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例6篇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 虚假财务信息;价值分析;影响分析

虚假财务信息是指财务信息的提供者通过恶意的手段和行为,致使各种与财务相关的信息出现严重不实,或在披露过程中存在重大遗漏,从而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严重误导,影响其决策井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对于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通过敦促相关法律建设,借助于监督机构或专业的信息咨询分析人员对企业提供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保障和识别,但是重复上演的财务丑剧充分地说明了运用现有手段辨认虚假信息的难度非常大。本文着重对虚假财务信息的影响过程及反对财务造假的行为做一理论上的分析,以期对识别和遏制虚假财务信息提供一点启示。

一、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

虚假财务信息是和企业内部操纵者对外部利益集团保密的那些不利的信息相关联,这些不利信息包含了只有信息造假者才知晓的、绝对保密的、反面的信息成分,经营者造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欺诈企业外部利益团体而获得短期的、高额的利润。

如图1所示,对财务造假的企业来说,流出的财务信息包括真实的和虚假的两部分,这些信息交给审核监督部门进行过滤识别,然后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值得信息使用者警惕的是,监督人员在证实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信息成本”及其他客观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将财务信息百分之百的验明正身,另外监督人员也可能轻率从事,有时甚至由于企业造假者会把经济的、政治的压力加于其上而故意欺瞒,联合作弊。而信息使用者在市场上收集信息需要花费的代价决定了他们不会无休止地收集一切信息,所以,获得能够证实财务信息真实性(或虚假性)的信息(本文称之为反虚假信息)的欲望强度,取决于挑战潜在虚假信息获得的边际效益和因为这场挑战而付出的边际成本。因此,最终的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往往不是全部真实的信息,而是包含一部分未被揭露的虚假信息。

二、虚假财务信息影响的价值分析

1.虚假财务信息在股票价值中的体现

任何一种股票或投资组合肋市场价值(称作vi)是建立在审计等监督机构和其他专业人士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努力筛选的基础上的。企业的虚假信息可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其进入市场前就被审计人员拦截掉的,记作a;另一部分是未被审计人员拦截而进入市场的,记作d。由于外部人员不能像企业内部操纵者那样充分地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所以,股票的市场价值vi是不同于在充分了解相关财务信息的情况下对其判断的价值(称作fi),而是包含了由于企业了虚假信息而导致对其价值的判断增加的一部分价值,表示为wi(d),意指wi是d的函数。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的表达式:

vi=fi+wi(d)

在短期内,信息的虚假成分与wi(d)是成正相关的,即虚假成分越多,wi(d)可能会越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企业内部真实财务信息的边际成本在逐渐下降。对于任何团体的不利信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较容易地被揭示出来。当更多的人得到某项信息时,获得这项信息的途径就会增多。信息越有价值,传播的速度就越快。最初,外部人员在获得、调查、证实和传播信息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有时这项成本会很大,而最终,大家就能够以零成本获得这些信息,因为它已经像常识一样被人们所掌握.因此,wi(d)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销蚀,或者突然下跌。

2.虚假财务信息对股票价值的影响

虽然wi(d)是由于未被识别出的虚假财务信息流入市场造成的,但由于信息使用者的警惕心理,wi(d)不一定能够全部实现。假设虚假信息对信息使用者造成的直接影响的价值是由系数bi(o

如果bi=0,那么未识别出来的虚假信息在实际中对股票产生的价值影响为0,即企业的造假行为没有对其发挥作用;如果bi=1,则未被审计出的虚假信息的作用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此时,外部人员自身及其他专业的信息咨询分析人士对于识别虚假信息所做的工作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没有人能长期、系统地欺骗资本市场,市场能分辨出会计指标中真正反映公司业绩的部分和纯粹属于经理人员操纵的部分。因为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一部分虚假信息被揭露并退出市场,我们称这部分信息为qti,则

其中qji如是在时间t之前的某一时刻j被识别并退出市场的虚假信息。这样,在时间t,股票j的市场价值就可以表示为:

vti=bti(cti)wi(dti-qti)+fti

该公式中,bti(cti)意指bti是由cti决定的函数,wi(dti-qti)指在时间t由剩余虚假信息dti-qti所产生的股票市场价值。

由于经营者总是及时地公布有利的财务信息,对其不

利的信息总存在隐瞒的心理,这些信息在公布之前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旦这些不利的财务信息被揭露,就会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因此,股价大幅下跌发生的频率总比大幅上涨发生的频率高。如果一个企业股票价值的“bti(cti)wi(dti-qti)”部分(其中包含了对不利财务信息的隐瞒所得到的价值)价值很高,当反虚假信息被企业外部人员收集的很充分,qti很高时,vti就会大幅下降,直至vti=fti,对于造假严重的企业,几很小,有时甚至为负。

3.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分析

假设某企业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ti,可以推理出如下的结果:bi越低,说明对虚假信息的信任程度越低,虚假信息越容易被识别,则反虚假信息收集成本ci越低,那么可以说明ti会越高;另外,对造假者的打击和制裁的期望效果(记作pi)越高,tti也随之变高。因此,ti可以用bicipi三个变量来定义:

ti=ti(bi(-),ci(-),pi(+))

该式表明ti与bi、ci呈反比关系,与pi呈正比关系。这样,如果有了经验的积累,运用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及这三个因素与透明度之间潜在的联系,就可以推断并比较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例如,假设某投资者拥有连续5年的判别m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所付出的信息收集成本资料,每年有12组数据;由于市场有效性的发挥,这5年中该公司所的部分或全部虚假信息被揭露,运用一定的方法,可以将对虚假信息的信任度量化为一系列的系数指标。运用有关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等)得出二者的关系趋势,假若二者呈正相关趋势,且这5年的数据都有递增的趋势,说明该企业乃至所涉及的社会范围对财务信息方面的透明度在逐渐下降,在该公司也存在着更大的造假空间;若二者呈正相关趋势,但这5年的数据有递减趋势,则说明财务透明度在逐年提高。同时可结合m公司的财务信息的虚假程度及相关法律对其的惩处来判断pi的趋势,以进一步判断企业的财务透明度。

4.遏制虚假财务信息的效果分析

假设根据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运用专业的评估手段,可以发现虚假信息dti,与因变量bti和pti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其中白,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pti主要由法律制度决定。由于在实际中具体量化bti和pti,在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它们很难直接对人们的判断提供帮助。这

三、反对财务造假行为的价值分析

申计部门、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及信息使用者自身收集的反虚假信息的社会价值(称作①可以通过识别出来的虚假信息的程度来衡量,这里我们可引入指标1-bti

s=ati+[1-bti(cti)]wi[dti(bti,pti)-qti]

等式右边的前一部ati,表示由于审计机构的审核识别而拦截掉的、未进入市场的虚假财务信息带来的社会价值。后一部分表示虚假信息在进入市场后被识别出来的部分,由于末使外部人员蒙受损失,从而带来的社会价值。在现实中,因为审计部门是相对实力强大的监督机构,具有一大批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执业队伍,且法律赋予其相应的权力,ati应占绝大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项价值腥由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获得的,它可以表示为:

s=sp+sg

其中sp指由社会的努力获得价值;sg指由政府的努力获得的那部分价值。实现sp的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等所有为反对财务造假而努力的个人。sg则主要是通过政府立法、调整各团体的利益关系等措施来实现的。

若扣除在反对财务造假过程中所付出的相应成本,这部分反虚假信息的净价值为:

sn=snp+sng

所以,全社会反对财务造假最终实现价值的大小既取决于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努力程度,也取决于为其所付出的成本,而前期的努力程度也就决定了后期所付出成本的大小。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2

虚构交易经营、关联交易等是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虚假经营不但导致企业各项数据无法准确的反映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问题,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形成造假习惯,不断编造谎言去掩盖原有的谎言,最终使企业名誉扫地,被消费者和投资者所抛弃。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双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产生实际的价款收取。关联交易并不被我国法律所禁止,而关联交易也不全是违背市场规则的。但如果上市公司缺乏自律意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或不出现价款收取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数据虚构和失真等情况。此外,会计政策不恰当利用、空壳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同样会对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造成影响,产生财务造假的问题。

二、上市公司?务造假问题原因

(一)内部原因

自律意识的不足,是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上市公司对于利益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保证股票收益,公司股东非常注重炒作机会,并利用各种虚假会计信息刺激市场,从而提高股民信心,收获可观回报。可以说,上市公司急功近利、对利益的过度追求是财务造假的最本质原因。

其次,财务人员作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关键,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位,也给财务造假带来了可乘之机。目前,我国财务人员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参差不齐。一些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摒弃严谨、公正的工作态度,与上市公司管理者相互串通,捏造虚假财务信息,最终损害了大量投资者的利益。

(二)外部原因

国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也缺乏足够的监督。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国家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控制,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弱,违法成本非常低。

财务监管职能部门,如证券监管、交易所、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综合监管的良好局面,造成部分上市公司有恃无恐,造假问题百出。

其次,我国会计准则也存在诸多漏洞,针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没有形成有力的约束,这无疑为一部分不良上市公司造假制造了可乘之机,大量造假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许多上市公司都无法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披露的信息无法客观、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甚至给投资者造成较大误导,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策略

(一)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监管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首先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监管,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切实规避造假问题的发生。财务人员是公司财务数据的直接负责人,一方面,必须要明确各项约束财务人员的规范、制度,完善当前会计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制意识。其次,加强会计岗位监督,在加强对会计岗位人员技术考核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检查,真正帮助上市公司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品德和工作纪律,避免公司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相互串通。

(二)完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规范公司会计行为的关键,会计准则必须要适时优化和修订,保持足够的先进性。一方面,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围绕《会计法》建立操作性较强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建立全面的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约束。而企业也应该发挥自主作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切实保障会计准则的落实,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

(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猖獗,很大程度上是由处罚力度不足所造成的。与财务造假获利相比当前对于该违法行为的处罚显得微不足道。比如,当前《会计法》中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单位最高经济处罚仅为10万元,对具体负责人的最高处罚为5万元,处罚之低,与获利相差甚远。对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根据造假程度和市场影响情况,在没收上市公司一切造假收益的同时,处以造假收益20%-50%罚款。同时,对于社会影响恶劣的,还应处以一定的刑事处罚,以坚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违法行为。

(四)规范上市公司交易行为

虽然,国内并没有明令禁止关联交易,但不合理的关联交易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对此,有必要从源头处罚关联交易,必须要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机构和股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合理的方式优化上市公司股权配置,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杜绝违规关联交易的发生。另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上市公司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监管,降低不良交易行为的影响。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识别;防范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会计经过核算产生的最终结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是直接反映了企业某一阶段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统计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对于国家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服务投资决策以及经济的管理和监督,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并且维护国家经济秩序,通过优化资源的配制来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及其造成的危害

(一)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薪金通常是董事会通过高层管理者的业绩来进行判断并发放的,也有根据现有制度的明文规定或是公司本身给其发放的情况。但无论薪金发放的形式是什么,它都是以高层管理者的业绩作为评判标准的,管理者业绩越高,所获得的薪金就越多,反之则获得的薪金越少。高层管理人员想要获得更高的薪金,就可能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动手脚,虚报其业绩,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企业想要在短期内筹集资金,就必须上市并发行股票,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薪金和公司自身的发展。只有企业获得更多项目,企业员工的分红以及年终奖金等才会增加,为了达到这一系列的目的,就会出现对公司业绩进行修饰,从而产生虚假的会计报告。维持企业运行的大量资金一般都来自于银行贷款,银行通常会在企业进行贷款之前对企业进行各方面的审核,实地考察企业的各方面情况。那些财务状况不好或者经营不善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挽救企业,就会在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上进行掩饰修改,力求通过银行审查,从而获得银行的资金贷款。

(二)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企业在一个阶段的经营以及财务状况主要是依靠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判断的,一旦财务报表出现虚假信息,则可能导致企业在进行投资管理中出现失误,对企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虚假的数据的统计不能反映公司自身的真实情况,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掩饰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收益增加,也影响相关单位和相关部门对整理经济的判断,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秩序,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公司提出的财务报表来做出相应的决定的。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反映么数据,对企业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公司股市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从而决定是否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财务报表出现的虚假数据直接影响有投资者的判断,错误的选择投资可能会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从而对于企业的规划方向出现失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识别物价财务报告的方法

虚假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并不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而是剔除不良资产之后企业的获得的利润,因为财务质量不良而产生的需要摊销和处理的各项损失和所需费用。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对通过虚假的手段增加资产,造成不良资产的恶性膨胀,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企业从年末到年初的的数据增加幅度过大,累计增加的速度过快,有可能通过某种手段调节了公司的不良资产,投资者就需要对该企业进行多方面的谨慎判断,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动态分析来判断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通过公司干涉调节利润的不良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重通常很大,在这个基础上,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还在不断增长,投资者就要对该企业的的经营能力进行判断。关联交易是可以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关联交易双方实力比较雄厚的一方通常能对另一方进行控制或者施加某些影响因素,这就导致双方不平等交易的产生。一方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段时间内消除亏损获得利益,促使资产结构合理化经常会产生贱买贵卖的现象。当企业挂账长期无法进行偿还的时候,企业通常会制造资产或者某些费用,通过这些都不需要进行偿还的虚假数据来改变整体状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应对企业长期挂账并没有任何资金出入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判断该负债是否处于无法偿还的状态。如果其他款项不断增加,就很有可能是通过其他的虚假应付账款对整体利润进行了调节。资产规模一本在企业中所占比重不大,有的企业为了增加公司资产往往会对其进行调整,人为的增大资产评估值,这种情况下该企业所罗列出来的就是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人为干预评估出来增加企业净资产虚假资产。

三、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防范

(一)推行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制度

健康、完整的市场的发展和运行都是以诚信为为基础进行的,这个原则对于市场永远适用。目前市场正处于特殊时期,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不尊重市场合法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只有对虚假信息制造人员进行精神约束并进行诚信的教育,当造假者树立起诚信精神和守法意识后,才能真正的降低违规违法造假的现象。例如在上市公司深入推行诚信档案制度,诚信档案客观明确的记录了公司的成长,劣迹较少的公司前景自然就更好,如果实际情况相反,就说明该公司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二)建立政府监督约束机制

证监会只有拥有足够的权利,才能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众多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监督部门之间职业不清,在进行监督过程中拿不出具体有效的方案,所以将原本归属于政府各部门的上市公司监管机构重新进行整合,将其对上市公司的职能、权利都划入了证监会这个部门中。避免了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过程中出现全力重复、权利真空等现象。众多的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进行监管,导致了监管部门职责模糊,不利于会计市场的发展。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应该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将其职权归入一个部门,确定会计师职业注册的奖惩制度,对虚假注册的进行严格处罚,以达到约束中介机构么目的。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生命所在,是会计信息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特征之一。财务会计一旦出现虚假,将会对企业和投资者造成巨大的影响,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对于财务会计报告虚假信息的防范十分重要。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研究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制造者严格的处罚,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财务报告的出现。随着企业的重视和政府的管理制服不断的提升,从而达到保证企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新斌.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识别与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166-168.

[2]丁帆,杨慧.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识别与防范[J].知识经济.2015.11:122-123.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4

    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因为虚假财务报告不仅在中国有,在美国有,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只要虚假财务报告可以为做假的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虚假财务报告就很难被消灭。说它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因为虚假财务报告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只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中还有创新,还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就很困难。

    一、虚假财务报告的内涵及其治理的现实意义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将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制造泡沫经济、扰乱经济秩序,失信于广大投资者,沉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我国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不能真正的体现,同时,还影响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虚假财务报告造成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导致国家制定出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再加上现在企业高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虚假财务报告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导致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伴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迈向深入的步伐,以及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我国金融市场系统风险日益突现的客观现实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其中的隐患之一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损害着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二、虚假财务报告的类型及其成因

    1.虚假财务报告的类型

    虚假财务报告类型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如可以按其虚假内容划分,可以按其虚假形式的性质划分。下面将按虚假财务报告形成的性质将其划分为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和舞弊型虚假财务报告。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无意识地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进行了虚假陈述,而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使财务报告歪曲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引起的错误,比如,经济业务的遗漏,对会计政策的误解等。舞弊型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虚假陈述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意作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径。

    2.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

    造成财务报告虚假的原因不仅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和有些企业配备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不高,造成了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从主观上讲,受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少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相,造成了舞弊型虚假财务报告。我认为有以下五个主要成因:

    一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引起的错误。会计人员执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是造成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之一。有些会计人员不思进取、轻视学习、业务不熟,客观上造成了经济业务核算不准,财务报告编制不规范,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是为虚升经营业绩而进行的舞弊。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投资回报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这些指标的计算和确定均离不开财务报告。经营业绩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评价,也涉及到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评定,影响到他们的晋升、工资及福利,还可能与企业众多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直接联系。正是由于通过粉饰财务报告来虚升经营业绩可为企业及其经营者和员工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使这些利益主体有了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

    三是为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供应商的商业信用。银行等债权人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不愿向经营亏损严重、财产担保力不强、资信状况差的企业提供信用。因此,经营状况不佳又急需资金的企业,为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就容易产生操纵会计信息,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

    四是为达到发行股票的资格而进行的舞弊。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无论在初次发行还是在以后增发股票和配股,都必须达到一定的业绩标准。由此一些企业为发行股票而产生了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

    五是为偷税、漏税及推迟纳税而进行的舞弊。企业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纳税所得额,再乘上所得税税率而得出的。因此,一些企业为偷税、漏税、推迟纳税而产生了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

    三、虚假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

    1.乱列成本费用,利润巨额冲销

    (1)原始凭证失真:如明明是买礼物送人,报账的发票却是餐费;明明是任意给职工发钱发物,发票上反映的却是购买办公用品。这种“移花接木”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审计时很难被查实。

    (2)利用资产挂账调节利润:在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科目中做文章,以达到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

    (3)通过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利用折旧政策、坏账损失提取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等的变更而虚增资产或虚减费用,以达到调增或调减利润的目的。

    2.隐瞒销售收入,账外设账

    有的盈利企业为掩盖真相以肥私囊,乱列乱支,私设小金库,人为调整账目、虚列盈利或亏损,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情况较差的单位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还有的企业明明盈利,却在账上人为制造亏损,将应在本年计入的收入挂账,转到下年结收,以使税金更小化。还有的企业可能采取虚假发票,在费用中增加资本化支出,多提折旧和坏账等;甚至开设两本账,采取设账外账、收入不入账、多列费用支出等手段,偷漏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

    3.虚假确认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

    有些公司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且根据需要提前甚至虚假制造收入,如“郑百文”和“琼民源”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虚假确认收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象;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

    4.高估资产,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账面资产与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背离,资产负债表中的虚拟资产大量渗透。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上市公司资产类项目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较直观的虚资产部分在许多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数额,有的公司高达千万余元,在某种程序上讲这是以往年度不稳健的会计政策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是未来必须用盈利来消化的包袱。另外,还有一部分只有上市公司本身清楚的东西,即应收账款中有多少收不回的坏账?存货中有多少滞销、贬值甚至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中到底有多少与现实公允价值背离较远的部分?有多少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但仍反映在账表上的固定资产,还有无形资产部分,等等。实际上往往只有在企业最终清算时虚实差别才充分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一遇到清算清盘时、重组时、改制时就会出现“大窟窿”的原因。当然,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通过充分计提各项减值准备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相信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历史、重组、置换、计提、设备更新、技术发展等诸多原因,存在着资产严重脱离其实际价值甚至虚拟资产的情况。

    5.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

    有些企业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失误使得会计工作违背了真实性、准确性等原则。例如,账务处理不及时,造成有关原始单据丢失;由于麻痹大意,多提或少提费用、税金;搞数字游戏,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特别是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营业外收支等科目把一些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费用加以隐藏,把一些无处搁置的不合理费用“搬”到这几个审查难度较大的科目上。 四、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基本思路

    1.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与完整;控制有关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要实现以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光靠公司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参与内控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在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实务界仅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经理对下级单位财务经营的监督手段,内部审计部门向公司经理人员负责并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审计师发现公司管理人员蓄意粉饰财务报告,即便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无能为力。这样,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应有的监督作用在我国是名存实亡。 总之,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起到事前监控的作用,减少犯错的机会,降低财务造假机率。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可及时发现企业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漏洞,避免差错和舞弊行为,减少企业损失。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独立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系统的失效。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虚假 会计报表 识别 防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能否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信息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形象,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识别和防范虚假会计报表十分重要。

一、常见的会计报表造假的方法

1.1 通过挂账

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的目的。例如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对外部分融入资金。而借款需按期计提利息,按会计制度规定,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之前应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而不进行竣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

1.2通过折旧

固定资产正确地计提折旧,对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两项指标还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许多企业就借此做文章,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来进行利润操纵。

1.3通过非经常性收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其他业务利润进行利润操纵。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其他业务不属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但对于一些公司而言,它对公司总体利润的贡献确有“一锤定千斤”的作用。二是通过投资收益进行利润操纵。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把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因此,投资通常是企业的部分资产转给其他单位使用,通过其他单位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创造的效益后分配取得的,或者通过投资改善贸易关系等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二、虚假会计报表产生的原因分析

2.1会计信息不透明

会计信息不透明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内部向外部隐瞒信息或者进行欺诈,会计报表粉饰也就成为可能。

2.2企业为了获取投资者的奖励或者信任

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是最常见的动机。

2.3 为了取得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人在发放信用时必然会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不愿向经营亏损严重、财产担保不强、资信状况差的企业提供信用。因此,一些企业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2.4偷税、漏税的目的

对于一些私营企业来说,纳税是其粉饰会计报表的主要动因。企生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逃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企业就会去调整会计报表。

2.6 会计报表造价成本低、惩处力度小

制作虚假会计信息成本很低,伪造一套完整的交易事项所需凭证的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小到可以忽略,虚假会计信息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处罚力度也很小。

三、虚假会计报表的识别及防范

3.1 虚假会计报表的识别方法

3.1.1财务分析方法

具体包括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和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等发表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风险最大的。会计报表附注主要解释上市公司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列示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等。了解上市公司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这对于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真实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计算各种财务指标。

3.1.2基本面分析方法

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司在行业的位置、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公司的经营策略、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望等。

3.2 虚假会计报表的防范措施

3.2.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相关部门应制作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对企业主管领导、企业管理当局、财务会计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企业发展观、价值观,树立正义感,反对一切向钱看、好大喜功的错误思想,从思想上斩断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根源。

3.2.2完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其灵活性与滞后性,给会计报表粉饰减少真空地带。

3.2.3调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可以较多的依赖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来评价其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对于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不能依赖其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来评价其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调整、完善,粉碎企业企图通过粉饰会计报表达到“一俊掩百丑”的梦想。

3.2.4加大惩处力度,增大企业违规成本

在当前会计造假现象泛滥,以至严重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加强国家监督,严格贯彻、实施《会计法》等相关法规,抓住那些粉饰会计报表的典型单位、典型责任人,特别是那些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假报表的单位负责人,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从严处理并公诸于众,从经济与名誉等社会效用上增大企业的违规成本,对那些造假分子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

四、参考文献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范文6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首先概述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其危害,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结合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行措施,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公允与真实是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则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所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数据、信息等与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状况不一致,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准确、完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项目的所有信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会计核算资料不准确、企业的资产计价不准确、企业的收入及成本支出不准确、企业往来款项项目信息不准确、企业的经济活动经营成果不准确等内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是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扰乱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基础与组成,也是国家制定经济发展宏观调整政策的依据。如果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很容易造成宏观方面的经济决策方面出现偏颇,甚至是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迟滞。

2.造成企业利益相关主体的经济损失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的利益主体,尤其是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如果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夸大经营业绩,瞒报虚增利润提高股价,则会造成企业投资人的利益损失。如果企业粉饰资产负债数据,则有可能造成债权人决策失误导致其利益损失。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由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导致投资人投资损失、债权人失去资金利息,因而对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

3.影响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影响到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同样也会造成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缺乏准确可靠地决策依据,造成企业无法准确的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隐患,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甚至是对企业的经济财务决策形成错误的引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1.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造成我国企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内部控制的原本作用是及时的发现、纠正并防治会计舞弊行为,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由于受到股权结构不当、董事会结构失衡、监事会监督不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全失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2.企业利益观念不正确

一些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长远的利益观与发展观,因而在财务会计信息上处于眼前利益会弄虚作假。特别是一些企业为了发行股票、融资贷款或者是操作股票的需要,故意公布虚假的企业利润、资产等会计信息,粉饰会计报表,成为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操纵者。

3.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方式落后

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依赖性较强,受到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很容易由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是失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防范措施研究

1.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防范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首要工作就是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彻底解决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企业应该优化自身的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管理的核心地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同时确保监事会监督、检查、评价作用的有效发挥,防范企业大股东以及内部经营管理者为了短期利益弄虚作假的行为。其次,企业应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体系的设计,重点在内部控制环境、经营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传递与监督等几方面进行管理,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强化内部审计监督,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防范会计舞弊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2.强化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督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首先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自身管理上杜绝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的行为,除了内部审计之外,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交由相对较为独立的会计事务所完成,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详实与客观。其次,应该重视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外部监督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以及会计事务所等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监督,其中财政部门重点对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进行检查,税务部门重点对税款缴纳环节进行检查。通过这些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报表、企业资本等进行审计验证,防范企业会计披露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在审计监督中应该强化违法违规的处理,通过对审计监督中发现的会计各种不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3.改进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方式,提高会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

首先,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方式上,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将财务会计信息从收集整理到分析应用流程整合,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应该强化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除了进行专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教育之外,还应该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敬业意识和守法意识,确保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开展,避免由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造成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会造成企业发展的畸形,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防范治理上必须深层次的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多项措施,避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勤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

[2]李连宏.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