需求和农民工工资水平,因而经济增速应维持在合理的区间,避免经济增长的“硬着陆”,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政策。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仍不尽完善,依附于户口的城乡有别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随迁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尽快做好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城乡衔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劳动力市场趋势范文6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17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17个城市分布见表1。

2011年,监测城市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聘人员累计2068万人次,进入市场求职人数累计1956万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0.05。见表2。

分季度看,2011年四个季度,监测城市市场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平均每季度约517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人数平均每季度约489万人,平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

分年度看,2001年以来市场中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总体上保持上升态势,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求职人数的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市场中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始终保持在0.9以上,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2011年回升至1.06,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

2011年全国117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从全年总体情况看,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运行稳定。

从产业需求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从趋势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稳步上升。

分行业看,制造业需求旺盛,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比重趋于下降。

从用人单位需求看,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私营及个体企业用人需求比重趋于上升;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逐年下降;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用人需求变化不大。

从求职主体看,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是求职主体。从趋势看,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波动中略有上升,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波动中呈现下降;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总体上趋于上升,但近年来有所下降。

从年龄看,16~34岁年龄组用人需求量大,45岁以上求职人员就业依旧相对困难。

从文化程度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市场中的求职主体,市场需求量较大,2010年以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市场需求量回升。

从技能看,劳动力供需总量集中在初、中级技术等级;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职者均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能人才短缺仍较为突出。

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

从需求总量看,2011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8%、39.3%和58.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相对稳定。

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见表3。

2001~2011年度,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5.7%上升至2011年的39.3%,上升了1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72.5%下降至2011年的58.9%,下降13.6个百分点。见图2。

从行业需求看,81.7%的单位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六个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2.2%、15.7%、13.1%、8.9%、7.2%和4.6%。见表4。

与上年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从各年度情况看,2001~2011年间,制造业需求旺盛,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制造业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比重波动中趋于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在3%以内;建筑业的需求比重基本稳定。见图3。

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需求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6.8%,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仅为0.6%,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6%。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用人需求占76.1%,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其需求比重分别为22.1%、31%和11.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6.3%;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7.4%;个体经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2%;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4%。见表5。与上年相比,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从各年度情况看,2001~2011年,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11.8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趋势;私营及个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01~2006年间上升了7个百分点,需求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以来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基本保持在15%左右,变化幅度较小。见图4。

各类职业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2011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34%和32.8%,二者合计为66.8%。

从各类职业的求职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28.8%和30%,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8.8%。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分别为1.12、1.21、1.05,劳动力需求略大于供给。见表6。

从各年度情况看,2001~2008年,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旺盛,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以来有所回升。见图5。

求职人员分类状况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2%,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5%,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4%,其他失业人员占13.3%。求职人员中,外来务工人员占33.7%,其中,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分别占17%和16.7%。

与上年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本市农村人员的比重上升了2.9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见表7。

从各年度情况看,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中的求职主体(占70%以上),这两大群体的求职比重基本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动态势:2001~2003年,失业人员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回落,2003~2008年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略有回落;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则在2001~2003年间下降了5个百分点,之后不断上升,2003~2008年间上升了15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略有上升。

在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从16.5%上升至24.5%,上升了8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在2001~2003年间从21.8%上升到28%,上升了6.2个百分点,之后不断下降,2003~2011年间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见图6。

招聘、应聘条件状况

从对劳动力的性别需求看,6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略高于女性。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女性的求职业比重分别为54.9%和45.1%。从供求状况看,男性和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4和1.07。见表8。

从各年度情况看,2001~2011年间,男性和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女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高于男性;2009年以来,男性和女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之间的差距趋于缩小。见图7。

从用人单位的年龄要求看,86.4%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分年龄组,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体需求的63.4%,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约占28.1%,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约占35.3%。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青壮年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0.3%。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4.4%,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9%。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单位的年龄需求结构基本一致。从供求状况对比看, 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18、1.06和0.77。见表9。

从各年度情况看,25~34岁、35~4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趋于上升。见图8。

从用人单位的文化程度要求看,8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23%;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5%。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4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24.7%;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占34.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需求大于供给,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14。见表10。

从年度情况看,2001~2011年间,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01~2006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波动中略有上升,2007~2009年趋于下降,2010年以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市场需求量回升。见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