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研究

一、整合教材,设置个性化专题

1.精讲与泛读相结合

每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梳理和精选。古今、中外,涉及面非常广泛,即使是同一专题,要求教师面面俱到地去讲授所有知识点也是不可取的。这需要教师既具有整合专题的清晰思路,更需要具有围绕专题选择典型文章的智慧。在设置专题的时候,相关文章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组织在一起的,这个核心是本专题授课过程中始终遵循的灵魂和线索,教师要围绕这一核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加以重点解读,其它文章则作为泛读,布置学生课前或者课后进行相关阅读,课堂上对这些文章进行串讲,把与核心相关联的要素提取出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无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即可。

例如,在“大学之魂”这一专题下,笔者组织了《礼记•大学》、《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专家与通人》、《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我有一个梦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给青年的忠告》这7篇文章的学习,有古代典籍,有现代文章,有大学教育旨归的阐述,也有为学与为人方面的感悟,有长者对于大学生的谆谆告诫,也有名人关于梦想、自由和信仰的演讲。对于初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这些文章都有各自的启发性。围绕大学的育人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这一核心,笔者选择了两篇文章进行精讲,首先,解读《礼记•大学》篇,通过典籍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儒家关于教育的宗旨、步骤及作用,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闪烁着人文理想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把道德的完善、自我修养的提升作为最高目标。然后,学习雷海宗先生的《专家与通人》,引导学生思考治学与人生的关系,明白一个人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这样才“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才能成为一个身心俱全、健康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把其它相关文章的思想以串珠的形式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启发他们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专题与生活相联系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人的品格、风趣、涵养,大半要在此时来做最后的决定。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是最渴求新知的时候,也是思想最变动不居的时候,所以,大学阶段也是最需要人生引领的阶段。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得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地是要学会应对复杂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学会做一个全面发展、心智健全的人。因而专题的设置和讲授也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自我成长、围绕现实生活来进行。前文所述“大学之魂”专题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思考专业学习和素养提升的关系,即是出于此种考虑,并遵循了这一原则。在讲授“进退之间的人生选择”这一专题时,笔者选了三篇文章:屈原《楚辞•渔父》,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苏轼《临江仙•夜归林皋》。

三位作者都经历过人生的曲折沉浮,怀抱理想在现实困境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由此引申,笔者举出了2010年3月份的一则有关大学生掏粪工的网络新闻,联系当下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启发学生思考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或者理想的失落时,自己又当作何抉择?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实际事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到的时代气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问题时做出理性的选择。大学语文课堂不仅应该浸润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更应该紧紧依托于火热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学语文所提倡的人文素养不简单是一种知识、谈吐的修习,甚至涵养和品格的冶炼,更是一种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时所体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积极应对的态度和能力,能让学生由人观己,由文思己,即人们常说的“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课内外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能把课堂上的内容扩展到学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生活,充实心灵,培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文素养提升的目标。第二课堂的开辟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高教出版社的大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的后面都已经设置了一些相关的平行阅读,依据专题进行重新整合之后,每个专题下也都有一系列文章,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大致能够形成关于某个专题的整体风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专题,推荐一些课外的阅读书目,或者与本专题内容相关,或者与作者相关,或者与专题相平行,由学生在课下自由阅读。这一方面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知识得不到有效深化和拓展的缺憾,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萌生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是极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寻找、发现,形成小论文,以作业的形式计入结课成绩。笔者在讲授“大学之魂”这一专题时,依据本校馆藏资源,推荐了《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大学的逻辑》、《大学何为》等系列书目,并结合学校正在酝酿开设辅修专业的情况,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题:如何看待在校大学生学习第二专业?这一问题既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教材以外的文章,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大学何为以及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注重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第二专业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通过这一专题及相关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思考,对于他们的四年大学学习有着指导意义。

2.开设系列选修课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拓展及教学的延续性,形成相关的选修课程,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当然,选修课的开设并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讲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及相关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开设,关键是课程的开设要从全局把握,不能各开各的,互不相干,教师之间要相互协调,结合课程特色和各自的专业背景,开设系列选修课程,力求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例如,笔者所在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影视文学欣赏,等等,这些课程都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化和拓展,都是面向全校开设的公选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适当选修,做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某些选修课还有可能激发学生持续的兴趣,甚至形成自己一生的学习习惯。

3.丰富校园文化

课堂学习也好,课下阅读也好,甚至选修课的延伸和拓展也好,一系列的学习和浸润终须从课堂、书本走向生活,走向学生自己的成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坚实的锻炼平台,有效完成大学语文所承担的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使命。大学生本身就思维活跃,热心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协调时间,支持学生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文学社、演讲协会、摄影协会等各种社团,学校也可以出面请一些专家、学者定期来学校举行讲座,或者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国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践证明,“校园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往往有一些社团或者活动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因缺少有效的指导或活动经费而得不到持续发展,有些甚至流于形式,不了了之,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所在。对此,学校可以尽可能地提供少量经费支持,也可以由学校牵头,联系校园内外的社会实践机会或者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校园文化中来,直接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长期指导,推动其持续性发展。

三、关于专题化教学的反思

专题化教学打通课内课外,构成立体化、网络式的教学体系,其主要优势在于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过,精心构想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好的配合,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1.专题所涉课文较多,挑战教师的驾驭能力

采取专题讲授,每个专题都至少涉及三篇课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要讲通讲透几篇文章,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驾驭文本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不仅要熟悉课文,熟悉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做到了熟于胸,了解阅读的重点所在,还要能够恰当提炼主题,用一根红线把不同文章串珠一般联系起来,这样,在讲授过程中,才不至于跑题,也才能纵横捭阖,举例精辟,具有说服力。讲课过程中还要能分清轻重和主次,有些点到为止,有些则须深度挖掘。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采用这种方法讲授,比起单篇课文讲授来说,教师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若能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也必能有所收获。

2.大班授课,挑战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

大学语文一般是大班上课,多在百人以上,在课堂上若想要就某些话题展开讨论不太现实,这就易使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同时,课堂容易混乱,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学习有效的课堂管理艺术,加强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精心组织教学环节,设计讲课节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授课紧凑、有序进行。例如,可以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不断抛出来,就像故事中一个个小高潮一样,既串联了不同文章,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

作者:卢雪云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