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例6篇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摘 要:文章从与外界环境融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以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在归纳总结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在培养正确审题方法中获取活动经验等方面,研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实践路径;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46-01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由“双基”转向“四基”,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获得这些基本活动经验之后,就能够对各种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助于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讨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路径。

一、与外界环境融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日常的教学内容与外界环境进行融合。这样,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总结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中,有一节内容是让学生给物品进行分类。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学会分类的基本思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这一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生活地点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收集各种动物图片,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各种动物有一个认识,进而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其合理地分类。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分类思想,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以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性内容的讲解。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想象力也同样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数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数学问题仅靠想是很难得到结果的,必须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同时还能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这对数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多好处。例如,在学习认位置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如果单纯进行笛Ц拍畹慕步猓就会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极有可能将左右这两个位置弄混。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位置的辨认。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左手,感受具体的位置。等学生基本分清楚左右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个小游戏。教师站在中央,然后进行点名式提问,教师叫到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起立,然后听从教师的指令,站在不同方位。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学生能够对位置进行更加直观与深刻的理解,从而积累到更多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在归纳总结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总结出一些做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进行归纳,就能够得到解题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中有一类非常典型的问题,那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考验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知道已知条件、求未知的过程,在这一求解过程中,方程式是需要经常用到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此问题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此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因为鸡兔同笼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然后再进行求解。方法只有这一种,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内涵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类问题都能通过同一种方式来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会很快联想到这种方法。这就是在思考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四、在培养正确审题方法中获取活动经验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审题错误造成解题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不细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已知一份稿件一共5000字,小红的打字速度是平均每分钟50个字,小明的打字速度是平均每分钟45个字。问:小明打完这份稿件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除法运算题,但有很多学生因为大意,求成了小红完成这份稿件的时间。这不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是学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一些无用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审题经验的培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很多途径来帮助学生获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研究,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基。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姚佳(1988-),女,江苏常州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洁.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小学生活动经验的形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0).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一直以来,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些教师总是认为体验式教学是语文老师的事。其实,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体验式教学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体验式教学 实施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以呈现或再现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更真切,思维更通达,进而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基础。那么,在小数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应该如何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直观呈现,在观察中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在一些教学设施设备上已日趋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一些直观的教具、学具、挂图等让学生亲自去观察,这样教学,不仅学生觉得好玩、有趣,而且在学生的观察中,在学生的亲自触摸下,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直观起来,进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间隔排列》这部分知识时,教学的重难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并且运用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想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体验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借助学具向学生展示间隔排列的具体过程。首先,教师拿出一些小正方体和一些乒乓球让它们隔一个摆一个,在这些学具的摆放上,从两端都摆正方形到一端摆放,再到两端都不摆放的过程中,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正方体的个数与间隔的个数上来,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总结出在每种情况下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由于有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体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非常深刻。由此可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受,教师就要借助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很快就能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二、动手实践,在操作中体验

在小数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除了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外,动手实践也是一种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刻学习体验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亲自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自去做一做,这样教学,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手脑并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认识厘米》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认识长度单位可以对我们的学习生活起到莫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对直尺上的刻度表示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数学课本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教材,你知道这本书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吗?有学生说10厘米,有学生说15厘米,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教师及时补充道:用你们手中的直尺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学生们马上投入到了亲自动手实践的学习中,这样教学,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人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也是这样,要想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就要提供给学生去参与、去实践的机会。如此一来,在学生的亲身参与中,他们的体验感受会更加深刻,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三、总结回顾,在反思中体验

在数学教学内容学完后,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与反思是体验式学习的核心与关键。在反思与回顾中,学生可以将已经形成的低层次经验在反思与内化中提升为高层次的学习经验,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形成学生自我检查、反思自我的习惯,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时,在教学完毕以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了这一节课后有什么收获。学生经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以后认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其实并不难,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上就行了。在学生总结出这点以后,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果遇到四位数、五位数……多位数的乘法你会吗?计算这些乘法的本质规律你懂得了吗?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在学生的反思中,学生自行总结出了“数位对齐,分位相乘,合并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等计算经验,这样教学,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了学习体验,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论学习什么知识,教师都要注重让学生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经过对问题的全面梳理,学生心中的体验感受会更深刻,并且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四、总结

总之,对于数学学习而言,体验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创造体验条件,让学生亲历观察、实践、交流、反思等过程,以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徐雁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新洋农场学校

参考文献: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传统课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各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收获了很多成果,一些新鲜的课题也应运而生,诸如“文化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人格语文”“本色语文”等,站在语文的角度、人文的角度、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语文教学本身,让语文更有文味儿,更有人味儿,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所有这些变革,改变更多的是教师教的方式、教的艺术,而我们最最需要关注的课堂的主体――学生及学生学习的方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一种课堂,在教师主导下还原课堂的原生态,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让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让学生学会质疑、勇于质疑,让这些优秀的学习品质以及由品质形成的学习兴趣保持终身?”基于这样的课堂和设想实际,我们开始了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研究,我们力求建构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体现。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教师主导:这里强调的不是教师的地位,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通过预习干预、课堂谈话、点拨引导等,引领学生向着“三维”目标的方向发展。

生态课堂:“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课堂”强调的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环境下的真实发展,就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下的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一个学习时空。

语文生态课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构建民主、和谐、对话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间的经验分享、质疑探究、总结提升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文字、提升情感、濡染文化,达成“三维”目标。语文生态课堂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三、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点

1.自主探究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可见,人本主义学习观更加强调“人的价值”,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相信都能达到“自我实现”,强调学习是“独特品质的人在学习”。

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强调学生主体,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前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完成《 悦读日记 》,把对课文的生字读写、词句理解、句子感悟、情感体验以及自学中产生的疑问记录在《 悦读日记 》中。

《 悦读日记 》实际是一份学生的“预习单”,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预和指导,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方法,更有成效。“悦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过程,也是一种心境,心因“悦”而起,趣因“悦”而生,行因“悦”而动,学因“悦”而专。自主学习、快乐探究,是教师主导下生态课的一个基本特点。

2.合作分享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力求构建和谐、对话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共同商讨自学中的问题。在有组织的合作学习中,完善自学中的知识建构,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形成新的建构,提出新的问题,在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3.互动生成

德国的“交往教学论”提出“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学习也是交往的一种。语文生态课堂力求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间的交往,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生态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理解、记忆、思考、想象,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汇兑读者的、同学的、老师的阅读经验,在互动中实现与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互动中生成新的体验、新的认识,在互动中师生快乐共享,共同成长。

四、教师主导下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悦读日记 》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学互助、总结提炼、拓展延伸,达成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板块。

板块一:小组分享收获,同伴互助解疑。

“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学生已经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对文本的一些知识经验,课堂就是一个交往的平台,教师努力创设交往的情境,引导学生彼此交流、彼此分享、互学互助,这无疑是切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可以这样来安排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已经自主学习了《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学习收获,彼此交流经验,解决存留的问题。(板书课题)

然后明确合作学习要求:(1)对照各自的《 悦读日记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2)彼此介绍学习方法,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3)在组内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小组内同帮互助尝试解疑,组长整理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接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交流。第一步,各自说说自己会读了哪些生字,理解了哪些词语,记住了哪些字形,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什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初步的阅读感悟等。第二步,在组内交流读生字时有哪些字音特别要注意;说说自己记住难点字形的方法;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介绍自己的阅读感悟是怎么来的――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想象出文字背后的什么画面,揣摩出字里行间的哪些情感等。第三步,提出各自自学中产生的问题,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解疑,组长负责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

在这个板块中,教师扮演了学习指导者的角色,教师明确了要求,也明确了学习内容和方法步骤,小组学习是在规范的目标和程序引领下进行,小组合作显得井然有序,扎实有效。

板块二:教学重点检查,强化双基训练。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往学习,对文中的字、词、句已经进一步的认识了,但这些认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比较肤浅、模糊,需要教师加强对双基的训练,对文本的内涵锤炼,让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让学生学习的落脚点更贴近语文本身。

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内容,通过“考一考”“练一练”“秀一秀”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自学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巩固,以便强化重点、提炼方法、落实“双基”训练。

比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词义以及词语的运用等,并通过相机追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字形容易写错的字,可指名学生提示注意点,可指名学生上黑板范写并由师生点评,也可出示形近字辨析练习等;通过分段或分组读课文,一方面检查生字的读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再如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感悟,并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文本做由表及里的深入理解,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感悟文字背后的画面和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加强读悟,深化认识,激感。

可以这样说,在生态语文课堂的教学板块中,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没有个人的宣讲,没有繁琐的剖析,教师扮演活动的伙伴角色,“我来考考你”“谁来秀一秀”“请你当小老师”,教学重点就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锤炼。

板块三:教师介入难点,点拨引导释疑。

在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并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发挥着积极的导向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完成教学重点的锤炼后,对各组汇总上来的难点问题,教师应适时介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释疑,让“主导”更有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请各组长汇报组内还没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汇总问题,然后教师把问题交还给各组,组组互动尝试解疑。其间,教师在适当时机巧妙点拨、启发,引导释疑,或者将问题作为新的自学任务,鼓励课后自主探究,到下一节课再交流。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宏观调控,提炼有价值和共性的问题,同伴互助尝试解疑,教师通过引导前后比照,反复朗读感悟,资料补充等方法帮助解疑等。

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板块中,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简单地告知答案,而是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解答疑难,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巧妙启发中开启学生的智慧,在耐心点拨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情境创设中催生学生的情感。教师扮演着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伙伴和朋友。

板块四: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运用。

学生通过上述三个板块的学习,已经读通、读懂文本,甚至已读深、读透课文,但所有的知识点、能力、方法就像一颗颗零散的珍珠,还需要师生共同来总结,完成“珍珠项链”的编串,完成由“珍珠”到“项链”的一个创造性的提升。超脱文本的具体问题,将原来零散的知识点、方法等进行重新建构和组合,理清知识结构,总结方法步骤,掌握规律技巧,从思维结构的高度给以学生智慧的提升。当然,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而言,学习还不能仅仅止步于总结提升,还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等,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挖掘,设计巧妙的拓展练习,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将知识向能力转换,将课堂的空间拓展为开放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词语积累、运用,片段模仿写作、同类课文链接赏读、寻访作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等创新性学习活动,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让课堂永远是一个开始,让课堂成为学生起飞的地方。

附:《 悦读日记 》内容

【老师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明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课文《_______________》,请你先看书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标好自然段,想想主要内容;

(3)边读边思考,在书上写写自己的感悟。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记下来。相信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的收获】

今天我自学了语文书第__页到第__页。

我用的方法是:

自己看书

和爸妈一块儿学

和同学交流

借助网络

其他

我知道了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我会写这些生字:______________。

我能理解这些词语:______________。

我关注了课文中的这些句子:______________ 。

我对课文有所感悟:______________。

其他收获: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 使用调查 认可 肯定

一、有关背景情况

“自主学习”概念(即“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最早由语言学家Henri Holec在1981年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首次提出。他同时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两个:一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即学会如何独立学习。[1]从此,语言教学研究领域中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与之相关的新事物“自主学习中心”也应运而生。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兴起,90年代在东南亚包括我国港澳地区的院校大批涌现。随后,专家学者对“自主学习中心”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均对其在语言学习中的有效性给予了正面积极的评价。Gardner和Miller认为自主学习中心倡导一种“自主学习文化”,对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Lonergan指出自主学习中心,尤其是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的自主学习中心广受学习者的青睐。[3]

本世纪初,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建立起自主学习中心,如:绍兴文理学院于2003年开始建立起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并建成了浙江省内第一个英语自主学习网。经过多方考察与借鉴,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我院于2007年年初建成了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由于规模不大,因此其主要使用对象为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英语专业(商英、旅英)和中澳合作班的学生。随后,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所使用的主要授课教材,我们在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安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制开发的“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

二、“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简介

1.分级设计,循序渐进。

“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分四个阶段,包括了从0到10共11个级别。0―2级为实用基础阶段;3―6级为基础阶段;7―8级为高级阶段;9―10级为专业阶段。实用基础阶段着重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纠正学生的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后三个阶段分别符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2.教学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

该系统基于学生兴趣及相关性选取教学内容,强调“体验性”,由日常会话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近百个主题,由基本的会话知识到大量的原版听说素材不断丰富,题型从听力练习、热身练习、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练习到词汇任务、真实世界的听力等多种多样。学习内容以图片、真实照片、音频、音乐、Flas、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形式呈现,营造出缤纷愉悦的听说训练环境。

3.个性自主化学习,实现真正人机对话。

系统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一对一教学。学生进入系统学习前需经过入门测试,决定始学级别;而完成一个级别的学习后也只有通过测试才能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随时记录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既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时间、进度和效果,使学生自主管理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为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意地复听、跟读模仿、角色朗读,甚至随意控制语速,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对话。

4.科学合理评估,便于管理,促进自主。

系统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和“量”的综合评估评价。经过一定时间量的学习后,学生参加该系统的结业考试。成绩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S=kA+rN。其中S为总成绩;N=学过的单元总数;A=N个单元平均成绩;r=学习量的权重系数(0≤r≤2);k=体现“质”的权重系数(0<k≤l)。在系统的帮助下,教师可了解各种信息,如:班级成绩排名、单元成绩排序、开始级别、当前级别、已学单元、口语平均成绩、听力平均成绩,总成绩、所用的时间等。

三、“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使用情况实例调查

1.调查背景。

自高教社开发出“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后,有不少高等院校安装并使用了该软件,且有不少教师对其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和研究,如:明宏在《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在语言学习中的优越性――对体验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初步探讨》中对该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陶亭亭在《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软件的应用研究》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给予肯定;刘雪松在《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的应用研究》中调查了学生对该系统的看法;娄小星在《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中对该软件的应用效果和学生对它的看法作了简单的调查。此外,张琦、楚永娟、那茗曾归纳了在该系统中三种协作学习的模式,而最近刘英和张伟明则对该系统中测试平台的信度及效度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在我院学生中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2.调查对象、工具与问题。

我们在使用了本学习系统满一个学期的08级商英、旅英和中澳合作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1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际回收有效卷为109份。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借助SSPS11.5统计软件,经频数统计分析而获得相关的结果。调查问卷共包含22个问题,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

①学生对本系统的认可度;

②学生对本系统的总体评价;

③进入系统学习时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④在该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⑤在该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哪些困难?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有较高的认可度。

从表一的前六个问题可以看出,有近60%接受调查的学生喜欢通过本系统学习英语,更有近80%的学生有较强的愿望希望学习系统能帮助其提供英语水平。有70%多的学生认为本系统对其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系统中的学习不是浪费时间,但绝大多数学生(95%)认为课堂教学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通过自主学生系统学习的方式只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有约50%接受调查的学生对通过自主学习系统进行英语学习能否促进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没有确定的意见。

2.“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的特色得到肯定。

对于本系统强调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均有半数以上的受调查学生给予了肯定。有70%的学生认为本系统对其提高听力技能和口语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近60%的学生觉得本系统对提高拼写能力也很有帮助。虽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本系统对句法结构和语法的掌握和巩固有帮助,但作为一个以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为首要目标的学习系统,这样的调查结果也可以接受,况且第15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认为本系统对其英语总体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帮助的。第15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与第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说明调查数据应该具有真实可靠性。

3.学生在“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学习中策略使用有待提高。

本系统设计成分级渐进的形式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给予测试与评估。而受调查学生在本系统的单位学生时间是两课时,通常情况下要完成一个级别的学习要经过多次的学习,因此,每次在系统中学习时能否使用一定的策略,尤其像自我管理策略,将会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因为良好的管理是获得满意的结果的基础与保证。令人遗憾的是在本次受调查的109名学生中,能经常使用自我管理策略的学生不到15%。这在某种程度说明学生在本系统中学习的效果有待更进一步的检测和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学生在“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学习中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习者对学业成功或失败所作出的因果解释。对于“决定在自主学习系统中的学习成与败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在109名受调查的学生中,“自己努力程度”得到最多学生的认同(102人),其次是“学习资源的好坏”(56人),第三是“教师的指导”(36人)。而在回答“在自主学习系统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疲劳或精力不集中时,你会怎么办?”时,有82人(75%)会暂停学习,只有36人(33%)会提醒自己并克服困难。所以,在本系统学习中学生们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但并非很高。

5.学生在“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学生在本系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经统计结果如下:①出现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指出和纠正(71人);②难以调控好自己的学习进度(61人);③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57人);④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43人);⑤系统操作不够熟练(21人)。这一结果说明在本系统学习中,在强调学生自主的同时,系统或教师提供帮助与辅导是学生们迫切需要的。

五、总结与思考

本次调查体现“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软件得到了使用者的认可,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使用者在系统内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有待研究;系统强调的学习者自主性和个性化受到肯定,系统所着眼提高使用者的听说能力的目的得以实现;学习者在本系统中学习时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但自我管理策略使用不够理想,所以在学生进入本系统学习前应给予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培训,使其在学习前有计划、有重点,学习后会评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本系统中的学习效果,因此,除了希望软件能提供更多帮助的同时,在使用本系统前对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十分重要,在使用过程中给使用者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First published 1979,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81,23-5.

[2]Gardner,D,Miller,L.A Study of Tertiart Level Self-access Facilities in Hong Kong[M].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123.

[3]Lonergan,J.Self-access language centres: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teachers and learners in E.(Esched.)Self-access and Adult Language Learner,London:CILT,1994:119-25.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5

1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讲师、助教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难以承受。很多原来由讲师或刚毕业留校的助教承担的课程辅导工作被导师们交给自己的研究生来完成。但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创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1],规定研究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协助导师做好教学工作。一个多世纪以来,哈佛大学创立的研究生助教制度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大学每学期有近千名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在很多院系担任研究生助教工作已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助教制度的优势与不足除了能缓解师资力量紧张,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其他主要优点是:为研究生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研究生的执教能力有限,常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1]。

2.1优势研究生助教在年龄上与本科生相差不是很多,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研究生通常对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体会和经验还历历在目,并愿意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本科生通常也很愿意向研究生讨教咨询,这样就很容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关系,并且对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研究生助教经历是对研究生进行多方面培养的一个好平台。首先他们自己要在学生与教师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需要自身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其次他们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启发与诱导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当今社会人们能够很好生存的基本素质。另外,如果研究生立志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研究生助教经历则是一次很好的实习与体验的机会。研究生助教工作有助于减轻教授的教学工作负担,并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在北大化学院,研究生助教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2.2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自身要有不断补充、逐渐更新的“一桶水”,才能给学生甘甜解渴的“一杯水”。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尽可能深入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心理学知识。对于阅历浅、经验少的研究生助教,独立指导完成本科生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不论对研究生助教本人还是课程主讲教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不仅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质量、甚至对本科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3研究生助教培训研究生助教工作是临时的,既是为了缓解师资缺乏,也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这是事实。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理解研究生助教制度,不论是对本科生培养还是对研究生培养,在教学质量上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前者的影响可能更严重。能否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调动研究生助教的积极性、加强培训力度,尽量减少上述不足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2]。在逐年总结提炼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力争将助教培训的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下面以定量化学分析基础实验课为例,做简要介绍。

3.1前期准备研究生本人递交助教申请书,经面试获批后,填写调查问卷(不署名),其目的是帮助和督促研究生思考如何做好助教工作,建立责任感。思考题的内容主要是:“你当年从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课上学到了什么?对你后来的学习和课题研究有什么影响?”“对于这门实验课,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怕的是什么?你希望你的老师如何做,才能使你在既有压力又有兴趣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来面对你的学生?”“当你发现学生有畏惧心理、信心不足或其他问题时,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好意思表达时,你会如何做?”“你认为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认真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你会如何做?”等等。几乎每一位研究生助教都能认真思考并填写问卷。他们的想法对做好助教工作非常有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今后不断探讨的问题。如针对“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等来面对你的学生?”这个问题,研究生助教们写到:“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对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乃至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化学实验有一个切实的、理性的认识,能够将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表扬先进,同时不放弃落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学方式还是较为倾向于上课少讲,实验过程多提问的方式。评分手段:多增加一些平时对学生操作考察的分数。”“Mind+Hand+Attitude,这是我的指导思想。……结果并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我的评分标准。”“……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但必要时还是要严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对学生要求不能低。”“……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将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受益匪浅。”研究生助教希望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自己首先要对教学工作态度端正。态度中蕴含着责任心,不同的责任心反映出不同的态度。相信研究生助教在课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为接下来的培训、上岗实践做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以后的集体培训、集体备课工作中,我们坚持对这些教学理念反复强调并督促落实。除了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初步准备,我们还要求研究生助教在集中培训前写出每一个实验的预习报告、思考题。在培训开始时抽查、讲评,并将预习报告相互传阅,互相学习。

3.2集体培训集中一周至10天(因课程学时而定)的时间,对全体研究生助教进行集中培训。以前要求助教把学生要做的实验都做一遍,如果有未知样品,还要集体做数据,求得平均值作为学生实验的“真值”。近几年,我们逐渐减少了做实验的时间,增加了对研究生助教的操作考查及集体讨论的时间。当实验现象出现异常、实验数据有些差别时,及时总结,拟定方案,分别探讨,再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北大化学院的研究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大学,在本科学习时,不同的学校对同一个具体操作或实验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对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不同的讲解。我们鼓励研究生助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鼓励他们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然后对实验原理、操作原理以及教学理念进行较深入的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一般讨论时间约占集中培训的20%~30%。在集体培训期间,我们还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作为实验课助教,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的讲座。

3.3集体备课会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讨论两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哪些问题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是否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反复强调,以及哪些教学方案或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由第一次担任本课程助教的研究生对后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试讲(模拟课堂)。最初是由主讲教师事先告知某位助教何时试讲哪些内容;后来改为事先告知何时讲,而不告知具体试讲哪部分内容;现在是一律不事先通知,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安排,临时“点将”。这样做是为了让新的研究生助教在每一次备课会前都能认真准备。试讲后,大家对每一位研究生助教试讲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讲评和讨论。集体备课会上讨论的议题不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涉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世界观、价值观等。每一次集体备课会都是一次很好的教学准备会和研讨会。实验课开课4周后,再次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反思和分享: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的讲座,席间,有讲授者与听众的互动,有听众的专题分组讨论,有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联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不论是研究生助教还是从事多年实验教学的教师都能感到有所收获。

3.4班前会每次实验课所有指导教师都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岗,由主讲教师或值班教师主持班前会,提示当天教学内容的重点,提醒需着重注意的地方;然后大家进一步熟悉实验室仪器设施及药品的使用和摆放位置,并做好分发未知样品等课前准备工作。集中集体培训、集体备课会和班前会是研究生助教岗前准备的“三步曲”。我们希望研究生助教不仅仅是将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对这门课程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实验技能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完成好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实际上,研究生助教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大多数研究生助教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不是分析化学,这段经历不仅能通过教学实践复习和巩固过去学过的分析化学知识,而且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对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另外,他们还结交了新朋友,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师哥师姐”。这些都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结果。

4研究生助教制度的评价机制课程结束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调查问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意见以及本人的工作总结为研究生助教写出评语并打分。在给出学生实验课成绩之前,研究生助教是看不到学生在调查报告上对他们的评价的,学生调查报告也是不署名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对研究生助教的评价没有顾忌,更加客观和真实。研究生助教在个人总结中写到:“所谓教学相长,很多教给学生的东西其实也是自己需要学习的,而从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平常相处中也学到了很多,相信这些都是我将来科研、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对于定量分析实验的学生来说,我是一名教师,而我本身又是一名学生。所谓‘学’中有‘教’,‘教’中有‘学’。在‘教’与‘学’的结合中,我与学生共同进步。”“在这次实验助教过程中,我想最大的收益者是我自己,我收获了对定量分析的再次和更深入的了解,我收获了一次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责任感的机会,我收获了17位优秀的学生,我也收获了一次特殊的经历。”“做助教的经历让我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了。此外,我也更加注意实验记录的规范性。从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学期结束前后,实验记录有着明显的进步。今年的助教(经历)对我今后的科研也是很有帮助的。”“有机会成为一名助教,是我的荣幸,一直以来,我就想当一名老师,助教工作无疑给我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责任心———定分助教工作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探索精神———这是我经常要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反过来,也是我的学生在教我的东西,让我感触颇深。……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定分助教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锻炼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经历这半年,感觉真的进步了很多。我把从实验课堂上的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逐渐融入到我的科研中,觉得科研实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实验过程越来越真实和可信,而这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复查以及问题的探究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除了自我评价,研究生助教还很诚恳地对这门课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反映出半年的助教经历不但培养了他们对这门课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态度。这些年北大化学院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课不断取得进步,是与研究生助教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对助教工作做得好的研究生,应该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将评价机制(监督、检查、评价)标准化,应是今后必须做的。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6

一、教学设计思想分析

1.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重点放在历史的回顾这一部分.

2.渗透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这一节课要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所需的教具和实验器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自己解释物体停下来的原因.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体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目标设置

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智能情多元化智能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

[HJ*4]

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知道动力学认识发展的简史: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历史上人们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艰难过程,使学生形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3.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功愉悦感.[HJ2mm]

三、教学过程

[HJ*4]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

问题引入活动1第一、二章己经研究了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称之为运动学.物体为什么会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称之为动力学.今天开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学生思考并进入学习状态

创设情境导出活动2演示: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问: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是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总结,这观点对吗?

观察.生1答: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生2答:1说得不对,初中学过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提供器材:斜槽、小物块、毛巾、棉布、玻璃板.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3:学生综合分析问题问题1:细致观察三次实验,分析现象的异同点有那些?

问题2:从三次实验的观察结果来看,物体运动的距离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组讨论,并推出代表回答问题[BG)F]

[BG(!]

问题拓展拓展1:物块滑行距离与其受到的水平面对它的阻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拓展2:如果进一步减少物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直到阻力为0,你推断会看到什么现象?

讨论总结: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不受摩擦力)将会一直匀速运动.(这恰是伽利略的猜想)

借助于媒体呈现情境如何验证猜想呢?伽利略是如何做的呢?

演播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质疑:

质疑①:阻力能完全消除吗?

②在倾角变为0后,生活中能否找到无限水平木板?学生先自学书第72页最下面一段,通过两个质疑联系“理想实验”,并联系教材领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设计思路、思想方法.”

活动四:讲解、探讨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含了怎样的意义?

介绍冰壶球运动分组讨论,推出代表回答.

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活动五:问题再探究借助于生活中的“水枪”,介绍惯性的概念.

并引导学生对“惯性”进行思考: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有这样的“本领”;这“本领”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看录像.学生举例分析并总结结论: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课后问题延伸在完成课堂小结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体会他们成功的经验.课外思考并继续探究[HJ3mm][HJ1.4mm]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我的预设目标达成度相吻合.

1.学生的感受

下课后,笔者与所教班级学生交流,学生的感受是“很有趣且有收获”.在询问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在规律的得到涉及到哪些物理学家,他们的观点是什么的时候,学生都能应对如流,可见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成了物理知识目标.那么,在询问整个研究过程,哪个环节印象最为深刻的时候,学生都能说出理想斜面实验,可见学生不仅仅习得了知识,还理解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当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同行评价

这是一节公开课,当然课后有一个评课的过程,听课老师都给予了这节课高度的评价,肯定了教学的成功之处,整节课顺着物理规律发现和发展的轨迹一步步展开,还原了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注重与教学实际,从生活中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最终实现了知识和规律的自主发现,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较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3.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