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跨学科教学范例6篇

化学跨学科教学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1

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甚至教学内容的相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个体学习与合作研讨的实践与反思之中来回穿梭,这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在跨学科合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三段互动式”的教研模式。跨学科校本合作教研模式流程图大致为:

(一段)围绕主题,集体备课、研讨执教者集思广益后上课,课题组其他成员介入课堂,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进行观察(二段)评课,分析、整合资源执教者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三段)再评课,对各学科提供的资源做深度分享、反思。

在合作教研中,我们分年级寻找学科之间相融的、能统领各科教学活动的研究主题。如:《小管家》是四年级数学、信息、品德与社会和语文等学科共同开发出的主题,老师们依托四年级各科教材内容――数学科的统计学、信息科的统计表、品德与社会科的做生活小主人、语文科的口语交际和健康科的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课前集体研讨。由课题组一位数学老师集思广益后执教,课题组其他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时,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建议采用情况等)并制作成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评课时,课题组成员将自己通过课堂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进行分享,最后一致认为该节课可用综合实践课型呈现。执教者重新修改教法,课前让学生充分探究与“管家”相关的家庭开支等内容,第二次上课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呈现自己探究所得,从观察收集家庭开支数据,到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探究怎样才能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再到合作汇报“争当优秀小管家”,无不展示了小主人主动学习的风采。课后再评课,总结成功经验:因为《小管家》主题的设计,能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又由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来求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学科教学内容及教法的整合。

二、跨学科资源共享促教研内容优化

教研的起点在课堂归宿也在课堂,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注意挖掘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学科资源,拓展知识的广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研中,我们建立了资源收集――资源筛选――资源应用――资源积累的流程。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前,根据课题组老师从各学科角度出发给出的各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资源中,选择了音乐科的有关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美术科的素描、色彩表现形式,科学科的动物习性,数学科的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等资源。因为有多学科资源的铺垫,培养了学生对该绘本的兴趣,同时也扫清阅读障碍。课中,老师相机用想象表达法和图画观察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边欣赏边研究,不仅掌握绘本阅读方法,还深刻感悟出父爱的伟大。

三、跨学科动态机制促教研形式优化

高效灵动、切合实际的制度是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保证,随着跨学科合作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建立了动态教研机制。

(一)成立综合性教研组。一是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二是确立若干研究专题,每个专题将各学科的部分教师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二)跨学科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常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形式。跳出专业看专业,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之间真诚地沟通和交流,使大家有了更多的视角、经验和信息,并且通过碰撞、启发而产生顿悟。教师只有坚持长期的跨学科听课评课,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改革;碎片化;总体性;跨学科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93-04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协同研究”(X14227)。

作者简介:蔡英辉(1981-),男,山东烟台人,对外经贸大学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政策;高媛(1978-),女,山东临沂人,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政策。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多依托高校研究生院(部)、学院或科研院所存在。研究生教育并非超然独立的系统,其与教育改革相辅相成,与学科发展唇齿相依:教育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所处的环境,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学科分化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却也导致各个专业逡巡于学术前沿和自留地,知识被分解切割得支离破碎。近年来,随着各学科不断剥离母体,跨学科交流陷入困局,使得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碎片化态势。

跨学科协同是破解研究生教育碎片化态势的途径:宏观层面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打破学科界限和鼓励新生力量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袁贵仁,教育部网站);操作层面让两个以上的专业产生交集,使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交叉中彼此碰撞,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补充。跨学科协同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极具意义。

一、研究生教育碎片化的外在表征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并非朝夕间形成。学科在自立门户后迷失自我,发展导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阻断了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交叉增长;学科过度分化的情境下,专业发展在知识边界和行业壁垒前止步;各个学科看似规模宏大,实则专而不精,难以形成系统合力,专业分工之后不会带来天然合作,各学科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也无形间树起了壁垒。研究生教育碎片化有多重成因,最终可归因于:学科划分过于琐碎、办学主体单一化、创新意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晰。

1.过于细分的学科设置,形成学科专业壁垒。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博士生培养数量世界第一,但研究生教育受制于学科划分而难以沟通,培养质量方面有待提升。新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囊括高校的人事任命、机构派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割裂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研究生教育受制于专业设置的窠臼,不同学科之间隔行如隔山。“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1]研究生教育过度崇尚学科分类的外表,却很少思考学术方法论、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内涵,有舍本逐末之嫌。利益纠纷的交织盘根导致学科交流困难,多重压力下的研究生教育难有施展空间。

过于分散的学科设置产生学术壁垒,不利于新学科门类的建构发展,对研究生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素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学科之间沟通甚少,限制了研究生跨学科交流。专业壁垒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创新发展,学术权威有形无形的掌握了话语霸权。实际上,学科之间原本就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人为割裂只会导致学科之间产生陌生感和距离度。而学术活动一旦产生垄断,挑战权威则会遭到严厉惩罚,加之学者地位并不独立,或受自身思维局限,导致近亲繁殖或“武大郎开店”现象层出不穷。

2.教育主体相对单一,行政干预弊病显著。当前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主要是公立大学和科研院所,教育主体较为单一。大陆曾有国立、私立、教会大学等多种办学方式,研究生教育内容灵活开放,与社会发展比较契合。国立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绩斐然,西南联大最艰难时期依然培养出李政道等精英,教会大学之燕京大学研究院培养出瞿同祖、谈家桢等知名人士,东吴大学1917年培养出“中国最早的化学硕士”(《科学时报》2010年4月20日)。如今民办或私立学校发展迟滞且弱小,仅有少数学校获得研究生招考资格,影响可忽略不计。中外合作办学如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高校,其规模和影响不大。此种境况下,民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寄予公立高校身上,公立高校不得不通过扩招、设立独立学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行政干预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影响甚大,行业办学后遗症明显。1952年院系调整后,催生出诸多按照行业划分设置的高校,希冀在各行各业引领潮流;燕京、辅仁、圣约翰等高校不见踪影,政治学等促进国民自省意识的学科被裁撤,尤其是文理分科的后果始料未及,甚至影响到中学生的综合发展。由浅至深分析:学校高层的干预会对研究生教育产生影响,但至多在校内掀起波澜;国家的干预则影响深远,文理分科过早进行、彼此不知所学何物何用。这种缺失的影响不容小觑,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科之间缺乏渗透融合,研究生教育受到极大束缚,而困境在可预期的未来难有改观。

3.学科发展创新不足,研究生教育缺乏变通。研究生教育立基于学科发展,依靠创新精神开拓新领域。学科发展并非系统内部的独立生长,要有充足的阳光雨露,要有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土壤,要形成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学科整合倡导跨学科研究……研究的最终结果可能会演化成为新的专门化领域,进而产生一门新的学科。”[2]作为高校基础的学科门类,要不断探索创新以契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当前科学研究碎片化严重,相关人员宁愿揣摩政策走向也不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机制和激励因子,跨学科研究多是炒概念的噱头;学科发展缺乏足够的支撑,更遑论新学科的破土而出,研究生跨学科发展前景不明朗。

研究生教育要以开放的姿态进行,秉持学术独立的精神。“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3]1925年清华设立与大学部、留美预备部并列的研究院,专门招收大学毕业生学习;国学四大导师学贯中西,教学过程融汇中西文化,清华国学一时声名鹊起;学生独立思维意识,亦有驱逐吴南轩等意气风发之举。如今文、理、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各归其位,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气息凋零许多。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平台难以建构,协调机构不完备、资源难以共享、思维难以融通,甚至有暮气深深之感。

4.教育目标定位分化,受外界环境影响过大。研究生教育事关社会转型未来,要秉持一以贯之的目标。现代教育体系面临学科过度分化的困境,研究生教育呈现分离状态,诸多大学目标定位分散,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具体体现在: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国家、回馈社会、地方政绩、领导颜面、家长期待中摇摆不定;高校和社会在资金联系方面过从甚密,人才交流却并不畅通;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寄予厚望,高校为筹措资金不得不广开财源,显然目标并不契合。高等教育固然源自社会发展需要,但作为精英化的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仍然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为政绩观和跑课题所左右;亦不能仅靠纲要或规划来限定,要有国家法律、赋予自等保障机制,这就要找到阻滞因素和破除不利条件,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外界环境瞬息万变,研究生教育在风险社会中难以坚守本位。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有风险的,研究生教育开拓创新异常困难。有的主管机关担心变革会引起异动,更乐于看到眼前政绩而不思进取。有学校鱼与熊掌想要兼得,既要求科研水平精进,又要保障日进斗金,总裁班等赚钱的项目比比皆是。研究生教育有陷入名利场之忧,象牙塔中出现了变相兜售学位的权钱交易,衍生出“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8日)的怪诞现象。研究生教育面对各种物质诱惑,为抢项目和课题而四处公关,学术水倒处于次要地位,有日益世俗化的趋势。理性地说,研究生教育不能受制于外部环境,要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问题意识驱使学生主动思考,以独立意识保障学术尊严,超越学科情结和实现兼容并蓄,催生跨学科发展的新支点。

二、基于未来的呼唤: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

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求整合学科资源,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从学科的联动来讲,政治学的发展必然带来法学、行政学、社会学等的进步,人文底蕴的提高自然促进工科理科的发展。回归到研究生教育本身,涉及到招考方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培养机制、科研管理、职业发展等衔接配合,关系到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关系到如何甄选有科研潜质的人才读博士等等,这都是值得商榷和深究的课题。另外,研究生培养要与本科教育遥相呼应,要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与科研攻关项目结合,这就要求整合教育资源和实现跨学科协同。

1.学科繁荣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学科发展意味着专业设置枝繁叶茂,伴随着学系、学院的增设,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弊病是:学院越来越多,研究生跨学科合作起来却愈来愈难,研究生受教育范畴日益狭隘;有学校试图以“学部”统筹跨院系学科,有限度的整合不是学部无权就是学院被架空,徒增层级而无益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不应止步于学科边界,而要形成衔接有序的跨学科系统,破除隔阂实现多学科齐头并进;现代工业技术和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的发展,都要求跨学科系统整体协同,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势在必行。第一,国家层面要充分重视,法律源头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术的尊严和独立;实现学科之间的彼此融通,建构起开放兼容的培养体系。第二,学校层面则鼓励跨学科报考研究生,以大门类招生缓解学科隔离;在学业引导方面拓展研究空间和加强研究深度,探寻学科边缘处的增长点。

2.社会发展和经济推动的需求。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闭门造车只会延误时机。研究生教育一环扣一环,失去了的发展机遇往往难以弥补;各学科要摒弃陋习、推陈出新,彼此学习优点长处,打破矜持尴尬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僵化,出于不信任和利益纠纷,各行业学者难以形成共同话语平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整合要立足高远,基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行事,促成高精尖学科之间的跨域合作。

3.突破壁垒和地域协调的诉求。研究生教育体制受制于高校行政化、学科壁垒和管理层级,导致资源整合困难重重。从高校管理权限来讲,有教育部属、其他部委属、省属之分,研究生教育彼此争夺资源,打架现象层出不穷,这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无关系。金字塔式的层级制也侵染至研究生教育。从区域分布而言,研究生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学术交流便利,而地处偏僻的高校跨区域交流则受到限制,学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虽然诸多临近高校已经互认学分,对促进研究生资源整合大有裨益,但影响范围只限同区域,跨区域协调依然难以解决。研究生教育全国一盘棋,并不能厚此薄彼,要突破束缚和整合资源,促成跨区域科研机构的协调。

4.体系整合与总体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完善自身培养体系,还要把好入口的本科教育关,做好出口的就业导向,实现一条龙式的上下游系统整合。首先,从研究生教育本身来讲,师资队伍水平至关重要,吉林大学博导下岗事件敲响了警钟,虽然制定标准有待商榷,但毕竟推动了优胜劣汰;其次,没有好的本科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研究生教育,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和做好衔接成为必要。要在入学考试和面试时认真遴选,挑出合适的人选就读研究生;再次,关注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进行职业培训,创造机会让准备就业的研究生熟悉市场环境,引导对学术感兴趣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从学科体系的整合来讲,高校之间乃至跨国交流交换生,对于快速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台湾承认大陆百所高校的学历(《人民日报》2013年3月14日),促成教育资源的互动和推进全面理解信任。从总体发展而言,要比较借鉴西方国家成功院校的经验,梳理出研究生教育跨学科整合的思路,促成学科体系的跨越和教育内容的更新,使之服务于国家目标和社会诉求。

三、总体性的回归: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协同

高校作为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愈来愈关系到国家繁荣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期待。研究生教育改革要促成跨学科协同创新,回归整体协调一致的本原,不能陷入专业壁垒,避免沦为工具的仆人。具体路径在于:

1.制度章程的规范,社会环境的宽容。研究生教育要有制度规范,这就要建构法治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打破旧框框。基于历时态角度追根溯源,梁启超1898年起草的《奏议京师大学堂章程》、张百熙1902年起草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标志着大学的开始;蔡元培组织制定《北京大学章程》,民国时期公立私立大学一般都有章程,以此夯实学校治理的法理依据。改革开放后,高校相当一段时期没有章程规范,研究生发展也无章可循,毕竟《高等教育法》等是宏观概括,对高校办学模式、自主管理权限等并无描述。北大、清华等9所高校章程(《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会对高校发展、研究生跨学科教育产生较大影响,此时可趁热打铁,公布公开具体内容和掀起大讨论,确保大学章程在执行中不走样。尊重学术的独立性,认清科研效率的长期性和周期性,为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协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敢于试错和容许失败。当前社会有怕输或输不起的心态。对涉及师德等本应问责的地方处置过轻,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谬则纠缠不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余地不足、任务紧迫,但改革总要有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的前提,这样才能营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如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的条件是“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法治周末》2013年7月3日),为浙江大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宽容的社会环境必不可少,要承认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的事实,给研究生教育以自由空间和缓冲时间,以炼真金的姿态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科学发展并无捷径,切不可心态急躁,否则容易导致功亏一篑。

2.优化顶层设计水平,促成跨校跨区域协同。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研究生接受新思维、新事物能力强,打破学科束缚和跨学科交流是可行思路和有效方法。实际上,厮守在单一学科内很难有长足发展,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就不拘一格,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都有突出贡献。我国要在宏观角度布局谋划,增强国际合作和夯实学科基础,鼓励在前沿领域跨学科交流,激励在交叉处创新和多出成果;在新兴领域要鼓励风险基金的投入,在做好质量监控和适当引导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发展;组建引领学科发展导向的项目小组,集中资源优先开发高精尖项目,以科技实力形成研究生教育的拳头产品;一些短期很难见到收益,却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学科,要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夯实基础,不失却本原又形成新的发展平台。

研究生教育不能固守本位,要打破隔膜实现多元互动。“一个学科虽然被包含在一个更广阔的科学整体中,但是通过它为自己划定的边界、它为自己构造的语言、它为自己制订的或使用的技术和最后特别是它所特有的理论,它总是自然地趋于独立。”[4]独立取向并不可怕,树枝分叉后也并不一定总是合作,却时常有竞争资源之忧,这在学科分类后的研究生教育中表现明显。要深究阻滞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因,实现跨校跨区域的精诚合作。从高校角度来讲,陷入资源争夺和级别较量是误入歧途,大量内耗会导致错失良机。跨区域层面,要鼓励高校之间跨界互动交流,通过联合项目、师资共享、交换学生等形式促进沟通。国务院系统内部要重视协调,打破教育部、工信部等中央部委所属与地方所属的范畴,分配资源时要凭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说话,避免因亲疏之分而挫伤研究生跨学科交流的积极性。

3.赋予高校自限,研究生教育主体多元化。“研究生教育一定要放权给高校,放权给高校就是放权给市场。”[5]现实中高校往往缺乏独立发展空间,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并不少见,研究生教育处于畏首畏尾的境况,有些行政官员染指高校学科建设,甚至将大学视作某级政府或个别人员的后花园。实际上,将高校发展与政府政绩捆绑在一起并不科学,缘于行政官员有任期限制,为追逐短期利益而牺牲高校发展难以避免,权力统摄适用于政府管理却不适合高校治理。大学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仅按照国家机关的政策指挥棒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大框架,不能既做标准制定者,又做裁判员,这样容易导致学术行政化。既然制定了大学章程,就要按照章程办事,否则章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从培养机制来讲,要从思维机制上突破束缚、推陈出新,鼓励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了解跨学科知识和发表不同见解。

研究生教育要实现培养主体的多元化,鼓励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很多学校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已经采取书院、实验班等形式融合贯通,研究生教育亦可突破传统思维,在入学之初就鼓励学生跨专业报考,入校后突破专业划分实现综合性教育。研究生教育方式上不能局限于一校或一地,要创新办学体制和实现多方融通,依托学部或研究院实现联合办学,适当赋予研发中心以资源分配权限,解除束缚在教师身上的思维枷锁,促成学校员工的觉醒和民智的开启。进而言之,“推进培养主体多元协同,为整合碎片提供强大合力”,[6]营造私立高校健康成长环境,为国际知名高校入驻创造条件,援引优势学科进入我国,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乃至融入。

4.整合资源协同一致,契合社会发展诉求。研究生跨学科协同要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开放姿态,促成相关学科、资源和人员协同一致,实现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融合统一,提升研究生教学的质量。“无论在每一个学科内部还是在学科之间,正在寻求包罗万象的图式、普适的统一框架;在这些框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表明是系统地,即逻辑地或因果地相互连接着的。”[7]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环环相扣、关键在人,当前懒人政治现象在政府部门并不鲜见,高校高层也普遍存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喜欢选择方便快捷的途径,或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或满足于现状而止步不前,这是逃避责任和避免承担风险的表现。研究生教育要打破单个学科的闭合体系,激发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活力,鼓励多方围绕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厘清思路反思改革教育方式,推动跨学科跨区域合作。

迈入信息化时代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要回应社会诉求,契合未来发展趋势。“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处于一个时代,科学家、思想家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和思想交流,却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8]这是各个学科通过不同途径研究开拓,却最终殊途同归的验证。实际上,教育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独立存在。研究生跨学科协同要有研究方法的介入、信息的融通与资源的互换,实现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学校交流发展。政府部门对高校要放松管制与监控,促进NGO与高校合作,促进研究生教育衍生关注社会公益的产品,促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递进发展。

四、小结

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要从宏观国策、教育体制、学科交流、培养机制等方面查找原因,破除因循守旧思维生存的土壤。回归总体的途径在于:顶层设计方面重视研究生教育改革,形成政府、社会、科研院所之间的有序沟通渠道;建构系统衔接的教育体系,促成多方联动、跨区域跨校的协同配合,公平合理的入学甄选和明确合理的就业方向;鼓励跨越学科界限系统剖析问题,教授学生以“渔”之方法;依托大学章程完善培养机制,大胆放手让高校有所作为,促成研究生教育彰显自身特色,在协同合作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推动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

[2]芮国强.论行政学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统一与协同[J].社会科学研究,2013,(5).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

[4]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6.

[5]苏力.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2010,(1).

[6]关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3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高级科研机构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其地位亦日渐提升,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一体化的趋势,给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问题,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去获得新知识,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展示了跨学科研究提供可能途径的优势。本文将从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探讨跨学科研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研究路径。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模式和特点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学界也称作“交叉学科”。中文“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引进的。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此词,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一词由原来的多种理解已经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涵义。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涵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由此可见,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活动。

(二)跨学科形成的模式。依据学术界一般分析,跨学科的形成有三种主要的模式:适应模式、前沿模式和问题模式。

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日趋紧密的关系和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适应模式的形成,科学与技术交叉、科学与经济交叉、技术与经济的交叉,便形成了诸如技术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学科。前沿模式则发生在学科交叉的场合。这些交叉体现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不相同学科领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交叉、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各个层次交叉以及各类学科之间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甚至诸多学科间的综合交叉。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综合,促使大量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是产生新概念、新定律、新理论、新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的生长点。第三种模式为问题模式,问题模式则产生于科学问题与前沿和适应学科交叉的环境下。

(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从目前跨学科的三种基本模式可以看到,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实现了多种知识,多种方法,多种研究手段的交叉与汇流。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一领域已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无疑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与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1、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科学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将零碎的简单的事物进行精确的研究。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所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重大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正因为环境问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进而发展到跨学科。

2、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代各国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的复杂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单举青少年犯罪问题来说,已经从原来由单一学科法学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3、跨学科研究产生当代尖端科技项目。当代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宠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而完成的。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进步表明,走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道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首先,与现代科技交叉渗透综合整体化发展相适应,研究生教育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和整体化,跨学科和综合研究生教育必然出现[1]。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具体体现在诸如跨学科课程设置及学习、跨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的学位论文、跨学科指导和综合管理等等方面。综合(或整体化)研究生教育表现在诸如培养目标整体化、学科(专业)设置整体化、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整体化、教学过程整体化、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以及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结构、形式等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和形式、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转贴于

其次,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表明,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便是科学突破和产生的生长点。因此,研究生教育只有在面向社会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1]。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或必将进一步或必须受到高等教育界和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正在努力探索适应并满足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经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只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还涉及到本专科教育,因为本专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从更大范围讲,它涉及到社会各界。因此,我们希望我国高校、有关科研单位和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把研究生教育包括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

三、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将使它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发展特征的定论,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在高级科研、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重视、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等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存在着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处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组织管理,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参与工作的人员则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和创造性的结果。多学科的杂交也会在学科界面形成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新科学,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对学科内涵的改造和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多学科、尤其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

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突破传统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通才。从牛曼的《大学观》,至费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再到克尔的《大学的功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跨学科研究、选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跨学科意识越来越明朗,这就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而且,相对来说,第二条途径更有效,也更重要[2]。

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瞬息万变,但不管怎样,培养帅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应有突出的成果,而且对本学科应有整体的了解,对相邻学科也应有所了解,未来的科研主力军更应如此。所以,为适应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之必需,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乃是明智之举。学科的综合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的新要求,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又能服务于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综合化、跨学科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从发展规律来说是综合化,从推动发展的源泉来说则是跨学科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的。也正是基于此,两者才得以围绕科研这个轴心形成相互协同、相互推进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平台;双向聘任制度

1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建设

建立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组织:高效组织机构中,学校-学院-专业系别的层级管理模式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平台的建立需要多个院系共同参与,然而,由于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的不确定性,使高校各个院系难以共同合作。因此,建立跨学科平台首先必须打破院系的制约和专业学科的界限,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或实验室组织开展跨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在各院系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加强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开辟道路。创造利于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在推动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院系壁垒,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改变课程观念,建立学科联合群和专业组合群。此外,大部分教师可以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教学,但对其它专业知之甚少。因此,各高校应该提供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给跨学科平台的授课老师,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双向聘任制度,聘用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另外,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结合企业家的亲身经历讲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在科研工作中,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师科研团队,以座谈会或者讨论会的方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教师对各个科目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跨学科教学。加强教师队伍的协作精神:跨学科平台教师队伍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思想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团队教研活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其它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使团队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团队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在交流中丰富自身的跨学科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跨学科授课水平。

3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方式多样化:跨学科授课老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相关比赛,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跨学科课题研究,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比如,学校整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多个课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修不同的课程。再比如,学生针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自主设计课题,在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跨学科课程组合方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让学生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虚拟货币,让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独立计算创业过程中的商品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市场份额,员工薪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跨学科学习,表彰获得研究成果的学生。完善学分奖励制度,对于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学分。重视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创业需求,对跨学科平台的课程进行个性化设置,给予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这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授课水准,擅长知识迁移,而不是简单地多学科知识堆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4结语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5

[论文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综合素质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为了更好地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引导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加强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综合素质是时代要求

1.是推动学科渗透、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推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创新,而且也是学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更是学科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一大批交叉学科的发展。如数学生态学(数学和生态学的交叉,是用数量方法来定量研究生态过程及生态平衡等问题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销售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销售人员心理活动规律及与销售活动有关的心理的学科)等专业,推动了学科渗透,促进了学科交叉发展。

2.是培养跨学科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面对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综合性复杂问题,并不是仅仅依靠某一个学科和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所能解决。我们必须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才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因为只有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具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处理好各种的复杂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跨学科发展的观念薄弱

研究生导师进行跨学科研究还是一种比较新的观念,在社会上还没有达到广泛共识,甚至在高校也没有得到大多数老师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很多人受到“小而精”、“大而杂”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跨科学研究只是几个学科之间的拼凑,很多东西只是学到一些皮毛,对跨学科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很多高校的领导者受到传统学科观念的影响,在发展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跨学科观念的更新上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随着学科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和创新,跨学科的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凸显,阻碍了交叉学科间的融合和发展。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我国综合性大学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为主的学术组织模式,跨学科的组织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这种科层化的结构模式首先造成了学院和学系如何实体化运作的难题。其次,学院、学系和教研室设置的依据是按照学科的专业目录。这样势必会把学科的多重属性、任务与人为的学术分割交织在一起,即使在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也基本没有专职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了科研依附教学的传统教育体制。这就使得人员和组织结构都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够活跃

在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交流不够活跃,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学术交流本身的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形式比较呆板,交流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交流活动质量不高,缺乏新颖性,失去了吸引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导师跨学科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导师只重视自身的钻研而不重视对外的交流,有的甚至把对外的学术交流作为一种负担,具有一种排斥心理,因而在主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导师不愿意进行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4.跨学科的招生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跨学科招生对于培养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招生单位对跨学科的招生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招生制度。对研究生报考条件、跨学科门类报考上限制过严,没有专门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在跨学科专业经常设置门槛,歧视跨学科考生,或者有意将跨学科考生拒之门外;在考试的试卷设计上缺乏重视,没有突出交叉学科自身的特点。在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提出一些与原有专业背景相关的前沿问题;在对复试生是否具备跨学科思维方式上缺乏重视;在录取环节上没有享有特殊政策的照顾,甚至受到不公平待遇。

5.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日益反映出跨学科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尤其在教师的培训观念上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跨学科教师培训观念落后,形式单一。高校教师进修中普遍体现出整体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因而导致了一些进修制度的落后,很多高校教师对进修重视不够,也忽视对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师的培训形式上比较单一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对教师的培训往往只重视岗前的培训,而忽视了教师在岗期间的培训。其次,跨学科进修的管理机制比较薄弱。很多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跨学科进修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对上级的培训任务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保证教师能够按时按量地参加培训;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缺乏法制性,随意性很大,而规范性很少。

三、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1.更新跨学科发展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日益全球化,各国的学术交流日益密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不断涌现。例如,早在1989年,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提出在三年内使它所赞助的跨学科中心增加到四倍的意向,于是,英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计划在它已经批准的8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之外,再创办20个跨学科中心。交叉学科是利用多学科的优势,从多个角度研究重大问题,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就要不断更新跨学科的发展观念。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打破自我封闭、不愿研究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多听取、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相关学科间的知识互补,从而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2.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

目前高校跨学科的组织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性。我们要不断地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使跨学科的组织结构更加趋向合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组织建设上,我国高校多采用学院制学术组织模式,实现了“大学—学院一学系”三级管理,更好地使学院和学系两级实体化,学院主要以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为主,而学系主要是以本科教学为主。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各学院之间以及学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科学的跨学科群结构。其次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交叉研究院,来具体管理非实体结构的跨学科研究。该研究院主要是为跨学科研究机构提供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为不同学科的导师提供正式或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鼓励跨学院、跨校科研合作,使科研体系更加灵活化。

3.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够活跃直接影响多学科之间韵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利于跨学科组织结构的和谐。我们要不断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首先要不断地丰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内容,增强学术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学术交流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使学术交流活动更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从而在客观上更好地调动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其次,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中导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要加强导师对学术交流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深化跨学科交流活动工作改革,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从而调动研究生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4,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

为了支持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调动跨学科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生招生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放宽研究生的报名条件,允许跨学科、跨门类报考。例如,研究生的报考学历限制由原来的本科扩大到专科(专科毕业两年后),同时也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其次,要公平对待跨学科招生的每一个环节,在适当的条件下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招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考试的科目设置要尽量突出综合性和基础性,减少纯专业理论性强的科目;在试题的设计上,要尽量挑选一些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能够促进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多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研究生的录取环节上,应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跨学科的考生。通过对跨学科招生的一系列改革,从而为跨学科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促进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6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跨学科;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14-01

一、前言

国外,现代跨学科教育萌芽早就出现了,在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了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活动,六七十年代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应用。这方面的著名专家有:T.Hutchinson,A.Water,M.Krueger,F.Ryan.和M.Metcalf;许多著名学校设立了跨学科教育和研究中心,以补充现代教育和研究规划的局限性。例如,美国有包罗广泛的全国性学会,在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专门设有跨学科研究促进委员会(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如今,美国高校已经形成全国性的跨学科外语教学运动(Foreign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简称 FLAC)。

近年来,我国跨学科教育也出现了可喜的苗头。例如华中理工大学率先在工科院校成立一批人文科学研究所(系)。1983年复旦大学相继成立技术科学、应用数学和经济科学三个联合体。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许多院校先后制定改革措施,培养跨学科型人才,如实行双学位制,缩短学期,假期开课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转系、转专业,大力发展新兴的跨学科性质的系和专业等。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这点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就教育研究领域而言,一般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使教育研究卓有成效的条件之一。由于整个教育现象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因此,跨学科研究不是可供选择的条件,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进行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重要手段,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和学习结合起来,已成为国内外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英语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会极大地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在国外,著名的英语教育学者Tony Erben, Ruth Ban, Martha Ccstaneda 等在通过计算机技术教英语,英语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英国培生等教育集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及产品在外语教育界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我们传统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对辽宁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辽宁发展所处的环境和独特的优势,在新一轮对外开放过程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港口和土地资源,全力打造“五点一线”的战略构想。以“五点一线”为牵动,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区建设的步伐,通过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区,带动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与竞争,可望建成世界第三大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高校外语教育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省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与辽宁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性不强;适应辽宁经济建设需求的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有待发展,尤其是外语教材的跨学科设计研究更显不足。

外语教材要符合学校发展,要符合学生外语个性化需求,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深化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特别是适应辽宁经济建设需求的外语教材的跨学科设计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的跨学科整合研究,从而适应我省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沿海经济带对个性化外语专门人才的需求。本研究的结果和产品对于我省高校外语教学和改革具有指导性;本研究的结果和产品可以供不同类型的高校使用,具有实用性;本研究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具有可推广性。

二、跨学科设计研究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一)跨学科设计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的认识,探索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深刻认识到适应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潮流和基本趋势。

(二)跨学科设计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适应辽宁经济建设需求的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有待发展,尤其是外语教材要符合学校发展,要符合学生外语个性化需求发展,符合新形势的社会雪球发展。因此深化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特别是适应辽宁经济建设需求的外语教材的跨学科设计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课题在深入总结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系统的理论构架:1)范畴化理论框架;2)教材个性化性质框架;3)在线外语学习功能框架。为了适应外语教学,我们应以范畴化为理论框架,以个性化需求为内容,以教材的适应性为目标,建设在线阅读、听力、写作模型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在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对我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跨学科设计研究成果的特色和创新

(一)本研究突破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重点:基于外语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外语教材的跨学科设计研究;

难点:现代信息技术和英语知识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中的程序编写和处理,及其可操作性和使用功能的开发研究。

(二)本研究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特点: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跨学科的结合,具有个性化,数字化特点的大学英语教材和在线工具。

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具有实用性的立体化,个性化,数字化教材的建构和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具体功能开发的实践研究。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继续深入、系统地进行“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的理论研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提高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深入、系统地进行“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的理论研究,将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到理论层面,构建“外语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设计研究”的理论体系。

(二)丰富“跨学科设计研究”实践途径,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加大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丰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克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完善“具有实用性的立体化,个性化,数字化教材的建构”,扩大学生的受益面。