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例6篇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少数外交家或外贸人员的专利。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国际交往活动。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交际。但在许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而是受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出错。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1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1.2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1.3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1.4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它还包括如服装、发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2.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2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3.其它文化意识

3.1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3.2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3.3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3.4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的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诠释词汇中的文化涵义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汉语言中都有

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牛津英语7b unit6 pets 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宠物,主要有狗、猫、金鱼等。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谈到了各种颜色,课文中对颜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教师对此还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 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 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2.剖析语言表达中的文化信息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直接,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你就应该说“thank you”,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说:“别客气,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书面语交际方面,英语表达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比较严谨。汉语对句子形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多个主谓结构通过各种形式的连接便组成了“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英语中还有许多的固定句式,如:牛津英语8bunit6 grammar中的“it is+adj.+to do sth.”、“it is+adj.+for sb.+to do sth.”、“it is+adj.+that从句”等等。汉语造句则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语言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但注重隐性连贯。

英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牛津英语8b unit6 charity walk 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中有这么一句话:“i don’t think you will ever finish your walk.” 而汉语中我们要说:“我认为你永远不会完成你的行走。”同样的句式教材中还有多处。再比如:中英文对待否定疑问句的应答上也不同,如:“you didn’t finish your homework, did you?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回答:“yes, i did.” 而不是:“no, i did.”

英语注重语法规则,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表达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3.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牛津英语教材选择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内涵,并增加些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阅读材料是有关万圣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让学生去查找有关万圣节的历史、文化、习惯方

面的知识,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英语国家的其他盛大节日的内容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的背景知识,并且可以由节日而延伸到西方国家人们的送礼方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如: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购物方式、服饰特点、居住状况等等。

此外,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扩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差异的信息会体现在中外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一则简短的广告也会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英语文化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能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反复排练中切身体会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搞生日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赠送礼物,在活动中了解并比较中英文化待人接物方面的异同;在一些盛大节日到来之时,可以搞化妆晚会如:“halloween party”、“christmas party”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能很快得到锻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异国文化,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多看、多听英语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资料等,在提高阅读、听说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月

[2]平洪, 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月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HONG Ke

(College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to carry out timely and appropriate cultural knowledge teaching can develop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mprov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and status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cultur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college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语言可透视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态,表达并体现文化现实;文化可制约语言的发展,由于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不同,语言的运用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因此,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基于以上原因,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的因素,学习者才能按照目的语国家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进行成功的交际。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教学而忽视了文化教学,部分学生只片面追求提高阅读听力的能力;部分教师只是照搬教参上的文化背景介绍,未能主动地将文化导入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着听不懂、说不出、语用失误、不敢交际、交际失败等问题。介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及现状,本文将对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 文化教学的内容

1.1 常识型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基本的常识型文化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如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文学艺术等。常识型文化的教学可以采取教师讲解阐释的方式。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第三册 Why I Teach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师塑造了我们的灵魂,是创造的见证者。而学生往往很难理解“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讲解《圣经》中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的形状,并往他的鼻孔里吹入生气,将他变成了有生命的人类这样的神话故事。通过常识型文化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国外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1.2 词汇型文化

作为语言的基础,在特定的语境中,同一个词汇在中文和英文中所产生的信息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于一些典型的词汇,教师应该着重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例如:由于环境、历史文化的不同,在表达相似的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在颜色词的使用上也完全不同。在汉语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幸福,而red一词在英语中则代表危险、鲜血、死亡,如see red (非常生气),in the red (亏欠);再如,blue pictures/movie(黄)、 the blue-eye boy(红人、宠儿)、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盈利、有结余)、grey mare(母老虎)、white elephant(无用而昂贵的物品)等。

1.3 社交型文化

社交型文化涉及社交中的基本知识,如称呼、问候、邀请、答谢、告别、称赞、赞同、反对、批评、拒绝等,也包含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餐桌礼仪等非语言社交文化。因为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英汉社交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使用。如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而不是用“please”。在寒暄方面,中国人见面时常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在交谈中习惯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婚姻状况等,而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是交谈的禁忌。诸如此类的社交文化远不能按照字面翻译,而是对文化了解后的信手拈来。因此,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社交礼仪,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避免引起对方误会或产生严重后果。

1.4 观念型文化

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整体,崇尚含蓄;西方文化注重个体,推崇直接开放。例如:在中国,individualism表示个人主义是贬义,因为中国更强调集体表现和合作精神;而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竞争,他们认为不愿意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价值观文化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强中西观念型文化差异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提高自身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 文化教学的方法

2.1 课堂讲解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来说,在讲解课文前,教师应首先介绍课文的时代、作者、地域文化;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内涵词及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加以讲解,“见缝插针”式地进行文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于涉及文化知识较多的听力口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化知识的讲解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英语的听力口语材料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且涉及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差异,所以教师应先介绍与材料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使我们的听力口语课堂不再只是枯燥的听力练习和口语操练。

2.2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对教师讲解的一种延伸。课堂讨论可以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进行。教师可将与要讲解的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以课前预习的方式布置给学生;在课文学习前,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学习,从而对自己所了解的文化常识进行补充;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文化误解进行纠错,并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2.3 课堂演练

课堂演练是一种直观、生动的文化教学方法,尤其运用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对口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讲解后,可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演练课程中所涉及的交际场景,如祝贺、问路、打电话等,让学生通过演练切身感受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2.4 课后延伸性学习

课后延伸性学习是基于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课堂演练基础上的延展式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理解能力及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英语报刊、中英文对照本、英文原著等;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在享受剧情的同时学习英美国家的交际方式,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辩论赛或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举行联谊活动等,为学生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搭建良好平台。

总之,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时时处处渗透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理解、习得并掌握语言,从而以更加理性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异域文化、欣赏异域风情,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4.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词汇意义;交际用语;英语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76-02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词汇,句子意思以及语法分析,而往往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我们知道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分析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人们就无法解释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能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异,进一步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我们首先应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它包括知识文化和社会文化两大方面,知识文化方面包括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异同,以防学生望文生义

英语词汇量大,表达方式灵活,习惯用法多。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词汇,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意两种文化的比较,有意识地对词汇在概念、内涵及语法意义的区别作必要的指导,决不能轻易地对等置换。例如:a lucky dog不能翻译成“幸运狗”,在英语“dog”是褒义词,应译为“幸运儿”。在初二上册Lesson18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英译汉题:Love me,love my dog.我们不能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而应译成“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应译成“每个人都有得意的日子”。另外在初二下册Lesson 60中出现的“black tea”我们不能译成“黑茶”而应译成“红茶”。

二、比较英汉日常交际用语

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语言套语和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委婉语、客套语、禁忌语等。因此让学生正确根据英语语言习惯,树立英语文化感。由于中国人与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不相同,因此在某些场合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比如“打招呼及致谢”等,中国人交往更注重委婉、含蓄,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家关系和保住面子,而美国人却注重直来直去,“坦率”就能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交流方式。中国人听到称赞后会谦虚地说“不”,尽管内心非常高兴,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而英美人听到赞扬后会说“Thank you ”。另外在初二下册Lesson81中有这样一段话,韩梅看到一位英国老人提着重箱子上楼,她说道“Be careful,walk slower. Let me help you.”而这位老人却说“Thank you,but I'm not too old to go upstairs myself.I am strong and healthy.Perhaps I can help you.”这里又体现出来中美之间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而在英美国家里,老人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会认为你感觉他老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分析文化差异,并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逐渐增进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三、多注意自己周围资料的收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教参、课外读物上搜集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资料,如:英美节假日的来历、英美风俗习惯、英美历史等,可以把这些资料以短篇形式读给学生听,既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同时也增长了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由于教师手中有关背景知识资料较少,我们应更好地利用教参和课后注释,比如:初二上册Lesson12的对话中,涉及到感恩节,Lily邀请韩梅参加感恩节盛宴,那么在讲此对话之前,我们可以把有关感恩节的来历以及英美人怎样庆祝感恩节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一方面使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另外还有涉及到母亲节、父亲节等的课文,我们同样要给学生讲这些节日的来历,并且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如何来庆祝这些节日的。

四、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4

摘要: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版的关于语义研究的著作内容上大多是以词汇和句义、语篇为研究核心,谈义素、义位、层次分析和语义场分析等概念及分析方法。马清华的《文化语义学》与吴国华、杨喜昌的《文化语义学》,同以前的语义研究相比,填补了从文化方面入手研究语义并论述成著的空白。两本著作在研究著述中沿着各自的理论背景及研究路径,探寻创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达到了填补文化语义学研究领域的缺失,有机地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拓展了语义学的研究新枝,并为跨文化交际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例证的共同目的。

关键词:《文化语义学》;比较;内容;方法;目的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在世纪之交出现的两部《文化语义学》: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不直接谈义素、义位等方面,而是从文化方面入手研究语义,将文化与语义向结合,使语义研究的一个空白地带填上了颜色,拓宽了语义学研究的领域。两部文化语义学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语言学理论,融汇各家,开阔视野,显示出了各自较完备的文化语义学理论体系。

两部《文化语义学》的初版同于世纪之交发表,二者在内容方面呈现出重叠或复现的面貌,在语料分析方法上和著作撰写目的上都体现出了同一性。但两本书各自的“个性”论述以其独特的创新之处为文化语义学这个逐渐兴起的理论涂上了一抹亮色。这些“个性”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部《文化语义学》理论背景方面的区别与创新

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是建立在符号学的基础上进行展开论述的。作者在书的第三章着重论述了语言是一种多层级的符号系统。作者认为用符号学理论对文化语义学进行论述的根本意义在于:从本体论上看,符号现象同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认识客体是通过符号所携带的信息使认识主体认识自己,而认识的主体也正是通过符号所携带的信息达到对认识客体的认识;从方法论上看,符号学首先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现象的新的角度,它使人们从另一个层次、角度上看到人类文明的共性,同时,符号学方法论价值更鲜明地反映在作为符号主体的语言学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先作用上。

作者认为,语言是一种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分为两个层级,并且语言的二级符号系统是其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可由下表表示: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不同于前者,他的理论背景相对广泛,是在汲取古今中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正如书中林书武先生所作的序中对于本书研究的性质界定:“它不能归于语言学语义学、历史语义学、结构语义学、生成语法学派语义学、孟德鸠(亦译作“蒙塔古”)语义学,而是包含了不少认知语义学、认知人类学、语言文化人类学等内容在内…”的一部文化语义学。在这种广泛吸收社会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上,马清华便可得心应手地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对语料进行分析语研究。如第九章常识中,作者认为,常识性程度越高,其内容越容易在整个言语表达结构中隐含起来。作者对温州城乡八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交通工具关注及使用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直观的图表进行社会认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语料选择方面的区别

从语言上看,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所选择的研究语言是以俄语词汇、文化分析的俄汉语对比,同时汉语与部分英语也纳入分析范围。这是在俄国的《语言国情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比于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单一运用俄语进行研究的情况看,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研究语言要广泛的多。他所涉及的研究语言不仅仅是我国古今汉语、我国各地方言,也包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日语、英语、俄语以及国外土著语等。在如此丰富的材料基础上,马清华通过归纳、整理、分析、解释,提出了比较全面、较为可信的文化语义学理论体系。如:从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第126页中作者整理归纳的与汉语普通话或江苏金沙话零对应的词表来看,作者归纳总结了河北方言词、满语动物义类词以及印度尼西亚语动物义类词来阐明“零对应”概念。

两部《文化语义学》对于研究语言的选择,进而影响了书中对于词汇和文学作品的选择。

从词汇选择方面看,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多选择俄语中的词汇进行研究。词汇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也是以俄罗斯的文化特征为主。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的词汇量相对来说较大,所涉及的语言情况也较为复杂。相对丰富的语料的运用,往往在证明观点时会更具说服力。如在谈及“隐喻”问题时,吴国华、杨喜昌单纯运用俄语词汇材料作为论证的基础,而马清华在其《文化语义学》“隐喻”部分的“海洋生物的陆地化隐喻”中便使用了彝语、英语、德语、汉语分析海菠菜、海栗子、海豹、海牛、海百合、海狗、海马等海洋生物命名的陆地化隐喻。从文学作品选择方面看,两部《文化语义学》都大量地将文学作品作为语料参与理论证明与建构。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选择的同样是以俄语为主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选择的文学作品则涵盖了古今中外,仅第三章和第八章中运用的文学作品语料就多达48处之多。

三、部分内容方面的区别与创新

作为两部理论相对成熟,说理相对合理的语义学著作来说,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与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在内容上的区别性即是两部《文化语义学》各自的创新性所在。 笔者将以两部《文化语义学》独特的理论分析作为二者区别与创新的主要方面进行如下论述。

(一)、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

王德春先生在《文化语义学》的序中便提到:“书中的《意念》和《观念》两章是作者个人的创见,材料异常丰富,《意念》一章调查的文学作品就达两千万字之巨,《观念》一章调查的词典就达数十部之多。”①虽然王德春先生没有将第九章常识纳入与第六、第八章内容的“个人创见”范围,但“常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广泛的事物,却常常被学术创作所忽视。马清华先生将其作为最后一章,是因为日常语义知识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知识内容,是将常识作为文化语义分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最后一环进行《文化语义学》的逻辑性结尾。所以,笔者将第九章也纳入马清华《文化语义学》内容上最具创新性的章节之一。

1、“观念”

第六章观念中,作者首先阐明了观念(单项义素类别所反映的思想范畴)与概念的关系:成分对应关系,相互独立性,文化同构性和互补性。作者也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义素实现为观念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形态标记发和在隐形词义范畴寻找方法来确保不同类型的义素实现为观念。最后,作者运用人类与动物对立观念的分析的例子阐明文化的释放。在这一章的论述中,作者运用了数十部词典,查询了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对理论进行了佐证,如在阐释汉藏语系的部分语言的动物名词常带严格程度不等的前缀中,运用布依语、湘西苗语、哈尼语、凉山彝语、珞巴语、拉基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例子进行例证。

2、“意念”

在第八章意念中,作者首先举例阐明了意念与取象的概念与对应关系。意念是人们从实际意义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意义范畴。取象是从形象性字面意义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模式。意念和取象在不同时代可呈现不同的对应关系。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进一步以感情意念为例从层级结构、异构的等效性、同构多能性和意念分化、概念隐喻、表情体使用频率与外界的关系以及体态的内化等六个方面阐释了取象结构。作者就不同语言间取象的差异现象,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这一章中,作者援引的语料与文学作品为主,所援引的文学作品的数量达48部之多。如:作者在论述体态的内化部分,以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笑”、“醉”、“甜滋滋”、“光亮”和“心痒”来表达喜悦概念。

3、“常识”

在第九章“常识”中,马清华用下图阐释了知识的分类:

其中,日常语义知识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知识内容,简称:常识。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与词汇选择中,潜意识中的常识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常识的补足是语言理解的一大前提。作者也提出了表述常识的几种常见方法,如词典释义、表述式和构件式等。作者认为常识贯穿语义组织的一切方面。马清华对于知识的归纳以及对于常识的阐释是在语义学领域的一大创举,是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语义学与文化学结合的最好例证。

(三)、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

潘蕾认为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最具价值的内容为第八章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和第十章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另外,《文化语义学》第七章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也同样具有创新性意义。语言学家们对于专名的描述很多,但没有从语义学,尤其是没有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对专名进行专门的分析。吴国华、杨喜昌用较大的篇幅从文化语义学角度对专名进行的深入分析同样具有创新性。笔者认为,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一章也应纳入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范畴。

1、“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

在第七章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中,作者提出了专名的概念并认为其包括人名、地名和其他事物名称三大类。作者从语言的文化载蓄功能角度出发,认为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更富有意义。在第二节中,作者指出,专名的指称性质表现在:它只有指称对象,只有实指而无概念意义。另外,作者阐述了专名对文化的多侧面反映,包括人名的运用特点与民族个性和专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两方面。作者也论述了专名的词汇意义的分析价值。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对专名进行分类可分为:获得性涵义、先设性涵义、分析性涵义和创造性涵义。第四节中,作者将专名归于不对应词汇,它也具有普通义素和异常义素。普通义素一般都是跨语言义素,而异常义素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另外,作者论述了专名具有多义性与其使用的多样性。

2、“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

动词是俄语中十分重要的此类。但迄今为止,动词是文化语义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作者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将与俄罗斯的民俗、心理、宗教、文艺等多方面的民族文化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动词分为4类并得出结论:俄语中含有民族文化意义的每一类词中,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动词。这是动词的文化语义学价值。另外,作者对动物名称词干动词加以了分析,他们认为,动物形象往往能够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综合本章的叙述,作者归纳出了动词突出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即语义上的深层次性、综合性、确定性、和理据性以及修辞上丰富的表现力。

3、“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

作者在《文化语义学》第十章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的开篇便陈述道:“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理解,首先就意味着对句子的理解。但是,在语言的研究中,却不是这种情况,句子并没有被优先考虑,在过去,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语义学,通常被理解为词汇语义学。”②诚然,过去的文化语言学的分析过程中,词汇意义被看作分析的主体,尽管一些学术论著注意到了,如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也注意到了句义的分析,但是马清华并没有将句义的分析单独整理成体系进行论述,而是作为例证的一部分佐证书内的理论。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将句子层面文化语义单列成章进行着重论述,在文化语义学领域甚至语义学研究领域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作者在从实践方面和句子帮助确定词义以及词汇应在句子构成的具体语境中进行分析构成的理论方面,语言国情学的基本理论是词汇背景理论。另外,作者简要论述了句子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以及句子的句法特点。另外,句子的语调体系也可归入句子的形式结构方面,并且也体现出民族特点。最后,作者论述了句子的美学功能。

凡此总总,两部《文化语义学》在理论背景、语料选择以及部分内容的区别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两部《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如在内容方面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观念”、“意念”以及“常识”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的“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及“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都显示出了作者对文化语义学甚至语义学研究的独创之处。当然,这两部《文化语义学》也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缺失。瑕不掩瑜,马清华《文化语义学》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抛出的语义学新枝引起的国内语言学的兴趣必将激励后起之秀开始对于两部《文化语义学》的总结与学术延伸,使“文化语义学”不仅仅作为一部或两部著作进行研究,而是将其发展成为成熟、稳定的学科而为之奋斗。

注释

①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序第2页

②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军事谊文出版社.第226页

参考文献

[1]汪如东.评马清华《文化语义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潘蕾.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文化语义学》[J].外国语学报.2001年第2期

[3]纪云霞.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新枝――马清华著《文化语义学》简评[J].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

[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吴国华.语言文化问题探索[C].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7.

[7]吴国华.文化词汇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 重要性

一、引言

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对于非母语文化的一种认同,不管是在个人群体层面,还是在国家群体层面都会存在着一些较为特殊的文化,对某一群体或者该群体的语言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接受这种文化。而不同文化价值的具体指向性就是指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而跨文化怎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文化之间通过搭建一种桥梁建立起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才能加强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深层次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之外,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其次,在英语教学当中融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由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天然联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文化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才能使得学生不断提高对英语的学习激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更愿意进行英语的学习。在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当中,英语不再是单纯的机械语言,而是一种充满了文化内涵的有机语言。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激情,则其本身就会自主的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英语学习就从一种被动的监督学习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的转变了现阶段英语教学被动教学与被动学习的基本状态。此外,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同时也使得大学英语教育需要给予跨文化意识更多的关注。目前阶段我国的国际化不断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间与空间在世界范围都不断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需要跨文化背景进行沟通与交流,而英Z文化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异国文化,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工作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跨文化意识的基本概念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交际者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即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参与者是否能够根据异种文化的实际内涵对需要表达的母语文化进行必要的再加工,一般情况下,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对于与母语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理性依据的文化特征的基本认知;第二,从异种文化的角度对异种文化进行必要的感知;第三,对于那些从表面上看起来较为怪异的异种文化的认知;第四,通过理性的方式对异种文化的内涵进行总结与分析。

上述的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融入”与“移情”的基本技巧。所谓的“文化融入”就是指在实际的交际过程当中,需要站在异种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并通过这种方式感知异种文化的真正内涵;而所谓的“移情”则是指参与者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喜怒哀乐,并在情感上发生必要的共鸣。综上所述,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本质上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对于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接触异种文化的过程当中,应当具有结合异种文化对自身文化进行有效调动的敏感性。即学生需要对异种文化的内涵具有充分的了解,并利用母语文化将异种文化有效的表述出来,并通过语言进行有效输出。

四、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极为重要,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的跨文化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在最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当中,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也突出了英语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基本理念,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是目前阶段教材对于“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语教学需要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核心”两个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此外,还有许多教师甚至提出“英语课就应该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文化教学应该放在专业的英语文化课当中进行教学”的理论,对于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与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完全剥离开来,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天然联系。

在现阶段我国搞笑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大学英语课堂当中,许多教师都倾向于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注重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非常的重视。此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四六级考试的教学基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词汇与语法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五、大学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总结

在上文当中笔者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在下文当中笔者将以此为基础,对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策略进行必要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教师的职业素质当中,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精神的最核心内容。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有效体现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教学的价值取向。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课堂当中教师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安排者,同时也不需要一味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更加的简单,相反,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计划与设计,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与安排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而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发的对跨文化意识进行研究,这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要求教师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2.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设计出具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文化活动,并将英语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感知英语文化的内涵。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情景当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得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提供了解英语文化的活动对于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进行关于圣诞节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自愿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对西方国家圣诞节的庆祝方式进行调查与研究,同时教师还需要将主要的庆祝方式提供给学生,并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与分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对于英语初学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大学英语当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更容易接受。

3.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文化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多读一些文化书籍,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_拓自己的视野,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内容,从而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当中,学生应该尤其注意多读一些英语文学作品,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英语文化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很容易沉寂在作者所描述的文化世界当中,并受到英语文化的感染,在潜意识当中就将英语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吸收。此外,在英语文化当中,文学作品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性,提倡学生有计划的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有效的吸收英语文化知识。此外,在完成阅读之后,还需要针对阅读的内容将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的感悟写出来,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效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六、结语

语言与文化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也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交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阶段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夏代英,胡慧.多元文化背景下探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海外英语,2014,(19):69-70.

[2]杨红霞.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8):99-100.

[3]张广翠.行动研究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04):33-37.

[4]吕丹.大学英语3+1拓展课程探索――构建英语影视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1):135-137.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6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也指出:“不把语言和应用它的文化联系起来,便不可能对这个语言有所了解,……对任何一种生活条件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并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所操的语言的研究必须要通过它的文化和环境来进行。”许多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导致一个共识,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和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自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学。学习第二种语言也就是学习第二种文化。语言教学应包括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教学,语言教学过程也就自然成为对该语言国家文化介绍和了解的过程。正如我国著名英语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教授胡文仲所说:“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大纲都把文化列入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之中。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将注意力集中在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上,忽略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致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目,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种为语言而语言、为操练而操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书写错误、交际困难。主要有以下表现:

(1)颜色词的误解。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有不同的意义,如英语中的“green-eyed”本来是“眼红的,嫉妒的”意思,却被误解为“绿眼的”;“black tea”是“红茶”,却被误解为“黑茶”。再如英语中的“白色”象征“幸运吉祥,纯洁无暇”,汉语中则含有贬义,有“白事、丧事、恐怖”之意,故“a white day”(吉日)被误解为“丧事日”,“a white spirit”(纯洁的心灵)被误解为“可怕的精灵”。

(2)动物词的误解。在西方,狗是人们最喜爱的宠物,也是最忠实的朋友,而在中国则被看成是最低等的动物,因此有许多以狗为喻体的短语,如“狗腿子”、“”、“狗头军师”等。而“You are a lu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a cleve dog”,“a top dog”常被误解为“你是一只幸运狗”等相去甚远的意思。再如,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被认为是凶残的怪物,而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伟大的力量,龙是封建社会帝王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中有许多的表达如“龙的传人”、“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英语中有关的短语则是贬义,而我们的学生则往往误解为褒义。还有许多其它的动物,如:虎、鹰等在英汉中均有不同的喻义,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清,否则学生也会误解。

(3)数词的误用。误用数字也是由于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欠缺所引起的。英美人最忌讳的数字是13,他们认为13最不吉利。英美传说中的13号(星期五)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日子;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是这一天,等等,因此英美人办好事、举行活动、出远门、生意开张都避开13日,建房编排、剧院编排、汽车编号等均不设13。他们最吉利的数字是7、8、11。

(4)其他词汇的误解。如peasant(农民)一词由于英美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而英语中刚含有贬义,指“乡下人、庄稼人、没教养的人”;还有“politician”一词,学生常把它译为“政治家”,其实这个词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指为谋取个人私利搞政治、耍手腕的人,汉语“政治家”应译为“statesmen”。

(5)话题的误用。中国学生出于关心,初次见到外国人往往挑一些涉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行动去向等问题,殊不知这是犯了英美人的大忌,因为这些在英美国家被视为个人隐私,在交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英美人见面喜欢谈论的话题是天气、旅游、新闻、体育运动、影视等。

(6)习语的误译。英语中有许多的习语是约定俗成的。学生常常不知所云,甚至照字面翻译,如“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译成了“黑羊”,“Do in Rome as the Romens do.”(入乡随俗)译成了“在罗马做罗马人所做的”,“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的翻译更是不知所云。

(7)称呼的误用。英语交际中常听到的“Good morning,teacher”,就是称呼不当的例子,英语国家习惯称呼教师为“Sir,Miss,Mr.+姓”或“Mrs.+姓”,这是由于英语的teacher是职业而不是称呼。再如由于英语国家人名在前,姓在后,学生常常把Mr,Mrs,Miss放在名前,正确的做法是放在姓前,如John Smith应称作为Mr.Smith。

2.文化导入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教学实践证明忽略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不能正确使用语言,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我们一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思想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进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

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提高英美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中职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结合教材,及时传授文化知识。输入英美文化,并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照,排除母语的干扰,实现文化的融合。

1.输入词汇的文化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大量的英语单词、短语、习语都具有和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且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语词汇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认真讲解,以便学生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正确运用。

2.输入语篇的文化信息

现行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的对话、课文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其中有些文章是专门讲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师可结合语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节日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并注意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3.提供阅读的文化信息

教师应选择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以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一定的文化语境,获得英语文化信息,提高文化素质,增强跨文化意识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