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范例6篇

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1

1.1对象选择

主要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选择

通过查阅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村群众体育健身、农村体育人口等相关资料,获取文献资料基础数据;根据研究内容实地调研绥化地区所辖各农村、相关政府网站,了解掌握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并运用比较归纳、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统计,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结果分析

2.1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人的因素:绥化市正在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但是,相对于百万人口的农村来说,目前培养的体育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制约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此外,绥化市农村人口分布格局也存在着差异,在距离城镇边缘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普遍良好,农村的体育参与意识也比较高。与城市人口的体育参与意识差距较小,而相对于距离城镇较远且是贫困县(例如明水、望奎、青冈)的乡村,由于经济状况、资源环境、场地设施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口体育参与意识相对淡薄,体育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明显较大。其次,物的因素:根据2014年4月下旬,绥化市体育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反馈数据可知,目前各市县部分乡村存在场地器械面积不准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健身的实际需要等问题,并已经成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大部分乡村也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维修保养不及时、部分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科学合理使用等问题,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使农村体育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再次,财的因素:资金投入是制约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绥化市各市县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但是从整体上看,资金用途比较单一,用于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明显较多。而用于培训体育人力资源、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体育文化活动站和乡村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扶持共建等专项经费较少,这就使全面开展农村体育教育活动受到了限制。最后,制的因素:目前,绥化市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大部分乡村没有体育管理机构,而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主要存在于乡村中小学,这使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性。也给国家体育政策的学习、宣传与实施带来了困难,使农村人口对于国家体育政策导向不了解,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趋势。

2.2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2.2.1人才培养

绥化市各级乡镇政府应积极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员、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与开发,使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均衡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针对贫困县农村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出专门政策,采用专人负责的态度,对人力资源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进行专门培训,这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之间体育人力资源的差距,实现均衡一体化发展。

2.2.2健身俱乐部

在农村构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体育人口分布及类别,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引入、传授与普及体育健身项目,转变观念,增强健身意识。

2.2.3社会支撑

目前,体育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先进的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优势,农村体育教育可以依托地方学校丰富的教学、训练、科研、人力等资源,在农村体育场地设计开发、高校体育社团服务农村体育、农民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农村体育竞赛训练、体育社会指导员等方面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支撑,例如体育健身机构、体育职业技能机构、科研机构、体育企业等力量,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咨询、募捐和筹划等服务,提高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面和支撑面,拉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速度。

2.2.4少数民族体育

目前,绥化市农村可以根据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挖掘、整理、继承与发展农村现存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施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使农村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实践基地。这不仅继承发扬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而且也使广大农村人深入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2.2.5扶持共建

绥化市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走出去,利用省外发达的乡村与绥化市乡村进行联合扶持共建,实行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经验,在体育人才、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健身指导、体育产品,基本经验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对接扶持共建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差距,而且还能够使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2.2.6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

绥化市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所辖范围内的贫困县(包括明水、青冈、望奎、兰西)内的乡村,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使其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的农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快绥化市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网络信息化,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体育法制、价值观、欣赏、保健等体育知识教育。在资源、环境、人才、资金等领域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差距。

2.2.7体育经费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2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它不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正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但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仍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它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顽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

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从制度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强调城乡师生具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空间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位置上互动发展;从时间范围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渐进地、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做到校际间均衡发展;从发展内涵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基础上,体现学校之间不同发展特色的多样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也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当今,以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在全球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又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切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均衡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本应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推进其均衡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历史延续、应试教育陈旧观念的干扰,加上三者上下协调沟通渠道的不畅,造成在规划、分配和督查等方面出现了职责不够到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比如,由于统筹规划不全面,以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并未缩小;又如,由于经费分配的结构没有得到必要的调整,以致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未得到应有的改善。再如,由于督查监控制度的不健全,评估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以致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这些职责不够到位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二)财政和经费问题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准,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发改变但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合理的应有的经费投人,就难以与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分配失衡是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问题

调研发现,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重数量、重外延,而轻效益、轻质量、轻内涵的倾向,造成学校偏多、规模偏小、班级生源不足,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用差,进而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拉大、学校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的限制、经费投入的不平衡,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地拉大。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象样操场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出现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现象。

(四)师资问题

调查显示,师资问题突出表现为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专任教师缺编、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化等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城乡结构上是县城多,乡村少;在学段结构上是小学多,中学少;在学科结构上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在学历结构上是中专、高中学历者多,大专、本科学历者少;在年龄结构上是老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偏少。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执教,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严重。一些教育部门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制定土政策,调整素质相对优秀的教师优先满足城市和集镇学校,然后再满足边远农村学校。造成师资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教育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为普九率出现下滑。一些农村,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有的还没有完成普九的基本目标,而有的完成了这一目标的,却又出现了普九率下滑的现象;学生辍学严重。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滞后,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反映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的问题。

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为民众提供普遍的公共教育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造就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格局,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职责虚置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形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和分配模式,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份额,以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在长期内能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为确保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其在考核中的权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健康流动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还要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即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为此,国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城市教育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实现以城带乡,改变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单边流动的现状,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上,制定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在城乡问的合理良性流动,平衡城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一种现实,城乡义务教育也处在一个不平衡的起点。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结果,必须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补救。现阶段,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政策倾斜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战略举措,通过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及相关的政策调整,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和办学水平的均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四)建立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体制

按照《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制度,其教育经费投入也以县为主。这一制度虽然实现了区域内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但由于某些县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县级政府无法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经费投入任务。即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省级政府统筹,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制约,县区级以上公共财政很难真正眷顾到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必须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作明确规定,鼓励经济薄弱地区政府的间接投入行为和相对优惠措施。要提高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层次。以省为单位的经费筹集模式解决了薄弱县的投入能力,但是“以县为主”的管理却缩小了经费使用的辐射面。因此不管从责任与义务对等原则出发,还是从区域教育经费公平投入现实出发,都有必要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提高到地级市。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制度、转变官员政绩观念,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传统考核实践中,各地往往通过建立外在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相关成员进行自上而下的量化考核,考核途径比较单一,考核主体精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转变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把“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目标之一,以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相互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可行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要求相适应,以教育机会公平为基本出发点,以办学设施和师资的基本均衡配置为必要条件,以在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环节,以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多样、健康的整体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新民.略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J].高教探索,1999,(2).

[2]窦艳芬等.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1, (1).

[3]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 2002, (2) .

[4]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 .人民教育,2003, (6).

[5]郭彩琴, 顾志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 人民教育,2010, (20).

作者简介:蔡季愚,(1961-),男,河南郑州人,汉族;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及应用语言学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镇企业;教育均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1-02

在中国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和后来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影响下,中部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已然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现象,义务教育的发展与均衡程度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过于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江苏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浅析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的梯度差异,这不外乎是苏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且受上海等沿海开放地带的辐射影响,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吴文化以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精神内核促使苏南人加速改变思想观念,开放思想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活力增强,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劳动者从体力型迅速转化为脑力型、技术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各地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而苏北地区经济结构层次较低,人们的思想仍属保守,更多的人才被吸引到苏南地区。苏南、苏中教育经费投入是绝对高于苏北地区的。可以说教育经费的保障虽然不是教育发展的充要条件,但至少是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的充分条件和前提条件。苏州的发展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这种区域特色,也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启示——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

1.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显性化,苏南人抓住这个机遇,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同时就地转移非农劳动力,创造了城市化的城镇化模式。这种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二元结构为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当时由乡镇担负当地的义务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苏南人民的教育观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的教育也办得如火如荼,给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是经济腾飞的有力条件。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当地经济的腾飞急需大量技术性人才,企业更多地注重员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即便到现在,职高的学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技能技术更娴熟、对企业的专项技术更容易上手,很受一些企业的青睐。现中部地区应极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及工业,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适用人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只是教授死板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更应该让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融入职业教育元素,使教育中理论与实际均衡。

3.政府对非计划经济的支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不管其打破计划经济,开发市场经济,或是大量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工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当地政府亦是高瞻远瞩,看清形势,利用其身份和信誉,为企业取得计划外的原料,促进产品销售和处理商务纠纷,并帮助管理人员规避来自财产转移和国家政策歧视方面的风险,这也是许多私营企业宁愿放弃部分财产控制权和收益权,争当集体企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城乡一体化是教育均衡的关键

1.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城市的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其次是上好学。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把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虽然教育均衡更多想解决的是学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问题,但城乡之间的学校数量差距的均衡也需要考量,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完全建成之前,单纯撤并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地域结构规划好能以就近入学原则分布的学校,再在其基础上考虑教育质量均衡的问题。

2.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地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实施中小学教学装备满覆盖工程,按照现代教育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现代教学仪器,推进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农村中小学校舍面积和技术装备达到甚至超过城区水平。

3.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教育投入不仅要靠当地政府的分配额,还需要靠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导企业家、实业家到教育落后的地区办学,并享受一些税费减免优惠,或是成立教育基金会,将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作为基金会章程,实现地区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同时政府的计划内教育投入也需要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善资源薄弱学校。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满足农村需求,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已达到城市标准。

4.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教育扶助工程,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对一”帮扶办学。政府出面连结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校际间的均衡不仅仅是城市学校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更应该关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这类差距比较明显的学校之间的均衡。帮扶对象明确后,在教育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材料等方面实现互动、流通,定期派优质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传递教育技能、方法。

5.推进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评估标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由评估标准测定。制定全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统筹制定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设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并进行考核。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一项事业。教育从来不单是靠教育部门、学校等公共机构应该关心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也不仅是教育问题,从中也能反映出政府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公平和谐等问题。本文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只是从其经济角度出发,借助于江苏省教育发展经济投入的发展模式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也只是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大方向谈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2):16-20.

[2]高希发.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6-8.

[3]李宜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1):22-26.

[4]潘军昌,陈东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229-232.

[5]冯建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2,(3):1-4.

[6]郭翠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认识[J].科技信息,2012,(7):19.

[7]陈京军,李三福.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问题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07-110.

[8]姜文格.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1):25-27.

[9]郭荣学,杨昌江,彭介润.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3-26.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4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十”以来,精准扶贫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而教育扶贫则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比较滞后,可以说,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精准扶贫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一)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何谓“农村教育”?学界尚无定论。当前,主要存在三种界定方式:(1)“地缘说”,认为农村教育即为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如,李少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教育就是指县和县以下的教育,包括县、乡(镇)、村教育”[1]。(2)“对象说”,认为农村教育是针对农村人口开展的教育。如,陈敬朴指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业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2](3)“面向说”,认为农村教育应以服务农村为宗旨。如,1991年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农村教育被定义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3]。笔者认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域内的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以及当前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培训均属于农村教育的范畴。

(二)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学净入学率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4],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普及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教育生态现状依然令人堪忧。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全国农村中小学为对象的撤点并校,一场“城市包围农村”的“教育革命”拉开序幕,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严重,许多地区的农村教育走向萧条[5]。

1.学生方面:家校距离远,孩子们不得不寄宿求学,导致乡土情结的淡化与亲子教育、人格教育的欠缺。而进城读书,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很多农村学生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学生辍学率上升;校车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合并后的学校人满为患,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等。

2.家长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一方面视教育为逃离农村的跳板;另一方面,高昂的教育成本、渺茫的升学希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家长的心中升温,他们宁愿让孩子在家务农或随其外出务工,因此,在许多农村学校,存在普遍的“隐性辍学”①现象。

3.教师方面:或被裁退,或被转岗,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乡村教师的待遇亟待提高。“超编”和“缺编”问题并存,师资结构(年龄、学历、职称等)不合理,部分学校十几年未新进过教师,优秀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重要学科的教学。

4.学校方面:“巨无霸”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生师比攀升,生均教育资源减少。此外,如何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如何有效地整合师资力量,如何开设与农村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亦是农村学校面临的难题。

二、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一)维系国家稳定大局,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一些传统村落逐渐衰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比重回升,农村并没有消亡。2014年,义务教育的城镇化率已从2009年的51.04%达到72.55%①,显著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伴随教育资源向城市的大量聚集,我国农村仍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和3500万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的快速攀升显然是畸形的,有违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的呼声,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们无异于被剥夺了自己做出决策、选举和参与政治过程、行使国家管理权的能力。虽然我国的扫盲运动成效显著,但是还有超过5000万的文盲半文盲。②相对来说,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穷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如何避免他们的子女成为“新文盲”,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人民当家做力的落实。

(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双向影响。如图1所示,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是农村教育的外部环境,为农村教育制定政策、供给资金和师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是农村教育的内部环境,为农村教育提供生源、筹措经费。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而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正是外部环境给予农民的投资机会和有效鼓励。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决定于知识的进步和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比从前更好的物质资本形式”,而知识的进步和运用有赖于教育与培训。舒尔茨视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并指出初、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高等教育。按照舒尔茨的观点,许多农村地区之所以经济萎靡,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农村孩子的受教育年限、质量均不如城市孩子,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资欠缺[6]。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势必会带动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遏制离农、弃农倾向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服务于主流文化,教育内容与乡土文化“圆凿方枘”,农村孩子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教育实现“跳龙门”。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与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处事准则和风俗习惯格格不入,为了适应学校生活,他们不得不进行“再社会化”,从而加剧了“离农”“弃农”的倾向[7]。城乡一体化固然要实现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市场等要素的相互融合,但积厚流光的农村文化作为无可替代的国家软实力,绝不能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牺牲品。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传承民间艺术的特殊功能,如编织、剪纸、幺妹舞、皮影戏、泥塑等,注意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深情,尽可能避免“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悲剧,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美美与共”。

(四)促进社会畅通流动,消除贫穷代际传递

在大多数国家,农村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民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往往寄希望于教育摆脱贫穷、走出农村。依据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精英理论,社会分层结构一直存在,但社会上层人员和下层人员的地位不能凝固不变,保持精英循环路线的畅通是实现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8]。非执政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者,执政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阶层,如果循环受阻,将危及统治基础。人人生而平等,在一个真正追求公正的社会,教育的确应该发挥促进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作用。罗尔斯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高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9]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民和农村孩子在教育上先赋条件的不足,为他们成为“精英”开辟出路,让贫穷不再代际传递。当然,帕累托所谓的“精英”是广义的,泛指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通过在农村开办多样化教育,不仅要使少数能升学的学生“榜上有名”,也要使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孩子“脚下有路”。

三、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的建构

扶贫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呕心沥血的伟大事业。1986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策调整,陆续确立了开发式扶贫、项目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等方式,诚然为扶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但问题积弊,如许多贫困户消极地“等、靠、要”政府救济金、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人情扶贫等,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严重影响扶贫的进度和成效[10],目前我国仍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③2013年,“精准扶贫”的思想顺势问世。精准扶贫既重视“输血”,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支持力度,更强调“造血”,授之以渔,鼓舞他们的志气和信心,实现自力更生。中国的“穷根”在农村,教育落后是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整个扶贫工程的“造血”系统。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重在“精”和“准”。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进行价值、对象、管理的精准定位。价值定位是通过观念引领行动。明确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是有效实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的逻辑起点。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而教育服务于社会和个人双重价值主体。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定位上存在“离农”和“为农”的悖论,这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应秉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宗旨[11]。对象定位就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落实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的前提。为彻底“拔穷根”,必须积极探索识别扶贫对象的制度、方法,下定决心进行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和跟踪调查,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彻底搞清楚哪里穷?谁穷?为何穷?是否需要教育扶贫?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管理定位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多个主体的责任划分,农户信息的及时更新,扶贫项目的设置,扶贫资金的投放、使用、监管及效率评估等。因此,必须明确事权、分工到位、精准管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一个逐级递进的长期过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全方位的扶贫体系。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精准改造

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21世纪初,义务教务的普及工作基本完成,但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仍较突出。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其必须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在精准定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应加大教育经费的倾斜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扶贫项目,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校车安全整顿计划等,改善薄弱的教学设施,配备优秀的教师资源[12]。同时,要帮助农村学校精心开办校本课程,注入更多农村元素,增强教育内容与农村文化的融合度。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均衡发展。此外,在许多农村地区,高中办学面临瓶颈,必须谋定思变。初三是农村孩子求学生涯的一个转折,有能力升学的进入高中,剩下的学生该何去何从。“跳农门”“读书无用论”使得不少学生选择无奈辍学。事实上,中职的就业率稳居高位,2015年达96.3%。①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对高中教育进行“精准改造”,一方面,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设法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如设立“教育观念引导中心”、制定中职教育协作计划等,实现普高、职高双管齐下、并蒂开花。

(二)职业教育:打造特色、精准就业

农村教育存在“两头响声猛,中间受梗阻”的细腰鼓现象———现代职业教育的组织方式与农民获取非农生产技术的矛盾[13]。具体来说,国家积极呼吁重视职业教育,农村社会发展亟需职业教育,农民迫切希望通过非农技术摆脱贫穷,但实际上,去职业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并不多。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90%以上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3%为“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背景,并且这两项比例呈上升趋势。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发展潜力逐步提升,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以2012届学生为例,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731元,3年后为5020元,增幅达83.8%,这说明职业教育具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显著功效。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必须打破这一怪圈。“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有关部门应积极协助职业学校[14],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的水平。

1.办出特色:依托当地区域环境和经济资源,设置特色鲜明、符合需要的专业,并配足设备和师资。

2.保证生源:深入贫困家庭,引导高中毕业生、大龄青年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推荐就读专业。

3.完善资助:在“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上,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并拓展扶助项目。

4.技能培训:发挥职教的技术导向优势,挑选业务精良、实践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定期下村、下户,进行现场答疑、按需施教,培养新型知识化农民。

5.立足就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三)高等教育:提供机会、精准招生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城乡学生在高校入学机会上的总体差距明显缩小,但在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率远低于城市学生。据统计,2015年,在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招收的本科新生中,农村考生均不到两成。这是为什么?与城市孩子比,他们差的是机会。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必须重视高等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2015年,我国吹响了“统筹推进两个一流”的冲锋号,高等教育建设进入新阶段。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公平仍需要被置于战略高度。可喜的是,《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规模为5万名;继续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继续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这表明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其有效的贯彻落实必将推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进程。

总之,实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战略,补齐教育短板,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属于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期待中国农村教育早日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薛欣欣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39-43.

[3]孙志河.教育为农村转型服务———2003年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综述[J].职教论坛,2003(5):33.

[4]袁仁贵.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5]熊丙奇.问一问乡村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12-23(2).

[6]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

[7]陈旭峰.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分流教育———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0(7):4.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杨定玉,秦红平.论教育“精准扶贫”[J].亚太教育,2016(5):112.

[11]李静美,邬志辉.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定位[J].中国农村教育,2014(1):29.

[12]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中国民族教育,2016(5):23-24.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5

一、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

学校体育资源是指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体育要素或者说是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及要素。主要包括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学校体育物力资源、学校体育财力资源、学校体育无形资源等四类。1.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资源,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体育教师,也包括体育的实验员、体质健康测试人员、场地器材的维护保管人员和其他体育教辅人员。根据2009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指出,我国现有大中小学体育教师41万人,按照2007年《中央7号文件》中规定:“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全国还需要体育教师超过30万人,依据周君华等2002年的调查,从表1可知,东部农村在师生比、教师与班级比、专兼职比、男女比、学历、周工作量等方面远远优于西部农村地区。表1东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状况师生比教师与班级比专、兼职比男女比学历(%)工作量本科专科(学时/周)东部1:3681:7.31:0.824.8:17.832.812-16西部1:7351:10.91:2.56.8:10.119.716-2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存在总体缺编现状,在结构上,又存在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2.学校体育物力资源配置现状。学校体育物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体育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图书等。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我国已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共85万多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场地面积约为7.8亿平方米。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约2.08亿,经过不精确计算,我国中小学人均场地面积约为3.75平方米。从体育场地分布来看,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64%,拥有体育场地66446个,占8.18%;另外36%的城市人口却拥有90.82%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场地一样体育器材、仪器存在着短缺与城乡不平衡的配置现状。体育图书的配置则未能写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基本标准》。3.学校体育无形资源配置现状。学校体育无形资源是指除学校体育的人、财、物资源以外的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人文资源,对学校体育活动起重要长期作用的资源,它包括学校的体育思想观念、体育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口碑、体育品牌、体育荣誉等等。受我国长期“重文轻武”、“学而优则仕”文化传统的影响,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体育场地器材的限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等等导致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4.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机制现状。现行的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主要的依据是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的《中央七号文件》和2008年制定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把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统一纳入政府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中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不同区域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差异巨大,标准不一,未能建立问责机制。

二、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6

一、江阴市社区教育现状

1.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截至2015年12月31日,江阴市形成以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市民学校的三级网络体系为主体,以老年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拥有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5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在此基础上全市建成了76所市级示范市民学校占29%。这三级网络中,市民学校依托社区而建,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阵地。2.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市社区教育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1610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教师)145人,兼职管理(教师)人员1465人,如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人口计算,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人数与社区总人数相比为0.08%,按户籍人口121.73万计算占比为0.13%。有志愿者32564人,志愿者数量与社区总人数相比:按总人口(户籍+流动)计为1.58%,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68%。3.基础设施情况。全市拥有专门用于社区教育培训场地面积106547平方米,50座以上的教学专用教室288个,多媒体教室183个,电子阅览室125个,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921个,图书阅览室226个,拥有图书705776册,各类报纸杂志527种,教育碟片11679盘,各类文体活动设施设备634台(套),专门用于社区教育的专用计算机1274台,各类音响设备236套,电视机318台。4.社区教育经费投入。2015年,全市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为17336973元,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人口计算,人均达到了8.45元。所有15个镇(街道)的年度专项经费均超过了辖区人口人均2元的建设标准,超过人均10元以上的有7个,在5-10元之间的有4个,低于5元大于2元的4个;最高的镇(街道)为月城镇,达到了19.15元,最低的镇(街道)为徐霞客镇,为2.11元。5.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2015年,全市各镇(街道)共开设有组织的社区教育培训(讲座)365个,共有156116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年参加培训(讲座)人数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计算占比为9.76%,按户籍人口121.73万计算占比为14.24%,其中最高的月城镇达到了21.95%,最低的澄江街道仅为3.50%。6.学习型家庭及学习型组织情况。2015年,全市评选出学习型家庭1904户,学习型居委会41个,其他学习型组织79个。累计已评出学习型家庭20584户,学习型居委会165个,其他学习型组织1748个。累计评出学习型家庭最多的是周庄镇达到了6055个,最少的是南闸街道仅为9个。7.特色资源建设情况。截至2015年12月31日,各镇(街道)共自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7门,自编教材34门。自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最多的为澄江街道,达到10门,15个镇(街道)中有8个自建课程为0,占比53%。社区教育自编教材最多的为青阳镇,达到17门,有7个镇(街道)自编教材为0,占比47%。

二、从数据看社区教育的开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1.建设成果(1)建立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全市的社区教育由政府统筹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统筹协调的社区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和有利于持续有效发展的社区教育良性运行机制。在市级层面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由教育、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并根据各自的职能不同分设社区教育分类指导小组,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各镇(街道)均将社区教育纳入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教育规划中,正确把握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市级层面把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列入对各镇(街道)精神文明考核内容之一。2011年3月,江阴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市民素质的实施意见(试行)》,4月,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围绕文件精神,教育、宣传、民政、精神文明办、人社、文化、体育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众团体紧密合作联系,形成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2)以市民学校为基点的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已建成。截至2015年12月31日,江阴市形成以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市民学校的三级网络体系为主体,以老年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拥有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江阴市社区培训学院),15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其中6所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校),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另外有5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3)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起点高,成效好。自2011年启动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来,就根据本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制定了高于省建设标准的江阴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评估标准,在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启动了示范村民学校的建设。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市已高标准地建成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达到了各个社区(村)有一所标准化市民,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其中76所市级示范市民学校,占总数的29%,这些社区教育硬件配套设施已完全能满足居民开展社区活动的需要。(4)人均社区教育经费投入高,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有保障。仅2015年,全市社区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7336973元,按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205万计算,社区教育经费人均达到8.15元,达到江苏省规定人均2元标准的4倍。如此高规格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为各村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经济保障。(5)以市民学校为依托,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成果丰硕。市社区教育以各镇村民学校为依托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社区教育在内容上做到了创业就业、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等的统一;形式上做到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的多样。开展的社区教育主要有:围绕城镇社区下岗职工开展的“再就业工程”;围绕农村社区服务对象不同开展的“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后双百’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五大教育培训工程;围绕江阴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的“提升现代产业工人素质的岗位技能培训”;围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开展的“快乐生活的享用教育”。(6)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研究,科研成果丰硕。全市有“城乡一体社区教育体系研究——以江阴市为例”“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等15项社区教育课题获得部级、省级立项。“果农课堂‘四合一’社区教育平台构建研究”“社区妇女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研究”“社区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其实施研究”三个实验项目通过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社区教育各类论文达35篇。2.存在问题分析(1)社区教育在江阴发展中的地位不明。江阴的社区教育发展至今,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政府统筹领导易,教育部门主管难”的问题,即搞社区大教育缺少广泛的有隶属关系的工作机构或强势活动实体,容易形成教育部门“虽主难管,政而不行”的局面;在运行机制上存在“行政外力推动强,社区自主活动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阻碍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各镇(街道)在村民学校建设特别是示范性村民学校建设方面发展不均衡。全市范围内示范性村民学校建成的比例达到100%的有1个(新桥镇),达到40%的镇(街道)有2个,分别是澄江街道48.8%、长泾镇41.7%;达到30%的5个,分别是璜土镇38.5%,顾山镇35.3%,华士镇、周庄镇和祝塘镇3个镇均为33.3%,达到20%的有4个,低于20%的3个,分别是城东街道13%、徐霞客镇9.5%、青阳镇5.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各镇(街道)在村民学校建设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差距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的差异,带来的结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差异。(3)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内资源整合不够。第一,对现有的资源利用不够。各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的图书、电脑、教学光盘等设施利用率非常低,从调研的数据看,图书的年流通率不到20%,电脑则基本成了摆设。第二,对显性资源开发不够。社区范围内分散着大量的社区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分属于不同的单位,只能供本单位的员工用,社区对这些资源缺少整合的能力和机制,无法利用现有的资源让社区居民使用。第三,对隐性的资源挖掘不够。一些社区范围隐性的社区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如名人故居、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等。这些隐性的社区教育资源比显性资源更加多样,更加能激发起社区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更有地方特色,如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容易给居民带来积极影响。(4)社区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专职人员严重缺乏,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社区教育专职人员不足是各镇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从业人员绝对数量不足。从总量看,全市范围内专兼职教师人数为1610人,仅总人口的0.08%。第二,专职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严重不足。全市范围内仅有2个街道分别有43和46名专职教师,其余大多数市(村)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均由社区(村)干部兼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大量的兼职导致其精力分散,往往开展社区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社区教育的正常开展。目前在市民学校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除少数是近几年引进的大学生外,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社区(村)干部,他们中的多数人未接受过社区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在调研中,他们普遍表达了需要接受社区教育方面培训的强烈愿望。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学校教育一样,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大量的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势必影响社区教育开展的质量,也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

三、后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在目前全国上下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重新制定“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明确社区教育的长期、短期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具体路径及实施步骤。全市各级党委及政府也应将发展社区教育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工作机制上形成各级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最终形成行业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区教育良性发展格局。2.拓展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保障社区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应拓展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各级社区教育学校的经费投入,配齐相关的设施、设备,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在办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对培训对象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培训活动,也可以适当地收取一部分费用作为社区教育的活动经费;应充分发动社会各组织的民间力量,通过捐钱、捐物、免费提供师资、场所等形式参与社区教育。通过政府拨一点,自主收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3.发展壮大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专业化建设。第一,不断发展、壮大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将更多优秀的教师和专业人士纳入到社区教育队伍中来,不断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第二,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对教师培训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将对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列入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各级学校的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加强社区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对社区教育尤其是对农村社区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社区教育课程与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社区教育能力与水平。第四,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的规范管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与服务质量。4.充分发掘本地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阵地。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居民素质教育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必须走社会化的办学之路,依托各级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等,解决好教育阵地、教育师资、教育组织形式等问题,实行社会与部门联动。在开展社区教育办班的过程中,积极与各类组织联合,使学习活动广泛地渗透到大至单位、小到家庭的各类活动中。要挖掘和利用农村社区一切学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环境资源,有形和无形、社区内外、现有和潜在的学习资源,提供给村民充分的学习机会。5.社区教育开展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强调研,提高社区教育质量。要主动深入社区居民中进行调研,切实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把他们的需求进行归类,设置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项目,把自上而下的教育培训任务与居民的真实需要有机结合,贴近实际,主动服务社会发展。要使社区教育做到指导思想明确,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尽最大可能地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给予解疑释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实深化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学员不仅爱学,而且学了管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与项目,创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社区教育课程是为实现社区教育目标而编制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服务的大课程体系。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与项目建设是丰富社区教育内涵的重要方式。各村学校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明晰社区教育的内涵与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开发、编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与教材,打造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社区教育项目,不断提升社区教育水平,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要不断总结、提炼社区教育经验,创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在地区范围内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对本地居民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维俭,仲红俐.关于发展社区教育村民学校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

[2]陈 蕾.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