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例6篇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1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0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0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五篇,欢迎参阅。

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一20_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我迈出校园踏入社会的第一年,在这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使得行政的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在这一年中无论是我个人的工作能力,还是思想素质都有了很大进步,在这一年中行政部较好地完成了公司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也完善了公司的考核制度,为公司更正规化做出了努力。现在就这一年来的工作做简要的总结:

一、根据本职工作,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日常的行政工作主要包括员工考勤、卫生管理、员工会议、员工集体活动、办公用品采购、办公设备维修及业务人员的其他一些事情的处理工作,这些工作上基本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公司的正常办公有序的进行;20_年公司的制度有很多变化,协助经理制定考核制度;至于对外物业及招聘的工作是相对较少的,在此一年中配合人口普查、业务人员意外保险的办理和更改以及联系招聘学校并对招聘坐车准备。

二、在工作中出现过一些错误,做到及时分析原因并改正

这一年在工作中出现过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或许是因为刚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没有相应的经验,所以会在一些工作中出现一些小错误,但每次都做到及时改正。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最终总结出来自己的心得,凡事要想细、想全,凡事要亲历亲行。还有就是在一些事情上准备的不够充分,使得工作效率不是很高,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有所注意,并有所提高。这一年好多错误的改正都是靠他人的帮助,有领导的细心指导和同事的提醒,所以在这里真心的谢谢他们对我的帮助!

三、在工作中有成长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积累经验。所以无论是在个人的做人方面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安都真的是教会了我很多,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够锻炼自己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我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每一个人对我的帮助对我的锻炼我都记在心里,这将是我的成长经理中永远不可磨灭的部分,这一年让我成长了很多。

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二2020年就快结束,回首2020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可以说这一年是公司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现就本年度部门重要工作状况做总结回顾。

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构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行政?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币弑负芮康墓ぷ髑绷统中姓扛咝г俗臀癖匚惺德男泻米陨碇霸穑笆薄俺涞纭保钩闪己玫难胺瘴АN易跃跫忧垦埃樾那蠼蹋欢侠砬骞ぷ魉悸罚芙峁ぷ鞣椒ǎ环矫妫芍醒А⒀е懈桑欢险莆辗椒ɑ劬椋劳泄ぷ鞲谖煌腹鄄臁⒚骱褪导土叮峡斓赝瓿扇挝瘛A硪环矫妫释拢欢戏岣恢墩莆占记伞T诹斓己屯碌陌锩χ傅枷拢欢辖剑业搅饲腥氲悖盐兆×斯ぷ髦氐愫湍训恪?/p>变被动为主动。对公司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力求思考在前、服务在前。个性是行政部分管的食堂、仓库、车辆、办公耗材管控及办公设备维护、保养等日常工作,力争做到工作有计划,落实有措施。日常工作及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事物基本做到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当日事当日清。在协助配合其他部门工作上也坚持做到了用心热情不越位。

在工作计划中,每月都突出“重点”工作。做到工作有重点有创新,改变行政部工作等待领导来安排的习惯。不断改善和创新,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推动行政部工作不断上水平,切实转变行政部服务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管理目标职责制

加强安全工作职责制和消防工作职责制,针对公司的具体状况,建立健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安全、消防检查制度,夜间巡逻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各种措施,确保公司没有发生大的安全及消防事故。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档建卡,健全维修记录,配合财务进行每半年的盘点。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做到管理好,维修及时,监督使用。

仓库建立整套的出入库制度,实物与记账人员并行,互相监督,每月配合财务进行盘点,做到帐实相符。对清洁工每周不定期检查评分,对好的奖励,差的处罚,使公司的清洁工作维持在较好水平。持续良好的对外关系,顺利完成公司各实验室的环评、复审及资质的各项认定。在接待方面,无差错的完成接待用车,同时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用车工作。全年车辆行驶安全,车况良好。

三、主要经验和收获

行政是服务工作,持续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份对工作的热诚和相形之下的职责心,是做好这份服务的根本。、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对内对外的沟通交流,摆正位置,主动介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做好这份服务的基础。在坚持原则落实制度的的前提下,实际状况实际处理,实际状况灵活处理,做到“管理与服务,流程与效率”的合理处置。

四、存在的不足

总的来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处理问题,表出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在处理难点问题时思考欠缺;由于行政部工作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期望能完成得,但由于潜力、人员等各方面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抓制度落实不够,由于部门事务繁杂,基本检查不到位,因而存在必须的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现象。沟通不够,对公司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决定不够全面,从而造成工作的片面或工作重点的偏移安全工作抓得还不够到位,小的事故还是有所发生,办公室也发生了偷盗事件,需要加强宣传,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

五、行政部明年工作计划

努力提高行政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服务与管理意识,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工作用心性,使公司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在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和办公环境等员工自律方面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各项制度,不定期对员工行为礼仪、办公区域清洁卫生进行抽查,营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秩序。

对安全及消防工作常抓不懈。目前这方面的制度及SOP都已经建立,重点需要落实,不断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行政的日常服务工作在效率上,沟通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多走,多看,勤检查”,在细节中体现行政工作的价值。

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三行政部是公司重要的综合部门,对内要求综合管理协调水平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工商、安检、环保、建设、经济、发改、社保等机关的各项检查。20_年上半年,行政部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的经营方针、目标开展工作,对公司各项工作进行部署。现将20_年上半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总结。

20_年上半年行政部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公司管理运作方面、公司管理运作方面管理

1、继续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

行政部在公司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办公会议管理暂行办法》、《沙场管理制度》、《考勤管理》等,涉及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规范了工作程序。

2、完成公司组织构架建设,任命公司高管人员,对公司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公司高效运作,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今年以来,公司所有来文统一由行政部负责管理,实现了文件流程登记管理,保证文件传批效率,对文件流程1进行严格控制。

并通过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一发放,加强了内部文件传阅,提高传递信息的效率。

4、总结上半年文件管理情况:截至_月_日行政部共下发文件_次(详附件1、20_上半年下发文件明细表),共对外发函_次(详附件2、20_上半年对外函件明细表),草拟纪要_次(详附件3、20_上半年草拟会议纪要明细)。

5、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治理力度。

6、加强对公司各个部门的治理:统一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统一使用日常工作表格,要求各部门每周上报反映有关统计数据的周报表。

二、行政人事方面行政人事方面人事

1、公司上半年根据各部门工作需求,通过报纸、网站、现场招聘会、介绍等渠道,基本完成招聘任务。

较好的完成了人员的入职、转正、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

2、证照办理及年审工作。

协助安装公司资质办理的材料收集工作。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工商行政年检也全部完毕。

3、对外做好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工作,以使公司对外工作顺畅。

4、对内严格审核各部门的办公用品使用情况,并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合理采购办公用品。

25、进一步加强办公区规范管理,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办公环境。

6、严格控制各项办公费用开支,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

7、做好公司后勤保障工作:机票预定、食宿安排、客户接待等,及时、主动地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各项事务。

三、车辆管理的工作方面、车辆管理的工作方面

逐渐规范、完善公司公用车辆管理,制定了《车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领导要求的车辆登记制度,车辆勤检修、勤保养、勤清洗,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严格登记每次加油记录。对于车辆安全管理,行政部详细根据每辆车的维修及年审档案来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车辆行驶安全。针对公司车辆紧张的情况,行政部合理调节用车秩序,做到车辆使用有序。

四、网络管理的方面、网络管理的方面

1、行政部定期对公司网络做全面检查,把公司网络安全放在首位。

定期对公司网站进行更新,及时将新政策、新文件上传到公司门户网站,努力做好公司对外网络窗口建设,不断完善公司网络平台。

2、启动_精细化信息管理项目,为公司实施细化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后勤管理方面

1、上半年行政部根据领导指示狠抓食堂饭菜质量,降低饭菜价格,丰富了菜品,提高了饭菜质量,这些改变得到了公司员工的好评。

下一步食堂的工作还是关键,炎热的夏季属于疫情易发的季节,所以行政部将继续监督好食堂的饭菜质量,让职工们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2、加强公司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公司园林绿化水平;

加强公司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公司环境整洁;对公司卫生间进行改造,提升公司外部形象。

3、加强公司公共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零星小型维修自行动手,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5000元以上。

六、劳动纪律的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企业没有规范的纪律是不能有好的发展的。行政部在4月份已经将公司员工考勤打卡机全部配齐,月29日已经通知各部门执行上下班指纹打卡。

正人必先正己,行政部每位同志都例行打卡带头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下一步行政部还将继续在企业文化和规范企业管理上做文章,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让公司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七、安全管理

1、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县安监培训,一人取得安全员的合格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责任和意识。

2、制定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安全管理。

3、加强安全管理与检查,更换防火设施,杜绝安全隐4患。

20_年已经过半,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行政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作为公司综合治理部门,对各部门治理、协调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对各部门工作情况、人员工作情况、纪律的检查力度还不够;

2、缺乏对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的建设;

3、员工培训、安全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

4、人事工作还处于传统的劳动人事治理,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治理逐步向现代人力资源治理过渡;

5、行政部工作调度、车辆调度不妥的问题,反映了目前行政部的工作效率太低。

综合以上问题,行政部全体同志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弥补不足,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职工舒心。

下半年计划:

一、完善行政人事方面工作

1、根据公司各部门实际需求,在公司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后,确定组织构架后

(1)、对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编写公司员工职位说明书,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2)、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及社保办理工作;

(3)、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配备到各岗位。

2、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强化_,加强机要文件的取送、传阅和保管工作。

3、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让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认同感。

二、继续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标准。

三、网络信息化管理做好公司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推行OA系统,提高公司办公效率,逐步向无纸化办公目标迈进。

四、强化后勤管理,提供后勤保障。

五、强化工作督察力度,提高执行力。

六、加强与省、市、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联系,创建公司发展的良好环境。

七、加强公司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服务,增强公司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八、加强行政部自身建设,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增强战斗力。

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四20_年上半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行政部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作用,为公司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同时也克服存在的不足,现将今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人事管理方面

根据公司部门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以配备各岗位。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了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同时要加强内部的培训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务工作方面

本年度进行了两次验厂活动,主要出现在目前公司厂地面积窄小和现场员工访谈的培训不够使得验厂结果要求改进。搞好iso再认证工作,确保iso认证通过,通过这次iso在认证,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iso的覆盖不全面,来年行政部需加强各部门iso管理体系的培训于学习。对后勤保障工作做到让员工用上健康、卫生的食品。

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顺应市场的发展,依照公司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现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公司各个部门沟通。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做你监督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本年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搞好明年的高质量、高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了解职责。要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四、工作中的收获

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做到了“上传下达”。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积极配合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工作适应力逐步增强,对后期工作垒积了许多经验。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行政部工作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但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对公司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从而对领导决策应起到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抓制度落实不够,公司事物繁杂,基本检查不到位,因而存在一定的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现象。

对公司其他专业业务学习抓得不够。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感觉有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并非是最快的!接下来的个人工作计划中会根据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今年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虽然亦存在着些许多的不足,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也会随着明年的到来而逝去。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下半年,我们会做得更好,发挥得更加出色!

公司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五20_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行政部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作用,为公司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同时也克服存在的不足,现将今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人事管理方面

根据公司部门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以配备各岗位。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了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同时要加强内部的培训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务工作方面

本年度进行了两次验厂活动,主要出现在目前公司厂地面积窄小和现场员工访谈的培训不够使得验厂结果要求改进。搞好iso再认证工作,确保iso认证通过,通过这次iso在认证,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iso的覆盖不全面,来年行政部需加强各部门iso管理体系的培训于学习。对后勤保障工作做到让员工用上健康、卫生的食品。

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顺应市场的发展,依照公司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现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公司各个部门沟通。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做你监督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本年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搞好明年的高质量、高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了解职责。要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四、工作中的收获

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做到了“上传下达”。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积极配合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工作适应力逐步增强,对后期工作垒积了许多经验。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行政部工作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但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对公司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从而对领导决策应起到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抓制度落实不够,公司事物繁杂,基本检查不到位,因而存在一定的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现象。

对公司其他专业业务学习抓得不够。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感觉有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并非是最快的!接下来的个人工作计划中会根据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行政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司法;现代企业制度

政府职能不仅仅是对公司进行登记管理,还应对各个注册的公司进行管理,确保各大公司企业严格按照《公司法》进行行业规范。最后运用行政管理职能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问题。动员整个政府管理部门力量,更好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且通过政府的管理人员做一些切实有效的事情,帮助企业公司处理一些长期困扰企业的难题,为企业公司的发展扫除障碍。

一、深度了解政策法规,为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咨询

最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经营法》、《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一些列经济类的法规、政策。对企业、公司的经济制度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则都做了明确的说明。[1]其中《公司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了,企业公司的职责范围以及行为规范,为公司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大大的增加了企业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并且为公司企业提供了较为扎实的法律基础,与此同时也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对于这些法律、法规做到,了解,理解。只有各级工商管理干部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执法,做到分寸适宜,并且在企业咨询时能够准确无误的解释和阐明法律法规的使用规范。

二、利用《公司法》对现有企业进行整顿

1.众所周知企业公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中,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发达的国家,其国家的公司企业都是十分发达的。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迅猛发展,在1984年和1988年的“公司热潮”之后,出现了第三次“公司热潮”,各种类型,各种实力的公司,接连建立,占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半部分。在1993年年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的公司达到100多万家。但是数量增加并没有真正的带来市场的繁荣,反而各种不规范的公司以及非法的公司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极大地危害。民众对于修改《公司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在1993年12月29日国家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准通过修改了《公司法》,新的《公司法》将会在199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公司法》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企业公司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坚实保障。新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企业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为了保障《公司法》的运行,更好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特意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2.首先对目前的公司企业进行行业规范。各级政府工商机关应该互相配合,督促被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单位企业,以及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公司,尽快完善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另外,还要在中国所有合法注册的公司中选拔出一批符合法定企业制度的公司,并且调配专门的政府人员对其进行行业规范。这两个方面,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公司、企业以及市场经济稳定的发展。这也为各个公司在成立条件、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等方面按照新的《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修改以及建立提供了模板参考。

3.接着对一些不符合新的《公司法》行业规范的公司企业进行取缔。取缔的条件,严格按照《公司法》中的条例进行。对已经注册过的公司企业定期对其监察,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利用公司企业年终审核的机会对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严格查处“无注册信息”,“无经营场所”,“无经营机构”的“三无公司”。一经发现此类公司,立即取缔,并且依法追究其发起者的民事以及刑事责任。

4.另外还要注意对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进行查处。改组市面上的五花八门的公司,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对于挂靠公司、顶替其他公司名字的冒牌公司以及,翻牌公司等进行有规划,有制度,有步骤的分地区,分行业的细致周密的整顿、清查。对于一些正常注册公司可以责令其在某一时间内进行整顿,整顿后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查。如果再发现公司违反《公司法》中的行业规范,立即取缔。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是经销部就改为经销部,应该属于什么级别就改为什么级别,依法取消其公司的称号。对于不按《公司法》进行行为规范的公司企业,不予登记。并且严格整理分清公司的类型以及职能。防止有纵横各个领域,并且不符合领域规范的企业产生。

三、延续企业登记管理职能,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更好的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巨大的工程,这需要各级政府机关,工商管理部门通力合作。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对公司进行登记管理,还应该对各个注册的公司进行管理,确保各大公司企业严格按照《公司法》进行行业规范。使行业规范能够切实有效。政府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公司的管理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各大省市、自治区设立试点企业,相应的在各大企业派政府的专业人员设立政府管理机关驻企业办公室,帮助企业处理好行业的规范,并且对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咨询服务。再有就是对企业公司实行分段处理,对各个地区或者是部门设立专门的负责人,每个企业还有专门的负责人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与沟通。负责人需要对所在部门的情况定期对政府管理人员进行汇报。确保好每一部分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另外,还需建立一个公司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经常联系的网络,让政府的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企业公司的动态,了解企业的大事件,例如制度的改革,以及创新。这样,政府管理的部门可以更好的对公司企业提供正确的法律指导以及对新事件,新问题,新的制度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年检的时候,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制度是否正常运行提供检测。企业制度运行出现问题的企业讲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干预。

2.政府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管理监察,有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就是对公司企业的资金进行审核,判定其产权。在审核公司的资金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仅仅要对有形资产进行清算又要对无形资产进行清算。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核算清楚的情况下,还要注意防止新的资产的流失。定期,派专门的政府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集资款项,合股基金等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和清算,保证公司的资金不外流。全程完全按照规章办事,并且处理好产权问题。接着就是公司内部建立互相制约的权力机构。即管理机构,经营机构与监管机构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将公司的权利分散,营造一个健全的管理,权利机制。设立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监管会分管这三个方面。政府管理人员负责这三个方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确保公司与党团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不完全具备以上三个方面条件的公司,应该实行承包或租赁制度,确保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约束制衡机制。另外,公司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给员工健全的社会保障,并且一旦公司运营状况不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资不抵债,就可以按照企业破产法对其进行重组或取缔。最后就是对公司负责人的管理,防止公司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司财产,让公司的共有财产受到损失。

四、运用行政管理职能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只有动员整个政府管理部门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的管理人员通过做一些切实有效的事情,可以帮助企业公司处理一些长期存在,并且十分困扰企业的难题

1.首先,[2]通过企业登记由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对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出资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据此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使企业能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应实行出资者所有权构成的法人注册资本,产权清晰。接着,通过企业登记认真审查企业章程,作到权责明确。这样做既保护了公司企业的共有财产,又能够保护公司法人的个人财产,维护稳定的企业制度规范。

2.企业章程是明确企业法人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设立属于公司企业的独特的企业章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登记管理机关今后主要审查企业章程,应以明确企业责任和组织机构为主作到权责明确。出资者所有权主要表现在拥有股权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经营者,参加重大决策等权力。但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法人则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使自负盈亏的责任落到实处。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支配,使用,处理,运作自己的资产,盘活资产存量,实现有效增值。与此同时,鉴于现代企业出资者除国家外,往往还有参股的其他法人和持股者,因此,还必须有科学的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之间互相制约,各负其责。

3.另外,减弱企业行政部门的干预力度,实行公司政企分治制度。政企分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相关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登记工作中,必须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比如在企业前期阶段进行企务变更、开业、歇业时,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把控企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制,严肃批文规范,企业相关重大决策的处理始终处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之下。企业事务由审批制向直接登记处理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减弱了行政主管的干预力度。另外,类似于广告商标,合同物价等事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不需要再经主管部门审批,以实际行动弱化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力度,从根本上划分政企事务,割断其长期模糊混乱局面。这一举措,使得企业能够在党政策的引导下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利用国家最新法律知识完善自身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经营效益,协调好民事和行为权利。

4.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效益。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制度,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督促企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不仅是在机构设置上要改革,在用工、工资、财会制度上也要进行相应改进,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个以开发、营销、质量、信息和财务为主的管理体系,以增强企业决策制定水准,更好更快的发展企业效益。

五、结语

用工制度应体现企业公司依法享用工自,劳动者依法享有择业自,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保障劳工爱岗敬业的高贵品质,保护公司的利益。工资制度要在企业产权明晰、自我约束机制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享有充分的工资分配自。财务会计制度要认真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企业审计制度。通过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和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对企业的审计监督机制,使企业更好地遵纪守法,发展经济,不断完善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纪墉.运用工商管理职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J].理论界.2010(5-6)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3

做了哪些工作

工作中的感悟

对本人评价

明年工作思路

一、XX年所做的工作

(一)确定思路,明确目标

年初,根据公司领导整体要求,我制定了总经办年度工作计划并对总经办提出“三服务、四标准化”的基础上确定了XX年的工作重点即以“规范化管理、程序化动作、制度化约束、文明化办公”建设为目标,全面提高“三服务”水平,做到管理、事务、服务一体化的整体目标。实现管理、事务、服务的一体化我认为是总经办工作的重要目标,管理弱,水平上不去,事务弱,效率上不去,服务弱,形象上不去。只有用强化管理带动整体工作,用搞好事务推动整体工作,用规范服务贯穿整体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保证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在确定了总目标后,按月进行了跟进、分解、落实。

(二)以ci为平台,规范公司行政事务管理

为进一步升华公司的经营理念,创造和形成统一的公司形象,以ci规范管理为平台,积极推进公司规范化管理包括:

1、统一规范公司行文格式,制定模板,大力推广,统一形象。

对公司常用文书如通知、报告、上下行文统一格式,制作成电子版模板,全面推广,使公司机关公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各事业部分公司在公文的规范化意识上也明显进步。

2、统一办公事务用品制作

对各分公司信纸、信封、笔记本、合同书封套、纸杯、手提袋、台签纸、等按ci手册进行了统一要求和制作。

3、以招标为手段,降低各项行政管理费用

在去年对办公事务用品招标的基础上,今年又要求对车辆维修、计算机、网络设备、外设及耗材统购方面、绿化美化等有关大额费用支出方面进行了招标。通过招标比价,不但费用有了明显降低,而且提高了服务的频次与质量。

4、我们根据公司整体要求,对行政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同时下发了8个文件模板、84种表格,从形式上对全公司的行政工作进行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机关及各事业部行政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发挥部门整体优势,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总务后勤工作是总经办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担负着公司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因其工作的繁杂性、重复性的特点使得其工作人员容易产生懈担而如果他们的工作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形象,因此,加强对服务人员、保卫人员的管理、及平常工作的关心,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使得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才能造就一支作风硬、高水平的后勤服务人员。

1、大楼3名服务人员承担着大楼楼道、12个卫生间、4个会议室、投资公司及各事业部9名领导办公室的卫生清扫工作。为保证工作按时按质完成,要求服务人员每天9:10分上班,周六轮流加班。服务人员不仅承担着卫生清扫工作,还承担着公司接待任务。今年因优化了接待工作流程公司如有重大接待工作,一个电话、一张接待通知单,服务人员就会从牌到会议室的布置全面完成。另外对会议室的使用、会议室费用的消耗服务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登记核算分解。一年下来,各事业部、各部门会议费用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为促进员工技能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工作单调和枯燥的感觉,今年对大楼和餐厅服务人员采取了职务轮岗的办法。对门卫保卫班长实行了竞聘的办法。通过竞聘,激发了他们高度的工作热情,公司乱停放车位的情况有人制止了,人员进出认真登记如有遗漏严格考核了。尤其在今年非典期间,服务人员保卫人员体现出了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登记进出人员,每周一会,每周一训,每月一考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检查指导职能,搭建行政管理平台

根据公司整体要求,我认为总经办在做好投资公司行政业务的同时,重要一个职能是制定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并保证整个公司行政办公系统顺畅有序、保障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做为投资公司总经办必须纵向深入各事业部及分公司,监督检查指导其各项行政工作能否按公司制度要求规范运作,是否为生产经营搭建好了管理平台、服务平台、信息平台。今年三次到9个分公司对行政工作进行了检查。一方面对行政业务工作进行了检查,更重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业务工作的指导及对公司工作理念的宣传。作为一名合格的行政人员我认为品质比能力更重要,热情比经验更重要,。

(五)提升业务素质,营造学习型团队

行政工作繁琐、事务性工作较多,做为行政管理人员,有时容易陷入事务堆里而得不到提升,而部门整体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部门每位员工的的工作水平,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尤为重要。今年在建立部门学习型团队和倡导快乐的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希望每个人在自已的工作中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如我在部门内部组织了《把信交给加细亚》《做一个合格的屯河人》等的讨论和演讲活动。对部门人员都安排参加了本专业的培训。并坚持召开周例会,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得到共同进步。

平时注重给大家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努力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如部门原临时工电工王军,因其本人比较爱学习,在工作中多压重担,多给机会锻炼,8月份,在番茄事业部的招聘中,被优先聘用。今年部门人员新增管理人员四名,在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对他们的培训,一方面多加授权,

本人在平时工作中,比较注重业务学习,结合专业学习了《企业行政办公国际化管理》,并对自己所学内容制成幻灯片与大家共同分享,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字:商事登记,立法研究

商事登记,又称商业登记,是指登记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实体要求,对商主体的设立、变更或解散的事实记载于登记簿册,并予以公示的法律制度。依商主体法定原则,不论是公司还是合伙企业或者其它企业组织,都必须依法设立,其主体地位须依登记而确定,其商事能力的取得、变更或终止均以登记为必要。因此,商事登记是商法的重要制度。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中国大陆商事登记制度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大陆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子,在改革的相当长时期内,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体制的因素经常是相互交错的,这两种因素对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商事登记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完善商事登记制度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消除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充实或增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从而健全和完善商事登记制度。

考察大陆现行商事登记制度,笔者认为它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立法缺乏统一性,有关商事登记的立法比较凌乱;其次是采取分级登记体制,具有浓厚的旧体制色彩。完善商事登记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制定《商事登记法》,统一商事登记制度;废弃分级登记制,实行以主营业地为标准的登记制。以下分而述之。

一、制定《商事登记法》,统一商事登记制度

中国大陆的商事登记制度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初始,国家就十分重视商事登记。1980年7月,国务院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办法》,1983年3月国家工商局公布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办法》,对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常驻机构的登记做了专门的规定。1982年8月,国务院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实施细则》。条例和细则对国营工商企业、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企业、联营和合营企业等企业登记,做了规定。1985年6月和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和《公司登记管理暂行规定》。1986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又了《经济联合组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98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还制定了《工商企业登记档案管理办法》。这些条例或规定初步构建起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

1988年6月,国务院第1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取代了上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登记管理暂行规定》,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法人的登记做了的规定。 同年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颁布,标志着不同所有制企业法人的商事登记实现了统一。依据该条例及其细则的规定,非法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计划部门批准的筹建期满一年的新建企业,仍按照企业有关规定办理。 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大陆商事登记立法仍处于分散的状态。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0年制定了《企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办法》以取代1983年的《工商企业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并制定了《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审批条件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企业法人登记公告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充实了商事登记制度。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商主体立法方面,改变了以往的以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分类法,采取市场体制国家通行的企业组织形式分类法,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相应地,在商事登记立法方面,国务院于1994年6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1997年11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200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对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分别做了专门的规定。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8年了《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1999年修订),取代了1990年的《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审批条件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上述公司登记等法规或规定的颁行,确立了大陆商事登记制度的市场化取向。例如,依《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时,应提交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但是依《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17条的规定,设立有限公司,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情况下,才应提交批准文件;通常情况下,设立有限公司无须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商事登记制度顺应了企业设立从“许可主义”(“审批制”)向“准则主义”的制度变革的需要。

然而,上述情况一方面表明大陆商事登记制度伴随着经济体制该给尤其是商事主体制度改革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建立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大陆商事登记立法存在着“因人(商事主体)而异”的特点,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商事登记制度。就现行立法来看,法人企业、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分支机构,都有各自的商事登记立法,形成了庞杂的商事登记立法。 这种情形不仅徒增立法和法律适用的成本,而且还可能由于不同立法所作的不一致规定,导致法律适用的复杂性。例如,公司的登记就涉及两部法律:一是《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二是《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依前一条例,公司设立应进行“开业登记”;依后一条例,公司设立应进行“设立登记”。“开业登记”与“设立登记”并非仅仅是用语不同,而是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公司的设立与开业属于不同的概念。公司设立是指创建公司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 而公司开业是指公司成立后开始从事营业活动。公司设立的目的是创设公司人格,依商主体法定原则,公司人格的创设应符合法定条件并依法定程序进行;而公司开业就是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是否具备开业条件、何时开业,是公司自己的事,虽然国家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也要进行管理,但公司的开业并不需要向工商管理机关提出申请,更不需要经工商管理机关批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将法人企业的设立与开业混为一谈,规定企业法人应办理开业登记,并把企业的营业条件-“经营场所”作为公司人格创设的必要条件加以规定。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则严格区分公司的设立和开业,把开业从创设公司人格的设立登记中分离出来,纳入工商管理机关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范围。依据该条例第62条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由登记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按照上述两个条例的不同规定,设立公司只需进行设立登记;而设立非公司制企业法人则须进行开业登记。同为企业法人,则出现应进行不同类型登记的复杂情形。

法的统一是法制健全的基本要求。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首先是改变上述庞杂的立法状况,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取代不同商主体的登记管理“条例”或“办法”,实现商事登记制度的统一。统一的商事登记制度不仅要求各种商主体的登记统一立法,而且要求实行统一的登记程序和基本等同的登记事项。不同的商主体之成立可以有不同的条件,但其登记程序和登记事项应当基本统一。鉴于公司登记制度比较健全,其它商主体的登记也有相应的规定和做法,因此比较现实的立法思路应是:以现行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为基础,参考其它商主体的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出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同时,《商事登记法》应将分散的企业名称登记、登记公告、档案管理等内容也吸收进来。

二、废除分级登记制,实行以主营业地为标准的登记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陆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国有资产,国家对国有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其权限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国有企业有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分,地方企业又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划分为省属企业、地市级企业和县属企业。不仅如此,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存在着“政府化”的特点,企业乃至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 企业与企业之间并非真正平等的主体,而是存在着“身份”的区别。这种企业体制可以称之为“企业等级制”或“企业身份制”。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立法上对企业的设立采取了“许可主义”(“审批制”)的立法例,企业的设立须按照规定经相应级别的政府或其部门批准。 不仅国有企业如此,外资企业、集体企业乃至私营企业也不同程度地被纳入这种管理体制。例如,外资企业须经国家外资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其授权的省市自治区政府批准。 按照《公司法》第77条的规定,股份公司的设立须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因此,即使是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如采取股份公司形式,同样须经批准才能得以设立。

与这种企业等级制形成基本对应的是企业登记的分级制,即通常情况下,由哪一级政府或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企业应由相应级别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商业登记。按照1982年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全国性的公司其登记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其它企业则在所在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同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24条进而规定,全国性公司设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公司和经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经营进出口及有对外业务的公司,向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登记。1988年国务院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登记范围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确定了国家工商局、省市自治区工商局和市县区工商局三级企业登记体制。 1994年国务院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第二章“登记管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市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司登记权限进行了划分,其标准与《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大体一致,原则上也是由哪一级政府批准的公司由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对于外资企业,按照1980年国务院的《中外合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采取的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原则,也形成了分级登记管理的做法,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了下来。

现行分级登记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保持企业设立的审批机关与登记机关的行政级别的一致性,经哪一级机关批准的企业由相同级别的登记机关登记。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来说,这种登记制度也许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但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看,这种分级登记制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的。

首先,它是旧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等级制的产物,它是以企业等级制为前提的。而且,这种企业分级登记制反过来又起着一定的强化企业等级制的作用。企业等级制的本质是企业的身份制,它强调的是企业固有的“身份”。在固有的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公有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中的中央所属企业和地方企业,其间是存在着身份的区别的。它们适用不同的法律,承受着不同的政策待遇,其所受政府重视的程度也有区别。这种情形今天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然而,市场经济强调的主体的平等,不论是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它们都是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营造一个平等的社会经济环境十分重要。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显然,我国现行的企业分级登记制与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不相适应的,它不利于营造一个平等的社会经济环境。

其次,商事登记的主要功能作用是:(1)确认商主体及其从事营业活动的合法性,维护其合法权益;(2)便于公众了解商主体的信息,维护交易安全;(3)有利于国家对商主体的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4)便于国家取得统计资料,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现行的企业分级登记制不利于(2)和(3)两项功能作用的实现。按照企业分级登记制,企业应向哪一级登记机关申请登记,不是决定于企业的营业地,而是取决于企业由哪一级政府批准。因此,必然存在着企业的登记机关所在地与营业地不一致的情形。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信息和资料的调取和了解,也不利于国家机关对企业营业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可以设想,对于一个营业地在边远的省市县而其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人们须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调取和了解其注册信息,无疑存在着很大的不便;一个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对营业地在本地但却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企业进行监督,恐怕远比对经本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企业进行监督要复杂得多。

鉴于现行的商事登记体制存在着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废弃现行的分级等级制,改取以营业地为标准的登记制度。不论是经哪一级政府或政府部门批准的企业,一律由其主要营业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实行以主要营业地为标准的登记制,有利于淡化企业的身份观念,逐渐消除企业的身份区别,实现商主体的平等性。同时,企业营业地与登记地的统一,既方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的调取和了解,也有利于当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可以克服分级登记制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而且,实行以主营业地为标准的登记制度,所有的企业将由其主要营业地所在的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国家和省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不再承担具体企业的登记事务,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领导和全国或本行政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这样安排还有一个益处就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对商事登记进行监督和检查时,可以避免自己既是监督者和检查者又是被监督者和被检查者所引起的尴尬,避免出现对商事登记进行监督检查时只对下不对己的不合理现象。

注释:

[1]该条例第39条明确规定,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办法》,1982年8月9日国务院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1985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准、1985年8月2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司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自1988年7月1日起废止。

[2]关于条例适用的企业范围,参见该条例第2条。

[3]参见该条例第36条、施行细则第71、73条。

[4]有学者批评现行商事登记立法的“极度分散性”,妨碍了商业登记制度有机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商主体的守法和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参见李金泽、刘楠:《我国商业登记立法亟待完善》,《社会科学》1999年第7期。

[5]周友苏:《公司法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6]参见《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15条。

[7]黄速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8]参见1983年国务院的《国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第15条、第17条。

[9]依《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合营企业,必须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为商务部)审查批准,但也可以由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10]《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5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8条、第9条、第10条。

[11]《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条、第7条、第8条。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过度投资 政府干预 治理

一、过度投资概述

1989年Lang和Lizen berger从股利政策角度提出了过度投资假说,并在研究中界定了过度投资公司: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量,以致于会接受一些NPV

二、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动因分析

1、政府干预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1)地方政府干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动机。第一,企业投资扩大规模会直接增加地方GDP。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年均GDP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全国各省市也制定了各自的GDP预期增速。因此,为了达到设定值,政府不得不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干预,造成过度投资。第二,企业扩大投资可以满足地方政府财政需要。我国实行分税制,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占75%,地方占25%)。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以基数法为基准,为了扩大税收收入,必须依靠投资规模的扩张,因而政府会干预,过度投资在所难免。第三,企业投资规模扩张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很有理由干预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过度投资,以达到政府的目标。第四,对于政府官员而言,国家实施的政府官员激励机制,由于考察非经济指标成本过高,所以一般都以考核经济指标为主,即GDP增长率、税收、就业率等。为了增加升迁的砝码,政府官员很有理由运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政府干预,导致过度投资。

(2)地方政府干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能力。财政分权和财税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财政支配权,其结果是导致地方政府尽可能地要求地方企业加大投资,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过度投资存在于自由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之下。由于国有上市公司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天然联系,而当地政府对于财政又具有了较大的自,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它的发展好坏又会影响到政府的业绩,所以地方政府就会出于自身的考虑来对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财政激励,直接导致国有上市公司盲目扩大规模甚至投资于自身并不了解和与本公司并无关联的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盲目过度投资带来的国有上市公司亏损现象,政府出于各种利益又会对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补贴,使得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不必担心盲目投资的后果。而如果投资带来的收益即使很小,地方政府也会夸大这种现象,盲目进行奖励促使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更加严重。

2、管理者与过度投资

(1)管理者过度自信等非理。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可能与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决策行为特质密切相关。不管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拥有大量理论知识背景和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都会受到各种认知和心理情绪偏差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其管理者的选择也必然经过大量的筛选,是企业管理者中的优秀人员。因此,尽管经理人致力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时候,也可能由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对投资前景的判断错误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也可能出于树立和维护声誉、节约搜寻和加工信息的成本、推卸责任、减少恐惧等原因而采取从众行为,面对国家大规模的经济振兴投资计划,国有上市公司很可能因此而过度投资。

(2)经理出于自身利益过度投资。国有上市公司名义属于国家,但其必须授予其管理层来进行经营管理,而经理人会有追求自己私人目标的动机。与此同时,经理人与作为投资人的政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公司所有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来识别经理人是否尽责,从而导致经理人可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过度投资。国有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经营者获得更多的在职消费以及其他隐形激励。所以,经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过度投资。

(3)管理者为了迎合非理性的市场预期而进行过度投资。行为金融认为投资者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首先,投资者情绪会通过融资机制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会导致股价高估,企业倾向于进行股权融资,在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常常导致过度投资。其次,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对于管理者的考核、接管、解雇等外部威胁的存在,使理性的管理者有时也被迫屈从于投资者情绪进行决策。当投资者对于企业前景过分乐观时,管理者即使了解真实情况,也会担心由于拒绝投资人看好的项目造成股价下跌,引发接管风险,或使自己遭到国有上市公司解聘。这种迫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决策常常导致过度投资。

三、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产生的现实基础

1、国有股“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机制失衡

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的产权链条一般有全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授权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四个层次组成。从法律上讲,全体人民是国有股的最终所有者,似乎不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上市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合格的最终所有者。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它被授权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其可行性也令人怀疑。资产管理公司有着自己的行政目标,所有者目标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他们可能以行政目标代替所有者目标,令所有者利益受损。就法人股代表行使公司治理权而言,法人股代表控股公司的经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由国家大股东任命,从而具有双重身份与人格。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股还是法人股而言,都存在着“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法人治理机制失衡。

2、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发育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商品的市场化程度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要素市场的发育水平总体还不高,也不够完善。首先,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差、投机性强,股价经常偏离国有上市公司的业绩,使证券市场的发现功能大受影响。其次,我国证券交易制度还存在着重大缺陷,约有2/3股票不能上市流通,使证券市场的收购、兼并功能基本失灵。再次,我国经理人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聘任和评价都没有实现市场化,市场对经营者的外部约束作用还十分微弱。由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判断,而经营者和作为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中央及政府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经营者为了扩大业绩,而盲目进行投资,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严重。

3、扭曲的资本市场和过强投机

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众多地方政府纷纷将帮助企业包装上市作为协助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捷径”。发行股票上市圈钱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另外,大多数的投资者没有专业深度,这样使大多数公司不用担心股利等资金成本问题,投机为投资收益的形成提供了“好环境”,使得投资者为了赢得更大的差价导致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使得国有上市公司与其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也与当地政府的政绩息息相关,所以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协助国有上市公司扩大业绩而进行过度投资。

四、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

1、减少直接行政干预

采用市场化手段,合理引导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行政干预一方面不利于国有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行政干预常常附带有一定的补贴和优惠,从而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宗旨,也扭曲了资源配置行为。因此,应该减少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直接行政干预,采用按照项目提供优惠或者补贴等市场化的手段来合理引导各类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国家投资计划,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2、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防止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谋取私利而过度投资的关键。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是保护股东利益的重要治理机制,尤其是独立董事在监督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存在缺乏独立性,获取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应该从独立董事的提名、任职家数、职责履行、信息获取、经济激励等制度上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信息获取权,从经济上激励独立董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2)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形成非国有性质的大股东对国有大股东的监督制约机制。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家,存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所有产权代表对经理的监督收益与监督成本不匹配,从而弱化了对经理的监督。但当大股东非国有性质时,其既有动力又有一定的能力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有效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梅丹(2008)发现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对过度投资具有制衡作用。

(3)从制度上克服各种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改变单一的利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强化诸如债务杠杆等替代激励机制;分散控制权以减少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危害,比如强化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相关监管机构对重大投资的咨询或者审批;提高管理者投资决策信息的反馈频率等。对从众心理来说,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调整管理者业绩衡量办法和报酬结构,加强投资信息披露、增加信息反馈频率,减少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信息收集加工成本和交易成本等。缓解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造成的过度投资压力及针对投资者情绪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压力。

3、健全国有上市公司监管机制,推行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完善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行为约束机制,一方面依靠国有上市公司内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薪酬制度来制约。高管持股和高管年薪制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高层管理者为了追求业绩,获得更大的升职空间而不断努力扩大公司规模的意愿。可以将高管薪酬划分为三个部分: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薪酬。其中基本薪酬可以延续目前普遍的年薪制做法;绩效薪酬与一年以来管理的国有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相结合;福利薪酬包括高管缴纳社会保险和经验决策失误的核查机制。这样设计的高管薪酬制度,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经营决策失误行为进行核查,判断其决策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惩罚方式。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D].管理年会论文,2006.

[2] 吴顺祥、张长海: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09(34).

[3] 梅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过度投资[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2(4).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文6

公司人事需要根据公司战略发展总体规划,跟踪人力资源现况及需求,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协助部门经理督促、实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司人事的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公司人事的职责11.执行人员规划并负责人员的招聘工作;

2.解决各种人事劳资纠纷;

3.完善员工个人档案及劳动合同管理;

4、督导劳动纪律,制度、检查、奖惩,不合理地方改正等;

5、各类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

6、工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7、公司《港澳通行证》备案人员的证件管理工作。

8、督导办理全公司人员的各类证件;

9、督导全公司员工的考勤计薪及审核工作;

10、督导人事行政部各小组,保安、清洁、食堂、维修的管理工作;

公司人事的职责21.员工招聘、入职、离职、培训等工作;

2.考勤管理;

3.薪资报表制作;

4.社保办理及维护;

5.劳动合同管理;

6.行政事务;

7.团队建设;

公司人事的职责31、按照公司各部门用人需求及部门定编,负责新员工的招聘录用;

2、组织公司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审定绩效考核结果;

3、员工活动及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4、各类人事事务工作的开展,考勤、各类人事档案的归档保管、录用退工、入职离职手续办理等事宜;

5、公司各项行政事务的执行与管理工作;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公司人事的职责41.协助决策层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负责其功能领域内短期及长期的战略目标的达成;

2.协助决策层制定、组织和实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各项构成体系,为公司发展目标提供人力保障;

3.负责制定、完善、执行、监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公司的招聘计划、薪酬福利制度、绩效管理、培训、员工关系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实施;

4.分析人力资源各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部门员工的管理、指导、培训及评估

6.负责完成日常工作的追踪、汇报及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等;

7.负责起草和签发相关文件,并负责对文件、档案的管理;

8.负责安排和出席会议、会谈,及时记录、传达记录和纪要;

9.负责公司具体管理工作的布置、实施、检查、督促、落实执行情况。

公司人事的职责51、协助部门经理参与制定、执行、监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2、制定招聘计划、招聘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关键岗位的招聘工作,建立外部人才库,做好人才储备;

3、负责统计、监督员工考勤和假期管理工作,每月准时提交相关报表;

4、组织新员工培训活动,办理各类培训进修手续,各类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分析与审核;

5、公司各项资质的申报、年检工作及相关费用处理;

6、领导安排的其他事项。

公司人事的职责61、制定和完善公司相关人事、行政制度和流程标准;

2、负责员工招聘配置、绩效管理以及培训发展工作;

3、协助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策划组织公司年会、员工活动等;

4、推进各项人事、行政制度、流程、标准、计划的监督执行;

5、熟悉用人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与员工沟通,及时处理各类劳动关系问题;

6、配合进行行政管理类工作和行政专项工作;

7、上级分配的其他工作。

公司人事的职责71.在公司总务副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完成本部门质量目标;

2.负责公司人事(包括人事招聘、组织培训、考核等)、内务(包括公司基础设施筹备、工作环境建设与保持)、行政(包括行政办文、办会工作和事务性处理)等工作

;

3.负责公司各项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实施;负责公司办公环境维护,公共设施的损坏维修,固定资产管理、盘点;

4.负责员工管理、劳资管理、劳动保护、组织绩效考核、督促并协助各部门开展员工教育;

5.负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对外接待和后勤保障;负责公司食堂、宿舍管理;

6.负责贯彻执行保密制度,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做好督察督办工作;负责员工思想沟通、跟踪,协调员工关系,劳资关系;

7.加强创新管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8.做好企业信息报道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