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1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93-01

一、引言

“工作室”这个概念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已经处于很普遍的状态。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也采用了“教学工厂” 办学理念。在国内,工作室课程在近几年在国内高职院校内被炒的非常火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启了工作室课程的设置。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美院、浙江大学、中央美院等都实行了“工作室”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相继其他各大院校也在近几年都先后建立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度,尝试着以工作室的模式来培训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但工作室在职业类院校进一步的发展与推进中遇到了瓶颈,一方面对专业工作室课程概念不清晰,创办的模式处于照本宣科的仿照本科院校模式,与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总体方针不能很好地契合;另一方面,多数院校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把工作室理解为以个人能力的工作室。创新专业工作室的建设,完善工作室的制度,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一个社会服务平台。

我校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课程为目前现状:工作室课程是近几年学校提出的“工学集合,校企合作”大平台下建设特色专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我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从07年开始招生以来,在课程设置上:第一学年在校学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第二学年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学年是专业技能进阶和实习阶段,同时工作室课程贯穿第3、4、5学期。在课程设置上每年都会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二、主要问题

(一)项目组织。项目组织上比较单一,工作室课程在项目组织上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库。要想把企业工作室课程直接带入课堂,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库,而项目库的建立,要靠平时一些真实项目和训练项目的积累。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去拓宽。

(二)项目来源。项目的来源不稳定,导致项目真实程度比较低。工作室课程项目来源主要依靠专任教师个人去挖掘,在这一方面依赖性太强,一旦没有业务项目真实度就降低。还是需要在业务这一块寻找新的途径,比如与企业合作项目开发等。

(三)项目实施。真实项目实施比较困难,学生水平有限,对一些有难度的项目比较难处理。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一个项目学生能参与能制作的人比较少,一方面加强学生技术锻炼,另一方面技术强的带技术弱,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学习,认识并肯定团队的作用。

基于以上工作室操作的各个问题,我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浙江鑫岳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工作室课程。浙江鑫岳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数字影视动漫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致力于以专业标准为客户提供从策划、创意、设计到制作的全方位数字视频技术的相关服务,为客户打造高品质的数字影视动画片、广告片;自主研发优秀的原创动漫作品;动漫产品的发行、授权及衍生产品的开发。

(1)以“工作室式”为契机,加强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

“工作室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教师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在技工院校发展规划以及提高教师学历和向“双师”型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利用“工作室式”可以有计划改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开展以老带新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专业修养和创作能力,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课题。

(2)以“工作室式”为契机,使教师专业知识与市场接轨

在“工作室式”专业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可以由动漫公司委派,他们的优势在于:熟悉动漫产业的基本运行情况,熟悉动漫制作的各个环节,有较强的创作、策划、编导、制作的能力,熟悉动漫市场的运作流程,与动漫企业、传媒公司、广告网络公司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加盟有利于加强动漫教学的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技工学校同公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也有利于将来学生就业。

(3)以“工作室式”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技工院校综合能力

校企合作办学是当今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依靠动漫公司推进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捷径。“工作室式”的构建,为校企合作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一方面,通过“工作室制”,合作办学公司派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直接参与专业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训,使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增强了学院的专业师资力量。一方面,通过“工作室式”,通过高职院校与公司的交流,专业教学和实训项目的联合,以公司行业最先进技术为指导,带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实践证明,建立“工作室式”发展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使受教育者顺利完成“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推进技工学校和企业的生产科研能力,实现互动共赢。

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课程改革理念及思路

随着全国动漫专业日趋的成熟,各地方院校动漫专业模式改革越来越完善。在课程的设置上,“工作室课程”概念已经不是新鲜词,但要把工作室课程与地方企业接轨还是需要与本地实际情况联系的。在“工作室课程”的具体操作上面要以本地企业为契机,以地方大环境为基本条件。秉承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课程介入企业的方式,增强素质技能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观念,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氛围融入课堂。

我校动漫工作室课程初步的思路是在学生学完运动规律课程后,第3学期的前三周里,把学生及课堂带进企业,让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再加强,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室环境,学校专任教师全程参与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学生课堂兴趣引入企业的初级阶段。

在第4学期工作室课程为3周每周8课时,比第一次的多出4课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程时间,为得是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工作室课程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一阶段的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以项目为驱动,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为小组分别带领学生制作项目,在真实的项目制作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第5学期的工作室课程相对前两次来说又要提高一个档次,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制作项目的技术水平了,而这一学期的课程主要是以工作室课程为主,持续时间较长,相对学生在这个阶段不再是学习技能的阶段了,而是如何适应企业工作强度,制作符合企业要求的实际项目为主了。学生能够为企业制作项目,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报酬。为学生今后直接进入企业提供跳板。

特色与创新

1.在“2+1”人才培养方案大前提下,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规律、人的认知规律和学校与动漫企业现场教学的特点进行分类。将适合在学生专业实践阶段,在企业现场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分离出来。

2.将动漫工作室课程搬进企业,并采取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在企业现场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所学所会与动漫企业的实际需求“零距离”接轨。

3.行业龙头企业全程参与编写动漫工作室课程授课计划、教案、课程考核方案等,推进了本工作室课程的教材建设。

在具体实践方案上面:

动漫工作室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本地龙头企业浙江鑫岳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合作,课堂介入企业,把学生拉进企业学习,学生直接在企业中学习课程专业知识。

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授课为主,我校专业课程教师为辅,合作开发课堂、课程内容、教材等建设。

其课程根据工种特殊性将持续3个学期,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较长的为之有效的学习周期。第3学期学生入企业学习为每周4节,为期3周。把学生及课堂带进企业,让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再加强,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室环境,学校专任教师全程参与课程,让学生对专业从初步的技能训练到技能强化阶段。

在第4学期工作室课程为3周每周8课时,这一阶段是对学生技能的进阶阶段,企业发放项目,企业人员根据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训练中体会到企业用工的素质和要求,使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训练中明确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

第5学期的工作室课程为每周12节,为期8周。这一阶段相对前两个阶段来说时间更加长,训练更加集中。学生在前两个阶段已经基本学好企业的技能,基本能够完成企业布置的任务。换句话说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具备在企业工作的能力。所以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能够在企业里与员工一起工作,能为企业带来一定效益,而企业也应该相应为学生的工作付出一定报酬,以达到工作室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最终目的。

(1)引入“工作室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建立“工作室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把动漫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引入到工作室来进行详细讲解、分析、策划与设计,带领学生承担企业相关的设计任务和项目,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零接轨”。

动漫工作室课程改革实施范围从09级动漫专业学生开始,3个班一共107名学生。

学生在第3学期的工作室课程能达到对学校专业技能知识的强化认识。在第4学期的工作室课程能够达到专业技能知识项目化训练的要求与进阶。在第五学期的工作室课程能够达到公司对用工人员的技能专业要求,为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做好准备。

(2)动漫专业“工作室式”教学模式实施思路

“工作室式”教学模式意味着一种崭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使实践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学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场地、设备和人才资源等优势,针对专业要求和企业生产项目,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是教师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实景工作设计和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基地。

现在09级学生的工作室课程在企业已经学习一段时间,从调查学生对工作室课程这一安排来看,基本上都认为这是一种为之有效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都认为他们在企业里学到的技能是非常有用的,企业能够提供他们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能够最直接的把企业需要的东西教给学生。

通过把工作室课程放入企业,不管是从学习工作的环境,还是对技能知识的要求方面,在企业里,真实的工作环境,一线的技术人员,企业化的管理制度,都对学生形成了一个有形无形的包围圈,使学生在这里包围圈里能够最大化、最精准的学习技能知识。

四、结束语

本文以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课程校企合作为例,介绍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处理校企合作课程上面的一些问题与探讨,为动漫专业更好的输出人才,教师更好的融入教学,学校更好的与地方企业合作,提供一些见解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2]马陆亭.以创新思维重构高教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5-27.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2

【关键词】工作室制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J218.7-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83-01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正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校企合作企业或任课教师所提供的一个个实际项目任务或虚拟项目任务,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咨询、辅导、答疑解难等服务。学生为顺利合格的完成项目任务,就不得不认真了解和把握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诸如信息收集、方案制订、组织实施等环节的基本要求、技能性要求以及突发问题的应对措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具有鲜明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特征,尤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当前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与本科院校传统的动画专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类似专业的办学经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体系极不完善,加上条件设施的欠缺以及教师行业实践经历的缺乏,导致高职人才培养的高级技能型特点不能体现。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相差甚远口。分析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二维或三维动漫画作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现实的情况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动漫企业具体岗位的要求,缺乏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不适应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课程开设过于陈旧,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合理,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都是转型而来的,缺乏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经历;四是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训设施不足。

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推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应深入研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6号)文件精神,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业内涵建设、实训中心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先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三、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

要切实做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符合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并取得一些具体成果,就要瞄准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课程项目化教学目标设定、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教学环境和运行机制配套等环节加以整体设计。

(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项目化课程目标

进一步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联系,依据相关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各项目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设定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创意表达能力,熟练的数字媒体技术操作技能。了解相关的设计行业规则与管理,能从事创意产业设计、服务、管理一线的相关职业,能自主创业,懂艺术、强技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高技能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项目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应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校企合作动漫公司、企事业单位或有关动漫比赛设计任务为载体,实现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训中心运作公司化;教学评价市场化”,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职业教学特点。

(二)按照工作流程系统化要求,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项目化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动漫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定位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动漫作品前期策划设计、中期制作加工、后期特效、合成渲染输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确立动画、原画、创作设计、影视动画后期处理等几个能力模块。以真实动画作品创作、制作或服务项目为载体,构建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构建一支项目化教学意识鲜明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通过到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参加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与锻炼,了解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状况、熟悉企业化运作的流程,提高对岗位职业技能认识,在教学工作才能有意识的结合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四)利用实习实训教学平台,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利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等生产性工作环境,以真实设计制作任务为载体,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能力、特长情况等组成不同的制作小组。开展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建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学生按项目设计与制作流程完成学习任务。完全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漫设计与制作 人才培养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动漫专业从事人员不仅要有相应的绘画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创新思维,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当下,国内很多职业类院校纷纷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相关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在校期间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满足公司、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岗位需求产生了严重脱节。[1]

一、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定位与教学课程不合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就业方向集中在与数字媒体相关方面上,如从事二维、三维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制作、建筑动画以及网络游戏等相关工作。为了迎合市场人才需求,保障学生今后就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应着重培养具有扎实软件实操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动漫理论上的精通。由于学校专业课程性质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导致课程设置不明确,除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外,一般还要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与专业实践教学。而动漫设计与制作由于其专业特殊性,如果在教学中简单地参照其他专业的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直接会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2]

其次,教师队伍和实训设备不完善。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障优秀教学的前提,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走向甚至是该专业的市场发展行情。在我国各院校如火如荼开展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形式上看,教师队伍面临着力量不足,能力上也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能力需要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的教师,没有丰富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艺术与技术上的经验积累,同时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老师们很难在自己擅长的专业方面上发挥优势。另外,学校虽然开设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有的只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盲目招生,没有长远的教学计划与合理的教学安排,甚至只是开设了相关课程,而没有提供完备的专业教学实训设备,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造成纸上谈兵的教学后果。

第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欠缺。懒惰与依赖性是人的本性,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得也尤为明显。上课仅仅依赖于教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里老师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有的甚至完全依靠老师的督促与指导才能完成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不足,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甚至课本上的知识,对动漫专业缺乏热爱与激情的创作,导致学生总是抱怨学了很多软件和知识,但都不精、不深的心理。

二、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首先,做好专业教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做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教学定位,有了清晰准确的教学定位,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相关改进措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更注重理论基础之外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具备,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原创动漫、实验动漫短片来真正理解动漫设计的内涵,积累创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成为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人士。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分主次,针对专业方向要做出明确的区分,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设备建设。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大小对培养专业优秀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聘请优秀教师来校教学、组织专业教师培训,对教师能力进行考核等制度来加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的实训设备,学生可以在实训室提前感受到动漫创作中团队合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在实训室中的实践操作来积累创作经验,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是否精通,通过沟通学习来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校企合作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将来就业方向,也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竞争与合作意识。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一方面企业将先进的实践项目经验带入到课堂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漫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重点知识,同时,学校承担企业的项目订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去工作,在工作中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工作任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应以明确的专业教学定位与教学课程设置为基础,完善的教学队伍和实训设备为保障,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向导,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将来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动漫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时培养真正符合动漫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不断为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4

【关键词】动漫 应用型人才 美术与设计 知识结构

我院动漫专业创建于2005年,2006年正式招生。是根据现阶段经济文化的发展,企业对动漫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特色新兴专业。从学院动漫专业首批招生开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国动漫产业、动画、游戏企业的深入调查,对中国21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动漫设计人才将是未来最紧缺人才。要使中国动漫从加工大国走向动漫强国,必须从原创设计入手,应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动漫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程符合教育规律、市场规律,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符合创新化、成果化、就业化。

要培养2-3年学校教育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优先满足基层第一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所招聘员工知识结构及能力方面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弊端。我们必须从存在问题的弊端着手改革。从我院动漫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课程设计、教案、课件、教案方面改革、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分析我院动漫专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培养知识结构方向

1)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到作外加工片时不能够熟练阅读技术要求,不能最快了解本专业领域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2)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职院校毕业生缺少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的课程是复合的、厚重的、民族的,使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需要培养学生贸易法规及管理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贸易法规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加强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经济法律知识、贸易知识、管理知识迫在眉睫。

2 培养企业要求的适应度方向

高职教育培养的动漫人才大部分不符合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都为动漫产业生产一线,大部分从事简单的制作环节,甚至个别从事管理或市场营销。由于高职教育知识结构总体的不合理,用人单位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而且普遍反映发展后劲不强,转岗能力不足。

3 培养个人工作能力方向

1)现场操作技术能力略显不足。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加强培养对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人才的一线作业特色。

2)缺乏团队精神,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动漫行业分工很细,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学生能够单独工作,却缺乏与他人合作,调动他人,组织他人共同劳作的能力。

3)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逊色。必须培养和调动学生动漫专业前期、中期、后期、营销各环节知识的积极独立学习。

4)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欠缺。原创是中国动画最致命的软肋,因此高职教育也应培养学生的原创,创造出新颖有价值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作品。

4 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动画专业课程

1)专业设置应以知识、素质、能力为主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动漫人才教育更应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教育终身化为目标。

2)培养学生不止面向单一行业,更能面向更宽广的邻近行业,使学生能够具有在动漫行业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并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技术和知识;

3)对重复性强但技术含量低的实践课程进行调整和充实,如flash注重的是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使用软件的技巧和软件简单的编程。就不要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交叉,因为两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交叉授课会误导学生。

4)调整高职教育理论技术课和专业实践技术课的课程比例,并使理论技术课成为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实践技术课的锁链;

5)以动画制作流程为依据,动画制作一个系统的工作,一个环节紧扣另一环节,因此我们应该以动画流程的顺序安排课程体系。

6)强调课程的联系性。如动画场景课程,既要学习动画场景也要学习室内设计和室内装潢知识,这样学生的就业面会随之增广,除了从事动漫行业还可以从事建筑家居装潢设计行业。再如非线编课程,即可以用非线编来制作动画剪辑外,还可以应用到影视后期,这样学生毕业后还可以到影视广告行业,影剧编辑行业就业。

7)强调课程的独立性。如造型设计课程,可以为原画岗位的要求打下基础;动画剧本课程,可以达到创作、改动剧本岗位的要求。

8)开设辅助动画创作课程。如动画表演课程,让动画中的角色成为电影中的人物;动画道具课程可以加入工业设计课程,还可以安排服装设计课为影视动画角色服装润色。

5 动画专业师资与教学

学院动漫专业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走传统手绘动画,师资缺乏艺术综合素质;走计算机软件应用,硬件、软件设备达不到高端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开拓一条有特色的道路,即市场方向。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课程,甚至可以聘请一线行业有经验的专家授课。比如三维动画课程,可以聘请游戏公司专门制作游戏角色有经验的游戏美工授课;再如非线编课程,可以聘请电视台后期制作专家授课;还可以聘请民间艺术家客座授课。

动漫专业目前师资,虽然有科班出身的动漫专业教师,但目前全国动漫专业师资都相对薄弱,没有系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很多学校的动漫专业授课模式仍然在沿用工艺美术的教学模式,要适应市场实践方面的能力,需要大幅度增强师资力量,可以定期定额送教师去前沿动漫公司、游戏公司、动漫培训机构进修或短期培训。教师培训结业后回校从事动画专业关键课程教学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聘请动漫、游戏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存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上的不足。

从正规、有名气的院校招聘教师,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曾经在正规学院的学习、受教的模式带到学院,从而影响、规范新的整体教学模式。不可一味的认为专业对口,就具备了优良的师资力量。

6课程教案、课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要求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电子教案,每一章节要有扩充内容的参考书、专业期刊、杂志、专业前沿网站最新信息。

把虚拟化的课程设计改为模拟真实商业动画课题设计。如讲国际、国内动画设计大赛、动画公司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课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即增长了见识又充分发挥了个人的创新、创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原有单纯的由老师讲授改变为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师生共评,使教与学达到最好互动效果。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一组组的设计小组,在课下由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形式辅导、协作式的完成设计。

7 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环节与大学生就业成为近年高校突出矛盾。当今就业形势不佳,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高校为达到就业率,让学生最后一学期进入社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并没有彻底实施,严重影响了毕业生正常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我们应该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整合设计。如先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期满后回学校统一组织规划,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如二维原画小组、三维动画小组、定格动画小组、特效动画小组,我们的教师有擅长平面设计、二维原画、后期处理的,可由相应特长教师指导。最终完成并在校展览。展览既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能起到提高学校知名度,起到宣传学生、学院的作用。

8 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宽口径

一个系统的动漫产业链包括一系列环节:影视动画制片成产——电视台、电影院播出放映——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形成版权的授权代理——衍生品开发与营销。一部动漫产品的成功其制作过程平非唯一重要环节,动画运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因此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我们必须突破单一学科化设置模式,即:实行动画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或多专业施教。从动画制作的前期、中期、后期、营销各环节发展学生感兴趣的小专业进行针对性施教。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讲不断的派生出新的职业、新的行业。职业的淘汰速度加快会导致人才流动性频繁提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扩宽专业覆盖面。

2)强基础

强基础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加强人格素质基础。培养高等职业学院学生高涵养的基本品德、基本素质。第二加强职业艺术素质基础。动画亦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赋予着多种多样的多元艺术性质,比如:把握造型的手段和审美的符号;聆听音乐、对白、音响的艺术效果;叙述时间的分配和欣赏时间的分配在观赏上是否合理;活动视点和活动形象的表现是否符合视觉效果。动画换言之就是影视艺术,它具有影视艺术的多元审美性、科技性、时尚性、运动性、娱乐性、市场性、商业性。多设置些人文、社会、艺术的课程,让学生通过人类文明历史来了解、学习知识和挖掘素材。我们既然学习中国传统人文在动画中的表现,如《牧笛》《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动画就是将传统国画大师的水墨作品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也要学习外国人文思想,如日本宫崎骏动画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将强烈的地域人文色彩与环保意识相结合。

3)重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重实践。因此实践教学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教学体系的基点定位在相关的职业岗位群。实践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前沿技术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动画最前沿信息,如《黑客帝国》《克隆人进攻》《最终幻想》《千与千寻》这类引领全球动画的好作品。在重实践教育中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群策群力的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协作。

实践教育方式可采用订单式培养、产学研合作、共建学校实训基地、以及落实实习和就业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在企业里“顶岗”工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以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

4)图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定位其落脚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美国、加拿大岗位调查结果说明岗位群存在着大规模的交替、淘汰、更新、转型的现象。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岗位群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大系统,特别是高职高专的专业是含技术的岗位群,其外延及内涵变化更大。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顺应社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将要从事的岗位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更新交替。

我院动漫专业开设不久,但发展速度迅猛。相信在合肥这个人杰地灵,滨临珠三角这块沃土中孕育更多的动漫产业精英技术人才,我们的动漫人才会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动漫的方针政策,迎合国际潮流,成为动漫产业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 徐东明,李春华,芦春梅.《美术大观》”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5

关键词:动漫;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高职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基于社会对动漫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动漫人才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而如此大量的人才培养却造成供需失衡的动漫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上,具体表现为:

1.1 缺少人才培养的特色。动漫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高职院校所开的专业中以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技术为主,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都趋于雷同,这样势必造成一方面同类人才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急需人才的紧缺,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地使用。

1.2 缺乏实践场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校企联动机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实践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动漫产品开发整个工作流程,无法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社会竞争力较弱。

1.3 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普遍,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科学的课程设置,未能考虑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1.4 缺少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动漫企业的校企合作尚不紧密,缺少动漫企业对相关动漫工作岗位、人员能力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和其与时俱进的一线创意、设计、制作与实训指导资源。

2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2.1 创新“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实际情况,专业教师通过社会调研,围绕省内动漫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以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三个核心技术一体化为专业建设理念,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完善“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图

“三双”即“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通过学院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依靠“双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其中,“双主体”指依托校企共育、校企共管、校企共赢三个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双主体”的作用;“双课堂”指学院课堂与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实现校内课堂形式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相结合,发挥“校中厂”和“厂中校”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双导师”指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方向、兴趣分别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任指导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指导教师(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能手担任),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得到提高。

“四融入”指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设置、教学环境、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认证。通过校企合作共育,将核心技术、企业标准融入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以及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通过校企共管,以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为保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企共赢,拓展服务企业渠道,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

2.2 改革和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依据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定位及地方产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高职动漫专业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动画师和后期合成师等专业人才。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根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动漫产品开发流程,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序,设计课程模块,安排教学时程,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3 构建设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动漫专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过程充分考虑职业技能要求和工作过程,完全按企业项目流程安排教学过程,通过系列的教学任务书来引导学生按生产流程完成作品,并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是根据动漫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分为前期组、动画组、后期组进行组织教学,学生轮流在各组的各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不同岗位的技能技巧,掌握各岗位的工作模式,熟悉动漫制作的完整流程。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培养学生拥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按照企业的评价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主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动漫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效

通过“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师资、专业和课程建设实力加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培养的毕业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师和学生直接与企业一线专家对话,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获取更宽的信息量基础上,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可以促使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实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人才,缓解动漫行业供需失衡的现状,使毕业生能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将打破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的僵局,对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质量都将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这种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动漫产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全胜.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杨建宏.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7.

动漫制作与设计课程范文6

关键词:动漫专业 工作室制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一、目前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学者虽然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中作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有详细的实施方案的很好,理论上缺乏系统性, 只停留在表面, 没有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人才市场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供需脱节。分析当前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动漫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定位不尽合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形式上, 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课程内容陈旧、实训项目设置单一、课程设置滞后,并且与行业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强,毕业后不能胜任岗位,还需要经过一段实习期的企业实践锻炼。

2.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因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限制,传统的教育模式常常局限于以校内教师为主导,而现有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

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轨, 学生大多属于被动的接受者, 实践动手能力弱, 很难适应动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 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以期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二、构建“工作室制”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院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面教学与行业脱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动漫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师资力量薄以及校企双方磨合度问题时,大胆创新,开拓了以工作室制为载体、以校企联合制作项目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近三年来,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三个独立工作室参与校企联合项目研发制作,成效显著,基本达到学科与企业发展“双赢”的效果。

“工作室制”是在创建与职业院校动漫设计专业相适应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由教师将企业项目与教学课程结合建立,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由合作企业支撑,有相关场地和设备。“工作室制“的关键点,在于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课程体系,“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学结合一体化,企业项目即课程实践,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校企联合进行项目、课程的研究开发。

工作室根据动漫设计职业领域典型工作岗位而建立,符合职业化要求和岗位发展需要,覆盖所有专业和学生;教学依托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化课程,真实项目为引领,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实行开放式教学,并参与社会实际项目的设计和竞标。其优势在于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壁垒, 突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实现了素质与能力的协同推进, 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从而适应岗位规范要求,达到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1.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零距离对接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又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根据工作室的特点及课程群方向选择多个实践项目,并与教学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各自实际能力和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实践项目进行练习,项目做到真题真做,因此实践具有实战性。

设置相应的岗位工作室可以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学生不仅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具备实践能和研究能力。因此,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将学校与社会对接的课堂。

2.构建教育教学的“四个融入”

教学环节中的所谓“四个融入:指的是促进企业人员努力的融入到教学团队之中、企业项目融入到教学课程设置之中、企业的文化氛围融入到教学的环境之中、企业的招聘标准融入到教学的生产性实训之中。力求通过这四个环节的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在工作室实践教学中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从传统课堂到工作室,从实训环境、工作任务布置、师生角色扮演、职业语言等多方卖弄强化企业氛围;从虚拟设计项目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之间实现“工学融合”。

3.建立基于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

基于“工作室制”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依赖于一个丰富的实践案例设计项目库。丰富的项目资源可以用来充实动漫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基于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增加了学生实践机会。例如同一实践项目案例的多种设计方案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与他人的方案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对项目库的优化,最终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教学资源的品质,有利于锻炼师资实际教学及技术开发水平,同时将优秀的教学资源推广到相关应用课程及专业。

4.搭建校企共建课程的桥梁

通过教师到企业对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必备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进行调查后,提取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聘请企业专家与课程团队教师共同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分析,搭建校企共同构建课程的桥梁。

四、结语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职动漫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是动漫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是高职动漫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该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动漫设计市场需求、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睿,方启元. “项目驱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J]. 消费导刊. 2009(21)

[2] 段欣. 对“项目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18)

[3] 龙安梅.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