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论文范例6篇

预算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1

(一)学院内环境的改变

内环境发生的改变主要是教育、公共财政在体制上的改革以及筹资方式的改革。政府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完全控制着高校的办学体制,但是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驱使其倾向自主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已经在后勤全面开启,学费目前是全国各高校的重要经费,飞行学院由于扩招导致需要新校区的建设,贷款规模正在急剧的扩大着。部门预算近年来要求基本项目的收支以及后勤的预算都应独立的进行核算,零余额的账户信息需要设置相应的科目。政府的制度管理下的款项的采购及其预算要直接付给供应商,业务也有更改。

(二)学院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学院需要准确的核算出相关的收入和费用过去飞行学院所用的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准确进行,有些尚未支付的债务需要承担,但是报表以及账簿却无法明确的体现,这对于防范财务风险是十分不利的;应收的学费以及尚未收到的学费不能被提供信息,能提供的只是收入;有的收支是跨年度的,在实际首付现金时需要加以确认,但是无法分摊于不同的年度,这很容易导致结余不实或者是年中转事项的错误处理。

2.减值和折旧在现行的制度中不适用于固定资产但这却许多信息失真、相关的教育成本无法如实的被核算,固定资产被补偿十分困难,无法被后勤使用。曾有关于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试行监审办法中提过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作为教育培养成本的一部分的,这与现制度大相径庭。

3.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导致飞行学院内部出现了两个会计主体,即事业经费的核算和基本建设会计,这十分不利于基建和自建的成本以及资产核算,期末时高校是需要编制两套报表的,每一套都无法反应资产、负债、收支的整体面貌。

4.会计的科目设置过于简单也十分影响工作进行。

5、财务报表的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信息量始终过于简单也是影响报表质量的,导致报表不能完全纰漏信息。

二、预算会计与高校财务会计结合的具体模式

(一)会计制度和报告的分离

适当的分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能更好地满足教育领域的要求,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就需要分成两套,预算会计仍然是采用现金制,财务会计则是采用全责发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供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报告环节需要分别提供,使用者对这两者的报告的信息要求不同。

(二)核算的融合

在学院日常核算中,需要设计一整套科目体系,其中包括预算科目和财务科目,当遇到两者有相同的业务需要处理时就按照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月末的汇总要结转到预算的账簿体系,当两者处理的业务有不同时就按各自的体系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月末编制预算报表。

三、预算会计和高校财会结合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预算会计体系的重构政府管理的现行规定

对学院预算会计的设置体系有明文规定。预算会计不需要在其体系下设置完整的账簿,只要按照现金制反应收支即可,因此,预算体系需要设置的总账科目有:收入、支出、结余、累计净结余。

1.预算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收入,确认口径可以和财务会计的一样,这样一来报表编制轻松了很多。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对于高校的收益影响不大,是非财政性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收入可以按财务会计体系的收入直接确认,无须再做调整。在学院确认预算收入时借方可记“预算结余”,贷方可记“预算收入”。

2.两者在支出的确认中存在差异,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支出、在建工程的确认支出、无形资产的确认支出等方面。在财务体系中不会将这些确认为费用,在预算中却不是。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面前者确认为费用,后者不再确认为支出。如果飞行学院的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的形式取得的,应该在支付时认定为预算支出。

3.无形资产所应用的实际情况不同摊销方式不同,用于事业的价值一次摊销,用于经营活动的价值分期摊销。制度的改革后,统一了现有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上与购置固定资产一致,无形资产的支出在预算支出中确认,确认后的预算支出应借记“预算支出”,贷记“预算结余”。

4.预算结余在预算体系中属于平衡性的,反应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是在未来会计期间里可以使用的。5.累计净结余科目所表示的是累计净结余的数额。在年末学院应该讲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余额转入累计净结余科目,借记收入贷记累计净结余,同时借记累计净结余,贷记支出。结转后收入和支出无余额。

(二)财务会计体系的重构

1.当购置固定资产时并不确认支出,而是需要资本化的相应处理,使用期间必须提折旧,记在当期的费用中。无论是用于什么性质的活动,取得无形资产不需要确认支出,直接进行资本化的处理。自行建造的固定性资产时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的,借方应记在在建工程,在工程结束时,需要转到固定资产,记在建工程在贷方。

2.关于资产类也有相应的调整,原来的各项基金综合的改为长期性、限定性、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分别反映长期资产形态的净资产、有特定用途的净资产、无特定用途的资产。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需要用权益法。

4.费用类的科目需要分类,分别表示不同的支出用途,科目记做某某费用。为了方便反映关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总账下要相应的设置二级科目。

四、总结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2

预算评价考核是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考核,完善的评价和考核制度能够调动起各部门积极的参与办学活动,并能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当前的高校预算管理中,预算评价考核工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指标考核体系。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加强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为高校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契机,高校可以借此机会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体系,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管理工作小组。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和组成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按照严格的预算管理组织程序开展工作。

(二)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在当前的高校预算编制中,存在着严重的经费浪费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应该建立学校——各教学单位、部门——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经费分配管理模式。

(三)要严格的遵守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原则: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保证重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成本核算原则,全面完整原则。

(四)科学的进行预算编制

当财政部门给高校的财政拨款下达之后,高校可根据财政拨款的数额编制部门预算,同时还要进行校内执行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编制完成的依据是对已经完成的校内执行预算编制的汇总分析,而且对于学校的收支,新高校会计制度将其纳入了帐套体系核算,这样一来,根据预算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就会更加的完整和全面。

(五)科学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的预算编制既要符合高校发展的要求,还要符合财务发展状况,因此要科学的选择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选择的方法有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

(六)完善预算的评价考核体系

高校完善的预算评价考核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业务预算考核与评价、财务预算考核与评价。业务预算考核与评价的侧重点是考核校内各部门的业务完成情况,财务预算考核与评价则是对整个学校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的考察。

三、结论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会计;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政府支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其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延伸财政支出监督职能,规范政府消费行为,从源头抑制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宏观经济改革的一个兴奋点。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需实行配套联动式的改革,尤其是要完善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

一、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弊端

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使得现行的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致使政府采购难以实行规范化管理。

1政府采购资金运动过程与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不适应

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是根据机构设置与经费领拨关系制定的。每年财政部门按预算指标和各单位用款进度,层层分解与下拨,年末又层层上报经费的使用情况以编制决算,同现行国库制度共同实现对经费的拨付和支出。这种方法在政府采购方面没有实现采购人和结算人的相互独立,使合同的订立与执行过程中缺乏对资金流动必要的外部监督,容易出现资金挪用、拖延支付等问题。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不再简单按预算下拨经费,而是按批准的预算和采购合同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货方拨付货款,此规定完全改变了政府采购资金的运动过程,将过去的财政拨款———用款单位采购———财政审查,这种事后监督模式改为了用款单位申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审批———政府采购中心采购———用款单位验收———财政结算。由于现行会计制度还没有和政府采购资金运动实现一致,也没有对相应的会计业务进行统一口径的核算,从而导致各地的采购实体在账务处理上不统一。

2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滞后于会计实务

近年来,作为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政府采购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之中,这势必影响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方法,但预算会计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新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政府采购都缺乏规定,政府采购如何列报支出,是否应在行政事业财务制度中增设有关政府采购内容,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从而使各单位难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全面核算和反映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政府采购会计管理滞后于政府采购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3预算会计体系下的现收现付制影响政府采购会计核算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除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都实行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入账的依据,但在实际的政府采购中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一是政府采购的实施,存在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出现了货物已到,发票账单未到款未付的业务,也出现了货款已一次性支付,但货物尚未到达的业务。在物资采购的货款支付方式上,可采用一次付款、分期付款,或按合同规定在采购完成后,要保留一部分尚欠由以后支付等方式。在现收现付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却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不利于对各项物资进行全面管理;对仅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能按拨款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显然不能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确切地反映。二是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尤其是对项目工程,通常是集中进行决算,当年拨入的专项经费,如果不能及时付款,只好当作“结余”转入下年,使年终结余出现虚增。这种做法极不规范,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三是不利于进行准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不利于对政府采购效率和绩效的考核。四是不能预警某些决策的长期影响,难以全面地反映政府采购状况和提供关于政府采购行为的长期持续能力的信息,不能将政府采购的成本与绩效配比,难以满足更加注重成果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4没有建立科学衡量政府采购成本效益的指标体系

政府采购既要讲究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讲究经济效益。研究政府采购成本效益的内涵和外延,制定政府采购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对于科学地评价政府采购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采购效益,促进政府采购向纵深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科学衡量政府采购成本效益的指标体系。

5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全面反映政府采购状况

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只能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没有提供政府采购的营运业绩及会计信息,相应的财务报告没有体现政府采购的数据,不利于对政府采购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在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下,预算单位会计报告主要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必要的附表及会计报表说明书组成,其格式未涉及政府采购的有关项目,从报表中无法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规模、金额、所用资金性质等,在固定资产报表中也没有体现政府采购的情况,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单位政府采购的情况,无法披露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和调整方向

1实行政府采购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实行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后,采购资金不再层层下拨给用款单位,而是直接支付给供货商。因此,需要对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直接支付及其核算办法,以适应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需要。要增设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目前政府采购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和其他收入,国内外贷款与捐赠款,各级政府规定的其他资金等,但实践中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在短时期内无法完成。作为一种过渡措施,设置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因为所有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都要存入财政设立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所有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都只能从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中支付,这样财政就能对政府采购资金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监督与控制。财政部门掌握资金支付权,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

2政府采购引用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在本期实际发生为标准。因而它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水平,是国际公认的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预算会计体系还不完善,预算会计准则还未制订,现有从业人员的技能有待提高,因而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一步到位”地将预算会计基础全部转为权责发生制,而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先从政府采购引入权责发生制,待时机成熟再逐步过渡。政府采购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准确地核算采购货物的支出情况,尤其是对跨年度的工程支出能进行更准确地核算,更好地实现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配比和协调。超级秘书网

3制定更完整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资料的高度浓缩,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应在现行的月度和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政府采购的项目和内容,以全面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规模和金额,更好地进行预算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4建立政府采购成本效益指标体系

成本效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互为条件,相伴共存,又互相矛盾,此增彼减。政府采购成本既包括直接的、有形的成本,也包括间接的、无形的成本。因此,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意义深远。与政府采购成本分析相对应,政府采购效益也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直接的、有形的效益;二是间接的、无形的效益。为了准确地反映政府采购的成本和效益,必须建立科学的政府采购成本效益体系,既反映政府采购过程本身直接的、有形的微观成本效益,又能囊括政府采购广泛而深远的宏观成本效益。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成本控制,降低不合理费用开支,提高政府采购的成本效益比。

[参考文献]

[1]张弘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新机制[J]中国财政,2004,(11)。

[2]阕辉论政府采购财政效益及其对策[J]中国政府采购,2003,(4)。

[3]张凯军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几个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5)。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4

预算会计在我国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处很多自己鲜明的特色。预算会计的计算方式区别于营利性企业的会计计算方法,本篇文章总结了四点两者的不同之处。

1.二者的计算对象不同,企业的会计计算对象就是营业性的物品,而预算会计所计算的对象就是一些非营利的物品,具有非营利性。

2.会计计算的目标不同,政府部门以及这些非盈利性机构主要的预算目标就是企业的收支。是通过会计计算、监督完成的。

3.计算遵循的原则不同,进行预算会计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非营利性机构所计算的内容还有拥有的会计资源会受到外界以及内在的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资产总额基础上,强调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总额对应,强调专款专用。

4.二者的会计基础不同,这里说的会计基础就是会计处理基础。预算会计处理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的标准。

二、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建立

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和非盈利机构所使用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大部分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苏联得到经验所成立的。在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预算会计体系经过了几次较大的改革,但是总体预算体系的核心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从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建立的大环境来看,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社会主义制度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很多学者认为,政府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政府的预算会计体系就是披露政府预算运行情况的一个信息平台。作为既得利益的所得者通常指的是政府内部利益获得者、立法机构与监督机构的代表,通常指的是这些系统的高层官员,这些人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利来制定游戏规格,由这些人所建立的各种制度偏向自己人是必然的。另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影响预算会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指的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立一个独立的帐户系统,国家中一切的财政性钱财都会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搜缴、支付和管理。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预算体系的发展就带上了很强的社会主义色彩。所有的政府收支可以全部统一到一个大的支付平台之下,解决了财政总预算会计系统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缺乏对接的问题。建立先进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本身是为了有效地记录和控制特定主体法定预算系统预算运行的全过程,确保政府等非盈利单位的法定预算得到有效地执行。建立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实际上是有一套具体路径可循的,即对现有的预算会计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预算和后期开支的透明公开化。首先,目前我国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资金周转情况,由于各种客观情况的影响,实际收支与预算相差较大,也就是说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预算制度的认识程度不够,预算往往不能有效对政府的花销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必须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政府财政体系,用来保证预算会计体系制度的认真执行。其次,建立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各级政府预算核算标准的一致性,对总预算与子预算项目进行协调,保证预算会计制度上下的一致性。最后是对政府和非盈利部门的预算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细化政府收支分类醒目。2014年,我国对现行的预算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政府的收支进行细化,改变过去"糊涂账"的局面,从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来对政府的开支进行约束,真正实现了预算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十分长远的影响。我国的预算会计目前还处于不断改革和逐渐发展的阶段,建立真正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预算制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预算会计在我国政府和非盈利部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列出了几个比较重要的。

1.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会计实务。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的进行会计体制的改革,不断的完善预算会计体系和制度,这样一来会促使我国的预算会计的方法产生变化并且在财务报表的内容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和改进。目前,我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和体系以及现行的政府单位的财务规定对政府的采购现象都缺乏管制制度和准则。对于政府采购如何列报支出,是否应在行政事业财务制度中增设有关政府采购内容等相关问题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这样就造成了现在政府单位难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全面核算和反映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伴随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政府的发展,这种会计管理落后于政府采购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亟待解决。

2.报表中财务支出内容缺乏全面性。在当今的会计制度体系下,财政支出仅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当前时间段已经产生,还没有完成现金支付的部分,同时也不包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偿付,但是归为之后年度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国债及借款利息等。这种情况致使,一定时期内财务支出被低估,反应不全面。造成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出现虚增的现象,对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有阻碍的作用;可能导致国家经济政策的错误;同时,还造成了有关的债务信息被隐藏,不利于国家财政风险的防范。

3.成本、费用的核算出现失误。基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支付现状,作为费用确认的依据,对于当前还未进行现金支付的款项不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在目前的预算会计中就没有反应,造成行政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不能进行完整地进行债务的核算,阻碍了政府部门对有关人员或部门进行考核。对从事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来说,虽然经营性业务要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两种业务的计算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开,费用难以合理分摊,成本的核算很不准确,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不能使预算内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为了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准则体系,解决这些问题,弥补现存的缺陷,经过研讨,总结出了三点举措建议。

l.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规范权责问题。进行预算会计,实施权责发生制,这种方法是对政府财政的管制还有责任的落实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伴随着会计改革,也成为了政府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方向。严格按照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要想进行收入信息的确认,只有在政府提供相关服务的时候才可以,并且只要政府接受了相关的服务,相应的就应该履行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才能够相对系统的显示出政府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相应的实施结果。综合考虑我国会计系统的情况,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实际情况,对应收和应付的款项进行确认。实现各个环节和各个时期的财务收支平衡,明确政府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规范征服财务报表形式,建立完善的报告体系。财务报告是对一定时期会计信息的总结和审核。纵观国际会计改革史,几乎每个国家都充分考虑了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对比较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为的就是通过完善的体系能够更全面的总结会计信息,反应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务的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的流动情况。

3.采用部门预算的方法。部门预算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一种预算编制的方法了,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国家,这种方法是政府各部门编制,并且交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最后才能通过,它是用来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这也就是说,部门预算是包括了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共资源还有相关的非营利性收支。这里必须要提及的就是在部门进行预算的时候要遵循的准则:将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按部门编制预算后,能够非常清楚的反应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应用状况,这种方法取消了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5

(1)政府部门的债权债务信息没有在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找到相应的对应位置

我国政府在近几年的发展和改革过程经常以国债和地方性债务的形式作为调节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政府债务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地方财政和金融生态体系。但是这些债务信息作为地方财政管理中的一重要内容却没有在预算会计信息中发挥重要的、明显的作用,这成为影响整个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这在地方债务的管理中也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有的政府无法从预算管理中合理规划自己的债务,造成举债过多,债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财政管理的真实能力。同时这也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2)核算科目设置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环节

近几年由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财政管理实务,这些在预算会计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管理科目设置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都在管理过程中造成了财政管理上的诸多不便,这样的条件下造成了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事项不能及时的作为财政管理的基本信息出现在正常的事物性管理过程中。因此,核算科目设置应当将这些新增业务内容囊括在内才能符合当前的财政管理发展形势。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预算科目设置必须在适应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其在发展过程中制定适应各种变化的核算科目调整机制,帮助其发展质量的提升。

(3)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冲突

未来我国政府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和财政状况改善的一项重要措施。而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尤其需要财政预算管理,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规划好投融资的力度和方向。而现行的预算会计信息对这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确切的说投融资制度还没有完全成为影响和提升整个政府工作的关键所在,这为我们的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基础和机遇,成为整个政府财政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和影响。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尤其需要将政府投融资管理能力与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建立打造相互联系的桥梁。

2现行预算会计存在问题的完善对策

()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应当能准确反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财政管理的能力和对经济调节的控制力。当前,一些核算体系中的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算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正确面临整个经济状况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并在这样的程度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原因所在。为此,政府必须以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完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具体工作中应当组成专门的改革小组,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重新评估。对于符合当前财政管理情况的制度条框应当保留下来,而对于那些由于时代因素出现的漏洞、偏差等问题应当根据当前的状况提出实际改革政策和原因。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具有时效性的完善策略和对策。

(2)预算会计制度中应当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债务信息应当成为预算会计体系中管理和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在具体的制度中应当引入债权发生的核算方式,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使之与预算会计制度相互对应。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政府在发行债权或者其他形式的债务过程中必须对具体内容和数额做好严格预算,并应当依据预算作出改革调整的具体措施。这有利于我国政府债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实际应用这些债务基础的关键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也应当成为影响和提升这些债务的关键原因所在。

(3)完善预算会计科目的设计体系

预算会计制度中核算科目也是影响预算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在其基础上按照他们的过程使之相对应。就预算会计制度本身的性质而言,它的核算科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支出项的增加而不断调整的。当前我国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些支出状况之所以没有在预算体系中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对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预算会计制度中的这些内容没有预算科目的设计和设置。因此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努力措施,并且这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提升作用,成为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和基础支撑。

(4)加强预算会计的核算制度建设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6

(一)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经营预算等等,通过各个预算的整合形成了企业的预算体系。预算能够将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量化,并帮助企业经营者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预算管理不仅使得企业中的全部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同时还能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应变能力,并为企业顺利发展提供保证。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自身具备很多作用:加强内部联系。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统一组织活动,让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不同项目和环节更加全面地联系和了解,能够加强企业不同项目和预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优化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管理将很多预期目标进行综合预算,保证企业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并不断完善目标规划,能够使得绩效评价体系更完善地建立;为员工的工作提供动力。预算时,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发展预测,防止出现经营、投资等活动没有依据,通过可以帮助企业工作人员更好地发展。如今,预算管理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并且为企业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通过制定、管理、评价、鼓励等手段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指利用货币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的预算进行系统地整理和记载,并制成会计报表,从而成为企业经营中可参考的数据。会计核算的主要方式有成本计算、复试记录、登记账薄等。这些方式通过将会计要素进行监督从而达到某种效果。会计核算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全面性。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很多的计量工具,同时还需要一些不同的度量。这些都能在会计核算中起到作用,利用此项工作能够将企业的全部财务支出和收入以及不同的经营环节中所形成的资料和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形成财务记录。这种记录较为全面和综合;整体性。会计核算需要将所有的会计对象进行记载,需要保证数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会计核算会很好地将所有的数据连续计算,不会间断,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全部内容形成一个整体。

(三)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差异

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在使用方式存在差异。预算管理的使用方法较多,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项目特点使用相适应的方式,而会计核算的方式是比较固定的,不能随意进行改变;其次,管理内容不同。预算是将企业的所有活动进行调控,并且着重于组织配置,而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一种体现和描述,注重于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后进行核算;最后,预算管理只是企业自身的工作,而会计是有法律限制的,需要履行法律规定。

(四)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联

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首先,两者的工作目标一致。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完成预期目标,并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两者的方法形成有共同点。预算管理及会计工作都是通过对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量化,并通过计算、采集、整合等方式操作;最后,两者的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不同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预算和会计两者虽然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但是有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企业只有将两者协调统一,并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财务管理工作服务,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和项目进行预算和规划,并优化管理环节和相关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重点是为了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的决策影响。目前,很多企业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预算过程中,没有将理论更好地联合实际,对于预算较为粗糙和随意,没有仔细并制定计划。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应将各个预算进行量化,而很多企业预算时,忽略了这一点,对于战略预算过于关注,没有为预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这项工作的性质、目的和具体内容不够清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不能很好地应对企业的预算工作和变化。

(二)对预算管理的运用不规范

预算管理需要按照数据进行具体的操作,而在具体预算时,企业多使用原来就存在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各个部门制作出来的。然而很多部门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制作出来的预算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不是很大。如果企业应用了这些原有资料进行接下来的预算工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保证高质量且准确的进行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较为重视,同时预算对象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汇总,然而企业在此工作中,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财务和资金状况,因此使得新一轮的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现实意义。在预算时,运用方式不科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运用过程不够规范。

(三)预算管理的市场消息获得滞后

由于预算管理中的编制难度不大,程序较少,因此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市场的讯息反应,使得具体操作时,不能针对如今的时代变化进行有效地预算,且预算方式和规定经常更改,由于企业是不断地发展的,其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市场信息来进行战略和政策的更改,如果预算工作不能及时更新市场变化,就无法让让企业更好地制定战略和政策。工作人员在具体预算时,没有固定的参考规定,因此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预算成本,形成的预算没有实际作用,不能真正地为企业带来价值。预算如果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会导致整个财务管理混乱,无法将企业的筹资、投资、成本、管理等财务状况及时整理并汇总,企业无法更好地根据数据了解其经营状况,并影响了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这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存在着更多的压力,无法迎接挑战。

三、企业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使用现代化管理方式

企业应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现代化管理方式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相结合。可以引入电算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算过程和工作量,使得核算工作简单化,这样能够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经历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预测、调整和研究。同时,利用会计核算能够弥补预算管理的不足,将工作做的更加仔细和精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和网络时代,企业应该明确高科技的重要性,组织员工学习关于两者需要的软件,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避免员工产生太大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无误差性,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核算和预算中。

(二)协调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并规范运用

企业应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相互分离,并单独运用,通过采用预算编制实现二者的完全独立,并协调两者的关系。工作人员应先将会计核算的结果算出,通过处理写进预算表格中。考核时,应利用数据和信息进行参考,即以会计核算为依据,而预算管理作为主要重点工作。由于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其较为重要,然而如果没有足够和细致的数据提供,就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以上的方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以帮助两者独立运作却相互协调,以为公司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预算工作时,应使用最新的企业经营资料,让专业部门进行表格和数据的统计和制作,确保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及时更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形成一个集预算和会计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实现运用的规范化,以真正地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服务。

(三)结合预算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使用差异处理

企业经营中,通常会利用会计对营销、生产和收支进行预算和处理,预算时主要以生产经营中制定的具体战略目标为依据。企业需要衡量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按照一定得标准再一次预算,这样才能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责任预算为了明确划分员工的责任和负责项目,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问责,遵守责任履行规定,并制定科学的工作分配方式。在进行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时,制定合理的转移价格,能够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掌握预算工作的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和会计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结合这种差异制定差异处理法,并理解差异的存在。首先,为会计核算设立独立的科目,将模糊的事项集合,并全面记录,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在进行判断;其次,定期对两者工作进行讨论,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仔细分析;再次,已经分析出的责任差异可以利用预算和核算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不可预计中记载模糊责任人差异,并充分考虑到前期模糊事项的各方面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在两者单独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并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在掌握自身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进出上制定有效战略,并保障顺利地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