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例6篇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1

所谓归纳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引领下,学生立足于个别事实,化整为零,引出一般概念,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其作用一是便于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建立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运用归纳法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依据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为立足点,帮助学生准确、系统、牢固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更好地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运用归纳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横向归纳

历史新课程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某一历史线索发展编排的。在讲授历史新知识时,最大限度地按某一线索归纳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梳理本课知识点,了解课程基础知识,更快捷地记忆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在每一课教学中,我对每一历史事件都以人物或时间为线索去归纳。如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文中有四个小标题:(一)晋阳起兵,(二)玄武门之变,(三)贞观之治,(四)女皇武则天。这四个标题讲了四个事件、三个人物,如果教师不去归纳而是直接讲的话,学生听起来就会糊糊涂涂,不知道讲了些什么。为此,在上课时我以人物为线索进行归纳概括,直观地展现本课的内容,在提问学生时,我也进行归纳性的提问,引起学生去读、去想、去回答。第一问是:本课讲了多少个皇帝?第二问是:每一个皇帝做了些什么?这两问学生阅读课文后不难回答,也答出了本课的基础知识,我再通过归纳性的板书,把三个皇帝的四件事情展现在黑板。如此的设计和板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本课内容。

二、纵向归纳

纵向归纳法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归纳,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使历史知识更加简洁、清晰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从奴隶制建立的夏朝开始,一直到封建制衰落的清朝为结束,我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朝代建立与灭亡的时间、统治者、都城所在地的古今位置,并配以条理清楚的板书,勾勒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中国古代朝代兴衰的基本情况,从而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朝代前后颠倒、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

纵向归纳法还可以把同类的历史知识调整到一起进行系统归纳,或是先按章节讲完之后,再把相同类型的知识进行一次串讲式的归纳,这样学生听起来线索清晰、便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同类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例如在学习完中国古代史后,我对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共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并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可以形成对整个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避免孤立地去记这些知识,从而提高了历史学习效率。

三、总结归纳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因此在课后小结时运用总结归纳法,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它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侧重于教师对知识结构、规律和方法的提炼,能将知识加以归纳整理,理顺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一目了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教师运用总结归纳法时,要根据课程三维目标,按难易梯度设置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与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是新课程观念的转换和更新问题,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新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专题式编写体例,实施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教师们希望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在以往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历史章节的知识结构、概念界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组合、具体运用等方面关注多一些,也就是说在应对高考层面上多一些,这很容易会造成对学生整体考虑的弱化。新课程教学通过必修模块过关及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等的调整,尤其是理念、目标上的调整,让广大教师关注所有学生,凸现学科思维发展的轨迹,大力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与学科驾驭能力,迫使教师将学校、班级、学生、自己的所长等进行综合思考并且不断反思,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序开展。在这里,我想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二、解答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困惑的对策

1.转变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优化学习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教师在思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衔接的同时,也应正确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促使其历史学习心理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主要有这样几种心态:第一种心态是排斥历史。第二种心态认为历史课可有可无,既不喜欢也不排斥,跟着感觉走。高中历史新课程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史学专才。新教材的专题式研修对于有一定基础而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无疑是搭建了一个初习史学方法、感受历史魅力的平台。这样能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更新观念,优化教学,提高效益。历史新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容量大、史料素材庞杂,有些知识内容和问题设计难度较大,教学任务重,那么怎样去解决呢?第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教师要尽快接受和深刻理解新课程观、新教材观,摒弃传统课程中不合时宜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例如要明确新课程观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本(课本)为本”;新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趣、史识和史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只有纠正错误的观念,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解决时间与效益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引。第二,研读课标,把握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专题史教学要执行“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课程知识体系庞大,教材内容庞杂,有些专题知识容量大,教师就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该删减的删减,该略讲的略讲,重点的内容重点讲,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益。第三,合理分化教学任务,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适当选择教学方式。针对教材中有些内容和问题设计难度较大的情况,如果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达到,我们不妨把它放下来,等到学生知识储备增加、能力有所提高后再去解决。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我们也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而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搞一些不必要的假活动或运用一些不适用的新方法,因为这会浪费时间。第四,增强学生的本位意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懂的或学生利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去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讲授课标要求的重点问题、学生难懂的问题,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2

一、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要想激励学生勤思考,促使其思维快速发展,关键点在于“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若不存在“问题”,则该节课的内容不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长时记忆,更加不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备课,用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多角度和全方位地建立本次课的知识框架,平时勤于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善于发现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进而学会设计问题,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虽是“权威”,但是教师的话并不是每句都是“真理”,因为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认识存在局限性,相关的学习辅导资料也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

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探索、掌握课本具体的知识点、概念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应该注重知识获取的便捷有效性、记忆的长时性和再现知识的准确性。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点和概念、定理都有其不同的记忆途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总结其中的奥妙,合理加工和处理该知识点,尽力探索研究最简便的记忆方法,以便提高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记忆技巧,以便学生参考借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把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对于各种不同的知识点,积极探索最适合的识记方法,并在课堂上及课后相互交流记忆技巧。

2.引导学生探索全面掌握历史学科学习的方法

初中历史的每一部分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统一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系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归纳零碎的知识点,使其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首先,要掌握该节课的线索。例如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教学大专题,在其下又细化成若干个小的专题:政治大专题下的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及其对外关系等,经济大专题下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畜牧业、工业和商业等,文化大专题背景下的自然、社会科学各个方面。其次,要掌握课本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要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有关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参考学习资料中对该节课知识框架的概括,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改善,学会运用集合的方法,确立知识间的层级关系,竭尽全力地探索学习初中历史的最佳方法。

三、落实教师的指导地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四、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历了由最初对问题的困惑到最终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思维过程后,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应用于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设计典型事件,以便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相同或同类问题的领悟,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对历史原因的探究思索,从直接原因到根本原因,从主观因素到客观因素,从政治、文化和经济各方面探究及分析其原因,由事物的表象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综合各个因素,归纳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例如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政权,主要原因是革命党人的懦弱与妥协等,根本原因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特征可以知道辛亥革命属于极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在中国是实行不了资产阶级民主的。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3

关键词:历史;学科;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智力和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模式是建立在这一最新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型学习模式,其建构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致的。历史课的自主学习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记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和运用的能力,未来的“文盲”和“傻瓜”很可能是那些不会通过自学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机会,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不断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一、指导自学教材

首先要抓住预习历史教材这个关键环节。我们要向学生讲明预习的好处和意义,及时布置预习任务和思考的问题。指导自学教材要面向全体,巡回辅导,要经常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允许学生就近和同学小声讨论自学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指导阅读,处理好通读和精读的关系。对那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要诱导学生把精力花在理解上。如工业革命不能称工业改革,因为革命强调根本性的变革,比改革更为彻底。教师的重点指导,会让已经按要求进行预习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而没有预习的学生则会有失落感,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及时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二、指导自学解难

对教材上较难的部分,学生在预习中难以理解的,如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可以在课堂45分钟内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集体自学、点拨、解难。首先,教师点出有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和发表看法。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和补充,逐步完善、弄懂弄通、变难为易。

三、诱导自学归纳

对重点章节要启发学生归纳概括,否则,知识零乱,容易混淆。学会归纳概括,可以将历史教材由厚变薄。比如,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归纳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再比如,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制度、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归纳原因。这样的归纳概括,条理清晰,使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比较系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四、组织自学运用

认真组织自学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教学工作旨在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把众多的历史现象逐渐上升到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并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理解、分析、归纳才能完成。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做练习时认真审题,根据要求,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用历史学科语言归纳概括。对错解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要学生讲出错解的思路,让大家在纠错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充实自己,提升能力。对通过自学运用尝到甜头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推广他们的经验,使自学变得更主动,更有收获。

五、启迪自学拓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拓展和深化知识,适时提出一些拓展知识的问题。如学了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可以思考我们从这些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学了希腊的民主政治,可以思考古代中国形成专制集权的原因。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后抢先回答,对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让生生、师生之间课后讨论,甚至争辩,以形成一个自学成风,知识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良好学习群体。

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而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利用表扬、奖励等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扶”到“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龚艳冬.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与培养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4

多年的高三历史备考实践和对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研究,使我从中感悟到历史教学效果要想有进一步的突破,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所扬弃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中,初步地探索出历史复习应该遵循“五个意识”即基础意识、主体意识、专题意识、世界意识和现代意识。以及后期复习的“三个一”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五个一”工程

一、盯紧历史根基,强化基础意识

考纲明确指出,高考应注重对学科“双基”的考查。各套试题中也都在验证着这一准则。坚持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容不得丝毫动摇的。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注重梳理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讲解清知识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做好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步。尤其是对学科的主干知识的落实更应该如此。在主干知识的密集区、易混易错的知识上,不仅要使学生理清知识线索,而且在各轮次的复习中都要及时地重锤猛敲,反复巩固和强化知识的记忆,有效地实践着“温故而知新”。

二、瞄准课改方向,凸现主体意识

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仅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进行被动的接受收效是甚微的。一言堂或学生参与力度很小的教学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已远不适应历史学科备考的需要,更是与课改方向背道而驰的。

三、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小专题意识

近年来的文综历史题,已经摒弃大而空的历史大专题教学,而板块式的小专题更适合高考备考的需要。今年的三套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涉及的历史小专题有:我国西南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国古代到近代主流思想演变、文化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文学发展演变、水利史、图书报刊等,小专题在历史选择题中明晰地凸现出来。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扎实地搞好历史学科的小专题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将小专题渗透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效果更佳。一轮复习在重“双基”的同时,应适当地跳出教材章节的布局,及时做好对同类属同性质知识的整合、归纳,构建起历史小专题。如中国古代史,复习到隋唐制度史时,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两汉的制度史做到前后联系、归纳。具体到隋唐选官制――科举制时,启发学生联想、归纳前面相关的选官知识,适时地归纳出夏商西周的世袭制、秦朝的皇帝任命制、两汉的察举制和皇帝征召、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科举制,及时构建起一个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板块式“小专题”,理顺知识深化认识。

四、加强中外联系,渗透世界意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受教材编写的影响,认知水平的限制,不注意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若我们教师在平时复习中,忽视中外历史知识的适时联系,学生就难以做好历史知识跨空间的横向联系,学科内的综合也就无意识地狭隘为中国历史综合或世界历史综合,学科的综合也就大打折扣,这种做法也背离了高考的方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中国史要渗透世界史,学世界史要联系中国史。

尤其是从十四世纪明朝史开始,应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把中外历史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讲情、点明,努力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五、遵循以史为鉴,彰显现代意识

历史试题考查的视角非常新颖,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总体感觉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虽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过早的靠社会热点,但需要适当地给学生以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热点意识,彰显现代意识。对于中国史要有区域观念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热点:涉及到我国东北三省地区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有意识地靠东北振兴;涉及到中部六省的历史知识,点拨学生联系中部崛起;涉及到沿海地区的历史知识,要影射对外开放;涉及到西部“10+2”的省份,要联系西部开发。

“三个一”工程

第一轮复习完整后进入二、三轮复习,此时对学生提出三个一工程

一、 每周要求学生必须看一本书:在此轮复习时,贯穿太多的练习,学生会没时间看书,感觉越做越差,越做越没信心,这时就需要学生调整好心态,认真梳理知识,将错题回归书本,在书本中找到正确的解答

二、 每周至少练一套文综题:这一做法是让学生通过练题提高自己的解答文综题的技巧,通过做题弥补自己看书的不足。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记忆诀窍 归纳整理 比较联想

历史教材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因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而且千头万绪,如果死记硬背,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记忆效率,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呢?

一、通过各种记忆诀窍巧记历史知识

1.数字特征记忆法

有特征的事物最容易被人们所识记。记忆历史年代也可以寻求其内在的数字特征加以记忆。例如:1234年蒙古灭金,四个数字按照1、2、3、4的自然数顺序来排列,很容易记忆;在1921、1922、1923连续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前三次会议的年代,这三个年代的最后一个数也是按照自然数的顺序1、2、3来排列。而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由两个16组成年代;而1818年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卡尔・马克思诞生,由两个18组成年代。

2.方位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一些历史史实时,有时也可以利用历史教材上的地形图上的地理方位来记忆、比较,从而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例如当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古代历史内容的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加深记忆,就可以让学生对照P33页的《战国形势图》仔细观察和研究,然后总结出“齐秦楚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间”这样一个规律,从而牢牢地记住了“战国七雄”的国名和方位。

二、专题归纳整理记忆法

历史学科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对这些纷繁的知识在进行归纳分类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清晰、牢固地掌握它,教师就要在每个单元、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及最后的复习阶段,及时地引导学生善于把学过历史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对比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再按照一个个不同的专题,例如国别、年代、战争、文化、事件等,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分类整理。例如九年级上册的《世界历史》内容中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868年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而在八年级上册的《中国近代史》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人为了使中国强大起来,“上下而求索”地推行了洋务运动,并在中历经“百日维新”的流血牺牲、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新文化运动引进西方文化打破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直至现在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讨论和分析近代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因为改革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从而强大,而我国近代的改良运动和改革为什么却以失败而告终,让同学们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用表格来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有利于突出重点,内容明了,便于记忆。因此借助表格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记忆。例如为了更好地掌握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中的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方面的内容与历史知识,就可以用表格解析法。表格的名称可以定为古代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从教名、产生时间,产生地点、背景、创始人、教义及经典、作用和实质几个方面来设计表格,然后反复阅读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填写,这样学习起来目的就比较明确,而且在复习时便于记忆。

三、运用比较联想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用归纳和整理的方法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之外,还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以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开拓新的思维视角,寻找并利用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记忆。例如可以从时间上把世界历史上的人和事同中国历史上的人和事联想到一起,帮助学生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进行有规律的梳理和整合记忆,思考、探究相关内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促进学生打破教材体系的束缚,培养创新精神,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地以史为鉴,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和事件。

例如在学完初中阶段的整个历史教材内容后,我们会理解和掌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一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就用联想和比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并进一步思考:中国为什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结束以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是逐步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一阶段央视曝光了“达・芬奇”假洋家具事件,就是国产家具出国一日游后,重新报关后3万元的国产家具就成了售价30万元的原装洋货,揭示了我们国民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着的崇洋思想,那么国人为什么认为舶来品洋货一定比国产的质量好呢?通过联想与世界历史的进程进行比较,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激发起青少年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壮志,使我们的祖国以更快的速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在初中三个年级中,随着时间的迁移,从中国古代史到近代史现代史到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所学的历史知识越来越多,根据心理学原理中的英国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记忆有着时间隔得越久,遗忘得也越快的特点,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觉得刚学完时的短时间内会觉得记忆犹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容易混淆学过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上述方法及时地加以复习巩固,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6

关键词:高一;历史;阅读

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自己认为已经具有学习历史的基础和能力,满以为高一历史的学习就是初三历史的继续。但是,即使初中阶段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高一也会感到手忙脚乱,无从学起。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理解、分析问题能力明显不足,阅读能力更是受到限制。而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异常,刨根问底、追根问源是他们的最爱。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其学习高中历史的好习惯。

于是,我不失时机的传授高一新生阅读方法和技巧,激发其主动学习意识,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给高一新生以明确的目标,让其仔细读

高中历史教材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其章、节、目、段之间联系紧密。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出问题,讨论中受到启发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源自教师的检测,也可以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无法突破的难点。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以阅读为基础,归纳整合,深化知识

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思考尤为重要。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四、以阅读为前提,充分做好读书笔记

法国思想家布韦认为,学习时做读书笔记尤为重要。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