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例6篇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利与弊;双面性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06-01

1 科学技术的“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它所蕴含的能量是巨大的,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已经成为了人类创造财富和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使人类正步入一个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的繁荣,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变,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电话、网络、电视是地球越来越小,变成了地球村。

这些我们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是我们的祖先想都不敢想象的,而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同时,科学技术不仅仅创造者物质财富,它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它为多种文化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对道德和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社会。

2 科学技术的“弊”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给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些让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危害都是不能够正确应用科学技术和人类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所导致的。

1893年持续50年的日本足尾铜矿“三废”污染,造成大量森林毁坏和农田荒芜,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英国伦敦由于平时耗煤量巨大,导致当时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在短短的四天中,死亡人数较以往增加4 000多人,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

此后一周内,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癌、流感、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有成倍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1945年将其中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释放,它造成了广岛瞬间变成废墟,城市里面71 000人死亡和失踪,68 000人受伤,有60%的地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虽然它造成了二战提前结束,但给广岛人民所带来的痛苦永远无法磨灭。

在这之后为了加强本国的军事实力和遏制其他国家的军事渗透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了原子弹的研发,使得现在人们都站在炸药上面,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虽然以上事例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人类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但是科学技术的弊我们不应该单纯的认为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后果。

1986年4月26日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km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核泄漏,导致前苏联10 000多km2的土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2 000多万人受到了放射性污染的影响。

这次事件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是这是由于技术系统工作中的不可控性造成的,不能说明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恶果。

实际上核电站的安全系数非常高,按照数据分析,平均300多年才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当然也不能排除发生事故的几率,所以这次事件也可以看做是必然中的偶然。

很多技术都要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出现事故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事故最终将怎样发展就属于偶然性的问题。

3 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共存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共存也体现出来:科学技术是人类的经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也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产工具进行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却造成了人类社会的过度消费和环境的压力等等,因此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普遍观点是: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和灾难。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利与弊的矛盾统一体,它的利与弊都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例如医学的进步使新生婴儿的存活率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降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造成了人口的增长和自然环境、资源等的问题。

前者是医学水平的自然结果,而后者则是这种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后果不管怎样始终会导致社会方面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弊的科学技术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去选择科学技术,如果不去这样选择,则使得科学技术排除在社会应用之外,这不符合当代人类满足其利益的需求。因此说科学技术具有双面性。

参考文献

[1]茆诗珍,许俊华.消除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对策探讨.

[2]张景生,王继亮,谢星海.关于科学技术双刃性的思考[J].聊城师院学报,2001(3).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2

李金霞

吉林省东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 东辽 136600

【摘 要】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改变了传统的养猪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生物发酵床养猪能够高效益、低污染、省劳力,但是比较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很多养猪户对发酵床养猪的思维模式存在疑问,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对于其优缺点存在普遍争议,一些地方短期内见到了一些效果,同样在一些地方应用效果不理想。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生物发酵床;养猪;利;弊

1 生物发酵床养猪简介

生物发酵床就是在猪舍垫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形成有利于猪生长发育的微生态系统,直接处理猪的排泄物。猪所排出的粪便和尿液在垫料中迅速被微生物降解,这种方式有利于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免冲猪舍、无臭味、节能增效、健康饲养的目的。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添加剂,通过饲料添加剂中的有益菌、蛋白酶、淀粉酶的作用,促进猪肠道对饲料的吸收,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

2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要求

2.1 菌种

发酵床菌种的选择好坏决定发酵床养猪的成败。菌种的配比、活性及适应性等决定了生物发酵床的效果。

2.2 栏舍建筑

发酵床猪舍可在原猪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或新建,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为自由开闭的敞开式,屋面朝南的中部开有天窗,南北墙底部有通风口,形成空气对流,利于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和温度适宜,并可充分采光,有利于猪舍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3 垫料制作技术

垫料制作应选择通透性和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为主要原料,如锯末、稻壳、秸秆粉等。根据当地情况,正确配比垫料原料,通过预处理,然后堆积发酵,初步完成无害化生物反应过程,做成发酵床垫料。将菌种活化后,与发酵剂一起充分拌匀,发酵5~7d,内部温度达到50~70℃,垫料制作完成。生物发酵养猪可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要用大量的水来冲洗猪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导致猪舍湿度过大,而生物发酵养猪只需提供猪的饮用水。此外,发酵床还可产生的热量,可使猪舍冬季无需耗煤耗电采暖,节约了大量能源[1]

2.4 发酵床的管理

养猪的头数要适量,过多会使发酵床的发酵效果降低,不能迅速降解猪的排泄物。另外,应长期保持垫料通透性,使用机械办法定期深翻垫料,同时垫料的水分调节、菌种补充、垫料补充等也是发酵床管理的重要环节。

3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利与弊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养猪户得到了好处,它采取环保无污染的养殖方法,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节约人力物力,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环境的限制,而且具有一定的成本。以下就是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具体的利与弊:

3.1 利

3.1.1 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进行清扫排放,也不会产生大量冲洗猪圈形成的污水,从而在饲养过程中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的标准,能够减轻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垫料在使用1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及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3.1.2 相对节省人力财力

生物发酵床养猪可增加每人的养猪量,并且猪吃了微生物菌后能帮助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猪的免疫力,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降低了开支。

3.1.3 可节约水和能源

常规养猪需要用大量的水来冲洗猪舍,而生物发酵养猪只需提供猪的饮用水,并且发酵床产生的热量,可使猪舍冬季无需耗煤耗电采暖。[2]

3.1.4 节省饲料

生物发酵养猪的原理就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通过拱食圈地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补充了部分营养,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饲料。

3.2 弊

3.2.1 成本不一定能降低

首先,建设成本较高,猪舍占地面积大,要花一大笔费用来改造现有的猪舍;其次,猪舍需要定期喷洒菌液来维持长时间菌种的生长,而菌液的成本又非常高;再次,猪在猪舍内活动范围大,造成消耗能量较多,饲料转换率下降。另外,垫料在使用1年后,形成的废弃物能否直接用于果树以及农作物,达到变废为宝的良性循环,在各地区由于情况不同,消化这些废弃物的能力也不同。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这些废弃物,还得花巨资远距离运输处理,增加了成本。[3]

3.2.2 受环境的限制

我国南方地区本来气温就很高,发酵散热虽然表层温度并不高,但使猪所处的环境温度上升,造成猪生长缓慢。[4]

3.2.3 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

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如果使用,将抑制和杀灭微生物菌,使得微生物的繁殖能力下降,活性降低。当猪群发生疾病时,养猪人员就面临两难选择,不用药则猪的成活率降低,造成损失。猪场如果发生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时,不使用化学消毒药病毒将长期存在于发酵床养猪的猪舍里,损失将是巨大的。

3.2.4 发酵床原料易引起疾病

发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状物体吸收猪的排泄物,而猪有拱食的习惯,粉状物体极易进入猪的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另外发酵后垫料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猪在拱食后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

4 总结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养猪技术,受到全行业的广泛关注,但是该技术在生产应用中也受到自然条件、养猪场硬件设施、猪场疫情净化防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利与弊还不能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论,在推广中还应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不可盲目乐观,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帅起义,邓昌彦,李家连,邓冲,颜元喜,齐德生.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试验报告[J].养猪,2008(05).

[2]张丽辉.浅谈发酵床养猪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2008(04).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3

关键词:考试 无线电设备 作弊 防治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出来。在我国各类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考生前途与未来。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日渐带有了高科技含量。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且屡禁不止,甚至发展到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为职业,为一些考生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严重破坏了国家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预防遏制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制裁不法分子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状,提出治理作弊的各种相应措施,对当前各类考试的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情况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无线设备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端。据统计,自2008年起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开展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的工作中,共发现作弊信号7000余个,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考试作弊案件2000余起,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无线电作弊信号6000余次。媒体报道,2009年全国司法考试,北京在首场考试时,就查获一名利用无线电作弊的女考生及其同伙。2011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了题为“考研作弊调查”的报道,反映四平市研究生考试利用通讯作弊的情况。广东江门市公安部门破获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机动车驾驶证学科考试作弊案。

要探讨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首先应了解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具体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原因。

(一)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

1.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操作流程。一般而言,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作弊,大部分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形式。据历年来公安部门破获的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作弊大致流程是:首先由不法分子购买电子设备,安装调试,之后让个别考生带入考场,一般是开考后,利用佩戴的微型摄像机偷拍试题,将试卷扫描传输出去,外面一些专业“”在附近接收试题,迅速作出答案,再把答案通过无线发射器(如对讲机或手机等)发射信号传给作弊考生身上的微型接收器。

2.常用的无线电作弊设备。目前较普遍的利用无线电作弊设备有手表式、纽扣式、钢笔式微型摄像机;装有液晶显示屏的指针式手表、格尺、像皮,以及小豆粒大小、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的无线隐形耳机等;手机、对讲机等发射设备。

(二)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特征

1.作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方式多在场外使用小型对讲机发射考试作弊的内容,参与作弊的考生用接收器转音频转发器,隐形耳塞收听答案,所用的接收机有的外形似钱包,有的像眼镜盒,隐形耳塞仅有小豆粒大小,不易被直接发现。

2.作弊的区域具有分散性。传输信号使用的设备位置不固定,每一考场有时出现多个同时作弊信号源。作弊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涵盖所有频段,多数使用非标准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发性。信号扫描难度大。

3.作弊时间短暂,作弊成功率比较高。发射作弊信号时间很短,一般间隔报送答案2次,每次发射时间不到1分钟。

4.作弊现场周边电磁环境复杂。高楼产生的电波反射,定向查找和压制干扰信号源难度大,给无线电测向、定位和查处增加了难度。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逐年扩招,毕业生的日益增多,社会工作岗位的相对减少,使得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能拥有本科、研究生等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则在社会竞聘中占有优势,于是一些投机取巧者,就会尝试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等级的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

2.在历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有个别考生学习成绩不佳,或者严重偏科,凭真本事希望不大。只能采取作弊手段,侥幸过关。

3.近年来随着无线电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电发射设备、针孔摄像机、隐形耳机等本来只能在反特、侦探、间谍等影片中才能看到的东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无线电作弊提供了技术手段。

4.网络迅速普及使作弊团伙能较轻易通过这些平台组织起一批“”为其答题。而作弊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作弊团伙取得联系,购买其想要的答案。因此网络及家用电脑的普及为作弊团伙提供了组织及交易平台。

5.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各地催生出考试作弊团伙。一套简易的作弊设备价格从500元~1000元不等,单科答案收费从2000元~5000元不等,而作弊成本不过百元,如此高的暴利促使不发分子走上作弊团伙的道路。

二、现阶段在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方面的缺陷

(一)无线电监测人员及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基层无线电监测人员不足,监测设备数量有限,在高考、司法考试等大型多考场考试中,难于同时对每个考场进行多个频段监测。

(二)无线电监测设备功能滞后,无法全频段对各类无线电作弊进行有效压制。作弊团伙使用的电子作弊器材改良升级换代迅速,出现很多新产品。考场内的电子狗几乎察觉不到一些改良的新型无线耳机。

(三)作弊者警惕性越来越高。一发现监测车及监测人员便马上停止发射,监测人员一离开作弊信号又开始出现。

(四)电子产品市场监管不力。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三无”产品,在电子产品市场及网上极易购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方便。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一)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竞争,扰乱考试环境和考场秩序。

(二)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即便考生通过作弊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今后学习和工作。

(三)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无线电监测部门购置了大量的设备,每年还要进行设备升级和业务培训;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为制止和打击非法制销作弊工具、散布广告信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存在安全隐患。擅自占用和非法使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电磁环境,干扰航空导航、公安、消防、护林防火等重要无线电通信业务,对无线电通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隐患。

四、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措施探讨

只有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严肃考风考纪,特别是预防和杜绝高科技作弊,是一项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当前有限的人力和设备等问题尚未解决,利用高科技作弊,仍然在各类考试中存在。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解决考试作弊问题还存在很多缺陷,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大无线电监测部门的监控打压力度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无线电监测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考试中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根据电子产品市场升级换代状况及时升级更新现有监测设备,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搞好经验交流,确保无线电监测在国家各类考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2.全方位覆盖,全频段监测。要配齐配强监测设备及车辆,做到考场全方位覆盖。考前应对考点及周边进行全频段电磁环境监测,掌握考点周边区域内频谱占用情况、信号特征等参数;在考试期间对可疑信号进行比对排查。移动监测车与便携监测设备相互配合,搜寻可疑信号,及时锁定目标。对作弊信号进行大功率、全频段、强抑制, 震慑违法人员,迫使其终止作弊行为。

3.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无线电监测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全国考试的契机,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无线电监测的力度,曝光查处作弊案件,震慑舞弊的违法分子,减少和杜绝作弊行为发生。

(二)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考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考生的诚实守信及家长的道德水准是决定考风考纪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高科技作弊的关键。应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从源头预防作弊的发生。

考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考风考纪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对考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克服麻痹大意、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发现情况及时制止,严把“监考关”。二是要对考务人员展演当前各类新型作弊电子产品,使其熟悉掌握其形态及作弊手段,准确判断作弊行为。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击作弊行为

1.加强电子设备市场监管,杜绝作弊工具泛滥。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违法生产流通。工商、公安、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执法,认真监管生产和销售环节,减少或杜绝这些设备流入市场,从源头予以根除。

2.借助外界力量,共同打击考试作弊。在考试期间,教育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要积极与公安、无线电监测等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查处各类无线电作弊案件。也可以探讨发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特长和人员众多的优势,组织参与防范无线电作弊。

总结

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是新形势下无线电监测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掌握各种类型的无线电信息传输与监测最新技术,应用高科技反作弊监测手段,加强对考场周边各类传输信号的监测,严防高科技作弊现象发生,打造良好、公平的考试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网络考试系统:防舞弊;综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102-06引言

考试是高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考试多以纸笔考试为主,普遍存在教师阅卷工作量大、考试组织效率低、试卷无法长期保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网络考试系统应运而生。网络考试系统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某个学科进行实时考试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并通过自动组卷、自动改卷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提高考试的组织效率。网络考试凭借其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己逐渐成为传统考试的有效补充。但是,随着网络考试的实施,针对网络考试系统的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这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受到质疑,严重地败坏网络考试的声誉。因此,要使网络考试得到普遍认可,必须有效地解决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保障考试公平。一 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环节

1 防舞弊的基本思路

考试舞弊行为是指考生采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高于自己实际水平分数的种种违纪活动。发生考试舞弊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作弊考生应考动机不纯,对优秀考试成绩极度渴望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另外,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很吃亏的心理扩大了舞弊考生的数量;二是监考失职,考场纪律不严;三是考场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机制有疏漏,让舞弊者有机可乘。由此可见,为了有效防止考试舞弊行为,一方面要加强考试诚信教育,让考生知道舞弊的危害,从主观上杜绝舞弊行为;另一方面应该严肃考试纪律,建立完善的考场规章制度和防舞弊技术机制,使个别舞弊企图不得施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网络考试防舞弊技术领域取得一些成果。胡世清等采用Silverlight技术,通过改变试卷呈现方式与答题方式实现防舞弊。李益骐讨论了身份认证与防范入侵措施、ASP脚本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和试题库加密算法。李美满使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解决题库收发双方相互认证和防止泄密问题。徐巧枝等介绍了基于监控和数字隐藏的防舞弊技术。付细楚等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的考试成绩多级安全保护模式。曾华军等使用特殊的考试网关实现半封闭考试环境的安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和侧重点研究考试防舞弊技术机制,为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网络考试中间环节很多,运作流程复杂,单一技术手段难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只有建立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考试各环节进行全局的、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人类活动的四个要素。与之相对应,网络考试的实施过程也具有四个要素,即时间、位置、人员和行为:时间指人员使用计算机访问网络考试系统的时间;位置指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的位置,可以用IP地址描述;人员指网络考试涉及的人,包括考务员、监考员、教师和考生;行为指人员对网络考试系统实施的动作集合。对于具体的一次网络考试来说,其实施过程各要素都有明确的取值范围,其防舞弊的实质内容就是将实施过程各要素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针对实施过程各要素设计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有助于人们跳出被动式、亡羊补牢式的惯性思维,准确把握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方向。

2 防舞弊的主要环节

正式、严肃的网络考试包括考前管理、考时管理和考后管理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防舞弊任务均不相同:①考前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生成考场名单、安排监考教师和自动组卷等,其防舞弊任务是确保试题机密,考前试题外泄是对考试的最大干扰,必须采取措施堵住漏洞,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悉试题;②考时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考生在线考试和教师实时监考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考生的现场舞弊行为,例如携带电子资料入考场、请人代考、偷窥答案、传递试题答案、考试过后泄露试题等;③考后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保存原始答卷、自动评分、成绩查询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原始答卷和考试成绩被篡改。二 综合防舞弊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

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的分布式系统结构(见图1),其中试题服务器用于存放题库、考生试题、考生答卷、考试成绩等信息。在考试前、后阶段,考务员、教师和考生通过Web浏览器使用网络考试系统。网络考试以开设考场的形式,在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每个考场配备1台教师机(教师监考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监考软件,配备多台考生机(考生考试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考生端软件。教师机从试题服务器下载试题后,考场与外部网络的连接被断开。考试结束后,考场与外部网络被重新连接,由教师机向试题服务器上传考生答卷。考试期间,考生机只能与教师机进行数据通信,考生无法从外部网络得到任何信息。

2 网络考试系统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

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许多防舞弊任务可以对应到ISO定义的安全服务。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标准IS07498-2定义了五类安全服务(见表1),也称为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考试系统并不需要提供所有的ISO安全服务,例如对大多数网络考试而言,“抗抵赖服务”不是必需的。但网络考试中还存在一些ISO安全服务不能涵盖的特殊安全问题,例如防止现场舞弊行为、试题服务器上的试题保密等。

网络考试系统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扩展了ISO安全服务模型,具体包括7项防舞弊措施(见表2)。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5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为会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只有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做好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工作,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才能够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字】

会计电算化 审计风险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和金融领域, 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记账、算帐、报帐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 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特点

(一)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晚, 开发使用时间短, 管理制度不健全, 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 各地区、各企业单位的开发程度与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处于单项应用、综合应用和系统应用等不同水平上。

(二)发展特点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 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一般都经历了手工数据处理等三个阶段, 而我国则直接由手工处理阶段过渡到电算化处理阶段。当然我国电算化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业务中使用的会计软件既有先进实用的, 也有许多是较低水平的。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手工记账条件下, 内部财务的控制机制完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监督, 从而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使得审计监督和控制主要表现为人和机器双重控制,以对机器的控制为主。如果审计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知识,测试不出会计软内部控制的缺陷将会给后面的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误导, 审计结果的偏差性也大大提高。计算机审计系统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等,如果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没有充分的了解, 就有可能带来审计风险。会计电算化下计算机舞弊可以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舞弊,对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程序进行破坏或偷盗; 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活动, 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对其他系统进行犯罪活动。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乏, 为了顺利进行会计电算化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会向社会聘请计算机专家协助他们开展审计工作。一旦聘请的计算机专家不能遵守或不能完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就导致审计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风险应对政策

(一)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

为适应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各种财务软件的发展, 必须要加快审计软件更新换代的步伐,提高开发审计软件的速度,开发通用审计软件和专用审计软件。引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技术, 对有推广价值的审计软件进行评审, 促进审计软件商品化。另外,要强化审计人员对数据库程序的学习,促使其完成审计任务,从根本上摆脱财务软件升级带来的束缚, 克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二)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控制

为防止利用计算机系统舞弊, 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控制。第一, 实现职权分离, 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 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 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等的分离。第二, 制定相应的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制定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明确各种操作命令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随着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加强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对于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首先通过对被审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审, 找出系统内部的缺陷和突破口, 根据计算机舞弊的各种手段的特征确定可能的舞弊手段,然后实施深入的技术性审查, 最后写出审计报告及建议。另外,计算机舞弊行为可以分为输入计算机舞弊和输出计算机舞弊。通过伪造、篡改数据,冒充他人身份或输入虚假数据达到非法目的是输入计算机舞弊行为, 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最多的一种类型。

参考文献:

[1] 覃莲香.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2] 邢晶然.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

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范文6

随着电子衡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传统的机械衡器作弊手段得到有效扼制,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更加信任电子衡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不法人员对电子衡器进行改造,使其具备了作弊功能,为缺斤少两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一些不法人员通过软件技术对电子衡器进行作弊,消费者很难发现,而白白吃亏上当。对电子衡器进行硬软件改造,以实现作弊的目的,这种改造高科技特征明显,很难被消费者,甚至连专门技术监督人员不借助相关仪器也很难发现,如果对电子衡器作弊行为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制止,将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公正、正义社会环境的构建。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衡器使用过程的检测,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防作弊措施,维护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 电子衡器防作弊的重要意义

相关质检机构在发现电子衡器作弊现象的同时,加大了对电子衡器防作弊设备的研发,生产出了各类电子衡器防作弊仪器,比如电子衡器防作弊仪是采用单片仪器对测量进行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的多功能仪器,测量范围为数码管进行显示,具有四种测量功能,采用低功耗线路设计。实现全频段等精度检测,内部晶体振荡器稳定性高,保证仪器的检测精度和全输入信号的测量。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等优点。可以实现屏蔽工业用遥控器使其失灵,检测能干扰电子衡器称重数据的电磁信号,当检测到作弊信号后警报器报警。

特别是一些电子衡无人值守防作弊系统的研发,可以实现大型称重活动的自动化,使称重过程方便、安全、快捷、准确,使工业、农业、矿业、垃圾处理业等多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使需要贸易结算、车辆检测、货主管理工作的企业和单位能够准确、快捷的完成称重及车辆和货物检测工作,将有力推动称重自动化发展,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贸易结算全自动化的发展。

电子衡器防作弊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以有效防止称重过程中的人为作弊行为,从而大大减少企业资产的损失,减少社会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民工作的稳定。同时,电子衡器防作弊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可形成一条产业链,不仅促进了衡器行业得进步,而其促进了射频行业、微电子行业、等多行业的发展。

3 电子衡器防作弊对策

3.1防范程序作弊对策

对电子衡器的作弊手段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通过修改法定程序,将原衡器上经型式批准、检定过的正版程序更换为一个非法程序,实现称量作弊。防范程序作弊要重点抓好“有效申请”、“型式评价”、“周期检定与日常监督”三个关键环节。用户在申请型式批准时,申请人必须提供相关的标识性文件,比如:电子衡器软件版本标识、衡器授权人识别码、电子器件序列号、接口保护等情况,如果随试验样机提交的相关标识性文件内容不完整,其申请将不能通过,以此防止虚假身份申请问题的发生。在进行型式评价中,要重点加强对功能正确性的验证工作,如检验相关程序是否合法,检验所有装置特性参数是否受到切实保护,检验所有相关检查项目与文件的自述是否一致、有效等。以上两个环节主要是保证获得型式批准的电子衡器软件合格,但不能保证合格的软件不会被非法篡改,因此,还必须要加强周期检定与日常监督力度,防止出现合格软件被篡改。重点搞好防作弊带存储装置的电子器件或组件的识别码及其校验和、程序机器码的CRC校验和、法制相关参数修改标记、法制相关参数的CRC校验和等标识的一致性和标识的合法性监督。

3.2防范修改参数作弊对策

要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防范修改参数作弊。比如,首先由授权人员输入一个识别码,激活相关衡器校准程序,根据相关校准程序自我进行校准,并将生成的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在衡器电子部件中镶嵌一个专门用于记录装置特性参数更改次数的不可复位的事件计数器,每当对装置特性参数进行一次修改,该计数器就会自动产生一次增量,当进行一次周期检定之后,授权人读出该计数器的值并备案于本次的检定合格证书中,在下一次周期检定之前,先读取该计数器的值,如果此时的计数器值与前一次记下的备案值相等,则认为装置特性参数未被更改,如果此时计数器值与备案值之间出现偏差,即可判断为存在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