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1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109)

摘要院发酵工程是将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学科,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研究以建设发酵工程课程的网络视频课程为目的,探析了该课程的建设目标、课程体系和网络视频课程网站建设体系,从而为其他课程的网络视频课程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

关键词 院网络视频课程建设;发酵工程;生物技术;网站建设;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院G642.4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72-03

0 引言

发酵工程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是将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学科[1]。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将本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的理论知识整合,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验和实践中转化和运用,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本研究拟从发酵工程课程的网络视频课程建设角度出发,探析网络视频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体系和网络视频课程网站建设体系,从而为其他课程的网络视频课程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性的指导。

1 网络视频课程建设的目标

发酵工程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是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2]。因此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思想要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1 以学生为中心,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和改革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课程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发酵工程的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录像以及其它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依据网络视频课程学习进度,网络课程网站链接资料和文献的查阅程度以及依据这些材料抽取学生授课讲解并形成综述性的报告和进行课堂的讨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和授课报告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跟进、督促和评分,实现翻转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 依据网络视频课程建设,建立发酵产品的发酵工艺的仿真实训系统和考核自测系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视频课程,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学习了产品发酵工艺流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同学们思考和运用理论知识,在网络视频课程建设中加入不同发酵产品(或不同发酵形式)的发酵工艺流程的仿真实训系统,使学生通过在线模拟和设计各个产品的发酵过程,同时考核自测系统实现学习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通过网络视频课程建设的互动板块,建立专题讨论区和工艺设计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板块,建立学生问题和发酵企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专题讨论区,题目由教师拟定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和教师可在业余时间提出问题、参加讨论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针对旧工艺进行改进以及新产品工艺进行设计优化,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开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 课程体系

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体系构建也要与目标相互呼应。该课程体系分为3 面2 主1 线[3],3 面指《发酵工程》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3 个方面;2 主指在3 面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发挥学生和教师的能动性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1线是指以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寅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大培养寅发酵设备选择及工艺条件控制寅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方法和设备寅发酵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为主线。在《发酵工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过程中,均以1 线为主线,在各个内容讲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相互交错的教学网络,使学生有线可抓,有线可依。理论教学依据1 线设置为5 个理论模块+1 个实践运用,如图1所示,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授课过程的模块化内容。这个框架性的体系容易使学生宏观上掌控课程知识点,理顺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以及各个模块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使学生的讲解授课以及报告和课堂讨论等过程也会条理清晰,运用自如,从而实现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3 网络视频课程网站建设体系和实际效果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18-03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贯通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贯通,其关键与核心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为例,对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

一、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一)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和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的设计理念。

(二)培养职业能力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力本位”,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三)贯穿整体设计的原则

确立整体设计的原则,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要科学划分教学内容,避免“中职教学计划+高职教学计划”的简单叠加组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中职入学学生是初中毕业,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程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职业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

二、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条件和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首要条件

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为行政监督管理和技术监督管理。通过市场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中以质量检测为主、质量管理为辅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岗位,培养胜任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职业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主要有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和药品质量管理等,从事的核心岗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相关岗位有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等。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具有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资格。因此,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必须达到高级工的标准。

三、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贯通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的高职教育,又不同于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高职教育,其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应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训练规律为依据。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上海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高职贯通的学籍管理分两段实施,贯通培养试点方案要一体化设计,不分中高职阶段。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实施分别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开展,因此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可以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两大教学平台和在两大教学平台上实施的课程模块。利用职业递进的课程内容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3]。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简单的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叠加,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模块设置为文化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养成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内容采取职业递进的方式: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课程内容整体分成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养成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和训练。在具体课程上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分为基础、提高等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整体融合;第二,实现中职与高职、

知识与技能、基础与核心、食品与药品的整体设计;第三,实现专业基础向专业核心、基础技能向核心技能、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中级工知识技能向高级工知识技能的分层递进;第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采取“学习—顶岗实习—学习—顶岗实习”的设计(5131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在每个学期教学中,实践教学按照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实施常规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德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五年制高职药类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7-49.

[2]童宏祥.上海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1(18):9-13.

[3]孙睿.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0-91.

Integration Design of the Run-through Curriculum System for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ANG Cai-mei1, LU Guo-min2, DING Yong1, TONG Qing1

(1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2.Shanghai Pharmaceutical School, Shanghai 200093, China)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石膏工艺品;行业发展;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课程实践

前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所居住的环境绿色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石膏工艺品作为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备受市场认可,已成为行业市场上的宠儿。随着石膏工艺品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成为企业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顺应社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则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从专业的眼光认识石膏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转变,将成为培养该行业所需人才的主题。下面将从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开展石膏工艺品制作课程,以及搞好其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一、石膏工艺品概念及发展现状

石膏工艺品是以石膏粉为原料、用模具制怍出的工艺产品,广泛用于宾馆、饭店、商场门面、城镇家庭室内装饰、装璜。石膏工艺品具有价格便宜、艺术性强、防火阻燃、防蛀防腐等特点,是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的艺术产品。现如今国内有多家石膏工艺品彩绘店陆续上市,行业市场前景一路看好。

二、结合中职生特点,开展石膏工艺品制作课程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能接触到专业艺术类课程,到校以后表现出对这类课程学习比较排斥,他们的性格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进行石膏工艺品制作课程教学的时候,需注意如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工艺品制作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新课导入。例如:制作石膏工艺品的前期,可通过播放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认识世界各地的民俗工艺品,了解各种工艺品的色彩搭配、作用、象征意义等;然后,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展览馆等地方实地考察、搜集素材,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筛选出自己感兴趣同时又适合用石膏材料制作的成品效果图,制定出具体尺寸,绘制制作草图,以此模型效果为蓝本进行最后阶段的实体制作。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工艺品制作课程的环节复杂,以个体为单位的制作形式,能力非常有限,远不及小组协同作战、集思广益所发挥出的团队优势。而不同的学生在家庭背景、思想倾向、素质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存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还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相去甚远。建议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即可增进学生与学生彼此的交流,还能更快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大有裨益。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强化小组的团队意识,在每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任务,担任一个适合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时的组织负责者、资料收集者、记录者;课堂发展过程中的汇报者、评论者;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材料准备者、模型设计者、手工制作者等。细化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体优势。在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工作,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容易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至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少数尖子生表演的舞台,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与积极性。

在石膏模型制作完毕之后,各团队派出一名代表,上讲台进行作品展示,讲解本组同学作品的创意思路和制作过程,包含作品具有的特性、优缺点,在不同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等供大家参考。大家面对各组作品,各抒己见,摆脱了以往课堂上的紧张与不安,最后由教师对石膏模型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尝试创作各种造型的石膏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不言而喻,还能帮助他们及时找到制作过程中的不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动力。

三、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1.主动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

初步建立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例如我校与区内几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校内工艺品实训车间,实现生产与课堂的“一站式”直通。学生在校能掌握石膏工艺品的全套制作环节,上到生产线同样也能按步就班的参与企业生产,并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适应各工序流程,掌握操作技巧,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为了让学生作品进一步与市场接轨,我校学生制作出的石膏成品每周定期在校内举办的“BOSS DAY”(学校学生创业日)中出售,这些作品造型新颖,色彩绚丽,价廉质优,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与此同时,定期聘请合作企业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到校指导,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对从理论到实践、从想象到现实,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同时,对于提早熟悉市场环境、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需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帮助学生赢在起跑线。

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加工真实的生产任务、接受企业式的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在合作中,校企双方资源互补,实现了互利共赢,达到了“以教促产、以产育人,产教结合”的目的。

2.校内加强实训,校外加强实习

在加大校内实训基地投入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去工作学习,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业与就业相结合。

在以往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办学机制不完善、疏于管理,以至于有些地方完全以生产为主,基地成了生产的车间,学生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有些基本失去了生产的功能,成了“消耗性”的实训基地;还有些则因为没有严格制定监督考核制度,学生没有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实训目标,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安排到基地进行见习,学生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

为了杜绝出现以上情况,我校现与区内多家石膏工艺品企业签订合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为这些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为此,企业应邀参与我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学质量监控,把课程评价标准与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教师严格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做好教案、作业检查批改等工作,把握教学进度。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结束语

近期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中,空前强调绿色产业建设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我们中职学校来说,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是开展并做好这一课程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习,都应当把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新型的绿色环保艺术产业融入到我们的中职教育,搞好教学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王桂雄.我国石膏产销状况分析及今后发展趋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5-60.

[2]王祁青.石膏装饰制品制造与石膏工艺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0-70.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专科院校 食品机械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6-01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一线就业为直接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更加系统的介绍专业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分析实际生产问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1]《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类专业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综合运用能力。目前,该课程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考前突击,应付考试,教学效果一般;而一些学者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2],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空缺。

一、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内容完成后,集中一段时间,以单独或分工合作的形式,绕某一设计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图等步骤[3],完成既定任务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具体作用如下。

首先,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融会贯通的过程;其次,培养学生对文献材料的收集、整理、再加工能力;再次,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和创新能力[4]。

2.课程设计流程

课程设计主要由选题、指导与管理、考核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选题是关键,指导和管理是过程控制,考核是最终的检验。

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实施

1.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为《**生产线设计》,拟从焙烤、饮料等常见食品中选择一个或一类产品,结合其生产工艺特点,制订生产方案,选择、装配生产设备,完成生产线设计示意图,形成设计报告书及答辩PPT。

1.1设计报告书应涵盖以下内容:(1)产品方案,包含产品名称、配方、工艺参数等;(2)生产方案,计划年度或月度产量,班组生产产量及人员需求;(3)生产线设备,包含设备选型,拟定选用厂家报价等;(4)生产线示意图;(5)物料衡算;(6)投资估算与利润预测等。

1.2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报告内容要求:产品方案应符合食品加工科学要求;生产方案和设备应科学合理;物料衡算可只考虑生产消耗;投资估算和利润应符合基本财务准则;(2)设计报告格式要求:设计报告最终形成word文档,按毕业论文格式整理;(3)设计报告不得出现雷同卷,否则不计成绩;(4)时间要求:答辩前一天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设计报告书,以及答辩PPT文档。

2.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管理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首先,下发设计任务及要求,组织学生选题,拟定设计方案和工作计划;之后,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生产线设计;然后,撰写设计报告,制作汇报PPT;最后,举行答辩,评委评比。

设计过程中的教师指导采用现场答疑和在线答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安排老师在固定时间在教室针对高难度及公共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同时通过微信和QQ群等网络工具构建学生自我讨论和教师点评指导的在线答疑平台,随时为学生答疑,解决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并最终根据出勤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3.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考核从平时表现、设计报告、答辩成绩等三个方面分别计分,满分100分,其中平时表现占10%,设计报告50%,答辩成绩40%。最终课程设计成绩以40%权重计入课程考核。

3.1平时表现是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出勤情况综合给分,由指导老师给出。

3.2设计报告成绩按内容、格式、科学性等三个方面分别给出成绩,且以给定权重合计得到报告成绩,评分要求如表1所示,该部分成绩由指导老师给出。

3.3答辩成绩于答辩结束后由三位评委老师按照PPT制作、问题回答、个人仪表、语言表达等四个部分分别给出,各项之和为该评委总分,最后取平均值即为该生答辩成绩。

三、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实施中的问题与讨论

1.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匹配性问题

《食品机械与设备》作为食品类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此时食品专业课程学习并不充分,只有《食品工艺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同步开设,这使得食品机械课程设计的开展出现系列问题,影响了课程设计的最终效果。课程设计规划时可整体考虑专业课程先后顺序与衔接,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学生材料收集整理能力亟待提高

实践表明,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欠缺,特别是对学术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能力,部分学生在设计开展前从未了解过文献资料。通过课程设计的开展,普及了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方法,为学生以后求知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课程设计之初,学生普遍表现态度不端正,出勤情况差,缺乏必须的职业素养。课程设计中通过企业生产流程的模拟、工作态度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多次实践证明,食品机械课程设计深化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宽度,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就业中的竞争力。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大专院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亚珠.调整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结构[J].科技信息,2012(35):301.

[2]段续,朱文学,张仲欣.食品机械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科技咨询,2009(26):201-203.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5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为例,设计和探索了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结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大学生对知识、教育教学、教师、学院和母校的记忆和印记效果为特征,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学习效果。通过印记课程的实施,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单元特色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创新考核方式为一体的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单元教学

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评价高校教学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专业技能好坏关系就业和创业,因此,探索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可以提高大学生和社会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可度,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升高等院校专业特色的知名度[1-2]。同时,适当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他们选择这个专业求学的初衷,解决学不知所、学无所用的教育矛盾[3]。《发酵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技术方向重要的必修课程,以酱油、豆酱、食醋、腐乳、豆豉和丹贝等传统发酵食品为主要内容。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各章节既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较多,通过课程的学习,既能满足学生对发酵专业方向的技能需求,又以点带面,掌握发酵食品行业知识。据此,《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创新和新型的授课方法设计,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思考内容。所谓印记课程教学,以在课程的传授者(教师)与接受者(学生)之间建立持久的记忆为目的,教师设计和传授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授课教师和所学的知识内容在记忆中永存,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课程相比,建立以“学生印记”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全新视角衡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了教师魅力、授课技能、实验实施技能及考核改革水平,是印记课程实施的中心主旨[4]。经过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学生和201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四届学生的《发酵食品工艺学》改革实践,印记课程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学院特色教学课程之一,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1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

印记课程的设计实施不仅让学生记住课程的传授者(教师),重要的是考量教师的综合素养、人格魅力和知识体系,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新方法及考核方法改革能力。总体上,教师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这种全程的印记过程,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是课程学习的自主者,不再是以成绩为要求,而是力争多参与的积极心态。《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的首要工作是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宏观上和主观上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便掌控教学实施的各环节。其次,课程设计从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实验教学、课程考试和特色尝试5个方面开始。学生参与授课的全过程,包括Seminar讨论班式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解过程、开设新实验、开放考试等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并增设市场调研、查阅资料、科研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科技论文解析等多种特色教学内容,增加视频教学、发酵食品工厂设计、发酵新产品开发等学生感兴趣的前沿与热点话题内容。作为印记课程的主体,通过教师参与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图1实箭头方向),学生全程参与各教学环节(图1虚箭头方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印记课过程中,每位学生还参与教学、新产品研发和工厂生产设计,学生思想里烙上深深“印记”。学生对教学、教师、实验室和工厂等教学实体产生深深的感情,这种参与感、被认可程度和想象的发挥等主观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淋淋尽致。同时,学生对专业课的认知、对教师和学院的感恩、对未来择业与创业的信心等,会随着课程的进行而记忆深刻,体现了印记课程的特点。

2印记课程的特色与实施

与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相似的是,印记课程的实施,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知识获得和参与的主体。在整个印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及特色内容,保证了印记课程的良好运行与实施。

2.1良好的教师素养,用人格魅力和丰富知识感染人

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课前5min的利用,甚至与学生成为朋友,都能够成为学生记忆中亮点,即使毕业多年以后,教师的某个特色都会是印记中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自我修养,亦师亦友,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具有一定高度的学识背景,也是打动学生的重要记忆内容。如《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中,既讲解发酵食品工艺参数,又要延伸到工艺设备的选型、工厂设计、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又要把产品营销、市场定位等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懂得某种食品是怎么样从原料变成商品,怎么样进行生产实施的。这些都会为学生的记忆提供良好素材,成为深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积极探索印记课程教学实践,理论教学效果良好

由于课程主要讲授酱油、豆酱、食醋、腐乳、豆豉和丹贝等六种发酵食品,每种食品又可分成不同品牌和工艺,因此,以某种发酵食品作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6名左右学生讲解,每个学生讲解一种品牌发酵食品,包括企业背景、产品特点、生产工艺、视频、市场和工艺改进与产品创新等。在理论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单元授课为特点的理论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以Seminar讨论教学为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师辅助讲解并提出质疑。学生在资料收集、PPT制作、讲解和回答问题授课过程中,掌握了发酵食品前沿知识、理论知识、语言表达,并通过录像、设备等资料搜集,将工厂化生产与理论教学结合。从理性和感性方面加深了理论知识,达到了“印记”的效果。在Seminar授课过程中,形成理论教学特色。①形象教学:教师与讲解的学生进行现场互动,模拟微生物、物料、酶和产物间内在关系,理清原料、水解、发酵和产物的理化和代谢关系。形象教学效果的评价即“短时间效应”,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够在几分钟内在头脑中回忆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设备选型和评价标准。通过这些形象教学和短时间效应,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和形成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②问题解答:模拟毕业论文答辩过程,教师现场提问讲解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对关键和共性的发酵食品问题进行质疑和解析。Seminar的讨论式教学,是国内外本学生、研究生教学的一种先进方式,以问题导向和教学互动为主要特点。教师预留授课主题,学生在课前查阅大量背景知识,以供教师提问和与大家分享[5]。每位被提问的学生都会对课上的情境与问题印象深刻,可能会永远记住这些理论知识。③模拟生产:利用录像和工厂设备图片为主要形式,把理论上的工艺讲解变成在线生产,加深理论联系实际的感观印记。专业课程的出口在于生产实践,教师将发酵食品的生产过程以教学录像的形式进行课堂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单元小组的授课组合,有利于同学间沟通交流,在有准备的前提下接触、理解、讲授、质疑和再理解,最终把知识熟烂于胸。教师作为调控者,要充分的点评和质疑,做好理论知识的引导者和教授者。教师作为印记课程的设计者,能够充分的发挥教学技能,既让学生自行发挥,又统筹兼顾。作为学生的理论导师,结合专业知识和背景,利用例证、模拟和对学生的点评等手段,结合每位学生的讲解,达到了较好的理论授课效果。这种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授课方式,考量的是教师的技能,学生也得到了最大的益处。多视角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丰富的授课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得到了提高。

2.3认真设计实验课程,印证理论知识

《发酵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与以往任何课程实验不同,采取“讲什么,做什么”的原则,即每个学生理论讲了什么,实验就做什么,加深印象,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这种单元式、验证式的实验教学,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创新创造才能。传统的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实验教学仅有3个实验:酱油、豆酱和辣酱。改革后的实验课程有:豆酱、酱油、腐乳、食醋、丹贝、豆豉、花色豆酱和花色腐乳等8个。在实验数量上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实验过程中,也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单元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原料、预处理、发酵和撰写报告。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操作做了准备。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种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实验的开设,给实验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量,实验材料的购买也需教师自行解决。相信,在学生的成就感面前,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包括这些困难,甚至是失败的尝试都是一种“印记”。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会记起这次有意义的实验教学。

2.4大胆改革考核方法,因人设考提升专业能力

采取“讲什么、考什么”的开放式考试方式,即每位学生的考核内容与理论和实验内容相同。考试内容涉及传统发酵食品现代工艺改进、发酵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发酵行业发展建议及对课程和教师的建议等。学生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才能给出答案。这也是对理论、实验知识及综合技能的考核。开放的思维和足量的文献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样达到了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

3结语

《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还应把特色教育加入到课程中,即关注、学习名优企业和名优产品的生产;加强发酵食品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前沿;注重传统与工业化生产方法在发酵食品中的对比应用,探索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同时,广泛及时的与学生交流、自我总结提升、灵活的思维思路和多变的表达形式,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实施,真正引发和启迪学生,让他们把教学活动中的知识、人物和事件印在记忆深处,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目的。

参考文献:

[1]袁静.关于高职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239-240.

[2]敬思群.基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J].食品工业,2016,37(6):222-225.

[3]廖兴灿.本科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7):100-101.

[4]蒋国生.印记思品:意蕴、特征与建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0):5-9.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天津商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260-02

天津商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始建于1960年北京商学院的制冷专业,1980年在天津商学院重建,分为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冷冻冷藏工程两个专业,1986年获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6年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2007年制冷技术实验室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68年申报成功第三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666)。

一、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相结合、专业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和注重学生自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天津市重点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等学科群为支撑,以天津市“制冷技术实验室”、“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制冷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制药研究所、包装技术研究所为平台,充分发挥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经、法、文、理六大应用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优势,突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食品冷冻冷藏与食品冷链技术特色,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诚信做人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级应用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内容的有关参考规范,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特征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围绕食品冷链技术各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加强制冷装置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以及低温物流行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构建依托制冷及低温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突出食品冷冻冷藏与食品冷链技术特色的,适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发展需要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食品冷链的关键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收集国内外著名大学本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资料,形成与国内制冷行业单位的反馈与沟通机制,使培养方案为同类型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拓宽专业方向,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整合主干专业课程,增加能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在主要专业课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通过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名师的评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保障。通过各种设计大赛、强化实践环节和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构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符合社会需求为导向和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围绕食品冷链技术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按照“强化整合主干,突出特色方向,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则,分层次建设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课程;分模块开设管理、经济、商学、创业类等选修课程;分专业方向扩充专业选修课程;利用科研成果充实制冷装置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等主干专业课程和食品冷冻冷藏与食品冷链技术特色课程体系,处理好基础课、模块课平台和特色课程的关系。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将国内外制冷行业和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将本学科团队的科研成果速冻技术、预冷技术、冰温储藏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

2.加强教材建设。做好本专业系列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建设。完成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制冷空调自动调节、食品冷冻工艺学、冷冻技术的最新进展、低温技术基础、冷库建筑、专用制冷装置等课程的教材建设。做好制冷装置设计特色教材、制冷空调实验教程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3.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建立本专业教学网站,构建一个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特色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4.创建面向对象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专业主干课程中采用面向装置实体的讨论式教学,通过观察和接触装置的具体结构,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弥补了教室内平面教学的不足,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5.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拟在“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等主要专业课中实行双语教学,积极引进优秀的原版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完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外语应用水平。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

1.加强教师引进和培养。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立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常规机制,加大力度资助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切实加强对各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进一步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合作办学单位一线进行学习交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国外一流大学进行进修和访问;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本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会议。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运用学校的有关政策,改善团队的合作体制,完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使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相互提高。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培养教学名师,鼓励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深造,提升学术水平;在“成功企业家论坛”和“制冷周”等活动的基础上,聘请制冷领域内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完善团队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内外两套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课内理论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将课程实验(上机)、实习(金工、电工电子、专业、毕业)、课程设计(工程制图、机械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基础、军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针对学生各个时期不同特点,分年级设计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将校园文化活动、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科技竞赛、

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综合素质学分、社会调查与服务、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等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构建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内外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2.改革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紧跟行业和学科发展,利用教师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争取共建资金,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加新开实验台数量,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利用学科发展优势带动实验室建设,利用行业发展带动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能够不断更新的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丰富课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筹集经费,成立专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进人专业实验室,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D杯制冷空调设计大赛、人环杯空调设计大赛、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等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开拓视野,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坚持每年组织制冷空调创意大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实习基地,选择具有真实工程背景的案例和设计课题,加强对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鼓励部分学生参与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确定专职教师,全过程指导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车间,由工程师授课,工人师傅指导,进行实际演练。积极提高毕业设计网络化管理水平,严格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监控,全面实现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成绩评定、答辩、文本保存等环节的网络化管理。

(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天津商业大学培养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办学指导思想为宗旨,坚持培养掌握较完备的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食品冷链技术方面的专业特色,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