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课程设计范例6篇

劳动课课程设计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1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时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如果不做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们失去信心和勇气。我们都知道,在实际的课程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学生遇到实践困境时,老师会因时因地进行指导和点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多多增加他们的体验,这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向往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感受生动的劳技课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愿选择合适合作的伙伴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和授课质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这种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缓解遇到困难时的学习压力,甚至可以要求教师一起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组合可以使原来不热衷参与活动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二、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实践到位

教师对劳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应该做到准确无误,讲解要规范、合理、明确,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应该利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直接的意思,同时要做到边讲解边示范,把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制作技术的关键,讲解示范的动作更要慢一些,让学生有时间观察、操作示范过程中的重难点,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操作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劳技课中的讲解演示、指导实践是劳技课的基本过程,讲授与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内容的两个方面,学生自觉参与积极的投入,真正做到领会老师的意图,主动地参与劳技课的制作与创造中,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与创新的最好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

劳技课也是学生的作品设计的过程,它展现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以及创造,要充分肯定和指导学生的作品,课程目标教学中也提到要展开劳动与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统一。教师要想正确引导学生,首先要有好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简单地指导学生动手设计变成指导学生有思想、有方向地参与劳技课中,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丰富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创新精神。应该摆脱学生在劳技课上只是单纯模仿,被动、机械地仿制教师提供的成品,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同时提出自己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丰富劳动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领悟作品内涵,让学生明白作品的重要性。

四、积极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问题情景以及设计上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创新欲望,劳技课的内容决定了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好的课堂设计为学生学好知识、提升创新意识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可以设计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创新,把学生的创作兴趣延伸到课外。另外,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予以肯定,找出作品闪光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所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肯定学生的作品,在赞叹声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严字当头,上好劳技课

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掌握知识的促进剂,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去思考、去准备,积极开启智慧的大门。小学开设劳技课,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认识上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劳技课和普通文化课有所不同,文化课老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在劳技课上学生按实际操作自己动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但是这种课程上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嬉笑打闹现象。为保证良好的教育秩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将严格的要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老师也应做到操作步骤认真完成,演示规范。

六、提高劳技课的灵活性与实践性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2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3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包括“十字绣”、“种植”、“雕刻”、“饮食制作”,十字绣主要内容是十字绣的基本功和练习绣梅花;种植主要内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鲜与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萝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饮食制作主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的制作方法。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四、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

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中学劳动技术课;意义;创新教学

一、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极大地丰富了物质需求,人们也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尤其是年青一代中学生,一些学生容易产生享乐主义,不热爱劳动。而劳动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着极大帮助,还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劳动技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中学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社会实践,很多学生都希望得到课堂以外的实践,而劳动技术课程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在劳动实践中,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积极性。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例如,可以通过开设园艺设计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提升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劳动技术课程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实践中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

案例1:在中学阶段的劳技课程教学设置中,我曾经进行过茶树栽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动手实践,使学生一方面通过课程学到了一定的基本劳动技术,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平时喝的茶叶是怎么栽种,又怎样通过各个复杂的步骤最终成为可以饮用的茶。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茶农的辛苦生活,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尊重茶农,尊重劳动并珍惜劳动果实的思想。

二、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还是比较功利的,虽然新课改实施一段时间了,但是总体上学校还是以升学率为教学目标,简单说就是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在这一教学目标下,学校对于劳动技术课程并不重视,甚至一些学校课程只开设不上课。所以,劳动技术课程的创新,首先必须让领导层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教学目标,将劳动技术课程和文化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从思想上抛弃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切实把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以学生为本,才有可能为劳动技术课程的创新教学提供条件。

(二)生活化教学

中学的劳动技术课程很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更加的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课业。课堂内容的导入也可以更加生活化,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将生活现象与课程内容相联系。课堂上也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

案例2: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各种书签,并把优美的古典诗、格言、名人名言等书写在形态各异的精美书签上。书签设计好后,劳技教师再指导学生对书签进行装饰,可用彩带、皱纹纸等制作各种花朵、边框镶嵌在书签上,最终制作成型。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适当教学生剪、折、贴等手工技能。然后,再指导学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布局呈现在展示台上,形成教室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可以让学生们把在劳技课程中学会的内容应用于班级装饰,把班务栏进行创造型设计,编制、手工等各种创意作品都可以应用到其中。这样既可以将劳技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又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创造美的成就感。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课程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现代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课程内容,一些课程在实践方面有一定困难和危险,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

案例3:有一次劳技课,我指导学生制作纸盒笔筒,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课程上对与纸盒笔筒相关的内容做详细的解释和演示,于是我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白板上将所选纸盒的大小、硬度、美观性、笔筒结构、造型、功能、实用性、纸盒的切割、分隔、粘连方式等内容一一展示,以供同学们制作时参考。学生完成后,我又分别从所选纸盒的实用性、美观性、造型、制作等多种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议,最后,评出“创新奖”、“精致奖”、“坚固奖”、“美观奖”、“参与奖”等多种奖项。这样,既大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给劳技课堂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中学劳技教师,要提高劳技课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的有效策略,相信随着对中学劳技教学创新的不断探究,中学劳技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劳技课;强化纪律;精心设计

转眼间,在职业高中工作已20年了。和学生20年的相处,使我成长了许多。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我总想把在教学中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和同行们共享,也算是一种学习。

近几年来,我一直兼教学校的劳技课。刚接任时,我想得特别简单:劳动任务布置好,工具到位,自己站一边监督,铃声一响,没分数比拼,优哉游哉,多好啊。但是实际上,要想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劳技课,还真得下不少气力。

一、高标准要求

首先,教师要认真对待劳技课,不要认为其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既然国家要求开设劳技课,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让学生不仅要劳动,还得会劳动、爱劳动。爱劳动的观念比劳动本身重要得多,这正是时下社会强调的,是设置劳技课的目的所在。因此,重视课程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教师重视了,课才能上好。

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重视劳技课,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正面引导学生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吃懒做为耻。对待劳技课要和其他课程一样,认认真真,思想上一定要高要求,才能保证上好课。

二、围绕目标,精心设计

劳技课教学目标包含一节课的劳动任务、劳动技巧的传授、劳动兴趣的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渗透等。硬性的任务很好制定,隐性的道德教育比较难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规划。给学生的劳动任务一定要适度,还要有一定的难度,分好组,选好组长。实施相应的比赛,以增强学生兴趣。设置比赛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平等对待,公正评判,引入奖励机制。

多年的经验证明:合理的比拼就像其他课程的考试一样,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拉力,前提是教师要组织好。围绕难度,适度引导小组内的协作及组与组之间的协作。想办法,动脑筋,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决心。

现在的学生少了任务如山的劳动,少了吃苦耐劳的环境,但他们脑子比较活,营养较好,眼界更加开阔。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掘学生的特点,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只要合理引入比赛机制,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次花草栽培课上,我问学生如何安排校园中花池的栽植才能既省钱又美观。学生通过查阅电脑、询问美术教师等方式,最终给出了好几个栽植建议,比如选取普通的月季、、冬青、柏树等合理搭配,巧妙设置图案,既经济又实惠,能很好地美化校园,还便于管理。

所以我认为,劳技课和其他课一样,教师要给学生一张白纸,相信学生会回报以一副美丽的图画。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多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要多提倡团体协作,让学生多向他人学习,多交流沟通,让学生明白: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体协作很重要。

三、明确责任,注重安全

劳技课的纪律教育很重要,因为多数课要在室外完成,且很多地方存在安全隐患,教师要特别重视、注意的问题很多。我一般是先给学生讲清要注意的事项,明确各自的职责,然后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块干,一块学习,深入观察其动向,以防发生意外。多年来,学生没有因为有安全隐患而不去活动,而是更积极地面对安全隐患,想方设法排除、克服。有些学校因为野游出现过问题,干脆就取消野游,这样是剥夺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权利。我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只能重视安全,千方百计地消除安全隐患,在这一点上,我呼吁教师一定要坚持。

劳动课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技术素养 技术意识 技术思维 技术操作

教育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操作性、设计性学习,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技术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技术要素,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在教学中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能的实践操作训练,以便逐步形成学生技术培养的内在序列和梯度结构。而技术思维、技术操作和技术意识是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技术素养的三个重要要素,构成了技术素质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三

大要素,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思维先进,加强技术设计的指导

技术世界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尤其在当代,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的关键在于构思,构思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分析与恰当的构思方法运用。技术思维是指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思考,是技术设计的先导。所有材料工具的选择和改进、作品的设计和制图、以及作品的调试和评价等都是通过设计和创新制作来实现人们的期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而设计是技术的灵魂,通过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使技术成果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例如,小学劳技八册《花篮》一课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花篮,通过把一个范例花篮变三变:“花篮――纸――花篮”,把静态的花篮进行动态处理,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认识花篮的各个部位,以及花篮的基本制作要领,突破了技术操作的难点。每一步“变”的过程,实则就是教师对学生技术设计的具体指导,这样便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与技术”的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依样画葫芦”的技术学习,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接着,老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从示范作品蕴含的设计新内涵引导学生从花篮的镂空图案,从花篮的提手变形,以及篮身的形状方面去思考如何变化设计,突出创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就可创造出个性化的花篮设计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技术思维引先,在“变”

中寓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充分突出了技术设计的指导。

二、突出技术操作,以实践探究贯穿始终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技能都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要增加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技术探索,这样才能凸显出劳技课的技术本色,才能避免语文老师上的劳技课象语文课,美术老师上的劳技课象美术课,科学老师上的劳技课像科学课的现象。

例如,在《回力车》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和他一起玩两个一模一样的回力车,结果发现老师的车子会回来,而自己的车子却不会回来。难道是老师的手有魔力吗?刹那间,种种猜测充盈着学生的脑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于是,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打开这两个一模一样的车子,结果发现老师的车子里有东西,而学生的车子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学生自然迫不及待地想探个究竟――原来里面装有一根橡皮筋和一个螺帽。明确相应作用后,再让学生每人动手尝试制作一辆回力车。至此,老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边制作边调试,比一比谁的车子的回程最长?探究回力车为什么会回来?最后,发现原来就是回力的作用。那么,回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还可以实验向学生证明回力产生的原因。对于每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没有一句强硬的说教,总以技术探究贯穿教学始终,劳技教学的学科性得以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就充满着“劳技味”。课末,教师还可演示升降棒,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升降棒升降的原理,讨论还有其它哪些地方存在着回力,留更大的悬念给学生作课后继续探究。这样的课堂设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在不断的探索中启迪了学生们的智慧。

再如,《小风车》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风叶的转动和支架的稳定。课堂上,应该强调怎样使风车转起来的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探究风叶转动的原理,让学生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制作出会转动的小风车。而我们教师的课堂设计往往强调在风车的美化上、风叶的外形上,对风叶转动的原理,没有充分重视,最后,学生所制作出来的风车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风车。这样的课,总感觉“技术”的含量不够,没有凸显出劳技课的技术本色。

三、注重技术意识,突出生活化和实用性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在制作花篮时,我们会因对象、空间、时间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款式和不同的颜色等。比如,送给小朋友和送给老年人的花篮应有所不同;送给男性和女性的花篮也有所不同;摆放的地方不同,空间的大小不同,所做的花篮也应该不同;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场合,所做的花篮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我们明白了劳动的目的,才会制作出合适的作品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就是劳动目的“生活化”。在劳技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术意识的培养,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我所制作出的作品有什么用?作用的对象是谁?

当然,不仅劳动的目的需体现生活化,劳动的内容更需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立足于一线教学的我们,有责任树立“学中用”、“用中学”的技术意识,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劳技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

[2]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