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战略范例6篇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1

关键词:鹤岗;城乡一体化;农民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 鹤岗市概况

(一)、 鹤岗市自然地理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临黑龙江,坐落在小兴安岭与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北部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犹太州毗邻,南与佳木斯市汤原县接壤,西邻伊春市东至松花江与同江市、富锦市一水相连。版图面积14648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市别称黄金水道、三金之城、煤城。鹤岗属于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距离俄罗斯有235km边境线。鹤岗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苇场湿地保护区百鸟成群、仙鹤傲立,是部级的原始森林它堪称神奇的黑土地。鹤岗市土地总面积14684 km2,其中市区土地面积为4575 km2,萝北县土地面积6766 km2,绥滨县土地面积3343 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二、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定位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第一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提出了“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将鹤岗市打造成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行区、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全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鹤岗市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共进”的长效机制,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实现鹤岗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鹤岗市力争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跃,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镇、村布局合理、产业有序发展。全面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制度基本一致、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城乡社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接轨。

(二)、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实施策略

鹤岗市通过先进物质装备、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定提升,使农产品产量持续提高,建立起现代农业基本体系。逐步形成“主城区—副城区—中心镇—星级中心村”为主体、梯次鲜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城区集聚效应增强。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和教育实现城乡统一。农村综合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管理和基础组织建设逐步完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道路、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城市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交通、通信设施与城市接轨。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执法机制。转变村级组织职能,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既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又便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广泛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村改设居委会。

创新社区管理,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结构,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赋予社区更大的自和治理空间,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整合基层政法、维稳、等方面力量,联合办公,联防联治;整合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民政、就业等公共服务职能,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关于“九统一”涉及的公安、民政、劳动、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明晰农民与城市居民权益的一致性,逐步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在政策制度上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实现城乡劳动者权益一致化。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鹤岗市政府以扩大农民就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按照“整和培训资源,发展培训产业,培育培训市场,健全培训市场机制”的思路,形成多元化培训主体相竞争、优势互补的局面;鼓励培训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权益保护,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险。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2

关键词:城乡体育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52-04

Abstract:The impact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sports facilities, health, sports policy and the organization is a direct impact on sports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masses, the main factor; leisure time, sports and cognition, level of educati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oriented and others are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urban and rural masses, a major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tudy suggests tha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co-ordinate sports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masse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ath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mass spor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core objective i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mass sport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egalitarianism; co-ordinate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masses need to further emancipate their minds bold courage to practi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mass sports Delivery is t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广大农村也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这三十年来,基本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维持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行的。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滞后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难度”。[1]就体育而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体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在现阶段搞好城乡体育的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同时也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提升,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和实施,进而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同时,城乡群众体育事业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研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差异。走科学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发展之路是一种新的发展方略。

1 科学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1.1 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

我们把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列为影响的具体事件,构建了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模型。具体事件是连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中介,其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全民健身体系的贯彻实施。从具体事件的性质分析,可以分为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直接影响事件(生活质量、体育设施、健康水平、体育政策与组织)和间接影响事件(闲暇时间、体育认知、受教育程度、政府和社会导向),直接影响事件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关指标影响包括体育锻炼可行性、锻炼场所、锻炼意识、锻炼效果,间接影响事件对城乡群众体育相关指标影响包括体育参与次数、锻炼氛围与欲望、体育认知、体育参与度等,见(图1)。

由图1可见影响城乡居民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再加上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社会背景、资源条件等多元因素的相互影响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较大难题。

1.2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城乡体育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中国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也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站(点)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2][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农村群众体育建设,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体育参与度和体育认知。但是,就当前而言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不均衡是目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2008年田雨普等对江苏省1698名城乡居民就城乡群众体育的具体差异和相关特征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1)市民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明显高于农民;(2)尽管城乡群众体育设施都比较紧缺,但城市明显好于农村;(3)市民的体育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农民;(4)市民的总体健康率超过农民;(5)在市民体育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体育消费相对初级[4],见(表1)。

另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乡村居民高出24.1%,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是乡村的2.7倍[5]。另据江崇民博士2007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140城乡居民就“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更大[6]。上述资料表明,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失衡是影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缩短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从城乡二元体制走向城乡一体化是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群众体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想较好地实现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就要完成以城市促乡村、改革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解放思想插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根深蒂固。从宋朝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当时就有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当时并没有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自此形成了,城乡也被割裂开来,那时起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型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7]。

我国是一个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很小的大国。据统计:我国现有2.27亿农户承包了耕地,每户平均承包经营的耕地只有5.36亩。农民耕地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另据统计中国现有9.5亿农村户籍人口,除了中小学生和老人约有5.3亿劳动年龄人口。其中3.2亿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余下的2.1亿劳动力中统称为“广义农民工”。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离土不离乡的、在乡镇企业工作的职工,约8000万人,其余1.3亿认识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他们被称为“狭义的农民工”[8]。为了搞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从1995年起国家体育总局每年都要举办“全民健身周”活动,据统计每年参加这项活动的群众达3亿人次。2004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体育公益金在全国城市和农村新建全民健身工程5627个,匹配全民健身路径23319条,乒乓球台5920个,篮球架13790副,体质测试器材2820套,在“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的141个县建立起了小型的体育活动场馆,还建设了59个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建成189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休闲健身的需要。

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群众体育的投入是逐年递增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面积下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发展群众体育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达到,以城促乡、城乡互补来所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想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社会协调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到统筹发展,包括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统筹,所有这些都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有关”。

2.2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12月5日举行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农村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2007年2月15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主席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另外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4项工作。第一,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第二,要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三,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第四,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2008和2009年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仍然将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党的农村政策可以看出,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仍然是今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3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3.1 实施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

城市与农村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居住的空间,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9]。在社会的发展中城市的离不开农村,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正如总理所言“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更好的发展”[10]。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误解,有人认为进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后农村就会逐渐不存在了,农民也逐渐会消失,这样不是用消灭农村和农民来缩小城乡差距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和农民不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而消失,农村群众体育也不会随着群众体育改革的一体化改革而不复存在。我们提倡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改革是要消除城乡两种户籍之下的不平等差距,使农民享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体育权利和待遇,从而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差异。

3.2 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不是搞平均主义

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并不是时期同样发展,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在强调城乡机会均等。统筹城乡发展并非是“一平、二调”,平均主义的复归,强调“分配均等”统筹发展强调的是“机会均等”,统筹城乡发展也不是搞一刀切,而是强调城乡之间实施“统筹”以协调和相对公平为要旨,而在各自区域范围内仍然可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发展”和“效率增进”为原则[1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和谐发展,统筹只是手段。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继续保持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进而促进实施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城乡体育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在体育权益上相对平等,而城乡只是体育规划的布局,二者各自立足于不同的文化特点,农村应立足于乡村本土特点城市应立足城镇化发展道路。加以引导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乡村与城市的环境差别在体育社会设施、体育人口评价和锻炼方法上积极探索实现协调发展。

3.3 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城乡统筹发展使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发展任务。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层面上,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对城乡统筹发展都十分重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采取了不同的途径和措施以实现城乡发展,而且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时期[9]。30年前的改革开放的路子正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的方式闯出来的,经济特区的榜样得作用是无穷的,目前我国的一些省市也在搞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这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我们正面临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刻。群众体育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解决群众体育发展才能实现“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理念。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在二元体制约束下我国的城乡发展积聚了许多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体育器材和资源匮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并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是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精神锐意进取来不断的努力实现。

3.4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是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城市救济农村,更不能理解为“杀富济贫”,也不是单纯的将城市的体育经费拨给农村,而是要城乡各自按照自身的目标发展起来,逐渐缩小差距达到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经费问题,我国的一些边远山区还存在经济落后的状况,农村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在抽出经费来发展体育事业,统筹城乡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将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经费划拨给农村,而是农村在一方面争取政府体育经费的前提下,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城市的发展经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改善经济条件进而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策主管部门要将城乡体育作为统一的一个系统,整体谋划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要素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就体育而言如今正值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正值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影响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生活质量、体育设施、健康水平、体育政策与组织是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闲暇时间、体育认知、受教育程度、政府和社会导向等是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不是搞平均主义;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是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津.城乡统筹是一种综合性要素统筹的创新[J].中国发展,2008(12):59-61.

[2] 国家体育总局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EB]新华网直播省略/zhibo/20060329/zhibo.htm

[3] 王智慧,等.我国核心经济区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效果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3):24-28.

[4] 田雨普,等.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9,(6):90-96.

[5]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新闻会”数据[EB/OL].国家体育总局网站,sport.省略.

[6] 江崇民,等.2007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3):9-11.

[7] 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

[8] 财经杂志 : 农民工失业[EB] 省略/textread.php textid=203052

[9] 杨小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辨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10-12.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3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牛文元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破解两大世界性难题

牛文元

四川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探索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转型之路,破解“增长停滞”的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怪圈两大世界性难题的积极尝试。

传统的城市化造成的城乡分离、城际分离,目前已经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对全面达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与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何走出困境,已经成为当前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将是破解整体发展瓶颈的有效选择。

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为标志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只有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真正使城乡“从异化走向同化,从对立走向统一,从二元走向一元”,从而将威胁社会和谐的“第一矛盾”始终维系在安全阈值之内。

四川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基点应该是:

一、实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运行中的和谐高效,激发出在 “两化”互动中的发展红利;二、维持全省在数量梯度、质量梯度、收入梯度与心理梯度上的动态平衡;三、在全省区域内实现城乡一体、城际一体、区域一体的最优协调与达到公序良俗的制度设计;

四、寻求四川在智能管理、社会良治、公平正义、宜居幸福的最高水平;五、大力提升四川的竞争力、知名度、国际性。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战略设计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开拓,是新一轮发展周期突破严峻挑战的整体构想,是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实验。对此,务必有充分的认识。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研究员梁言顺

跟踪新的实践

研究共性经验

梁言顺

四川省是最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省份之一。成都市探索出的“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以及“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等方式路径,受到国家肯定,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定稿印发。由此,“两化”互动战略在四川各地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新战略实施十个月,各市州乃至各区县都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一批典型脱颖而出。比如,自贡市立足老工业城市实际,大力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打开了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泸州围绕基酒酿造这一传统支柱产业,拉长白酒产业供应链,吸引配套产业和上下游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中国第一个白酒加工配套产业集群雏形已具。酒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县域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一目了然。正是全域规划、多规衔接,让泸州实现了产城一体,同步演进。而成都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者,以五大兴市战略作为深入推进此项工作的抓手,以天府新区建设作为推进“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主平台,力争在四川深入推进总体战略发展热潮中走在最前列。

四川省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率先探索必定会率先遇到很多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为这一总体战略提供理论支持。要跟踪研究这一伟大实践中的新探索、新做法。比如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的做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思路,“以工辅农、统筹发展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产业互动、城乡共融的发展模式,丘陵地区统筹城乡的实现路径,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探索,“两化”互动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建设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吕政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面临的矛盾

吕 政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是10年来增长速度最低的半年。虽然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总量基数低,具有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但也同样面临一些相同的制约因素: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统一的产品供求市场,经济增长面临普遍性压力。

我国工业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包括:资源供求矛盾;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业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上升;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阶段。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以及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继续下去了。

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乡并没有真正的离土。因此,把农民工统计为城镇人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4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跨越,必须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充分证明“三大发展战略”是符合四川发展实际的正确道路选择。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塑造区域竞相发展新格局。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激发了全省各区域的内在活力,形成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经济总量5年迈上2个万亿台阶,全国排位从2012年的第8位跃升至第6位,是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的最好位次。

首位城市领先发展,成都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稳居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第一。市(州)梯队竞相追赶,经济总量过千亿市(州)达15个。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过百亿的县(市、区)达112个。

新兴增长极快速崛起,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大经济区实力不断壮大,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5000亿元。

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新型工业化跨入稳定推进阶段,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XX年建成成都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2017年率先建成“全光网省”,互联网骨干网络网间访问能力迈入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2%,百万人口大城市达到5个,全国重点镇达到277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000多个。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7:1缩小到2017年的2.53:1。城乡各项事业建设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省委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落实“9张清单”,初步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国务院拟在全国首批推广的17条经验中,我省独占8条。2017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较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6万亿元,五年增长128%。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省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6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推进,建成4家部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102个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在孵小企业5700余家,小微企业孵化成功率超过90%。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是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

“三大发展战略”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立足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继承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提出的战略决策,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将继续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三大发展战略”顺应四川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深刻把握当前四川面临的机遇挑战,必须着力破解制约四川发展的矛盾问题,为加快现代化创造条件、夯实基础。“三大发展战略”正是立足四川阶段性发展特征提出的符合省情实际的战略决策。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增强点极引领带动,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发展战略”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事关四川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实现治蜀兴川宏伟蓝图的必然选择。

“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四个全面”是提出的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川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础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眼于增强区域间的协调联动,着力在构建互利互惠的区域合作机制上有所突破。“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着力建立合理的城乡资源配置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着眼于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在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前提,实施过程中又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三大发展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四川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三大发展战略”,就是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深入推进治蜀兴川的战略实践,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突出区域的主体功能,带动区域经济更加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带动城乡更加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创新发展理念,并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为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提供保障。“三大发展战略”是新发展理念在四川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四川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

“三大发展战略”有助于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是对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对四川工作寄予厚望,明确要求四川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要求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创新创造等工作。“三大发展战略”与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为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抓住全面创新改革的重大机遇,广泛开展创新创造活动,不断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

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在新时期的内涵和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下,必须立足四川省情和国内外环境变化,紧紧围绕四川承担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明确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不断开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调“点”与“极”塑造,由单极发展走向多点多极共兴,解决四川发展不平衡问题,激发各地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和联动发展。新时期,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要求,引导经济合理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在提升首位城市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实现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全省经济整体实力,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

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成都市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要以优化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搭建面向全省的服务平台为方向,全面提升首位城市发展水平,更好发挥领先发展、带动全川的突出作用。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功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国际化城市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高端产业,率先实现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城乡形态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要以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共建共享和重点产业协作为抓手,引导其他各市(州)积极融入成都发展,分享成都发展红利,与成都形成抱团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新格局。

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区域主体功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培育区域发展新引擎。成都平原经济区要以成德绵协同创新为牵引、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推动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天府新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建设成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西部最具创新活力新兴增长极。川南经济区要依托陆上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临港经济,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和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川东北经济区要依托天然气、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攀西经济区要积极发展以战略资源开发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强清洁能源、特色农业、阳光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要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加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增强全省经济后劲,必须发展壮大城市经济。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引导市州错位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形成区域现代产业集聚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深化县域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生态经济强县。促进市县联动发展,促进市县之间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引导和推动市区二三产业有序向县域转移延伸。

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为重点,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解决当前四川城乡发展差距大、产业竞争力弱的问题。新时期,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要顺应信息革命、产业融合、城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演进规律,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促进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

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新型工业化。要把握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延伸,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生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延伸,推动生活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增添新动能。

着力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基石是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全省城镇化布局,着力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以铁路、高速公路等陆路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重点建设成渝城镇发展轴、成绵乐城镇发展带、达南内宜城镇发展带和沿长江城镇发展带。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着力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积极培育攀西城市群。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建设百万人口城市,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开展“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深入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发展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

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城乡联动发展。深入实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统筹”,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户籍、农村产权、社会保障、用地、农村金融“五项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妥善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创新创造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问题,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与全面创新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活力,依靠创新培育新动能,依靠创新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既是中央赋予我省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我省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要毫不动摇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未来全省发展的“一号工程”强力推动。继续抓好“9张清单”的落地落实,加快推进国家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消除军民融合体制障碍,突出“民”“民参军”双向转化,加快创建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成德绵等重点区域协调创新效应,带动川南、川东北、攀西等其他地区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深化科技体制管理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新时期 “三农”问题

前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提出了推动城市一体化进程来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战略举措;这一新部署、新战略对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在新世纪之初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通过城乡一体化去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阶段性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是当前“三农”呈现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决定的,也和是党中央将城市和农村问题予以整体考虑、统筹解决的必然结果。

一、通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问题的背景分析

第一,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必然选择。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上提出的新课题、新论断。按照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总体战略要求,我国在2000年底已经从总体上初步达成了小康社会的既定阶段目标,但是这种小康是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小康,是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小康,离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还有很大差距。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机遇期,也就是在这个关键历史时期,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新挑战,出现的这些新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城乡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现实历史问题。人民所期盼的小康、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城市与农村出现不均衡的发展,不是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呈现逐步扩大的现实,不是城市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依旧较低的对比,更不能用非常高的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低收入的平均数来显示。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从城乡层面上讲,应当是城市与农村均衡发展、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合理、城市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现代化进行协调提升的小康。

第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是革除传统呈现发展羁绊的必然要求。我国经历计划经济经济的特殊历史时期,受这种传统模式影响,我国在“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发展羁绊和发展束缚,尽管我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阶段,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依然没有革除,尤其是突出在体现在工农差距、收入差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机会不均等、城乡公民待遇差距、阶层差距和不同地区差距日趋扩大等现实问题;面对城乡发展过程呈现出的这些新问题,必须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迫切要求。

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第一,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革除计划计划经济对城乡发展的羁绊。造成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三农”问题历史欠账太多的现状,从很大程度上讲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人为实施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面对城乡发展现状,尤其是面对“三农”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大局,不断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规律、新特点、新问题,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改革不断接触城乡发展的历史羁绊,革除造成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历史制度束缚;要从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具体实际和现实要求出发,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和新举措,逐步建立起打破城乡二元发展布局、有助于实现统筹呈现发展的现代“三农”发展新格局;要从人民群众关切入手,解决城市人与乡村人同一国民身份不同国民待遇问题,逐步建立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的城乡发展体制。

第二,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分配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城乡收入体系的公平化。呈现一体化进程中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推动制定有助于城乡共同发展、协调提高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改革力度,及时调整现有收入分配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要从国家层面适度制定向“三农”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国家层面要不断增加“三农”相关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不断扩大农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机会。

第三,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出台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战略举措。加快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措施,加快推动实现资源城乡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来;努力构建有助于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格局,加速推进乡村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6

2003年市规划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化”战略和“四大”举措的要求,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目标,坚持规划立城,注重规划先行,全面提升规划龙头地位,基本确立了“一个口子”管理规划,“一张图”衍生规划,“一支笔”审批规划的体系,形成了比较高效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凸现了“城市规划年”的工作特色。

1、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

为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浙中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机遇为契机,以融入长三角为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为核心,发挥城市群整体合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四省九地市的主要核心城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根据以上战略目标的总体定位,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金衢丽产业带核心区、浙江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枢纽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与现代物流集聚区、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区、浙江中部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和长三角的重要旅游区。

城市群空间结构“以交通轴为依托,产业带为基础,城市群形成为载体”构建浙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内外圈层协调,强化组群整合,提升产业支撑,干道轴线放射,绿化走廊镶嵌,生态环境优化,推进城乡一体。

2、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乡各项要素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市区的综合功能,引导两翼新城更快、更好发展,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为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综合体;建立便捷快速网络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网络。同时,该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空间布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

为了加快城市西翼的建设,保障婺城新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婺城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总用地15.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以二环路、桐溪为界;南以现状330国道为界;西以规划通江路、白沙溪为界;北以高速公路、铁路为界。

规划目标为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动力加速发展,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范围建设成为金华市的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城市副中心、城西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延续“轴线贯通、绿楔分隔”的新区总体布局结构特色,形成“两轴两大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两轴一为南北向复合功能轴,以南北向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及其两侧公共设施、公交自行车干线、步行系统等元素共同构成;二为东西向滨江景观轴,以金华江以及滨江南北绿带、亲水广场、临江景观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心区的东西向自然景观轴。两大功能组团以金华江为界分南北两大片。北片为高教园区,以独立校区、共建共享的教育及生活设施共同组成。南片为中心综区,以行政办公(区政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教育、中心医院及生活居住区为主。

4、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规

为了适应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东翼的发展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金东新区二期位于一期的东侧及南侧,规划用地11.0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金温铁路,西与一期规划范围、二环东路相接,南至南环路,北至规划的金含公路。规划充分利用并强化本区特有的“多湖”自然水环境,营造与“江、河、湖”和谐统一的生活居住空间,使之成为金华市21世纪宜人居住环境的典范,实现金东新区“世纪精品、绿水新城”的目标。

规划结构以义乌江为发展轴,形成江南、江北二大片用地。其中江南片以滨水环境为特色,形成设施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休闲居住社区;江北片依托铁路南站,发展以物流、大型专业市场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滨江生活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

5、金三角新城总规

为加快金三角的建设,保证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金三角新城总体规划。金三角新城规划用地范围为东与义乌为界,南跨浙赣铁路至孝顺中心镇,西至山体,北接杭金衢高速公路。至2020年城市规模控制在52.8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至80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的生态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为依托,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新城采用“一轴、一核、一圈、一带”的规划结构形式。“一轴”是新城复合主轴,呈南北走向,其功能主要为新城空间定位线、景观主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主轴线。“一核”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绿色休闲生态核,是新城的绿肺。“一圈”是公共服务生活圈。“一带”是新城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