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总知识点范例6篇

化学总知识点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1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2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 2P2O5

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水雾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 + 3O2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置换反应:

1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12.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1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白色粉末消失,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二.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3

课题1

空气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

多数天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⑤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化学方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

四、化合反应:

1、定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表达式:A+B==AB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①H2O2和

MnO2

②KMnO4

③KClO3

MnO2

2、反应原理

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3O2

3、反应装置

选择根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5、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三、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四、分解反应:

1、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表达式:AB==A+B

补充: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条件下可用燃着的木条;现象:燃着木条熄灭。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4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

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高考资源网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ks5u.com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5

怎样才能克服学习化学时普遍感到的多、乱、杂、理解不透、记忆不深刻和应用不好的现象呢?

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章节知识总结”法,并把这一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起了促进作用。

所谓“章节知识总结”法,就是每学完一章知识后,进行一次全章的知识小结。即把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知识的体系,相互间的联系,内在规律,用最简单的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网。

总结知识的过程,可认为是整理和消化知识的过程,通过总结知识也可以检验自己学习这一章知识的效果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并得以矫正。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高一年级(我称此阶段为培养阶段)

在培养阶段,每章讲完后,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做总结,特别是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教给学生总结方法,一般向学生介绍三种方法。

(一)读书笔记法

即按教材知识顺序,根据个人的理解,将重点、难点用简要的语言记述下来。

(二)网络图示法

根据化学的特点,以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主线,按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将全章的重点知识整理出来。这样,将知识网络化,易于记忆。

(三)联络图示法

用分子式表示各重点物质,用箭头指示出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形成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图。画好联络图后,再向学生提出五项要求:

1.写出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是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分析氧化一还原反应过程。(包括分析电子转移方向数目;氧化剂、还原剂等)

3.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4.描述某些反应的反应现象。

5.指出某些反应的实际用途。

经过高一一年的培养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总结方法。

二、高二年级(称为学生自我实践阶段)

高一一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总结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一般利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时间,让学生将高一学过的知识,按着自己的理解,重新做一次总结,开学后让学 生交上来,升入高二后,每学完一章,便让学生先自己做章节总结,择其优者,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在学生互相交流时,教师适时的引导补充,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总结重新整理,完善后上交,教师进行批阅。这样学生自己动手,看书,查资料,互相讨论,深思熟虑后。把知识重新组织起来,变成有规律的,自己认可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自学习兴趣。

经过总结,学生对知识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提高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向着深层次,高水平的阶段迈进。高二学年结束前,搞一次元素化合物部分章节知识总结的展览。这样又为学生提供了复习知识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高三年级(称为再提高阶段)

有了两年的基础,在高三进行章节知识总结时,就可以以学生为主了,教师适当加以指导,有时分专题让学生讨论;有时提出难点让学生看书,查资料后来解释;有时让学生自己出一份单元测验题。其结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可以巩固和深化已学习过的知识,给应用知识打好基础,学生总结知识不是单纯的抄书,是经过看书、理解、重新组织,并选择适宜的表达形式,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自学能力。

这种“章节知识总结”法,我已坚持实践了多年,效果比较显著。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

1.采用“章节知识总结”法,训练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习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采用“章节知识总结”法,其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内容, 发挥了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化学总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反思;总结;教学;知识;能力;沟通;融合

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觉、知觉把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先加工成初步的经验常识,再借助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归纳、概括、推理出来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要经过这样的历程。是听不来,看不来,塞不进去的。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必须经由学生自己头脑中产生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如果只是教师教,学生只听而不做、只学而不习、不思、不归纳、不总结是永远得不到的。而“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都有教学经验,如果不反思,就不可能提高,就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离不开反思总结;教师的成长需要反思总结,我们的教与学都要重视反思总结。如何反思总结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学概念、公式时比较联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就是得到的信息在脑子里按照知识的网络系统有组织的贮存。因此学习新概念、新公式、新知识,如果让它孤立无援则难以牢记。例如:排列组合一章就比较容易返生。故在学习新概念、新公式、新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旧概念、公式、知识,并把它们进行类比、归纳、总结异同点,尽量使之精微化、显化、系统化、网络化。

二、解题后想一想

老师讲课时学生一听就懂,拿起例题一看就会,但为什么学生自己动手做起题来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学生只看到了老师和前人思考的结果,而没有经历结果产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讲例题时一方面要充分展示解题思维过程,以其疏通学生思路;另一方面题解出后要让学生想一想。解题过程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条件特点是什么?是化简题设,题设能这样转化。目的是什么?结论有这方面的需求。凭什么能这样做?是定义、定理、公式的应用。这个方法是从什么地方迁移来的?推导公式、解例题的方法。学生在反思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重现解题思维活动的全过程,熟化、同化、优化知识,实现具体向理论的迁移。从学解题到会解题,形成解题能力,充实数学思想,这样做学生得到的不只是教师捕到的鱼,而是捕鱼的本领。又因为解题就是从条件变出结论,是多个知识点之间的沟通。所以一道题解出后,还应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解法。力求给已有的知识一个更大的融合、沟通;尽量把牵扯到的知识方法连成一个大的网络,优化知识结构;从而强化数学解题能力、迁移能力、模式识别能力。

三、课堂小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节课由于突出重点的需要,学生重新建构知识结构的需要,学生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和人们认识事物必须循环上升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一次、一遍就留给学生清楚、明确、有条理的知识,不可能一下就完成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升华。因此小结是十分必要的,应如何做呢?当然不能只是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简单重复一下,而应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在总结中学知识、练思维。它要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由模糊到清楚、散乱到条理化,既要有纵向的加深,也要有横向的广泛联合,要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习题、考试题纠错讲评

课上了、例题讲了、练习也做了、做作业、考试时又错了,这时教师不能只是在作业本、试卷上打个错号就完事,也不能是简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就了事。因为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既暴露了学生学习上的不足,理解概念的片面性、考虑问题的单纯性;也反映了教师教学上的不足。所以要集中揭错,深入辨析,深化概念,强化公式应用条件,杜绝只重一般而忽视特殊的现象,分清条件的必要性、充分性和充要性,转化的等价性。通过对错题的讲评反思教与学,查漏补缺,显错正本。

五、章节复习、总结、反思

一个章节的内容,由于知识网络体系的关系或分散难点的需要,很多性质、要点分散在各处,有的甚至藏匿于例题、习题之中,因此我们在做总结时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网络化建设,先列知识点,进行归类排队,教会学生如何把书由厚读薄。培养学生思维的集合性与概括性。另一方面也应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纳成类、集中力量解决同类问题中的典型问题,总结出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规律,并以此为契机构建思维单元,使学生平时所学零散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从两方面归类,一是把形式不同但解题方法相似的题进行归纳类比;二是把那些用同一系列性质解答的题归为一类,使性质显化、强化、模式化。当然,一章节的总结应根据本章的特点,采用针锋相对的总结方法。总之,章节的总结应该做到:定向,按照知识分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定法,掌握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定序,对一类题形成完整的解题步骤。

六、期中、期末复结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