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技论文范例6篇

教师科技论文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1

身为教师,毫无疑问,第一层次的研究是“教育教学”。一方面,研究如何把所任的学科教好,把所教的学生教育好,另方面那就是教学的成效学生的成绩。教育教学研究这一层面,说容易很容易,每一位教师都是年复一年,来回或巡环地教着一批又一批学生。但一经思考;“所任学科教好了吗?所教的学生教育好了吗?教学成效显著吗?”说难也确实难。什么是“教好”?每一节课要让学生喜欢,每当公开课要让听课教师有好的评价,每当优质课要有好的奖次。什么是“教育好”?班集体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每位学生行为端庄举止文明,愿学、乐学、好学、创造性的学。什么是“教学成效显著”?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一系列指标要超前,每学科比赛,获奖率、获奖等次要高。归结起来,那就是:教师的教学与管理要让每一位学生喜欢,要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要让学校领导放心。当然,这种境界是很高的,但每一位教师需要把这种境界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目标。

期刊投稿 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入到“教育教学与论文、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第二层次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需要提高,首先要加强自身理论水平的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就要把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到论文研究、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层面。

论文的范畴是广泛的,教学论文包括:专题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例反思、教学方法、教材钻研、教学评价、学法指导、研究报告等。教育论文包括: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德育、德育案例、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之余,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多动脑勤动笔,多去研究以上范畴的论文。论文撰写后,就要考虑效应问题。检验论文效应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每逢论文评奖机会,根据论文内容要求,针对性的呈送参评;二是根据教育教学杂志的栏目要求,投稿发表;三是将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升华的论文,去指导、应用、验证于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课题是专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专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涉及的学科有:科学、劳动技术、计算机、美术、物理、化学、数学等。根据研究需要,确立活动主题。无论是课题还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论文的是,主题确立之后,一般要先向教研、科研部门申报立项。立项后的研究时间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然后撰写出课题报告或课题论文,按结题时间将成果呈送立项单位评奖。并且评奖单位只能是立项单位,不可超越。而论文的随机性很大,可以根据评奖要求去撰写,也可先撰写好各种类别的论文,等待评奖机会。

在论文撰写,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与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第三层次。科技实践活动与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有五大不同之处:

一是立项和评奖方式不同。科技实践活动往往不立项,直接将研究成果送交县(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参与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的成果由县(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逐级推荐,参与市、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奖。

二是成果级别不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的认定级别远高于课题。低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县(区)、市教科所或教研室,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县(区)、市科协、教育局联合评奖。中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省教育分会、教研室或教科院,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共青团、妇联、文明办多家单位联合评奖。高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全国教育分会或中央教科所,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体育运动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省(区、市)人民政府联合评奖。

三是教师在成果中的地位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教师是“主持研究者与参与研究者”,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教师是“指导师”。

四是成果属性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个人所有成果,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学校的集体荣誉成果。中文核心期刊

五是研究内容范围和要求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范围很广泛,不受制约,而科技实践活动必须围绕“科技”,体现“科技”,尽可能增加科技含量。

总而言之,教师的发展性研究,也就是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论文、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其中的研究内容要注意举足轻重:教师要在研究论文、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研究。切不可专注于科技实践活动研究,而勿略论文、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2

关键词:探究;技艺师傅;职业心理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普遍存在 “技艺的师傅”的职业心理,注重专业技术,技艺精深;忽视理论研究,理论贫乏。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徒式,正统的美术教育和民间工艺美术都是如此,这种师徒教学方式代代相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技巧越来越丰富和精深,这给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这种师徒方式的传承,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纵观中国古代的美术发展史,理论专著也寥寥无几。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不过一个世纪,由于漫长的古代美术师徒教育方式所形成的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的强大历史根基,使得这种职业心理一直存留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技艺的师傅”职业心理在一些美术教师中明显存在。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影响

从美术教育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美术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美术教师长期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导致美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系科的教育科研工作严重滞后,美术教育理论非常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一些院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失去了前瞻性的估计。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盲目开设新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硬件不齐,专业教师奇缺,胡乱拼凑而有名无实。一些设计专业教师也就由绘画的“师傅”临阵倒戈,从事设计教育,因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而敷衍塞责。由于美术理论专业教师的匮乏,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居然由中文专业或历史专业的教师兼任,这不能不说是长期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带来的悲哀!在近代百年的教育发展中,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和学科的基础理论。而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课的美术课,长期存在随意性,教学体系不够成熟,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比较完整、合理的学科体系,其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非常薄弱。这不能说与美术教师的这一职业心理没有一定关系。

这种职业心理的存在,使这部分教师在自身能力上,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研究,忽视美术理论和美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导致专业技术精深,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上,也只注意专业技术和方法传授,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傅”。同时,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院校的美术教育多重技轻道,在课程设置上,不管是绘画或设计都偏向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可有可无,在专业设置上偏向技法类专业的设置,理论类专业比重太少,结果培养一些像中世纪一样的匠人,而不是造就理论素养丰厚,并具有基本技术的综合型美术人才,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一门美术技能,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教育理论相当贫乏。虽然一些院校的美术专业也发现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表面上似乎也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因为缺乏理论研究和先进的理论思想作指导,表面上似乎进步了,但实际上也是在沿袭旧法,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使这些院校的美术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问题在近几年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美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也积极参与到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我们可认真审视一下近百年来我国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状况,与大量出版的画册、专业美术技法、美术画刊、画家专著等等书刊相比,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美术教育理论等著作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问题之我见

1.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

美术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上的,“正像人类文明是从使用工具开始一样,人类的艺术也是从使用适合于艺术的工具才产生的。”[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2]因为“(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是以后所有创造物的起点和最初形态,第一件工具的创造,是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活动的胚胎,它孕育着人类由幼年到成年发展所有最初的因素、方面和关系;(2)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可以分割开来的确定界限,因而他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时是混沌同一的;(3)从史前艺术的特征出发就其创造性的意义而言,人类最初那简陋的石器和后来精美的彩陶、玉器等等同属于史前艺术,它们的具体形态虽然不同,却没有根本性质的不同,后来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对第一件工具的继承和发展。”[3]因此,人类的美术文化若要得到发展与延续,美术技艺的进步和对其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有史以来的各种美术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美术技艺的传承的活动。美术技艺传承构成了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正是在这本源的基础上,才有了此后人们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做的诸多拓展和抉择。所以,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肩负美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也有美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责任。当然,在人类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美术技艺的概念和范围,也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时至今日,美术技艺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狭义的技法、技术或技巧,而应该是对史前至现时期对美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对美术创作、创造最基础性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到了一些理论的影响,认为美术创作观念是最重要的,技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他们欣然地接受或认可了“反技艺”或“无技艺”的大旗,在教学中淡化、取消对美术技艺的训练的严格性和严密性。从实质而言,忽略美术技能的教育是不完全的美术教育,最终否定和颠覆了美术教育学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单纯地强调技能的学习,还是极端地否定技能的学习,都是不足取的态度,我们需要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兼顾起来,鉴于当前两者关系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科学研究是一切学科发展的生命线

美术学科的科学研究可大致分为这几类:美术史理论、美学理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新兴的思想意识流派、经验、观点等。美术史可以使我们获得远距离审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文化时代所持有的价值观,把握美术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宏观的美术知识,也可以提供很多美术历史事实,刺激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目前的美术状况;在推崇人文教育的今天,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学生体验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尊重人和人的价值的精神品质。美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乐趣,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性质和价值。美术批评理论不仅指导推进美术创作,而且作用于美术教育、美术史及促进新兴美术流派和观点的形成与发展。美术创作理论则指导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规范与创新的维度中高水平地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美术教育理论可帮助师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在整体上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学理论、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以及新兴的思想流派、经验、观点等等与美术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美术文化,在不同的社会中满足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美术教师担负着美术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科研为根,教学为本,只有彻底放弃轻视理论的职业思想,积极参与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以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美术教育内容,逐步实现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对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美术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改革美术人才和美术师资培养模式,才能尽快构建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大和有实质性突破的美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新型教材和教学模式,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美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美术和美术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使我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研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3.从我国现代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服务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或者为美术专业师资和素质教育师资而学美术,这些的学生不必也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他们必须懂得审美,要成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我们美术教师肩负着培养服务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美术人才或普及美术文化以提高社会整体审美素质的重任,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看来,美术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能称职。

四、结束语

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美术教师,拥有新时代意义的专业美术的技艺,全面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教育理论以及广博的其他知识是基本的条件。在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美术教师才能既专业又全面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完成创作、教学、科研和教改等工作。

注释

[1]朱隶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3]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3

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们通过考察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①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5个方面的看法,以了解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有58.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科技道德、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技术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但还有2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高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却逐渐减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强化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另外,从为数不多的研究生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与研究生要接触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等学业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比较有效。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教育者即教师比较认可,尤其认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被问到哪些老师曾经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班主任降序排列。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不出我们所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对文理科专业课教师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状况作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问题的比例要比文科专业教师低19.7%。而事实上,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探究。大学生们还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并不够。仅有4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课堂之外)中提醒过自己要坚守科技道德;分别有近26.6%和27%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提到过或者记不清是否讲过。

我们把网络空间、自然环境、科学研究、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中的科技道德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考察大学生的看法,并作对比分析。在上述几个领域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度最高,而对于生命伦理的关注度最低,其余几项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其一,网络技术和医疗技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分别是最近的和最远的,因而大学生对于它们的关注度也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其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生命意识的感知程度确实比较低,这从当前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可见,当然,正值生命巅峰期的大学生群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单薄也符合常理。统计数据还表明,文科学生较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道德,前一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文理科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使然,后一种情形很可能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将要面临社会生活,也就面临着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有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书报、电视和课堂等4个方面依次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科技道德事件的主要途径,彼此之间的区分度大致在10%左右。网络在大学生关注和了解科技道德事件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课堂则是各种途径之中影响最弱的,说明网络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途径则受到较大冲击,这也为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提出挑战。问卷数据还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课堂中听到科技道德或科技伦理等相关词汇的频度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一,近四年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逐步被加强,据我们的文献考察以及访谈调研得到的结论也证明,近年来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经和正在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其二,在高年级大学生中以课程形式开设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确实有待加强。

我们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分为课堂上的纯理论分析、举实例、设置情境;课堂外的活动式教育,以及渗透于课堂内外的榜样教育加以考察。在各种课堂教育方式中学生们最易接受的是举实例让大家分析以及设置情境让大家体验等两种,而对于纯理论分析的讲授形式仅有18.4%的学生可以接受。最易被学生认同的课外教育方式是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而为此专门开设的主题性活动,如有关科技道德的讲座和观摩等方式次之。这里我们对文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课堂上纯理论分析”这一途径的看法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学生能够接受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相反,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举实例和情境设置等两种教育方式的比例则要高于文科学生,这说明学生的专业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几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大一到大四的各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纯理论分析的比例与年级高低呈负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接受课堂上纯理论分析式的讲授方式;相反,愿意接受设置体验情境和举实例等教育方式的比例则与年级高低呈正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接受设置情境和举实例等讲授方式,上述情形都说明年级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课堂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的选择。我们对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作单独考察。例如,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成为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率时,学生们都显出较高的积极性,72.3%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但在问到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率行动或做法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时,学生们则显得信心不足,只有62.5%的同学做出肯定回答,而认为不能或无足轻重的却占到了27.3%。与之相联系,学生们对以他人榜样示范的形式对于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在深入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对相关的实践环节给予关注,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它是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对于自身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比其他群体要高。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以及他们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都说明了他们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其日后从事未来的职业和事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大学生认识到如上形势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加强理工科教师对于自身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如调研结果所表明的,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其中理工科教师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

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首要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它是教育内容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即教育内容开放性的前提。基于相对稳定的内容设计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即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作为教育的导向内容;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为作为教育的补充内容②。第二条思路即在网络空间、环境保护、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中的科技道德素养作为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不能僵化不变,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稳定性的动力源。如将“基因伦理”、“太空伦理”、“生命伦理”等最近几年兴起的科技道德问题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是相对不变的,但是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方式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过程、对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要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并不反对开设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直接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也不反对纯理论分析式的授课方式,他们反对的是死板、教条的教育形式,也反对没有课外教育形式作为有机补充的教育形式。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以及学生、教师在座谈调研之中提出的建议也在教育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观看有关科技道德题材的影片,如《后天》《2012》等,通过预测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未来带来灾难以警醒人们爱护地球、挽救人类的影片,能达到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其二,播放小视频,如袁隆平或钱学森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在榜样的激励之中实施教育。其三,发放宣传资料或制作有关科技道德的海报、小册子,乃至公益广告等等,在这种方式的创新上,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科技道德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其四,模拟真实情景制作小作品或情景剧,如拍摄能够体现学生们科研或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DV等。其五,举办科技道德方面的讲座或者参观相关主题展览。总之,师生们认为一定要设置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一定要采取既适应大学生群体特点又体现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在道德教育之中,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中,科学家、导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的榜样示范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但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大学生们虽然能够遵守科技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科技道德方面榜样;同时,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身提高科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能否以自身力量改善整个社会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状况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是紧密相连的。从整体上说,大学生虽然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道德榜样。他们都愿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对于能否通过以此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上述论证同样证明了之前的一个论断,即大学生的科技道德素养不是脱离于其它道德观念或行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道德素养,它是与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状况的提升紧密相连。在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既要注意所树立榜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也要注意所树立榜样与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契合度,也就是说,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所树立的榜样要值得大学生去学习,也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能让大学生从认同、到仿效,最后转化为与榜样一样的科技道德意识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教育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乃至专业课教师最有可能也最有必要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科技道德榜样和模范。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深层次课程整合;合作教学模式

2000年教育部提出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教育部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一系列举措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去,近几年一些先进地区进入整合的深层次阶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这更让人坚信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占我国基础教育大半壁江山的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整合大多还在浅层次阶段徘徊。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探索一种在农村中小学中切实可行的深层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成效大幅度提升,是本文提出合作教学的初衷。

一、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仅有的网络设备和机房使用不够合理(只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办公);其次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学校教学资源库无专人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且忙于信息技术教学和硬件维护);最后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教师培训落不到实处。

合作教学模式以语文为实验科目,在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增加教师课时的前提下,以先进的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以语文学习为中心编排课时、整合内容,两科教师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资源库,利用现有的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帮助指导学生在此环境下完成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不仅能解决设备、资源、技术的问题,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使其有目的性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合作模式确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快速进行深层次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二、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合作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合作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指导

深层次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目标与内涵

合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帮助语文教师与学生迅速提高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让信息技术教师以合作方式参与到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中,将两科课时和内容重新安排与整合,将传统语文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转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师生评价总结、知识创新化展示四个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教师共同备课,确定目标,准备资源

在备课中两科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分析适合什么方式学,需要什么支持),分析学生的综合情况(语文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网络资料平台(将相关的资料和其他网络资源梳理重组,便于学生探索)。

2.教师启发指导、组织参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学生被激起兴趣后,呈现由教学内容转化的若干启发性问题,介绍需要的工具、技术和资源,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问题为指导,网络资料平台为辅助,自主探究并形成成果(成果不拘形式可以是文本、演示文档等),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协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成果。

此环节在网络教室完成,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情境与问题则由语文教师事先提供。学生在此环节完成了知识的一般学习,积累了足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充分的语言交流,便于语文教师开展更深入的教学。

3.师生同评总结,深化认识;教师引导拓展,学生巩固提高

语文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展示,让学生简明扼要的阐述,教师和同学可对其进行提问,并给出各自评价。教师将自己的课件进行展示对比,同时也能梳理所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找出不足。随后鼓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尝试总结,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对本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与总结。最后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并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此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由语文教师负责,教师的评价要全面,总结要到位,拓展形式应多样化。重点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说,指导学生会说。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更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试验还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期待老师们的参与和指导。在学科整合这个舞台上,我们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重点名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批准号:[2010]-JKGHBZ-0684”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职业技能 专业教学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0―03

[第一作者简介]陆国志,吉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吉林四平 136000)

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是职业工作者呈现教师身份的两块招牌,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师教育特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深入研究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现代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探寻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是高师院校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 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当年在跟海南大学校长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大学生知识面要宽一点,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李岚清当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校长会议上也讲过:“分科的教育不应该使人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这一点,对于我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等教育师资,尽管不同专业教师对知识结构有不同要求,但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更多的一致之处,即要“广博”。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非限于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客观上要求现代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尤其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

2 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师学生的专业知识应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从本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知识:一是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某一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这是专业知识的主体部分,是专业发展与再生的母体。二是专业扩展知识,包括某一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突破,代表专业发展方向。跨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与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教学有着高度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尤其对以学科领域、科目、模块来呈现学科知识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来说,只有掌握必要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才有可能驾御新课程教学。同时,均衡化、综合化、选择性的新课程内容,更加要求教师要广泛涉猎综合交叉学科知识。

3 哲学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世纪的高师学生,除了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现代哲学知识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及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学科教学论等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不同层次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指导理论。

4 现代科学发展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潜科学知识。拥有这些能够随时调节动态知识,可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能力结构

1 自主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阶段,获得自学能力将终身受益。大学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主要包括:更新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让自己的学生会学。

2 运用知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高师基础理论知识虽然学得扎实,应考能力也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却较差。比如,说起学科教学理论头头是道,但是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学科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程序方案的设计、教学实施的组织等就,显得不知所措。所以,高师教育必须注重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学科课程教材的处理把握能力,学科课程开发能力,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学科课程讲授能力,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学科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等。

4 思维和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缺少有计划的创造性训练。高师学科教育必须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5 交流合作共事能力。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同学、同事、同行乃至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共事、协作攻关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建设教师文化的保障。现实工作中,不同学科的人往往互相排斥,很难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共事。这无论对自己的发展、教师共同体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开展社会化乃至全球化共同观念的教育。

二、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在职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两项核心任务。通常我们说的教师职业技能是指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功,即所谓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现在看来,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远远不限于此,它应是教师从业应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操作技术的总和,这是对教师从业的基本行业要求。专业教学能力的宏观描述应该是以学科专业为背景,基于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使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和操作表现。因此,对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应该渗透到四年的教师教育全过程。

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了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三阶段”有效模式。这里的“三阶段”分别指大一阶段,大

二、大三阶段和大四阶段。

(一)第一阶段(大一):进行职业引领,实现认识移植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方面的引领教育和熏陶感染,将大四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深刻体验和认识移植到大一学生身上,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未来教师身份,准确定位角色,夯实专业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奠定从教本领。主要措施包括:对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思想、

职业意识教育;让大一学生感受毕业生教育实习验收环节,进行熏陶感染;由实习生代表为大一学生做实习专题总结报告,汇报实习体会,把他们对从教素质的审视和认识移植给低年级同学,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教师身份;由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大一学生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让他们认清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配合学校的模拟课堂教学讲课大赛,以学院为单位开展讲课比赛活动;组织新生现场参观各种类型的毕业生招聘会,让他们感受现实就业压力,激发学习热情,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教室宣传角,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板、宣传栏,报刊、杂志,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展示典型教育事例,培养高师学生的从教意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新生进行全面指导,全程跟踪。

(二)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加强知识学习,强化能力培养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积累必需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练就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基本功。主要措施包括:(1)学校统筹规划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和开课时段,把大一和大二作为教师培养的关键阶段,着力突出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加强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2)由学校基本技能公共教学部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统一开设基本技能课,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硬笔书写技能、教师口语表达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等,采用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训练为辅的方法等,定期开展系列基本功训练考核活动。(3)通过“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及教师语言美学、演讲与口才、教育科研方法、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教师学、班级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为高师学生奠定充分的教育教学通识理论知识。重点加强“学科教学论”必修课程和“中学学科教材分析与试教”、“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等学科教育类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强化高师学生运用学科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有效整合的能力、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等,并通过定期开展学科教具制作及板图板画技能讲座、训练、作品展览等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训练、提高高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开发制作并运用教学用具的能力。为了实现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我们从学科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学校基本技能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分别制定了《本科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细则》、《本科学生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实施细则》,并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6

现代髙等医学教育强调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素质能力的培养。走在学科前列的研究型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还绝大部分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因袭着传统的以传输为主的知识继承型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启发。在科技跌宕出新、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这种教学培养模式将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甚至带来一些弊端,如毕业后即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往往对学术研究工作缺乏兴趣,而更大的弊端是使医学专业人才在整个本科阶段就形成了固化思维,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医学行业中不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w。尤其对于医学检验专业而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本身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既不等同与国外“4+4”学制的检验医师培养,又略高于普通的检验技师层次,恰逢国内高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五改四”之际,检验医师到底何去何从,如何使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涯中更具竞争力,寻找到合适的人生发展方向,是当下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开展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培养单位,不仅要为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检验技能做好准备,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检验医师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中,检验专业的医学毕业生不仅要能为临床提供充分可靠的检验结果,还要更多地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够结合临床开展学术交流,能够利用循证医学提高医学水平和促进学科发展,成为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医学检验本科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引入一定程度的科研思路和创新能力培训,通过参与科研工作、鼓励创新实验、扶持本科生科研课题等方式调动本科生对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对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作为培养全军检验人才队伍的摇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并不断开拓创新,笔者以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出具体方案。

1.增设理论研讨课

医学检验是一门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化学和实验技术等多学科和多技能的交叉应用学科。由于学科领域中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理论层出不穷的产生并发展,而目前使用教材更新的相对落后,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缺乏与时俱进。因此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更应强调发挥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在个别章节中加入相关的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知识讲座,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发掘和探索学科前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这种前瞻性的理论教学或特色讲座可以通过研讨课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从某一学术主题出发,或将学生在课前课下收集的理论知识、科研及临床问题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分享讨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文案组织、语言交流、PPT制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接触大量的前沿知识和学术思想,初步实现科研思维的启发。理论研讨课的教学形式方面,应当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开展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式、谈论式、探索式、观摩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与学中。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从主动发出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和知识传递的引导者。教员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更要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整个教学过程要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热烈、广泛、不拘一格的讨论式教学。理论研讨课的考核亦可通过专题报告的方式,由学生主导进行。

2.开展创新实验教学

实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印证,而且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强化、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的实验教学应该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

加强综合研究性实验,强调各学科间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为培养髙素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将传统的医学检验实验课程从技术性的操作学习实验向综合性的应用能力培养转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各项知识技能,对实验结果做出综合性分析。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工作的结合,培养学生对临床案例提出自己的诊断学思路,对各项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综合应用各项检验方案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结果。

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某一研究目标或某一临床病例出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査阅自主设计实验内容,由学生自主负责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善后)以及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思维能力。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形成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在实验前充分理解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创新、独立操作能力为重要核心,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比重,将理论贯穿于实践才有利于更好的反馈和掌握。创新思维是科研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动手能力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实验技术是从事生命医学研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此外也要注意无菌操作意识,污染防范意识等的灌输,和严谨操作习惯的培养。

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正逐渐成为各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由于招生规模的缩小,本校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数较少,而本专业教师士以上学历达95%以上,这恰好可以满足导师少带、精带学生的要求。通过师生互选,学生可以从大学二年级起,在导师的带教下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启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立题、文献査阅、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科研成果的总结。在全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地接触学科前沿、参与研究工作,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获得常规教学中所忽略的灵感与启示。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还能提高思维水平,同时也能体验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在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严格对导师资格的审査,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仅要求导师专业素质精,更要选择责任心强、学术道德高尚的教师优先担任导师;加大对导师工作的软硬件支持,如科研经费、实习基地、实验条件、实验设备等,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挖掘本科人才;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学生了解科研思路、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信息学检索能力和基本的科研实验技能,但对学生主课业不应造成太大负担;学校或院系应针对本科生设立专项科研扶持项目,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设计课题进行审査和选拔,并对优秀项目予以资助;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制定评价标准,如、专利申请或以答辩方式等评价指标,将科研培训结果计入学分。

4.坚持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与答辩制度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检验,是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毕业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完成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临床与各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科研基本能力,毕业论文完成的好坏可以反映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和获得职业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在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借力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丰富资源,通过导师的带教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参阅文献资料,帮助确定论文题目,指导实验设计或数据收集,正确使用相关统计学知识,合理安排好综述和论著的写作进度,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从立题、査阅、综述、实验设计到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受到一次完整的科研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挖掘学生科研潜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一般从每年的实习期,即第五年开始。在为时一年的紧张临床实习中要兼顾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并为自己的本科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校本专业的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结合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其分成3个阶段来实施。即准备科研阶段、科研设计与实施阶段、科研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通过一对一的毕业论文带教模式,在文献调研和综述撰写后进行开题报告,在完成相关实验和数据搜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完成相关的成果总结出版工作以及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前必须进行预答辩,根据指导教师对预答辩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再组织正式答辩。正式答辩由检验系各教研室和医院检验科的高职人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时间一般为10〜15min,由学生PPT介绍毕业论文后回答答辩委员的问题。答辩结果通过论文及现场评分得出,并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这一制度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无论文献检索还是统计学应用,以及课题实施中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包括答辩本身也是对学生文案组织和谈吐仪表的考核,能为其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