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例6篇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1

关键词: 樊哙 礼节 文武双全 全身而退

《史记》以其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史学的扛鼎之作,同时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成为中国文学的厚重之笔,正如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作为文本中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片段,给古往今来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诸多学者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作为统帅的项羽、刘邦,研究项、刘二人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剖析项刘二人的性格特征,解读刘成项败的内在原因;或把眼光投向他们的谋臣张良和范曾,分析张、范二士的文韬武略,总结张良顺利范曾失利的原因;或界定鸿门之宴作为历史片段,对于整个楚汉争霸乃至历史发展具有的重大转折意义。应该说,这些视角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回顾鸿门宴的研究历程,文本中一个次要人物――樊哙因身份卑微,很少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也很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笔者认为尽管樊哙不是鸿门宴上叱咤风云的主角,但他关乎刘邦集团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说他的英勇表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虽然项强刘弱,军力悬殊,范增却从未放弃对刘邦的警惕。鸿门宴上,范增灭刘心切,先是“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敦促项王清除心腹大患。接着范增出召项庄,命之假以舞剑助兴,伺机刺杀沛公。刹那间,觥筹交错之间充满杀气,沛公性命危在旦夕。同行的张良紧急寻求对策:

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目前“与之同命”的解读有两种倾向:一是“同他(项庄)拼命”;二是“与他(刘邦)同生共死”。不少学者和不少版本将“与之同命”翻译成“同他(项庄)拼命”,初一看,好像很符合樊哙这一武夫的身份,体现出作为忠臣的赤子之心,而且渲染出当时千钧一发的氛围。但是读完鸿门宴整个故事,笔者认为做这样的解释并不恰当。仔细品读,樊哙这一形象行为勇猛,语言犀利,对宴会现场的掌控恰到好处,对宏观局势的分析高屋建瓴,使得樊哙形象力透纸背。本文结合鸿门宴中人物的语言和情节把握“与之同命”的内涵,以期深入解读樊哙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

一、行为勇猛仍不失礼节

当形势危急之时,身在帐外的樊哙侧盾撞倒交戟之卫士,文章运用简笔勾勒了“卫士仆地”之状。尽管没有直接大肆渲染、极力叙写他独闯龙潭虎穴的壮观,司马迁以精炼的笔法,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樊哙的骁勇,勇武形象跃然纸上。接着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怒气逼人的勇士形象。此时的樊哙怒显其威,威显其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初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也不禁“按剑而跽”。一问一答之后,项王赞不绝口,不仅不治樊哙带兵闯帐之罪,反而称之为“壮士”,并“赐之卮酒”、“赐之彘肩”。且看樊哙的表现: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按常理而言,一介武夫闯进帷帐之后定有鲁莽甚至出格的举动,但樊哙“披帷西向立,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可谓一触即发。文本中的樊哙不仅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还怒观事变,极度愤怒之中又保持着极度克制,这不是一般武夫能做到的。项羽赏赐之后却能拜谢,立而饮之,这拜谢固然体现旧时的尊卑观念,但说明在极怒之下亦能恪守古时的礼节和制度,从而体现出樊哙个人深厚的内在修养。

二、严加斥责却不失分寸

通过持盾撞帐、拜谢饮酒的情节,樊哙已经完成了一个勇士的角色,他的故事似乎也该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让樊哙借酒发挥,谴责秦王言而无信、欲诛有功之臣的不义之举。文中写道: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先直数暴秦之罪行,“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最后导致了身死国灭的结局;接着夸刘邦之功劳,“先破秦入咸阳”,暗中批评项羽不守当初的约定;再赞扬沛公之德行,“封闭宫室,还军灞上,以待大王”,痛斥项羽的背信弃义;最后得出结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一段文字,“语言犀利,锋芒毕露,直斥项羽的痛处,而且用语准确,逻辑严密”[1],既痛斥了项羽的行为乃不仁不义之举,又有理有据,让有血性的项羽无地自容,觉得理亏。

从结构上看,樊哙一番慷慨陈词,与前面沛公的言语似同出一辙,但在这样一个命悬一线的场合下、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由樊哙之口说出,理直气壮,逻辑缜密,旁敲侧击,论辩有力,句句击中项羽要害,“侃侃而谈之中有隐喻,有引用,有伪饰,有托辞,逻辑缜密,论辩有力,足见樊哙反应之敏捷、胸怀之韬略、头脑之机巧”[2]。樊哙虽一介武夫却不失纵横家巧舌如簧的技巧。樊哙闯帐后的义正词严将鸿门宴情节进一步推向高潮。

三、行事谨慎又极具远见

鸿门宴高潮之后,历经了刀光剑影之后的刘邦虽然知道眼前劫难告一段落,但是身处敌营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便想借如厕之机欲先逃跑。刘邦心头犹存顾虑,“未辞,为之奈何”?且不论以刘邦的性格是否真想和项羽道别,还是刘邦临阵脱逃的一种曲语,樊哙一席话却让刘邦茅塞顿开: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在刘邦优柔寡断的情况下,樊哙主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作为一介领袖,应该具有对大局的判断能力,而不应该在细枝末节中纠缠不清。“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寥寥数言,以形象的比喻突出刘邦所处的危险境况,促使刘邦当机立断采取“遂去”的主张,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如果没有樊哙对形势的清醒认知,那么刘邦的生死将如何?这段文字篇幅虽然不长,却精警有力,充分展示出樊哙对现场形势的准确判断和远见卓识,成为刘邦合理出逃的推进剂。由此可以看出,樊哙绝对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武夫,而且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远见的文才。

四、尽显忠心又全身而退

《史记》中,樊哙是刘邦的连襟,又是刘邦的参乘。因此,“樊哙与刘邦,既有君臣之谊,又有亲戚之情”[3]。如何助推刘邦成就大业,建立政权,成为樊哙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鸿门宴作为高级领袖的聚会,樊哙因身份卑微无缘参加,我们不难体会樊哙此时身在军门之外,心系营帐之中的内心世界。当听张良说到“甚急”之时,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一个“即”字把樊哙此时忠君救主的迫切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撞击卫士,还是慷慨陈词,痛斥项羽,樊哙都没有忘记一个中心,那就是保全自己,保全刘邦,力求全身而退。在樊哙出场的整个过程中,他情理兼施,没有激怒项羽,避免危机四伏中的杀身之祸。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染,忠君报国思想已经深入许多仁人志士的骨髓,成为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潜在意识。“在古代社会,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它对国人有一种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呼唤着国家利益的认同和归依”[4]。每当外族入侵、更朝换代时,军人便胸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理想,实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之志向,马革裹尸,献身疆场。而《史记》中的樊哙没有简单地追求舍身报君、舍身报国,也许他更懂得生存才是立身之本,唯有生存下来,才能实现自己作为人臣的历史使命,才能助推刘邦实现经世济国的宏图伟略。

在《史记》勾画的浩大历史进程中,以鸿门宴中樊哙的言行,传达出樊哙“舍生忘死与主子同呼吸共命运的至纯至真的忠心”[5],完成了樊哙这一历史人臣的塑造。

综上所述,在“与之同命”的两种解读中,“同他(项庄)拼命”显然过于简单和粗暴,与樊哙的所作所为相距甚远,也与樊哙在鸿门宴中的整体表现格格不入,同时与作品的情节走向难以吻合。

把“与之同命”解读成“与他(刘邦)同生共死”,既与樊哙前后言行相一致,又形象刻画了汉楚争霸历史洪流中的忠勇形象。联系刘邦攻下阿房宫贪恋女色与金钱时樊哙的劝阻,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与之同命”理解成“与他(刘邦)同生共死”更恰当。

“与之同命”,话语虽短,却掷地有声,字里行间表现出樊哙的勇武之气,充分显示了樊哙与刘邦情同手足的君臣之谊。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樊哙审时度势,赢得了历史的转机;没有光彩夺目的功勋,但是樊哙保全了刘邦的性命,为后期楚汉争霸保存了必要的力量。他的智慧无法与张良、范增等人的运筹帷幄平分秋色,他的表现使他成了“智勇双全的可与韩信张良相提并论的人物形象”[6],但是樊哙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仅凭智慧的张良和范增等人无法企及,更是无法超越的。鸿门宴上,樊哙以闯帐的行为完成了智勇双全形象的塑造,可谓义薄云天,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参考文献:

[1]陈兴强.浅析《鸿门宴》人物形象的塑造[J].文学教育,2008(11):102-103.

[2]王立强.“小人物”尽显英雄气概[J].时代文学,2009(6):133-134.

[3]张蓓蕾.《鸿门宴》中樊哙所起的关键作用[J].文学教育,2008(5):96-97.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2

关键词:《鸿门宴》;项羽;刘邦

自鸿门宴开始,逐步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在司马迁的《鸿门宴》中,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和会后余波的描写,将项羽、刘邦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生动的展现了出来。透过《鸿门宴》,我们可以根据项羽、刘邦的个性特点,分析出刘邦取胜的原因。

一、项羽

(一)目光短浅,刚愎自满

通过史书可以了解到,项羽此人非常自满,虽然他有一统天下的理想,但是在军事上缺乏长远的谋划,贪慕虚荣。项羽遇事以勇为先,少智。不仅如此,项羽性格暴躁,对待敌俘非常残忍,很少沉着冷静思考问题,很少征询部下的建议,经常意气用事。如此一来,决定了项羽只能做一名英勇的杀敌将军,不能成就帝业,做一国之君王[1]。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没有杀刘邦,而是不能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就算在鸿门宴上除掉了刘邦,他还是会被另一个刘邦打败。

(二)残忍有余,仁善不足

前文说道,可以用残忍、粗暴形容项羽,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仁与善。在《史记》中记载,章邯在新安率部投降后,项羽并没有妥善安置降兵,为己所用,而是担心降兵不服,作出了“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的事情。在新丰鸿门,项羽听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便勃然大怒,准备率领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刘邦听闻后非常惊恐,赶忙拉拢项伯,向项羽称臣,并高颂项羽的功德。项羽还真吃这一套,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加上项伯的数次进言,很快打消了对刘邦的顾虑,也不将他放在心上。一直到鸿门宴上,范增多次请求项羽杀了刘邦,但是项羽都不为所动,以至于刘邦安然离去,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后来,项羽入关以后,命令士兵进行屠城,导致咸阳一片刀山火海,秦王子婴也在乱军中丢了姓名。并且项羽还派人烧了阿房宫,可谓人心尽失。以上例子,都充分体现了项羽的个性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到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

二、刘邦

(一)知人善用,从善如流

刘邦善于用人,如樊哙、张良等众多能人名士都对他尽忠,刘邦也从善如流,能够虚心听取部下的建议。在鸿门宴之前,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将项伯拉拢过来,并“以兄事之”,又“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这样就得到了项伯的保护[2]。刘邦为消除项羽的疑虑,按照项伯的意见,次日一早就到洪门向项羽请罪,并获得了项羽的信任。范增心中非常清楚,刘邦入关意在统一天下,因此他多次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但是项羽都没有答应。在杀机重重的鸿门宴,刘邦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樊哙的计谋,终于安然逃脱。

(二)遇事冷静,当机立断

刘邦入关后,由于被曹无伤告密,引得项羽发怒,并意欲举兵前来。情况万分危急,刘邦依然非常沉着,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很小,远远不能与项羽相比。刘邦当然不会逞匹夫之勇,于是找来众谋士商议,之后当机立断采纳张良的计策,开始拉拢项伯。鸿门宴上刘邦得知告密之人是曹无伤以后,他依然保持了冷静,不动声色,等到回到军营以后,才派人杀了曹无伤。在之后宴会氛围有所缓和后,刘邦又以“如厕”为借口,抓住时机逃走,并命令张良将项羽稳住,为其逃生赢得了时间。回到军营后,刘邦为了安抚项羽,让人送去了玉米、白壁等宝物,这让项羽很是满意,更加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三)能屈能伸,勇谋兼备

刘邦入关以后,楚汉两军处于对立状态,为了避其锋芒,刘邦遂亲赴鸿门宴,为项羽解释,争取赢得项羽信任。虽然鸿门宴背后隐藏着重重杀机,但是刘邦无所畏惧,宴会上始终保持着镇定,非常具有胆识。同时,在鸿门宴上,刘邦是这样为项羽解释的,他先说自己与项王共同抗秦,目标是一样的,并解释之所以先入关,是因为双方在战略上不一印M时,刘邦也表明了自己对项羽的忠心,不想却遭到小人诬陷。刘邦的这番话有理有据,很快消除了项羽的全部猜疑。

三、结语

总之,在楚汉争霸的四年里,刘邦和项羽都有胸怀天下的志向,虽然项羽前期优势远远超过了刘邦,然由于其生性易怒,遇事率性而为,这些都是兵家之大忌。而反观刘邦,虽然开始自己的实力有限,但是却懂得如何用人,不断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短处,所以刘邦能夺得天下,并非偶然。观其思己,我们都想做最优秀的人,那么不妨以项羽为鉴,学习刘邦,虚怀若谷,这样必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效率;活力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些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热议的话题,也是教学中的困惑所在。看着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作为语文教师,在痛心和无奈的同时,要做的是认真地反思和总结,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出新的“出路”,而不是在原地徘徊等待,最后走进语文教学的“死胡同”。

一、高中语文学习表现分析

高中学生面临的课业负担更加大,同时,有高考这根大指挥棒的压力,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在学习方法及科目学习时间分配上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

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很多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通病:漠视语文;应付老师;担心焦虑却不知所措;投机取巧。他们会认为,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触,到了高中,已经学了十几年了,基础好差基本成定局,即使努力,也无大的提高,而且高中语文知识丰富灵活,不是光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的。其实,上述认识出现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局限,更重要的是老师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及教授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

作为在一线教学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面对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借鉴参考。

二、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1.不能就“文”讲“文”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渐趋成熟,很多文章甚至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就能看明白,理解透,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做好“功课”。例如讲解鲁迅的文章,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不少鲁迅的文章,包括杂文、小说、散文,但是当时由于理解力及接受力等方面所限,可能对鲁迅的了解不是很深,但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很详细地给学生来介绍鲁迅:他 “从小康步入困顿”的家庭;他那生病的父亲;他和包办之妻朱安,以及学生许广平之间的情爱纠结;他与弟弟周作人的“反目成仇”……这样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了解鲁迅,来理解鲁迅为什么能写出那样的文章,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些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高中知识打好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大学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课堂已经有很多年了,也有很多介绍多媒体运用的文章,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利用好多媒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来利用多媒体。如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是诗词单元,里面不乏经典的朗朗上口之作,包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词教学的特点首先是诵读,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可以布置学生每个人挑选一首诗或词,自己录一段“小样”,然后组织欣赏评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效果,比教师直接播放朗诵录音或视频要好得多。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实践过多次,效果非常好,以至于毕业后学生来信中还提到那段学习经历。

3.不同文体的文章要讲出特色

在整个语文课本中,小说应该是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其次是散文,然后是议论文,很多学生最头痛的是文言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艺术,学生虽然喜欢小说,但是小说往往篇幅较长,学生在注重情节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基本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握全局,层次分明,主次分明。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改编为电影,根据学生对这篇小说的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祥林嫂以及当时的背景,领悟作者的意图,在授课时,教师要着重围绕祥林嫂这一人物进行分析,探究这一人物最后悲惨命运的原因。而对于文言文,这种文体很多学生本来就认为比较艰涩难懂,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只是照词翻译,布置学生识记,学生更会觉得索然无味,记忆和理解的程度也比较差。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司马迁的《鸿门宴》,教师可以设问:历史上的项羽和刘邦是如何争斗的?为何有鸿门宴?鸿门宴的目的是什么?课本上的鸿门宴讲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层层推进,学生也是步步深入,最后找出答案,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历史,又学到了语文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高中语文课堂的“活”,首先是教师的“活”,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活泼”起来,让学生“活动”起来,让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魏人哲.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2).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4

一、抓住细节发挥想象,激趣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的细节刻化可以具体到一言一行、一神一态,在细节之中作者已用饱满的深情在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形象了,细节就是透视人物的“眼”,而这需要我们加入一点想象深入地思考、揭示,人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鲜活起来,因为想象是一种创造力,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挖掘、再加工、再创造,形成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这种形成的过程类似于学生在用自己的砖头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浪漫小屋的过程。在付出积极思考的汗水后,快乐、趣味就诞生了,因为每一个人都看到了他通过自力更生而收获的劳动成果。

刘邦从张良口中得知项项羽明日攻打自己之事,他和张良之间的对话有很经典的四个疑问,这个细节我让学生找出来分析、探究。一是“为之奈何?”二是“且为之奈何?”三是“君安与项伯有故?”四是“孰与君少长?”“观其言、知其人,你认为邦仔是何许人也?”对于第一问大家存在分歧:有认为反映了刘邦的无能,遇事惊慌失措没有主见。有认为恰是表现了刘邦的“善于虚心以纳下”。其实第一种答案看到了刘邦的表象,第二种答案是实质的。我引导学生思考“张良是一个普通人吗?”“不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很好,这说明了刘邦对张良是何态度?”“信任”,“对!信任有加”。“君安与项伯有故?”说明其诧异的同时更多的是惊疑、警觉,可看出他富有心机。“孰与君少长?”“这一问是胡乱一问吗?”学生们根据后文发现这一问的目的在于拉拢项伯,如“我得兄事之”和“约为婚姻”,同时也表现了对张良的亲近、尊重,可谓一箭双雕。刘邦又是如此镇静在危机关头之时还能静下心来思考良策,又是何等机智、灵活应变啊!沿着这个思路我让学生们找出项伯把沛公之言说给项羽听时关于他的反应的细节,司马迁只用了两字“许诺”。“请发挥你的想象,他为何如此做?‘许诺’二字能一窥项羽的性格和为人吗?”以此想让学生在对比中把握两人的人物形象。接下来激烈的争辩开始了,王云主动站了起来“项羽一开始不仅是怒,司马迁还用了‘大怒’,似乎很有非杀刘邦不可的决心,但听项伯的一番话后就点头许诺,说明他耳根子软,比较天真,而且还是属于情感型的男人,情绪变化大不够理智。”接着李欣和宋瑜同时站起,让我很是兴奋。“女士优先,李欣来!”“项伯劝说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打动项羽的是一个‘义’字,可见项羽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有请宋瑜!”“我认为他的确很单纯、胸无城府。如果是刘邦也许会杀了项伯,因为两军交战前夕,泄露军事机密理应当诛,刘邦逃离鸿门宴后第一件事立诛杀曹无伤就是明证。就算是亲戚不杀,项羽最起码也有这样一问吧,‘君安与张良有故?’或‘君安能泄密于刘季?’可见他单纯的有点幼稚。”随着气氛的升级,李雪突地站起“前面三位同学的答案都很合理,但我认为项羽根本就不把泄密当回事!刘邦即使知道明天杀他又如何?他有还手之力吗?他能跑得掉吗?刘邦已是瓮中之鳖,‘许诺’二字反映了他压根儿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称他为自己的对手和威胁就更谈不上。他的自大、自傲、自负显露无遗。”

我太惊讶了,这“许诺”二字的内涵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心中却是如此丰富,我不能说他们的答案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能说他们的答案是美的、富有个性和智慧的。司马迁用寥寥几笔把人物写活了,之所以“活”,更在于学生的想象思维之“活”,故在品味细节化的言行时,让细节的微小空间无限扩大化、人物立体化、涵义丰富化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启示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和知识不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使心灵和思维发起热来,释放能量,去发现知识、构建知识。这激起其求知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趣味,因为学生在进行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劳动,其“趣”是内在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则在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发挥想象很重要且易激发学生之趣,因为细节不细、不小、反而无限之大、之广、之深、之重。当学生带着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遨游到细节的洞口时,定为他们发现眼前的别有洞天而惊叹、欣喜、激动,这个发现的世界并没有教师的色彩,有的只是他自己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色彩。

二、反向设疑,点燃好奇心,引发争辩

反向设疑在于教师在仔细、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不能有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和常规教态的束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使问题带有趣味性、新颖性和探究性。亚里士多德言“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惊奇,便激发了其阅读和讨论的兴趣,也促进其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对话、融入情境来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

在鸿门宴席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项庄舞剑此计妙否?”问题一经抛出,班里立刻骚动起来,我知道学生有了探究、讨论的欲望、分析和回答的兴趣。接下来场面甚是热闹、刺激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第一位主动站起来的是刘媛媛,“我认为此计好,当时宴席里不给闲杂人等进入,进去的人兵器都被卸下且刘邦武功不高(班里大笑),项庄‘因击沛公于坐’时机和场合甚好,”“我反驳她的观点!(又是一阵大笑)舞剑的动作幅度太大,意图太明显易引起刘邦的警觉和警惕,成功的机会不大。再说刘邦的脑子灵活、反应快,剑刺去肯定会躲过。还有项伯亦舞剑‘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可见项庄的剑术不精,难以一剑致命。”“我同意刘媛媛的意见,反对李明的!(班里呵呵)喝酒助兴要么跳舞、要么舞剑,在当时的场合项庄已说是舞剑助兴的文艺活动(班级哈哈)符合双方同为将领的身份,也符合两个大男人的性格,不会引起刘邦的注意。”(王昆)“我认为好,项庄舞剑如果真的杀了刘邦,可以说是喝酒喝多了一时失手误伤,如真的追究起来,项羽可以为自己开脱让项庄做替死鬼。”“赵恒的观点较肤浅!(此语一出、班里大笑)不好,在项羽的地盘杀人会有损他的威名,会造成其他诸侯对他有离心、异心,这也不是英雄所为啊!项羽杀人能暗杀吗?只能在战场上明杀。再说如果一不小心项庄把项伯刺死了,项羽对项庄和范增也会有意见造成内部不和。”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要结束讨论时,宋瑜也突地站起“计好!计好!因为刘邦是项羽的最大威胁,范增曾说‘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一山容不得二虎,俗语‘无毒不丈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能妇人之仁,不过我认为用剑舞倒不如用毒酒毒死他,动静会小一点,让其在回去的路上毒发身亡。(笑声满堂)”

学生们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我看到了课堂内在生命的活力,思想和智慧的流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即课堂的“趣”更多的表现在学生有自己的自主的智力劳动和独立的脑力劳动,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如流水般在一直涌动着,学生本人在体验着积极思考的快乐。在这一个问题的争辩中没有统一的定论和答案,只有每一位同学的不同思考和理解,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趣味即是收获。因为他们的情绪一直在高涨,他们的智慧灵光一直在闪现,他们的思维火花一直在燃烧。他们成了运用知识、生成知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主人。这种权力感来自于他们独特的思维创造活动,这种权力感也让他们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敢于发表、争论,乐于发表、争论,善于发表、争论自己的意见。教学里师生的互动就在于教师点燃学生的思维导火线,学生使之充分燃烧,爆发能量,课堂的趣味就显现在这种过程中。对于樊哙闯帐的精彩场面,我同样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刘邦是宋公明哥哥,樊哙是李逵,你认为李逵从闯帐到进入宴席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属于他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言行?”二是“你认为樊哙在不具备或缺少哪些条件下,会让此事火上浇油起来?”对于这两个设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辩的效果,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品读、思考、想象,一扫学生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进行独立、自主和富有个性的探究。最终让参与的每一个学生思考的成果得以呈现并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和自豪,“趣”尽在其中。

三、打磨教师生趣的课堂语言

教师生趣的课堂语言要有三个回归: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个性。

回归文本即课堂语言不能太偏离实际,以文本语言为基础包括文本中人物的个性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等,这是课堂语言设计的起点,风筝可以放的很高但与文本的这条线不能断,从品味文本语言入手深得精髓才能转化为师生自己内在的语言,或可深入浅出或可通俗易懂等。

回归生活即课堂语言要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心理和体验的生活相联系,同时也要富有时代气息感,与时俱进。化古人之言为今人之语,古为今用便于接受、理解、消化,特别是一些网络用语和流行用语可与古文教学有机地结合。

回归个性即创造和表达属于自己的语言,此个性语言凝结着师生的智慧,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视角,此语言自然会“活”起来、“趣”起来。同时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语言,这种差异性的个性体现其自我语言的真实性,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我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想法,尊重他的原创性和独创性。

在此三个回归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语言之“趣”不一定就是指狭隘的幽默、风趣之义,而是一种符合实际情形的特定语言,它与文本的题材、体裁、文风等相联系。总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引起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语言都是有“趣”的。如本文鸿门宴席的前后都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特别是宴席上的那一幕更是惊心动魄、气壮山河,故此篇的课堂语言除了幽默风趣外,其“趣”还体现在有一种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性、火药味、刺激性、挑战性等。只有做到语言的张弛有力才能让人心潮澎湃,感受到一种迫在眉睫、身临其境的危机感和化险为夷后的惊魂甫定感。在语言的一紧一松、一张一弛、一喜一笑、一怒一愤中尽现人物的风采和文本内在的节奏感,惟如此方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并让学生恍如回到楚汉之争的情境中。当然此课堂教学语言之“趣”应贯穿于教师的提问性、叙述性、总结性、过渡性、评价性等语言中,以“趣”的语言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思维之口、兴趣之口。

在开篇的导入中我设计的问题是“项羽能够举办鸿门宴这场所谓的生日patty,最主要凭借的是什么?”“生日patty”一词让语言回归到学生已知的认识和经验世界,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喜爱感。“凭借”二字力显项羽之强即实力,一切靠实力说话,让学生明了一个大的形势:即项强刘弱,项为刀俎有主动权,邦为鱼肉任人宰割。紧接的一问是“鸿门宴的导火线是什么?”教师的提问性语言具有战争的爆发意味会刺激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同样“在鸿门宴上刘邦能顺利离席逃归,最主要靠的又是什么?”很多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是智、勇,其实还有刘邦本人的屈、忍,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而项羽只能伸不能屈,也注定其以后的“刚强易折”的悲剧结局。

在一段过渡性的总结中,我如此说道:“鸿门宴前夕的形势严峻已被刘邦巧妙地化解了,然而并不意味着威胁和危险彻底解除了,刘邦还是要亲自赴宴。无论是喜宴还是丧宴,一定是一场惊心动魄之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此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是民间艺人说书的结尾方式,学生耳熟能详且充满期待。到第二天上课时趣味的问题又来了“在宴席上项羽集团对刘邦实行的斩首行动有哪些?”这些语言皆具生活化、生动性能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触动他们的神经并使之兴奋起来。

同样对学生有着自己积极思考的观点,总要给其富有独特性、个性性、赏识性、鼓励性的评价,也以此来让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一种自信感和满足感,也让欲要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一种期待感和兴奋感。在赏析刘邦初至鸿门时其说辞的妙处时,一位女同学答道:“刘邦说‘不自意’表明自己能入关破秦靠的只是运气而不是实力,项大将军靠的才是真正的实力,是真正的英雄。这种溜须拍马满足了项羽的自尊、自大、自傲和虚荣的心理。接着他说出‘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一方面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又是在试探。他以前和项羽共处过,按照刘邦的脑子对其性格应有所了解,此问是想探寻一下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此番说辞中刘邦以退为进、卑躬屈膝、善言巧辩并反守为攻甚至达到了让项羽感到心中有愧的效果,致使曹无伤被项羽给无情地卖了。”“very good!分析透辟,你的缜密思维不输子房啊!如果鸿门宴上没有了张良,我相信只要有你在,刘邦定能化险为夷,巾帼不让须眉!让我大饱耳福啊!谢谢!请坐!”这是我的个性化语言,也是我灵机而动的智慧性语言。对于分析问题的学生来说也是对她进行赏识的独特化语言,不落俗套,同时我相信这种“趣”的语言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故教师的生趣的课堂语言因时而生、因人而成、因境而有,定会时刻牵引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并使之活跃起来。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5

《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历来都是作为中学及中专语文教材。在《项羽本纪》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中,使其成为我国妇孺皆知的一个典型人物。《鸿门宴》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成功的是它的语言精当,文字传神。司马迁用语言这种特有的手段,深刻地揭示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两个性格完成不同的人物形象。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辨,狡诈虚伪,应变力强。文章开始写他入关后迫不及待地“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毋内诸侯”,其目的就是“欲王关中”。但当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顿时惊出一身臭汗,连连惊呼“为之奈何”,显得六神无主,惶惶不安。然而,刘毕竟是一代枭雄,在生死关头,他很快头脑冷静下来,赶紧向张良请教,并将自己的错误一股脑儿推到别人头上,说是“鲰生说我……”,接着,他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对项伯竭尽拉拢逢迎之能事:并一再向项表白:“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臣之不敢倍德也”。在这里,刘邦的善于机变,狡诈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这样,刘邦凭几句话便轻而易举地将那个晕头转向的项伯“俘虏”过来为己用,在项羽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到了鸿门,一再声称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兄弟,并非敌人:又说“不自意能入关破秦”来表明己力量不如项羽,此乃意料之外的事,以满足项羽“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接着,又装扮得诚惶诚恐的样子说自己好不容易“得复见将军于此”,大有久别的孩子见到爹娘似的既亲切又哀戚之感,刘邦的故意做作,心地狡诈溢于言表。在这里,刘邦既称臣谢罪、卑躬屈膝,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取得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他就得以躲过了杀身之祸。文中刘邦的能伸能屈,工于心计,巧舌如簧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直率鲁莽,不善于用人。文章一开始,当他听到曹无伤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便怒火中烧,咬牙切齿:“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大有猛虎下山之势,一介赳赳武夫的形象呼之欲出;可是,当听到已为刘营“奸细”的项伯为刘邦评功摆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要求项羽“善遇”刘邦后,项羽便马上改变主意,连声答应“诺”。等到刘邦后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着力恭维了他一阵后,他洋洋得意,飘飘然,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轻率地将情报来源全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并因此而内疚:“不然,籍何以至此”,那种轻信、直率、容易上当受骗的性格显露无遗。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时,项羽不仅不提高警惕,反面猩猩相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慨,称樊哙为“壮士”,赐酒赐肉,谁知樊哙对此并不买账,反面依照刘邦的口吻有板有眼地训斥了他一番,此时,身为“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他不但不暴跳如雷,反面确认自己“无情无义”而深感内疚,顿觉在樊哙面前也渺小起来,连呼樊哙“坐”。在此,项羽沽名钓誉的性格也表现异常彻底。至此,他的思想上完成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脱逃后,他也毫不在意,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沛公安在”便心安理得地去把玩刘邦献给他的玉璧。项羽的寡谋轻敌的性格又清楚地暴露在读者面前了。

本文除了刘、项两人外,其他人重要人物如张良、范增、樊哙、项伯等,虽然说话不多,但无不通过语言达到了传神的目的,勾画了各自的形象,揭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反复诵读本文,确实受益匪浅。

《史记》作为正史的第一“史”,是值得一读的。司马迁作为我国古代的语言大师,他的文章使人百读不厌,他驾驭语言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他对语言达到传神的目的,将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高中语文鸿门宴笔记范文6

“鸿门释刘”,如果单从结果上看,似乎确为项羽失策,但哪能一概以最终的成败论英雄。鸿门宴上,项羽究竟为何不杀刘邦?本文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鸿门宴》上的项羽心理活动作一番探析。

一、 守义的谦谦君子

中国人讲究一个“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望族项氏,秉承了上层贵族文化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光明磊落等品质。鸿门宴中,项伯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诺之。项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说得项羽没了底气,没有了攻打刘邦的理由,所谓杀之无名。既然项羽已同意了项伯的意见,就不能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讨伐刘邦,因此,他更不会以小人行径,在宴会之上置刘邦于死地了。如果对一个已经来谢罪的人还要杀害,就是杀之不勇,胜之不武了,项羽信义卓著,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贵族英雄。即使今天,坚信守义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秉承的最宝贵的精神传统。

刘邦自项梁起事,便紧随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虽然没打过几次胜仗,但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刘邦在灭秦战争中是有功劳的,况且,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刘邦先入了咸阳。如今项羽设鸿门宴,刘邦前来谢罪,俯首称臣,若再杀之则有违良心,这是诚信守义的项羽心理上所不能承受的。

再者,此前项羽曾答应季父项伯不杀刘邦,君子一言九鼎,再杀刘邦,不仅失信,也失和于叔父。鸿门宴上,樊哙以“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为由责备项羽时,很多读者疑惑为何出现“项王未有以应”的尴尬局面。其实,原因之一即是“义”在起作用。

因此,作为贵族后代的项羽,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真刀真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小人伎俩。因此,对于范增的多次暗示,他才“默然不应”,故作不闻不知,并宽容了樊哙的不敬,甚至产生了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感,这其实都是“义”字在起作用。

二、 高度自信的心理

刘邦进入咸阳,他下一步会作何打算呢?《史记·项羽本纪》载: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沛公欲王关中”,此事应该属实。从沛公的言行中,我们也可窥得一二,“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见王也’。故听之。”而范增据当时情势,因势利导,激励项羽,并得到一个假想的结论:“此其志不在小”“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这是范增审时度势的结论,这是他高常人一等之处。

刚刚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取得辉煌战果的项羽,怎能忍受刘邦的嚣张气焰,因此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此时本不该吃饭,秦汉时期的人一天只吃两餐,项羽却一大清早要将士吃饭,项羽要将士吃饱喝足,目的是早点攻破刘邦的军队,把刘邦消灭。

但是,后来项羽却改变主意不杀刘邦,是因为他对自身勇气和实力有充分的自信。“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史记·项羽本纪》)。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鸿门宴发生时,项羽不仅挟钜鹿胜利之威势,而且兵力要胜刘邦数倍。(“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由此看来,鸿门宴上项羽的确没有必要采用暗杀的手段来消灭刘邦。即便后来,如果他在其他方面政策正确,那么他完全有能力控制全局,清除刘邦。他的自信心理是有雄厚实力做基础的,并非妄自尊大。难怪项羽死前还三番五次地叹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至死,项羽还觉得他有实力,较之于刘邦,他强大得多,他的失败是上天的意旨:“天之亡我。”

因此,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项羽本身的贵族情结,加上项伯的撺掇、刘邦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妄自尊大,而是他深思熟虑的选择。

三、 仁而爱人的君子心理

一般人认为,项羽性格残暴,动辄杀人。但项羽杀人也有他的原则:他杀的都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和冒犯他尊严的人。

时谚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秦世仇,尤其项羽,祖父项燕即为秦所杀。号称卿子冠军的宋义奉命救赵,却徘徊观望四十余日,使抗秦事业岌岌可危,项羽果断杀宋义,排除进军障碍;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史记·项羽本纪》),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但是,项羽还有至情至性的另一面。范增对项庄所言“项王为人不忍”(《鸿门宴》),即使韩信也曾对刘邦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作为一名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武将,项羽本是性情中人,他不是政客,不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高祖本纪》)项羽仁而爱人,敢爱敢恨,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流传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楚汉相持未诀,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这想法虽幼稚,但爱民之心天地可鉴。

也许,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在项羽看来,至少在当时刘邦还算不上是他的对手,如果随意杀了有功的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瓦解。

四、 “勇武”的角度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对于刘邦的到来,项羽定然高兴。最重要的是,刘邦没有让项羽在将士面前食言。项羽也是懂得兵法的,而且不少。不然,也不会“破釜沉舟”,《史记》也载“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本纪》)

古人所谓:“武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孙子兵法·谋攻篇》也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是我项羽不想打刘邦啊,而是因为刘邦他已经认罪,亲自上门向我项羽请罪来了,我怎能再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我何乐而不受?这可是战争的最高艺术啊!因此,对刘邦的请罪,他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脱口而出,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其次,鸿门宴上,刘邦主动臣服:乖乖让出关中之地以及秦国所有财宝,使得项羽及其他诸侯实现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愿望。刘邦已经至军营请罪,使项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所有胜利果实。如继续动武,不但毫无必要,而且不得人心。鸿门宴的结局以及以后分封都按项羽意志进行,一切完全掌控在项羽手中。鸿门宴上刘邦一无破坏他的大计之行,二无忤逆他的意志之言,刘邦是那么样“诚惶诚恐”地谢罪,那么样“诚心诚意”地解释,项羽有什么理由置他于死地?又怎能下得了手呢?再说刘邦已经把自己包装成道德的完人,亲切的战友,一切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再杀掉刘邦, 势必失去众多诸侯的信任,影响自己的威望,也没法向怀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