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例6篇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1

为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普及法治知识,培育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的通知》(教zd厅函〔2017〕x号)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经研究,定于近期开展第二届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七五普法”规划、《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关于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的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宪法教育,引导和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法治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二、参与对象

小学高年级、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三、活动安排

(一)“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1.宣传发动阶段:7月10日—8月10日,各县区教育局及时将教育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文件转发至学校。各学校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

2.推荐选送阶段:8月11日—9月18日,各县区教育局推荐选送每个组别各3个参赛作品(按照小学高年组、初中、高中3个组别,录制以宪法与个人、宪法与社会、宪法与国家等为主题的学生演讲视频,时间5—8分钟);市直中小学、有关中职学校每所推荐选送相应组别2个参赛作品。

3.初审阶段:9月19日——9月20日,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每个组别选出3个作品参加第二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决赛,同时评选出各组别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4.全省决赛阶段:10月中旬,决赛在南昌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省教育厅将按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高校4个组别各评选出1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各组别特等奖获得者将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二)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

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分小学高年级、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职业高中)3个组别,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以下简称:普法网)开展知识学习、测评。各地各校组织学生利用普法网提供的网络平台,直接参与法治知识竞赛活动。

四、有关事项

(一)“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1.请各县区教育局于9月18日之前将演讲比赛参赛作品报送至市教育局行政审核审批科。

2.视频要求:报送作品必须为学生本人演讲视频,演讲文稿须原创。声音清楚,画面清晰度高。支持绝大多数视频文件格式。

(二)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

1.各县区教育局按照要求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所辖学校管理员的注册、认证工作(注册流程详见普法网),部署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法治知识学习与竞赛工作。市直中小学、有关中职学校管理员名单报市教育局行政审核审批科。

2.本通知发出后,各县区教育局即可利用普法网部署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网上竞赛平台开放至2017年11月30日,各地可组织学校以自愿方式参加,市教育局将对各地各校组织参赛情况进行通报。

请各县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有关中职学校高度重视,把本次活动作为本地、本校“七五”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扩大活动影响,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和优势特长,积极组织开展活动,营造学习宪法与相关法治知识、尊崇宪法的良好氛围。

联系人: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2

各系、部:

现将《2021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创意大赛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参赛同学9月7日前将《作品报名表》(附件2)、《作品汇总表》(附件3)、以及参赛作品(命名格式要求见实施方案)电子版发送至gdyxcxcyzx@163.com,报名表纸质版送至创新创业中心,勤政楼309。

 2021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创意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创意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示精神,为我省积极落实国家八部委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及眼健康宣传工作,实现“健康中国”的核心目标,激发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秉承“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大健康设计”经验与成果的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为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

2.每个参赛队由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组成(最多不超过3名),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类别报名参赛。

3.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

(四)竞赛组别分类

1.自主命题设计

参赛作品围绕近视防控、眼健康创意设计主题进行的相关设计,具体组别分类如下:

A.视觉传达设计组:包含海报招贴、包装、字体、UI、网页等;

B.产品设计组:包含眼镜、眼保健产品、数码电子、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玩具、文具、公共设施等;

C.环艺设计组:包含室内、景观、建筑、规划等;

D.数字动画组:包含动画短片、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数字漫画、插画、动漫衍生品(含数字、实体)等;

E.摄影组:包含创意摄影、产品捕捉、人物特写、建筑风格、实践活动等;

F:交互设计组:包含移动端H5互动广告等;

G.策划组:内容包含广告策划案或其他类策划等;

H.文案组:内容包含广告语、长文案等;

I:其它组:其它艺术设计创意类原创设计。

2.限题设计

围绕《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科普类、创新类设计。(附件6: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简介及规划)

A.科普馆建筑环境设计:包含科普馆的建筑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规划设计等;

B.科普馆公共艺术设计:包含城市雕塑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壁画艺术设计、公共装饰品设计等;

C.科普馆视觉传达设计:包含科普馆导视系统设计、宣传海报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绘画等视觉传达相关的设计等;

D.科普馆产品设计:包含科普馆相关的文创类产品、科普玩具、科普类电子产品、科普类装置、科普教具等产品类设计;

E.科普馆数字动画设计:包含科普馆宣传动画、插画、动漫人物形象设计、动漫衍生品等;

F.科普馆策划类:包含科普馆的宣传策划、活动策划、会议策划等策划类相关;

G.科普馆文案类:包含科普馆的宣传广告语、活动广告语等。

H.其它: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其它相关的科普类、创新类设计和创意。

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概述:

第一、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成立背景和意义

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是依据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九部委批准的沈阳“眼产业特色小镇”内规划建设何氏青少年眼健康防控科普基地,结合每年一次的ICGeye,“世界眼基因组大会”,推动沈阳眼产业,满足大众健康。

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是辽宁省唯一一个专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主题的科普馆,是国内最具特色的集防控体验、科普展示、近视筛查、防控指导于一体综合性科学普及及文化宣传的近视防控基地。

第二、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简介

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是全国首家以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为核心,融合国内外顶尖眼科医学专家及视觉艺术设计专家前沿理念,将医学、艺术、科学技术相融合的视觉科学艺术展馆是我省面向全社会重要的科学普及教育、眼文化观光体验的重要载体。

展馆本展馆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共计分三层,一层为眼睛与医学展馆,二层为眼睛与科学展馆,三层为眼睛与艺术展馆。一层视觉与医学展馆分为眼科普区、青少年近视眼防控科普馆、眼健康科普沙龙馆、全身体检区、眼健康筛查区、心理咨询室等6大功能区。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作品提交:2021年9月7日-9月30日

2.参赛作品要求

(1)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艺设计类的设计作品请使用参赛作品模板进行排版(见附件1:参赛作品模板,附件5:参赛作品排版说明),版面大小为A3 幅面,竖版,分辨率300dpi 的高质量jpeg格式,且色彩模式为RGB的电子版文件。每件参赛作品提供不超过三张A3版面,版面内容包含主题、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尺寸图及说明文字等。

手绘作品或实物作品请用扫描仪扫描或数码相机拍照,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图片转换成JPG格式,版面大小为A3幅面。

环艺设计类作品需同时提供建筑漫游。

(2)数字动画类作品,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长不超过10分钟。画面宽度不小于600—960像素,不要倒计时。成片flv或wmv格式,图像大小720×576。

(3)摄影类作品,格式要求为JPG文件,不小于3M,要紧扣主题,单幅、组照、彩色、黑白均可参赛数量不限,组照不超过6幅(可以组合在一张上)。

(4)交互类用HTML5软件制作。可以为H5动画,H5游戏,H5电子杂志,H5交互视频等。作品分辨率要适合手机屏幕尺寸,即默认页面宽度640px,高度可以为1008px、1030px,页数不多于15页。作品需提交作品后的链接及二维码。

(5)策划类作品,策划类中包括内容提要、环境分析、创意设计执行提案、媒介提案、广告预算等。

(6)文案类作品中,广告语字数不多于30字(含标点),长文案字数在100-500字之间(含标点)。

3.参赛报名

(1)需要邮寄的材料:

A.参赛作品电子版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光盘刻录,并邮寄至辽宁何氏医学院视觉艺术学部U南517办公室。光盘文件夹命名方式为:作品、作品报名表、作品汇总表、推荐评委信息表;作品文件夹命名依次为a.学校名称-b.组别分类-c.作品名称:辽宁何氏医学院-工业设计组-张三-智能眼镜设计(1)

B.《作品报名表》(附件2)、《作品汇总表》(附件3)、《推荐评委信息表》(附件4),以上3种材料填报完毕,纸质版加盖学校公章,邮寄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U南513办公室。其中,《推荐评委信息表》请各参赛院校推荐相关组别大赛评委一名。

邮寄地址:沈阳市浑南区泗水街66号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U南513办公室

收件人:李老师

电话:024-88059798-8374,18242980200

邮编:110163

(2)电子邮箱传送材料:

《作品报名表》(附件2)、《作品汇总表》(附件3)与《推荐评委信息表》(附件4)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汇总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大赛邮箱:邮件主题为“xx大学近视防控竞赛报名材料”。(作品仅接受刻盘邮寄,无需再重复发送电子邮件)

(3)需同时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cxcy.upln.cn/)进行报名,材料最终校对结果以平台信息为准。

(六)竞赛环境与设施

辽宁何氏医学院将为竞赛环境与设施提供保障。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承办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

(二)组织形式

由竞赛主办及承办单位共同组织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由竞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由各参赛院校及组委会聘请专家共同组织成立竞赛专家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

三、竞赛规则

(一)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 评审方式:

(1)形式检查:大赛赛务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

(2)作品分组:对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分组,并分配给评审专家。

(3)专家初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络评审。评审专家登录平台系统,进行网络初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4)专家复审:大赛评比委员会对排名前30%作品进行复审;对初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2.评分标准:

(1)创新性:具有创意,体现与众不同的创新性与独特性,体现参赛者的想象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用性:为配合竞赛主题,设计者应关注设计创意与当前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当前技术条件和技术限制,可进行批量生产制造。

(3)艺术性:作品中应体现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思考,通过作品造型更好的体现设计功能。

(4)市场性:正确理解竞赛的主题主旨,有效与当前产业经济相结合,有效与当前社会生活需求相结合,尽量保证设计成果的惠及面广、市场推广前景好。

(5)表现力:作品应在设计方法、绘画能力及设计细节上最大程度地表现参赛者的设计意图,产品的效用功能和使用方式能够清晰表达。

(三)奖项设置

根据作品质量设立省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各奖项获奖比例由竞赛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和竞赛成绩确定。

设立“优秀组织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高校给予表彰奖励;设立“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四)申诉与仲裁

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作品抄袭、不公正的评比等。对于要求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申诉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申诉,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不实名提出的异议无效。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予保密。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大赛组委会在申诉期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五)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现场决赛评审结束2日内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天。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李进老师

电话:024-88059758-8374,18242980200

电子邮箱:heshiyishu@huh.edu.cn

QQ群: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大赛咨询群,群号码:785852525,添加请注明“学校-姓名”(每所院校请指定一名组织联络人)。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各组别作品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

2.参赛院校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预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三)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主办单位和参赛者共同所有,主办单位享有对获奖进行展示和其他形式宣传的权益。任何未经授权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出版、展览和转让等,竞赛主办单位有权追究违反上述规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2.其他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3

天文教育 北京天文馆 科技馆 天文奥赛

天文学以神秘宇宙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激发科学兴趣、挑战想象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自然科学。通过对大众天文基础知识水平的调查,发现大众天文基础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但对于天文学的兴趣却非常浓厚。近年来,中国人太空漫步的实现和“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探月飞行成功吸引了公众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关注,航天科技中的天文知识也激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2008、2009年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日全食天象以及2009国际天文年等全球性天文活动的开展在青少年和公众中掀起了一轮学习天文的热潮,天文普及教育将迎来新的良好局面,成为了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课题。但是从过去到现在,天文学作为六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却很少进入学校教育范畴。因此,课外教育成为中小学生获得天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天文类科技馆在天文课外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天文类科技馆是普及天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天文类科技馆是含有天象仪,能演示模拟星空的科技馆。纵观国外,天文馆建设十分发达。美国有约1100座天文馆,每年有上百万人参观。这其中30%向学校开放,60%的天文馆同时向学校和公众开放。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的独立天文馆并不多,大多数天文馆分布在科技馆、青少年中心、少年宫等场所。除北京天文馆、天津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深圳市少年宫、河北科技馆、香港太空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台中自然科学馆等几座大型场馆外,其余都是中小型天文馆,而且小天文馆占到80%以上。它们大多只有一个天象厅,这些天文馆真正发挥作用做到日常开放的大约有30%,目前有的场馆已经停止开放。

由于光污染严重,城市夜晚的星光逐渐被灯光湮没,而对于生活在光污染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参观天文类科技馆可能是他们接触星空的唯一途径。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参观天文类科技馆,可能是他们一生接触天文的开始;另一方面,天文类科技馆也可以为一时没有条件建造天象厅的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和设备,在天文教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要使天文教育得到更好的普及,需要充分发挥天文类科技馆的作用。

二、根据公众最感兴趣的天文活动来开展天文教育普及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天文普及工作,对公众最想参与的天文科普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针对三类人群:具有一定天好倾向的天文馆参观者、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家长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1份,收回问卷180份。

1.天文望远镜观测――公众最想参与的天文科普活动

北京天文馆每周五晚为观众开放口径为130mm的折射式望远镜进行观测。在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2009国际天文年系列活动的免费开放观测时,吸引了不少群众的关注。免费开放观测时的人数往往超出预期异常火爆,使得天文馆不得不因为安全因素而减小宣传力度,这说明公众对于观测星空具有十足的热情。经调查发现,北京天文馆的130mm望远镜为50年代建馆时建造,年岁已久,建议天文馆可以考虑将望远镜更新换代。另外,内置一台口径为40cm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的大众天文台,因为建在楼顶位置不便,也基本没有向公众开放。建议天文馆可以在路边广场等地开放小型望远镜供公众观测使用,满足更多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2.引进天象节目和丰富科普展览

天文类科技馆内的先进天文设备和丰富展览形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在参观天文科技馆的同时也是一次学习天文知识,扩大视野,增加科学兴趣的过程。傅科摆、日月食模型、天球仪、日晷、星象图等天文设备和道具能生动形象的演示天文现象;数字宇宙剧场、3D动感天文剧场、4D动感影院等现代化的剧场,不仅能生动形象地演绎壮丽的星空景象和人类探测太空的壮举,更能以其特殊的视听合成效果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临场感和震撼力氛围。因此天文类科技馆可以大力加强馆内设备建设,引进天象节目,丰富科普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如此既能吸引观众,普及天文知识,又能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三、北京天文馆普及天文教育主要活动方式研究

北京天文馆作为部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先进集体”,在开展天文活动,普及天文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北京天文馆除了利用天象节目、展览、讲座、观测、兴趣小组、假期天文学校等方式开展天文科普活动之外,还在个别高校和中学开展天文教学活动,在《天好者》杂志中逐渐增加中小学天文教育的内容,并在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开展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以及组队参加各个级别的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来推动天文学在中小学的普及。

1.建设“天文教育基地”

北京天文馆分别在大兴区第一小学、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建立“天文教育研究基地”和“天文观测实践基地”。建立教育基地后,北京天文馆派天文专家对学校天文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这种天文馆与学校合作建立天文教育基地的方式是一种既有利于向天文研究机构培养和选拔天文人才,又有利于向学校进而向全社会普及天文教育的双赢模式。因此“天文教育基地”建设是普及天文教育的一条捷径。同时,北京天文馆的业务人员也走出去,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开设了天文选修课。

2.接轨国际天文活动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天文馆根据国际天文年的各项基石项目,在国内开展了各项活动,如天文学100小时、暗夜意识、伽利略教师培训计划、伽利略之夜等,并将中国的天文活动在国际天文年的官方网站上注册,将中国的天文进展分享给全世界。这些活动面向公众,既吸引了青少年的参与,又培训了天文教师,宣传了光污染的危害,在科学、环保、文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3.举办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1)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目前国际级别的天文奥赛分为三种: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OA,始于1996年),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始于2007年),以及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APAO,始于2005年),其中以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OA)历史最长。国内的天文奥赛包括: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CNAO,始于2003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始于2005年)、星空大会知识竞赛、古天文知识竞赛等。

2003年北京天文馆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预选赛、决赛,并从决赛获奖选手中选拔出优秀者组成国家集训队,参加国际比赛。每年参赛的中小学生达到几千人,涉及的中小学生群体广泛而影响深远,近年来参赛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报名人数达到2922人。天文奥赛吸引并激发了青少年对于天文的兴趣和爱好,也促进了天文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同时提高了国民科学素养,并逐步推动天文学在中小学的教学和普及。天文奥赛选拔出的学生进入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专攻天文学,为这些高校的天文系专业提供了优秀的生源。天文奥赛对于天文知识在中小学生当中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天文奥赛并不如传统学科竞赛如物理奥赛、数学奥赛那样颇负盛名。原因之一是学科限制,虽然北京天文馆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突出工作,但是要推广天文普及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天文教师、学生的培养,以及大众的热情才能有大的突破。这是未来天文科普推广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潜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新形式――“网络直播天文奥赛”

现行的天文奥赛形式是闭卷考试,这使得竞赛者之外的大众对天文奥赛从不关注,也几乎不了解。如何使天文奥赛成为更多大众可以参与和关注的事件,将会是天文教育普及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天文奥赛模式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天文奥赛形式。经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的国内天文奥赛形式为可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的“网络直播天文奥赛”。网络奥赛实行“机考”,奥赛题会在同一时间呈现给参赛者和网友,因此网友可以和参赛者一样在网络参与天文奥赛。每一名参赛者对应一位监考官,在参赛者做完一道题并提交到监考官时,分数随即给出。网友可以根据考生目前的得分,来预测哪位参赛者将取得冠军。赛后将在预测准确的网友中抽取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并且答对题目最多的网友也将获得奖励。这样一种结合网络,信息快速、无地域限制特点的“网络直播奥赛”形式,使得印度尼西亚的天文奥赛走近了公众,影响力在逐渐扩大。“网络直播天文奥赛”的形式既使得公众了解了天文奥赛,又普及了天文教育,传播了天文知识。目前这种形式还尚未在我国推广,但这是一种推广天文奥赛,普及天文教育的绝好形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条件成熟时,全国天文奥赛组委会将会考虑接纳和采取这种天文奥赛的新形式,并由天文奥赛逐渐推广到其他学科竞赛领域。

四、总结

北京天文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系统最为完备的天文馆,是天文馆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北京天文馆的天象节目动感而具有震撼力,科普展览丰富多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前来参观;通过成立“流动天文馆”即科普宣传车,以模拟星空演示、天文学知识展览、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科普报告、天文知识咨询等形式把“神秘”的天文学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送到公众之中;《天好者》杂志和天文在线网络资源的建设等也为天文教育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的每个城市,只要有一座这样的天文馆,那么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就一定会逐步发展壮大,直至达到世界天文科普教育的领先地位。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普及天文教育的道路上,天文类科技馆之间汲取各自的经验,将会使中国的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呈现一片繁荣之势。

参考文献:

[1] Fraknoi Andrew. The state of astronomy education in the US [C].In J. Percy(Ed) .Astronomy education:Current developments,future coordination.San Franciso: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1996.9-25.

[2]郭霞.中国天文馆的发展与探索[J].科普研究,2009,3(4):83-88.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4

科技类竞赛具有独特的内在生命力

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开展多年以来,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科兴趣、促进校内外科学教育、促进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一直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竞赛选的获奖学生在学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高校的普遍认同。作为培养拔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五项学科竞赛为我国基础学科领域选拔了大量优秀后备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这些竞赛活动在培养和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2001年教育部了《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规定》,首次明确规定,参加五项学科竞赛获得一定奖项的高中学生可获得免于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的资格;2002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大赛”等竞赛获奖学生享有高考保送资格。这既是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鼓励,也是对竞赛活动组织管理工作_及参赛学生优异成绩的肯定与奖励。历年各高校在学科竞赛冬令营(全国决赛)现场争相录取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各大重点高校的现象也证明,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青少年科技类竞赛的成绩具有相当的刚性,通过竞赛选的学生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竞赛活动能够历久不衰也正说明其自身具备独特的内在生命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

高考保送和加分政策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组织五项学科竞赛的初衷是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课外知识、展示个人能力、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科技类竞赛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选拔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方面有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意义。然而自从竞赛获奖与高考保送加分挂钩后,这项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家长和考生出于功利心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将学科竞赛当作升学的一种“捷径”,参赛的动机和行为被扭曲,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奥赛培训开始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违背了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些都为竞赛蒙上了阴影。近年来,社会舆论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矛头也多次指向竞赛活动本身。

2010年,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清理、完善配套政策,对这项实行了近十年的政策进行调整,将竞赛获奖与保送“脱钩”,既是在新时期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的有益尝试,也是深化高校招生办法、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的积极探索。可以说,此番政策调整是站在国家层面的一次长远设计,对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中,调整最彻底的项目是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的省级竞赛。获得该赛事一等奖的学生,既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也不再享受高考加分资格。而科技类竞赛获奖的学生,虽然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的资格,但仍可能享有加分优惠。这样的调整肃清了学科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类竞赛活动的环境,还竞赛以本来面目。保送变加分,不但要求获奖学生必须参加高考,有效防止弄虚作假和偏科,更将加分的自交给了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在政策层面弱化了竞赛的功利性。鼓励获奖学生参加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体现了高校的招生自,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创新招生考试制度、方式和方法,探索多元化价值取向,科学地鉴别和选拔人才,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困境。

守住稳定的底线

这一政策的重大调整势必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何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适应政策变化、保证竞赛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竞赛组织者和管理者面临的挑战。面对竞赛活动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和各方的多种声音,维护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稳步进行显得尤为重要。政策的调整不是对竞赛管理组织工作的否定。相反,科技类竞赛作为培养选拔优秀科技后备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它的作用在全社会得到了普遍肯定。作为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应当理直气壮地肯定自己多年来所做的工作,统一认识,一致按照《通知》精神,充满自信地继续将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办好。

《通知》对于现行的保送政策并未做出一刀切的调整,而是采取了分步走的办法: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将开始适用调整后的新办法,而2011年之前已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仍执行调整前的办法。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将成为政策调整的“过渡期”。如何确保稳定度过这段“过渡期”便成为竞赛组织者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新的政策公布后,学科竞赛组织机构全国相关学会和竞赛主管单位中国科协立即召开贯彻落实《通知》的会议,要求各级竞赛组织管理者不但要将思想意识统一到调整后的政策上,努力贯彻落实,更要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竞赛管理监督,通过严格保密试卷、严格控制考点、严格控制获奖学生名额、严格惩处违规行为等措施确保竞赛的公正性。作为“创新大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等科技类竞赛组织机构的中国科协也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竞赛章程、规范竞赛的组织工作,确保各项赛事规范有序地开展。

坚守初衷,保持常态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5

结合我街实际情况,拟在暑假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年区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探索青少年创新发展能力建设的新途径,为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实践提供平台,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构建和谐天河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培养现代化素质,争做文明好公民。”

三、活动时间7月上旬——8月下旬

四、活动内容

1、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青少年科普知识学习——科普一日游;

3、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4、青少年知识竞赛(法律、科普、卫生知识);

5、李七夕公仔培训班;

6、革命传统一日游

五、具体要求

1、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区辖内高等院校优秀大学生到我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各单位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等。活动时间:7月上旬——8月下旬;由街团工委负责落实,党政办公室协助。

2、科普一日游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科学技术园地,使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科普教育通过在活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创出活力,创出生机,以此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活动形式:家长自费与街道补贴相结合

参加人员:辖内9-15岁学生活动时间:8月上旬活动路线:地球化学研究所、明治雪糕厂、燕塘牛奶厂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报名时间:7月10日开始由街科协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3、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对我辖区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辖区青少年的防毒、拒毒意识,使我辖区禁毒宣传教育、预防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参加人员:辖内8-18岁学生活动时间:7月下旬由街综治办、司法所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4、青少年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在辖区各中学,普及法律、科普、卫生知识,营造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浓厚氛围,使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习惯。活动形式:各社区居委会的选出三个代表组成一个参赛队进行比赛。参加人员:辖内12-18岁学生活动时间:8月上旬活动地点:街二楼会议室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奖项设置: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组织奖若干名由司法所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5、李七夕公仔培训班

活动目的:为弘扬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传统,让青少年亲身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活动时间:7月上旬(四个半天)参加人员:辖内9-14岁学生活动地点:街二楼艺术工作室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文化站负责落实。

6、革命传统一日游

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范文6

张璐,女,出生于1997年6月10日,现就读于青岛53中学初中二年级,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热爱帆船运动。连续三年参加帆船训练营并取得市帆船赛两项第一、两项第二、一项第三。

年仅12岁的张璐是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这个看似普通的身份背后,她还有着一个不普通的角色――青岛市帆船队成员。关于张璐与帆船运动的第一次接触,还要从2006年6月由青岛奥帆委、青岛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体育总会联合倡导的“千帆竞发”青岛市青少年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说起,张璐很感谢这次活动让当时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她有幸成为了帆船夏令营活动中的一员,自此以后,便与帆船结下了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帆船运动是水上最富魅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是集竞技、娱乐和探险于一体的体育运动,“我喜爱帆船在于它可以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自由地跑动,不受任何的因素影响。”张璐这样形容自己驾驶帆船的快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来的比赛中,张璐获得了不少成绩,“帆船特色学校、帆船俱乐部对抗赛” 第一名;“2008年市长杯”第一名;“场地赛”和“长距离赛”第二名;“沙滩节”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正是青岛市青少年帆船运动普及推广活动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所取得的可喜成绩。从帆船知识普及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到青少年帆船训练基地的建立;从青少年帆船基本能力等级的确立,到青少年帆船人才管理、培养、输送体系的完善;从青少年帆船队伍的建设,到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的建立;从帆船知识的普及推广,到社会对帆船运动认知度的提高……在美丽的滨海海湾,随处可见碧海蓝天,白帆点点的美丽图画,彰显出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的丰硕成果。

对于尚且年轻的张璐,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梦想。“我认为这是一项对运动员有着极高挑战性的运动。因为我们谁都不会知道在比赛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可能会遇上非常恶劣的天气、突况;当然,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有的运动员需要参加全程航行。所以我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争取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参加这种比赛,为国争光。”

王泓越,男,出生于1991年1月31日,现就读于青岛市第九中学高中三年级。多次获帆船竞赛名次奖,2006至2008年获青岛市长杯两项第一、一项第三名。

作为一名高三年级的学生,繁忙的学业是王泓越生活的重心,但是跟他谈起关于帆船运动和克利伯赛事的话题,他仿佛一下就进入到轻松的状态,对于帆船运动的热爱和克利伯的向往溢于言表。

1999年,9岁的王泓越被选材教练从游泳队挖掘到了帆船队,从此踏上了从OP级到激光级的帆船之路。刚开始接触帆船的时候,年幼的王泓越并不能深刻理解这项运动,只是觉得新奇有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一系列比赛中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2009年的时候还曾作为青岛市帆船运动的优秀青少年代表前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进行过帆船的学习。“那是一次收获丰富的经历,对于国外的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我们了解了很多,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帆船不只是身体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我热爱帆船运动,但眼前要学好文化课,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控帆船。”

对于未来是当一名专业运动员还是教练,王泓越并没有刻意地规划,但他还是对由世界上独自不间断环球航行的第一人――现任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主席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创办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环球航海赛事之一的、长达三万五千海里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表达了强烈的向往。

2007―2008赛季克利伯登陆青岛时,作为青岛市帆船队的成员,王泓越就曾随队前去参观,近距离接触高水平的顶级帆船赛事,特别是看到“青岛号”的时候那种激动和兴奋至今难忘。“我了解到克利伯的航程相当于57个法斯特纳特或55个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航程的总和。克利伯船队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120万英里的海洋航行经验,成就了250多个环球航海家。”

即将到来的2009―2010赛季,王泓越和所有青岛帆船队队员都在企盼中,企盼着能够再次领略克利伯的风采,同时也畅想着,希望未来的他们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代表家乡青岛被写进航海的历史。

于莹,女,出生于1990年9月23日,现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法语专业。曾参加过青岛―基尔帆船夏令营,2008年青岛奥帆赛志愿者。

在青岛市众多从事帆船运动的青少年中,有一位曾经离克利伯最近,在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帆船船员招募过程中,还获得过组委会颁发的特殊奖项――最佳新人奖,她就是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于莹。

1990年出生的于莹由于生日也偏小,到决赛时,还只是个18周岁的小女生。别看年纪小,她在克利伯船员训练营里却得到了外籍训练师和船长的一致好评:“这个女孩子理解力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起来也很方便,而且能吃苦。”能得到外籍训练师这么高的评语,与于莹的努力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