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实验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实验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7篇)

第一篇:趣味实验点燃小学科学学习热情

1.幽默语言让课堂富有趣味性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总想弄清楚它的原理,运用趣味实验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努力学习关于它的各方面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在活动中体会含义,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慢慢习得一些技能与能力。通过趣味性实验或活动,让学生远离厌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语言幽默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可运用幽默语言,使课堂更有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幽默,那么这个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便会产生一些小问题,甚至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幽默风趣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提高彼此效率;幽默风趣的教师能更好地调动上课氛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更方便和学生交流,从而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对于知识理解更迅速。一些难懂的知识如果经过幽默风趣的话语解释出来,不仅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并互相交流,增强自己的能力。如进行事物安全方面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列出一个单子,上面写有各种事物,其中有对身体有益的,也有对身体有害的。可以问学生,小明特别喜欢吃肉,那么他一天三顿都吃肉,并且吃很多很多肉,这种行为正确吗?等学生回答完,可以继续问学生,薯片、可乐等我们应该多吃吗?然后可以跟学生玩笑着说,既然不能多吃,那谁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呢?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懂得了道理,并且得到了欢乐,这样的方式对知识讲解与记忆是十分有效的。运用幽默的言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2.学生表达让课堂增强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不仅是一门跟着教师学习的课程,还是一门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跟着教师思路研究的课程。课堂上,需要学生总结自己的想法并表达,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重点讲解。小学生彼此间的思维与理解不会有很大差距,因此,部分学生的表达代表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点。对于课堂,学生应该成为主人,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指引者,然后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小学生生性活泼,让他们自我表达,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并且学生的表达更是对教师的补充或者不同见解,教师不应该将他们视为学生的不尊重。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自我发言的好机会,对将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活情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科学。教师要将趣味性实验或活动融入创设出的生活情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知识,并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领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科学。当教师讲解果实和种子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好苹果、梨、桃子的果实和种子,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辨认,每个种子分别对应什么果实。学生答错之后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种子都是生活中见过的,但是我们没有仔细地观察,因此我们不认识这便是生活与科学的联系。还有在讲解怎样搭配食物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水果、奶、豆制品等,并把每一类东西分给同一人。这样,如果要做到合理搭配食物,需要彼此间交换,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更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趣味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为使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趣因素,运用精炼的语言、准确的语气、有趣的实验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趣味化的导学、趣味化的实验来提高课堂实验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觉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共同探讨,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合理地创设情境(比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及悬念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研究水温的变化”实验时,用魔术创设教学的情境。教师先准备一个透明的红色小袋子,再用两个大烧杯,一个杯装冷水,一个杯装热水,然后用小袋子装满冷水并进行密封,再把装满冷水的小袋子放到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会“发现”“创造”和“创新”,并解决各类问题,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

二、巧用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开展是否顺利,还与学生的自信心相关。学生的自信心能否有所提升,与教师的评价相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只有一点点,教师也要加以表扬。当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时,在探究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并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能更好地听他人的发言,当某一方面比较好时,就要对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节时,为“改变橡皮泥的沉浮”,教师要准备一团橡皮泥,让学生观察其是否有沉有浮,然后将橡皮泥放入水中,当橡皮泥下沉时,问:“大家能使橡皮泥上浮吗?”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与理由。学生会想到(如果把橡皮泥与泡沫绑在一起;再给水加盐或者加糖……),虽然不会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也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进行评价以后,问学生:“不用任何材料,能使橡皮泥上浮吗?”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与理由。这时那些在学生面前受了表扬的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这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

三、总结

在各种探究活动中,教师还要通过某种全新的、具有赏识的眼光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喜悦,将他们所遭遇的挫折与失败转化为继续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阅读全文

医学物理教学阻碍及解决方式

作者:汤明玥 陈虹 单位: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物理学所研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具有最基本、最普遍的意义,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医学物理实验能使医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和方法上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实验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质。

1.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实验内容陈旧、甚至个别内容与中学物理内容有所重复。附属于大学物理学理论课的教学,无独立的教学体系。医学专业医学物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学时较少,无法进行系统教学训练。医学物理学的学时安排一般是:理论部分50-60学时、实验部分30学时左右。然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物理学》第五版教材所提出的理论部分教学参考学时数为72-108学时。本部门的理论部分43学时、实验部分21学时左右。对于物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医学生而言,如此少的学时很难学到应有的知识。另外,实验教学无医学院校的特色,医学物理学实验内容与工科物理学的实验内容完全相同,多为验证性试验、纯物理实验、理论性强而实用性差,与医学生的后续医学课程关联性不大,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1.2实验教学资源有限

由于经费不足致使全国各医学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仪器老化、实验内容陈旧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实验教学计划很难完成,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粘滞系数实验,由于玻璃容器重心高容易损坏,一轮实验下来,完好的玻缸所剩无几。容器的生产厂家由于利润少已停产,下学年的粘滞系数实验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阅读全文

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研究

摘要:

文章阐述了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内容,分析了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我校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情况。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普通物理实验考核;创新;改革

普通物理实验是各大高校理工科专业一门传统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风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1-2]。由于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学习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考核中,实验课与其它课程相比也不够重视[3]。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者对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做了很多研究,有的强调操作考试的作用,有的强调多元化考核的作用,有的推行无纸化在线考核[3-6]。本文就我校近几年对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7]。

1普通物理实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与其它课程一样,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对学生而言,应考查学生的个体发展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讲,应考查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根据实验仪器的规格正确记录有效数字、实验误差的基本理论、不确定度,相关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在杨氏模量实验的逐差法(作图法)、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最小二乘法等,并会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设计简单实验。2.是否会正确使用与相关的基本仪器、设备。比如会调杨氏模量实验的直尺望远镜,能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是否具备了完成物理实验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是否充分,实验原理是否理解,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读数是否正确,数据处理、实验分析是否正确、合理等,是否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准备、设计和初步的分析实验能力,是否具备初步的实验科学思维、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从实验过程的情感态度看,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纪律和爱护公共财产、保持实验场所干净整洁的优良品德。

阅读全文

高校医学期刊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大工程,在该战略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均将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著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之一[1]。在很多医学院校,甚至成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类优秀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来越高。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所属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大致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均占了较大比例。但是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经验,与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一直以来,充足、优质的稿源是高校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刊拥有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近年来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大量优质稿源外流。面对此种现状,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对策培养优秀作者群,拓宽稿源值得我们编辑深思。为此,笔者对《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养研究生作者群,增加优质研究生稿源,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

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

1.2科学性不够

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

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

阅读全文

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比如对流免疫电泳、溶血反应等实验,而且教学内容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较少。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然后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缺乏对实验内容积极主动的理解和消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实验考核上形式过于单一,实验成绩主要依据实验报告,这种重视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的考核形式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1.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围绕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新型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教学理念,根据目前科研中常用的免疫学技术调整实验内容,引入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增殖实验,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技术等的实验内容,由教师提出实验内容及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教学讨论等自主性学习研究,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实验技术资料,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联系,丰富了学习的过程,教学讨论以6~8人组为单位进行,各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对实验中涉及到的每个问题和注意事项由学生提出并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而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实验操作阶段,要求学生熟记实验操作流程,严格按实验室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向独立实验能力培养进行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为以后独立从事科研设计和科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教学考核改革。

围绕免疫学实验考核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实验教学考核中引入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备课,首先确定免疫学实验课考核体系指标,实验课评价体系包含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开题报告和实验方案、实验论文等组成部分,占总评成绩的最高比例为30%,通过实验主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开课初将考核方案告知学生,明确各个项目评分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及时、如实记录以作评价依据。教师在考核结束后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问题,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这不仅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全文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革新策略综述

一、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介于基础性实验与实际科学实验之间,是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之后,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训练的实验课题。实验课题一般由实验中心综合考虑教师的意见后提出,由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学生根据实验课题研究的内容,自行搜集并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综合比较各种实验方法实施的可能性、适用条件、实验的准确程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推证理论,选择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确定之后,应根据实验方案的原理和实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误差较小的测量方法。应综合考虑分辨率、准确度、量程和价格四因素,根据误差的等作用原理选择合理、配套的测量仪器。在测量中,要确定最有利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从数据中判断系统误差是否存在,寻求减小或消除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以提高实验质量,如进行“简谐振动的研究”、“设计和组装热敏电阻温度计”、“测定平行电流间的磁场力”、“球坑法测定薄层厚度”、“导热系数的智能测量”等设计要求较高的实验。这样,按照实验内容分成不同的阶段,构建从易到难、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从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科学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基础学生的需要,使优秀人才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实验课程应该是被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改造、不断填充的开放系统,是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动态教学体系。要使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把握课程前沿,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应用性或涉及现代高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如太阳能电池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智能检测、光纤技术、共振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谱技术、混沌、纳米材料和薄膜制备技术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知识和内容,增加与“诺贝尔物理奖”相关的实验项目,使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中,及时反映学科最新进展,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科研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与其他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叉点。物理实验课程不仅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后续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也是许多非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而这部分学生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应开设一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这些体现物理理论在其他专业应用的实验项目,能使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充分感受到物理科学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调动其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

例如,偏光显微镜部分的实验教学是地质专业的特有实验教学内容,但地质专业课上侧重的是与镜头材料性能相关的光的偏振知识,很少涉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组装等教学内容。所以,在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偏光显微镜组装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专业课和实验课强调的重点加以整合,在传统显微镜组装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光线的偏振原理,对内容进行加深和扩展,增加组装偏光显微镜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增加环境噪声的测量实验,使学生在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加深对环境专业相关理论的理解,为后续的环境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再如,渗流场与电场具有相似性,在油田开发专业的学生做振荡电路实验时,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该电路模拟油田的产液变化。

二、实施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设立废旧仪器实验室

阅读全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6篇)

第一篇: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教学利与弊研究

1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的优越性

1.1投资较少,占用场地小,相对灵活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均仪器设备占有量降低及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实验仪器及实验场地无疑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增大了各高校的经济压力。仿真实验相对来说投资及后续追加投资都较少,且占用场地较小,较之实物实验相对灵活,便于实验课的安排与调整。

1.2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安全性高

实物仪器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元器件等的磨损老化等造成了测量误差偏大,准确度及精确度下降,维修及校准的次数和投入都要增大,且仪器的运行受外部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的影响较大,自身稳定性降低。仿真实验则不受上述外部因素的影响,实验在程序设计者预先设定的理想状况下进行,可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避免了实物仪器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实验失败给学生带来的挫折感。且投入资金利用周期较长,软硬件的维护费用也较低。仿真实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完全避免了实验自身危险性(如放射、辐射、激光、强磁场等)及实验出现意外(爆炸、爆裂、泄漏、触电等)给人带来的伤害。相比实物实验中实验品的消耗及产生的实验垃圾,仿真实验真可谓是“绿色环保”实验。

1.3利用网络平台,搭建虚拟实验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