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证分析范例6篇

统计学实证分析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1

1.学生体质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校学生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指标呈下降趋势,对应的肌肉爆发力、关节柔韧性、绝对力量、身体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指标的下降,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持续明显下降。有学者研究发现,与1985年相比,2012年在校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12%;中长跑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绩下降了11%;大学生的眼睛近视率达到了惊人的86%;身体形态达标率不到6成;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20年间下降了近3公分;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下降了1.3厘米。所以,从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来看,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明显下降,下降速度较快,且没有明显的遏制趋势。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2.1应试教育原因

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学校发展也呈现城乡二元发展的状况,优势学校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加之,我国实行全国统一进行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了让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好学校,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演变为各种考试的准备过程。所以,我国学生的素质教育很难离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一部分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认为,体育锻炼与文化课的学习是矛盾的,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对升学不利。我国把中考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试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考什么项目,集中练习什么项目,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很难达到。加上体育科目所占比例较小,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很难拉开档次,即使加入录取总分,对整体成绩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很难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2家长原因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加之,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家长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家长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子女,对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越来越重视。但体育锻炼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明显增强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一些意外事故对学生的身体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发生从概率角度讲是不可避免的,但家长都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所以,近年来,由于体育课堂意外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经常见诸报端。各种高额索赔也使得学校与教师不堪重负,鉴于此,学校管理者及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活动慎之又慎。过去常见的体操项目,器械体操基本上在各级各类学校消失了。即便是学生喜欢的足球项目,有些学校也明令禁止在学校课间进行活动。学校与教师担心承担意外事故的法律后果,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学校原因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相关文件,但我国学生人均运动场地的比例还是很小,“教学楼越来越高,学生操场越来越小”。一些需要较大场地的项目,足球、篮球等在有些学校难以开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周体育课开课了也明显不足,大部分学校每周两学时,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文化课代替,学生可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矛盾较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升学率上,学校工作成绩怎么样都要升学率做支撑,对升学影响不大的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很难受到重视;有些体育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含义,采取体育课“放羊式”的教学办法,只要学生不出事,就算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应付上课检查,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学生原因

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欲文化生活,由过去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学生文化活动不再是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学生迷恋互联网,深陷网络游戏中,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这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策

3.1升学考试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

在高考升学考试当中,把体育考试也计算在总分内,可以参考体育生的体育术科考试的办法与制度。中考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体育分数与其他科目分数持平。

3.2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体育课程

严格实行国家关于体育课程的课时标准,对不按照国家标准、不能开足体育课程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严格限制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按学校人数足额下拨体育经费。

3.3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体育锻炼

学校定期举办关于体育活动的科学讲座与 宣传,鼓励家长给每名学生购买足额的人身意外保险,让家长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锻炼的好处与过程。

3.4学校重视体育课程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都要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开设体育课,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设置学生喜欢、锻炼价值大的体育项目,把体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2

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

㈠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国家统计局第10号令)精神以及广东省统计局的相关安排,*年9月21日进行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为:《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科。

㈡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扩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更多的统计人员通过培训获得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对象为:不具备统计从业资格的在岗专(兼)职统计人员和有志于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

㈢实行考、培分开原则,统计从业资格承办单位不得组织相关培训。

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

*年我市统计专业继续教育主要开展以下项目:

㈠统计电算化培训—马克威软件与当代数据分析

马克威分析系统是中国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系统,是一套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全中文软件系统,它由六大功能模块组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统计制图和电子报表。课程重点介绍如何使用马克威系统2.0版进行数据处理及基础统计分析。

经培训考试合格者,同时发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制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

㈡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1.社会经济调查的基本理论,包括调查方案设计、调查主体、调查客体、调查对象、调查法则与工具、调查结果的形成等;2.社会经济调查实际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包括二手资料收集、访谈调查的实施技巧、观察与试验方法。

㈢调查分析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介绍调查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包括调查数据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作用、运用条件、计算过程、计算步骤。具体内容包括调查数据的收集和调查数据整理以及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方法。

㈣调查报告写作

本课程通过将统计、写作和新闻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合为一体,介绍调查报告写作和统计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㈤基层统计报表实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民经济一些主要行业常用的统计报表制度及其部分统计报表实务。适合刚从事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学习。

根据人事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人发〔*〕52号文)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实行统计专业继续教育。

三、统计人员学历教育

㈠自考本科、大专调查与分析专业(调查分析师证书)

调查分析师证书课程包括:1.初级证书: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调查分析基本技能、调查报告写作;2.中级证书:消费者行为学、抽样技术(二)、调查数据分析、调查概论、市场调查实务;3.高级证书:市场分析方法、预测与决策、经济计量分析、商务统计。

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发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共同印制的调查分析师证书。

本科调查与分析专业课程除包含中级调查分析师课程外,还有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七门课程。

12门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暨南大学本科毕业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科调查与分析专业课程除包含初级调查分析师课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数学、调查法规、现场调查组织与管理、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访问技巧、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抽样调查案例等十二门。

㈡开放教育本科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向)

主要课程有:必修课:英语Ⅱ(1)(2)、计算机应用基础、西方经济学(本)、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分析、产业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经济案例分析。

选修课:市场调查、经济法规概论、工商管理统计、基础会计、公共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应用经济计量学、马克威分析软件、财务报表分析、现代金融业务、资产评估。

达到最低毕业学分(71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其他培训

㈠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初级班主要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内容包括统计学原理、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三个部分;中级班学习《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和《统计工作实务》,前者包括统计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后者包括国民经济统计、统计分析与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部分。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3

论文摘要:网络的入侵取证系统是对网络防火墙合理的补充,是对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的能力的扩展,可使网络安全的基础结构得到完整性的提高。通过采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相关一系列关键点信息,并系统分析,来检测网络是否存在违反了安全策略行为及遭到袭击的现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计算机引发的案件也越发频繁,该文即针对计算机基于网络动态的网络入侵取证作进一步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的入侵检测,是指对计算机的网络及其整体系统的时控监测,以此探查计算机是否存在违反安全原则的策略事件。目前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识别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网络系统,或是扩大意义的识别信息系统的非法攻击,包括检测内部的合法用户非允许越权从事网络非法活动和检测外界的非法系统入侵者的试探行为或恶意攻击行为。其运动的方式也包含两种,为目标主机上的运行来检测其自身通信的信息和在一台单独机器上运行从而能检测所有的网络设备通信的信息,例如路由器、hub等。

1计算机入侵检测与取证相关的技术

1.1计算机入侵检测

入侵取证的技术是在不对网络的性能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对网络的攻击威胁进行防止或者减轻。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的系统包含有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以及攻击响应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的网络或者系统中得到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此来提早发现计算机网络或者系统中存在的违反安全策略行为以及被攻击迹象。wWW.133229.Com相较于其他的一些产品,计算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更加多的智能,需要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

计算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是对描述计算机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行为特征对行为的性质进行准确判定。根据计算机所采取的技术,入侵检测可以分为特征的检测和异常的检测;根据计算机的主机或者网络,不同的检测对象,分为基于主机和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根据计算机不同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离线和在线检测系统。计算机的入侵检测就是在数以亿记的网络数据中探查到非法入侵或合法越权行为的痕迹。并对检测到的入侵过程进行分析,将该入侵过程对应的可能事件与入侵检测原则规则比较分析,最终发现入侵行为。按照入侵检测不同实现的原来,可将其分为基于特征或者行为的检测。

1.2计算机入侵取证

在中国首届计算机的取证技术峰会上指出,计算机的入侵取证学科是计算机科学、刑事侦查学以及法学的交叉学科,但由于计算机取证学科在我国属于新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研究方面的较量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计算机的电子数据的取证存在困难的局面已经对部分案件的侦破起到阻碍作用。而我国的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作为可用证据的立法项目也只是刚刚起步,同样面临着计算机的电子数据取证相关技术不成熟,相关标准和方法等不足的窘境。

计算机的入侵取证工作是整个法律诉讼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此过程中涉及的不仅是计算机领域,同时还需满足法律要求。因而,取证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即成标准展开,以此确保获得电子数据的证据,目前基本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实时性的原则、合法性的原则、多备份的原则、全面性的原则、环境原则以及严格的管理过程。

2基于网络动态的入侵取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信息科技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犯罪问题,静态取证局限着传统计算机的取证技术,使得其证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及有效性等实际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为此,提出了新的取证设想,即动态取证,来实现网络动态状况下的计算机系统取证。此系统与传统取证工具不同,其在犯罪行为实际进行前和进行中开展取证工作,根本上避免取证不及时可能造成德证据链缺失。基于网络动态的取证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取证工作效率,增强了数据证据时效性和完整性。

2.1计算机的入侵取证过程

计算机取证,主要就是对计算机证据的采集,计算机证据也被称为电子证据。一般来说,电子证据是指电子化的信息数据和资料,用于证明案件的事实,它只是以数字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在,以证明案件相关的事实数据信息,其中包括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存储、传输、记录、打印等所有反映计算机系统犯罪行为的电子证据。

就目前而言,由于计算机法律、技术等原因限制,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的取证主要还是采用事后取证方式。即现在的取证工作仍将原始数据的收集过程放在犯罪事件发生后,但计算机的网络特性是许多重要数据的存储可能在数据极易丢失的存储器中;另外,黑客入侵等非法网络犯罪过程中,入侵者会将类似系统日志的重要文件修改、删除或使用反取证技术掩盖其犯罪行径。同时,2004年fbi/csi的年度计算机报告也显示,企业的内部职员是计算机安全的最大威胁,因职员位置是在入侵检测及防火墙防护的系统内的,他们不需要很高的权限更改就可以从事犯罪活动。

2.2基于网络动态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设计

根据上文所提及的计算机入侵的取证缺陷及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现状,我们设计出新的网络动态状况下的计算机入侵的取证系统。此系统能够实现将取证的工作提前至犯罪活动发生之前或者进行中时,还能够同时兼顾来自于计算机内、外犯罪的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相关犯罪信息。基于网络动态的取证系统和传统的取证系统存在的根本差别在于取证工作的开展时机不同,基于分布式策略的动态取证系统,可获得全面、及时的证据,并且可为证据的安全性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此外,基于网络动态的入侵取证系统在设计初始就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取证工作。其一是攻击计算机本原系统的犯罪行为,其二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行为(或说是计算机系统越权使用的犯罪行为)。系统采集网络取证和取证两个方面涉及的这两个犯罪的电子证据,并通过加密传输的模块将采集到的电子证据传送至安全的服务器上,进行统一妥善保存,按其关键性的级别进行分类,以方便后续的分析查询活动。并对已获电子证据以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并生成报告备用。通过管理控制模块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来确保系统可稳定持久的运行。

2.3网络动态状况下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实现

基于网络动态计算机的入侵取证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取证机、取证、管理控制台、安全服务器、取证分析机等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的结构取证,是以被取证机器上运行的一个长期服务的守护程序的方式来实现的。该程序将对被监测取证的机器的系统日志文件长期进行不间断采集,并配套相应得键盘操作和他类现场的证据采集。最终通过安全传输的方式将已获电子数据证据传输至远程的安全服务器,管理控制台会即刻发送指令知道操作。

网络取证机使用混杂模式的网络接口,监听所有通过的网络数据报。经协议分析,可捕获、汇总并存储潜在证据的数据报。并同时添加“蜜罐”系统,发现攻击行为便即可转移进行持续的证据获取。安全服务器是构建了一个开放必要服务器的系统进行取证并以网络取证机将获取的电子证据进行统一保存。并通过加密及数字签名等技术保证已获证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而取证分析机是使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深入分析安全服务器所保存的各关键类别的电子证据,以此获取犯罪活动的相关信息及直接证据,并同时生成报告提交法庭。管理控制台为安全服务器及取证提供认证,以此来管理系统各个部分的运行。

基于网络动态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不仅涉及本网络所涵盖的计算机的目前犯罪行为及传统计算机的外部网络的犯罪行为,同时也获取网络内部的、将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工具或越权滥用等犯罪行为的证据。即取证入侵系统从功能上开始可以兼顾内外部两方面。基于网络动态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分为证据获取、传输、存储、分析、管理等五大模块。通过各个模块间相互紧密协作,真正良好实现网络动态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

3结束语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犯罪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各种新手段。而基于网络动态的计算机入侵取证系统,则通过解决传统计算机的入侵取证系统瓶颈技术的完善,在犯罪活动发生前或进行中便展开电子取证工作,有效弥补了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存在的因事后取证导致的证据链不足或缺失。全面捕获证据,安全传输至远程安全服务器并统一妥善保存,且最终分析获得结论以报告的形式用于法律诉讼中。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计算机取证的具体标准及相关流程尚未完善,取证工作因涉及学科多且涵盖技术项目广,仍需不断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士靖.计算机网络取证分析系统[d].无锡:江南大学,2006.

[2]李晓秋.基于特征的高性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d].郑州: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

[3]史光坤.基于网络的动态计算机取证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07.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应用统计学 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的发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无论是宏观的经济分析还是某一行业或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做出预测与决策,其涉及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而预测和决策都离不开统计分析。社会、企业、民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统计,且统计数据、统计指标、统计分析方法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2011年,统计学学科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同时,确定了统计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分别是数理统计学(理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生物卫生统计学(理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学、理学)。袁卫(2011)指出应用统计学专业是一个开放的二级学科,凡是在前四个没有涉及的应用领域,都可以在应用统计学中进行设置,因此,应用统计学专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且其学科性质要求大力推广实践教学[1]。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加强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统计计算、数据挖掘等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实践教学的发展与困境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已有“黑板粉笔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和教学要求。在已有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说其真正掌握了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方法。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方法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姜钰(2011)认为统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际问题的模拟实验、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校外实习等在内的整个过程[2]。李玉萍(2014)认为统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堂上实践教学、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校外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3]。

有些应用型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实践教学体系在设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其设置项目的完整性、设置项目之间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连贯性、实践教学师资的配套性等。如果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在实施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如实践教学项目较少、项目之间存在重复或时间设置顺序错乱、师资不足导致有些实践课程不能正常开设。

(2)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多元化。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负责人可能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讲解或者在实验室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验证分析。实践教学缺乏针对周边或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缺乏以项目推动实践教学等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从专业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财力、物力保障不足。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专业化实验室,有些院系虽然有实践教学相应课程,但相应的配套实验室并没有建设完成或正常投入使用,这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实践教学如果需要分析周边实际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对外交流学习等,就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而如果相应的资金保障不足将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4)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全面。有些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认识片面,认为实践教学即为验证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将课本上的案例或练习让学生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简单分析即为实践教学,而忽视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以项目推动实践教学、以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这将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从应用型大学角度出发,分析应用统计学专业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符合社会需求。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其体系设计应该考虑社会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而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分析、理论验证等。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应该根据自身院校特点、所处位置、师资队伍等因素制定带有自身特色而非同质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应互相关联。在制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开设实践教学的项目,而且要考虑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将各环节看成彼此相互独立。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因素

1.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在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中,可设置实践课程的包括统计学原理、应用回归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统计质量控制、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预测与决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R软件等。在开设时间的设置上,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要先于其他课程开设;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要先于计量经济学开设;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要先于统计质量控制开设;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R软件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能会涉及其他课程知识,其实践环节开设在最后。在课程知识体系的关联上,应用回归分析与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进行整合,将应用回归分析实践教学环节作为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铺垫。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与统计质量控制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进行整合,将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实践教学环节作为统计质量控制实践教学环节的铺垫。在借助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的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实验教学老师需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技能,为了避免验证性实验教学,在开设实验课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理论课与实践课分离。

2.综合实训教学

首先,学生对所学知识需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已掌握几种常用统计软件并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最后,学生能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综合实训教学应开设在大三,并以项目课题、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推动综合实训教学。在设置过程中,综合实训教学需进行模块化,同时,避免不同模块内容同质化,需要指导老师对综合实训教学项目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综合实训教学包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实际经济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并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成果进行汇报;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统计建模大赛,在建模大赛的过程中,学生需将实际经济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量化、设定分析指标、构建模型、搜集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经济问题背景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在上述两个基本模块基础之上,指导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衍生,并对综合实训效果进行总结并在后期加以改进。

3.社会实践

除了统计模拟实验室以外,学生还需要到真实的环境中,分析周边热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实践项目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其实现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去企业调研、去其他院校交流或统计培训、参与校内外市场调查项目的调查与分析等。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同时,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并根据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增强专业技能。

4.毕业实习

在大四时,组织学生去金融机构(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等)、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有关统计岗位实习,实习工作职责如下:

通过毕业实习,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即将开始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的保障

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为了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得以顺利执行,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积极研究实践教学问题,主动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切实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切实做到工学结合,适当安排专业教师去统计局、调查公司等与专业相关单位去实践以保证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用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完善统计实验室的使用功能

统计实验室的功能将对实践教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功能齐全的统计实验室不仅能保障本科生开设统计学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还能为专业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是承接校外课题及申报科研项目的基础。

(三)教学实习基地多元化

除了与统计局、金融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外,还要与跟专业需求较大的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大型企业加强合作实习基地的意向,作为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多元化可以充分保证学生能深入统计部门、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实践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11):3-10.

[2]姜钰.多元化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93.

[3]李玉萍.立体化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大学教育,2014(4):115-116.

[4]黄明凤.对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11):32-33.

[5]许涤龙,周四军等.构建统计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J].统计教,2005(4):4-8.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5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基层统计工作;应用

一、统计分析方法的含义

统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科W,是实施实证研究的重要方式,以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有效收集、分析、归纳、整理、研究数据,然后研究与分析研究对象的各种数量关系,如范围、规模、程度、速度、数量等,进而正确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准确预测和解释事物。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监督、辅助决策、咨询、信息等功能,通过整理分析和统计调查所获的资料、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定量结论,能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因此该方法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常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时,必须要确保历史统计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慎重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制定的标准失去作用,影响标准的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统计资料只能对历史情况进行反映,既不能反映出自身对标准产生的影响,也无法反映现实情况的变化,这就需要发挥出人的作用,由人进行分析。

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意义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统计人员和统计部门需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其应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统计人员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且不断学习,继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当前许多人都不能全面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其主要就是填写报表或计算数据,这些认知上的错误会降低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与社会关注度。只有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监督、信息、统计咨询的功能,促进统计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完整的统计调查活动涵盖了诸多内容,如资料开发、利用、整理、设计、分析、调查等,而统计分析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体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在完成调查工作需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正常实施。统计报告的精确性对领导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以信息数据为基础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可以更加清晰客观地反映出情况及问题,便于利用、阅读、理解。

三、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选题

基层统计中的首要环节就是选题,统计人员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通过了解时事、看新闻等方式进行选题,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对相关政策方针加以认真研究,然后科学选题,从而将后续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主动了解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了解领导层的相关决策等,准确把握工作情况,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选题,以便及时有效完成分析报告,满足工作与生产的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积累,然后对比分析这些数据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问题,更好地确定选题方向。

(二)收集资料

统计分析中的关键性依据就是统计资料,与选题相关的统计资料是保证统计分析准确性的基础,这就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确保收集的资料相对可靠与真实。一般若收集的数据资料不够准确和完整,则会影响统计分析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想编写出观点明确且内容详实的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要以大量、详实的统计资料为支撑。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已有资料进行高效利用,还应该积极调查与分析相关的新资料,具体收集方法如下:统计人员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亲自访问与选题相关的人员,继而收集出没有反映在报表中的典型材料,提高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收集和分析与选题相关的业务部分资料,这是因为业务部门的资料更为详细和全面,如财务部门的资料基本属于初始资料,可以为统计分析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统计报价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特征,在统计分析工作中以此为依据,科学利用统计报表资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全球同行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或参考,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统计分析工作。制作完的专题资料相对详实,并且附带一定的文字说明,因此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充分利用该类资料。

(三)整理资料

对于原始数据资料而言,其需要加工整理后方可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整理方式逐渐被计算机软件所取代,有利于保证资料整理工作的快捷,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统计工作的发展。以Excel为例,在数据录入时利用广电输入法、语言识别、键盘录入法等方式,在计算机中输入收集的信息数据;然后估计推算调查统计中欠缺的数据,采用均值插补、平衡推算、推理插补等方法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并结合实际需要分类排序录入完的数据,筛选、汇总、计算数据,构建统计图表。总之,利用分析表和图表可以将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清晰反映,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误,节省人力和时间,缩减程序,促进资料整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统计数据资料,可以达到理想的统计分析效果。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存在一定关联,如成本与材耗、产量与质量、财耗与质量、成本与质量等,因此在统计分析编写时需要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统计分析可以监督与校检数据重量,对数据中出现的差错加以及时发现,例如在分析中利用材料成本对材料单耗进行检测,继而发现材料单耗增加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此降低材料消耗。同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撰写,从宏观层面掌握本地的经济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平均分析法:借助平均指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动态,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及构造特点;对比分析法:对比具有一定关系的经济量,说明其数量联系和变动情况;动态分析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以此为依据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五)编写报告

统计人员通过统计分析报告可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但是这只是个人的观点,需要他人对自身观点的准确性、可行性进行判断,并通过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加以呈现。编写统计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大量统计信息数据和材料为依据,科学概括与综合报告,保证报告的全面性和具体性,使报告中的观点经得住论证与推敲;采用说明文的方式编写报告,尽可能规范用语和措辞,同时以数据为主,辅之以统计图和统计表,准确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确说明原因和情况,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方法对基层统计的实际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基层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人员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注重数据资料的积累与收集,及时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扎实推进。科学的统计方法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与科学准确的决定,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虹.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

[2]刘亚玲.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2(17).

[3]郭倩.浅析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

[4]吕慧明.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09).

[5]贾秀萍.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

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6

关键词:SPSS软件;实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45-02

SPSS简称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是最常用的统计数据处理应用软件。SPSS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SPSS软件操作简便,大部分统计分析过程可以移动鼠标选择菜单命令即可完成。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三本院校的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处于基础核心课程的地位。教育部已经发文要求,三本院校的培养方向要向应用型本科转变,这就更加突出了开展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重视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论知识,并对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在我校,学院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学院投入资金购置相关的金融软件和建立证券模拟系统,建立了能够容纳四、五百人的实验室,实现教学过程的网络化。技术化。同时,在我们经济贸易系,拥有一批金融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为卓有成效开展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借助于统计软件SPSS软件的优点,结合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证券投资学知识,同时也是对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改革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本文结合《证券投资分析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基于SPSS软件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处理数据的教学平台,提升金融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运用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体系设计

(一)课程的设计思路

传统的《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内容牵涉的数据较少,对数据的处理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手工操作处理数据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大量的数据是无法用手工操作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在金融行业,每时每刻都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所以传统的《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内容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体现SPSS软件处理数据的强大功能,使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在SPSS软件的帮助下顺利的进行。在教学方法上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把理论融于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教师事先设计好实训教学的流程、实训教学的内容;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并随时解答学生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手来,进行实践操作。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设计

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来进行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基本形成讲授、上机实训、实训总结三大环节来进行,由于实训的时间安排是每个学期的第十四、十五周,因此三大环节的内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第一环节,讲授环节。这一环节实训教学的内容为:SPSS软件学习;SPSS软件的介绍;SPSS软件的安装;SPSS软件显示品质数据-柱状图、饼状图;SPSS软件显示数量数据-直方图、线图;SPSS软件计算分配数列的均值、众数、中位数;SPSS软件回归分析;SPSS软件时间序列分析。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第二环节,上机实训环节。这一环节实训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在实验室上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上机安装SPSS软件;学生打开模拟炒股软件,在软件中查找,记录关于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处理这些数据,并且分析这些数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利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第三环节,实训总结环节。撰写实训报告。要求:学生汇报实训的心得体会;呈现利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的结果。撰写实训报告。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课程的教学手段

(一)讲授教学

讲授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讲授给学生,操作过程简明直观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借助SPSS软件将手工操作需花费大量时间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让学生不仅学会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且也让他们体会SPSS处理、分析数据的巨大功能。

(二)实践操作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是在讲授完《证券投资分析》基础理论知识、SPSS软件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互联网收集与《证券投资分析》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并运用SPSS软件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决策。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互动教学

本课程在讲授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在老师对软件操作完成后,走上讲台把软件操作再演示一遍,其他学生都能在的屏幕上清晰地看到该组同学的演示,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学生双向交流,能有效提升所教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四)学生实践成绩考核

学生考核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实际操作能力排名。学生利用SPSS软件处理股票价格、市盈率等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做出买入的决策。然后通过模拟炒股软件进行交易,按照实际收益率进行相应的等级评定。第二,教师在实训报告中设置了相关的问题,学生按照要求认真作答。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等级。

三、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检证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向参加了实训的132同学派发了调查问卷,在统计问卷中设立了14个问题,要求被调查的学生如实客观的回答其中的问题。收回调查问卷132份,有效问卷132份。通过调查结果发现,80.3%的同学认为“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实验教学中提高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认为该实验教学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的人数占了75.7%;90.1%的同学认为在该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实践操作、动手的能力;81.1%的同学认为SPSS软件处理数据比传统的方法方便,而且有76.5%的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了综合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82.3%的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对毕业以后从事金融相关行业的工作有帮助,有86.4%的同学认为课程将对其马上要进行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为期两周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得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撰写报告对实践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学生认为这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非常有帮助。2.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找到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3.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撰写报告和汇报,锻炼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4.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设备,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实验室先进的多媒体实验设备作为平台,可以清晰地描述和展示一些光靠语言或者板书等无法表示的概念、操作过程,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交流。

四、结语

在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相结合,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突破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而且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也丰富和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加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同时通过“SPSS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中的运用”的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利用比较先进的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还可以拉近理论教学与学生毕业以后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等实际业务中的差距,提高学生从事金融行业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清清《.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

[2]赵静《.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

[3]王愚.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仿真实践教学设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4]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