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论文范例6篇

世界建筑论文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1

关键词:混沌论;东方古典哲学;空间设计;共生思维

当代空间设计以反叛、否定和摒弃传统审美观念为基点,并且伴随着诸如生态论、系统论、解构主义、不确定论、混沌理论、有机论等各种理论观念的涌现,设计师们开始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设计实践探索。他们以复杂的非线性观念认知世界,将建筑空间置于外在世界和庞大复杂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之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周遭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间本身与环境的互动性及共生观念被较多地运用到了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探索中,激发思维,更新观念。

1混沌理论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第三次伟大的发现,成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在认识论领域的新一轮革命,帮助人们对这个世界展开的新的探索和发现。混沌理论远远超越了学科间的界限和壁垒,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理论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当代医学、建筑学、艺术学、物理学等各个门类学科之中。1.1混沌理论的内涵概念。对于复杂的混沌概念的认识,可以集中简单地概括为:它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无序来自有序,无序中蕴含着有序,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统一的,高一层次上是有序的,而低一层次上是无序的[1]。混沌观念揭示了这个世界复杂随机、普遍无序却又整体同一的本质,体现着当代科学家对世界宇宙的认知。对于混沌学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推进和不断发展之中,它由多重理论观点加以支撑,主要可细致分解为不规则论、普遍无序论、内在随机论、整体论等。这些理论观念综合作用,将人类对自然及未来的认知推进到新的高度。根据混沌理论,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分形现象(不规则论)。在理想的模型中,可能存在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适当地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具有这类结构的几何体称为分形[2]。如海岸线的形态是不规则多维度的,无法用整数来测量其维度,同理还有人类及动物身上的血管脉络,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彩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又呈现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如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其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体现着混沌学的知识(内在随机论),蝴蝶振翅本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能够引起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一场大规模的龙卷风。这再次充分说明这个世界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判断也更为复杂,趋于混沌。1.2混沌理论下的共生思维与当代空间设计。进入信息时代,混沌学的同一性特征更为突显,不同学科之间惊人地遵循着相同的混沌原理,这种整体性思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赖于其整体系统而非构成世界的单一个体元素,各种事物、各部分与各层次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转化,部分与整体构成复杂混沌的、不确定的构合关系[3]。这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的多元共生思想与当代空间设计的结合,使得建筑空间在功能、形态及空间关系层次上呈现出新的、区别于以往的新面貌。建筑空间形态不再如以往那般端正严整,而转向混沌和不规则,传统空间界面被消解,建筑细部的设计被重视,建筑空间所传递的人文关怀试图更大限度地引起共鸣,建筑被置于动态发展的观念之下进行分析,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得到空前的强化。

2东方古典哲学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东方古典哲学有别于西方文化意识价值理论,它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识价值理论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类型(如印度文化圈、欧洲文化圈等)的集中表现,反映出了强烈的民族性[4]。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性思想归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说明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4]。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在营建初期就较为注重与外界周边环境的沟通,无论从选址到用材,还是从空间搭建到庭院的修整布置无一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及交流。人存在于自然之中,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消融于自然,将使用者置于外在环境条件因素之内加以考虑,消除外界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这即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和生命本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辨。当代环境下,世界的发展更具有同一性,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东方古典哲学文化观的种种思想理论亦被重新发掘,其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启迪性被当代设计师加以采纳,并进一步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广泛应用于当代有机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理念的空间设计之中。

3共生思维在当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特征

多重学术观念和理论为当代共生空间的实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共生思维已较多的渗入到当代空间设计中,并与其较好的交融糅合,使当代空间设计的视野置于自然和宇宙的秩序之下,更多地表达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关怀,建筑不再是冷漠无情的,而是鲜活有情感的。同时对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机观念的运用和渗透,共生空间设计成为当代设计师探索的新领域。当代建筑设计师们力图使建筑空间能与周围外在条件因素相互包容,共同促成相互作用的良性的可持续变化发展的稳定状态。3.1建筑生成于自然并应与其外部环境因素互容。混沌理论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建筑空间生成于错综复杂的混沌之中,必然带有其原生环境的印记并且须与周边外部环境因素达到和谐统一。这里的“外部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文化、历史、风俗、交通等。黑川纪章曾指出,新时代的建筑正转向具备生命体特征的“生命空间”,分形几何学对于空间设计的启示使得建筑空间能够更大限度地与外界周遭环境相一致,并与自然宇宙建立新的秩序关系。他设计的27名古屋市现代美术馆(图1),充分体现了共生这一思想。该美术馆坐落于名古屋市白川公园内,依照公园对建筑物的要求,利用基地自有地形的高差变化,该美术馆设计为三层,但是仅有两层是高于地面的,使其与公园内部的周边景色更为和谐,另外一层为下沉式庭院,可直接进入地下层。带有分形概念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得建筑演绎出更多变化和丰富的视觉性,同时从功能上也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优化,而多种几何体形态的交错结合,以及多种材质如:花岗石、瓷砖、不锈钢、铝材等的混合使用,皆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碰撞与包容、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多元共生的思想理念。第一个将后现代主义概念引入设计领域的著名美国建筑评论家、景观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近年来提出“宇源建筑”理论,基于复杂认识论的背景,他认为建筑具有多层次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等特征,应将建筑放入复杂的宇宙及自然生命系统加以看待,他说:“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5]。他设计的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图2、图3),充分利用地形、植被、小品等自然和人工元素来展现宇宙和数理的美,试图引发一种观念与思考,体现了一种对宇宙源生力量的本质及生命奥秘的呈现与探索。建筑空间生成于复杂混沌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亦相应的对自然宇宙及生命本源进行追寻和思考。由英国ATKIN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洲际世茂深坑酒店(图4),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与横山之间,原址是一个旧采石场遗留下来的深坑,约80m深,并且内部积蓄了大量雨水而成为深潭。该酒店的建造依照其独有的特殊自然地形展开,非常贴合山体的走势,主体建筑背靠岩壁,最大限度地向两边延伸且建筑表面依势弯曲,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寻求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些自然景观如瀑布、悬壁等元素与主体建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酒店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形似河流的玻璃结构,从抬高的地面向坑内延伸、垂落,形成瀑布的视觉感受,这一切使得自然和建筑、人文巧妙融合。同时该项目也是对破败人工景观的一次有效的改造和再利用,岩石的特殊质地能够大为改善室内的环境温度,坑内的水体观景之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微环境,建筑顶部由绿色草皮覆盖,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3.2建筑自身与其外部世界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代设计师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空间设计,建筑空间不再是静止孤立的,其不仅与周遭一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与外部环境因素同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公司投资修建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位于京郊八达岭水长城附近。韩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承孝相设计的公社俱乐部充分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承孝相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保持其原生特点,不做过多的防腐处理,钢板要生锈,木头要腐烂,这是自然规律,应保持顺应的心情看待这种变化。该公社俱乐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钢板,钢板会在雨水、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生锈、变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呈现新的形态,这则是自然赋予的印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步运动,共同变化。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认为应当细致入微地研究周边环境和文脉,建筑空间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的产物。他设计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市中心,建筑通体由只采用少量钢架的玻璃墙构成,玻璃结构围合成一个庭院,法国著名诗人卡提布兰德在1823年于旧址栽种的香柏树被保留,且刚好穿过玻璃墙。玻璃结构的通透性使外界能够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同时也能够像镜面一样将周围的街景反射,并且随着昼夜、气候、天空云朵的变化,其外观视觉上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在这里,历史和文脉被保存,基金会多元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到象征,建筑空间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着交流和互动。3.3基于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的共生思维运用与分析。运用上述理论观点,笔者主导设计的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原址是一片废弃厂房及其周边区域,伴随着煤矿产业的兴衰,工厂几易其址,最初的老旧厂房位于城市较中心位置,急需进行新的景观改造设计。工厂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在方案草拟之初就考虑到场地背后所代表的文脉及其传承延续,设计方案中保留了原厂的烟囱,红砖结构的旧烟囱高耸而立,体现了场地的历史及整个因矿而生的重工业城市的精神,像一座雕塑一样与周围新建筑及景观并置,新旧对冲,呈现出一种运动的时空感。同时,场地周边有大量植被,尤其是场地北面为一处山体,植被覆盖较好,因此场地内部的绿植设计上就大量选择了与周边植物类同的物种,力图使设计项目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另外,场地内为数不多的几处凉亭的设计,均采用钢木材料结合,符合整体环境氛围内的工业感,钢材表面未经喷漆处理,木材也仅是简单加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锈、腐朽都是一种运动的自然观。这种即将出现的粗粝沧桑之美与场地内局部保留的旧的构筑物在色调、形式及气息上能够较好的融合,新旧并存,共同运动和变化发展。

4结语

混沌学对于复杂世界的揭示,世界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以及近年来东方古典哲学思想的复苏等多重因素,使得当代空间设计愈加注重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联系,建筑摆脱了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被放置于错综复杂的各种条件因素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与宇宙世界、生命系统、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建立的共生关系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当代设计师们将多元共生的观念融入建筑空间的创新性设计中,进行了多重探索和尝试,试图建立其与自然宇宙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建筑被视为一个生命体,生成并存在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交流,同步发展共同变化。

作者:陈希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宗奇.混沌学的历史与现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12):492.

[2]李世芬,孔宇航.混沌建筑[J].华中建筑,2002(5):64.

[3]矫苏平.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2

国际建筑师协会,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

在二战战火收息后的1948年6月28日,UIA(国际建筑家联合)在瑞士的Lausanne设立。以消除大战中出现的国籍,人种、宗教、建筑的不同信条为宗旨,建立起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关系,交换学术思想和观点,通过共享经验与智慧。达到改善人类的生活与环境的目的。在国际社会代表建筑行业,促进建筑和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确定建筑师的职能,促进建筑师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UIA加盟国在全球按地区分为5个地区集合:第一区域:西欧,第二区域:东欧及中东,第三区域:北美与中南美,第四区域:亚洲及大洋州,第五区域:非洲。

现在,UIA已成为拥有123个国家加盟的,约130万会员的世界最大的权威建筑家团体。在UNESCO的协助下,开展国际竞赛,大学,大学院的建筑教育认定,建筑业务的自由化等国际问题的相关活动。

三个主要活动领域与多采的专业部会

UIA的主要活动领域是“教育”、“职能业务”、“设计竞赛”三个方面,其中设计竞赛导出了“悉尼歌剧院”、“巴黎蓬皮杜中心”、“东京国际论坛中心”等优秀的建筑成果,成为国际建筑竞赛的典范。

同时,UIA还以“可持续性”、“社会”、“规划”、“人居计划”、“遗产”、“设施”等主题开展多采的专业部会活动。

多边合作关系

UIA是UNESCO(国联教科文机构),UNHABITAT(国联人居计划),WHO(世界保健机构),WTO(世界贸易机构)等政府机构所承认的、建筑界唯一的国际组织。

通过和DQCOMOMO,ISOCARP(国际城市地区规划家学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多方领域开展高度专业化的活动。

UIA奖

UIA设立了“UIA金奖”、“UIA特别奖”等表彰制度,致力于国际建筑界的发展。对世界建筑艺术的振兴做出巨大功绩的建筑家所颁发的UIA金奖,至今共有9名的受赏者,日本建筑家的桢文彦(1993年),安藤忠雄(2005年)取得了该项最高荣誉。

历届UIA大会的历史

1948年第1届建筑面临的新任务――洛桑,瑞士

1951年第2届新任务下建筑的选择――拉巴特,摩洛哥

1953年第3届处在十字路口的建筑――里斯本,葡萄牙

1955年第4届建筑学与建筑之演化――海牙,荷兰

1958年第5届城市的改造与建设――莫斯科,前苏联

1961年第6届新技术与新材料――伦敦,英国

1963年第7届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哈瓦那,古巴

1965年第8届建筑师的训练――巴黎,法国

1967年第9届建筑与人类环境――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第10届建筑是社会之原动力――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972年第11届建筑与娱乐――瓦尔纳,保加利亚

1975年第12届创造与技术――马德里,西班牙

1978年第13届建筑与国家的发展――墨西哥城,墨西哥

1981年第14届建筑・人・环境――华沙,波兰

1985年第15届建筑师目前与未来的使命――开罗,埃及

1987年第16届住房与城市-建设明日世界――布赖顿,英国

1990年第17届文化与技术――蒙特利尔,加拿大

1993年第18届2000年的展望――芝加哥,美国

1996年第城市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9年第20届21世纪的建筑学――北京,中国

2002年第21届资源建筑――柏林,德国

2005年第22届城市建筑的百货商店――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2008年第23届演变中的建筑――都灵,意大利

2011年第24届DESIGN 2050――日本,东京

大会会场及活动

1、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综合中心(NYC)

青年大会:9月22日(星期四)~29日(星期四)以建筑学生,年轻建筑师为对象的国际交流活动,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以“KIZUNA―agenda of Tokyd beyond 3・11”为主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从震灾的经验和东京城市,建筑的未来。

2、六本木新城(52层)

欢迎活动会场,9月25日(星期天)17:30开始在大会开慕式前率先举办的,向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嘉宾表示欢迎的活动。

3、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第33届日本住宅与建筑展2011会场:9月28日(星期三)~30日(星期五)

4、其他:在东京的各区展开接近100个的大会相关活动,城市整体迎接参加大会的来宾。

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9月26-27日(主场A大厅)

TS-1(居住・文化):9月26日,11:30-13:30

主持:小野田泰明(东北大学)

主题:灾后如何重塑生活的希望

贫民窟(高密度穷人区)所呈现的被剥夺了居住权利的状态,是世界的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这次在日本,给我们展示了由于自然灾害而突然引发的状况。本主题研讨中,针对这样的城市居住的权利和希望是否能够再生,通过和贫民窟问题的比较进行广泛的议论。

TS-2(都市・信息):9月26日16:30-18:30

主持:藤村龙至(建筑家)

主题:[2011年之后]的城市发展之路

日本东部大震灾暴露了高龄化问题,能源问题等,日本的城市本来所存在的难题。今后日本的城市,国土。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在本主题研讨中,从政治学,空间经济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新的动向中,探讨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

TS-3(地球・环境):9月27日9:00-11:00

主持:小泉雅生(首都大学东京)

主题:思考今后的环境建筑(一般公开)

在思考地球规模的环境问题时,首先从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开始议论。以不同的气候,风土为背景,从各种各样的视点,领域通过环保的工作,思考今后建筑的可能性。

论坛嘉宾:

Thoms Lechner(哈佛大学/环境工学,德国)

Madhola Prematilike(环境建筑家,斯里兰卡)

Mathos Santamouris(环境设计,希腊)

TS-4(自然・技术):9月27日11:30-13:30

主持:太田浩史(东京大学)

主题:与自然共生能技术(一般公开)

日本东部大震灾暴露了我们生活基础的脆弱性,对我们一直以来所相信的技术引发了疑问。

就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今后的技术,建设城市化的社会,从相天的各领域的视点进行议论,

论坛嘉宾:

Paola Anlonelli(MoMA,意大利)

伊东・丰雄(建筑家,日本)

philiope Rahm(建筑家,法国)

Tarek Naga(建筑家,埃及)

TS-5(信息・社会):9月27日14:30:16:30主持:桥修(神户大学)

主题:网络时代的建筑家像与建筑家的职能(一般公开)CT技术的惊异进步形成人类的跨越界限的飞跃网络化,给沟通交流的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导致了社会自身的变化,正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日本东部大震灾。在这里,就21世纪的网络时代,建筑家所担负的新的作用,职能进行议论。

论坛嘉宾

Jeffrey Inaba(建筑家,美国)

Aria Tostoes(docorrlomo,葡萄牙)

Francis Keref建筑家,Burkina Faso)

学术讨论(学术内容)

学术会议-1:

论文:发表

学术会议-2:

建筑设计发表

UA常务委员会会议

1、UEA的常务活动通过教育,职能事务,国际竞赛的三个常务委员会和工作会议来完成。

2、大会以过去三年的活动成果为基础,召开下记的各种活动。

3、UIA常务委员会称为职能事务委员会

活动部会工作会议

1、可持续建筑:为了可持续未来的建筑/可再生能源

2、建筑与社会:建筑与孩子/面向大众的建筑/城市居住与灾害

3、城市化:中规模城市的城市化与开发/旅游

4、居住:居住/无国界的活动

5、文化的特性:文化遗产/宗教的空间

6、各种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公众卫生

其他活动部会:UIA继续职能开发(CPD)部会,UIA VISION与战略部会,UIA交流部会等

UIA2011东京大会学生设计竞赛

在大会的“DESIGN 2050”的主题下,举办以世界的建筑学生为对象的国际建筑竞赛。竞赛题目包括,

1、日本筑波市“国际医疗・看护关联设施建筑计划”

2、日本土浦市“新CBD・体育・交通枢纽地区规划”

3、日本稻敖市“新生态城市规划”

4、日本霞之浦南侧沿岸地区KSCR“智能地区计划”

审查委员长,隈研吾

大会展览

1、第10届居住・建筑・城市的环境展(环境建筑2011)

2、第33届日本住宅与建筑展

3、建筑技术・设计展2011

4、“2050年的建筑家”论坛

5、一万人的世界建筑家展

6、社区・建筑师・研讨

7、开放!建筑

8、2050地球展望

9、论坛“今日东京建筑”

10、日本的建筑:过去,现在,未来

11、“TOKYO chalrcity”展

12、新陈代谢未来城市展

13、创造东京-3・11后东京体会

14、建筑大学展

15、“AID4Q”设计40年后的未来

16、“日本的工匠”展

17、国际论坛“化危机为机遇!”

18、“灾害时专家们的国际协助和支援活动”论坛

19、建筑的探奇

20、建筑的解剖医学

21、亚洲绿色文化

大会配套观光活动

在参与大会的同时,通过大会组织的各种观光活动,欣赏日本美丽的自然,城市建筑的同时,增进彼此的交流,

住宿旅行

“宫城・山形”仙台媒体中心和登山城区的观光旅行

“群马”矶畸新・绢・日本温泉文化之旅

“长野”探访山岳城市的民家风景+现代建筑

“伊势・奈良”日本文化的源流与谷口吉生之旅

“奈良・京都”发现日本之“古典建筑之旅”

“飞马单・高山”漫步建筑

“金泽・探访”现代艺术与武士文化

“高松”濑户内的艺术与建筑之旅

“广岛”广岛的世界遗产之旅

“九州”现代建筑与温泉之旅

“冲绳”UIA2011冲绳之旅

当天旅行

“枥木”目光的天

“成田”神与佛的建筑比较和城市散步

“镰仓”“镰仓”访问12世纪的首都

“东京”环境建筑之旅/探讨防灾和城市之旅/城市与水岸之旅参观建筑企业的研究所和建筑工地/船游看日本的桥梁和城市

城市散步

“京都”发现日本之“古典与现代建筑”

“东京”漫游江户城/走访涉谷区的建筑家工作室和美术建筑铁道沿线的生活风景/干代田区的历史建筑/企业展厅周游

建筑参观

“东京”参观日本的建筑大学/代代木体育馆参观/东京国际

会展中心参观

相关参观

“东京”另类建筑游2011同伴者活动“东京湾屋形船”/博物馆之旅/歌舞技座・能・国立

博物馆

自行车和船:走访东京背后的魅力/有名建筑之旅

会期=2011年9月25日(星期天)-10月1日(星期六)

主会场=东京国际论坛/丸之内地区/日本桥地区

分会场=国立代代木体育馆/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纪念

综合中心(其他)

主办:国际建筑师联盟(UlA)/UIA2011东京大会日本组织委员会协办外务省

文部科学省

经济产业省

国土交通省

环境省

东京都

干代田区

(财)国际观光振兴机构

(财)建筑环境・节能机构

(财)建筑技术教育普及中心

(财)东京观光财团

(财)日本建筑中心

(社)经济同友会

(社)建设顾问协会

(社)建筑业协会

(社)建筑设备技术者协会

(社)建筑设备综合协会

(社)再开发联合协会

(社)住宅生产团体联合会

(社)东京建筑土会

东京商工会议所

(社)都市规划顾问协会

(社)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

(社)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

(社)日本建材,住宅设备产业协会

(社旧本建筑家协会

(社)日本建筑学会

(社)日本建筑协会

(社)日本建筑结构技术者协会

(社)日本建筑士会联合会

(社)日本建筑士事务所协会联合会

(社)日本建筑概算协会

(社)日本建筑美术工艺协会

(社)日本建造物协会联合会

(社)地产协会

(社)景观顾问协会

NPO法人日本城市规划家协会

建筑・住宅国际机构

城市环境设计会议

(株)东京国际论坛

朝日新司社

日本经济新闻社

读卖新葡社

参加注册及参展,商业赞助联系

参加注册

单独报名请直接通过官方网站

省略/ja/registration/

团体报名请联系各地建筑学会或下记大会组委会参展,商业赞助请联系下记大会组委会UIA2011东京大会参加登录事务局

邮政编码150-Q001

日本东京都涉谷区神宫前2-3-18 JIA馆

E-mail:uia2011-reg@congre.co.省略

Tel+81-3-6426-8262 fax+81-3-6426-8272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上一页1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街智慈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街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事倩莫过于举办奥运会,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也同样需要世界的了解。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成为世界人民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新智慧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新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一、后现代及后现代建筑

1、社会经济与现念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西方社会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杰姆逊认为,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哦是看歌舞,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代之的是以摄影、电视、电影为主导的电子成像技术和多媒体这些大众传媒,它们把镜头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图片、动漫、影视、mtv,dv等影像铺天盖地,取代了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把握现实的话语霸权。印刷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快速直观的读图取代了间接而又需静思的文字阅读,视觉刺激使感性消解了理性。世界性读图时代已到来。

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常常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姿态出现于日常生活中,就像一场无始无终、花样不断翻新的游戏。于是,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

2、对建筑设计观念的影响

受到后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一股“后现代建筑’热。后现代建筑是在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功能的基础上吸取了波普特点,为建筑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强劲新鲜的空气。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制性和现代主义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师被假定为‘缺席”、‘不在场’,而在后现代建筑中建筑师是一个存在者,他的行为与活动是一种‘在场’的状态。后现代是通过‘经验’“触摸’世界,通过我的“记忆’和‘联想”来证明世界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不仅仅是一个晶体哦视网膜,而是记忆与感倩,是灵魂,于是建筑空间变成了通向生命梦幻的‘路径’,在身体与记忆介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展开了无限偶然性。因此,后现代建筑便产生了带有荒谬性的崎变、弯曲、堆砌、解构。萨特说身体是“我的偶然性的必然性所获得的偶然形式,‘身体’表现了我对于世界的介入的个体化’。正由于灵魂与记忆的加入,我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才有了意义,世界的图像才有了意义。建筑作为‘图像’的一种。不过是洲门记忆与灵魂的“路标’而已。

同古典建筑和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具有强烈的游戏性,它缺乏学术与科学的严谨与逻辑,有些波普,甚至还有些幽默。后现代的“叙事’游戏把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给打破了并以‘嬉’的态度对现代主义的逻辑、理性和法则进行挑战。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观把“人’的存在作为一种建筑精神来对待。同时,后现代文学性在其语言特征和在空间中暗示人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与文学、绘画一样,在它的时间与空间中充满了“人性’内容,建筑文学性空间是一个实体的“场所’,建筑在被阅读的过程中“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可·阅读,和。联想,的空间。而这种思考在70年代无疑是促成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从造形与色彩两方面,奥运瑞馆的后现代性

1、建筑的整体形态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在建筑中即表现为一种体验建筑,以“我’个人的感受体验为基点,通过身体与记忆去解读建筑。

备受关注的“水立方”、‘鸟巢’、五棵松篮球馆整体形态变化都简单。超大尺寸的设计,使身临其境的人瓜心态上重新感知形体,使。我的意识放大,对建筑形态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视觉体验之外更多的介入了心理感受,强调了“人性’。文丘里提出的“平凡论’就以丑为美,以平凡为美,正如他所说的:“当每一个人都急于标新立异时,安静与平凡反而显得相当的特殊和具震荡效果。’这样重视大众文化成了普遍的课题,群众和社会重新受到关爱。设计真正开始为广大的群众服务’。

2、建筑色彩

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建筑色彩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通过日光和阴影的永恒作用,色彩主要是被用作呈现要素以营造空间和体积。后现代的游戏性使后现代建筑在色彩运用上摈弃了传统的白色,取而代之的是建筑色彩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文丘里在其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把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与设计奉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电子技术也加入到建筑的色彩设计中。秉承科技奥运的奥运场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后现代建筑的特质。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整体色彩语汇包含着深沉的灰、明朗与热倩的红。“水立方’是与‘鸟巢’遥相呼应的水蓝色神奇建筑,白天,“水立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一片柔和温润的“泡泡’如诗如画;夜晚,它的灯饰效果强调更加科学的照明方式。光与影的巧妙组合,使之整体面貌更加曼妙多姿。水蓝色的水晶宫殿发出耀眼的光彩,点亮了夜空,演绎着梦幻色彩。

3、“高技派”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建筑理论 动态过程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回顾建筑发展史,建筑理论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中,往往显示出滞后性,是其他哲学艺术文化等杂交”的产物。这可能是由于建筑要综合解决功能技术艺术环境以及社会问题等,因而建筑理论必然充满着矛盾,I’II~D复杂性。从历史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作品风格,如何反映当时人们的观念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先后有阿尔伯特

为什么建筑的现代主义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中心在德国呢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房屋紧缺,为大家盖房子是紧迫任务,勒·柯布西耶高呼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建筑现代主义就是带上这具体的时代烙印。他强调实用、经济,希望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快建造速度,降低造价。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分五个渐进的层次,首先是生理的需求,吃住是第一位的。当然,这里也注重艺术,但艺术必须同实用、经济、新技术统一起来.装饰有罪的说法容易被采纳。理性知识不断积累,人们进而抛弃了所有其他思维方式。这样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现代主义应运而生了,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把古典文艺看得很高,工业社会把现代技术看得很高,引起一些人的崇拜心理。在思想中,一种重要思潮叫做技术主义或者技术至上主义,这样现代主义就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

现代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N·佩夫斯在一本著作的前言中写到建筑并不是材料和功能的产物,而是变革时代的精神的产物。正是这种时代精神渗透了它的社会生活,它的宗教,它的学术和它的艺术之中……现代建筑运动也不是因为钢筋骨架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发生,它们都产生于一种它所要求的精神“佩夫斯在这段话中割断了建筑与材料及功能的关系不妥.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渗透于它的社会生活、它的宗教、它的学术和它的艺术中去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为现代主义建筑作了相当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当人们开始接受理性建筑世界观,深信它将创造更高的生活的标准,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实际面临的却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社会,一个不知去向的社会拥挤不堪的城市和进一步扩大的贫富差异,使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正如马斯洛原理提出人在满足基本生理安全要求之后,有更高的精神要求,建筑远非仅仅为人类提供庇护,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类社会和精神境界。换句话说,理性思维已经束缚了我们很久,我们应该探索更多的途径去理解人类的存在。理性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市场经济资本变成惟一的普遍标准社会价值被忽视,或仅仅被视为增加市场资本价值的手段。  回顾历史,战后时期存在主义在世界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它对此后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从世界是荒谬的这基本观点出发,存在主义的文艺作品着重表现荒诞混乱、不连贯性,无意义性、虚无、中突无序等,这些也是存在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存在主义美学的特征。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冲击着建筑理论。1966年文丘里发表了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6

一、中西哲学观念对于建筑环境的影响

大自然在中国和西方人的眼中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是对于自然神性的理解却是泾渭分明的。在中国哲人的视域中,大自然是天地造化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孕育的世界秩序,这种力量理应得到人类的敬畏和折服,并且受到超越自然之外的意志的掌控和支配。儒家学派认为,人类应该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它,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充分地利用它,并生生不息繁衍下去。而自然在西方世界中,则是作为人类之外的物质存在,人类应该征服和支配自然。中西方的建筑哲学观念深受本国传统自然观的影响,“建筑哲学是关于建筑根本的观点,研究怎样认识建筑、揭示建筑的本质,把握建筑的根本性原则与方法。它是建筑观的理论形式,应以建筑自身得出。”

建筑最初的功用是缘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御自然中暴雨猛兽,人类能够在无常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建筑的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自然观在《易传》、《系辞上》、《老子》和《庄子》中都有过精彩的表述。《老子》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对与自然理解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指自然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发的规律,天道也不是有意为之的一种秩序。庄子更进一步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后人称庄子的这种自然观为“齐物论”,其哲学内涵是指人与自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关系。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对当时的建筑环境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建筑居住的建造中,大多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地貌走势、气候变化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而进行规划的。中国建筑环境的营造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熏染和灌输,个体与环境之间、群体与环境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都能够融洽地相处,建筑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子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有机构成,意图追求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完美结合。从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可以明显地窥见到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渴望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的理想存在状态。从中我们发现,在中国人的建筑思想中,建筑与自然相遇的时候,并没有向自然发起挑战,力图使自然环境为人类所奴役,而是怀有与自然平等对话的愿景,使人类置身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古典西方哲学一直都主张主客观对立,战胜自然,为我所用的观点。因此,西方建筑中的哥特式教堂、古罗马斗兽场、宫廷建筑和歌剧院都回避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这些西方建筑共同的风格是体积庞大、进身幽长、层高宽阔,而且这些建筑与外界接触的窗户面积都非常狭小,意在缩小与自然的范围。西方建筑中花园的设计格局也体现出这样的观念,从花园总体设计全貌到喷水池、园艺的栽培、小品雕塑和装饰的花盆都秉承着几何对称的设计原则,其中包括树木和花草都刻意按照严谨的图形比例修剪。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与自然相对抗的意念和建筑恒久存在的设计理念,古典的西方建筑很在意建筑的独特品格,每一座建筑的设计都考虑到封闭性和独立性,往往具备超人想象的体积感和异乎寻常的大尺度,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超出人们使用功能的范围,而是直接地想表达一种与自然远离的建筑观念。建于城郊或临海的建筑,也总是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相隔绝,傲然独立的空间感。

中国建筑的传统思想中,建筑如其他的日常用品一样,并无明显的区别,也需要不断的维护和自我修复,要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节奏。正如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所阐述的,他认为中国建筑观念与西方有着显著的不同,西方世界中建筑房屋应该是恒古不变的,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建筑与自然相制约的意识比较薄弱,自然与建筑和谐相融才是中国人心中渴望的澄明之界。中国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规划布局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与西方古典建筑追求凸曲线的造型设计、独特张扬的个性有着迥异区别。中国古典建筑以虚实相间、群落庞大、内收曲线和与自然为邻、横向展开的布局折射出与天地亲和、与大地贴近的建筑哲学内涵。木结构的建筑设计恰如其分地体现出这种设计思维。木结构的房屋构造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来自房屋上方建筑材料的压力,可以随意设计房屋的窗户坐落。中国南方房屋通向院落的位置,通常是成排的落地窗点缀。中国古典建筑中回廊的设计也是这种建筑思想的体现,许多庭院中多采用回廊缠绕的方式,廊的两边分别是房屋和庭院,其实廊的作用就是房屋与外部环境的过渡,是建筑与自然保持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西方古代建筑的房屋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是截然分开的,这种设计布局试图表达出观念上的对自然世界的抵制。古希腊和古罗马用来祭祀神灵的庙宇的墙上没有可以看向外部空间的窗户,只有一个个细小的通气孔。而同一时期的住宅和神庙的设计也是如出一辙,房屋内部只留有狭小的缝隙,有的房屋甚至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庞贝古城保存有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古罗马时代的居民住宅和市井街道。庞贝古城的居民住宅没有窗户,为了解决这种困扰,人们在室内画了很多颜色鲜艳、视域辽阔、具有很强透视感的建筑,所有这些设计的深意就是用来突破室内窘迫和压抑的空间感,用心理上的幻象来打破空间设计的局促。

在西方世界战胜自然的观念从未停歇,在西方的大工业时代更是高潮迭起。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达尔文“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培根更是明确地宣称“理智的法则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在西方世界中,与自然竞争和抗衡的观念一直都是存在,并根深蒂固的,直到近代西方社会才受到和接受东方的和谐自然观。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在审美趣味和哲学构建上努力达到“师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古典建筑始终与自然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西方建筑是将房屋作为与自然抗衡和支配自然的手段。现代西方建筑理念也受到东方建筑哲学的熏陶,其自然观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和动摇。从主张“适者生存”与自然竞争的思维方转向关注自然生态健康和平衡发展,吸收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从直线发展的进化逻辑转向螺旋发展的进化模式。

二、宗教对中西建筑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西之间的宗教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折射到建筑理论上自然有着天壤之别。即中国古代社会为帝王将相建造的宫殿和廊宇与西方社会为宗教祭祀而准备的建筑形成显著的差异,这种不同缘于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子系统,人类与宗教中诸神的冲突和较量是其不变的永恒主题。

宗教的存在是一种跟随社会演变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宗教总体呈现何种样态与社会的演变是如影随形的。人们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来完善他们的创造物――神。宗教世界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来构成特定的宗教现象,对神的顶礼膜拜就在宗教建筑中被体现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儒教、道家和佛教,常见的宗教建筑文化包括道教建筑文化、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佛教建筑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这几种宗教文化在互相角力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强大的政治工具。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历史以来与宗教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由此,使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一直采取低调的姿态,尽可能遮蔽神的光芒,而彰显人的光辉。以儒家伦理为其统治基础的中国古代阶层在其建筑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上层阶级的宫殿在平面上基本采取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这种建筑模式始终占据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统领地位,儒家文化所渲染的“礼”在建筑文化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中典型的代表建筑如:秦朝的阿房宫、唐朝的大明宫和明清时期的紫禁城。这些古代建筑之所以显露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归结于在当时的世俗文化中掺杂着某种神性的力量,是帝王将相至高无上的权利神性的象征在建筑上的体现。

神的拟人化是有其深层涵义的,是不以宗教追随者和创造者的意愿为初衷的。人们意图通过建筑来膜拜自己拥戴的神灵时,其内心深处并不是为了凸显自身,恰恰相反,人们认为神是不可撼动的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把自己提升为神的同等高度。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世界中就把本民族的祖先安排在神的队列中,基督教中更是宣扬造福之人死后升入天堂,佛教教化人们摆脱世俗的纷争,从而踏入纯净的极乐世界而修身成佛。这些宗教思想也毫不例外地在建筑中被反映出来。最为能折射这种宗教观念的建筑就是古代的墓地,不管是中国远古时代的皇陵还是充满神秘气息的埃及法老墓群,都大相径庭。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与此相反,西方社会确是一个彰显“神”的形象的世界。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神的权威超过人的地位的现象。在宗教这个领域,中国人发扬一贯的中庸的哲学态度,始终将人与神放置在相同的高度去爱戴和尊崇。西方社会与之相反,可以夸张地说,西方社会的建筑历史其实就是教堂和庙宇的记载历史。为此,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尽管在中西宗教建筑中对“人”和“神”的侧重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以“人”的感受为其出发点的,而在西方则把“神”的作用放在醒目的位置来强调。但是中西方共同的特点是一致认为“神”是恒古不变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终究是稍纵即逝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建筑中对木质材料的选择总是情有独钟,而西方世界却独独青睐于石质材料。这样木质建筑的短暂和石质建筑的稳固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古代埃及埋葬法老的金字塔以其孤寂清冷,吸引着数以万字人们的眼球,巍峨肃穆的建筑群落无声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的敬畏与遵从。身处广袤的大漠身处,金字塔建筑群落的错综复杂和庞大体积充分展现了金字塔不可超越的地位。金字塔在展现古埃及人卓越的想象力同时,使人在自然和神明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和卑微。古希腊对人和神的态度是非常包容和宽泛的,在希腊人眼里,人和神是同样值得尊敬和膜拜的。于是我们看到古希腊的神庙建筑中,尽管是宗教建筑,却采用了人的标准为其尺度的。在古罗马那里,人的地位则明显超越神的位置,他们把人与神放在比肩的地位来考量,认为人具备神所拥有的巨大力量,现实中的君王就是神的化身,对人的尊崇其实就是对神的敬畏。而彻底打破这一格局则是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基督教完全拒绝人性的彰显,把尘世的一切荣耀都归功于无所不在的神明。其结果就是动摇人类对自己的信心,怀疑自身的力量。在中世纪中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而神则是万物的尺度和统领。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独自矗立于欧洲荒野千百年,以其坚硬的石结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冷艳的色彩搭配和直指苍穹的尖顶设计让人们心生敬畏与恐惧,以致心甘情愿地匍匐在上帝的脚下。由此,神与人,此岸与彼岸永远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西方社会对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在不同时代采取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人眼里“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这同时也是西方古典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古罗马的建筑中,由于当时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拱券结构技术,古罗马人的建筑中体现了人超越于神的理念。在基督教的建筑观念中,则完全颠覆了古希腊和罗马人对人和神关系的理解,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这种局面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有所改观,西方人在文艺复兴思想的感召下,对古典建筑观作出全新的诠释,使得古典建筑思想得以重建辉煌,重新肯定人的尺度和作用。中国在古代社会对建筑的设计则体现在对房屋功能使用上的舒适性、空间利用上的弹性和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与相融性。如古代民宅中天井的设计、回廊的巧妙安排、庭院的人性化设计以及风水的考虑,使室内空间延伸至室外,巧夺天工并非常适宜人居。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建筑的彼此相溶,建筑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人与整个建筑相得益彰,水乳相溶。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理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更是着意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而不是追求庞大的体积感和空旷肃穆的内部空间。而西方古典建筑则非常重视体积和比例关系的设计。综上所述,中国人更关注建筑中人的尺度的实践,也能更好反映出人本思想在建筑环境的体现。

三、中国和西方建筑环境理论的差异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自柏拉图以来对宇宙万物本源的探索从未停止,与中国古代哲学追求虚无的宇宙观相比较,西方哲学更强调事物是一个有机的实体,而非是虚空的存在。西方哲学将宇宙万物的始初追溯到一个实在的物体形态上,人与世界是处于一种虚无与实在、有和无的状态之中。把虚空和无理解为绝对不存在,没有物体存在的空间场域。而有和实体才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才是世界的原初状态。与虚空相比,实体才是世界的本源和至关重要的因素,西方哲学的这种宇宙观念是实体主义产生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观念是在重视、强调和发展“虚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哲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例如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内涵中都是虚实相间的整合、有与无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统一和协调运作下,宇宙万物才能蓬勃发展、源远流长。“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著作《道德经》中流传百世的至理名言。这种美学观点也成为建构中国建筑哲学的重要原则和基础,认为艺术想象在虚实相生中才能真正彰显生命的存在感。

其次,中国人非常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外部环境的感应和表达。建筑意境的营造应该能打动和震撼让人们的心灵,体现出天地的气势和庄严巍峨,依托自然河山的壮丽和伟岸来提升和荡涤人们的情感。而西方人一直承袭着形式逻辑思维的偏好。基于此,几何图形的物体符合西方人的普遍审美认知,因此,西方的建筑造型对具有逻辑思辨特性的几何图形的运用非常兴盛。优美的建筑艺术必须具有明晰可辨的几何图形比例关系和确定的数量和体积关系,这些明晰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自足的物质实体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石和根本。所以,在欧洲教堂、园林乃至民居中,随处可见几何图形的组合与搭配。

与西方建筑偏重几何图形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中国人更偏爱玄思的哲学思维模式。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是将整个物质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体现在建筑造型上,中国人更喜欢整齐划一的空间布局,而刻意避开几何图形的设计。例如历朝历代都城的坐落都是位居天下的中心,而皇室成员居住的宫殿则是处在都城的中心;其中宫殿又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又位居宫城的中心位置。次要的殿堂廊宇环绕在正殿的周围陪衬,而市井民居又围绕着宫殿错落而建,都城的四周则簇拥着不计其数的城镇村落。这种井然有序的建筑分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宏观的宇宙观念模式,这种建筑设计观念几乎浸入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大到显赫的王宫,小到普通的民居都是这种正殿在中心位置,其他从属建筑围绕在四周的设计格局。

中西建筑之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是长期实践和思维方式的迥异背景造成的。西方人在建筑设计上倾向整体和细节的同时把握,而中国将侧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这种不同,表面上看似是方法论选择上的差异,实则却是中西放更为本质的问题的彰显。中国社会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对于感性的追求胜于对理性的探索,所以在对问题的分析上缺乏逻辑分析的陈述。中国传统文人一直很看重对自身情绪的营造和身心愉悦的实现,很少去涉足理性逻辑的建构,这种传统沿袭下来的思想也对建筑领域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建筑学领域,人们倾向于直觉和感性的的理论建构,而缺少逻辑分析的方法诠释。中西方建筑理论是各有千秋的,中国在建筑形式上注重意象化的诗意表达,而西方则是强调理性逻辑的建筑思维。不管在建筑实践中采用何种思维方式,“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唯有注入人文内涵的建筑,才是建筑精神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

在国内建筑领域中一直都存在着两个比较明显的理论倾向:其一是对建筑艺术的本体性研究处于相对真空的阶段,没有形成对建筑艺术的深层探究意识,鲜见将建筑造型艺术置于人类生命存在意义的角度去理解,关注和评判。由此在国内的建筑艺术活动理念中,始终没有建立对人类终极生命状态的同情和重视,缺乏建筑理念中人文意识的构建,由此直接导致对建筑造型艺术中对先进思潮和理论的吸收、判断和思考的淡漠和缺失。其二是对建筑实践活动缺少深入细致的自觉研究意识,在实践层面或是理论层面,都极少关涉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忽视平时最为常见的生活场域,却把“艺术风格”、“形式内容”等抽象的观念视为重要的建筑要素,而现实生活场景的打造和建设则常常被忽略和遗忘。这就折射出国内建筑领域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看待建筑活动艺术,过分关注对形式的设计,从而使看似标新立异的建筑缺乏深邃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归结于既缺少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又没有足够的实践方面的积累。而经历现代化阵痛的西方人则深刻地认识到主体生命状态的重要性,具备更为自觉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于是,与日常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建筑艺术就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因此,西方建筑艺术中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和考虑较之我们更为充分和深入,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西方在建筑艺术活动方面的主要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建筑艺术理论多集中在建筑本身形式,而很少涉及建筑物本身之外的其他社会文化因素。而西方建筑理念则涉猎诸多文化层面的影响因子,诸如心理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哲学思潮和文化背景等等。国内建筑领域,把目光更多投向形而上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设计上,西方建筑活动也重视建筑的外观造型,但同时也注意到建筑活动不应该使封闭自足的状态下进行,更没有把建筑艺术活动仅仅停留在对形式外观的关注上。他们能清醒和自觉地意识到“生命”在建筑活动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上更多融入人文因素,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把握有着非常深入和细致的考虑。另外国内的建筑理念往往缺少对价值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在思维方式上欠缺缜密的逻辑判断意识,比较感性和随意地对问题得出结论。西方人的建筑观念则是哲学思辨意味浓厚,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