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例6篇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现状;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57-02

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食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就是食品人才的竞争。目前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将近有200所,纵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存在“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故构建基于强化工程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6]。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1 工程基础课设置偏少

工程基础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为学习专业发展课和实践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坚实基础。为了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工程科学迅速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工程基础课教学工作。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基础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机械制图等课程,工程基础选修课程基本未设置相关强化和提高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工程基础知识薄弱,工程基本技能欠缺,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上后劲不足。

1.2 工程专业发展课设置不足

工程专业发展课是在工程基础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工程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设置食品工厂设计作为选修课,这就导致学生的工程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不扎实,工程能力未得到严格和充分的训练,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工程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偏弱

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以满足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众多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主要侧重在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与贮藏等课程实习上,在机械设计、食品工程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上比较弱化,造成毕业生难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方案,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与设备配置;难以对食品生产过程与装备提出改造与革新方案,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缺乏设备成套化、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人才;因食品技术研究人员不具备食品工程方面的知识,导致其研究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构建既强化食品工程能力,又不弱化食品科学知识的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食品工程领域从事食品厂房平面设计、食品车间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等工作。

2.2 构建原则

2.2.1 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系统完善。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应相互间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食品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包括工程基础必修课、工程基础选修课、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工程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及课程等,这些课程间要形成工程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应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保证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系统完善。

2.2.2 既要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工程能力是食品类人才综合能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工程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较多强调知识的交叉和综合,注重实践性和直观判断力的运用。科学知识是食品类人才的必备知识,是工程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要做到既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

2.2.3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近年来,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食品类人才需求量大。食品类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食品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食品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必须了解食品行业发展概况,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使培养出的食品类专业技术人才能迅速适应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为食品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因此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食品类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相应地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表1)。

由表1可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由5个板块组成,即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发展必修课、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各板块均有对应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系统完整,使学生工程能力得到充分和严格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使其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3 参考文献

[1] 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2] 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6):50-52.

[3] 李昌文,景建洲,纵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4] 伍军,仝其根,徐艺青,等.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33-34.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2

根据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解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是:(1)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这是食品专业学生必定要掌握的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掌握食品的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等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和创新,根植和依附于学生个人,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2)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可以确保学生能在食品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这是建立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的,能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可以有所发展的能力。对食品专业学生而言,可以体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教育教学等方面。(3)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是培养目标定位,比如我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第二是服务面向定位,以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校的食品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据安康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富硒的特点,在确定核心能力时,必然考虑生物资源利用和富硒食品开发。第三是学校办学特色,我校根据所处区位的特点,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在确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时,突出服务于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当地特色资源,如茶叶、魔芋、绞股蓝,以及富硒食品的开发利用,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将科研的项目申报、研究过程、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2以专业核心能力为指引,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培养方案的设计质量开始抓起,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4]。在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区域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我校将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平台+模块”方式进行构建,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2个课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含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及外语、体育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均为选修,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要求学生分别在三大类课程中选修课程修够学分。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了解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史,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具备基础科学技术知识;初步了解现代社会、认识自然,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具有国际化思想意识,具备用先进的信息武装自己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3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食品工程基础课程等,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如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贮运学、食品工艺学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专业选修课程是为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这类课程主要有功能性食品、食品实验设计、食品资源开发、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价、市场营销、食品企业管理等。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实习、专项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四类。实践课程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应用能力。

3人才培养及特色

3.1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各种能力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能力的获得需要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去支撑[5]。在保证达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使其占总学时的34%,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66%,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受到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拓展知识视野,又能受到充足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能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从课内实验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在实验课程中适当压缩验证性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实验课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除课内规定学分外,学生还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项目,获得一定学分方能毕业,以此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3.2加强集中性实践环节,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遵循“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的原则,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密切结合实践,做到专业与工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校内与社会结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过程的创新,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6]。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课程实习、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共安排48周。专业见习安排在第1、2学期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校后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应用,以及地方食品产业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针对性。课程实习对应一些需要通过集中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应用能力的课程,以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发展状况、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其中有些课程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安排进行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学年论文安排在第5学期,主要是通过某一食品研究进展撰写综述或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撰写论文,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能力,了解自然科学论文撰写要求,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8学期,这时理论课程基本结束,让学生进入食品企业进行综合实训,进一步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毕业论文(设计)也安排在第7、8学期,其中第7学期主要是进行选题、收集资料、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制定,第8学期主要是进行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设计)。集中实践环节时间的加强,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食品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可以加强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应用能力、解决生产问题能力,甚至于科研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热爱程度,以便学生能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3.3密切联系地方食品产业实际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可供食用开发的生物资源丰富,有以紫阳县为中心覆盖全市过半面积的富硒带,近年来富硒食品发展很快。在课程体系中,特设食品研究案例分析、食品资源开发、功能性食品、茶叶加工与评鉴等与地方食品产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安康特色食品为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对安康食品产业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的科研以富硒食品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毕业论文(设计)等也以此为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密切联系地方食品产业实际,开展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4多途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工学 人才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引言

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各个高校设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的食品行业专门人才。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工程底子薄、工学理论知识匮乏,已成为日益暴露出来的显著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教学和食品工业现状脱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工程素质距离企业的要求似乎越来越远。因此,必须加强工程教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研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对工程全球化、复杂化的挑战,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1]。

本文对57所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大纲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包括18所综合类院校,13所工科院校。将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分成四部分,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实践环节;创新能力。通过探讨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找出影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得到能够促进工程能力培养的最优培养模式,更新相关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能力。

二、基础课程教育培养模式的调整

(一)适当缩减公共基础课学时

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基础教育等方面。在本研究所调查的21所工学类院校当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为40-60%,其中,工科类院校专业课学时多于综合类院校。基础课占总学时比重过大,这导致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相对少,专业知识薄弱。在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英语和数学占学时比例最大,而在现代高中教育环节中,英语和数学等常规课程已经涉猎了一些大学课程内容,学生上了大学之后,这些内容还会重复学习30-50学时,这不仅浪费时间,还直接减少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如果将这部分学时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势必会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丰富。

(二)加强学生工程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工程训练方面,作为工学类院校的学生应掌握有一些工学类基础知识,如:机械基础知识和电学基础知识等,以便将来可以从事一些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工科院校对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教育要好一些,基本能有90-120学时的学习,而一些综合类院校却忽视了学生工程基础的训练,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偏软,缺乏工学学士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因此,应调整基础课学时,保证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在100学时以上,满足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必修课中,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属于工程类课程,在进行教学时应避免填鸭式教学,教师讲授要少而精,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学习方式,培养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种媒体,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准确、生动和客观。例如在讲述食品机械与设备时,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食品机械单元操作的动画或录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加工过程。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界上或我国大型食品工厂的图片或录像,使学生对现代化食品工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另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察,如考试、讨论、读书报告和论文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独立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丰富专业选修课的种类

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把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使教学内容不仅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2]。增加工程类专业选修课,可以将一些工程类课程的基础部分设定为专业选修课,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食品机械及设备原理、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的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工学类院校共同努的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的教育,实习环节的培养和毕业设计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食品工程类课程实验多为演示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演示实验直观、生动、有趣,在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并且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演示,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演示食品机械的单元操作过程;课外演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观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演示走廊,在教学楼或实验楼里专门辟出一定的空间用于摆放一定数目的演示实验,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参观和学习[3]。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涵盖多项技能和多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这类实验一般应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1/3以上。使学生能够对食品单元操作、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现代食品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熟悉和掌握。

(二)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增强对食品行业的了解

实习环节是本科生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也是学生首次真正接触食品工厂,从对食品工业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实行一学年三个学期的教学体制,在暑假前后安排第三学期6周左右的实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自主安排实习日程,完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食品工艺实习。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社会调查实习,让学生自行设计社会调查表,发放调查问卷,及时掌握食品行业动态。设立食品工程系统设计实习,利用3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使用CAD制图软件自行设计一套食品加工系统,完善食品工程环节的学习。实习环节的考核要把对企业的了解、对行业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作为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提高对各实习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积极性。

(三)通过毕业设计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工程基础训练,对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适当延长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环节的时间。学生可以在寒假完成3周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针对所研究课题进入相关食品工厂进行模拟工作的阶段,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准备状态,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受到提出问题、检索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正确观察、缜密思考、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实验习惯、诚实记录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本科专业人才,为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设计、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五、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随着各大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就显得更为迫切[4]。

高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会从事一些科学研究工作,本科生可对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学习和研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进来,辅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学生在进行课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就培养了他们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提供本科创新基金,学生经过市场调查及社会调研后,在学校的支持下选择创新课题,并作为第一研究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这样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开展工作、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要鼓励他们在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掌握技能中多动脑筋、想办法,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同时,还对学生毕业后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等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结论

针对当前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背景薄弱这个主要问题,构建了能够促进工程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优培养模式。第一,基础课程方面,缩短基础课学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在大学一二年级增加工程类基础知识作为选修课,使学生更早的接受工程训练。第二,专业知识方面,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工程类选修课的比例。第三,实践环节方面,增加工程类课程实验,并尽量建立演示走廊及开放性实验室,在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增加学生工程方面的训练,突出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作用。第四,创新能力方面,设置课外培养计划,并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更早的接触前沿科学。

我国在改造传统食品工业方面正面临转型期,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必将代替原有的陈旧的落后技术,这需要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门人才。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培养符合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要求的毕业生,使他们系统掌握食品营养、加工工艺及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并成为能够从事食品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食品工业不断现代化,逐步迈进世界强国的行列。

[基金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参考文献]

[1]赵辉,平文祥等.综合性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66-67.

[2]李先保,郭亮.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2):59-61.

[3]丁培峰.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346-11347.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32-02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就必须继续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石,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针对农业院校特点,对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以期通过合理的改进,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科学家和工程师。具体来讲,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有科学的思维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或能力:(1)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和食品工程基础;(2)掌握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加工特性及食品贮藏、加工与原料综合利用的原理与工艺设计的知识;(3)具有食品加工与贮藏设备的选型及一般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4)具有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分析检验的能力;(5)具有食品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组织管理和流通营销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要完成以上知识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通过教学来传授给学生,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厚基础、宽适应、重素质、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和贯彻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挥的人才培养原则,根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计划,办出各自特色。课程体系优化须坚持减少课内总学时,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化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学生自主性、注重教育实效性和人才培养特色性的原则。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1.课程体系总体结构优化。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可按照“3+4+4”的模式设置,即3种规格(主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4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与个性化教育平台),4大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设置。整个课程体系中课内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以内,理论教学课程16学时为1学分,实验、上机等环节每32学时1学分,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每周为1学分。实行按“学科大类培养,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应占总学时的20%~30%甚至以上,选修课的开出量应超过选修课量的一倍。

2.体现专业特色及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内容多,专业方向多等特点。为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特色及优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有重点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可依据地域特色确定核心课程。如西北地区可将《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食品物料学》、《食品营养与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工艺学总论》、《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畜产品工艺学》、《食品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感官与评价》和《食品包装》13门确定为核心特色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以这13门课程作为核心和重点,加大力度,重点授课,并适当加大实验比例或学时数,充分体现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

3.突出工科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到食品行业从事生产、研发等工程技术性工作,需要坚实的工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而多数农业院校在这方面又相对薄弱,因此,必须考虑重点强化工科课程,突出工科特点。可将《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厂设计》和《食品包装》等列入主干核心课程,适当加大理论及实验学时数。

4.合理设置课程顺序。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工程和工艺两条主线,课程由基础到专业,层层递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每条干线根据课程需要在同一学期或后一学期开设实验与专业实践,使课程顺序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有机衔接。

5.实验内容多的课程单独设课。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开拓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就必须将一些实验内容多,有利于培养本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的内容独立于理论课开设,单独设课。

实验独立设课,不单是将部分课程的实验部分剥离,如开设《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畜产品工艺学综合实验》、《果蔬工艺学综合实验》等,还要进行整合优化,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使整个实验内容更加完整和系统,如《食品工艺学综合实验》可整合畜产品加工、园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及饮料加工等内容。

四、结语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须结合自身特点,凸显地域特色,依据社会需求,不断探索、优化与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宇翔,刘玉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5):80-81.

[2]张顺堂,张代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5):115-124.

[3]洁,胡文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1):72-75.

[4]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5]张剑,刘红才,李梦琴,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153-155.

[6]侯伟伟.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33-34.

[7]顾仁勇.食品专业“三层次、三阶段、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2):53-55.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5

1课程定位

1.1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医学营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现代临床营养技术和公共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从事临床营养实际操作能力、疾病筛查、社区疾病管理、营养调查的能力,还要有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

1.2专业核心课程地位定位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高职高专医学营养、卫生检验检疫、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1]。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安全控制链中的传统监测点,与理化检验、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类课程体系的三大检验方法(技能)课程,是食品检验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的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1.3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在医学营养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通过学习先修课程基础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疾病概要、卫生法规与监督、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等,具备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后,再同时开设食品毒理学检测、食品感官检测、食品卫生理化检测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等平行课程。经过这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即可参加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获得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为后面医学营养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专业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2课程目标

我们认为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在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在于其蕴含的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实现三个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食品微生物常规项目的检验原理;了解检验新技术的发展概况。②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实操技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中最新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应用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③素质目标:具有无菌操作意识、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条件

3.1师资队伍

由6名专职教师和3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并配备2名高水平的实验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都很合理,并且100%为双师型教师,5人为食品检验工考评员,其中2人还是食品检验工高级考评员。因此,我们的师资队伍是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且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学队伍。

3.2实验实训条件

①校内实训基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组正在建设《微生物检验》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教学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分组配套齐全。现有微生物实验室5间,总面积540m2,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训、自行设计实验的需要,实验开出率按课程标准要求可达100%。②校外实训基地。医学营养专业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现代妇产医院、福建明一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和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完成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食品中大肠菌群计数、食品中部分致病菌(沙门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和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等项目的的抽检工作。

3.3课程教学资源

“贴近生产实际、适应岗位需要、反映食品检验技术发展趋势”是我们选用和编写高职教材的依据。选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用成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为教学主教材,该教材为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之一,理论上突出“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侧重实际操作、检验方法,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与设备、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程序、基础实验技术、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指标细菌的检验、致病细菌的检验、真菌的检验和其他检验项目。同步配套使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技能型人才培训用书: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第二版)》,该教材是根据最新《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与此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开发了相关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测试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四阶段实践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挫折教学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核心都是启发式教学。

4.1.1项目驱动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老师会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设计出各个任务项目的教学方案。

4.1.2四阶段实践教学法

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岗位培训的、系统化的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员模仿和总结练习四个阶段的培训方法。

4.1.3任务驱动教学法

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4.1.4启发讨论教学法

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运用思想去解决、分析、批评、判断和归纳,因而可以触类旁通,使经验逐渐扩张,思想更为灵活。

4.2现代先进教学技术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除了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并引入多媒体和网络手段,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实施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考核的方案。

5课程设计思路

5.1依据需求定内容,依靠行业建课程

为保证教学内容符合企、事业单位岗位需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基于“岗位知识体系”来进行课程设计(见图1)。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分别为微生物检验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且我们与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食品行业专家和高级研究人员定时来校兼职授课,共同建设与管理课程;共同制订课程大纲,编写实训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参与实践项目教学。行业专家的加盟使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比例达100%,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研发能力,学生技能训练模拟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5.2课程为社会服务,教学顺应市场项目化

该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技能训练期间,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承担福州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的海蜇皮质量指标检验,以及为贝奇(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贝奇野菜汁”成品检验。一方面拓宽了专业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途径,另一方面以社会为课堂,实现了教学创新与市场互动。

5.3“阶梯式”的实践教学递进式模式

“早实践,多实践,课程实践不断线”。课程开始,就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半年;随后,到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微生物检验科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4个月~6个月;最后,在第六学期分散到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半年。此法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认可,且学生素质大大提高,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达100%。

5.4课程考核与国家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

本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考核,改革传统以理论笔试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3],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和校外实践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职业资格证是就业的“准入证”,为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课程的考核还与国家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大部分,严格课程考核是学生获取“双证”的保证。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实行“以证代考”,即以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代替课程成绩。

6教学内容设计

6.1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

教学内容以“体现国家标准、对接生产实际、融通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选择,选好以后围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组织,每个项目由学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单元综合实训共同完成。“理论(初步了解)实践(初步学习和模仿)再理论(理解)再实践(独立操作及完成)反复实践(掌握并熟练运用)”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来完成各项目,如此反复操作可为学生奠定比较扎实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6.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食品微生物检验以微生物检验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按食品微生物检验流程,将课程分5个教学模块,4个基本技能训练情境教学,7个典型工作项目教学。共80学时,安排于第二学年第4学期开设,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48学时。

6.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细菌检验基本技能;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技术;食品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生物学性状及其检验技术。②难点: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检验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如何正确判断各种检验结果,最终作出正确的食品卫生评价。

6.4课程教学评价

①后续课程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们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扎实,技能操作熟练。对于后续课程,我们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②实习单位评价: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学生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③学生评价: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操作本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7课程特色

①理实镶嵌的教学模式: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穿行,理实一体,使学生对内容更容易理解。②导引式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既注重老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逐步转化为主动学习。③单项训练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坚持单项训练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微生物检验操作能力。实践证明,我们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探索是成功的。合理定位课程在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选用和编写优质教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潜能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毕业后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尚新彬,李超敏.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9):89-90.

[2]吴君艳.基于食品检验岗位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食品检测类《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改革[J].科技信息,2012,35(8):809.

食品专业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食品专业 就业质量 教学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04-02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国民健康已经成为民生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健康产业大力发展的大潮下,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永盛不衰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因此,大规模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成为了发展和保证健康产业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无疑是培养高端人才的第一市场,各高职院校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教育模式,来适应食品行业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已经渐渐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贮藏”的产业链,这种模式不仅要求食品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数据分析,当今形势下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食品机械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尤为紧缺。但是,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距离,从而导致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来探析如何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1]

一、食品行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需求

(一)食品行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截至2008年,全国分布在31个省份、自治区等的共208所高职院校设有食品相关专业,已经培养出本科以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逾千人。从数据上分析,我国的食品专业教育已形成相当完善的规模和体系。

虽然我国的食品专业教育在过去十年里成绩斐然,但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仍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各高校中“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屡见不鲜,实践能力差,难以满足全面的食品行业产业链的发展。

(二)食品行业人才的需求

1.我国食品机械人才的需求

随着对健康产业关注的提升,激发了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7800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49698.71亿元,11年提高了6.37倍。[1]食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在2001~2009年的9年间,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年均增速达36.68%,从345亿元上升到1484亿元,是机械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类别。在食品与包装机械中食品机械2008年销售额达6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9%。[2]可快速的发展背后仍存在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我国食品机械的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且出口的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产品,相反进口的产品是价格高昂的高端产品。这一现象说明我国食品机械行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的不足有:初加工机械多,深加工机械少;单机成品多,成套成品少;主体设备多,辅助设备少;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通用机型多,特殊产品加工机型少;加工与包装设备多,安全检测设备少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已经在食品行业设置了大量的技术屏障,这也是我国要努力赶超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究其根本,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是人才的紧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行业平稳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具备相应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关键。人才能够发现和解决行业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隐患,能够领导行业内的创新思路和方案,能够科学有效引领行业的向上发展。而优秀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的培养,因此,各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任。

2.食品安全方面人才的需求

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并且于2005年制定了《食品安全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的食品安全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进程,国家已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qs认证的行业准入制度, 出口的食品企业则要通过haccp、fda、gmp等认证,[3]因此,高素质的食品行业人才相当紧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紧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未来对我国的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行业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改造传统食品加工工艺,使得食品产业更加营养和安全,同时兼顾市场经济效益,做到低能耗、高质量、零风险。由此,我国食品安全方面也需要大量的高端食品专业人才。

二、丰富的课程设置和独特的培养计划

高校是培养人才

摇篮,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随着食品行业的全球化,社会对食品专业人才将越来越高,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其他的相关素质。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各高职院校应聘请食品行业实践型技术人才担任专业建设的指导成员,探讨前沿的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共同制订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专业教学计划,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计划中,不仅要以“培养适应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还要根据地方性产业结构和经济组成、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计划来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凸显地方文化和产业结构,服务于地方经济,增设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地方食品行业需求。各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课程设置一般由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公共课程部分(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包括基础课程和基础专业课程两大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相关专业的通用能力,是大学生毕业后奔向就业的敲门砖);专业化课程部分(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程,培养了学生面向就业市场的工作能力和专项能力)。[4]

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就食品专业来说,公共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同时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用能力有所提升;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等)带领学生初步走进专业领域,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为以后的工作铺垫夯实的地基;而专业化课程(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专业化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学到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生产实习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专业思维,培养高知识、高能力、高水平的全面人才。  三、教学方式的新思考

现如今,社会与企业都比较欢迎“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普遍都是“书呆子型”,实践能力差、创新性不强等都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肃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在食品行业中的实用性成了现在食品教育问题的毒瘤。在有限的学时里,实践性教学课程占的比重是少之又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我们可以编写全面系统的食品专业实验教材,包括在课程设置中已开设的实验课和应开设的,因为课时原因或地区产业结构等原因未开设的实验课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食品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动向。教材内容要全面、及时和具有代表性,以改变食品专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不清楚和对食品工业发展不够了解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食品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趋势有选择地开设实验课程,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课堂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可将实验课程设计为综合性开发设计实验,由教师定题,学生分成小组,先形成书面的可行性设计方案,再通过预实验、实验来实践计划的可行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处在指导和点拨的位置。从设计、动手和反思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从而思考和解决问题。[5]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就业时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结束语

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食品专业人才的极度紧缺,高职院校应该从源头抓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端人才,从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双方面入手,根据食品行业的发展形势,培养出紧缺型人才,以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保证和加速食品行业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奇飞,芝萍,水琦,聪亮,建华.高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西轻工业,2008(10):163-164.

[2]滕建文.强化实践教学,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综合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2002(6):18-20.

[3]刘彩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6(8):38-39.

[4]史广政.探索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