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例6篇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1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环境;课内外一体化;环境行为学;锻炼行为生态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75-05

Abstract: 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 advocates that a changed design will change people’s behaviors, and expands its theories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behavior affecting mechanism; exercise behavior ecological theory builds its theoret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urriculum theory believes that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have important education functions, emphasizes tha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and other curriculum factors realizes education objectives jointly. Based on the said theorie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optimal configur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optimal configuration through sport dedicated funds on campus cards and sports venue reservation system nicely solved such problems as sports venue using efficiency and sports resource sharing fairness; by developing the internet + “combat call system” and configuring competition enviro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provide students with curriculum soft environment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through multiple ways;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cul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atic, participatory and interactive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steadi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exercising.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exercise behavior ecology;college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我国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并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的“三自主”(学生自主选课、自选教师、自定时间)、“三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课程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其中,“课内与课外互动”的课程理念多年来受到持续关注,逐步发展为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基于体育大课程体系的设想,通过课内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该课程模式在解决学生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性体育活动,提升体质健康、形成锻炼习惯、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关于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在理论上缺少深度的探索。从文献的查阅中,很少看到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关于课内与课外锻炼环境的差异分析,也很少看到课程环境对锻炼行为影响的分析,课程环境建设一直在体育课程体系变革中处于滞后的状态。

课程环境是环绕在“课程”主体周围,对课程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的自主锻炼存在较多的动力与环境差异因素。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属必修课,有学分要求、有教师组织、有场地保障,因而课内学习具有约束性的特征。而学生在课外的自主锻炼,约束条件消解,何时进行锻炼更多地依赖锻炼的行为态度、行为动机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因而,“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对促进学生锻炼行为从体育课内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首先介绍环境行为理论、生态理论及课程环境理论,从环境行为、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等阐述课程环境对行为促进的重要作用,其次是以深圳大学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课程环境配置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1 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基本理论与研究

1.1 环境行为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学,主要研究人与物质环境两个不同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该学科将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步进行研究,旨在探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统一。该学说主要包括:

1)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外部环境决定人的行为选择方式。这种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筑师相信“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如道路上设置的斑马线将使人选择更为安全的斑马线通过马路;垃圾箱的分类提示会使人倾向于产生投垃圾的分类行为。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缺陷是夸大了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考虑人的主体意识,而这种主体意识具有需求动机、调节行为和改变环境的能动性。

2)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人的行为不是由环境所决定,而是由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所产生。在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具有选择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变环境的主导性。

3)相互渗透论。

相互渗透论认为人和环境不是二元对立的,人们不仅能够对物质环境实施改变,还可以从实质上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改变社会环境。

在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中,关于锻炼行为与环境关系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2-4]:关于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在国际上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初步的研究发现,当出行距离短、街道景观优美,出行者倾向于采用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增加体力活动而促进健康;周边环境令人向往则可增加休闲体力活动。有研究者对中学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郊区居住的学生,当周边运动场的可达性较好时,不仅每天进行锻炼的时间较长,而且在上课日的每天锻炼的时间也较长[5]。

1.2 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

行为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该理论模型不仅认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行为作用超越个体的因素作用,同时,生态学认为个体与社会文化和物资环境的要素可以循环利用。强调锻炼行为是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逻辑上把社会文化、政策和物质环境结合到行为和教育之中,来干预个体锻炼行为选择和坚持[6]。

1.3 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研究

关于课程环境,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相关的环境还包括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7]。

张华[8]对课程环境的定义体现了生态教育的思想,认为“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

关于课程环境的作用,有两个重要观点值得重视:一是课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达成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作用。二是课程环境对课程组织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环境与课程其他要素的平衡发展并有效地共同实现教育目标[9]。

2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

2.1 体育实体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深圳大学拥有体育实体环境,即体育场馆占地面积152 500 m2,建筑面积63 242 m2,以深圳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共2.6万人来计算,平均每人拥有体育实体建筑面积2.43 m2,可以认为具有较好的场馆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场馆不仅要优先提供学校体育课程、各类运动学生代表队包括高水平运动队及普通大学生代表队的训练使用,同时也要满足高校教职员工及有政策刚性要求的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需要。实际上,学校体育场馆还经常面临着不同时空、不同功能的任务需求,如大型集会、毕业季的学生就业招聘会等,这就对场馆资源的效率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如何建成优化的体育课程环境、学校体育场馆如何更好地提供大学生课余自主锻炼的服务、提供优化的资源配置上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需求总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资源需求大于资源存量。即使学校不断扩建体育场馆,配置功能多元的各种健身设备和辅助设备,但目前仍无法在资源与需求上达成平衡。

二是面对不同类型需求,如何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实施体育场馆使用的权益和公平性问题。在课程环境开发之前,深圳大学的体育场馆主要是在完成体育课程、运动队训练之后,场馆中心根据学校各类群体比赛、学校学生社团的申请、各学院组织的比赛申请来管理场地使用。但这种仅仅面对“有组织”的、享有优先场馆资源使用的管理方式,虽然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场馆资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众多学生的场馆资源使用权益,在优先获得使用权或者是在享有场馆使用的时间上,对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公平现象[10]。

三是体育场馆管理方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矛盾。在学校体育场馆管理上,实行专门化管理,但由于体育场馆部的人员编制较少,实际上场馆维护、日常保洁等工作采用了外包服务的方式,故体育场馆实质上是混合管理模式。由体育场馆进行场地资源管理,需要通过场馆管理部门合理地实施场馆资源的动态调配。但在课程环境优化之前,行政部门的管理全凭实践的管理经验和习惯进行场地审批,管理不到位、规章不合理,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多矛盾,场馆管理的薄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11]。

为了综合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大学从2007年起,为了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建设,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实施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1)校园一卡通的体育资源配置。

从2007年起,深圳大学在每个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校园一卡通中设立专项体育经费,学校每年为每个学生提供体育专项经费300元。校园一卡通为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和体育专项经费的电子支付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场馆的管理系统与一卡通的对接,实现对学生的身份识别,从而达到体育经费个人专享的目的。由于这些经费只能用于使用各类体育场馆的经费开支,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可以享有平等地使用体育场馆的资源,提高学生对场馆资源支配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锻炼需要,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体育场馆预订系统。

为了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更为有效的利用,深圳大学开发了体育场馆预订系统。系统由后台服务器和各场地的客户端组成。预订系统对可以开放的场馆资源及可利用的空间资源进行分类展示[1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输入校园卡号及密码进入系统,可以提前3天进行场地预订。通过场馆预订系统和校园一卡通体育专项经费的设立,不仅提高了支付方式的安全与便捷,提高了学生使用体育经费的意愿,同时也提高了场馆使用的效率[13],从而较好地解决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及享有体育公平性的问题。

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学生的锻炼具有显著的效果,2007年,学生每年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为35万人次左右,到2013、2014年,每年学生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的人次稳定在45万人次左右。

2.2 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

在课程环境中,可以将体育场馆分类为课程的“硬环境”。硬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课程的“软环境”建设,包括课程政策、传统习惯、文化氛围、组织体系等,则是在促进学生参与自主锻炼过程中更为重要的课程环境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课程环境的建设中,深圳大学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自主相约比赛形式的结合,形成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由此形成了校园体育竞赛的新发展及新补充。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呈现出不同的独特功能。

学生通过校园卡登录网络“约战系统”,在系统内可实现球队自主组建、加入球队、发起或接受挑战、查看球队积分排名、查看球队信息、查看裁判员信息等功能。

网络“约战系统”的管理员是系统的后台操作员,其职责是管理整个赛事的正常运作,协调时间、场地、裁判的安排。所有的挑战均要经过管理员审核,才可成为正式比赛。管理员根据学生裁判员的时间进行比赛的安排,通过裁判员的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系统中各队均有权利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反馈,系统管理员将会进行调查,实施监督与仲裁机制。

在传统的校园体育比赛中,学校代表队、学院代表队是通过选拔机制,具有较好运动技能的学生才能成为各代表队的成员。对于整个学校而言,能参加校级比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运动技能、渴望比赛的学生而言,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开发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从而也成为了连接课内外进行锻炼的纽带,并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

互联网的使用快速便捷,具有广泛的交流功能、互动性强,可促进学生间交流,拓宽人际网。通过互联网+“约战系统”吸引不同运动水平层次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学生拥有共同爱好,体验体育活动的真实乐趣,使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氛围更浓,提高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3 竞赛环境的系统配置

在大学生群体中,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是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深圳大学在传统上形成了各类不同的组织竞赛:一是每年组织10项“校长杯”比赛,这10项比赛包括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群众基础最为雄厚、项目最受欢迎的比赛。校长杯比赛积分计入学校运动会的综合总分。二是每年在新生入学后,为丰富新生的体育竞赛活动、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专门组织10个项目的“新生杯”比赛。三是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自主竞赛,目前深圳大学拥有22个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全部由学生按章程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办赛,成为了学生社团组织赛事最为活跃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知名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更为紧密,2013年深圳大学“岁宝公益杯”体育系列赛,是深圳大学建校以来,首次由企业赞助举行的群体系列赛事。优秀企业与知名大学的结合,促使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签约仪式,新增了深大“岁宝杯”三人篮球争霸赛、深大“岁宝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深大“岁宝杯”排球争霸赛。排球争霸赛不仅校内学生可以参与,还吸引了2支男子校友排球队、3支女子校友排球队回校参加竞赛。这些比赛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2015年,各种争霸杯的比赛在深圳“融资城”的签约资助下继续举办。

2.4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在广义的课程环境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都可以看作是课程环境的一部分[14]。近年来深圳大学从多个方面营造具有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整体投入。

2011年深圳市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及地区的7 86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深圳大学全面动员、整体投入:深圳大学学生在本届大运会航海、乒乓球、高尔夫等项目获得5金5银的好成绩,获教育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深圳大学主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科学大会,成为校园内最具大运会文化特色的亮丽的风景线;深圳大学的志愿者参与赛事的各项服务、场馆保障及开幕式等工作的多达5 000人以上,深圳大学的大运会志愿者站与深圳全市的750个志愿服务站一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大运文化理念,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炬,一直服务至今并无限延伸。大运会的文化影响已作为深圳城市的文化特质之一,其作用远远超出了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对深圳城市的精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2)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的建设。

中国排球联赛是国内最顶级排球运动赛事,是展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传播拼搏精神和体育梦想的载体。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女排顽强拼搏精神,深圳大学与中国人民八一女排共建2014―2015年中国排球联赛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

八一女排代表了新中国排球发展的历史并取得了辉煌成绩,是迄今为止全国各支运动队中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人数最多的运动队。八一女排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共进行了12场比赛,最终,时隔13年再度登上冠军领奖台。深圳大学八一女排主场的12场比赛,是体育文化盛宴,超过2 000人次的学生志愿者投入主场工作,每场比赛有来自体育社团、各学院超过1 200名学生为主队呐喊助威,在八一女排夺冠的时刻,共享夺冠的美好时光,体验汗水、泪水铸就金牌的艰辛过程,从而获得精神的熏陶与升华。

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的建设。

深圳大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将体育精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来源于的青春励志文化活动。2014年由王楠和中国乒乓球队来深圳大学进行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乒乓球推广活动,传播乒乓文化和乒乓精神,传递努力拼搏的正能量。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达到了2 000人,国手们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随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成为深圳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

体育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最具有活力、最具有互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特质。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通过多方面对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自主锻炼行为的发生。但这些个体行为的选择与决策,依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易变性。如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之间的衔接,通过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2)通过校园卡的体育专项经费的使用,可以积累学生大量的个体化的锻炼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学生锻炼的基本需求规律,同时,也可以发现参与锻炼很少的学生的结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3)互联网+“约战系统”作为课程软环境的一种尝试,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为一种衔接课内课外的竞赛载体,可以考虑举办校级、院级的新竞赛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竞赛的功能,从而吸引更为众多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也可以将学生可量化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过程性评价”,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 体育学刊,2010,17(4):43-44.

[2] 翁锡全,何晓龙,王香生,等. 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领域[J]. 体育科学,2010,30(9):4-9.

[3]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等. 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 体育与科学,2014,35(1):22-23.

[4] 全明辉,何晓龙,庄洁,等. 建成环境对上海市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15,22(2):133-139.

[5] 周热娜,傅华,李洋,等. 上海市某两所中学初中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2):197-198.

[6] 方敏.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及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22-123

[7]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5.

[8]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1.

[9] 龚建林.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性[J]. 体育学刊,2011,18(4):42-44.

[10] 王茜,苏世亮,马潇雅. 社区健身环境对居民运动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公平性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48-649.

[11] 谭建湘,周良君,陈华.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13,20(5):45-46.

[12] 杨亚琴,朱志萍. 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35-1336.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2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保障与意义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其种种弊端,很难满足现代在校学生的需求,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它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给国家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其在校学生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正处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何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身体锻炼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院校能否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拥有强壮的体魄,将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因此如何将终身体育的思想真正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走访海南省5所技工类院校,我们发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比较简单。从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海南省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以技术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仍以篮、排、足三大球为主,项目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与爱好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二是教学课时严重缺乏,课外锻炼时间被占严重。三是体育设施和专项教师缺乏。四是中职院校专项教师的缺乏。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条件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集合课堂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师资队伍

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没有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体育教学的,中职院校要开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首先要解决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教学场馆、场地建设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相关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相应体育器材的配置也要时刻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的需求。

3.体育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保障“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体化的教学程序设计。

(1)指导思想: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时时刻刻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加知识、享受娱乐的多重目的。

(3)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长效性、多元化,多开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课;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周数、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教材资料的配置有机统一。

(4)教学评价:传统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来评价,重记忆、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学生的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四、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3

摘 要 本文首先从校方重视程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个方面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还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可行性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基础,同时需要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给予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多方面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学生能够在自主地选择喜爱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将体育教学同时贯穿于课内课外的一种教学模式。假如贵阳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能够采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其自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训练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校方重视程度的影响

学校方面,对于课堂体育教学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且较为详细的标准,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却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组织。许多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的,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往往开展效果不大理想,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校方就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较快较好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场地器材的保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要想较好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校方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采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特色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高校,他们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通常都已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其运动项目实践性的突出。同以前相比,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尽管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且缺乏特色,主要项目仍然是以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类、健美操类项目为主,而当前流行的跆拳道、高尔夫、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较少,由于项目的单一,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一些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他们往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素质能够处于一个上升或者保持不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其身体素质就存在便会逐渐下降。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一点便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之外,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便也能够逐渐提高。但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已经不再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受到课业考试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也鲜有时间与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其身体素质自然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贵阳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较好,除一些传统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增开了多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多个体育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之下,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内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较好的开展为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进。在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首要的便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近年来,贵阳学院不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同时也积极对老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这一举措之下,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之下,贵阳学校也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度,加大了对其场地器材的投资建设。现如今,贵阳学院已建立新的体育场馆,并且置办了多项运动器材,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这便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提高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人员对其开展的重视程度。学校各极领导都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而且积极地给予政策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才能够保证课内外正常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且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拓宽学校经费来源途径

首先,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不断促进运动器材的完善,从而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应在保证课内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将学校体育场馆无偿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要充分发挥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可以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合作,将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地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市场化动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且可将这部分收入作为俱乐部运作的经费。学校应该鼓励学校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经费。

(三)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网络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内容深度的不同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大学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尽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让学生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是大势所趋。通过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指导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以及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也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学院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系统的改革之下,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师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便为贵阳学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贵阳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题名称: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158.

[2] 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2007(04):4-6.

[3] 管庆富.吉林省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J].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2-103.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4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02年《纲要》的实施,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的含义。所谓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指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看成一个整体,即体育课程的扩大化,体现课程教学的置后效益,使课堂教学向课外纵向延伸,强调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在课内,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系统而全面地传授某一体育专项的知识、技能;按体育课堂常规进行运作,进行教学的“过程管理”,为课余体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身体和技术基础,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课外体育活动为课内体育学习提供了检验学习效果的活动条件,在课外,则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加入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或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文化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拓宽自己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为终身参与体育奠定基础。另外,通过实践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课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实现“课内一专,课外多能”的教学目的。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运行体系

1.体育课选项教学。建立开放式的自主选课制度已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趋势。针对“自主选项”教学模式的普及以及实施情况,“自主选项”教学已经成为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包括学生按学期自主选项目、选老师、选考试内容等。学生在全方位了解教师及课程类型结构等情况下,根据自己的专长、需要和爱好,选择学习项目。“自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元授课制,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个人兴趣爱好更加贴近,体育教育目标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相吻合。

2.建立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建立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是多数高校采用的一种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外体育学习主要是专项教师负责,组织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建立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有利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内容相衔接、连贯和统一,配备一定的专项教师辅导对学生的学习、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可使课堂“学不饱”,课下“学不好”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

3.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建立校园体育网络,使得体育学习及信息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大部分河南高校已经进行体育网络课程开发和利用,建立体育教研室网页,相关的体育信息,供学生学习、观看、欣赏。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应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的深度改革上,大步的推动大学体育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的发展,并以此争取和保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优势。

4.建设校园体育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就是要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建设校园体育精品课程,是贯彻执行2002年《纲要》的指导精神,实施课堂与课外衔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有效载体。目前,高校的体育精品课程大体有时尚运动项目课程:拉丁舞、街舞、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等;新兴休闲娱乐课程: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户外拓展、轮滑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等,这些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正逐步进驻高校体育课堂,正在丰富和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生活。

三、小结

1.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既是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的时代召唤,也是高校体育自身改革的必由之路。2.“自主选项”教学已经成为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3.开发和利用校园体育网络课程资源,体育特色项目建设,使得体育学习及信息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以更快速度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而学校体育精品课程或特色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引进一些新型的运动项目,如拓展与定向运动项目、毽球项目等,多数高校正在或者已经投入建设。4.建设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运行体系和运作机制,需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完善,这也是高校体育研究者今后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

[2]翟林,侯代.对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0).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5

摘要随着诸多关于体育教学改革文件的颁布,“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才能让这种思想更好地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怎样才能使师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也是当今传统教育寻求突破的着力点。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也是针对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进行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传统教学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教师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

18世纪末,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以他在心理学中的统觉论为基础,提出著名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教学模式,其后经赖因的努力,发展为一个系统、注重实际、能为教师普遍接受的“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五段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师把人类文化遗产通过各门类学科传授给学生。教学――分科形式进行多学科学习,教材应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按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内容,体现严密的体系性和逻辑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人类教育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与优势

传统体育教学与俱乐部教学相比较,在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教学目标单一、狭窄。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的任务,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和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发展。(2)教材体系和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体育课所学的毕业以后用不上,生活中需要的在课堂上却学不到,造成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3)教学方法实行训练法和公式化,教学形式单调枯燥。现行理论按照“刺激-反应”的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4)评估模式单一陈旧。体质和运动能力与其他文化知识掌握的根本差别之一就是,高度个性化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传统体育教学采用竞技运动的标准化评价模式,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

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

俱乐部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观念,它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体育教学形式,而是一种综合的以育人为目的的体育教养行为。力求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从独立进行体育锻炼逐步向独立自主锻炼转化,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差异性对比

俱乐部教学对具体任务、目的设置方面同传统体育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在整理、归纳先前调研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可行性实践模式的实施分析下,对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的目的范围、横向关系、内容、时间以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比较(见表1)。

表1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差异性对比

俱乐部教学 传统体育课

目的范围 生物、社会、心理全面发展 传授三基,融入思想道德培养

横向关系 学校教育内容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 是学科和课程内容一部分

内容 从大课程观出发,融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为一体,建立新的课程结构 以大纲内容为要求,对热衷某一专项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

时间 专修、选修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运动训练课;群体竞赛;早、间操每周5-7学时 专项课每周2学时

评价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内容相对稳定,技评、达标、体质测试、出勤统计、竞赛成绩、裁判能力等综合考核 定期而有明确的固定内容,技术评定及达标

(二)俱乐部教学的优缺点

通过对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的比较来看,以体育俱乐部形式重视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兴趣、掌握终身体育技能,对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做到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教师与上课时间的自由度。但也有不能很好贯彻的影响因素,体育场馆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教学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结论

(一)传统体育教学并非一无可取,俱乐部教学并非已完善,二者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传统体育教学要加以批判地继承,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二)体育教师多已具备现代体育教学观,采用先进的体育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目标上,从以增强体质为主,转向强调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也从传统的“以大纲为主”的教条教学转向“从大课程观出发,融多种教学途径为一体”的俱乐部教学。

参考文献: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范文6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社会和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 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先后了一系列的政府文件, 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面。自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奠定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始,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的《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016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颁布, 说明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已成为国家的号召。本文立足于高校, 从教学论的角度,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解决路径, 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的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1 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网上文库和教材书籍等查阅了近十年来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论文、着作、教材、文件等参考文献若干, 重点分析了题名中包含课内外一体化的核心期刊论文16篇。通过总结与研究, 发现我国学者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已206篇, 这些研究透露出, 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历程。

1.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课程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大体有三类,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最早沈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课内外一体化, 运用在提高学生800米成绩的教学中。一类研究是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 有徐美敏、刘志敏、唐月琴等学者, 强调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俱乐部为特殊的组织形式, 将课内外融合。另一类是从课程的视角出发, 有李鸿斌、陈海啸等学者, 他们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组织管理以及考核等问题进行研究,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从这三个不同视角的研究, 可以折射出学者对课内外一体化从教学方法论到课程模式论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研究视角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考核等方面都有交集, 其研究结果互为补充, 更加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的全面性。

1.2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构建研究

所谓模式是指可以照着做的模型, 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研究也与之前所提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致性, 相关模式研究有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模式研究。唐月琴从教学指导思想出发,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这些研究互相补充, 角度不同, 在模式构建上求同存异, 却殊途同归。学者们认为, 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 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教学, 可以对营造体育氛围, 弘扬校园体育文化, 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体育教育目标。

1.3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的影响

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多数为实验研究。研究者在对大学生实施教学试验后, 探讨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实验研究主要来源于一些教学条件优良, 教学改革起步较早的高等学校, 如湖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陈天霞、张宇峰等将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能与认知水平进行对比, 实验组学生的体能、心理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以及个性发展、体育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有显着提升, 反映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这些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向课内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已基本明确、教学模式构建已基本成型;教学实验结果亦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但是, 据笔者了解, 目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 尤其是在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该模式要想在我国高校进行推广,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对教学核心要素的处理办法。

2 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核心要素的处理办法

2.1 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半自愿半强制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在半自愿半强制的教学管理下, 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日有一小时的体育煅炼时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认知水平,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感知体育带给人的变化, 充分认识体育于人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2.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倒逼教师发展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在教学管理、组织和教学的实施上带来较大的变化, 对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提出较高要求, 打破高校体育教学的低效重复, 营造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倒逼教师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2.3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要契合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围绕《纲要》的基础目标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统筹安排。课内主要传授体育文化、健康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传授掌握运动技能和自主锻炼的方法, 掌握运动项目的部分核心技术。课外活动以巩固提高运动技能、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以及体育比赛等形式, 为学生参与体育、体验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 实现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优化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广泛釆用探究性学习、小群体学习、游戏教学和比赛教学等方法。在课内教学部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体育相关知识与运动技术按单元进行划分后, 设计学习和研究命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是构建体育知识体系。在课外部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骨干以游戏、练习、比赛等形式进行组织管理, 将教、学、练、用融会贯通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2.5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设计要系统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围绕《纲要》教学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要求, 完成大学四年的学段教学设计。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开设富于挑战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注重年级层次与内容衔接问题, 避免简单重复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学年教学设计应将课外部分纳入其中构成一个课内课外高度衔接的系统, 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周期, 同时还要符合学年教学周数安排。学期教学设计还要将体育相关知识与运动技术按单元进行划分, 明确单元教学时数。在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设计时, 要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深度, 避免出现贪多嚼不烂, 蜻蜓点水式的教学, 要给足学生深入学习一至二项运动项目知识及技能的时间。课时教学设计则鼓励教师多采用探究式和小群体教学方法, 重在设计学习和研究命题, 明确学习步骤。

2.6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要全面

从高校课程管理角度来看, 学校不会就所有开设课程进行评价, 但却非常重视优秀课程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跟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完全有可能申请学校优秀课程建设。对于教师评价应避免过度看重学生评教, 转而注重教师教学效果, 考查指标可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即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学生习得的技能水平等方面来体现。对于学生的评价则应考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将评价内容延伸到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乃至体育习惯等方面, 将课内课外学生的表现纳入其中。

3 结论与建议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其模式构建己基本形成, 教学效果也得验证, 但在国内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要想在学校能够很好地进行推广, 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高校体育工作者能够因地制宜, 研究本学校的教学基本情况, 处理好教学中各个关键因素, 促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32-45.

[2]唐月琴,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产生分析[J].运动, 2010, (8) :104-105.

[3]徐美敏.试论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 (S3) :59-60.

[4]陈天霞, 等.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 :90-91.

[5]唐月琴, 金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搏击 (体育论坛) , 2009, (5) :36-38.

[6]陈天霞, 余鲁军, 佘钥, 高建宇.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1 (3)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