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1

就金融危机来说,全球经济结构将在整合中向信息化发展。处在信息化产业核心部分的计算机、无形资产、咨询业以及新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源开发在经济中的功能将越来越大。国民经济将由能源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转化,信息业蓬勃兴起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信息含量和知识含量逐步提高,物质资源的地位下降,信息、知识和人才资源将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知识和人才资源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跳跃式发展,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将会继续增大,它们将更加依靠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入和信息化推动,西方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也将进一步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由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可能性增大。

金融危机继续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危机发生的一般原因是资本全球化运动和价值实现过程中矛盾的尖锐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不仅同发达国家一样有生产过剩、金融过度膨胀的新问题,还有本国货币和国际货币之间的矛盾。商品价值、金融资产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实现这三重矛盾相互交织和日益发展是金融危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前提。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对称依靠或中心主导和从属的经济体系,则是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由中心向扩散,中心对资本的垄断和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加强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生产过剩、金融过剩和和外部联系中的国际价值实现新问题正不断深化发展。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脆弱,在国内要求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下,发展中国家极易陷入依靠外部推动、三重矛盾日益发展的状况。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西方资本流入和出口发展而快速增长,又因对外收支状况恶化和西方资本回流而爆发金融危机以至金融危机反复发作的原因。

21世纪初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最终取决于世界经济中各地区、各国之间相对经济实力的变化。前述世界经济运动的模式已经表明,世界经济运动的状况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否根本上在于中心和依存关系的发展,从本质上看,这就是两部分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状况。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也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主体以实力为基础的博弈。货币金融垄断是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就是竞争优势;处于垄断地位的一方总是支配着另一方和整个经济运动的方向,这就是世界运动的法则,也就是决定世界金融危机走势的基本规则。

世界经济中经济实力反映为科学发展、生产力水平、经济规模、金融市场规模和其货币是否充当国际货币。科技发达、经济和金融规模大、货币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从经济金融到文化都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产生影响。这种客观规律决定着世界经济和金融运动的发展趋向,也决定着世界金融危机发展的前景。未来世界金融危机新问题根本上取决于世界体系中各地区和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变化。

世界金融危机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向将很难改变。首先,如前所述,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仍将处于严重不对称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1975-1995年,除东亚少数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相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处于连续下降状态。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地位下降。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又给予东亚经济严重打击,从而使中经济全面受挫。目前,发达国家占有世界财富的3/4,最不发达国家则增加到49个。从历史来看,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经济格局不变、依存状况总体上不变而作部分调整时,几乎所有受危机打击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再度依靠外部资本流入和外部拉动。

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外部债务(见表1),国内经济结构和社会调整面临诸多困难,出口创汇又因技术革命发展滞后和西方国家的限制十分艰难,当西方资本流入时,可能导致新的生产和金融失控,而不会产生较多国际收益。这势必成为新危机的隐患。

表1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和负担率

年份债务额(亿美元)债务出口率(%)

198019901998198019901998

所有发展中国家6095147282465185.3155.8146.2

东亚及太平洋9412861697893.1113.4107.4

欧洲及中亚7552210435444.896.9126.7

拉美及加勒比257347547358201.9256.1202.5

中东及北非8381830205841.4119.1137.4

南亚38012991645160.5317.5201.0

撒哈那南部非洲6091774225866.4209.8232.1

再次,经济全球化将继续发展。国际资本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竞争总会对世界金融贸易和资本运动产生难以预料的扰动和冲击。在世界经济不对称结构和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出口方向的多元化不仅不会缓和或抵御这种冲击,反而可能严重化。假如实行金融和资本自由化,再度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即使发展中国家熟悉到这种危险性。

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分离的趋向进一步加强

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经济危机发生而引起的,金融危机所反映的是实物经济严重过剩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推动西方经济长驱直入金融资本主义,也促使一些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在所有发达国家和一些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金融危机的主导因素。金融危机所反映的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后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金融危机都是如此。

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资本膨胀和交易为特征的经济,信用发展是虚拟资本膨胀、虚拟经济兴起的推动力量。虚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社会生产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要求融资形式的多样化、融资范围拓宽、融资成本降低和融资的便利。虚拟经济发展表明一国金融活动和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积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

但是,同实际经济的发展一样,虚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也不能超出它应有的范围。虽然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指出这个范围,不过,从它服务于实际经济这一点来看,它确实存在发展约束。然而,由于虚拟资本市场脱离实际经济运动的特性,虚拟经济又往往出现加速膨胀的势头。虚拟经济逐渐超越实际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主要的方面,这就造成了金融危机领先实际经济独立发生的新趋向。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加速发展虚拟经济,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支撑虚拟经济膨胀的资本来源全球化,使虚拟经济的膨胀完全可以超出一国国内财富和生产增长的限制。金融危机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而发生的条件得到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新问题显然更为普遍和严重。一般来看,西方国家的虚拟经济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高收入和大规模对外投资为基础的,国家信用如国债和货币发行是虚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货币金融政策是虚拟经济的主要调节杠杆,这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而在发展中国家,虚拟经济往往是以工业基础不完善、出口增长波动、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为前提的,资本流入和被动的货币扩张成为虚拟经济扩张的主要支持力量,货币金融政策调节虚拟经济的功能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是由外来资本拉动促成的,更具有外生性、泡沫性和敏感性和易崩溃的特征。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直接由虚拟经济极度膨胀而开始也就十分自然。当然,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向外转移生产,一些产业已出现“空心化”,加上运用信息技术控制生产,实际经济过剩新问题得到缓解,主要新问题仍在虚拟经济方面。假如货币政策不当,国际金融资本在规模流入后急剧转为流出,仍然会导致虚拟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发生,只是在程度上和发展中国家不同而已。

21世纪金融危机发展的这一趋向不会改变。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加速,全球资本运动将继续高涨。由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经济转为复兴,进而吸引西方资本涌入,虚拟经济将因资本流入而再度高涨。第二,还会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原有的新兴工业化经济则会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虚拟经济占优势会是一个经常性新问题,而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仍大量潜在,国际投机资本极可能卷土重来。第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如出口导向的生产结构、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西方资本的过分依靠,等等。第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将进一步发展,但发展会不平衡。非凡是欧元成为强势国际货币后,将对美国和日本的虚拟经济发展产生冲击,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以往那样有效,日元资本外流将使日本的金融经济受到打击。西方的金融资本主义虽不会发生严重的挫折,但出现类似1987年的股市危机还是有可能的,这要看西方金融资本在内部滞留的时间长短。

金融危机的时间间隔规律大体上不会改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金融危机发展的进程来看,金融危机没有按某种固定规则周期性出现。1960年在西欧出现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后,间隔7年又出现美元危机,然后紧接着出现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危机,以及1971年开始的布雷顿体系危机。金融危机的频率明显加快。7年后,到1982年,金融危机转向发展中国家。此后又经过7年,由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开始,随后实行固定汇率的拉美和东亚发展中国家受到危机打击,金融危机的频率又明显加快。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运动的中心是资本运动,非凡是金融货币资本的运动。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它们加速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而由于资本短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资本和开放市场进行工业化,由此形成了资本由北方流向南方、商品也由北方流向南方的不对称状况。这种状况使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和商品流入中经济社会失控(一般只需5~7年的时间),风险日益增大,因此,西方资本内在的追逐利润和实现价值的行为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在发达国家之间,不同的货币资本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和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刺激不同的货币资本不断转换,因而由大规模货币资本运动所产生的金融货币危机不可能有什么固定规则。假若说有规则,那就是危机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利率之间的差异相对变化,并且随着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国的金融资本膨胀而加速发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资本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西方金融资本主要是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进入发展中国家的,高利率、固定汇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是主要吸引因素。尽管如此,一旦西方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或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社会经济新问题暴露,货币资本间的差异和矛盾就会显著激化,中心和之间的资本运动状况就会改变,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也不会呈现周期性。世界金融系统的变化和矛盾、世界经济系统的不对称发展是这种非周期发生的客观基础。资本循环、复杂系统混沌原理足以解释这些新问题。简而言之,在一个无规则、内外经济金融紧密联系、多因素共同功能的世界体系中,任一对外收支不平衡和资本耗散能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随时随地发生金融危机,只要存在扰动和资本自由移动的条件。假如说有什么规律,那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开放的时间长短和资本流入规模,它们决定危机条件是否成熟,决定扰动是否导致资本大量外逃。

危机随世界经济和货币结构调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21世纪,世界货币结构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当前存在的美元中心结构将为美元和欧元的两极结构所取代。2002年欧元实体货币已正式流通,估计3~5年后欧元将会有力地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并对日元的国际化发展产生抑制功能。在未来10年左右,美元和欧元将平分秋色。还应看到,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发展并逐步走向区域货币合作或货币一体化。这也将对世界货币结构产生有力冲击。在这种结构变化、调整和转变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来源、外汇结构都将经历大幅度的调整;不同的国际货币也将激烈竞争、相互取代,由此引起金融冲击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世界货币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除了外资大规模进出产生的金融震荡之外,还可能集中在资本外逃方面。资本外逃指一国资本所有者向境外转移资本的行为。资本外逃有多种方式和渠道,主要包括摘要:(1)贸易融资。通过低报出口合同金额和高报进口合同金额,将多出的外汇资本移往国外,投资国外资产,本国损失外汇资产。或者干脆虚报进口,骗汇抽逃。(2)推迟和提前贸易结算。对出口该收汇的结算推迟,对进口则在预期本币汇率下跌时提前结算汇出。(3)转移价格。有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内公司或在国内经营的跨国公司,利用内部贸易中的定价机制转移资本。(4)对外投资。对境外投资时,采用虚报投资、截留投资收益等方式将资本大量移出和留存海外。(5)利用非法商品贸易活动转移资本。资本外逃导致一国外汇资产大量流失,使发展中家外汇资源枯竭、货币持续贬值、国际收支和对外债务日益严重。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出现经济长期萧条、债务危机反复发作、国内金融近乎崩溃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资本外逃。20世纪90年代东亚、俄罗斯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前,国内资本外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功能,例如俄罗斯从1992年以来,每年资本外逃达GDP的6%,占国内储蓄的8%~18%。

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政策反应看,区域货币合作、资本市场开放、浮动汇率和经济结构调整代表着一种主流趋向。这种趋向的发展,完全可能为新的金融危机生成创造条件和时机。

金融危机的范围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金融危机由国别性危机演变区域性和全球性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经济和金融联系加强的多样化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则是基本机制。所谓危机的传染性和传导性,就是指金融危机由区域内一国向区域整体、进而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的特性。

探究表明,金融危机传染的第一种机制是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贸易联系。就区域内而言,当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后,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状况极易诱使投机者对其贸易伙伴国进行攻击并获得成功,因为贸易伙伴国出口减少、进口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和失业率增高,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难以在投机攻击中维持固定汇率;区域之间也是如此。金融危机传染的第二种机制是资本市场联系。当区域内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金融资产价格大跌,由于区内各国之间的资本联系,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遭受损失,流动性受到破坏,相互支撑的力量减弱,因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和金融状况恶化,从而也易被投机者攻击导致金融危机。第三种机制是区外国际信贷者和投资者对区域内各国经济作相似的判定和预期。当区域内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区域外的投资者困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通常认为区域内各国经济金融状况基本相似,出于减少资产损失的考虑,不是从区域内其他国家抽回资本就是减少信贷提供,导致整个区域爆发危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资本和金融联系,缩小相互之间的经济差异。区域一体化无疑加强着金融危机由一国向另一国的传递,区域内各国之间会出现反复震荡、交叉传染的状况,使各国危机不断深化。区域之间也是如此,某个区域发生金融危机传递到其他区域,其他被传染的区域又会将危机回溯到最初爆发危机的区域,形成遍及各个区域且不断深化的全球危机。20世纪90年代由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从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角度看是有助于抗御外部资本冲击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但是,在实现稳定的货币一体化之前,侧重经济贸易合作的区域一体化对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是不容置疑的。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2

纵观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市举措,以及关于增加流动性、加强监管和透明度等措施,都是金融家们传统理论思维的表现。他们就行业本身分析问题,习惯于从行业范畴谈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没有把金融危机置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去研究和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引导人们局限于在操作和技术层面,难以触及实质性问题。由于没有着力寻找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也未能提出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这次金融危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而且也难以避免金融危机日后再次发生。

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最深刻的原因,是由于在旧的、传统的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消费资本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消费需求不足和消费资本缺位,才是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消费需求不足是金融危机“祸根”

许多金融家和政府领导人,还没有从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束缚和影响中走出来。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只有一种资本,即货币资本。但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事实并非如此。人们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完整的市场经济的资本构成应包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是三种资本在拉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货币资本。

但多年以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一直是货币资本一支独秀,它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货币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也得到充分的保证。而知识资本,特别是消费资本,却长期处在被淡化甚至缺位的状况,从而使二者长期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形成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发展经济的局面。虽然经济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依靠货币资本这一单一要素发展经济,资本短缺、创新乏力、消费萎缩问题不可避免。所以,知识资本、特别是消费资本缺位造成的市场萎缩、总需求不足才是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最深刻的原因。

在分析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时,一些金融专家把美国次级贷款看成是这场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其实是不对的。它掩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真实原因。因为次级贷款在房价不下跌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房贷机构资产和财务收支状况恶化。只有在房价急剧下跌的前提下,次级贷款才会造成房贷机构资产和财务状况恶化并引发危机。

其次,房贷机构和保险公司、银行、券商联手,把房贷证券化并包装上市,推向全球金融市场,用虚构的高预期回报制造虚假需求,使金融衍生品无限制泛滥,形成一条长长的金融泡沫链。但最终由于实际的消费缺失,金融泡沫破裂,金融链断裂,造成银行体系的崩溃和资本市场的瘫痪,极大地加重了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如果就金融谈金融,解决办法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就等于是在金融泡沫链上下功夫。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我们应该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入手寻找解决危机的根本途径。

分配制度不公下的消费不足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刻原因是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消费者“相对贫困”是由于分配不公所产生的“二、八”现象的直接结果,即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80%的人们购买住房的愿望十分殷切,但却无力购买而不能形成有效需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依然严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状况,着力解决消费者“相对贫困”的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社会分配不公、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领导人和经济学家。 为了寻找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必须对分配制度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目前在世界各国流行的、现行的分配制度本身是不公平的。

在现行分配制度所形成的分配格局下,货币资本所有者几乎独享企业所有利润;知识资本所有者只享有少许利润;而消费资本所有者长期以来甚至处于缺位状态,完全不参与分配,无利可获。这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源头和始发原因,也是造成消费者“相对贫困”的根本原因。

新理论消除消费者“相对贫困”

以往的经济学家,他们理论上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重生产轻消费。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终于探索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人们发现了消费资本的存在。人们发现消费不仅决定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能否实现其最终价值,而且是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

正是由于其在生产过中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消费资本因而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消费资本的发现,也引发了人们对知识资本的重新思考。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由三种资本共同推动的。

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包括三种资本的理论,特别是认为由三种资本共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共同创造企业利润,因而应由三种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利润分配的理论,将是确立新的公平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这种新的公平分配制度,将从根本上打破流行已久的不公平的分配格局,这是从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就予以解决,而不是从国民收入第二次、第三次分配那种带有恩赐性质的解决方法。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可以确立一种新型的,由三种资本参与的综合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新的公平分配格局的企业制度。这种新的企业制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它将为我们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我们认为,新的企业制度使我们找到了一条真正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因此有人称之为“穷人经济学”。它将彻底根除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的命运,从而也是解决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3

经济危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影响都是重大的,其对国内的经济状况往往甚至颠覆性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所以,对于中国来说,看清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也是中国从中更好认清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的好机会,从而可以据此制定中国经济的可只需发展战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 经济地位

一、绪论

经济危机的存在是世界经济的一件大事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律,大约十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上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在1997年,那次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因为中国坚持人民币的价值保持,在国际经济领域留下了较为良好的印象。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秩序失衡,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状况面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大的挑战和危机。在这样的动荡的经济局面下,中国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病,职工失业,内需空虚,出口量下降,筹资困难等状况。

二、世界经济格局现状

只有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局势,对现状有一定的分析研究,才能使本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不会迷失,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清醒的头脑,规划长远的战略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唯有这样,光喊口号,却没有实际措施的状况才能避免,才能在世界经济中站稳脚跟。

当代的世界经济形势,仍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发展中国家等世界经济新势头的发展一样猛烈,近几年金砖国家的发展也不容小觑。

毫无疑问,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中最重要最有实力的经济体。各种数据表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既是内在成员间的合作增加,也是外部的有规划的扩大。这样的趋势下,欧盟于国际中无论经济还是其他事情的发言的力度程持续上升。货币方面欧元的金融地位也不断上升,对美元的抗衡也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日本虽国土面积狭小,但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进年来,经济水平有所萎缩,日本的实力水平与国际地位都在日益缩减。我国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和新兴的经济势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亦不会很小,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特色市场经济作用下,中国经济进行可持续发展,也将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因素。

三、经济危机下世界经济的变动

(一)经济危机下的美国主导地位不再

需要重新对美国的经济水平进行衡。08年的一份论文报告让美国经济已经陷进衰退的状态。这一结果令人哗然,其认为美国自二战以来,曾有过多次金融危机,经济水平动荡地称下降趋势。不可否认的,美国经济确实在出去一个衰退阶段,这必然会动摇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对于美国模式尤其是经济模式的评价也要重新进行。美国模式,是一种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模式。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倡导市场的自主作用与自我调节,尽量少地政府的管理和监督。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摸索发现,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的美国经济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成就相伴的还有随之积累的问题和麻烦。这也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源头。

(二)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地位

只有客观正确地认识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详细有效的规划和排布。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在对外交往能力的体现,是国家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渠道,同时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也日益增加,这使得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四、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压力

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的经济金融也受之很大的影响。经济危机出现使得外需减少,出口量受到巨大压力。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外的内需减少,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有密切经济进出口往来的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推广,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危机引发的人们恐惧使得这一保护主义再次登上经济舞台。现如今,国际间经济合作不断加深,面对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应齐心协力加强措施共同应对,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使得国家之间有了隔阂从而得不到更深度的合作共赢。这将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造成世界性的投资变动,我国对外资投入量极其不稳定,还伴随着非正常的外部撤资。使得我国经济处于较被地位。且金融危机也显露出来一系列存在我国经济中的问题。譬如说我国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特别是我国对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依赖较为强烈,所以经济危机后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巨大。

五、中国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带来世界经济局势的改变,但是在改变中不仅仅是困难与危机,还有机遇和挑战。每个国家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性,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下,认清国际局势,不间断改革发展的道路,这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才能保持自我,提高自我的创新发展里,在世界经济局势中占据有利地位。首先,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贸易保护主义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国际经济中各国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我国应配合世界各经济组织,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寻求相同,寻找利益共同点,从而进行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重视对外贸易的同时,内需的作用不能轻视。此次经济危机中,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我国对出口业务的过度依赖使得危机一旦出现,我国的经济必然出现缺口,其依靠国外经济的弊端不可避免。所以解决此问题的答案就是扩大内需。当外部经济面临低迷时期,我国就可用内需的拉动填补经济出现的空缺。从依赖对外贸易的需求过渡到内外需相结合的模式,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树立特有的品牌,从而把内需拉动上来。再有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营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迫切地需要从劳动力为主要元素的经济状况发展到由品牌、技术影响的有实力的发展方式。

六、结束

对全球经济都影响颇深的经济危机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场经济大变动下,世界经济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日本在经济危机过后,收到较大影响而没能很好地恢复,近几年的经济状况一直呈低迷形势,而中国借发展较好的势头超过日本,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也随之提升。但我国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姿态,对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到处惊不乱,以沉稳的世界大国形象在经济领域立足。

参考文献

[1]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白宇飞.《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新格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3]陈岳.《中国国际地位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陈勇.《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4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 ,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5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三期叠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6-01

随着我国2015年经济数据的公布,在结合2014年数据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对我国最近两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了不少的认识,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早在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这一阶段我国需要严格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中心来开展工作,实现真实增长,放开对于 “开闸放水、大水漫灌”等方式的依赖。尤其是在当下面临经济的下行压力大时,需要稳固当前的货币政策,从力度、节奏以及中心三个方面来进行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调整,更好的应对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挑战。

一、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分析

所谓的“三期叠加”的状态便是对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以往刺激经济政策副作用消化期效果的总称。

1、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的超速增长势头,我国也因此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断增长之后,国民经济总量基数也变得越来越大了,以往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素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成为阶段性现象,这是我国实体经济的自然发展过程。同时,这也是处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深化背景下的一个综合情况。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年和15年GDP增速分别为7.3%和6.9%,仍旧高于世界大多数的国家。

2、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2015年,我国的雾霾天气仍旧没有显著的改善,这使得人们越发资源环境与经济急速增长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这也是我国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尽快完成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然而,细化到具体的举措就是对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的问题进行解决,帮助企业渡过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这是我国经济所必需经历的一个过程,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困境和挑战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过程。

3、以往刺激政策副作用消化期。07-09年的环球金融危机自然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然而,我国的经济在10年之后仍旧可以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在全世界来看也是极其罕见的。这源于我国推出了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使经济率先走出危机。然而,随着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二、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挑战研讨

而“新常态”则是指发展新阶段的一般性特征我国经济现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阶段必然有一些新的特征。其中,“新常态”就是新的发展阶段的一般性特征。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增长速度的放缓。第二是结构转变。第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这三个特点也基本上对应了我国“三期叠加”,由此综合来看,我国的在这一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源自于经济速度放缓的挑战。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经济的高速增长逐渐放缓。在历史的经验上,世界上有36个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其中大多数(34个)在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然而,其中各个国家的减速也存在不少的差异,类型上主要包括了台阶式减速和波浪式减速。就理论和数据分析而言,我国极有可能会遭遇波浪式减速,这个概率超过了90%,但仍旧不能完全否定台阶式减速的出现。

2、源自于以往经济动力放缓的挑战。这部分的挑战是因为原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变化了或是弱化了,而全新的增长动力仍旧没有形成,这一状况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及其普遍的。而我国的增长新动力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改革红利,二是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分析来看,我国在过去的一个阶段里,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来完成经济增长的。根据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应该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然而,现阶段的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过剩的现象。因此,我国要在劳动密集之后依靠资本密集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存在比较大的难度,这也使得我国需要转变动力源,借助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差别,也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应当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3、源自于以往经济高速增长期所积累负面效应的挑战。国家在以往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采用了不少“开闸放水、大水漫灌”的方式,总体来说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然而在经济减速之后,这一部分激进的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区域性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个别地区债务率较高等。

4、源自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发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进而引发了其他领域成本和费用增加的连锁反应。这也是我国在这一阶段所需要面临的挑战,因为这样一来,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就受到影响,部分产业甚至会转移的状况,最严重时也会走上某些国家的所谓产业空心化的老路。

参考文献:

[1] 宋 立.“三期叠加”时期面临四大挑战[N].社会科学报,2015-01-08002.

[2] 郁 芬.适应新常态须应对“三期叠加”[N].新华日报,2015-01-14002.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增长

2009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同时,CPI和PPI双双呈现负增长。中国2009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对于世界其他各国来说,中国经济的变动不仅实际影响着处于衰退的世界经济整体,更影响着各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信心;对于中国来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经济预测都不断调低各国经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总体将下降0.5%到1.5%,其中发达国家将下降3%到3.5%。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下降1.6%,世界贸易量将下降9%,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被看作是20世纪以来能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相比的大衰退,在许多方面其程度甚至更为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曾指出,近代以来一般经济衰退会持续12个月,随之出现的是至少持续5年的强劲反弹,但当前的形势却非常“罕见”,它很可能带来一个特别长和特别深的经济萎缩期,使衰退期持续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发达国家要在2010年才能出现复苏,而且其复苏过程还将是缓慢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有可能最先走出经济困境的国家,中国经济较早回升将影响世界经济较早走出衰退。

中国一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5.3%和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一季度GDP增长6.1%,比上一季度的6.8%又有所下降。而2008年全年GDP增长为9%。可以明显看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多数国家进入衰退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下降明显。

不过,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3月份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已开始表现出来,投资力度大干上年同期,尤其是在农村方面增长特别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的效应至少在下半年发挥出来,使GDP增长步伐加快。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同比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11.1%。这表明,中国的社会消费仍然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4.6%。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下降19.7%,进口下降30.9%,顺差同比增加209亿美元。可以看出,与世界经济衰退同步,CPI、PPI双双下降,进出口下降极为明显,中国经济下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造成的,这种影响还在持续。

对于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国外媒体多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论。国外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者能否保持消费,私人部门是否开始投资是经济是否开始获得前进动力的两个关键,中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虽然是10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但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来看,中国可能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刻。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更明显地显示其效果,或许带来至少两个季度的投资增长势头。不过,中国经济复苏是否能持续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有的分析指出,在近些年中国GDP增长中,外需的贡献占较大比重,甚至超过30%,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状况下,中国的经济复苏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从较大程度上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依靠内需的模式是重要的,但也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中国国内对中国经济状况有许多评估。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衰退,只是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大。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在上升的大周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将帮助中国走上健康之路,人们评估,中国经济现时遇到的问题是,主要来自外部需求急剧收缩的冲击,导致经济减速,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增加,从而使经济结构性矛盾凸现。政府推出一揽子的刺激经济计划,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力求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中国政府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信心的。国务院4月15日常务会议下达了第三批中央投资,认为目前有30%的计划投资进入了经济,其余70%的投入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国内舆论认为,中国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推动经济走出低谷。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经济在目前面临的形势与2008年年中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8年7、8月时,国家提出的宏观调控任务是“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首要任务。在中国经济连年以两位数增长的形式下,人们已注意到经济增长有“过热”的倾向。因而国家已连续两年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接近30%。2007年GDP增长11.7%,2008年上半年已降为10.4%。在2008年上半年,物价上涨曾成为关注的重心,外汇储备迅速增多,许多人热烈议论的是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泡沫”。那个时候,许多人还认为粮食价格、石油价格等至少在几年之内都会保持在高位运行。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引发,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最初,人们还认为危机会控制在金融领域,可能很快被克服,但危机不断扩展,并使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物价形势完全逆转。2009年的形势对中国来说,已不再是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而成为如何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力争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了。这种经济发展的变动表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以来,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来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大体上说,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中国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时期。在1949年,中国的近代工业仅占全部经济的10%,中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90%的贫穷国家,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借助国家的力量,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的积累和支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78年,乡村人口从1949年的90%左右下降为82%。1978年工业产值4,237亿元,其中重工业为2,411亿元,占56.9%,轻工业为1,826亿元,占43.1%。中国不仅有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还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在这个时期,主要由于外国的封锁,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处于“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即使在1978年有所发展之后也仅占同期世界贸易额的0.78%。但是,这个时期建立起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从20世纪B0年代到20世纪末,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初期,起到了迅速聚集全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在转变生产关系、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提高经济资源效率等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暴露出更多的缺陷和不足。中国从80年代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在80年代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逐渐形成,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90年代期间,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时期,通过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显示出发展的活力,已有的现代工业体系获得不断的发展、提升、扩展,国民经济结构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化。中国在1964年三届人大上提出中国“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任务,当时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上重提,计划在1980年以前完成第一步,并在20世纪内完成第二步。实际上,1978年时,第一个目标已基本完成,而第二个目标则成为中国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在1992年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具体化为实现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这20年又分为前、后10年,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2000年中国GDP达到89,403.6亿元,按不变价格,比得1978年增长近6倍,在世界排名第六,中国人均收入7,078元,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8.1%、48.2%和21.4%,1998年分别为18%、49.2%和32.8%,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也分别从70.5%、18.3%和13%转变为49.8%、23.5%和26.7%。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反映着中国经济开放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1990年为1,155亿美元,2000年达到4,743亿美元。2000年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4%,进口额占世界进口额3.9%,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4.6%提高到2000年的23%。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相联系的,在这一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之后,中国经济才有条件,也必然与世界经济发生更密切的关系。

从21世纪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与世界经济发生更为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其运行周期是在与世界经济基本隔绝的条件下发生、演变的。即使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运行周期也受世界经济变动影响相对较小。但进入21世纪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种条件开始发生变化了。实际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已在感受外来经济震荡的巨大影响,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已实际造成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这是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国际贸易分工体系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使中国在90年代后期发展为“世界工厂”,与东亚、东盟、欧盟、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各地区、国家结成了程度不同的经济与贸易关系,甚至形成由中美贸易连接的某种经济关系体。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1世纪以来更获飞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2.4倍。近几年来,对外贸易以两位数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30%以上。很明显,世界经济的兴衰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变化,在2008年上半年以前,中国政府关注的是抑制经济的“过热”,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出口结构的转变。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对外贸易局势剧变,并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政府不得不转而采取一系列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干预措施。而这种情况也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三、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走向

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样一个基本状况:中国虽然在GDP总量上已占世界第三位,近年之内将会超过日本占世界第二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会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位。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在21世纪中叶以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还很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0%左右,按每年城镇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到2030年,才可能达到60%以上,使城镇人口达70%甚至80%以上,即到21世纪中叶,才能讲中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而且,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在今后要在世界经济总体的发展演变中进行,在与世界经济总体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融合中,世界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中国,中国也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这个基本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走向。

不过,中国完成现代化第三步的基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曾经历这样一种历程:在建立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时,经济发展严重缺乏建设所需资金,建设资金主要靠来自农业的积累以及中国工业自身的初步积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除了靠自身积累以外,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借助引进外资,设立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将越来越多的外部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积累资金的来源。也由于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吸收了低廉的劳动力,使中国逐渐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成为国际生产、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得以顺利开始新的不断的调整。“中国制造”、或者,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成果。这种格局被从多方面加以描述,比如“美国是主要消费国、中国是工厂、日本是零部件供应商”、“美国消费、中国储蓄”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迅速上升。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1,655.7亿美元,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万亿美元以上。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万亿元,目前该余额在20万亿以上。中国已不再缺乏经济发展的资金,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有利的地位。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是,用已积累的资金用于创造国内需求,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迅速、果断地调整政策,提出4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其中1.5万亿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1万亿为汶川地震重点灾区重建;0.4万亿为民生工程;0.37万亿为农村民生工程;0.37万亿用于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改造;0.21万亿进行节能、减排、生态建设;0.15万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国家还扩大财政9,500亿元,新增贷款5,000亿元,以促进企业投资、拉动居民消费,中央财政投入420亿元用于促进就业,投入1,461亿元用于推动科技创新。中央计划3年投入8,500亿元用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投入2,930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基金,投入7,161亿元用于“三农”建设。中国政府可以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拿出巨额资金刺激国内需求,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外部需求急剧缩减的情况下,用加快国内建设、创造国内需求的方式抵御外部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社会稳定。

国内外对中国一季度及中国经济今后走势的评估虽有差别,但总体上是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主要是受到冲击,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在2009年下半年将率先复苏等观点是大体上符合现实的,或很可能是会得到验证的。在这里,关键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继续发展的足够的空间。第一,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中西部发展,以及这些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构成中国巨大的投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4.5个百分点,主要是外部需求减少引发的,外部需求的减少在中国可以由内部需求弥补。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部分是把原计划将来做的事提前拿到当前来做。这可以保证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高的水平上。中国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中有用于关于医保、社保的改革部分,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改进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在现仍稳定增长的居民消费上更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已包含了经济发展的许多内容,包括不断的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较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