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例6篇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1

王福丽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大众文化的扩张,在电视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口述史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的新的节目形态,那就是历史口述电视作品。这种节目形态综合而灵活地采用多种叙事元素和呈现方式甚至是“扮演”的方式来“重现”历史,从而满足大众获取知识、愉悦感观的目的。

本文选取《档案》作为研究个案,希望通过对2013年1月2日至2013年5月31日共83期的样本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节目本身的叙事元素和叙事特征.并理解这种电视节目形态与传统的口述史节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历史口述电视作品的叙事元素

口述史是指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目前电视媒介对传统口述史的使用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少量口述史作为文本材料插入相应的电视节目中,但是没有出镜主持人的历史讲述,如一般的电视纪录片中对口述史的少量使用:第二种是大量使用口述史作为文本素材,也没有固定的出境主持人的历史讲述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点燃理想的日子——<东方时空>传奇》、崔永元《我的抗战》。在这类电视节目中,口述史是构成整个节目的主要文本素材:第三种是使用口述史作为部分或主要文本素材,有固定主持人的历史讲述类节目,如北京卫视《档案》。

这三种电视节目都使用到了传统口述史的记录功能。所不同的是,第一和第二种电视节目对传统口述史的使用数量有很大的差别,而第三种形式与前两种最大的区别则是有固定的主持人参与节目之中,成为历史叙述的重要引导。

北京卫视《档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且收视率较高。作为一档大型的精品演播室节目,从2009年2月开始播出到2013年年初,已经经历了三次改版升级.目前其叙事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一定知名度的主持人。

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主持人是最重要的叙事元素之一,主持人对历史的叙述是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与传统口述史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主持人主要由专业的主持人、知名度较高的学者或者具有演艺背景的影视明星来担当。 《档案》从开播到现在先后用过石凉、赵立新、谭江海、侯璎珏等多位主持人,这些主持人几乎都有演员背景,而且在《档案》中的模式化表现和话语设置具有浓烈的表演性质。

2.拥有多种道具和布景的演播厅。

在硬件上,《档案》拥有1500平米的摄影棚,包括拥有30平米LED的大屏幕区、幻灯区、档案区、录音区、沙盘区、16毫米放映机放映区、景片区和中央演示区。

其中,三维模型的使用非常的普遍。一般是在表示战事地图、革命发展路线、清朝宫廷格局等方面使用,通过立体的道路、房屋展示,配以箭头指引和火团、小红旗等标志物的注明,能更清晰的展示事件的发展脉络。而根据节目所叙述事件来对演播厅布景是《档案》的另一大特色。如在《中国收复南海诸岛》中,布景了主持人在船舱内感受风暴,船舱外电闪雷鸣的情景等,竭力构建一种现场感。

3.画外音和丰富的叙事资料

画外音的作用有些是对叙事的同方向补充,另一些则是对事实进行反方向的补充和质疑。在《档案》中,画外音一般出现在节目开头、结尾和中间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的部分。

《档案》中的影像资源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纪实性的影像资料,另一种是以“虚构”为特质的影像资料。

而声音资料主要包括配乐、采访的音频等。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中采访的音频和视频,主要凸显了传统口述史在节目中的大量使用。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个人回忆与栏目所使用的文字、实物以及其他资料形成水平互文,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而且给受众提供更多细节性的感受,在增加节目可信度的同时,也更有人情味。

4.文字资料。

主要是历史文字资料和对具体节目的提示性信息(如具体节目名称、栏目赞助单位等):一般采用博物馆的文物资料,特别突出文字资料中的细节内容,比如修改等。

二、历史口述电视作品的叙事特点

1.注重叙事文本的互文性。

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文本是无数文本和声音不断介入的结果。也就是说,“互文可以通过参照与原文本相关的其他文本的理解,而为原文本创造出新层次的意义和联想。”在电视文本中,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第三个层次上的文本。初级文本是电视图像本身,即屏幕的信号模式以及在任意时间内的电波模式:次级文本则是对初级文本的宣传或解读。第三级文本是受众生产的文本,即受众对电视内容的解读。

费斯克认为,电视的互文性分为两个维度,即水平和垂直。水平的互文性是指初级文本之间沿类型、角色或内容的水平轴产生的关系。而垂直的互文性则是指初级文本、次级文本或第三级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档案》中,电视上出现的影像、声音、文字作为初级文本,三种叙事要素之间形成水平的互文关系:次级文本就是主持人对影像资料的阐述和讲解,对初级文本起到补充或说明的作用。而受众对栏目本身的理解和认知,则构成第三级文本。初级、次级和第三级文本之间形成交叉的垂直互文关系。如主持人的解读与栏目影像呈现之间会呈现垂直互文:主持人的讲解与受众的理解形成垂直互文:受众的理解与影像的制作和呈现同样形成垂直互文。正是因为这三级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使得整个《档案》栏目能给受众提供“快感”。

2.注重悬念设置和故事化。

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悬念和故事化是最重要的两种叙事方式。故事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快感,惊奇和悬念是两个重要原因。

《档案》作为一档较为成熟的揭秘类节目,有自身的叙事结构。一般表现为:节目开始为播放历史影像资料,配以主持人和画外音的声音解说,不断设置悬念。主持人出场,介绍本集节目内容。设置悬念,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配以历史文字资料、相关文物展示等,展示节目主要内容,然后是节目结尾。

根据叙事要求,《档案》在每集节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位置都有悬念设置,大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对悬念的使用上,《档案》同时使用结构性悬念和兴奋性悬念两种方式。不同侧面的小悬念与总体悬念息息相联,对主题进行层层剥茧式的展现,不仅使节目内涵得以丰富和加深,也能增强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紧迫感。

3.真实与虚构的有机结合。

《档案》中纪实与虚构影像资料的配合使用、各种文献资料与演播厅“虚构”的历史现场间的配合不仅没有损伤节目本身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反而使这一追求过程本身冲满了创造的乐趣,激发了受众无限的想象力,最终带给人一种更为真实的感觉。

4.表演化。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2

一、对历史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效用,我个人认为,历史教育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有重要的作用,犹如名言:“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我所在的学校,前几年由于师资不够,根本就没有开设历史课,直到最近几年,师资略显充足,才开设历史课,但是很多教历史的都不是专业出生,师资配置不合理,初中历史课随便找一个老师就可以胜任,这部分老师自己对历史都不是很了解,对历史课的深刻内涵、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历史学科的特点等一无所知,据我所观察,他们主要是对历史线索进行讲解,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如爱国、民族团结、尊敬他人等等基本不会涉及。这显然就淡化了历史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对社会长远的发展不是一件好事。

二、历史教学资源严重不够。由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对历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在农牧地区,历史教学中只有教科书,有的学校会给历史教师配历史教师用书,极少学校可能会给老师和学生配齐历史填充图册,历史挂图、地方志、博物馆开放、图书室等等,在农牧地区简直就是一片空白。这就导致农牧地区农牧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展开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小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的分值较低,所以大多数学生和一些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七、八年级历史教学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此看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实际上,一则现在基层的历史教师在数量上仍很缺乏,二则从业务能力上,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改行”的教师,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级,大部分历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是语、数、外等科多了的教师或过几年要退休的教师被领导“照顾式”的安排教历史的。试想这样怎能真正教好学生呢?尤其历史这一学科,如果一开始学的历史观点不正确,以后再要改变就很难。依我个人观点,学了一些错误的历史观点还不如不学。而到了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起来必然感到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这就给九年级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难度与更高的要求。所以九年级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可见,要想搞好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把历史课程改革顺利地推行下去,必须提升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加大初中历史教学的力度,这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解决问题的几点想法: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可见历史的重要性。

“态度决定一切!”谦逊的态度变化来源于对其本质和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在办公室里,同行们坐在一起,时常为学科的实际价值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人认为学习地理,便于出行,便于认知天下。可就没几个人会认同历史的价值,更有甚者认为:历史课无非就是故事课而已。老师放放录像,学生看看电视,也就打发课堂四十五分钟了,不用老师,学生也会无师自通的。所以,历史课人人都可上,也就难怪一门主科随便搭一两个班的历史的课务分工不足为奇了,尤其是我们的老同志,教教初一初二历史,也算是领导对他们的照顾了。即使同是所谓的“小学科”的政治、地理、生物同历史放在一起,我们不少人呢也会争着上历史,不一定是对历史的热情,可能是冲着历史课的“方便”。也许这正是历史的悲哀了。

学历史不是简单的了解历史故事,学历史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历史,增长历史见识,不用犯历史性的错误。犯一个数学错误,我们可以从来,犯一个历史错误,世间是不等人的,就没有从头再来的寄回了。可以说一个历史学家不一定是个政治家,但一个政治家必须是个历史学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比如说解放战争后期,为什么会拒绝国共“划江而治”这一苏联的建议,的请求呢?也就是要吸取西楚霸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历史教训。“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二、专职教师的配备。

在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大赛报名表少,区区历史只有十几个人,平均两所学校才有一人报名。细一分析,竟还有不少兼职老师。这样的师资配备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专职方能做到专心。“品质源于专业,教育成就未来”。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品质。

三、考试模式的改变。

就本人自以为中考还是以闭卷考试为好。我也并不主张加重学生负担,更主张的是全面发展。我们也不用担心学生负担,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置之死地而后生。中考可以简单一点,也不能以开卷形式助长学生“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我觉得还是以考查史实为主适当提高到理论层次更适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点。初中阶段以打基础为主,拔高、拓展、升华更适合高中生。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3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语言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动人故事,感人肺腑、慷慨悲壮的人物命运,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课堂本身不同于其他课堂的魅力,通过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比如在学习“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可以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忆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讨论中西方航行探险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历史背景不同,国情不同和动机不同)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哥伦布的探险经过,针对哥伦布探险的动机,西行思想基础及其探险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宣扬国威和去西洋“取宝”,所以不计经济效益,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这与在追求黄金和财富动机驱使之下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掠夺活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二、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自主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的高低是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基础,如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小组内部展示等等。如果学生在这些时间里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必然会白白地浪费时间,降低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注重点拨和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的时间里,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断巡视,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学困生和自律性差的同学,在评价上给以鼓励,在学法上加以指导,使他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到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给这些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以便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只有把这部分学生管理好,才能使全班的同学都能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逐步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亲自讲述莱特兄弟的故事和飞机制造、改进的过程,认识到飞机和汽车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三、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效度,所以在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设计出来的。首先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反对“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但是也要避免步入一味地用提问来代替讲解的教学误区,经常发现有教师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讲”,这是不可取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要适时,否则这种课堂提问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比如有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不该问时也在问,这样会直接导致问题过密,使学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思考、回答。当然提问的时候在问题的难度设计方面也要适度,不宜过深,也不要过浅。历史是文字学科,初中生对课文浅层知识能看懂,所以那种“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什么人”等基础性知识的提问,应尽可能的减少,否则的话,课堂表面看似气氛热烈,其实是既浪费了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也不怎么好。另外过于深奥的提问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起不到提高课堂高效化的作用的,因为初中生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都是很有限的,无法解决深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提问,既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回答正确问题以后的一种成功感,从而达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4

24.《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张羽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全26册。本丛书收录选辑70余种珍贵历史文献,涉及官修典籍、行政管理文献、法规文献以及学者官员的文献典籍等不同类别。其中包括大量方志,如《新疆图志》、《新疆识略》、《西陲总事略》、《西陲要略》、《伊江汇览》、《伊江载集》、《新疆则例说略》、《塔尔巴哈台事宜》、《乌鲁木齐事宜》、《乌鲁木齐政略》、《回疆通志》、《喀什噶尔事宜》等反映清朝治理新疆的文献,以及《西域图志》、《西域舆图风土志》、《西域闻见录》、《新疆回部志》、《新疆纪略》等反映清朝“因俗为治”思想和清代新疆各级军政官员有关新疆风土习俗调查的文献。

25.《民国文献资料丛编・民国边政史料汇编》。马大正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全30册。本丛书收录了民国时期边政方面的史料,主要为:蒙藏院及蒙藏委员会相关史料,包括《蒙藏委员会公报》以及其职员录、王公名录、会议记录、决议案、行政统计、调查报告;方志如《蒙藏新志》、《宁夏纪要》、《新疆纪略》;重要期刊如《边政公论》、《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等;学者的有关边事、边政、边疆地理人文的相关著述以及调查报告;涉及到边疆各省份,每部按省份分类。

26.《民国文献资料丛编・民国边政史料续编》。马大正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全30册。本丛书为《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的续集,主要内容为:部分《汇编》未及收录的蒙藏委员会史料;重要期刊如《康导月刊》、《边疆通讯》等;重要的政府文件,如《建设委员会开发计划汇编》中的西北、西南专号;学者的相关著述。另包括边疆垦务、教育、社会调查、经济、游记、风俗方面的史料,具有方志的性质。体例如前书,每部按省份分类。

27.《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抄稿本方志丛刊》。李德龙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全5册。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馆藏22万余册的线装古籍中,方志占很大比例,有3200种之多。其中,尤以边疆民族地区的方志最多,版本最为珍贵,文献价值最高。本丛书从中央民大图书馆馆藏古籍方志中选收7种――《新疆四道志》、《志考》、《归化城厅志稿》、《云龙州志稿》、《定远县志》之一、《定远县志》之二、《防城县小志》。涉及了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五个省(自治区)的多个民族地区,全部为1911以前的手写本,既有抄本又有稿本,有的还是国内外仅存的孤本,版本、文献价值极高。

28.《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边务资料文献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62册。近现代中国边疆界务是一个较少被人关注的问题,之所以被忽略,大致有三个原因:第一,边界研究有禁忌。第二,多元因素使边界形成复杂化,研究难度大。第三,资料的分散制约着研究的深化。尽管有国家利益差异背景,但排除政治因素,比较客观看待中国与周边邻国历史关系,让公众了解边界形成过程,理解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关系,已成为学者追求的目标。此前,除了若干较陈旧而且带倾向性的内部资料辑录外,有关中国与各个邻国的边界专题资料没有进行过系统整理。本丛书包括《中国边疆概述》、《东北及北疆边务》、《西北边务》、《西南边务》4个专题,收录资料以近现代边界形成时间、空间为范围,举凡相关官方文件、档案、方志、边事汇编、奏议、外交会谈节略、勘界电函、当事人文集日记、有关调查、报刊专论、研究报告等,尽在收录,内容按类大致可分为中俄界务、英印与中国界务、中尼界务、中缅界务、中越界务、中朝界务、中蒙界务等,有助于学者展开充分的研究,得出较客观的结论。其中,所涉方志,《东北及北疆边务》收入《辽东志》、《宁古塔志》、《乌里雅苏台志略》等20余部,《西北边务》收入《俄罗斯国志略》、《新疆山脉图志》、《西 交涉志要》等10余部志,《西南边务》收入《南夷书》、《安南图志》等多部。

29.《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海疆文献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61册。中国海疆由沿海地区(包括岛礁)及近海经济区构成。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素称发达。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历代王朝中国对海洋的利用很不充分,有时为了防范外敌或内乱,曾长期实行禁海政策,这不仅影响了对外开放,而且严重限制国家对外贸易。不过,沿海地区民间自发的海洋资源开发历史上世代不绝,这已经成为今天我国主张近海权益的有利依据。钩稽、整理中国先民利用、开发海洋的实践活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应该是学者们回应社会需求义不容辞的义务。本丛书涉及中国近海总体形势、岛屿及重要沿海港口地区、古代先民海上交通、航海针路及海道经验、明代抗倭战事、清代海防及水师海军建设、琉球与中国关系、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等专题内容。文献中的地图资料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收入《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元海运志》、《库页岛志略》、《南海志》、《台湾地舆图说》、《澎湖群岛志稿》等珍稀方志,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0.《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行政建制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61册。边疆与内地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变迁。从历史上看,无论是荒土开发,还是征服、移民,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都需要通过行政建制方式予以体现并巩固。与军事镇戍相比,行政设置更容易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也是边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因此,考察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变化,可以使研究者了解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本丛书分《综合》、《东北及北方》、《西北及西南》3个专辑,从众多的沿革地理文献中辑录出较为完整的边疆行政建制资料,包括金代王寂《辽东东行部志》、清代张丁阳《拉卜楞寺设治记》和姚柬之《连山绥厅志》等多种稀见方志,研究者可以纵向考察局部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段发生的沿革变化,横向将各边疆区放在同一时代加以比较,从中探索出规律性结论。

31.《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史地文献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214册。全书分为《东北边疆》、《北部边疆》、《西北边疆》、《西南边疆》4个专辑。

《东北边疆》专辑。有关东北的史地文献,尽管前人已经做了大量辑录工作,如金毓绂的《辽海丛书》,但与存世的文献相比,实在太少。从古人与今人著录书目可知,东北边疆史地各类文献还有很多。此外,考虑到这些文献分布广泛,其中大部分隐身于各类丛书,搜集不易,系统搜集尤难。本专辑将相关文献分期彻底梳爬,系统编排,大量增加近现代以来的行纪、调查报告等各类文献,包括金代王寂《鸭江行部志》、明代李绍祥《龙江船厂志》和董越《朝鲜杂志》等珍贵方志,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

《北部边疆》专辑。北部边疆通常指历史上的长城以北地区,也就是蒙古高原及其南缘。该地区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属于游牧民族居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行,历史上文献传世不多,史地资料比较零散,需要勾稽整理。近现代以来,随着封禁政策的废除,开垦土地,调查物产,人员往来频繁,记录渐多;又因列强蚕食侵扰,有关北疆筹边调查等不断增多。本专辑以清代以来资料为主,不拘体裁,举凡相关官方文件、档案史料、边事汇编、奏议、当事人文集日记、有关调查、报刊专论、研究报告等,尽在收录。包括《蒙古山脉志》、《喀尔喀风土记》、《绥远志略》等方志文献。大致分若干专题,如垦务、移民实边、外蒙古独立、沿革地理、综合调查、旅行见闻等,学者可以从中掘取研究素材。

《西北边疆》专辑。西北边疆,主要指新疆、甘肃、青海地区。甘肃、青海现在属于内地,但在很长历史时期曾是边疆,本丛书收录范围也将其包括在内。西北边疆史地文献前人也做过辑录,近年来较有影响的《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是迄今为止西北地方文献汇集最多的丛书,但由于着眼点不同,许多史地文献并未收录,特别是零散在各个丛书、文集等处的史地文献,仍大有发掘整理的余地。此外,介于蒙古、之间的“两不收”情况,也使一批西北史地文献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置。因此,本专辑扩大搜集范围,补充前人遗漏,深入开掘各类体裁文献,诸如书信、电文、调查报告、档案以及《西域番国志》、《新疆要略》、《乌鲁木齐事宜》等方志文献,为学者提供丰富的基本资料。

《西南边疆》专辑。西南边疆指、云南、广西三省区。上述三个地区历史上民族分布不同,与中原王朝关系也不尽一致,因此形成各有特色的地方史地文献。对三省区的地方文献,近年来有人已经做过若干整理,如《云南史料丛刊》、《清代史料丛刊》等,均汇集许多地方文献,为学者利用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收录标准不同,或受制于某些条件,这些史料汇编并不能囊括存世的史地文献,何况除了传统史书外,档案、文集、书信、报告等材料越来越为研究者重视,有鉴于此,本专辑着眼于学者们关心的近代以来边疆地区社会变迁,着力搜集历代三省区相关资料,按专题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基本资料,其中包括明代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和王士性《黔志》、清代和琳《卫藏通志》〔嘉庆〕和曹树翅《滇南杂志》等珍稀方志资料。

32.《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方志文献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67册。在现存8000多种方志中,属于边疆地区的方志较少,许多边境地区地方文献基本空白。这主要由于边疆开发进程较缓,文化传播与交流接纳的过程较短。因此,现存为数不多的边疆方志文献传载着非常重要的地方历史信息,许多为正史所不及,应该是有待研究人员深入发掘的丰富矿藏。另外,许多文献尽管体例上不符合严谨的方志,但事实上记载了方志的信息,在边疆方志、尤其是边境地区方志不足或空白的情况下,放宽收录标准,扩收地方文献,不失为丰富地区历史信息的渠道。迄今为止,尽管边疆省区分别做过一些整理刊布工作,但以整体边疆地区为对象的方志文献出版尚未进行。本丛书搜罗边疆省区范围内各个时期形成的方志文献,尤其侧重地市级以下方志文献,使研究者尽可能直接了解边境地区的社会历史情况。同时考虑到中国历史上边疆的变迁,今日内地有些地区也曾经是历史上的边疆地区,如青海、贵州等地,因此这些地区的方志文献也在兼收之列。全书将边疆大致分为东北、北部、西北、西南四大区域,设置《东北及北部边疆》、《西北边疆》、《西南边疆》3个专辑,收录方志80部。

33.《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民族旧刊辑录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41册。近代以来,受到内地维新运动及现代化影响,边疆地区打破封闭状态,开始陆续创办期刊报纸。这些期刊报纸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当地政府及文化人士创办,另一类由中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创办。由于都是面向当地读者,内容以本地新闻、论说、历史研究、民族调查等为主。经年累月,这些旧期刊承载的信息对研究者来讲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资料;又由于这些旧期刊发行量较少,传承保存有一定困难,现在仅分别收藏在各个单位,所以学者要系统搜集利用比较困难。本丛书分《边疆综合旧刊》和《西北及西南》2个专辑,系统发掘传世的边疆民族地区旧期刊,使之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34.《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民族资料初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41册。中国边疆因历史上多有变迁,居于边疆地区的民族也随之发生多次变迁。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布于边疆的世居少数民族约有30余个,其中大部分跨境分布。边疆民族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疆地区历史演进轨迹,对于我们今天开发边疆,构建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丛书对这30余个边疆世居民族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辑录,同时兼顾历史上居住在边疆地区的民族资料。除了正史外,扩大搜集范围,旁及别史、文集、旅行调查、战事报告等,亦包括宋代赵汝适《诸蕃志》、元代周致中《异域志》、明代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和郭造卿《卢龙塞略》等多种方志资料。因整理较为完整,便于学者调阅使用。

35.《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续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编委会编,线装书局2012年陆续出版。《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初编》出版后,受到相关专业读者的高度关注。续编是在初编基础上的扩充,体例一仍其旧,与初编保持了系统一致。在基础重点文献与珍稀文献并重的前提下,根据学者研究分工特点,以不同边疆区域文献资料为搜集范围,形成若干专题资料,即边疆民族研究资料、边疆行政建制资料、边疆界务资料、边疆民族地区期刊资料、边疆方志资料、东北及北部边疆史地文献、西北边疆史地文献、西南边疆史地文献、海疆史地文献资料。与初编交叉并互相补充,既有地方专题特点,又成整体边疆研究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已出版《中国海疆文献续编》和《中国边疆方志文献续编》。

六、台湾类丛书

备受关注,有关史志丛书也是海峡两岸出版的热点。台湾方面推出了总集式的《台湾文献丛刊》,大陆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推出系列丛书,所收资料日益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台湾文献丛刊》并非影印,而是点校,但因其地位重要,且大陆推出的补充配套丛书《台湾文献汇刊》采用影印的形式,为使资料完整,在此一并介绍。

1.《台湾文献丛刊》。周宪文、杨亮功、吴幅员主编。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至1972年出版,全596册;(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重辑出版,全190册;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据大通本影印出版,全190册。本丛书为台湾1949年以来最大的文献出版工程,由资深研究专家历时15年时间编纂而成,汇集自宋、元、明、清以来有关台湾的各种文献史料,包括方志、明郑史料、清代档案、私家著述、诗文专辑等,及荷兰、美国、英国、日本有关的台湾档案。最早的文献为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赵汝适撰的《诸蕃志》;之后辑入明代著述53种,清代著述229种,民国著述26种,总计收录古籍309种,每一文献皆经学者精校整理、分段标点,以铅字排印。本丛书先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陆续出版。1985至1987年,大通书局重新编辑,按文献类别分为9辑出版,其中第一、二辑为台湾历代方志。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北京鸿博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台湾大通书局取得版权,会同人民日报出版社,按大通本影印放大出版,更名为《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2.《台湾丛书・台湾方志汇编》。方豪主编,台湾“国防研究院”与中华学术院台湾研究所、地方自治研究所1968年10月合作编印,为《台湾丛书》第一辑,以清代为限,收通志、府志、厅志、县志及采访册,共计26种。

3.《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全3册。上册为清康熙时期蒋毓英修《台湾府志》和高拱乾等修《台湾府志》,中、下册为乾隆时期范咸等修《重修台湾府志》。“蒋志”为上海图书馆藏孤本、“范志”以北京图书馆柏林寺分馆藏本为底本、“高志”以福建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本补充。

4.《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台湾史料汇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版,全14册。本丛书收录了有关台湾的历史文献近10种,为研究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学资料。其中包括:《重修台湾府志》〔乾隆〕、《续修台湾府志》〔乾隆〕、《台湾县志》〔康熙〕、《台湾县志》〔乾隆〕、《台湾小志》、《台湾外纪》、《台海见闻录》、《台海采风图考》等。从中可以了解到台湾的建置沿革、官吏任免、兵防保甲、地方科举、山川地貌、风俗物产等各方面的情况,可谓一部解读台湾的百科全书。此外,本丛书还收录了部分民国时期出版的有关台湾方面的资料《台湾概览》、《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台湾省经济调查初稿》、《台湾的农业与渔业》、《台湾的租佃制度》、《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户政概要》等,为更多的了解台湾的历史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5.《台湾文献汇刊》。陈支平主编,九州出版社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联合出版,全100册。本丛书为《台湾文献丛刊》的姐妹篇,收大陆图书馆、档案馆和民间保存的有关台湾的古籍、档案资料、族谱、民间文件和契约600余种,涵盖明清及民国初期的私人著述及方志,包括大量孤本、稿本甚至珍本。凡《台湾文献丛刊》已经收入的文献,除了少量有明显差异的原稿本、传钞本之外,不再编入。本丛书采取以影印为主的出版形式,保存较好的古籍文献以影印出版,部分稿本、钞本、缺本及民间文书等无法保证影印质量的文献则由专家整理标点后以繁体字出版。共分7辑,第一辑收录郑氏家族与清初南明相关的文献,第二辑收录康熙的有关文献,第三辑收录闽台民间关系族谱,第四辑收录台湾相关诗文,第五辑收录台湾舆地资料,第六辑收录台湾事件史料,第七辑收录林尔嘉家族及民间文书资料。

七、藏学类丛书

藏学,是研究中国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又称学。藏学是一门国际学科,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的情况在历代汉文文献中多有记述,这些文献包括很多方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藏学研究者陆续整理出版藏学汉文文献,推出一系列影印丛书,关于和其他省份藏区的方志多被收入,丰富了藏学研究的资料。

1.《学汉文文献汇刻》。社会科学院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辑,原为线装本,1987年编印,后据线装本缩印,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至1992年出版第一、二辑和第三辑部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三辑部分和第四辑。本丛书主要选刊学汉文文献中官修藏事文书以及与和藏族有关的长篇巨著中的善本、孤本和手稿,包括《卫藏通志》、《图说》、《纪要》等方志文献。

2.《学文献丛书别辑》。社会科学院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辑,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至1993年分辑出版,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全套,分精装本和线装本,线装本21函、116册。本丛书为《学汉文文献汇刻》的姐妹篇,主要收录私家著述,分藏情、筹藏、宗教、译语等篇,收入相关文献史料70种,其中不少为稿本、抄本、孤本、珍本、善本,包括《纪述》、《藏纪概》、《记》、《后记》等方志。

3.《中国藏学史料丛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辑,多杰才旦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87年开始出版,线装。本丛书为多卷本藏学汉文资料汇编,或精选善本标点,或据原件影印,或校注稿本成书,或辑录散见史料为一编,收录有《边藏风土记》等志书。

4.《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中国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文献汇编》。张羽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全54册。本丛书是首次公开出版的中国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和涉藏志乘汇编。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参考,收入各厅州县、甘肃、青海、川边和云南的藏区方志以及清代、民国期间史乘和稗史中有关藏区的方志资料和史地专著200余种,凡民国以前中国和其他藏区的各种汉文方志和专著文献基本网罗无遗。其中,不少是稀见的善本、珍本和稿本。如:明代《西宁卫志》、《宁夏志》、《西天馆译语》、《西番译语》,顺治初年的《甘肃通志》,乾隆初年的《丽江府志》等,都是传世很少的珍本。《河州志》〔嘉靖〕、《玉树县志稿》、《中甸县志稿》〔民国〕等10余种稿本是首次出版。有关的考证文章均附于原书之后。及甘青川滇涉藏地区的方志印数甚少,散失颇多,本丛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民国藏事史料汇编》。张羽新、张双志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全36册。本丛书收入民国涉藏史料文献120余种,包括有关藏事的政府公文秘档、专家论著、社会调查、报刊资料等,民国期间有关藏史文献基本囊括其中,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机构、职官、民族宗教、文化教育、涉外事宜、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其中,《纪要》、《藏事纪要》、《蒙藏状况》等著作具有方志性质。所有收录的文献,全部经过专家的鉴定、考订,精心编排,大大地提高了其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初中;历史;事件;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是历史学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更是贯穿了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始终。初中历史是学生初步正式接触历史学科的开始,课本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其中不乏些许重难点。其中的历史重大事件则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初中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如同一个框架,撑起了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而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大都根据历史重大事件的框架往上增添血肉,构成了整个初中历史的学科体系。所以,可以这么说,初中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是学好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重中之重。也只有抓住了这一重点,才能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难总结出初中历史的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一、运用时间轴记忆法,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所谓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为历代史实。无论中国历史,外国历史,都是在人类发展历程上演变过来的。所以,自然就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也就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时间轴记忆法。此方法适合学生课下自己学习或者复习时使用。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的重大事件时,首先把要所学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按照发展演变的进程来记忆,自然就轻松许多。更深一步,观察这些重大事件的其中内外的经济,政治,人文的联系,从而梳理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结构。例如:“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从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这百年间依次把,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战胜利这些大事列举出来。把这一百年间发生的大事按照时间轴方法排列出来构成框架,再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找出其中的经济政治联系填充进去。只需牢记这个时间轴框架,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便牢记于心。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用时间轴的办法整理出框架结构。各个框架之间的联系,构成了整个初中历史的内容。由时间轴记忆法牢记历史重大事件,进一步又能依据重大事件中的联系到课本中来。从而达到牢记历史重大事件,学习初中历史的目的。

二、运用纵向对比记忆法,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有比较,才有区别,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找出异同,才能不会混淆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初中课本中中外古今的历史,对初入历史学科的学生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其中各个地域的发展历程总是免不了的相似。只有把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拿出来做出比较才能更明了地看出区别,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犯错误。例如:学生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就可以把相关内容用列表的方式让学生记忆。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列举出其中要点:原因,开始时间,标志,文献,结果,相同点和不同点。纵向对比,从而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出这三次革命的异同,达到区分背诵的目的。此方法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和学习中使用。教师在课堂上列举出对比事件的要点,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要点答案,对比事件异同,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达到的效果才会最好。在学生掌握此学习重大事件的方法后,对初中历史的把握程度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提高。

三、运用内容梳理法,使学生学习条理更清晰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在课本中总是不厌其烦的详细。在对重大事件的学习中此方法适合教师更深一层次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把重大事件内容梳理整合,融会贯通,压缩记忆单位,以便更适合学生记忆,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门学科的真谛。课本在对重大事件解释总是十分详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事件内容后,要及时梳理出要点,以便于学生的记诵。在学生学习能力稍有提高后,此工作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一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例如:八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辛亥革命》中,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及,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性质和作用。1911年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结局。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完以后,需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出辛亥革命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帮助学生整理出课下自我学习历史重大事件时的记忆内容。此方法是学生学习初中历史重大事件最难也是最有效,最能升华的方法,需要反复学习掌握才能真正地达到对历史中重大事件内容的梳理。运用这几种方法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中更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历史这门学科。这三种学习方法对整个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这一方面的学习至关重要,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三种方法结合使用,联系整合初中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才能彻底掌握初中历史中重大事件这一重难点。学会了这三种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梁永恩.关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研究[J].学周刊.2014(02)

[2]李绍庆.当前西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之我见[J].甘肃科技.2014(03)

[3]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4]黄燕.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2)

[5]李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历史 初中生 学习 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6-02

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不能不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得不沉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误区。时下历史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区一:片面的历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是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误区二:曲解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因此,合理处理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失真”的轨道,和历史意义的随机畸变。误区三:教学方法的“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和采取相对系统。误区四:无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的同时,动态感好,信息量大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这不是任何高科技所能替代的。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教学以弥补教学中的误区。

1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发问意识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我们都是老师先设定疑问,然后由学生回答,但是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文中的已知和未知的东西和学生的不一样,如果老师设定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得去思考了,没有探究心里,从何谈起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将最终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自己产生问题说明自己真正的思考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所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过好识记能力关。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学了一些历史知识,在某些方面有所了解,却往往忽略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及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但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或对知识点记不牢,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2 改变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我觉得历史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是学生幸福童年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应该成为学生一中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兴高采烈的状态,课堂其乐融融的。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把知识注入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生命旅程的一部分。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历史殿堂中快乐的遨游。并且要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新知,不能把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储存器。所以,我们要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强制,不让学生这样,不让学生那样。让学生在一节又一节的不自由的课堂中学习,课堂气氛极为紧张、沉闷和压抑,何谈创新思维。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历史课上,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理论的诞生都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材料为辅,利用大量的材料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场所。在教学活动中,要恰当的设计活动,想方设法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培养发散思维。

3 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什么是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才能形成技能,才能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知识生硬的教授给学生,只是将学生当成一种容器去生硬的填充知识。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育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创新能力。而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要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上的时间还给学生。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要进入一个误区,课上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候蜻蜓点水,落实不到位,这样也是不行的。历史学习一定要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所以对材料的全面了解是学习历史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要在丰富的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4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途径去解决问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才是真正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才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老师的首要任务。例如,代表我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我们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天马行空的回答和想象,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嘲讽学生,而要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予以肯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在学量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创造性。关于课堂的组织和评价的思考考虑我校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将分组按照三级分配,即每组中保证都有各级的学生平均化,而且还要保证人员的分配符合学生本身的特点。这种设计,就是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很好的合作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共同的提高,在这一课堂中,老师真正做到了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再是以前的权威的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也可以根据学生本体的表现来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的考分和成绩来单一的评价学生的好坏,更加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引领,只有多提问才能保证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也能够使课堂更加的有趣,更加的吸引学生。

5 关于课型和学生个性符合的思考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避免传统课型的缺点,采用多种方式,如情境体验、活动探究等课型

这样做,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1)自主学习课:每学期的几节课没有太大难度的,集中起来让学生自主预习、学习,之所以这样还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其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听从老师或父母的教导,而失去了自己创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并不是要把老师架空,而单纯的由着学生,而是要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老师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学生遭遇瓶颈停滞不前,抑或是急于展现自己而迷失方向时,老师可以及时的予以纠正,让学生在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同时不失去合作的意识。(2)习题巩固课:习题巩固课开设在每个新课之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知道,自己完成习题。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平日的认真学习,要让学生上好每个新课,才会在做习题时能够灵活的应用;二是活学活用,加强理解,上课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点,但习题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历史的习题还不是特别灵活,所以需要学生对试题加以甄别,这样就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3)课外读书课:找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开放式学习,让学生找资料、查电脑或是听别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对本科目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这种形式,还可以有助于培养和发现有某方面专长的学生,发挥其个性,增强其自信,也有利于使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的发展。(4)情景创设课:初中学生自身年龄小,喜欢任何有趣的事物,好奇心比较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模仿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有生趣,让被迫的学习变为自觉自主自愿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其对习题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5)活动探究式学习:此方法是今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课型,具有多种好处,如它较之以前传统课型比较灵活,而且具有实践性,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也有利于让学生发挥个性的同时学会同他人的合作,从而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做好准备,通过学生对某时间自主合作的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

总之,在此次尝试中,有许多的有点,但也有些许不足的地方,但有了开始,加上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相信我们的课型体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也使

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下新教材的要求,避免“换汤不换药”的误区,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益于身心的知识,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秀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4(6):26.

[2] 周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30-131.

[3] 金向东.顺应课改,激活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之心得[J].新课程学习:上,2013(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