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例6篇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1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探讨;启示

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电网规划应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作为电力系统建设的一大前提,城市电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依据某一城市的负荷预测数据,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合理地对电网设置及布局进行规划,在多个方案之中寻找一个成本最低、效用最大化的电网规划方案。大致包括收集电力方面的基础资料、有效进行负荷预测、布置电力网架、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致等过程。电网维持着发展,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前提,更是整个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的血液与命脉所在,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合理分析城市电网规划中的相关技术方法,横向比较国内外城市电网规划中的不同之处,分析现阶段电网规划中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预测城市电网规划的新趋势,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一、城市电网规划中的相关方法

1、成本效益衡量法

成本效益衡量法是指在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确定成本多少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城市电网规划中所有成本和效益的估算,来寻求城市电网规划如何在决策上通过成本的最小化获取收益的最大化。成本效益衡量法在城市电网规划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城市电网规划的成本收益衡量,能实现投资的最大化效应。

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技术也即趋势曲线分析、曲线拟合或曲线回归,该方法是迄今学者研究最多的也最为普遍的定量预测方法。趋势分析法是指根据若干历史资料来拟合一条能反映负荷本身的增长趋势曲线,之后再根据这个增长趋势曲线,根据未来某一点估计出该时刻的负荷预测值。主要有有线性趋势模型、线性趋势模型、多项式趋势模型、对数趋势模型、指数趋势模型、幂函数趋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龚伯茨(Gompertz)模型等模型。

3、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也就是统计分析法,是定量预测方法的一种,它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该方法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预测值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对影响因素值和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用电量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联性,最终实现预测。

当然,回归分析技术本身也有优缺点,其中,预测精度高,适用于中、短期预测是回归分析技术的优点。年工农业总产值难以进行详细地统计以及无法测算出各供电区负荷发展水平是回归分析技术的缺点。

4、负荷密度法

负荷密度是指要将预测区域分成商业工业居住等若干区域,随后根据相关区域的经济增长计划、人口增长计划、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等,参照本地区的用电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负荷密度指标,推算功能区和整个预测区的用电负荷。负荷密度通常表示为kW/km2。

正确运用负荷密度法要求人们首先要计算出现实以及历史上不同区域的负荷密度,其次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计划和以及负荷的特点,计算出各区域的负荷密度预计值。对于少数集中用电的大用户,可对其另作点负荷单独计算。

二、我国城市电网规划面临的新情况

1、城市经济结构的重组与调整将对土地利用功能、用电性质与负荷预测工作出现较大变化。工商企业的兼并、改组、联合等新的组合将使用电性质与负荷变化难以预测。市区范围功能区的划分也有可能重新调整。很多城市已建和待建的主楼大厦如何和用、未来走向情况不明。21世纪最初20年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缺乏可靠依据。因此,《导则》推荐的负荷预测常用方法已难以应用。

2、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已在各地逐步开展应用。但如何选择应用或开发研究可以直接用于各地城网规划的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问题尚未解决。几年来有的供电企业分别与国内外科研单位使用应用规划软件,但结果并不理想。

3、电力工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城网改造与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将由过去的国家拨款和地方集资的办法逐渐转变为投资与融资的办法;供电企业将由过去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渐转变为资本经营方式,使资产在经营中不断增值和保值。所有投入的资金都要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用于扩大再投入。

三、国外城市电网规划给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城市电网规划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电网规划在理念和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美电力系统、巴西、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城市电网规划最有特色。规模庞大、市场成熟发达是北美电力系统的最大特色,此外,北美电力系统对电网运行及工程设备的投资的调配能力也很强。可靠性以及实用性的分析是北美电网规划的重点所在。而其侧重点则体现在电网输电能力、对老化设备的评估以及对计算模型的规划几个方面。跨度较小、线路不长以及较为稳定是等法国电网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电网所具有的普遍特点,所以,欧洲电网的规划对系统的稳定性没有过多强调,然而却对电源及用户的公平接入做了很大侧重。因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电网的侧重点是,评估电网效率、评估电网老化程度、各类用户接人方式等等。

与以上两种城市电网规划不同的是巴西电网,该地电网规划的显著特点是,它不仅仅着重于在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关键是在电网线路建设项目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另外一个具有显著特点的是俄罗斯,由于地域范围跨度很大,以加强电网来提高安全性的形式很不现实,因此,该地在制订可靠性准则时注重突出系统的可靠性。俄罗斯的做法是将规划的重点放在特定干扰下系统应对故障的装置设备。

以上几个地方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做的较好,可以给我国的电网规划建设提供以下启示。首先,电网规划建设既要注重稳定性,也要注重经济方面的实惠,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规划电网。我国电网规划着重放在加大电力市场调配能源的能力等方面。其次,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应当经常性的分析电网设备老化程度。保持变压器运行到报废没有必要。

四、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的发展趋势

1、基础资料的收集及分析等基础工作必须做好

原始资料及相关分析方法是城市电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这些前提和基础性的条件不具备,规划方法再好,其运行结果页只能是不切实际。因此,要想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必须实施好扎实地基础工作,比如要把电力负荷材料搜集好,要充分了解一个地方的经济情况,输电线路之类的资料要准备好。在此之中,诸如规划基础年的电量、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等基础数据一定要整理并分析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

2、要布置好负荷预测及网架结构

经济发展的速度及规模、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技术进步的进程这些都是电量预测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电量预测的作用十分之大。现阶段为止,全国各地都在搞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这对电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对电力负荷及电量预测带来较大的难度,同时对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了错误的引导。对此,在城市电网规划中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有效地沟通,通过对各类招商引资项目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对网架布点及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增强城市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保持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城市电网规划应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在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具体而言,两者的协调统一首先要体现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其次是审批和实施的过程中。电网规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原则防止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的情形再次出现。同时,一定要提高规划的可行性,电网企业与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和35千伏及以上电网的布局规划编制,实现城区变电站和线路精确到地理坐标点、廊道宽度和转角位置,乡村变电站和线路走廊落实到具体乡村位置。 转

参考文献:

[1]赵希正主编.中国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杨光正等编著.模式识别[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2

【关键词】设计管理;房地产;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Thus, the current competition i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not only from the dominant location, location, type design from the humane, mor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carefully the details of the sales. This article aims to play the role of design management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management, and show the way for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response.Keywords: design managemen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为了推动房地产产品的销售、增加房地产产品卖点、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以及减少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务必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设计优化和对工程管理的案例与实务经验不断地进行总结,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增值[1]。首先,笔者意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不仅能缩短工程的工期,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更能促进该房地产的开发,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需要加强自身的设计管理和企业综合素质。

2.综合项目设计管理发展趋向

现阶段的建筑项目设计,应该充分人性化,设计时都应该考虑贴近群众、方便生活,不应盲目追求建筑标新立异从而忽略了其实用于民的本质。于是,设计上追求以人为本,强调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住宅楼来说,它是居民们的安家之所,是人们生活休息的场所,在设计时,虽然有不同户型之分,房间大小与布局有别,但是都应该注重各个户型房间的宽敞明亮性。而对于办公楼或写字楼,其设计采用较高层高,简约明快的设计,不仅给上班族带来工作环境的明朗开阔,更使人们在工作中一定程度缓解疲劳休闲身心。

随着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各种楼宇房屋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一个栖息的休闲场所或者工作娱乐的场所,更要有人文色彩与贴近自然的景观。这就要求设计中不是单一考量华丽与精致,更应该贴合当地文化、历史背景,或者使用者的个人需求等等,设计出一系列符合人们思维模式、适应周边环境的人文景观。再者,对于商品房,现在的户型设计都越来越要求空间功能划分的明显与合理化,于是要求设计更明朗、适合。首先改过去因区分不合理造成的空间利用受阻等问题,达到美观同时更加实用与合理。再次,随着大型住宅区的逐渐增多,住宅区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是关系到居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设计时也应把握这一点,将住宅区周边可能出现的超市、医院、学校、物业中心等配套设施加入规划设计范围内,满足居民正常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也便捷了生活,优化了服务。

而之于写字楼而言,其发展趋向更不仅是单一的办公场所,更加趋向于综合类型,办公与休闲一体化,不仅有设计分明的各个办公区域,更会有人们在办公之余休闲的餐厅、咖啡馆等。而商业楼就更需考虑其容纳性与便捷性,满足商铺的宣传与消费者的舒适消费心理。酒店设计则趋向于特色化、定位明确的趋势,使不同的入住者满足了其不同的心理,酒店也进一步宣传了自身文化与特色。

房地产产品的研发人员应该充分考量未来各类建筑的发展趋势,观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融入新工艺新理念等,不仅要注重提高楼宇的工程质量,更要注重住宅实用性设计、周边环境规划及配套设施的建立,更加完善房地产的优质服务。3.设计过程管理

设计问题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冲突,而设计过程中的冲突又是难以避免的,冲突必须被解决,被管理,因此设计管理应运而生,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在理解并准确把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冲突管理,从而达到使各方满意的结果 [2]。

要注重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即规划设计质量管理和施工图设计质量管理。在规划设计质量管理中,首先,必须重视房地产开发中与各个单位部门的相互合作,房地产开发并不是由施工企业建成相应建筑物,而更需要建成后保持其供应水电燃气、通讯网络等生活必须功能正常实现,这就需要协调好与各合作单位的关系。例如,在居民住宅小区中,规划设计尤为关键,因为其关系着居民们的生活是否便捷舒适,于是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周边配套设施的设置情况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中注重自然绿色的小区环境,针对小区或城市文化,建立其独具人文特色的景观,同时,住宅区内各个部分功能的有效分工,区分出不同的区块,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文娱活动。再者,保证住宅区内的安全更为重要,这不仅需要小区安保人员的负责巡逻保卫,更需要在设计规划中,设计出一些能让居民避险的通道或设施。比如,各个住宅楼内设有紧急出口,住宅楼内各个通道安放有摄像头,有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监控,以便对意外情况早发现早行动。

不仅仅是住宅区,其他类用途的建筑业也应加强设计管理的引导作用。对于商业用楼,可针对其使用上的特点,设计中加强各商铺的区分性,同时也不能使通道过于繁多杂乱,造成顾客逛街购物的不便。而对于酒店,也应该针对每一个酒店的不同文化理念,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楼宇及楼层分隔,例如,一些酒店主打温暖温馨的环境,就应该将设计紧贴“家”这个主题,楼层与环境应该给人亲切和谐的感觉。而某些酒店定位是接纳商务人士与贵宾,就应该采用高档具有品位的设计风格。

对于施工图设计质量管理,是要求选取良好的设计方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创新的设计,使房屋内部功能结构个各个空间合理利用。因此不仅要保证房屋建筑建构稳固,更要合理确定不同功能房间的面积,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方便与需求,与此同时,房屋楼宇外在精致,房间敞亮也的最终效果也不可忽视。

4. 设计管理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3

世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的伦敦,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决定举办一个世界博览会来显示其在工业和技术上的优势。首届世博会的目的是“展示、竞争和鼓励”,通过展示来自各地的艺术和工艺产品,“使不同的国家和大陆隔绝的距离在现代科技面前快速消失,所有国家从此都可以朝新的方向发展”。因此,会展行业从开端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呈现。虽然当今世界已迈进后工业化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与虚拟技术使沟通更加快捷,但作为“展示、竞争和鼓励”重要平台的会展行业,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新格局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作为服务于会展经济的展览展示行业,以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不断拓展其适应的新领域与发展空间,成为技术多元、人才密集、创新力强、适应面广的新型创意产业集群。

本文将就展览展示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作浅要分析。

一、我国现代展览展示行业兴起的时代背景

现代展览展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和现代产业经济两大因素的支持,拥有悠久璀璨文明与强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无疑呈现出了值得期待的市场价值,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为社会文化觉醒、城市品牌展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

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表的权威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6.908亿,占13亿总人口的51.3%,常住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农村。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质的飞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的硕果,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平均每年增长大约1个百分点,现已进入城市化率从30%~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9年达46.59%,2011年已近50%。西方发达国家发展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我国只用了30年时间。城市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涌动。都市生活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发展模式,这直接催生出对城市文化展示设施的巨大需要,尤其是突出展示城市规划思路和建设成就的各级城市规划馆。

除了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重要的媒介事件也影响着中国的展览展示行业。2010年盛况空前的世博会开启了世界与中国无国界对话的窗口,更在国人面前首次清晰证实“展览展示”与“品牌价值”成功连接的超级案例,在这场为时6个月的世界性盛会中,“国家品牌”、“城市品牌”的内涵和价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荡,所有依托于此的区域文化与经济表现都得以到达更高层次的认同与发展空间。在世博会结束后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这种影响力持续攀升、更新。现代展览展示,无论是传统商业展会、主题文化艺廊、城市规划展示都在大信息、大传媒时代被赋予更大的魔力。

这也是世博会后中国展览展示行业快速成长、渐成规模的关键性时代背景。除了传统的博物馆文物性展示,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各个层级的城市规划馆,重视形象传播的企业也陆续建设企业展馆作为品牌二次传播的绝佳选择。据专业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性展览场馆数量在五百座左右,展示总面积已逼近六百万平方米。伴随着展览展示行业的长足发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宁波、深圳等地已逐渐建立起大规模的现代化会展中心,面积在十万到二十万平方米不等,全国各地的重要省会城市也纷纷效仿。其中,专门用于城市规划思路与建设成就展示的城市规划馆,更是以一种规模化、逐级开发的姿态强势崛起。

二、我国现代展览展示行业的现状

就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和文化需求而言,展览展示行业在以下三个方向渐成规模,逐渐形成三大发展中心。

(一)以城市规划馆为主体的城市品牌展示中心

城市规划馆自1989年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至今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在2000年以前,城市规划馆还处在规划文本简单展示的初级阶段;随着2000年标杆性的上海城市规划馆开馆,关注城市定位策略与功能布局的第二代城市规划馆营运而生;2000年~2010年间城规馆在建筑风格营造及多媒体展示技术领域颇有成绩,开创了第三代城市规划馆建设的新趋向;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信息与传媒时代的第四代城市规划馆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而来,城市主题展示与整体品牌营销的概念深入人心,正是基于此种时代特征,各级城市正在以品牌营销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规划馆的价值和意义,迫切想通过建设彰显城市特征和发展潜力的城市规划馆来实现城市有力的宣言。在城市规划馆领域近20年的集中建设阶段已经发展起一批极具创意设计能力的专业公司和咨询团队,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意中心和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创意高地。

(二)以企业展馆为主题的品牌展示中心

整合营销功能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一个有效的营销平台,为企业展示产品、收集信息、洽谈贸易、交流技术、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会展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发达国家,会展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营销手段。同时,会展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的经济,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聚集在一起,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直接交流,信息被充分披露,是一个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价值规律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产品的销售价格趋近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在营销可控因素中,价格、渠道等营销变数可以被竞争者仿效或超越,而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难以替代,因它们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有关。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进行双向沟通,建立一对一的长久的关系营销,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会展具有整合营销功能,可以利用多维营销的组合手段,如会展的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户外广告、实地展示、洽谈沟通等各种营销方式,这种整合营销功能有利于企业与顾客的交流,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与品牌的认同度,促进企业销售工作。在会展上,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汇聚一堂,进行交流、贸易,某种程度上甚至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推介自己的品牌、形象。企业与顾客可以直接沟通,得到及时反馈。企业可以收集有关竞争者、新老顾客的信息,企业能了解本行业最新产品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构成决策依据。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产品展示,现代企业展馆更是将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提升到不可复加的地位。这种核心背景的认同使得展馆展示之后的营销活动不仅是产品力量的说服,更是品牌认同的制胜。

(三)以主题性文化展览为主的国民教育中心

盛世修馆,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主题性文化展示的多元化和品质化。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国民文化水平及审美需求不断提升,题材多元且内涵深刻的主题展览成为人们拓展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有经济实力的大中型城市更是纷纷出台“百馆建设规划”,在未来形成巨大的策展市场。(1)各类博物馆:博物馆类型多样,如综合性城市博物馆、纪念馆、专题博物馆、企业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产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等等。(2)主题展示馆:生态馆、循环经济展馆、低碳建设展馆、人防建设馆、科普馆、科技馆等等。此类展览虽常年以较高的速率发展,核心观众群体的养成和传承必将形成巨大且深厚的发力空间。

三、我国现代展览展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展览展示行业呈现出以下六大趋势。

(一)市场总量快速增长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是门类齐全的产业大国。巨大的市场购买力,丰富的低成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不仅能促使我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和加工中心,同时也为我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会展中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十五期间,我国展览收入以平均每年约20%速度递增,展览市场总量迅速增加,其原因主要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中国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拉动;国家进一步启动内需的拉动;地方政府重视展览业;展览业国际化程度提高等等。

我国展览收入占GDP比重2005年仅为0.09%,发达国家该比例0.1%~0.2%,我国展览市场在“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全国服务业的增长值只占GDP的3.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世界一般水平。因此,中央政府在一些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属于服务业的展览业也必将更快发展。

中国会展经济方兴未艾,目前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潜力还很大。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7%,但目前中国展览业的年产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展览业年产值的0.3%。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以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今后中国会展业将面临难得的机遇,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展览收入占GD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展览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已高于“十五”平均水平。

未来,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展览大国。

(二)产业化趋势明显

随着中国展览展示市场的快速扩大和对行业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展览展示行业越来越被视为最重要的服务产业看待。为了促进会展行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个层面进一步推动行业市场化进程,政府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促进服务,进一步确立展览展示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桥梁作用,大力发展展示产业。

展览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展览策划、展览广告、展览设计、展览运输、展览工程、展览旅游等相关产业链快速拓展。

(三)专业化程度提升

现代展览展示行业的各个门类都由最初相对单一、被动的模式向多元、互动的模式转变,其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成为展览展示行业的前沿核心技术。新的技术手段不仅使实体的展示空间更加丰富、流动,富于变化;同时也成为各类虚拟空间、魔幻空间的基础技术手段。现在大型的会议、节庆、典礼、舞台演出等都需要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展示手段的综合参与。以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规划馆为例,它已经由一个专业规划类政策展示的场馆蜕变成集规划展示、文化、教育、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建筑,它实现了规划展示公示功能、科技展示与教育功能、图书资料阅览功能、城市观光与休闲娱乐功能、会议与办公功能的全方位复合。所以要求规划馆的功能设计应强调其复合特征性,即将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块在各自的功能、技术、交通、景观的需求下加以分析以寻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对多样性与复合性的关注始终贯穿于规划馆展示功能与格局设计的全过程。

在迅猛发展的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现代规划馆早已摆脱了传统的展览方式,图片展示、模型展示、普通的多媒体展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展示的需求,高科技支持下的多种展示方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数码电影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大型宽幕影视观摩系统、思维动画立体影视系统、360度三维虚拟影视演示系统、虚拟驾驶系统、人景合成系统、表面声波触摸系统、游客查询系统以及多媒体系统的整合运用等。

现代展示手段要求城市规划馆的设计必须打破以往标准式展览空间的单一布局模式,强调布局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更为重要的是,城市规划馆已不仅仅作为展示的容器,其设计理念与空间形态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最为标志性的展品,其所提供的空间场所体验是整个参观体验全流程中不可缺的核心部分。因此,如何创作与多种展示方式相结合的多样性和复合性的展示空间,以及如何将参观体验同空间体验融为一体,是现代城市规划馆设计的焦点所在。

专业化策展的趋势也会带动展览从业人员素质的极大提升,未来的展示行业从业人员将会接受专业的策展设计培训,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特别是管理人员、策展设计团队、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使其具备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和良好的服务精神,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行业合作。于此同时,行业的专业化也将逐渐培育出专业的观众群体,进一步对行业产生良性刺激,促使展览展示行业形成高水平的审美标准和业界标杆。

(四)展馆面积及类型持续扩张

我国展览业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优先发展。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各类主题展览馆的建设高潮,展览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展览场馆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以规划馆为例,由于其在城市品牌宣传、市民教育、招商引资、政务公开等方面所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中国中东部地区50%以上的地级市已建设有规划展示馆,江苏、广东等地区的规划展示馆已逐步向县级、开发区、乡镇级覆盖,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明确要求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目前规划馆建设规模数据,县级城市约为3000~5000平方米,地级市约为5000~1000平方米,省会城市约为10000~15000平方米以上。

(五)专业化竞争加剧

中国展览市场目前竞争激烈,表现在展览城市之间、展览企业之间、展览项目之间、展览人才之间的全方位竞争“白热化”。

展览城市间的竞争: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或“会展名城”上,这些城市纷纷在城市基础设施、会展软环境建设、品牌展会培植方面加大投入,展览城市之间剧烈的竞争不可避免,通过竞争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展览区域布局。

展览人才的竞争:未来中国展览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展览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制定鼓励展览业发展的政策,对于展览人才采取优惠的引进措施,有成功展览工作经验的高层展览专才是各地展览企业猎头的目标。各地高校纷纷设立会展专业,培养本地展览人才。展览企业重视员工在职培训,提高员工展览专业素质。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4

加强战略柔性以应对不确定因素

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高度关注环境的动态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乃至制造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也就是需要更加注重动态性,以“柔性战略”寻求动态取胜。

对于企业而言,柔性战略是一种企业对动态变化环境建立系统对策的博弈性应对策略组合,而非完全依靠主观判断的计划性产品。也就是说,柔性战略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及其应对策略的组合,因此,这是一种动态的战略观点。

战略的核心问题包括:Who(目标用户)、What(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和How(如何有效地进行)等三个方面。在柔性战略的视角下,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是对以上三点一种暂时的有效定位,而环境在变化,竞争者也在不断地模仿或进行新的战略定位,这一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需要更加注意外部环境的不连续性变化,在行业的阶段性变化趋势中确立战略差异化、有竞争力的战略定位及其可能的补充定位,创造机会和新的竞争规则,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转变定位;同时注意自身在战略使命、组织效能的动态适应。

柔性战略是应对未知的未来,是企业根据环境变化不断修正和转换战略定位的过程。其制订和实施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

关注过程导向,对环境变化予以密切关注;

关注创新,包括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生态关系的创新等;

关注系统,包括相关子系统的协调、战略与组织的协同等。

情景规划先行是实行柔性战略之关键

柔性战略的核心是构建多种情景规划,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可能出现的状态及各种状态出现的可能性,将企业未来发展环境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针对未来出现概率最高的发展环境确定战略方向和战略措施。通过此项工作可以拓展战略思维,深入挖掘战略情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确定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趋利避害,建立必要的应对策略;防止“政出一门”,真正实现集思广益、体现群体智慧。

在企业面临如下处境时,尤应探索情景规划用以发展战略的编制和实施:

其一,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转型,复杂程度加剧。如某钢铁行业设计企业,近年来预感到国内钢铁行业总体面临结构性过剩风险,以此判断为基本假设,确立两方面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对传统业务加强技术的创新升级,向高端领域和环节延伸,拓展“蓝海”业务,例如探索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进入运营环节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既有优势向其他行业领域延伸,拓展新的增长点,

例如自动化、市政等领域。通过这样的战略实施,该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其发展模式也对很多企业发挥了引领作用。

其二,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出现困难,需要进行转型。比如一家由国有转制为民营体制的建筑设计企业,在当地市场拓展中面临着本地和外部强势对手的竞争,尽管自身已经完全转制,但内部观念认识和组织机制还带有非常浓厚的传统国企特色,企业发展一直不够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组与企业高层共同确立了当时环境下的基本假设: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发展不进则退,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打造市场化的运作经营模式,快速做大做强,争取扩大市场空间和建立竞争优势。项目组在调研分析后,提出构建“生态丛林”的生产部门组织管理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对生产部门的准入管理,即对相关二级生产部门设置存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扩大了市场触角、促进了积极性的发挥。在后续的战略实施中,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三大建筑设计企业之一。

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展情景规划工作,可以组建包含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客户、供应商、行业专家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研讨组,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判断不确定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环节包括:

首先,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未来评判不同战略情景对策的原则导向。

其次,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细分行业、某一产品等角度构建范围框架,包括时间纬度、区域市场纬度等方面。

第三,针对界定的范围框架,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法律的,以及行业的趋势等方面判断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需要把握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

第四,根据上述工作所确定的基本趋势和不确定性,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战略情景,针对该情景可能产生的结果,建立系统对策,完成一个主题情景规划。

第五,通过基本趋势和不确定的组合,就可以完成对企业所应对的战略环境的多种对策组合,而且也要关注多种主题情景之间的灵活转化,留有出口,特别是建立对情景转变的识别指标,以备能够适时调整。

而对于已经确立战略方向的企业而言,通过情景规划完善战略柔性的工作可以与战略评估相结合。战略评估中行动之一审视战略基础,也就是情景规划中对界定问题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再认识。战略评估工作的一般程序如图所示。

将柔性思想渗透于战略管理各方面

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柔性战略关注在动态不确定性环境下战略制订与实施的自主动态性。因此,必须将柔性思想渗透至战略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

文化层面:柔性战略强调对情景的识别和关注,因此需要企业内部多层级人员的密切参与,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将有助于激发内部变革动力,主动寻求提升对外部变化的应对效率和效果。从情景规划的本源来看,实质是要求企业保持心智开放,重塑企业决策者的心智模式,引领组织变革,保持对实际状况的批判质疑,并在必要时迅速做出针对性的改变。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5

电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电能供应水平与企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关系着人们正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就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经营情况看,仅注重供配电作业环节控制而约束了行业科技的创新,大部分供电单位依旧保持了原有的营运模式。旧系统调度方案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能耗多、成本高、收益少等,这些都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科学技术改革后,未来电力系统规划必将朝着先进的方向改进。笔者认为,基于电力技术升级背景下,系统规划将朝着一体化、智能化、远程化等主要趋势变革,如图1,这势必推动了行业科技水平的创新改良,为广大用户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用电环境。

2.先进科技应用于系统规划

电力技术指导下的系统规划,应选用先进的技术研究成果,编制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才能保障系统按照预期的结果执行命令。面对日趋增多的电能用户群体,供电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资源战略计划,合理地调配着地方能源的供应使用。电力系统是调度电能的主要平台,尽管其能够根据电力市场的需求配置电能,但在工作环节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电力科学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防范其多方面的故障状况,带动了电网调度中心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促进了系统规划方案的有序实施。

2.1控制技术。电力控制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网络采取的调控措施,重点在于改变了传统的供配电方案,如图2,对电网调度模式进行自动化改进。如:系统连接设备实施综合改造,内设置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的调节器,可及时感应计算机发出的信号以正常动作。此外,引用人机工程技术完成智能化改造,用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取代人工操控。

2.2安全技术。为了解决电力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系统规划方案中要涉及相应的安全作业技术,这是电力工程中比较系统性的工作。安全技术包括:一是监测技术,对系统工作流程执行智能监测,及时感应到异常状况后发出动作指令;二是诊断技术,利用数据自处理平台提供诊断方案,提前识别电力设备潜在的故障问题。

3.结论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6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发展的趋势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分析,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趋势。同时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出了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共五个详细步骤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趋势 实施步骤

随着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在华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在逐年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日益凸显。而这些企业的内控、管理以及运营的优化则成为了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由此应运而生的IT、HR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悄然风行……摩托罗拉、诺基亚、GE、ABB、麦当劳等诸多在华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Share Service Center,简称SSC)。有预测显示,到201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90%的公司建立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然趋势

趋势背景:全球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与财务转型

从财务面临的业务环境来看,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规模化带来网点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在逐步增强客户的体验。从企业内部需求来看,财务职能正在从事务处理向决策支持转型,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也在日益提升。

专业背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于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从职能上看,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账务处理,对它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并符合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管理会计主要涉及企业理财,即为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提供决策依据。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与决策成功相关性较低、重复度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被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更多财务人员的精力会集中在财务价值的创造,财务在公司管控、战略计划、决策制定的各个层次强有力的影响。

规划并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财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企业实现决策支持型财务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步骤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对财务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及数据等各层面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梳理来实现,根据推进的时间进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

规划阶段

与公司整体转型战略的举措相协调,根据各项举措的优先级,来制定FSSC未来3-5年的规划和实现的路径,并取得公司最高层的认同和审批,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最佳实践来制定目标模式和过度模式。

地址的选择是实现财务贡献服务中心的关键环节。在选址问题上,可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人力、物业成本一定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管理和交通费用等也需要重点考量。若企业总部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常优先考虑设在总部,毕竟在人力和物业成本不高的前提下,管理更加方便。反之,则可考虑在某个交通方便、有政策优惠、人力资源丰富、便于自身业务拓展的地方。如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等,甚至可以是附近的三线小城市。项目组成员需要将几个备选地点分别就人力、物业、交通管理费用等独立核算项目成本。对不可量化的管理影响与项目推进影响等可考虑设置适度的系数进行加权计算,最终交决策层确定最终地址。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和运营,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治理、服务管理框架、服务水平、绩效考核及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从流程、系统及信息技术、组织和人员三个方面加以规划。

流程:明确集中的流程范围和推进路径;定义集中后的财务作业流程如何在账务处理中心、集团财务和业务单元财务之间进行互动;手工单据处理和流转方式的改变。

系统及信息技术:包括业务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扫描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数据定义的统一和标准化。

组织和人员:明确账务处理中心与业务单元及其他财务组织的职责分工界面;设计账务处理中心自身的组织架构;组织账务中心人员定岗定编、招募与分流以及培训。

实施/迁移阶段

制定迁移策略和计划,并与高层充分沟通和确认,对纳入迁移范围的流程和地点,从计划上安排模拟测试时间;制定迁移成熟度的评估标准,并根据迁移成熟度实施迁移计划。

过渡期内

过渡期间的处理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对人员的安抚和安排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过渡期之前和期间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制定针对员工重新分配和职位介绍的正式流程,设计有效的挽留人员政策和奖励措施。

运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