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积极引导学生揣摸词语,领悟词语内涵,这是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进行进一步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语境,品读词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对词意进行正确理解,由此,方能对词语进行有效品读。在指导学生学习词义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语言情景,以丰富词语意思,将词语丰富的意象传达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对词语活学活用。而且在品读词语时,学生说感悟、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提升其情感,而这种人文性的高度展现也是在对关键词进行品读,而且紧扣文本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激活经验,领悟词语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进行激活,从学生新发展区入手,对词语意思进行有效领悟。认知心理学明确指出,人类认知结构决定着人的认知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知识背景或者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存在的思维组块得以激活,极易将该句子或者该词语的意思推知出来,以此形成一种学习期待心理,为进一步领悟文本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还原表象,探究词语

通常在言语作品中,用最为简洁的语言将丰富的文章内容表达出来,作者通常会根据语境对语言常态表达进行突破,并以此创造新词,同时赋予句子或词语以新含义,此为“语意”。一般情况下,语意都会将其信息隐于语境中,若缺少语境,那么语意就不存在,由此可见,语境为言外之意的根本。

总之,加强句子理解的前提就是理解词语,然而,对词语的理解并非必须脱离语言环境,唯有以语境为依托,才能确保词语土壤肥沃,在词义的理解上才能做到水到渠成。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多阅读,确保词语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重视阅读,喜欢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需要仔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规律,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转换,教师在了解学生大体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后,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感染力强的文章,或者抒情散文一类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依靠强制性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持续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先摸清班上学生倾向于感性阅读还是理性阅读,然后,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得知学生偏感性阅读的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余秋雨的《都江堰》、《风雨天一阁》、《白发苏州》等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向,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这一教学策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坚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文章的主旨学会文章的表达技巧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熟悉阅读的技巧,获得阅读的能力。小学生需要用到的阅读方法主要有四种,下面对这四种阅读方法进行分析。(1)快速阅读法。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使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非常低效,还影响了学生整句、整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2)目标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只是在认字,而不是在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时,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学生阅读《都江堰》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都江堰的建造者是谁,弄清建造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学生使用目标阅读法阅读文章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3)精细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按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学生多读几遍就自然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文章不理解时,让学生使用精细阅读法,多读几遍文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4)以意逆志阅读法。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从片面理解整体的情况,学生常常从诗句的单个词语、文章的单个段落来概括全文的立意,学生的这种阅读行为阻碍了学生对诗文真实内涵的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诗文的整体来理解诗文的真实内涵。例如,笔者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在对文章的理解时,总是以一句话或一段落来概括文章的主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使用快速阅读法叫学生怎样快速的阅读,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之后,使用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各方面的阅读能力都逐渐增长。

三、巧妙的调整阅读步骤

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主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前提是对“序”的灵活调整。阅读的主要步骤为:初读(速读)、精度、悟读、熟读。在学生阅读文章时,首先需要初读,在初读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生字生词进行标注与熟悉,大概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学生在大略的浏览了一遍文章之后,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精读指的是,学生弄懂生字生词的意思,对文章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向教师求教,并且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熟悉文章的中心思想,欣赏文中的一些美词佳句,对文章中表达的东西产生一些疑问。在精读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更高一层次的阅读:悟读。悟读即是领略学生的一些思想情感,明白文章背后表达的含义。在悟读之后,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熟读,通过不断的朗诵,了解文章整体的脉络,结构,思想感情,以及熟悉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笔者在阅读教学课堂中,给学生布置完阅读任务后,会灵活调整学生阅读的顺序,或者直接省略、合并阅读的步骤,在《桂林山水》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直接省略了初读阶段,先在黑板上将学生没学过的生词写出来,并让学生熟悉,然后,让学生进入精读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阅读完成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进入悟读与熟读阶段。由于笔者在阅读前解决了生字生词,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相应的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摸清学生的阅读偏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避免一味的采取灌输式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学生阅读步骤方面,不应只死板的要求学生按照一种步骤进行阅读,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与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的阅读步骤。

参考文献:

[1]孙秀丽;;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2]沈小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蒋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才智;2010年06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以及评价的阅读综合能力。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停留在语文词汇的积累、段落划分以及段落大意概括这种低层次的教学水平上,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做出一定的探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课文都蕴涵着作者想要表达的写作意图和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都蕴涵着其特定的情景。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课程目标使语文情景教学成为一种必然,教师易于在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等,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与积极性的情景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现实的条件有针对性的创设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为例,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多媒体的视听功能,针对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游览张家界的索溪峪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索溪峪的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带领学生进入到课程的教学之中,与此同时,还可以辅助教学课件的阅读影音资料,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中聆听标准规范的朗读,为提高学生对该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做好准备。

(二)完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单独从阅读方式来看,主要有朗读和默读,速读和慢读、精读和浏览、听读和视读、配音朗读和清读、个读和齐读等方式,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来看,应用最多的是粗读、通读、精度以及诵读等方式。

首先,从粗读来看,粗读,顾名思义是粗略地读,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即学生的预习。这个阶段学生有可能是出声地读,有可能是默读,不一定要求学生会懂课文的内涵,只要求学生能认识课文的生字生词,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对于不懂的,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去查阅。最好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其次,从精读来看,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弄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进入了下一个“读”的阶段,那就是“精读”,也就不再是笼统地、通篇地读,而是有重点地读.读那些美的句子和篇章,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地读,并仔细咀嚼其中的滋味。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这篇课文时,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接着,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读中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把课文的内容、词句的理解、感情的体会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还会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他们喜欢的句子,并让他们说明喜欢的理由,应该怎么读,怎么才能读出意境。这既是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

第三,从诵读来看,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诵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诵读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是齐声朗读、选择读、领读、接段读等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

(三)巧妙提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的提问是增强学生、教师以及阅读教学对象之间进行沟通对话的有效方法。在具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主动质疑的精神,同时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阅读发表自己对教师提问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

教师在设问方式和设问内容上,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创造性阅读和多角度阅读,并以教师提问为契机,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展开丰富联想。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内容上要有层次性,一方面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同时通过设问的梯度性和难度性来推进阅读教学。以人教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对本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请学生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2、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相反的结论和看法呢?3、假如你是孔子,当然是掌握了现代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子说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应该说一方面 是仅仅围绕了课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在层次上也是步步推进,通过不同层次的提问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评价方法,结合实际努力改进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最终都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实施和反馈的,这种评价方法对于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缺乏一定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极易走进仅仅是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误区。结合新课程标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需要在方法及模式上有所改进,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是以评价为导向,落实阅读教学目标。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在按照预设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有的有利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可能会防碍目标的实现,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有利实现教学目标的,要充分肯定。学生答问题精彩时,要鼓励、赞赏。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2.是以评价调动情绪,促进体验,我认为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课堂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它还包括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更是这样,因为情感性本来都是语文课堂的一个特点,良性的课堂评价更能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对于学生而言,当自己的发言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时,便能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学习积极性便能得以充分激活,教学就在这课堂评价所带来的的积极的情感交融中逐步走向深入。

三、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当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综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对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进与提高,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改进从根本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甚至是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学科教学,2009(12)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60-01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及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众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许多晦涩难懂的文章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对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到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策略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集中力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并且可以M行自主的思考,从而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1.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现状

1.1 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环节。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的主要作用,对文章重点进行文本化,让学生进行细读并自主的理解与认识文章的内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环节,而是不断的强化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学习能力的发展。

1.2 阅读兴趣低落。兴趣是人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源,只要在兴趣的支撑与引导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环境、设备、教师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获得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

2.小学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文本细读将学生与教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快速熟练的掌握阅读的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逐步的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与理解水平。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教育事业单中,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优化与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阅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在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积极的引导与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众多新兴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

2.3 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积极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深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深层培养。通过合理科学的使用本文细读教学策略,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此外,还需要重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视野与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持续积累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结语

文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及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众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许多晦涩难懂的文章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对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到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速度不断提高,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应用在教学之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默契,对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改革的必然需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手段。

一、现有合作学习模式的不足之处

合作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受到发展时间较短的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彻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合作学习模式现有问题进行分析。

1.形式化严重

由于合作学习是新型教学模式,所以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这种情况导致合作学习模式形式化严重。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较为活跃,但是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所及教学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提升,部分成绩号的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也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教学任务,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无法顺利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长期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形式化严重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水平提升。

2.学生合作性较低

合作学习模式由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指明问题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解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沟通不畅的现象经常出现,由于缺少良好的沟通,学生无法正确的进行分享,这种情况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发展与改革。教师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主动的思考问题,而是被动的配合小组同学进行学习,学生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导致成绩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

3.教师引导作用不足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也是课程开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如果没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学习模式僵化,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部分教师并没有合理控制学习方向,而且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内容,导致学生注意力不断下降,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1.加强日常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多,教师可以通过俗语、名人名言等方法,以故事或游戏作为模板,为学生提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的平台。受我国政策的影响,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表现自我的欲望较强,所以缺少合作的意识,而且部分家长并没有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收集提倡合作的名人名言。例如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或是肖伯纳说过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拿我的苹果与你交换,你我仍然只会拥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知识,而我拿我的知识跟你交换,那么我们两个人将会获得两种知识”。通过这种名人名言,对小学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2.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的学习时机非常重要,也是推进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合作学习无法在所有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而是根据学习需要,制定合作学习目标,之后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优劣互补,激发合作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人基础为学习内容,由合作小组对课文进行讨论、交流,并且画出相关的课文学习流程,最终提出每个小组学习流程的优点。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全组协作精神。

3.评价教学结果

通过激励的方法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效率。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学生共同进步,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将其作为标准目标与尺度,将个人竞争转变为小组竞争,取消个人计分模式,采取小组计分模式,将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奖励的基础,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教学格局,使传统的个人达标奖励模式,转变为团体合作达标模式。例如在教师教学生认生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火车认读,对比哪个学习小组在2分钟内记忆的生字多,在这种环境中,好学生为了获得胜利,就需要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而学习较差的学生为了不拖集体后腿,就会主动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满足新课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还可以满足小学生未来发展要求,为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仕文,胡功兴.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会合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8(03):259-261

[2]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2,20(05):12-14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6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塑造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从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出发,旨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策略,促进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聋校 小学语文教学 基本现状 策略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在校学生均为耳聋儿童,和健康儿童相比,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交流方式获取知识,在语言方面具有先天缺陷。为了帮助耳聋儿童未来能够正常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语文学习将成为其弥补自身缺陷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聋校小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部分学校固守旧的思维模式,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

首先,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便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并没有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充分互动的师生关系还未建立,学生“被动式学习”仍在继续。聋校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诉求,虽然在先天方面不如正常人,但他们的潜力不容忽视。然而,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诉求,采取“满堂灌”“包办式”教学法,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未能被有效开发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形成依赖感,不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2.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发散性

聋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更新速度慢,和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教学内容大多较为陈旧,有效信息量很少,难以满足聋校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另外,语文教师的教学缺乏发散性,大多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对课外资源的引用频率较低。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忽视,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3.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积极性受挫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没有体现其特殊性,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即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或唯一标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可能。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聋校小学教育也应积极融入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入现实因素后的小学教学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具有自身特长的学生给予其充分发挥的空间。

二、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1.破除旧思维,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首先,建立“去教师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优缺点,针对不同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不断创造表达自我主张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独自克服各种难题。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设适合聋校学生的学习情境。聋校学生缺乏正常交流的先天基础,但他们拥有无比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积极利用其它有利条件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聋校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富有亲切感的学习环境,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增强聋校小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

2.提升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引用丰富的课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另外,教师还应对课外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选择,坚持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的原则,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

3.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得当便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由于聋校学生大多比较自卑,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急需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聋校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打破传统评价模式,反对“考试中心论”和“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思维,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体来看,教师应深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还应耐心引导学生,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如在学习教材中的《一只小羊羔》时,文中描绘了一个善良热心的小孩――巴特,他捡到了一只小羊羔并且悉心照料它,最终帮助小羊羔成功找到妈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小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好事,教师实时给予肯定的眼神,并根据平时的观察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鼓励小学生多做好事,多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结 语】

综上所述,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其特殊性,不能按照固有思维进行教学,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灵活变通、因地制宜的原则,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社会发展也将产生良性效果,还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刘惠军,张雅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